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作文大赛

创新作文大赛

创新作文大赛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第1篇

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跃红、副系主任漆永祥、教授曹文轩,四川省作协主席、巴金文学院院长阿来,课堂内外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蒋建华及十余所高校招办代表、部分中学代表出席了颁奖典礼。

总决赛期间,组委会邀请了包括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十余所985高校招办老师亲临现场,为同学们宣讲各自高校的自招政策,解答学生的疑问。中山大学更是在现场宣布给予大赛10个直接参加面试的名额,掀起高潮。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为同学们做了名为《让文学之笔忠于内心的尊严》的讲座,受到热捧。

本次小初组总决赛以文学夏令营的形式举行,邀请了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著名作家阎连科、儿童文学作家徐鲁、著名童话作家葛冰、西安作家协会主席吴克敬等人为营员们带去了精彩生动的文学课程。

总决赛小嗅觉组题目

我们都喜欢看幻想故事,不只是因为情节精彩、想象力丰富,还因为故事里有好多性格各异、充满魅力的角色,比如孙悟空、哈利・波特、马小跳……虽然这些角色大多是虚构的,但在我们心里,他们却像真实存在着一样。我们多么希望,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呀!

如果有可能――

我希望____是我的爸爸。

我希望____是我的妈妈。

我希望____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希望____是我的老师。

我希望____是我的宠物。

哪一个或哪几个幻想故事里的角色是你心目中的最佳答案呢?你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梦想成真”,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完成一道或几道这样的填空题(可从举例中选取,也可自行想象):

1 选择完成一题者,请以题目作为作文标题(如“我希望超人是我的爸爸”);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大赛、高职、人才培养、素质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参加创新实践大赛的目的和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可以有效推动高职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高职学生参加创新实践大赛是为了在高职学生当中弘扬创新实践动手操作的学习氛围,通过大赛促进专业教学工作,通过大赛培养选拔优秀的操作能手,进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二、创新实践大赛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往往内隐于个体,需要有效激活,创新实践大赛具有引领、带动和示范效应,能有效激活隐藏在学生当中的创新理念。它在展现参赛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又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充分发挥,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因此,大部分参赛学生能够得到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同时部分优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赛项,比赛不限定具体的参赛设备,只是给定一定的规则和要求,比赛中的产品可以由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自主设计制作,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应用开发工作,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2 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创新实践大赛的主体是学生。以机器人大赛为例,大赛产品的设计、制作、操作、维修;每一个环节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需要参赛学生能够自主查阅相关技术资料,自主思考,自己动手制作,这就培养了学生们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意识。通过不断进行产品的设计制作与操作试验,不断完善改进,培养了学生们主动思考、创新思维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3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所谓创新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学生在参与创新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懂创新、会创新、能创新、喜欢创新、善于创新的基本素养。具体应包括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等方面。创新实践大赛对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坚强的意志等等。在机器人大赛中,需要同学们自主设计、制作参赛产品,并且是团队作战,这就需要学生们具有创新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协作能力,大赛中还要具有好的心里素质,能够承受大赛的压力。机器人大赛团队成员比较多,分别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团队的合作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互相配合,团结协助,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取长补短,相互默契,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团队精神,这就需要很好地组织。通过大赛前的准备和大赛中的实践操作,逐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荣誉感、积极上进好学进取的精神,在大赛中承受压力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勇于承担责任的素养。

三、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作用

3.1职业院校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技能竞赛强调实践,注重参赛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引导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观念,提高了对实践教学工作的认识,引导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办出"职教特色"。同时技能竞赛尤其是软件编程类比赛,由于技术更新得比较快,比赛的形式和内容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所以就应引导参赛方及时调整教学及实践内容,保持学生的实践内容是前沿技术。

3.2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技能竞赛使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更扎实,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了综合应用,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技能竞赛不仅是学生比拼的平台,也是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较量。比赛促进了教师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3.3比赛涉及行业前沿知识,促进学生学习新技术

