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这次会议,主要是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根据全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专题研究部署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政策措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目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目标,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发展的有效途径,千方百计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一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年底,全市共有城镇人口316·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1·5%,比1995年提高了10·3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临沂城为中心,以205国道、206国道、327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和沂蒙公路等交通干线为纽带的城镇网络体系。与1995年相比,临沂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5平方公里,县城面积扩大了41平方公里,全市建制镇增加了33个。二是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功能明显改善。到20*年底,全市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025·4公里,总面积1753·3万平方米,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95·18万吨,城市燃气普及率达85%,绿化覆盖率达26%,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9·8平方米,万人拥有公交车辆4标台,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城市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在投资拉动方面,撤地建市以来的6年间,全市城镇建设投资达19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0·7%;今年上半年,全社会用于城市区域内的建设投资达4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在消费拉动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消费能力不断增强,20*年,县以上消费额为139·76亿元,占到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2%;仅从住宅消费看,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面积达26万平方米,住房消费达4·16亿元,到今年6月底,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累计达10·66亿元,占全市个人消费贷款的73%。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与省内先进城市比,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市城市经济、城市人口的规模仍处于全省落后位置,城市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7个百分点。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执行规划的意识不强,详细规划覆盖率偏低,建筑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够规范,开放程度不高,城镇容貌有些地方群众还不满意。要加快全市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目前,伴随全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开始进入加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

我们必须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到2*0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的总目标和优化城镇布局,重点发展临沂城,加快发展各县城,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尽快形成以快捷的交通、良好的环境、方便的服务、鲜明的特色为重点,以临沂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的城镇网络体系。

二、抓改革,办实事,努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档次。一是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要不断整顿和规范规划设计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一切规划设计项目都要向国内外公开招标,公开定标。重点规划设计项目,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参与设计,确保城市规划的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二是要加大规划设计深度。城市的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特色,新世纪现代化气息。要加快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步伐,使城市所有土地的开发和建设置于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对城镇区域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都要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法定图则,在三至五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全面覆盖城镇建成区。在城市详细规划中,要确定规划红线、生态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并向社会公布。三是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要高度集中规划管理权,按照规划管理权上移的要求,一个城市只准设立一个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实行政府对城市规划实施权的集中统一。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机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市和各县都要建立由公务员、专家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作为政府城市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机构,所有城市规划设计项目都必须经过规划委员会的咨询论证,今后,未经规划委员会论证的规划设计项目,政府一律不予审批。加快建立规划、土地、房产统一的管理体制,使土地和房产管理成为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四是要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城市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严格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预,更不能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严格按法定程序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不符合城市规划的项目不得批准立项,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不得出让、转让和开发建设。任何建设项目都不得突破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要加大规划管理的深度,严格实行城市规划错案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对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要严肃进行查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五是要强化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社会监督。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在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全过程实行公示制度,对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许可的审批,实行批前和批后15天的公示制度,扩大公众参与,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

围绕把临沂城建成鲁南地区经济、贸易、交通、科技中心城市的目标,按照建成现代化城市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好临沂城。规划要突出商贸城、历史文化名城、滨河水岸城市三大特色。要充分利用临沂批发城的基础优势,以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综合考虑产业调整、通讯、交通、仓诸等配套设施,抓紧制定批发城改造提升规划,形成临沂城区域现代物流中心的新优势。充分利用临沂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开发,作好历史文化名人、历史遗迹整体开发建设规划,形成临沂城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临沂城滨临沂河、多条河流穿城而过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抓紧进行河城综合开发建设规划,形成河绕城过,城绕河建的田园风光特色。要把沂河两岸和工贸开发区、罗庄新区作为临沂城建设的亮点,所有建筑都要高起点规划,最起码五十年不落后。要按照临沂城总体规划要求,通盘考虑三区规划,实行统一规划、分区实施。要继续实行市(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政府对临沂城三区规划的统一管理,三区政府和所有驻城单位都要服从总体规划,积极参与、支持和服务于城市建设。当前,要重点解决临沂城规划区内民房建设混乱问题,今后,规划区内的所有民房建设一律由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一要树立精品意识,今后城市的各项建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建设,争创一流水平。尤其是沿街建筑要认真把关,坚决禁止建设低水平的沿街房。要大力推广新设计、新标准、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城市建设的科技含量。城市的旧区改造要与新区建设相结合。新区建设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建设。要注重城市景观的整体效果,新建的每个组团、每个区片、每条街道、每幢建筑都要做到与历史文化风貌、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注重建筑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吸取国内外建筑精华,精心设计,建造富有沂蒙特色的建筑精品,要形成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景观。旧区改造,要坚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新与旧、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好历史优秀建筑及其周围的整体空间环境,以延续历史文脉、体现历史传统风貌特色,坚决避免超强度、高密度开发。要树立长远观念,以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规划建设好每个建设项目,不留遗憾,不当历史罪人。二要突出城市建设重点。当前,城市建设的重点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在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城市功能的建设项目上。要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重点抓好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紧紧围绕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加强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污水和垃圾处理、河流整治等。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三要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适宜人居为目标,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做到城市建设从量的扩展转向质的提高。要抓好城市的公共绿地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的城市建设,要做到还空间给百姓,建绿地给市民,按照先城内后城郊、先造绿后造景的原则,抓好城市园林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大环境绿化,真正让城市绿起来。在新区建设中,绿地率必须达到30%以上,在旧区改造中,绿地率必须达到25%以上。要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以保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进行建设。要抓好城市供水净化处理和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供、排水能力。要积极推行城市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管理。落实节水措施,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加快城市供水净化处理工程、污水集中处理工程、排水设施工程、中水回用设施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年前,每个县城都必须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工程。要实施城市洁净工程,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搞好垃圾转运站建设,逐步淘汰影响市容的垃圾方箱,每个城镇都要根据垃圾的产量,规划建设垃圾无害处理工程,变废为宝,逐步解决垃圾对城市的污染问题。要实施绿色能源战略,加快城市的集中供热、管道燃气工程建设,减少烟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在行政办公区和居住区不准有污染企业存在,老城区有污染的企业要通过旧城改造,合理布局,尽快搬迁。今后要严格控制有污染企业的发展,坚决禁止新上污染企业,切实将人为污染源彻底根除。对临沂城规划区内及城郊的小板厂、小窑厂、小锅炉,三区政府要实行关治并举,通过相对集中,实施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措施,尽快解决临沂城的大气污染问题。要注重城市景观建设。不但要把城市的路通起来,把地绿起来,把水清起来,把气净起来,还要把灯亮起来,把景美起来。在城市建设中要精心设计塑造富有沂蒙特色的城市景观。要特别注重标志性建筑、标志性景观建设,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三)坚持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

