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1篇

摘要: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实施的“村村大学生计划”是一项利民利农的教育工程,也是快速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人才工程,旨在为农村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动群众致富的“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落地人才。本文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村村大学生”培养中优化人培养模式问题进行交流,为高职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落地人才

针对村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村村大学生”培养牵头学校之一,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在“村村大学生”培养期间,共招收四个专业350名来自省内各乡村的学生,按照为农村培养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带动群众致富的“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落地人才,也就是要为农村培养一批懂技术 、会经营、善管理、通市场、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采取了诸多有力措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和强化。本文就我院“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的“15+5”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优化问题进行阐述。

一、工学结合“15+5”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背景

针对村村大学生的学制较短,生源基础总体偏低,文化水平良莠不齐,年龄相差较大,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我院知难而进,认真研究和探索,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村村大学生”培养能否立足龙江、面向乡村、服务“三农”,为农村畜牧生产一线培养适用、实用的落地人才,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1.培养目标准确定位,面向“三农”,培养落地人才

黑龙江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占有较大比重,已经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2003年,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主辅换位”,2010年以后,畜牧业产值要达到农业经济70%以上。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人才支撑至关重要。据统计,全省1100个乡镇现有畜牧科技人员4384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仅占1.33%,平均每个乡镇不足0.5人。由此可见,我省乡镇畜牧行业生产第一线极其缺乏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确定“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立足本土,结合当前农村基层养殖业的现状,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使学生掌握常规技术外,熟悉规模化、现代化、工厂化、自动化畜牧业的生产技术。

2.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突出关键技术环节

畜牧兽医专业面向比较宽泛,涉及行业的养、繁、防、治、管、加、销等技术环节,涵概了畜牧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及服务体系,在有限的二年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每个技术都能做到精通,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好特殊与一般、基础与应用、宽泛与突显的关系,增加针对性,淡化或删除繁琐、无应用意义的理论知识,强化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根据学生的意愿,提供若干个专业方向,在实践中加以强化。

3.体验基层生产环境,强化服务意识

村村大学生毕业后均回乡工作,在校期间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达到统一和共识。通过加开必要的与农村工作相关的课程外,每学期安排5周的专业生产实践,使学生熟悉养殖一线工作场景,从事专门专业工作,练达专业技能。假期内安排2周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在任务中了解农村畜牧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及改进措施,对其学习、工作大有益处。

二、工学结合“15+5”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基于“村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行业现状和发展态势,从“村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出发,在总结和借鉴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工学结合的“15+5”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学习期间,在教学方案的指导下,按着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具体要求,学生学习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练达必备的专业技能,融“教、学、做”为一体,专业能力螺旋式递进,从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应用能力逐渐上升。

学生在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期间,实行现场技术人员导师制,学生在生产岗位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第一、二学期,学生在畜禽饲养管理、常见疾病防治、繁殖育种、饲料加工调制等岗位进行轮换实训;第三、四学期,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本乡工作特点进行定向培养和顶岗训练,达到胜任岗位工作之目的。

三、科学构建理论教学体系

根据“村村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的需要,围绕“养、繁、防、治、管、加、销”七大要素,打破原学科制教学体系框架,对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专业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体现实用、适用、应用的理念,课程内容删繁就简,及时补充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

1.增设部分课程 结合毕业生工作场景的需要,增设农村社会学、农村发展规划、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课程。通过专题讲座、参观、讨论、社会调查等方式,使学生熟悉农村发展的现状,把握农村发展动态,具有适应乡村工作环境能力,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献身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

2.整合部分课程,使之与生产环节相吻合将牛羊饲养管理技术、猪饲养管理技术、鸡饲养管理技术、动物内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动物外产科疾病诊断及治疗技术、动物传染病防制技术、动物寄生虫病防制技术等7门课整合为牛羊生产、猪生产、禽生产三门课;将解剖生理、药理、病理、动物临床诊疗技术整合为兽医基础;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应用化学。整合后的课程更具有岗位针对性,内容设置与生产一线关键技术和环节相融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