多数大赛的比赛内容或形式都会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而更新,保证比赛内容的前瞻性。比如2014年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中使用联想的智能环境移动应用开发系统,进行模拟农业大棚中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PM2.5值的检测等,涉及到流行技术及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不仅包含软件知识,还包含传感器等的硬件知识,这些知识学生在学校从来没有接触过。以大赛为动力,教师与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研究这些新知识,这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学习。

3.4获得知名企业的就业绿色通道,提高就业率

一些竞赛主办单位与企业联合,使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能够获得知名企业的就业绿色通道。比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主办方联合了百度、东华、亚信、方正、文思海辉等知名软件企业,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供就业绿色通道,即免笔试,直接面试或直接录用的机会,另外还开通一些大学的保研通道。

如何选拔和培养参加比赛的学生,是参赛方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也是以赛促教教学模式发挥特长的关键。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为学生争光,为学校争光,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比赛使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得到锻炼

四、总结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展的需要,是民族复兴的历史要求。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作为高职院校,应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新性教学。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为这项伟大的工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谌丹.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影响研究 .文学教育:中, 2014(8) .

[2] 张晓艳,甄祯,林秋华. 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文摘版:教育, 2015(7):266-266.

[3] 孟倩.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技能大赛下的培养对策分析,《求知导刊》, 2015(22) .

基金项目: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与探索》部分成果。

课题编号:14JY026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第二课堂;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04-02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使学科竞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需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学科竞赛的系列化、全程化和品牌化,使高校的学科竞赛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需统计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的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科竞赛成绩。可见,学科竞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有效载体,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学科竞赛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什么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包括求异精神、冒险精神和献身精神。求异就是在无疑处生疑;冒险就是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献身就是在创新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付出心血、智慧和汗水,有时还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相对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学科竞赛活动为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科竞赛通过自主选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构思选定设计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有所创新。在作品设计、制作、调试环节中,涉及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勇于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是不可能克服如此多的困难的。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对调研过程孜孜不倦,设计过程一丝不苟,制作过程精益求精,调试过程耐心细致。这不仅需要付出心血、智慧和汗水,对献身科学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锻炼。

2. 学科竞赛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的冲动来源于实践,创新的过程必须动手实践,而最后的成果是否“新”,是否有社会价值,也还得由社会实践来检验。从本质上来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统一的,在创新指导下的实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而没有实践,便不可能有创新。学科竞赛不仅需要构思,还要设计、实施和运行。它将创新构思与实践能力紧密结合起来。在学科竞赛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团队成员之间的设计思想交流与工作协调,到作品调试,最后的竞赛答辩,学生们创新所需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方位训练,是一种宝贵的创新实践体验。

3. 学科竞赛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关切和维护,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惜,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渠道。现代设计理念的形成和产品的诞生越来越关注人类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化,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当前我们的教育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学生思想境界、人生态度、社会责任等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学科竞赛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整体氛围。参赛学生进行作品创作的调研、选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关心大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学生们将目光投向社会,他们不仅在这里寻找到创新的灵感,更重要的是感受到社会的需求和肩上的责任。

二、建立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

为提高大学生工程应用、实践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5年学校制定了《兰州交通大学关于实施创新教育工程的若干意见》,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通过实施第二课堂培训计划,设立创新学分,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学科竞赛等活动。逐步形成了以学科竞赛为引领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探索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加强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构筑学科竞赛的基础平台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作为学校的部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实践基地由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由中心学术带头人、专兼职教师、研究生助教构成开放式的师资队伍。各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招生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创新学分认定制度,设备、元件、药品管理制度等。基地所有资源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基地配置了许多常用仪器和少量的专用测试仪器,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用。元件、药品可随时登记领用。创新实践基地的规范、全开放的管理机制,为学科竞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2. 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构筑学科竞赛的培训平台

