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险档案管理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精选

保险档案管理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1.对医疗保险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对医疗保险档案的重要性缺少正确认识。随着我市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的迅速增长,医疗保险档案数量也剧增,社会发展对医疗保险档案的要求也在提高,由于医保档案工作环节繁琐,加之有关领导不重视,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投入,人员配备、经费不到位,档案不全甚至丢失的情况比较突出。业务科室人员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总以当前的工作都忙不过来为借口,认为档案管理对自己没有多大的意义,没有时间去整理业务档案,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2.医疗保险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

医疗保险档案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经办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整个医疗保险事业的真实记录和历史反映。我市医疗保险自2001年正式实施以来,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大量的基础档案,有些工作人员调动时档案没有及时交接,导致部分档案资料丢失,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在为参保人员提供服务时带来不便,也为我市医保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隐患。

3.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规范标准

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目前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各地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也不一致。什么资料需要整理归档,怎样进行整理归档;什么资料需要分类、分级管理,目前没有统一标准;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分类不清,档案材料装订不规范,极易造成重要档案材料遗失甚至错误归档情况的发生。加上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基础薄弱,没有制定业务档案管理办法,对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缺乏制度制约。

4.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仍缺乏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水平低。目前我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档案专业人才很少,多为兼职人员。这些人员未经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由于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不高,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的医疗保险业务档案仍未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二、下一步做好我市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对策

做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保障我市医疗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加快健全医疗保险档案体系,提高业务档案管理水平,发挥对参保者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和保障一生的重要作用。

1.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

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各级领导对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资金不到位、库房紧张等现实问题,为提升医疗保险档案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

努力加强构建健全的管理机制,对每一类档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依法建档。一是各科业务档案必须尽快规范管理。各科要对自己科室的业务资料进行整理,按规定装订归档,年末交档案科集中管理。二是各科档案业务责任人明确。单位内部科室要配备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兼职档案管理员,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流程,每笔业务都有经办人和科室负责人签字。三是档案科要规范管理。单位要建立专门档案库房,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必需的场所,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3.积极推进医疗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工作人员手工收集、整理,工作量大,效率也低下,费时费力。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大力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新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当今经济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新成果和新手段,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需要。要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必须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利用档案管理先进软件程序,建立健全档案电子文档,使用计算机检索档案目录,实现现代化管理,这样既减少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查询档案人员提供了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

4.要经常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医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一些社保单位领导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重完成参保缴费任务、轻后续档案管理”的观念。实际工作中,在经费的投入、软硬件的配置和档案管理人员的调配上还不能满足目前社保档案管理的需求。

(二)社保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社保档案是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参保百姓社保权益的真实记录。整理好、保管好、利用好社保档案是社保部门的职责所在,是践行服务承诺的内在要求,是对历史负责、为当前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使命担当。社保档案政策策性强、涉及面广、标准要求高,需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提升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实现新时期对社保档案工作的新需求。

(三)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还不够

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险业务量的增加,在社保档案的管理模式上,传统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急需实现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一些社保机构虽然也进行了社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软件和专业人才,因此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

(四)社保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质量不高

社保档案的收集归档环节多,加上社保档案管理人员变动频繁,严重影响了社保档案收集归档的完整、准确和规范。

(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社保业务档案数量大、涉及业务环节多、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要做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社保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社保工作相关政策和业务流程,还要掌握其他相关的综合知识和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一些社保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不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二、社会保险档案规范管理的路径

(一)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社保档案管理法规程序

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推进社保档案管理相关法规文件的立改废释,加快构建社保业务档案管理体系,确保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各类社保档案依法依规应收尽收、应归尽归。要持续深化对现有政策法规的阐释解读和推进落实,加快推动《综合柜员制改革期间档案处理工作方法》《做好社保平台上线后电子材料归档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等配套文件的落地实施,加强督促考核检查,细化实化工作要求,确保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必依、违规必究。

(二)强化组织领导,有力有序推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

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社会保险业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专业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社会保险档案是办理社会保险业务的真实记录,是确定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把社保档案管理的各项具体任务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做好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之间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沟通等,切实帮助解决在推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在机构编制、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社保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三)强化底线思维,确保社保实体和信息档案绝对安全

要积极开展宣传宣讲,大力推进社保档案安全教育,全面提升档案工作者和全社会的社保档案安全意识。要压实档案安全责任,制定社保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要加强电子档案安全保管,落实信息化防护各项安全措施,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要加强档案信息备份管理,做好过程数据存储检测,开展定期自动备份、离线备份、异地备份。