3.教学组织灵活多样根据畜禽生产周期,结合行业生产特点,依照教学计划的整体安排,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有些内容和课程可先讲后练,亦可先练后讲或边讲边练,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结合现场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突出重点,其它课程与之相匹配、有机穿插教学,达到时间、空间多维利用,信度、效度相统一。 "

四、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1.以岗位需要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构建由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三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课堂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室与校内生产基地相结合、基地与行业企业相融合。

2.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教学始终。学生入校后即接触专业生产实际,营造专业学习氛围,达到早实践、多实践,整个学程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的目的。

3.遵循从简到繁、从专项到综合的原则,与畜禽生产周期和主要环节密切结合安排教学,通过紧密结合实际的螺旋式周期循环,使学生掌握综合专业技能。

4.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强化专业技能训练。积极与省内、外行业生产企业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5.实行双证制,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认定有机融合。在毕业前,按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每名同学毕业前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都能获得高级动物疾病防治员、高级家畜饲养工、高级家禽饲养工、高级畜禽繁殖工等2个以上畜牧兽医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

五、特色及效果

1.随着我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成为现在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新的经济生长点。借鉴以往的办学经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畜牧兽医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进行“村村大学生”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体系的全新设计。

2.以适应农村发展需要及畜牧兽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与养成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3.调整课程设置,对原有学科体系课程进行科学的整合,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及时补充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即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由片面加强单项实习向畜牧兽医生产综合应用转化,基层畜牧业生产定位由分散型、粗放型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化。

5.根据培养模式的要求,认真编写与教学计划相配套的教学大纲、“村村大学生”实用教材、教学讲义,形成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料。

6.注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每门主干专业课制作CAI课件,专业核心课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创建试题库、技能考核方案,教学资源库丰富完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合理选用专业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及省内外生产企业等教学场景,融“教、学、做”为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接轨。

参考文献 [2] 李庆章 于广建 梁云福 林洪金 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 2007.7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是高职发展的一个热点,是借鉴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胆地在实践道路上勇往前行还是适时停下脚步进行理论反思是每个高等职业教育者都可能面临的困惑。

一、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一般认为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一体化的操作体系,研究其模式,必然要从其构成要素入手,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内容。

二、准确把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群来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它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既然是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体优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并整体优化,达到最佳效果。

(一)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应适应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定,应考虑到以下几点:⑴所设专业是否和区域、相关行业的现实和发展对所需求的人才相适应;⑵学院与区域、相关行业联系是否密切、是否能根据人才币场有效需求灵活设置新专业或调整已有专业的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学院能否完成当年招生计划;⑶所设置专业均有基本的办学条件,并逐步提高,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⑷所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应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动向。

(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与基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应有科学完备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岗位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等。通过知识与能力调研分析报告确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和目标,培养方案是对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专家论证意见是对设计方案的审定,三个环节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三)教学改革与管理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1.理论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应该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恰当设置课程;基础课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⑵基础课与专业课。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⑶初步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目标清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

2.实践教学方面:⑴每个专业都应构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实施效果良好;⑵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受到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岗位实际业务训练;⑶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会操作、会应用软件、会上网、会应用计算机收集与处理信息”(简称“四会”)的计算机教学目标;⑷每个专业的实习、实训、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⑸高职高专应逐步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⑴高职高专应全面开发教学方法与考试模式改革,教师应能够改变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积极实行启发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重视因材施教,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适应高职高专教育要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成效。⑵课程教学应使用投影、多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4.实践实训方面: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情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践,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教学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是指在实施教学计划全过程中,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而采取的手段,它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关键内容。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图书资料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有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信息资源来保障,同时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而构成教学过程控制保障体系。

学生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培养目标而确立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性目标。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品德、基础理论、职业技能、毕业考核,规范了学生的学习和确立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⑴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⑵应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实行专、兼职结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需要;⑶应淡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的一专多能。教师队伍在数量上逐步满足的同时,要严格标准和要求,逐步提高质量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确保教师质量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纵论[J].职教论坛,2005,(8).