为了使分散无序的课外培训规范化、有序化和制度化,学校通过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创新学分。同时,解决了多年来阻碍课外创新活动开展的诸多问题,如教师工作量的计算、薪酬的发放、培训场地。各创新实践基地可向学校申报大学生课外创新培训课程,课程经学校论证通过后纳入选修课教学计划,课程利用双休日、暑期开设。大学生课外创新培训课程的开设,为学科竞赛的常态化培训构建了培训平台。

3. 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构筑学科竞赛的科研平台

大学生科研团队是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组建相应的社团组织,成立了数学建模、计算机、电子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英语、力学、结构设计、绿色环保、交通运输协会等社团组织。社团成员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其实施的第二课堂培训,协助教师从事科研开发等工作,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基础雄厚的大学生科研团队,为学科竞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优秀大学生科研团队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项目资金支持,也为重大学科竞赛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储备。2005年,学校设立了“兰州交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2008年,学校又设立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按照“自主申请、导师推荐、择优资助、规范管理、严格验收”的要求进行管理。

4. 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构筑学科竞赛成果的展示平台

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内学科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机电创意设计竞赛”“机器人方案设计竞赛”“数控技能竞赛”“轨道交通技术应用竞赛”“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网页设计竞赛”“证券模拟竞赛”“动漫制作竞赛”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学校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年来,我校大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安全、数字化创新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数控技能、结构设计、力学、轨道交通技术应用、工程就业技能以及“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奖。这些成果的获得充分表明,学科竞赛的开展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三、结束语

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着常规教学不可及的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科竞赛的示范性和导向效应,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促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形成。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增强了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俞松坤.以学科竞赛引领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

[2]徐辉,郁汉琪,褚南峰.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2).

[3]刘学忠.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J].教育研究,2008(01).

[4]周志平,郭素珍,张明轩,等.高校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8).

[5]周晓红,王轮.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6]杨云,倪勇.电子创新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0).

[7]刘丹平,姜晓平,邱华.设置课外学分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05).

[8]朱昌平,曾晓阳,刘艳,等.通过“六大赛事”促进IT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互联网+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共同举办了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的目的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2016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大赛。目前,大赛已经成为覆盖全国所有高校、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赛事活动之一,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载体、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

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实施

2015年,教育部牵头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1 878所高校的5.7万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余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高校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首届大赛总决赛期间,总理对大赛作出重要批示:“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国家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巍薄A跹佣副总理接见了获奖师生和评委代表,出席了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对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届大赛后,获奖项目进一步孵化落地、成长壮大。12个创意组金奖项目中,超过80%的项目已注册公司,进入正规化运行中,其中吉林大学“车内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获天使轮融资1 000万元。22个实践组金奖项目中,50%的项目在赛后继续获得融资,且融资阶段已进入pre-A、A轮甚至B轮,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项目B轮融资2亿元,南京大学“运策网-整车货运O2O平台”项目B轮融资2 000万美元。

第二届大赛于2016年3月正式启动。本届大赛以“拥抱‘互联网+’时代,共筑创新创业梦想”为主题,旨在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相比首届大赛,第二届大赛参赛项目进一步细分为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三组,并根据行业领域细化为“互联网+”现代农业、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公共服务、公益创业6大类、27个行业,便于投资人和大学生项目精准对接。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安排在6至9月。全国总决赛于10月中旬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与全国双创周活动开展保持时间同步并作为双创周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大赛组织动员阶段,大赛组委会面向不同对象,分别组织召开了新闻会、大赛工作会和大赛推介会。多家媒体主动参加大赛工作组,制作了大赛宣传片并大赛系列宣传视频近30个,累计播放20万次,加强赛前宣传、营造氛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组织投资机构专家赴19个省(区、市)开展巡讲活动,参与高校1 407所,接受培训的教师超过5 000人。