一是要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各级要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政府《关于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意见》的要求,从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以城市出入口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治污力度,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下大力气开展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对市区内的乱搭滥建、违章建筑、沿街摆摊、店外经营、乱挖乱倒、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设广告等不良行为进行彻底治理,在尽快改变脏乱差状况的同时,制定巩固提高治理成果的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持常抓不懈。

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统一的执法队伍,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变多家执法为综合执法,减轻群众负担,提高执法效果。城市管理要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社会监督,依法管理。市委、市政府对临沂城管理工作,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要求,合理划分事权,明确职责,抓紧建立完善管理体制,尽快运转。

三是要坚持依法管理。首先要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根据新时期城市管理的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房地产管理、小区物业管理、建筑施工管理、公共交通管理、市场秩序管理、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其次要依法进行管理。城市管理人员要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坚持做到持证上岗、亮牌服务。严格按照法定范围、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进行文明执法。同时还要做到违法必究,对市区内的违章建设、户外广告、沿街摊点、车辆违规行驶、乱倒乱扔拉圾、乱挖掘占压道路、乱贴乱画等行为明确执法责任,加大整治查处力度,以保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城市的文明形象。

四是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开展便民服务活动。加大城市管理的科技含量,对交通管制、环境监控、治安管理、物业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管理效果。

(四)坚持市场化运作,做好经营城市文章。

一是放开建设市场。要建立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公开、透明的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建筑勘察设计市场、工程建设市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地质勘察、建筑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装饰装修、建设监理、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必须全面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投标,进行公开、公平交易。鼓励高水平的规划、勘探、设计、施工、装饰、监理队伍参与竞争,坚决打破地区封锁,逐步把建设市场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创新运作机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打破垄断、特许经营的思路,放开建设事业的投资和经营领域。鼓励和吸引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建设和经营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服务运营的市场化。合理补充、调整城市管理专项经费和市政公用事业财政补贴,随着市场的发展,及时核定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服务、作业标准及费用定额,改革经费拨付方式,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要进一步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经营体制改革,实行建管分开、管养分开。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抓好行业和市场监管,具体经营和作业行为走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公共交通、供水、污水处理、供热、供气等实行特许经营,市政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实行动态招标承包。国有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要尽快与主管部门脱钩,改制为公司制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政公用运营发展新机制。

三是搞好城市资产经营。首先要搞好城市土地资产的经营。政府必须真正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部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土地转让全部实行挂牌交易,一律在土地交易市场公开进行。严禁零星分散批地,严禁场外交易和隐形交易,严厉打击土地黑市交易,坚决堵住政府土地收益流失的口子。凡违法用地者,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要结合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抓好城市规划区内土地清理工作,对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满两年未动工开发的,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其次要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经营。一要优化增量资产。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桥梁、路灯、供水、排水、供气、供热、公共客运交通、园林绿化、公共厕所、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全部实行向社会公开招标。二要盘活存量资产。城市现有基础设施资产只要国家法律法规允许,均可通过产权出让、经营权转让等方式,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资产运营,实现存量资产的保值、增值、变现。第三要搞好城市无形资产的经营。今后,对城市的开发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都要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充分发挥城市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城市的房地产综合开发权,在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前提下,按规划开发建设的地片达到五通一平要求后,以及旧城改造的区片由政府负责搞好拆迁后,其开发权都要公开向社会招标拍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将开发权指定给任何开发商。各级领导干部更不得利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土地交易、工程承发包、房地产经营开发等。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经营问题的管理,依法有序地搞活城市资产的经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齐抓共管,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水平

一是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滞后,已成为影响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的突出制约因素。各级要本着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要求,积极探索我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社区基层组织,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明确社区工作职责,规范社区运行机制,在城市管理的四级网络中发挥好作用。今年,在三区、各县城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条件成熟的镇,要按有关程序抓紧进行镇改街、村改居工作,建立社区党组织,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已建立居民委员会的,要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结合当地实际,以建设施、建队伍、建网络、搞服务为重点,拓展社区服务范围,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兰山、罗庄、河东三区特别是兰山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意见,抓紧进行社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社区组织的调整设立工作,尽快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管理服务制度,探索街道工作社区化、社区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强化社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意识和参与意识,培育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职责调整

(一)取消已由省、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原市城市建设局、原市房产管理局的职责,整合划入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

(三)将城市照明管理工作职责划给市城乡建设规划局。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住房保障、房地产市场、物业管理、市政、公用事业、风景名胜和市容、绿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社会稳定;拟订有关规范性文件,拟订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全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负责房产的初始、

变更、注销和抵押登记,负责认定房产测绘成果,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书和他项权证;负责指导城市私房的房政管理工作。

