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重庆邮电大学档案馆,中国 重庆 400065)

【摘 要】数字档案信息外包已经成为数字档案建设的流行趋势,外包可以节约数字档案建设的时间与成本。但是外包还是存在很多风险因素,所以我们必须慎重选择外包公司,加强监督管理,并且应该加强档案部门人员对IT的学习。

http://

关键词 数字档案;信息技术外包;监督;学习

作者简介:赵维宁,女,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档案数字化法律问题的研究。

纸质档案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支撑,但是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术相当有限,档案数字信息化进程很艰难,所以很多档案部门都把信息技术外包给了专门外部企业。这些企业专门从事各种档案部门的档案数字化的前期工作,他们的服务专业并且高效,档案数字化的业务外包内容很多,档案部门通过这种外包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最优秀的专业资源,从而减低档案数字化的成本,同时档案数字化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1 数字档案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优势

1.1 外包服务节约数字档案建设成本与时间

数字档案前期工作是需要比较专业并且要求高的设备进行信息采集与输入,而且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信息需要工作人员具备IT行业的一些专业知识,所以数字档案信息技术采取外包模式可以大量地减少前期工作的人员与资金的投入,而且外包企业都是具有数字档案这方面娴熟的技术与先进的设备,外包比档案馆自己操作避免很多操作风险。外包公司具有优良的IT技术、合作协调的工作谈对、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些因素都可以让外包公司具有比档案部门更高的工作效率。

1.2 外包服务数字档案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准

采用外包模式可以依托外包公司的技术优势和丰富研发经验加强对系统间的相互沟通,有效借鉴其他部门数据设计模式、兼容其他部门的数据设计格式、避免重复投入。同时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上可以充分引进或利用现成的数据库,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所以档案部门通过外包企业的帮助可以建立完整而且规范的电子数字档案库,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在线查询和访问服务提供便利,使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准得到提高。

2 数字档案信息技术外包风险

2.1 外包档案的保密问题风险

档案部门拥有许多保密档案与涉密文件,这些档案法律规定是具有保密性的,在一定的保密期限内是不能被随便外传的。因此在数字档案的外包中,必须保障涉密档案的安全,如果一味追求档案数字化外包的高效快速而不顾档案的保密要求,必然会导致档案部门的泄密问题,增加档案部门保密职能的风险。

2.2 外包公司服务质量风险

外包公司尽管拥有先进的IT技术,但是他们对档案部门的业务并不熟悉档案部门业务需求,所以如果档案部门与服务商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会导致外包公司对档案数字化的需求产生与档案部门不同的理解,就会给档案数字工作带来风险。外包公司的技术能力、财政支持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多种的因素都会造成外包工司的不确定风险,公司的不确定风险同样也会给数字化档案建设带来质量风险。

2.3 数字化外包的管理风险

外包公司必需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到档案部门们去做前期工作,这个专门的工作小组是临时性的,只是处理相应的外包业务,不同的工作小组完成不同阶段的工作,整个外包由于多个不同的人组成不同的临时性的工作小组完成,这样工作小组的决策权和管理权限都是模糊不清,难于统一管理,互相协调的难度也大,很多档案馆用户会疏忽对外包工作小组的监督管理,所以会因为外包小组的不稳定性导致外包项目的质量受到影响。

3 数字档案信息技术外包风险防范措施

3.1 要选择专业、可靠的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公司

档案部门选择外包公司首先要向专家咨询专家意见,然后应该多方打听,收集社会评价,找那些社会反响好的外包公司,再根据专家的建议分辨外包公司的技术能力、业务处理能力、财务状况,找专家对外包公司的研制与开发能力进行专业的评价与审核,从投标的外包公司中选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最后要核实一下外包公司在近几年完成的项目表,评定其在软件工程工具、配置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人员、控制项目成本和质量的能力及水平。

3.2 要加强对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管理

档案数字化外包的过程中,必须以业务技术应用管理者的身份加强监督管理:第一,要与外包公司签订合法有效的合同。合同必须合法,而且有可操作性,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第二,档案部门应该成立有专家组成的监管小组,对外包公司的工作进度与质量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去问题。第三,要加强与外包公司的沟通与交流,定期举行研讨会,档案部门与外包公司一起制定项目的协调计划与工作进展计划。

3.3 加强档案部门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档案部门必须加强自己内部员工对IT知识的学习,该档案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聘请专家来档案部门讲课,应该给档案部门接触信息技术利用的机会,增加档案部门人员对信息知识的了解。同时,应该加强IT技术与档案业务的结合,提高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可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外包企业的监管能力。

http://

参考文献

[1]黄力,李圭雄.档案部门信息外包潜在风险及防范[J].档案时空,2004(8):32-33.