在校赛和省赛阶段,大赛组委会根据各地工作需要,协调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的专家资源,积极支持省级复赛和训练营活动,加强对参赛项目的指导。9月下旬,大赛组织总决赛第一轮网上评审,并在华中科技大学组织第一次会议评审,遴选120个项目参加总决赛现场比赛。大赛还特邀4个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高校项目参加现场比赛。

在全国总决赛期间,刘延东副总理于2016年10月1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接见了获奖学生、指导老师和专家评委代表并作重要讲话,视察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对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寄予殷切希望,对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对高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再部署、再推动。同期,还组织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互联网+”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报告会、参赛团队与投资机构洽谈会等活动。经过大赛评审,最终产生了冠亚季军4名、金奖36名、银奖115名、铜奖448名,同时产生先进集体奖22名和优秀组织奖10名。

第二届大赛通过各方的精心设计和精细落实,最终实现了精彩呈现。大赛成功举办的经验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聚集体智慧谋划大赛。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和湖北省王晓东代省长作为大赛组委会主任,对大赛筹备工作给予指导。相关部委负责人作为组委会成员,共同研究拟定大赛方案、审议大赛重要事项,形成了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创新性的总决赛方案、4项同期活动方案、赛事评审方案和宣传方案(“1+4+2”方案)。大赛工作组组织有关企业和高校专家多次研究方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借鉴相关比赛的经验,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体现于方案设计中。

二是汇多方资源推进大赛。组委会各成员单位组织动员本系统资源支持大赛,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投资机构和有关企业参与赛事筹备和项目评审,为大赛提供经费和智力支持;各地各高校挖掘本地本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精细组织校赛、省赛,并对参赛项目给予指导。

三是举全省全校之力承办大赛。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教育厅和华中科技大学把承办大赛作为2016年重点工作来落实,筹备工作做到了六个“保障到位”,即安全保障到位、会务服务到位、赛事协调到位、宣传推广到位、活动推进到位、商业合作到位;赛事组织工作做到了“三化”,即:工作流程标准化、大赛观摩公开化、赛事服务细致化,为大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积极利用新技术宣传大赛。大赛组委会积极利用新技术宣传大赛,通过总决赛官方网站、赛务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等实时大赛信息、推广参赛项目。光明校园传媒、湖北卫视等通过光明网直播平台直播了四强争夺赛、冠军争夺赛和颁奖仪式及闭幕式,30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大赛实现了全媒体宣传,凸显了“互联网+”特色,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关注度、参与度和影响力。

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成果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两届大赛获得了圆满成功,取得了积极成效。第二届大赛呈现出五个显著特点:

一是学生参赛热情空前高涨。本次大赛参赛高校2 110所,学生报名项目118 804个(含10个港澳地区项目)、直接参与学生545 808人,分别是首届大赛的3.3倍、2.7倍。大赛带动了各级各类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高职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参赛学生占在校生比例最高的省份已达6%),学生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势如潮涌。

二是项目质量超出预期。大赛部分获奖项目与推进国家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本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最前沿的动态和趋势,在科技创新、市场应用、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新进步,受到众多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高度评价,推动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如冠军项目西北工业大学翱翔系列微小卫星、亚军项目南京大学Insta360全景相机、季军项目山东大学越疆DOBOT桌面机械臂和北京大学ofo共享单车等)。很多项目具备了明显投资价值,所有金奖项目目前累计估值已上百亿,未来仍具有巨大的价值增长空间。

三是产业界和投资界深度参与并提供支持。近400位投资人和企业家组成大赛专家委员会(人数是首届的3倍),参与项目评审、提供投融资服务和创业指导。大赛总决赛期间,上百家投资机构向参赛项目发出了投资邀约,现场有50多家投资机构与参赛团队签署投资意向协议。中国建设银行冠名大赛,推动金融与创新创业深度融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与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共同启动设立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母子基金规模共1 000亿元。