(三)负责全市房地产市场管理,负责房地产转让、抵押、租赁、拍卖、置换等市场行为;负责房地产中介服务、价格评估、合同备案等管理工作,负责商品房预售管理,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展房地产广告真实性审查。

(四)负责房地产行业管理,指导和管理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活动;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拆迁企业、房地产评估机构、房地产经纪机构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管理。

(五)负责全市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工作;负责全市直管公房的资产管理工作;负责管理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分配及人员资格认定工作。

(六)负责全市住宅建设管理,负责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核发城市房屋拆迁许可证;参与新建小区综合验收工作。

(七)负责全市物业服务行业管理和房屋维修资金管理工作。

(八)负责城市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危险房屋鉴定,指导危险房屋治理工作。

(九)负责编制城市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维护年度投资计划及其资金管理;负责市政投资计划的组织实施;指导公用事业投资计划的实施。

(十)负责城市道路、排水、桥梁、隧道等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等公用设施的项目建设、维护和审批工作;负责城市道路的开挖审批。

(十一)负责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管理工作;审查、报批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并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区供水水源的论证、开发和引水工程建设;负责特种行业用水的审批和管理;负责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企业的资质认证和报批工作。

(十二)负责城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行业管理工作;负责城镇供热、城乡燃气等企业资质认证和报批等工作。

(十三)指导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工作。

(十四)负责全市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十五)负责陈仓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等工作。

(十六)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设13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机关政务工作,督促检查机关工作制度的落实;负责机关会议的组织和决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电、机要、档案、、保密、接待、计划生育、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后勤服务等工作;负责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

(二)人事教育科

负责机关和所属单位的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动工资、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工作;负责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

(三)计划财务科

负责局系统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负责局机关及局系统财务、内审、计划和统计工作;组织编报局系统部门预算、决算、企业决算;负责局系统政府投资项目的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的报审工作;编制局系统年度生产计划、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性报告、建立项目库;负责项目资金筹措和招商引资工作及局系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四)政策法规科

承担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局系统重大体制改革的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局系统普法、行政执法及执法监督工作,承担本系统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重大违法案件的查处;负责市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核及管理工作;承担省级风景名胜区、部级风景名胜区申报的有关工作。

(五)市政工程建设科

负责执行城市市政的强制性技术规范、标准及建设程序;负责市政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报建审核、备案、招投标管理、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督,并组织或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政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负责城市园区、住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并参与验收;负责陈仓物流园区的有关业务工作。

(六)市政设施管理科

负责城市住房、房地产、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管理、监察及安全工作;负责对依附于市政、公用设施设置的户外广告或其他设施的审批;负责城市园区、住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方案的审核并参与验收;负责城市内涝整治工作;负责城市道路开挖审批及排水许可;负责城市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内工程档案管理;贯彻国家、省有关房地产信息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法规范和管理全市房地产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负责编制房地产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汇集房地产市场信息,调研、分析房地产市场;负责维护房地产信息系统。

(七)公用事业科

负责市区供热、供气、公共交通管理及安全工作;编制城市供热、燃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发展规划、计划、实施方案;负责公用事业市场准入管理及城镇供热、城乡燃气等公用企业资质认证和报批等工作;负责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授予及对特许经营者的监管;负责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方案的拟定、送审及监督执行等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违章经营行为;负责相关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市燃气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

(八)节约用水科

负责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管理工作;拟订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审查、报批市区供水、节水、污水处理等工程设计、施工方案并参与竣工验收;负责市区供水水源的论证、开发和引水工程建设;负责特种行业用水的审批和管理;负责城市供水、节水等相关资质的管理工作;承担市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日常工作。

(九)住房改革与发展科

拟订本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意见并组织实施,对全市房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负责对住房分配货币化工作的管理,组织建立职工住房档案;负责驻市企、事业单位集资合作建房项目的审批与管理;负责驻市企、事业单位公有住房出售的价格管理、规费减免、销售对象资格审查以及交易管理;负责住房产权过渡的审核和审批工作;负责房改房售后维修资金使用的勘察、审批工作;负责房改业务统计工作;协调、指导各县区住房制度改革工作。

(十)房产房政科

负责房产市场管理,规范房产市场行为。主管房产转让、抵押、租凭、拍卖、买卖合同备案工作;负责城乡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工作;城乡房屋产权登记工作、房屋测绘成果,核发《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他项权利证》,管理房屋产籍实施方案;负责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组织实施危险房屋鉴定,指导危险房屋治理工作;负责房产中介企业的资质管理,负责辖区房地产中介服务(评估、经纪、咨询、测绘)的日常管理,统计、市场信息;承担房政房产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指导县(区)房产管理工作;承担市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

(十一)物业管理科

负责制定本市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规划;负责全市住房维修资金监管工作;负责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物业服务企业相关专业服务人员管理和监督;负责全市物业管理统计分析工作、诚信建设的信息记载、;负责新建住宅竣工附属设施设备交付使用的管理和监督;负责新建住宅物业保修金的管理和监督;负责物业服务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负责全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参与新建小区规划论证及综合验收工作;负责直管公房资产、租金、改造、改善、防汛防灾等管理工作,编制直管公房修缮计划并负责实施,组织编制、修订房屋修缮定额,审核公房维修资金预、决算;负责非住宅直管公房租赁合同的备案工作;负责房屋安全管理和房屋安全鉴定并推动解危;指导县区住房保障和公房管理工作;指导县、区物业管理业工作;承担市危房鉴定委员会日常工作。

(十二)开发建设科

负责城市住宅建设工作,拟订城市房屋拆迁中长期规划;负责房地产综合开发管理、商品房销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屋拆迁企业资质管理;制定本市房屋计划、补偿及标准,裁决房屋拆迁纠纷,申请或组织实施房屋拆迁、补偿、安置资金的监管等工作;指导各县住宅建设与房地产开发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城市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负责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方案审核及项目管理工作。