[2]吴绪,成宋刚,陈黎,周幼芬,郑鸣.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前处理工作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6(2):57-60.

[3]刘乃蓬,张伟.档案数字化外包项目安全风险分析[J].交流,2014(1):55-57.

[4]刘玉红.档案数字化项目风险问题研究[J].黑龙江档案,2012(1):58.

[5]罗亚利.地方高校档案数字化外包策略研究[J].数字兰台,2010(6):30-31.

[6]杨崇高.校档案数字化外包中信息安全的风险控制探析[J].兰台世界,2012(12):88-89.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 制度 监管 建议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重视扶持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方针政策,促进了保险业的空前繁荣。截止到2008年末,全国共有保险公司130多家,其中人身险公司59家,保险中介机构2327家,共有保险从业人员322.8万人,其中保险个人人262.9万人。

保险人制度从1992年进入中国大陆。人制度指的是由保险监管部门或者保险行业协会在营运过程中形成的针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约束机制。在保险的发展历史中,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制度,而我国的人制度发展仅仅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该制度对于推动我国保险事业特别是寿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成熟,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保险个人人制度建设在监管方面出现了新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来自保险人监管中出现的几个新矛盾。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个人多家的现象普遍存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个人保险人在代为办理人寿保险业务时,不得同时接受两个以上保险人的委托。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人多家这种现象出现呢?主要是因为各保险公司目前对保险个人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保险个人人的有效供给。可能有人会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个人保险人比比皆是,只要考取资格证就可以上岗。其实不然。各家公司争夺的对象实际是占行业30%的高绩效人员,即所谓的保险行业的“二八定律”或“三七现象”。这些绩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品质要通过一段时间的业务开展才能显现出来。而人身险公司的经营性质决定产品销售大多为期缴产品销售,对于在人身险公司从业的保险个人人来说,续期利益成为影响其收入的至关重要的利益。所以保险人最初想方设法维持这块利益,通过不断展业做新单达到公司要求的业绩标准以确保续期利益不丢失。

但事实上,保险公司雨后春笋般地成立,在促进保险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保险公司对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不仅体现在产品、价格和服务方面,当前更多的体现在对保险个人人的争夺上。谁拥有更多的人力往往就意味着谁在竞争中占据上风,占据主动。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对手人力快速壮大自己的实力正好是一箭双雕。所以新成立公司往往不惜成本、不惜代价用更高的利益吸引人才。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众多的个人保险人选择了一个身份多家的做法,而且创造出了羊群效应,使得这种现象在行业中不断蔓延开来。

二、行业内从业人员流动过于频繁。给保险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隐患

近年来,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频率远远超出其他行业的人员流动,特别是保险个人人的流动更加趋于非理性。每当一个新公司诞生,原有的保险公司就要承受一次人员流失的阵痛,这虽然有助于促进原有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服务水平提升,促进原有公司重视人员培养、教育,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经营风险。比如:各家公司为吸引人、留住人,纷纷修订《基本法》,加大财务支持力度,提高手续费率等。团队的每次非理性集体跳槽都会给新公司带来业绩的快速增长,而同时原有的保险公司若不能及时补充人员则会出现保费大起大落,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局部保费断流,但最终无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双方都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和巨大的代价。倘若长此以往不加以规范,势必造成恶性循环,对保险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带来重大的隐患。

面对中国保险业如火如荼的良好发展局面,我们不能投鼠忌器,畏首畏尾,要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对这种现象进行管控和规范,一种比较有效的管控手段是在保险行业内建立个人人档案,对其实施有效管控。建议如下:

一、出台行业关于建立保险个人人档案的统一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由监管机关和行业协会制定出统一的档案格式和要求,下发给各保险公司执行。

档案的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1.个人人的全部基本资料;

2.个人人的从业经历及接受教育、培训的记录及得分;

3.个人人各个阶段的业绩情况及日常行为考核情况;

4.个人人的资信状况、受奖惩及是否有违规记录;

5.整个档案的得分标准及其本人综合得分。

二、对保险个人人档案流转的管控措施。

1.设计、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建立行业互动平台。

对于达不到限定期限和限定分值的档案不予流转;对于达不到监管要求分值的档案予以冻结,并通过互动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2.建立快速、高效、公正、合理的档案流转程序。

保险个人人档案建立后在各家公司,必须在监管机关统一电子信息平台上进行操作,否则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资格证;应在全国范围内对档案统一编号,这意味着每个人只有一个身份。同一身份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将被锁定,接受审查。

3.将人考试成绩和考试号记入档案和互动平台,由监管机关发放工号,否则不予发放人资格证。

保险人在当今保险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有效保证保险市场的平衡稳定,保险业务的稳步发展。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1、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加快数字化档案室建设

建立健全龙江能建档案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有效规范公司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建成龙江能建数字化档案室,让档案信息资源更快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各项工作。

2、主动出击、宣传到位,档案工作不再默默无闻

为纪念国际档案日档案室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参观荣誉室,大家回首往事、追忆往昔,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大屏幕持续播放公司宣传片,增强了员工企业荣誉感;与企发部合作首次尝试在企业微信APP上完成档案知识答题,节省了时间、节约了资源、普及了档案知识,强化了全员归档意识。平凡的档案工作既要踏踏实实也要有声有色。

3、业务扎实、经验丰富,风险防控意识强

合并后的档案室着重巩固和夯实档案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类索引目录,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科学鉴定档案保管期限,严肃档案保密制度,严格防范各类风险发生,保护企业档案安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及时完成了齐齐哈尔家属基地建设审批文件的归档工作,保证了公司基建档案的齐全、完整、安全。为公司不动产产权明晰、产权办理提供了有力、翔实的法律依据,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4、勤奋敬业、不等不靠,处理问题办法多

根据档案移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立即下发“关于加强会计档案归档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工程竣工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规范会计档案组卷及保管期限的鉴定,保证了档案的科学、规范归档;实际工作中为配合投标、审计、信访、诉讼、退休、工会等工作经常要加班加点多点(库房)作业,档案员无缝衔接,默契配合,从无怨言,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档案的专业性、服务性。

5、认真履职、换位思考,职业敏感度高

在面对辞职人员特殊工种认定工作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化解矛盾,主动联系相关部门,理顺工作流程。从实际工作出发,制度战胜个人情感,规范档案利用流程并拿出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有效杜绝档案失密风险,在保障辞职员工个人利益的同时减少了企业与社会矛盾,维护了企业形象,保护了企业档案。

6、努力钻研、锐意进取, 团队学习力强

二个公司合并后,档案室四名档案员中有一半是新晋“业务小白”,但二人积极学习档案管理知识,熟悉档案管理制度,努力钻研档案业务。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档案员常常因为热烈的业务讨论而不知不觉集体错过下班时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与实战强化,她们已从“十万个为什么”成功变身“业务骨干”。

7、团结友爱,各谐共处,集体主义观念强

档案室是一个小集体,也是美女集中营,但从没因为女人多而是非多。历史原因造成库房遍布哈三、嵩山路、401三个地点。二个公司合并后因为人员减少,查、借阅量巨增,经常会面临有档案员打不开点的时候,我们分工不分家,一个出去了,只要有任务另一个马上顶上去,保证查档借档有人接待、有人处理,不推委、不搪塞,保证档案工作有序进行。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档案室全体档案员感谢***主任的英明领导和模范带头作用,感谢行政工作部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漯河市档案馆;档案数字化;保护利用