[2]高原,等.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职高专网.

[3]张典兵.关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3篇

针对当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而高校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的矛盾,着眼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从培养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产学结合、完善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及市场竞争加剧,给我国企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地区产业升级使经济活动更系统化和专业化,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多方面、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应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约800所,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营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就业难,这不仅困扰企业,同时也让毕业生倍感就业压力。一方面,毕业生总量在市场上供过于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存在供需不匹配的现象。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

以高校为中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高校师资力量等自身资源为基础而较少考虑企业实际需求,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过宽,培养目标大致相同,培养的营销人才范畴较大,就业市场细分不够,不能满足行业多样性、差异化的营销人才需求。

(二)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传统的教学计划一般是以专业为核心的三段式培养计划,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这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学生的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实践训练相对较少,必修课程较多,选修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使“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三)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一些高校的教学环节仍以教师讲授为核心,占教学时间的90%以上,教师对学生实施单向知识灌输,学生的主体地位远远没有实现,课堂上教师的认知结果代替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四)实践型师资缺少

要培养出高质量的营销人才,首先必须有一支既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又熟悉经济管理实际运作并同企业保持广泛深入接触的师资队伍。而目前的营销师资,基本上是从高校直接引进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验不足,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强的课程,因此,纯粹营销理论型教师不利于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

(五)考核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许多课程主要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情况,实践考试环节少,缺少对学生营销知识在专业领域应用情况的考核。

二、构建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应用型人才更突出“应用”。应用型人才是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并带来利益的人才,把发现、发明、创造应用于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操作的任务[2]。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2],知识要求“基础扎实、增强后劲”,强调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具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及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除了考虑市场营销专业自身特点外,应着重突出专业人才应用能力培养。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市场营销人才,人才培养强化地方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培养规格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在知识方面,要求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学专业理论,熟悉国内国际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规则,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在能力方面,要求具有从事营销活动所需要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营销策划、营销活动管理、电子商务等能力。在素质方面,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及专业素质。因此,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营销及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建立模块化的教学计划体系