(十三)住房保障科

贯彻落实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相关政策,负责全市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的管理;负责全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的审批;负责全市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租赁补贴发放等具体政策的落实和监督;负责住房保障资料统计工作;负责全市直管公房、危险房屋和修缮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承担市旧城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机关党的机构按规定设置。

纪检、监察机构按有关规定设置。

四、人员编制

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机关行政编制55名。其中:局长1名,党组书记1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总会计师1名,科级领导职数21名(含监察室主任职数1名)。

五、其他事项

(一)将原市城市建设局和原房产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归市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管理。

(二)将市路灯管理处整建制划入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管理。

(三)机构改革过渡期结束后,部门领导职数按局长1名,副局长3名配备。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字】城市化;总规;民众参与;管理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则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的发展成为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城市中发展着的每个个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总是追求自身对资源的最大化拥有,因而依靠纯粹的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城市规划正是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因此,政府应当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监督和管理,包括依法对城市规划的审批和对违规建设的监督、检查、处理。

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管理模式是:政府编制规划政府领导决定规划政府管理和实施规划政府根据领导意志修改规划。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了规划失控,由政府的主要领导人说了算,规划反而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该从繁重的规划编制工作中脱出身来,其管理规划的职能主要应放在规划审批、实施、监督、违规查处等环节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的编制。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同其他知识产品一样,城市规划也是一种智力成果,具有产权特征,规划的编制已经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严格地说,政府已经不具备亲自编制城市规划的条件。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规划部门更多的应是承担起政府对城市规划的监管职能。规划的编制与调整应当由国家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规划部门要做好两件事:

1.1 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家关于规划的有关强制性条款,做好规划监督和审查工作;

1.2 剥离规划编制职能,将凡是挂靠在规划管理部门的下属规划设计院改制为企业性的社会单位或中介机构,参与市场的竞争。剥离后的规划设计单位同社会上其他规划设计单位一样进入跨地区的、全方位的行业竞争,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规范,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和规范进行规划编制。作为企业(中介) 性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它有两个主要责任:一方面,它要为自己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负责;另一方面,它要为其产品的销路负责,以促进自身发展。政府应该建立和规范这种市场,使规划编制成果既能受到产权保护,又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出售。

2 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在城市规划的领域内,规划实施的管理工作将逐步走向规范,行政决定的依据必须明确,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越来越不合时宜。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它符合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设计规范,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就必须使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规划技术性规范更加充实和严密,逐步推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法制化。在规划的立法中要建立起规划审批与法定规划、法定通则的羁束性联系,使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我国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最终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法制化。

3 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

为了实现科学有效的城市和区域管治,建立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由公务员、非公务员、专家、学者等组成的城市规划委员会共同决策或参与决策规划事务,实现对城市的科学治理。设立委员会重在解决有些地方领导随意决策、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以强化城市规划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委员会是城市规划的决策机构,由政府设立,由公务员和非公务员组成,其中非公务员人数应多于公务员人数,总人数应为单数。

4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

城市发展建设的长期性,决定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不间断的长期工作。要保证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就必须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

做好土地使用和建设活动的批后管理,促使正在进行中的各项建设严格遵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做好经常性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各类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活动。做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严肃管理各种违法读职行为,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

5 完善《城乡规划法》,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制定实施细则,设计有效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情况汇报

(11月17日)

各位领导:

自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关于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总体部署,立足实际,细化举措,强力推进,通过三年努力,“三年大变样”各项刚性指标一一得以落实,城市建设累计投资90亿元,实施重点项目52个。城市规划区面积13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3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5万人。现就我县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三年大变样”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牢牢贯彻“以高档次规划提升城市品位,以高质量建设完备城市功能,以高效能管理改善城市环境,以宽渠道融资增强发展活力”的总体思路,提认识、重投资、推进度、上规模,持续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县委书记、县长直接挂帅,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的三年大变样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办公室协调调度,精心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并与各工作目标领办单位负责人签定了目标责任书。同时,展开强大宣传攻势,营造强烈舆论氛围,为“三年大变样”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快速推进。按照“切合实际、灵活稳妥、拆建结合、以建促拆”的办法,三年总计完成各类拆迁51万平方米。拆27.9万平方米,位居全市榜首,拆迁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局面之稳,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好评。同年,利用不足四个月时间,将主街区大型户外广告牌匾全部拆除,重新审批安装满汉文对照的新型广告牌匾900多块。,完成拆迁面积19.7万平方米。今年完成拆迁任务3.24万平方米。和谐有序的拆迁工作为城镇面貌大变样目标的推进创造了有力条件。三是强力调度。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精神,加强对各部门工作调度的密度和协调的力度,强力推进城建规划、项目建设和城市管理等工作,确保关系民生的重点项目如期交付运营,改善了民生,确保了项目落实,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实施了一系列城市环境景观建设工程,城市环境质量得到快速有效改善。以多元融资方式投资2.2亿元实施的集中供热、管道燃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四大民生项目顺利投入运营,县城138台分散式燃煤锅炉全部关停。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城市主次干道、广场、出入口、迎宾线、外环线等重点部位绿化植物配置合理,修剪齐整,景观艺术效果好,无缺株、斑秃现象,尤其注重新建住宅区绿地面积建设,基本达到居民生活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县城滨河公园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实行免费开放;老城区部分主干道绿地率达到20%、城市新建主干道路绿地率达到20%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40%以上。县城空气质量符合标准,,so2年均浓度0.05毫克/立方米;no2年均浓度0.05毫克/立方米;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357天。