(四)强化服务利用,不断提升社保档案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社保档案管理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社保档案在开展利用服务过程中,要对其利用权限进行明确规定,妥善处理好深化开放利用与严防失密泄密之间的关系,确保不给保密工作留下死角死面。要建立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社保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与其他各类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在推进社保档案查询利用便捷化、高效化的同时,兼顾满足个性化利用需求,真正以优质高效服务展示档案价值、赢得社会赞誉。

(五)强化社保档案信息化管理,提升社保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一)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同样一条信息会在无限延伸中反复阅读。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密切联系群众,在信息网络中建立新的交流方式,主动将规定与条例传达给群众,积极回应群众的诉求。

(二)有利于提升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效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一方面我们可以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与社会公众的有效对接,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信息传递的失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处理信息与存储信息的技术,将人力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效能,达到协同高效的管理水平。

(三)有利于优化服务水准信息化转变了传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单一与被动的服务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整合了信息资源,丰富了服务内容,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公开透明的优质服务,从而拓展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服务内涵,优化服务水准。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一)对象的复杂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到虚拟社会之中,由于其具有高度的自由、开放、匿名等特征,为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信息管理不仅是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的难点所在。

(二)管理开放化传统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是一种层级化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容易形成官僚化和低效化的弊端。一方面,信息源部门的权力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群众由于难以获得信息而处于劣势。而在信息化时代,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体系,极大地降低了门槛,群众很容易就能够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实现“无障碍”对接。

(三)信息互动化互动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信息互动化就是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更加广泛地倾听民意,回应民声。同时也要借助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不断地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

三、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以及社会保险范围逐渐扩大,为切实解决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内容多、关系杂、管理难等问题,有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议,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一)被保险人社会保险号信息数据库在社会保险系统信息源中,每一个被保险人都应具有社会保险号,并应当相应地建立数据库,以提高服务效能:一方面,社会保险号数据库可以自动地为每一个新参加社会保险的被保险人分配可用的被保险号;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保险号数据库可以更加快捷准确地查阅被保险人的档案信息。

(二)被保险人基本信息数据库被保险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地、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参加工作时间、参加保险时间、退休时间等基本信息,上述信息录入之后,所有信息都将归档,以便提高服务效能。

(三)企事业单位信息数据库为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专有的识别代码,同时为其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应详细记录企业基本信息、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状况、社会保险支付状况、社会保险账目、被保险人信息等,以便为信息库提供佐助信息。

(四)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库由于一个被保险人只允许有一份社会保险档案,而且被保险人的社会保险可能会随着职业的变化而发生转换,所以建立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库就可以避免发生档案重复。社会保险信息数据库要录入每一个被保险人的所有社保数据,应当准确保存被保险人的个人保险历史、缴纳保险费用时间、缴纳保险金额、目前工资状况、被保险人暂时的或固定的保险金额等信息,既有助于企事业单位核对保险账单,又有助于被保险人核对保险信息,还有助于政府部门核算保险金额。

四、总结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

随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如此一来就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要提起重视,主动创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方法,充分应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也要跟上时展步伐,明确档案管理标准,将各种先进设备配置齐全,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制度提前实现了并轨,而在全国统一推行并轨制度以后,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来说,除了要承担起社会保障责任以外,还要为超过60岁的老人提供社会化服务,并履行对其的管理职能。在这个庞大、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下,如果个人资料记录的不够准确与完整,就会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并导致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门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通过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加快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二)保障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以后,自参保手续的办理到离退休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期间经历的环节很多。在参保手续办理过程中,需要将收集完整的个人信息,形成原始资料,同时保存在个人档案中。之后无论是保险费的缴纳,还是划拨个人账户或计算利息,都需要记录在个人档案中。此外,在新老农保制度衔接、居民与职工养老保险流动以及保险关系转移、基金转入转出等手续的办理过程中,也要在个人档案中详细记录下来。这些档案资料是参保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要保障,因此通过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可以让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三)提升经办部门的工作效率。从档案资料收集与整理本质来看,主要是对业务工作的梳理与归纳,回顾、整理和总结已经完成的业务工作,并获得经验教训。如此一来,在今后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才能以此为鉴,少走弯路。此外,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还能让决策者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从而确保制定的决策更加科学,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在思想上忽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错误地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获得效益。如此一来,在档案管理上的投入就很少,各种软硬件设施无法及时得到更新,同时也没有安排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资金,不利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个别乡镇社区还缺乏专门的档案室,很多重要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也没有妥善进行保存,在防火、防盗和防潮等方面,也未能做到位,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些负责经办业务的人认识也不到位,对概念模糊不清,加之自己手上的工作都做不完,更缺少时间去收集、整理数量庞大、工作繁琐的资料,从而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完整性带来不利影响。(二)档案管理标准不明确。现阶段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其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对象不一样,未将管理规范明确下来,标准也不统一,因而管理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没有明确资料的归档范围、整理归档的方式、销毁措施,也没有实行分类和分级管理。同时也没有明确需要集中统一管理的资料类型、管理方式等,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因此,必须让管理制度与程序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才能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水平,并充分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作用。(三)管理方式落后。自我国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后,业务量逐年提升,虽然很多经办机构已经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因为软硬件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还存在问题,不能将应有效能发挥出来。对很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构而言,管理模式非常落后,以人工操作为主,效率不高,在查阅档案资料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特别是数据统计工作更难开展,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四)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现状来看,很多是兼职,就算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而来。这些档案管理人员很少接受专业、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无法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如此一来,就无法真正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作用,无法保障群众的利益。