四是大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据统计,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40余家中央媒体和湖北电视台等80余家地方媒体对大赛进行了深入报道,刊发各类蟮50多篇,参与新闻信息转载的网站超过300个,各类自媒体转载大赛相关资讯约6万篇次。中央电视台分别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晚间新闻”等栏目播出大赛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浪、网易、凤凰、教育部官网和官微等客户端相关网页搜索结果280万个,阅读总量超过千万,提升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

五是有力推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赛的举办既充分展示了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成果,又倒逼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发力,加快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向有机融合的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实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自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教育部推动各地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和实施路径。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近期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办都组织了专项调研,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有力推动,改革蓬勃开展,展现勃勃生机”。以大赛为契机,一系列政策持续助推“双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发力,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青年人在探索、在创新、在成长。2015、2016年,950余所高校开展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计立项6.3万个,参与学生人数约26万人,投入项目经费约11亿元。大赛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奥运会”,带动了“全民健身”,激发了高校广大师生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活力,形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浓厚氛围。

三、进一步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办强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比赛本身不是目的,我们要立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着力打造“永不落幕的大赛”,更好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

1.着眼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需求,以大赛为载体,形成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高校创新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一是促进创新链条有效衔接。通过大赛的举办,促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投资服务、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完整链条,使师生充满创新活力,创新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对接。在大赛举办过程中,促进高校智力资源、创新资源与社会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的紧密对接,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是推动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落地。以大赛为纽带,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成立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器联盟,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推进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的启动运行工作,促进更多参赛项目转化落地、发展壮大,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

2.深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PPP模式

在大赛筹备过程中,大赛组委会尝试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高校合作共同筹备大赛,在经费、人员、场地等方面为大赛提供支持。有关地方和高校要深入探索和充分利用这一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资源平台。一是要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和知识丰富的优势,创新创业热情高涨,但也面临“三无”困境,即没有经费、没有经验、没有人脉,这些问题仅靠高校的努力无法完全解决。PPP模式可以将更多的优质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为青年创客提供实践平台、指导服务和融资支持,帮助大学生初创企业度过“困难期”、补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二是要探索与社会机构对接的途径。分析明确高校的“短板”“痛点”,善于发现社会机构的“需求点”“兴趣点”,找准政府、高校与社会机构协同合作的“结合点”。在政府、高校和社会机构合作的过程中,不能被动等资源送上门,更要主动了解社会机构的需求,探索协同合作的结合点和最佳方式,充分激发社会机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业的动力,实现多方共赢。三是优化工作机制和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投资服务联盟、高校教育创新校企联盟等大赛协办单位的组织建设,推动协办单位完善制度、健全机构、规范运行。

创新作文大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文大赛;桥梁工程;高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U4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4013104

为激发在校大学生对桥梁建设事业的兴趣,提高学习桥梁工程知识的热情,深化卓越工程教育精神,以及在全校范围内扩大

桥梁工程概论校选课程的宣传,福州大学桥梁工程教学团队在学校教务处和相关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举办首届福州大学“桥梁图文大赛”。通过比赛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1\],建立与科学技术密切关联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大工程教育\[2\]理念。

首届桥梁图文大赛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西门人行天桥为主题,进行人行天桥方案概念设计。比赛于2012年11月19日正式启动,2013年3月30日进入淘汰赛,历时40天的紧张角逐,共20支队伍进入决赛,在比赛期间决赛作品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教学团队在比赛结束之后,对首届桥梁图文大赛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对桥梁图文大赛的持续发展进行了讨论。

一、福州大学首届桥梁图文大赛

首届桥梁图文大赛以福州大学旗山校区西门人行天桥方案设计为主题,以优美简洁的文字说明结构的优点,形成图文并茂的桥梁图文作品。为了更好地展现结构方案的立体造型与细部构造,鼓励制作效果图,也可以采用卡纸(或其它材料)制作桥梁模型,再进行拍照描述。参赛作品应为原创的图文作品,每一件作品均应包括标题、作者、文字内容与图片。