(二)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高

(1)道路交通。三年来,实施包括路网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20亿元,仅投资就超过3亿元。重点实施了包括城市路网改造升级、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工程,投资1.4亿元完成了12条街道18万平方米铺油,16.3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3.78万延长米路缘石铺装工程。城区281条支路背街小巷全面完成整治,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完成城市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规范设置。城市公交车运营情况良好。(2)供水排水。供水设施完善,城市集中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全部关停自备水源,并完成应急用水源建设,县城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85%。排水系统健全,排水管网密度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新建城区全部做到雨污分流,老城区随着路网改造同步实现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达到国家a级排放标准,并实现了在线监控,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水环境质量优良,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段水质达到ii级水环境功能区要求。(3)供热供气。县城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项目投入使用后,集中供热面积达180万平方米,城区楼房供热普及率达80%。燃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4)城市防灾。县城广场、公园等城市避灾场所公共饮水等救生设施达到了相应要求,制定并认真落实城市消防规划,消防站、消防栓、消防装备、消防车通道达标。(5)垃圾处理。强力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立起了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和回收网络,废物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5%。

(三)城市居住条件大为改观

三年来,审批的商住开发项目总量达到150万平方米,开工120万平方米。城市安居工程建设投资超过30亿元,实施县城旧城改造八片联动和阳光水岸、京北新城新区开发项目达100万平方米,使1万多户 居民喜迁新居。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城市住房政策,三年来,完成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4亿元,建经济适用房20万平方米,为户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难问题。完成配建廉租住房192套,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今年全部竣工交付使用。最近,又开工590套廉租房。完成全县农村危房改造1200户。发放住房补贴280万元,住房保障工作覆盖全县26个乡镇。

(四)城市现代魅力初步显现

本着“社会参与、部门合作”的原则,围绕城市景观提升及城市功能完善,着重实施了自来水改造,空中光、电缆入地,供热、燃气工程续建,公园广场建设,绿化、亮化等工程。一是完成了总投资1000万元的光、电缆入地工程;二是投资万元的滨河公园景观长廊建设顺利完工;三是投资600万元的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使用;四是占地84亩,投资120万元的停车场和汽配城项目已经投入使用;五是完成了总投资310万元的大树进城和城区街道、机关单位、住宅小区、东西两山、公路沿线的绿化工作;六是完成投资100万元的宁丰路、胜利街、永安街路灯改造、安装工程;七是继续按照“标准统一、字体统一、内容文明、体量美观,并加注满文,体现民族特色”的总体要求,加大窗口地段和重要节点部位广告牌匾治理力度;八是拆除临建、违建房屋376间,面积19630平方米,拆除迎风150座,面积1100平方米。实施拆墙透绿面积880延长米。在强化城市景观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精品工程建设。现代购物中心丰华商贸城、新天地星级酒店等主要建筑作为县城精品标志性建筑正在加紧施工,县城北新区小川诗歌文化广场正在与投资商洽谈,计划近期开工建设。

(五)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1、规划管理。我县始终将城市规划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县情,不断及时调整城市建设思路,完善城市规划体系,高起点、大手笔聘请引进高资质、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参与规划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的规划委员会,形成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规划论证审批模式。全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编修报批,强化规划执行力度。城区近期建设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并全部依法审批。由承德规划院先后完成了10平方公里,人口12万的《县总体规划修编(—2020)》、《县城市总体规划(—2020)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专题论证报告》、《县城市消防专项规划》和《城市供热、燃气专项规划》,由北京工业大学编制完成了县城市绿地系统、排水系统专项规划。明确了县城南部工业园区、北部行政办公区、中西部旧城商贸区、东部滨河住宅新区四大功能分区;完成道路交通体系、灯光体系、绿化体系、水系建设、城市功能等五大体系规划;今年,我县按照建设具有浓郁满族风情的京北山水生态旅游名城的定位,又着力对县城进行更大气魄规划修编,按照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调整,城区建设用地扩大到38.6平方公里。同时,正在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郭小川诗歌艺术主题广场规划》、《九龙山公园规划》等修建性详细规划。结合新民居建设完成了大阁、凤山、大滩等8个重点小城镇10个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部开工建设。同时全面启动了镇、乡和村规划,实现规划的全覆盖,以各乡镇为责任主体的城乡统筹工作正在按要求有序推进。

2、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既是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核心,又是一项系统庞杂的社会工程。特别是,举全县之力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卫生,整顿管理秩序,提高接待水平,提升服务形象”为目标的“双整双提”活动,倾全力全方位推进城市管理。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和明确了城管部门职能,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使城管工作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完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充分发挥“12319”城建便民服务热线作用,增进城市居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二是逐步加大设施和人力投入。今年投资280万元增加垃圾清运车、装载车、洒水车、清扫车等环卫车辆。投资80万元对县城所有公厕进行全面清理、维修和粉刷,同时翻建4座,新建15座公厕。按照“主街保一流,小巷保功能”的目标,全面加强城市小街小巷管理,今年硬化巷道面积12万平方米。三是进一步强化管理。认真开展“双整双提”活动,以城建环卫部门为主,发动社会各部门下大力度对县城“四路六街”、小街小巷、旱河等部位进行彻底清理。采用“统一规划、部门牵头、商业运作、逐步实施”的原则,全力抓好平安汽配城、废旧物资回收市场、清真牲畜屠宰厂、北区建材市场等“新四场”建设,目前,北区建材市场正在规划中,随着其他“三场”陆续投入使用,县城综合秩序明显好转。

3、市民素质。我县提出了“六城同创”(创建省级文明城、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省级环保模范城、双拥模范城、省级生态城)的目标,制定了详细创建方案,通过抓典型、树标杆、广宣传、严治理、建机制,积极引导市民信守《城市市民文明公约》,践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广大居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热爱丰宁、建设丰宁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县城政务环境、商务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城乡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 下一步工作安排