1.构建以学科为基础的宽基础、强技能,注重实践应用的模块化教学计划体系

按模块化设置课程,建立新型的课程模式[3]。模块培养对于建构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实践既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组成。公共基础模块包括为达到本科层次所必须的文化素养、政治素养类课程,例如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从事企业营销工作相关的基础知识类课程,例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等。专业核心模块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专业的关键性必修课程,例如战略管理、消费者行为学、营销策划、广告学、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专业方向模块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和所对应的营销职业岗位群而灵活设置,例如百货超市营销方向、汽车营销方向、房地产营销方向、证券营销方向、工业品营销方向等,设置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程群供学生选择,例如百货超市营销方向可设置服务营销、零售学、零售市场管理、零售经营实务、连锁经营管理等课程;证券营销方向可设置证券理论与实务、证券交易、证券营销经纪实务等课程;汽车营销方向可设置汽车原理与构造、汽车市场调研与预测、汽车营销实务等课程以增强学生的行业知识和能力,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市场需要。专业拓展模块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文化素质拓展等课程,如企业文化、公司治理、商务礼仪、技术创新管理等课程。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增加实践性教学型的比重,实践、实验教学应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起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习、学年实习、专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分类设计、分步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及模拟实训环节教学,通过营销策划、营销模拟训练等课程设计和网络模拟环境等来认知、理解、掌握、应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邀请企业家来校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关于营销实战的讲座、举办营销策划大赛、组织创业大赛、举办营销沙龙等,进一步完善课堂实训、模拟教学实训、综合实训、现场实践相结合的营销专业实训体系[4]。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应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和核心,以案例教学为必要辅助,在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法。选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为案例,以教师为主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用案例的事实来讨论验证观点和理论,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选用适合学生分析讨论的案例,如用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小型专题性案例等,也可以采用拓展学生思维的综合案例。例如讲解价格策略时,选取专题性案例《西南航空公司的定价方法》,通过课堂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分组选举代表发言,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法,灵活的方法能启发学生自觉探索,使学生主动培养职业能力。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开展经管类综合实验平台能力教学,如开设市场营销电子沙盘模拟实训课,使学生能够运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完成市场营销活动决策的仿真模拟,在实验室中熟悉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过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能分析产品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特征,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确定合适的广告宣传主题,建立营销渠道,能够根据要求完成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方案的制定,使学生在实验室中熟悉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过程,完成指定的营销实战体验,提高市场营销应用能力。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使学生便捷地获得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学生能力培养。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的教学质量及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对规范教学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推进产学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院校可以根据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与企业建立实习协议,加大实习基地投入,全方位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探索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多种以就业为目标的教学手段,形成学生毕业即零距离就业的培养模式。在实习基地,可以聘请企业经理进行工作现场授课;在专业实习、学年实习中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市场调查、产品推销、营销策划等营销实践工作,收到锻炼,增长才干,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企业顶岗实习,成立企业人员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小组,制定实习方案、实习计划及考核体系。实习期结束,企业可优先录用优秀实习生,实现就业。

(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应用型营销人才,要求建立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营销实践经验的素质优良、双师兼备的师资队伍。因此,高等院校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参加校企横向课题等各种层次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教师营销科研水平提高。同时,适量引进专职或兼职的营销专家,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支持教师参加各种企业实践、项目合作,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专家论坛、专业学会。通过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落实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

(六)完善考核评价标准

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闭卷考试虽然效率高,但在科学、恰当地评价学生能力与素质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完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方法。第一,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课程学习的过程控制与评价。增加对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大作业、调查报告、论文的考核。第二,改进考核内容。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减少对知识记忆性的考核,着眼于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情况及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考核,在试卷题型方面,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综合题等应用题的比重。第三,考试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采用半开卷、开卷、模拟仿真、实操演练、辩论赛等形式展开。例如推销学课程可通过现场推销模拟和实地推销方式相结合考核,营销策划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市场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实际企业的营销策划方案,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日新.创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5

[2]梁健爱,高永惠.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4):180-182

[3]赵越春.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4):67

[4]宋彧,王轲柱.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35-137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 模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它回答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构建符合再代化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性

(一)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区别于研究型和工程型教育;以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及较高的技术技能和操作水平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无论这种技术技能岗位多么趋前、工作内容多么具体、动手程度多么高,它都必须通过专科层次的教育才能获得,仍然属于高等教育培养的范畴,这就是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二)知识、能力的职业性

高职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某种职业岗位生产技术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它是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安排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明确列出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进而组织教学。

(三)人才的技术性、技能性

高职人才不但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技术技能和组织能力,能够将研究或者工程型人才的设计意图或工艺思想应用到具体技术技能操作的实践中去,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性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培养手段的多样性

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培养手段的多样性。在教学形式上,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教学,而且尤其注重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注意的问题

(一)专业设置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以养成教育为重点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个人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生中的不少人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没能较好地接受系统扎实的文化学习和基本的思想道德及行为规范教育,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应变能力不强,都给高职生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高职生来说,养成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下厂锻炼、第二课堂、军训、出操、就餐、宿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社会活动等环节或项目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教育训练活动,使他们逐步成为具有自学、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新型大学生。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存在差距,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应该认识到:

(1)良好的专业学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础。

(2)培养主体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3)高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科技活动上。