参赛对象为福州大学在校本科生,每个参赛队由2-3人组成,其中一名为

队长,提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搭档组队。首届桥梁图文大赛的参赛队伍涵盖土木、水利、给排、交通、工管、建筑(建筑学院)等专业,经过初赛选拔最终共20支队伍进入决赛。图1为决赛时二等奖作品“躬行桥”的展示。在决赛之后,作品经再次修改,于2013年9月27日和28日在校园进行了公开展示,由教师和学生投票,评选“我最喜爱作品奖”,作品展示与投票现场如图2所示。

二、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届图文大赛作品常见问题

在指导阶段、初赛和决赛期间,参赛作品均出现了一些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是,桥梁设计方案中结构传力不合理,各组成构件尺寸设置不协调。

二是,桥梁方案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设计方案未能反映出桥的位置与周围的环境。

三是,不能凸显构思主题,或桥梁方案与主题不相宜,缺乏创意。

四是,不能满足桥梁使用功能要求,比如,人行天桥上桥下桥设计不方便,导致所建桥梁成了摆设,行人还是要横穿马路。

五是,桥梁方案缺乏经济性,在满足外形设计的情况下,要尽量控制成本,降低造价。

六是,作品不能突出方案设计的重点,部分作品大部分工作在做交通调查和可行性分析,没能突出桥梁图文大赛的重点,“图文”说明了作品的表达形式,一个是图一个是文。因此,重点要放在方案设计(效果图或模型或其它图示)和对方案介绍(构思主题)的文字描述上。

七是,作品中文字描述过于随意,排版较乱。

(二)其他学院学生参与度低

桥梁图文大赛作为福州大学全校性比赛,自然要求除土木学院外的其它学院的学生也能参与。但从第一届比赛学生参与情况看,非土木学院的学生参与特别少。在最初的62组报名中,只有5组队员中包括外学院学生。但真正提交作品进行初赛与决赛时,只有3组有外学院的学生,这3组各包含1名建筑学院的学生。

三、经验总结

桥梁教学组通过组织此次比赛,从比赛策划到决赛结束总结出如下经验。

一是,加大赛前宣传力度。此次比赛以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人行天桥作为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们每天都需要穿行该马路,周围的情况比较熟悉。特别对于做方案效果设计,建筑学院的学生会更专业,应有更高的参与度。因此,下一届可以尝试各学院轮流作为主办单位或协办单位,这样可以增强宣传效果,让更多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进来,桥梁图文大赛的作品也将会呈现出别样的效果。

二是,比赛主题是桥梁图文大赛成功举办的关键。通过桥梁图文的表达方式,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融合。此次比赛,学校西门人行桥方案设计,教学区和生活区间横穿马路很危险,如果有一座人行桥,学生过马路的问题就得到了很好解决。即使不是路桥专业的学生,大家也能有许多见解和想法。特别对于那些有创意、有美学功底或会效果图制作等特长的学生,可以设计出各种超出想象的作品。

三是,比赛作品提交的形式要有严格、统一、详细的规定。如规定作品展现的内容、图文作品页数,图片的数量与大小、文字的数量与字号,决赛演讲PPT页数与时间控制,否则作品差异较大,不能突出重点,也增加评比的难度。

四是,明确比赛宗旨和目的。织组比赛的目的是使大学生通过参与比赛学习到桥梁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奖或得到奖金。但在此次比赛过程中,评委老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时,许多参赛队不在比赛现场,原本很好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也影响比赛现场气氛。对此,应指定各参赛队伍的具置,强调比赛纪律。

五是,发挥各部门优势,联合承办比赛。宣传和组织是营造比赛氛围的有效途径,在比赛组织中,应全力发动学院专业教师、学院团委,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优势,明确分工,使比赛组织得更为有序、更为高效。