今后一段时期将以城市容貌 “三年大变样”为重点,注重强化三大特色。一是做足山水文章。按照“显山露水、借山用水、治山理水、融现代城市构架于山水风光之中”的原则,筑坝蓄水,围滩建园,亲水进区,营造滨河景观,增加城市动感;倚山就势布局,城中显山,山城,彰显山城韵味,筑建山城水韵的精品城市。二是突出建筑风格。借鉴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优秀的建筑艺术成果,注重单体建筑和建筑组团的基调统一,注意建筑风格和综合配套细节的营造,形成多种风格交融和谐的城市风貌。三是体现满族风情。深入挖掘满族内涵,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现代建筑为韵律,以满族文化为底蕴,将自然风光、现代建筑与民族特色完美结合,将满族文字、艺术和风情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延续历史文脉,融入城建肌体,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

具体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超前搞好规划,精心打造现代魅力品牌城市。牢牢抓住规划龙头,树立规划即法,规划即纲的思想,突出规划的配套性和超前性。一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按照省对环首都13个县的具体要求,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调整全县总体规划,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提升,并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要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20xx年1月10日前将完成总规成果。城镇空间布局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凤山、大滩、黑山嘴三镇为次中心的城镇群和以国省公路、铁路六条交通干线为发展带的“一心、三点、六带”的发展格局。到2015年,城区规划范围扩展到土城、汤河、五道营、南关,面积达到13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二是严格规划报批。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增强规划的法定性。提高全民参与规划编制、监督规划落实的良好氛围。严格规划审批程序,加大“整体拆迁,净地出让,区域开发,综合配套”的规划建设力度。三是确保规划依法落实。完善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能,开放规划设计市场,对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方案实施公示制,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快项目建设,努力完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六城”同创为目标,依照县城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发展需要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加速推动九龙山公园升级、九龙湖公园建设、东山别墅区规划、滨河景观长廊规划建设等项目实施。在高质量完成好街道改造、人行道硬化、路缘石改造中心公园广场、“四场”二期、新“五场”建设、公厕、小巷治理、新民居、拆临拆违、“拆墙透绿”、主街旧楼“穿衣戴帽”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同时,借鉴张北等地经验,克服困难,破解资金瓶颈。注重县城风貌的保护,突出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城市建设中,建筑小品、雕塑建设,达到特色突出。围绕突出丰宁特色,体现民族风貌做精品、做产业、做文化、做民生,全力打造山水园林之城、文化魅力之城、宜游宜业宜居之城,为全面提升丰宁城市品位奠定基础。

城市管理水果市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城乡规划是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发展空间布局,提升品位,合理节约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公共政策的属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惠阳”的中心任务,我局的工作思路是: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调结构、促对接、兴民生、保稳定”为重点,不断优化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管理机制,积极助力“2345”转方式工程建设,推进住有所居、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

境,引导我区加快对接深莞惠、融入珠三角的步伐。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规划编制与服务,推动区域发展紧密对接

(一)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超前谋划,积极完善城乡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进区域对接合作。抓紧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评审工作,开展惠阳中心城区分区规划修编;督促各镇完成总体规划编制任务;开展山顶国际会议中心、体育公园及休闲谷等重点项目的土地利用策略研究规划编制。

(二)加快新型城市化规划步伐,强化规划在指导城市化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完成东部片区、片区北部组团,部片区、区,片区,经济开发区中心区、片区、片区、各镇行政中心片区,以及生态体育公园项目、休闲谷项目等16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提高城镇建设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

(三)科学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各镇完成2个以上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

(四)完成公园、详细规划,区、区市政专项规划以及路城市设计(白云一路至淡澳河,长约5.8公里,控制宽度300米)5项专项规划的编制任务。

二、创新规划管理体制,严格城乡规划实施

(一)实施阳光规划,强化社会监督和公共参与,在规划编制、修改、实施各环节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见,提高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保障城乡居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规范、高效组织区城市规划建设联审小组会议和局规划建设评审小组会议,有计划、按程序地把前期工作做细,做翔实,做好沟通和预汇报工作,把需要评审的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并提出结论性的问题供评委们参考评审。

(三)继续完善我区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管理规定,起草并争取出台《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

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促进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升

(一)严格法定建设程序、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二)加强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安全。

(三)加强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设,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化落实工程质量样板引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等制度;深入开展防高坠、防坍塌、防起重机械伤害三类事故的专项治理。

(四)把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关,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五)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建设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六)配合市局做初步规划全市预拌砂浆布点工作,合理规划分布我区生产预拌砂浆企业,即能市场的使用又能避免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大力宣传推广使用预拌砂浆。

四、强化行业市场的监管和整治

(一)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诚信体系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二)继续强化燃气市场监管,引导督促各企业,各供应站扎实完成安全发展和供气保障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适应发展形势,适当增加人力、科学调配工作,设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报装、安装、通气点火等业务需求,切实提升燃气保障服务水平。

五、采用备案方式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一是做好工程造价备案准备工作;二是做好政府工程的招标控制价备案工作;三是做好建设工程的施工合同价备案工作;四是做好建设工程的竣工结算价备案工作。

六、改善城乡居住条件

(一)着重理顺职能移交衔接,紧密跟进区政府与有关企业达成的保障房建设合作项目,大力推进淡水古屋、淡水粮所两处分别进行200套的保障房建设,切实确保城镇住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