一、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背景

1.内外因素促进作用

随着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对档案重要性的广泛认知,档案的社会利用率大大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保护意识和利用意识也日益增强。传统手工查询费时费力,且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保护。内外因作用下,倒逼档案管理部门途穷思变,加快进行档案数字化建设,以便档案的利用和保护。

2.数字化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漯河市档案馆现有纸质档案25万余卷,工作人员19名,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4名,除1名专职从事档案数字化加工业务外,剩余3名人员均身兼多职,不能全力投入到档案数字化业务工作中,快速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动力不足。

3.设备、资金投入不足

档案数字化设备要求高速扫描仪、平板扫描仪,数字化处理软件等系列高质量设备和软件,这些设备价格昂贵且更新换代周期短,维护成本高。现有条件下,利用现有人员购买设备加工的成本和效率远不如把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成本和效率。此背景下,把这些数字化业务进行外包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二、外包公司的选择和监管审核措施

在进行此次档案数字化外包前,漯河市档案馆从未进行过档案外包业务的实践,对数字化档案业务外包没有任何经验,为顺利推进档案数字化项目,馆领导未雨绸缪,从外包公司的选择到监管审核措施的安排上都亲力亲为,面面俱到。

1.档案数字化外包公司的选择

(1)公司相关资质、规模及成本

资质和规模是我们档案馆选择外包公司重要方面,当然,两者对项目的成败不构成决定作用,但可以体现外包公司的整体实力和对项目可能出现风险的承担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把成本控制最低。

(2)项目组成员的专业性及稳定性

档案数字化外包对项目组成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其专业性和稳定性影响着档案外包项目的总体质量。项目组要求外包公司参与人员须是有成熟经验的固定员工。

2.建立健全规范的监管审核措施,确保数据安全、档案安全

数据的质量关系着项目的成败,关系着利用者的切身利益。虽然对方是业界领先的数字化加工企业,又有相关政府项目的运营经验,为防万一,馆领导要求数字化监管人员采取措施,划分责任,切实保证利用者权益。

(1)严格管控项目物理环境,确保档案安全

项目启动伊始,局馆领导就多次强调档案安全重要性,工作场所要求确保档案安全。杜绝火源水源,禁止携带有违档案安全的物品入内,安装监控和报警器,禁止工作人员随意携带档案出入,禁止无关人员出入项目工作区域等。

(2)专人盯防,执行”三审”制度,确保数据质量

我们各自盯防所监管的全宗,执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初审看案卷扫描质量 ,是否有模糊、歪斜、黑边、污损等情况;二审看数字化输入条目是否与扫描件对照;三审看扫描挂接后是否有挂错,把好数据质量关。

三、档案数字化外包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这次外包业务实践,不仅使我们顺利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对档案数字化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的了解,益处良多。但是也伴随着诸多问题和风险。现将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优势如实向大家作一反馈。

1.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优势:

优势一:速度快、质量高。实施档案数字化外包前,市档案馆每年数字化任务5万页,实施档案数字化外包后,4个月就已完成20万页,完成业务量速度数倍于外包前。受技术、设备因素所限,我们一般将档案扫描后便直接挂接数据库。外包公司拥有技术力量和处理软件,通常扫描后会将档案扫描影像的黑边和污损处修复后挂接,扫描件质量较高。

优势二:成本低。此次业务外包业务量为20万页,数字化成本约为0.3元/页,成本远低于档案馆自身档案数字化成本。

优势三:有利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档案存放时间越长,数据毁损的风险就越大。快速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使之形成数据存放在计算机数据库,有利于对档案信息的保护和利用。

优势四,有利于集中人力完成其他工作和技术储备。漯河市档案馆数字化加工人员由于长期从事档案数字化基础工作,较少时间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储备,容易造成闭门造车,固步自封的环境。如果将部分任务外包,可以空出大量人力进行其他档案工作及知识的积累和更新。

2.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把双刃剑,虽然其本身有很多优势,同样也伴随着诸多不足和风险,需要我们档案管理部门严格掌控和监管,扬利除弊,确保档案安全和数据安全。

不足一:档案安全风险增加。档案数字外业务外包现象自出现伊始,其安全性便备受业界的质疑,业界质疑不无道理,毕竟档案经外人接触,其安全性变少了一层保障,多了一层风险。