六是,比赛时间的选择。为了提高作品质量,首届桥梁图文大赛从开始到决赛历时半年,漫长的比赛影响了参赛的热情,建议每届比赛从开始宣传到决赛结束应尽量控制在3个月以内,且避开考试周。

七是,作品成果展示。决赛结束并不意味着活动结束,可以将决赛作品在校园里展出,由学生投票评选出我最喜爱的作品。通过这种形式增强参赛学生的荣誉感,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比赛的宣传,提高全校范围的参与度。

四、持续发展探索

从福州大学首届桥梁图文大赛来看,人力物力均投入较大,能否将比赛一届一届延续下去,是桥梁工程教学组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选题的可持续性

桥梁图文大赛的可选主题较广,只要是桥梁方向的,作品是用图片和文字来表达的都可以作为他的主题。这是桥梁图文大赛生命力所在,也为以后每届比赛的选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一届比赛以桥梁概念设计为主题,第二届已开始启动,以桥梁摄影为主题,接下来可探索更广范的桥梁图文大赛主题。通过比赛创造条件,让学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发展个性的机会\[3\]。基于“大工程”的教育理念\[4\],把桥梁图文大赛做成真正的全校性比赛,使不同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受益。

(二)发展的可持续性

福州大学的桥梁图文大赛有着长远的发展目标,在校级比赛之前,已经在学院举办过三届院级比赛,将来在全校范围做好后,待时机成熟时比赛可改为邀请赛,邀请全省各兄弟院校来参加,从而扩大影响和规模。利用学校学院对外交流平台,下一步还可邀请国外合作大学来参加比赛。

(三)经费支持的可持续性

组织比赛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包括比赛过程的费用,比赛奖品和奖金等。这部分费用完全靠学校来解决比较困难。目前有深圳市政设计院福州分院为我们提供了大力支持。随着规模的发展,下一步还需以比赛主题为切入点,探索与设计院、施工企业展开合作办赛的新模式。如寻找一些实际的桥梁进行概念设计,以此作为比赛主题,比赛的成果可供设计院采用或参考。这样的设计成果将会更有意义,学生参赛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四)创新的可持续性

创新能力对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更快地成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院的三届桥梁图文大赛,只是让学生拍摄一些桥梁的照片,用文字进行描述,第一届很好,后两届重复较高,且多集中在福州的桥梁,缺发创新。因此,对桥梁图文大赛,要强调创新,要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样比赛的意义才会更加凸显。

(五)专业教师参与的可持续性

目前福州大学桥梁图文大赛的指导教师主要以桥梁教学组为主,根据每次比赛主题的不同,再加入一些相关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如首届比赛是以桥梁概念设计为主题,建筑学院的教师可以参与进来;第二届以桥梁摄影为主题将邀请摄影协会的老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一次成功的比赛,不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使比赛能激发教师们的兴趣,

还要在比赛中有所收获。此外,要建立桥梁教学组负责人对桥梁图文大赛的负责制度,每年有责任推动桥梁图文大赛的举办。

(六)比赛组织工作的可持续性

比赛组织工作是一项比较琐碎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社团在组织承办大赛方面具有的丰富经验优势,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合理分配各协作部门的工作任务,以保证专业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大赛作品的评判工作。

五、结语

通过桥梁图文大赛比赛,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组织一项大规模的校级比赛,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通过对比赛经验的总结,可以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比赛,使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级大赛,为学生搭建更为科学、合理、高水平的展示平台。此外,在比赛中还发现2011级也就是大二的学生参赛人数最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在比赛之后正好面临选择专业方向,学生选择路桥专业的人数明显增多,这也反映出了学生对路桥专业的认可度,同时也是成功举办桥梁图文大赛的一个见证和缩影。参考文献:

\[1\]吉卫喜, 顾瑾, 孙大跃, 张健生.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 25 (2):20-32.

\[2\]居里锴, 徐建成.“大工程观”下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