(二)积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宜居城乡创建活动。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创新住宅建设理念,带动城乡住宅品质整体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三)大力推进绿道网建设的实践。调整完善并编制完成我区绿道网建设的总体规划设计,推动已确定的绿道网示范段的建设实施。一是配合叶挺故居纪念园项目开展周边绿道的规划设计,将该段绿道打造成串连秋长东部片区各景观要素及周边客家围屋、古树名木、山塘水库等自然、人文景观节点的纽带;建设方案融入4a级景区建设规划中,目前正在编制。二是引导镇隆镇抓紧启动西部片区山水绿道建设,将之打造成串联镇隆丰富山水、人文、红色旅游资源的绿色走廊,争取在6月底建成11公里村庄绿道配合该镇荔枝节节庆活动深入开展。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20__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城市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努力承担规划使命,构建空间规划供给体系,组织编制规划项目24个,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积极化解“城市病”,完成9条断头路改造设计方案,规划新增停车位2.1万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核发工程规划许可面积4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一次办结”改革、规划信息化、村庄规划经验在全省推介,规划工作以96.2%的满意率高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为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__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化城市总规修改方案。按照“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盘活中心城区周边16平方公里用地,积极推进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合理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加强山体和水体保护。目前,总规修改方案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正在报省政府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体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充电桩布点、市场布局、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及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举办了全市城乡规划业务培训班,指导督促各县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地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编制北湖区龙女康养小镇、苏仙区翠江小镇、汝城县热水温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规划,促进特色发展。

(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简政放权。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北湖区、苏仙区政府,将符合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且满足环评要求的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权下放至高新、经开规划分局。二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造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报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自动存档等功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专家验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出台《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行政审批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结合“一次办结”改革,认真落实容缺受理、预约代办等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和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开发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手机APP。今年以来,核发选址意见书31份,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85份,用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证96份,建筑面积为420万平方米。五是加强批后监管。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严防规划走样。20__年办结规划核实项目92件,立案查处42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8万平方米。

(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结合城市总规修改,组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武广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独具郴州特色的风貌框架。二是严格规划审查。借助外智外脑,调整充实规委专家库,聘请了包括周绪红、聂建国等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制定规委工作章程,出台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对重大项目审查一律要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加,实行评审票决制。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郴州裕后街、首家、刘家、江津、中大街—半边街—上黄门街等5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板梁、陂副、村头等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沙田镇、白石渡村、碕石村、余家村、庙下村等5个村庄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已启动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四)统筹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组织编制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规划,落实禁建区限建区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棚改项目规划实施机制,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明确棚改项目下达规划条件前,应完成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拆除(净地)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双修。针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中心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研究,及时从城市规划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强化规划引导,顺利完成了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有关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旧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市规委专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管理进行督查,对选址不合理、审批不规范、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责改,义务编制汝城县文明特色镇东山村、五一村等多个扶贫村庄规划,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规划智慧。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新时代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郴州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一是强化公共政策定位。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角度出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城市病”、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为突破口,对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系统性完善方案,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做好引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市规委平台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资源共享,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管制矛盾和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实现各部门在“一张蓝图上”作业。开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全链条开展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促进项目“可落地、可决策、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督查”,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制图、入库标准,探索建立全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研究、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现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好基础。

(二)增强城市韧性,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一是提升承载能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疏导交叉口、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明确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内容。快速推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标准,推广海绵型小区、广场和道路建设。二是推进城市设计。严格划定“三区四线”,加强空间管制。组织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山体水系空间景观、两江(东江与郴江)沿线滨水风光带等项目规划。完成郴江河两岸沿线(城区段)、武广高铁门户区域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对景观特色、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等提出明确的控制和引导要求。结合郴州实际,探索形成有效的城市设计成果运用和管理机制。三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深入挖掘福地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规划建设。

(三)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编制引导。根据省住建厅工作部署,制定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方案,按要求简化村庄规划成果,突出实用性,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对我市现有镇区规划成果进行全面审核,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一律进行重新编制或修改。二是推进农村“双改”。组织开展郴州乡村风貌特色塑造与空间营建专题研究,推进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将西水河风光带沿线打造成国家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建筑设计下乡活动,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整合乡村规划执法力量,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推进村镇化建设。三是培育特色小镇。组织开展特色小镇专题研究,在保护好小镇现有独特文化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统筹规范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风格塑造、建筑风貌等,着力打造精致美丽的小镇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小镇的自然风光之美、空间形态之美和历史人文之美。

(四)突出产业发展,提升规划服务水平

一是推进产城融合。在城市发展布局中重点考虑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产业用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准确把握园区功能定位,科学规划功能布局,突出生产功能,统筹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为产城融合、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二是优化规划服务。实行规划方案咨询、征集比选和建筑设计招标,全方位开放市场,让高水平的设计单位进得来,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本地设计单位的先天优势,全面提升规划设计水平。借鉴杭州经验,制定建设项目规划许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将许可管理业务具体化、条文化、表格化,形成统一明确、规范细致的“管理通则”。进一步理顺规划管理体制,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不断提升规划服务效率。三是加强批后管理。制定建设项目规划核实工作制度,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制订完善行政处罚案件标准化法律文书和法律程序。加强批后巡查,做到放验线、裙房封项、主体工程封顶等关键阶段必到场,随时到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责改。依法建立违反城乡规划重点案件核查和挂牌督办制度,通过城乡规划信访上访线索核实等手段,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责任人的问责力度。