不足二:易造成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如果档案数字化长时间依赖外包公司解决,容易造成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依赖和惰性,不利于档案馆自身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积累和掌握,长此以往,档案信息化自身发展必然受制于人。

不足三:档案加工快速化带来其他问题。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的快速开展,必然会衍生诸多问题,如扫描件有重扫、漏扫、扫描件次序混乱、扫描件数量与数据库数据条目数量不对应原文未扫全等造成原文与目录数据不能有效对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利用者权益和档案馆的切身利益,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切实履行监管审核责任,不能有丝毫马虎。

总之,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是现阶段部分档案管理部门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临时手段,其目的是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方便档案的保护和利用,有利有弊。作为档案管理部门,面对档案数字化外包不应一味的固步自封、逡巡不前或将其拒之门外,如能熟悉档案数字化加工流程,健全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监管审核措施,规范和引导档案数字化外包企业促其健康发展,档案业务外包必然会成为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保险公司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放款中心的建立主要目的就是防范公司信贷业务中存在的操作风险,作为一个专职防范操作风险的部门,它能够更专业更有效的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操作风险,保障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

1.1有效地控制操作风险。该部门作为源头上控制风险的重要举措,可以堵截和避免担保等授信条件不落实、手续不规范、资料不全或不规范即放款的授信行为,有效防范了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合规风险,并可以随时监察现行使用的各式资料文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修改业务操作规章制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公司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

1.2充分实现审贷分离。放款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授信业务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四分离”,实现贷审的充分分离,从而达到有效的相互制约效果。而审贷的分离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权责的分离,更有利于责任的认定和划分。

1.3有利于落实贷前审批条件。审核信贷资料签署的有效性,审核支行自行审批的授信审批权限是否适当,确认总行及支行审批意见中的有关贷前要求是否落实,当所有贷前先决条件完全符合后,放款中心才发放贷款。由于此类工作有方框中心这一非审批单位负责监督,更突出制约效果,有利于贷前审批条件的落实。

1.4放款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的防范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放款中心在审查相关资料过程中较一般人员更注重存在的法律风险,对担保条件、合同文本等的审核更专业更到位,能够有效的防范法律风险。在放款中心可设置法律审查人员,加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过程中的潜在法律风险。

1.5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贷款原始档案由中心统一管理,规范操作,对档案资料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专人专库保管便于随时查阅,这些措施都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准确性。

1.6放款中心的尽职履职能够减少银行不必要的授信损失。在授信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变化往往不能够准确预期,但是只要放款过程中相应的担保手续、资料等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可能并不会给银行造成实际损失。可见放款操作对公司信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放款中心防范的主要操作风险

放款中心作为防范公司信贷操作风险的重要部门主要从落实必要的担保授信条件,使用适合、正确的法律文本,保管重要的文件档案及防范内外部欺诈等方面出发,防范信贷操作风险。

2.1防范担保条件落实存在的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授信过程中采用抵、质押或保证等担保方式为授信提供有效担保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在办理担保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未严格审查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等而使办理的担保无效,给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放款中心则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部门。

2.1.1保证人不具备主体资格,导致担保无效按照《担保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事业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另外,我国《公司法》第六十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担保。在银行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保证人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大多数情况下能确保保证担保的合法有效,但是仍有不少贷款的保证人是政府部门、医院、企业的分支机构,该类担保一旦被认定无效就可能会造成担保债权失去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清偿保证。

2.1.2重复抵押致使抵押形同虚设根据《担保法》和《物权法》的规定,在办理抵押过程中允许对房地产等固定资产进行重复抵押。实践中,由于抵押前不对抵押物现有抵押情况进行调查,而实际该抵押物已抵押给多方致使抵押权利得不到真正落实。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

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

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

4.1建立和完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放款中心要有一套完善的放款操作管理制度,明确的放款操作流程,对不同类型的公司业务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风险防范。