三、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策略

(一)做好宣传,增强档案管理意识。要运用各种宣传方法,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每个公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也要提起重视,给予更多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安排足够的人手,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资金、人员、软硬件设施、库房等不足问题。要主动创造条件、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完善。要为经办人员提供学习档案知识的机会,切实增强档案意识,尽快更新观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二)完善制度,对管理程序进行规范。要根据《档案法》《社会保险法》等政策法规,制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分类大纲,并将保管期限明确下来。对各类档案而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收集和整理各类档案资料时,要将档案程序明确下来,确保档案资料能够及时移交和存档,并得到妥善保管。不仅要满足工作进程,还要与档案管理要求相符。对于各种文书材料、业务报表、台账、图表、会计账薄等,都应及时做好立卷和归档工作。(三)增加投入,采用先进管理方式。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部门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将微机等设备配置齐全,建立专门的档案室。要实行统一的标准,尽快实现计算机联网,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得到共享。要加大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力度,上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实施,软件功能主要有档案自动编目、自动检索档案信息等,从而提升档案信息查询速度,便于做好统计工作。(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为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尽快完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熟悉档案管理流程。要认真开展对纸质档案的存档与排序工作,同时及时做好维护,特别是对一些珍贵的档案来说,先做好备份,之后进行封存保管。只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才能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

四、结语

总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中记录着群众保费缴纳等情况,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其安全、真实和完整,让参保群众利益得到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和城乡社区要主动履行好职责,认真开展养老金发放工作,同时运用先进的手段,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仕芹.关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6(21):142.

[2]刘辉.对加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问题的探究[J].陕西档案,2016(02):40.

[3]卜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经验与探索[J].才智,2015(14):330.

保险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价值

医疗保险工作开展中,档案管理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展开论述。第一,档案管理能够推动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效率。从日常业务工作的角度来说,所谓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是要对已经完成的业务工作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对新开展的业务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和处理,这样做能够为医疗保险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对于提高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第二,档案管理能够引导医疗保险工作实现改革性的发展。从医疗保险工作的整体来说,档案管理是其中一项基本的业务构成项目,直接影响着医疗保险工作的整体发展状况,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带动医疗保险工作的创新性发展,通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改革为人们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阶段,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健全,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医疗保险工作开展轻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尽管在理论上档案管理工作对医疗保险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医疗保险工作的负责领导和执行人员都没有对档案管理形成深入的认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种轻视的思维意识往往就造成了现实工作中档案管理的混乱。第二,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医疗保险众多的档案管理属于一项具有专业性的管理业务,因而离不开专业管理人员的参与,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在医疗保险的档案管理中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重视,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无法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与现代社会发展对档案管理提出的要求产生脱节。第三,档案管理采用的方法较为落后。经济型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使得医疗保险的业务量大大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难度的提升,就不得不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辅助,但是当前很多单位中仍旧是将人工管理作为管理的主要方式,导致对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率较低,管理水平也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带来人力、精力的浪费。

三、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探究

1.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鉴于忽略档案管理对医疗保险工作开展的重要价值造成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的低效率,要推动医疗保险工作的开展就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说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甚至是医疗保险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是工作负责领导和执行人员都能够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予以高度的重视,保证每一次档案管理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有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2.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较低,要加强档案管理就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培训的重点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向工作人员传授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业务上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其专业化技能来应对复杂的工作任务,而是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总而言之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就要从理论知识与思想态度两方面展开培训,打造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

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改变以往完全依靠人力开展工作的状态,有效利用各种详尽的技术设备来加强档案工作的管理,首先可以增加微机设备的投入,为各种先进管理技术的采用提供不可或缺的硬件设备支撑,其次要重视对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不断提高管理的技术水平,开设一个专属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平台。通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有效弥补人力管理中的不足。

4.对档案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