2021城市规划工作计划

20__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城市规划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总战略,努力承担规划使命,构建空间规划供给体系,组织编制规划项目24个,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积极化解“城市病”,完成9条断头路改造设计方案,规划新增停车位2.1万个,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核发工程规划许可面积4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一次办结”改革、规划信息化、村庄规划经验在全省推介,规划工作以96.2%的满意率高票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受到表彰,为建设“五个郴州”、打造湖南“新增长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__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编制,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一是深化城市总规修改方案。按照“把握好战略定位、空间格局、要素配置,坚持城乡统筹,落实多规合一”的要求,盘活中心城区周边16平方公里用地,积极推进社会发展、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划协调统一,合理构建生态廊道、通风廊道,加强山体和水体保护。目前,总规修改方案已经通过省住建厅审查,正在报省政府批准。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规划体系。轨道交通、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空港新城、综合保税区等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城区道路交叉口整治、交通微循环、充电桩布点、市场布局、停车场等专项规划,以及旧城区七个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进入收尾阶段,规划编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三是加强村镇规划编制。举办了全市城乡规划业务培训班,指导督促各县市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各地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基本完成。积极推进编制北湖区龙女康养小镇、苏仙区翠江小镇、汝城县热水温泉小镇等11个特色小镇规划,促进特色发展。

(二)规范管理,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一是简政放权。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批权下放至北湖区、苏仙区政府,将符合城市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且满足环评要求的产业项目规划审批权下放至高新、经开规划分局。二是创新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改造规划管理系统,建立了网上报建、移动办公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移动办公、自动存档等功能。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及信息化建设通过专家验收,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三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会议管理制度、规委工作章程,进一步完善了局务会、业务例会、规委会议事决策机制,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苏仙岭—万华岩风景名胜区村民建房管理办法,出台《郴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行政审批提供了政策保障。四是优化审批服务。结合“一次办结”改革,认真落实容缺受理、预约代办等制度要求,组织开展“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和规划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专项活动,进一步梳理行政事项和工作流程,开发建设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手机APP。今年以来,核发选址意见书31份,用地面积130万平方米;用地规划许可证85份,用地面积387万平方米;工程规划许可证96份,建筑面积为420万平方米。五是加强批后监管。制定了建设工程批后跟踪管理工作制度,对放验线、裙房完工、主体工程封顶等重要环节严格把关,严防规划走样。20__年办结规划核实项目92件,立案查处42件。持续加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市城区依法拆除违法建设68万平方米。

(三)塑造特色,风貌管控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结合城市总规修改,组织开展总体城市设计和武广高铁片区城市设计,并将城市设计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努力营造与自然、人文和谐共生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成独具郴州特色的风貌框架。二是严格规划审查。借助外智外脑,调整充实规委专家库,聘请了包括周绪红、聂建国等院士在内的知名专家教授34名。制定规委工作章程,出台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专家审查制度,对重大项目审查一律要求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参加,实行评审票决制。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郴州裕后街、首家、刘家、江津、中大街—半边街—上黄门街等5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及板梁、陂副、村头等12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全面完成。沙田镇、白石渡村、碕石村、余家村、庙下村等5个村庄成功申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目前已启动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四)统筹发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组织编制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地块控制规划,落实禁建区限建区控制要求。建立健全棚改项目规划实施机制,要求棚改项目申报主体必须是市政府确定的开发平台,房地产企业不得申报,明确棚改项目下达规划条件前,应完成改造范围内的房屋征收、拆除(净地)工作。二是组织开展城市双修。针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中心城区行车难停车难研究,及时从城市规划层面提供解决方案,强化规划引导,顺利完成了龙泉北路、骆仙中路等9条道路规划有关工作,积极推进社会停车场规划建设,组织编制了旧城区公共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三是助力精准扶贫。组织市规委专家对全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管理进行督查,对选址不合理、审批不规范、巡查不到位等问题及时责改,义务编制汝城县文明特色镇东山村、五一村等多个扶贫村庄规划,为脱贫攻坚贡献了规划智慧。

二、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产业主导、全面发展”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积极谋划新时代城乡规划工作,全面推进郴州城乡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一)强化问题导向,推进规划改革创新

一是强化公共政策定位。从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角度出发,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城市病”、特色不够鲜明等问题为突破口,对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进行全面梳理,提出系统性完善方案,为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做好引领、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服务。将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二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发挥市规委平台作用,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资源共享,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消除空间管制矛盾和用地图斑差异,解决规划空间“打架”问题,实现各部门在“一张蓝图上”作业。开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从前期策划到竣工验收全链条开展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促进项目“可落地、可决策、可实施、可评估、可考核、可督查”,实现项目快速精准落地。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统一全市城乡规划制图、入库标准,探索建立全市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研究、编制审批及实施管理等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实现省、市、县三级规划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打好基础。

(二)增强城市韧性,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一是提升承载能力。落实“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疏导交叉口、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结合棚户区改造,推进新型社区规划建设,将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生活功能单元,明确商业网点、文化教育、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内容。快速推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执行海绵城市建设制度标准,推广海绵型小区、广场和道路建设。二是推进城市设计。严格划定“三区四线”,加强空间管制。组织编制城市生态修复、山体水系空间景观、两江(东江与郴江)沿线滨水风光带等项目规划。完成郴江河两岸沿线(城区段)、武广高铁门户区域等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对景观特色、空间结构、公共空间等提出明确的控制和引导要求。结合郴州实际,探索形成有效的城市设计成果运用和管理机制。三是增强文化自信。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深入挖掘福地文化、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规划建设。

(三)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编制引导。根据省住建厅工作部署,制定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方案,按要求简化村庄规划成果,突出实用性,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对我市现有镇区规划成果进行全面审核,达不到规划要求的,一律进行重新编制或修改。二是推进农村“双改”。组织开展郴州乡村风貌特色塑造与空间营建专题研究,推进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将西水河风光带沿线打造成国家示范工程。全面开展建筑设计下乡活动,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整合乡村规划执法力量,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推进村镇化建设。三是培育特色小镇。组织开展特色小镇专题研究,在保护好小镇现有独特文化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统筹规范特色小镇的空间布局、风格塑造、建筑风貌等,着力打造精致美丽的小镇特色风貌,充分彰显小镇的自然风光之美、空间形态之美和历史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