4.2加强信息与沟通,真正发挥放款中心的风险防范作用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从而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并进行信息分类。此外,还要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变瞒报或不愿暴露的思想,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达到良好的监督、警示作用,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2.1.3担保资料无效或不完善致使担保无效新的《公司法》出台后,公司章程的效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担保过程中由于担保的范围、担保的内容或担保事项未按照公司要求经有效的审批机构审批而造成担保无效。如:出具的董事会/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提供的担保是否在企业允许的范围内等等。

2.1.4对抵押物状况审查不到位造成脱保在实际放款前未对抵质押物状况进行核实,而抵押物已出现查封、冻结等状况,致使在之后发生的借贷行为失去有效担保,而造成脱保。

2.1.5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过程中担保条件的落实对重组授信或借新还旧授信是否符合担保的条件,保证人前后是否一致等情况进行审核。

2.2防范由于合同文本错误出现的风险

2.2.1合同文本使用错误或使用的合同文本中存在对银行不利的条款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使用的合同文本不正确或没有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效审查,合同文本中存在不利于银行提条款致使银行遭受授信损失。

2.2.2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随意涂改合同内容填写错误或对要素进行涂改,尤其是诸如利率、金额、期限、借款人、担保人等主要要素,致使在诉诸法律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料致使银行权利得不到落实。

2.2.3保证合同与借款合同无编号、不衔接保证类贷款的主从合同必须一一对应,合同编号衔接。现实贷款档案中有大量的保证合同没有编号,有的保证合同保证金额与借款合同不一致(不含最高额担保),更有甚者,用已经还清的保证合同继续为新的借款合同担保。

2.3防范授信档案资料不完善或遗失导致的风险在贷款发放过程中由于企业提供的贷款资料不完善或授信档案遗失,造成贷款出现问题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证明文件而使得银行权利无法落实。

2.4防范骗贷、骗保等情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骗贷、骗保的案件时有发生,放款中心在放款前对客户及资料的审核过程中,对印章、有权人等的资料审核;前往担保人、借款人实际办公地点的实地核保;前往抵质押登记部门实地办理相关抵质押手续等,能够有效防范骗贷、骗保情况的发生。

2.5其他放款中心还通过对整个授信资料的审核,审核该笔公司授信业务期限、利率、金额、IT系统等是否符合信贷管理要求。

3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和岗位设置

3.1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放款中心的基本职能是主要负责对审批机构授信条件落实情况以及授信材料完整性、一致性的审核,档案管理,法律审查,利用审核岗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复核和监督作用,以进一步防范授信业务操作风险。

3.2放款中心基本岗位设置及职责放款中心下设:①放款审核岗;②放款复核岗;③核保岗;④法律审查;⑤档案管理岗;⑥负责人。

3.2.1负责人职责。负责放款中心的全面工作。放款中心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全面工作,负责审批权限内的放款审批工作;定期检查放款中心各岗位的履职情况,督促指导各岗位工作,并对各岗位履职情况做出评价;努力提升信贷业务规范化操作水平,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3.2.2放款审核岗。审核授信条件的落实情况,审核上报材料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合规性;对授信额度和授信期限进行控制和管理;审验业务相关合同填制的要素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授信要求;完成审核、实施放款操作并归档;对一级档案的验收、封存、入库手续;审核担保的解除和释放手续等工作。

3.2.3复审岗审查职责。负责对放款审核岗的工作进行复核。重点对每笔业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担保落实情况进行复核;对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及相关协议的衔接情况进行复核。对合同的其他特殊约定进行重点复核;对每笔业务的其它资料进行复核;明确签属意见并提交到放款中心负责人等工作。

3.2.4法律审查岗。法律审查岗人员一般为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的人员。负责对在落实授信条件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审查把关;负责对合同文本的法律效力进行审查,制定符合条件的法律文本;其他的一些法律咨询等工作。该岗位可由法律部门的人员兼任。

3.2.5档案管理岗职责。负责职责内档案交接工作;对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装订和入库;定期整理并核对授信档案;负责档案的调、借阅手续,严防信贷资料遗失等工作。

3.2.6核保岗职责。参与核保任务,负责授信业务担保条件落实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工作;负责收集、核实核保过程中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法律文件,包括但不限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授权书、签字样本等等工作。

4加强对放款中心的内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