(四)加强过程控制和学生评价

过程控制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岗位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配置、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信息资源配置、教学过程控制与监督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学生评价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学生日常行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基础理论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学生毕业考核标准与评价方法等。由此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学生评价保障体系。

(五)以校企合作方式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育情景、教育资源、教育过程等构成的系统活动。高职院校虽然建有模拟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但它在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企业生产经营诸要素中不具备满足人才培养的全部环境,而现场经验必须通过实践逐步积累,这些经验技术和管理知识单靠校内教育很难获得,因此,只有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才能得到弥补。

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第一层次要求就是敬业、能与人相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等。这些职业素质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使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职业素质不仅与人的主体固有品质有关,而且与其所从事的实践活动有关。认识到这一点对高职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也就会自觉地将校企合作工作推向深入。

(六)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高职高专院校应按照高职教师队伍特点,认真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师既冥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现状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的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情况、就业情况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改进办法。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06年底,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达到1147所,招生人数为293万人(超过普通本科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为796万人(接近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1]。笔者就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进行了分析。

1.人才培养模式

2006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就目前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统一认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得到落实等。

2.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生师比例不合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规定的生师比例是16∶1为优秀标准,目前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生师比都超过20∶1,有的甚至超过30∶1,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和学生增长的速度,生师比例极不合理,教师超负荷工作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与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不协调[2]。

(2)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高职高专院校专职教师的来源可以分为四个渠道:高校毕业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企事业单位调入。其中高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占70%以上。这类教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真正从事工程实践的经历,理论教学水平高却不能开展实践教学,其他高校调入的教师也有类似的情况,由于这两类教师占高职高专教育教师总数的80%以上,导致“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有资料表明,在目前很多高职高专教师队伍中,技术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尚不足15%,因此,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3]。

(3)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据对江苏、辽宁、湖南、陕西、四川五省高职高专教师的学历统计表明:硕士以上学历、本科学历、专科学历三者之比为8∶80∶9,高学历教师(硕士以上学历)仅占8.4%[4]。专职教师中高职称比例低,绝大多数在20%以下;初级职称比例偏高,达50%[5]。

3.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重中之重,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认识到了这一点。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种基本建设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生产型和教学型两种类型:生产型实训基地主要是指高职高专院校在实施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项目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建设的生产型教学实习车间;教学型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院校为了解决理论教学与社会生产相脱离的现实矛盾,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而构建的模拟生产车间、电化仿真辅助教学系统,以及各类实训教学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是行业企业实训基地建设,其次是社会与市场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国内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资金不足,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心而无力,导致一些专业,仅仅依靠校外的实训基地来支撑学生的实习,而多数企业又不愿意接受,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差,在学校没有进行足够的训练,给企业生产带来不便;而校外实训基地也多靠熟人关系来维持,缺乏长期的利益合作,稳定性很差,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不完善和校外实习困难的情况下毕业,在工作中又要花费时间几乎是从零开始学习,这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在金钱还是时间上都是极大的浪费。

4.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的一再扩招,生源良莠不齐,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都是在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报考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非常薄弱,本身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学课程兴趣不足,上课迟到旷课,考试作弊甚至找人替考,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甚至有些学生觉得,能拿到毕业证即可,学不学无所谓;部分学生沉迷于早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受不良学习风气影响严重。

5.就业情况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19万,预计以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还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6]。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1月底,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22.85%,远不及2008年同期的水平,在当前的形式下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是严峻。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教育还存着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一是落实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各地应对国家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落实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三是加大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排除万难,给学生构造良好的实训环境。

四是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风,使学生树立宏伟目标,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地获取有用知识技能。

五是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一入学,就对其分析就业形势,使其找准就业目标,形成内在动力,为将来毕业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光寒.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产学研模式”反思.教育与职业[J],2009,(4):7-9.

[2]曾平,陈长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其建设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6-18.

[3]魏玉花,马秀峰,张恒鹏.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教育与研究,2009,(5):58-60.

[4]王素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