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小说

电影小说

电影小说

电影小说范文第1篇

为此,笔者试从小说电影文本、技巧、主题等多角度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解读,希望能引出对艺术及艺术作品共通性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小说;电影;情节

(一)“转身之前,景色年华”——谈小说

关键语:技巧(真实与虚构),开放式结局;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创作技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福尔斯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令人惊叹的笔法再现了维多利亚英国的风貌,模仿了英国19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模式,其故事开局、人物对话、叙述语调乃至场面描写简直可以乱真。论文百事通例如,像许多维多利亚小说一样,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景;在每一章的章首冠以警句格言。模仿给作者提供了过去与现在两个视角,从而使19世纪的英国与20世纪的英国社会生活遥相呼应,互为对比。他让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矛盾现象的时代:是一个妇女被受尊重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花几镑钱就能买一个13岁小姑娘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英国所建教堂的数目超过了这个国家以往的总和,而在伦敦,每60所房屋中就有一所妓院;在那个时代,每一座布道坛、每一家报纸的社论、每一次公开演讲,都喋喋不休地宣传婚姻的神圣性,而上至王储、下到达官显贵,许多人都有着偷偷摸摸的私生活,人数之多,超过或几乎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那个时代,刑法制度逐步讲究人性化,而鞭打却非常盛行;在那个时代,妇女们的衣服把肉体遮盖得比任何时代都严实,但对雕塑家的评判却要看他雕塑女人的水平……”作者接着写道:“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就愿意把我们如今看来很无所谓的事看得很严重。他们的严肃之处就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这恰巧与我们相反。但他们的一本正经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习俗,表象之下的东西没有变过。”很难说,作者这么写是一种褒今贬昔的心态所致,但读者看到了他对“那个时代”的保守与虚伪的讽刺与抨击。

小说前半部分的情节引人入胜,正当我们充满对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期待时,作者突然发问:“莎拉是谁?她是从哪个隐蔽的角落里钻出来的?”这一问撕裂了海市蜃楼,将读者置于荒野之中,不知归途。自由地出没在“虚”、“实”两个世界里。当叙事行至查尔斯乘车去伦敦的途中时,叙事者莫名其妙地以真实身份出现在小说之中,与查尔斯对话,讨论情节的发展;下车之后,等查尔斯回头之际,叙事者又消失在人群之中。“虚”与“实”的世界合并在一起,读者的思维短路了。短路现象突出了故事的虚构性,进一步唤醒了读者对虚构的意识。福尔斯真是将叙事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作者时而来到十九世纪,讲述着那里发生的故事,时而来到20世纪,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既自信地杜撰着虚幻的故事,又犹豫不决,不知故事该拥有哪种结局。作者没有沿袭传统,为他的小说安排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封闭性结局,而是给了三个结局,供主人公查尔斯选择,也供读者选择:第一个结局,查尔斯从伦敦的返程中路过爱塞特,却没有停留,而是返回莱姆镇,与蒂娜结婚生子。查尔斯完全是一个遵守维多利亚社会规范的规矩人。第二个结局,爱的激情促使查尔斯与传统观念决裂,他不顾自己身败名裂,决意去寻找莎拉,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个结局,查尔斯与莎拉久别重逢。他的求婚遭到拒绝。眼前的莎拉若即若离,让人捉摸不透。她既像玩世不恭的勾引者,又似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新女性。尽管如此,莎拉那不顾一切寻求个人自由的精神唤醒了查尔斯,他决心从头开始,去寻找自我。

(二)“转身之后,灯火阑珊”——谈电影

关键语:主题(真实与虚幻),套层结构;

《法国中尉的女人》并不属于那类标新立异,与读者产生隔阂,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的作品,相反,它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可以剥离出来的,完整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于是,电影版《法国中尉的女人》呼之欲出!据说,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立即引吸了很多电影编导的眼球,想尝试拍摄,但是,小说原著语言表述过于复杂,再加上福尔斯在叙事技巧上的极至发挥,让许多电影导演无法招架,只得作罢。幸运的是英国著名导演卡利尔?瑞茨没有放弃,请出了大腕级编剧哈洛德?品特,出奇制胜,采用所谓“戏中戏”的叙述方式,把电影置于两种不同情境当中。讲述一个电影摄制组去一个海边小镇拍摄《法国中尉的女人》,一方面演绎了小说中的整个悲欢故事,另一方面表现戏外女演员安娜和男演员迈克的婚外纠葛。这样一来,导演用现代视角对100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个压抑的爱情故事,进行了重新审视。电影利用影像的优势,借两个时空的不同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昏暗代表过去时空,萨拉抑郁的心境,大海朦胧的外衣,让整个“过去”都呈现出黑灰阴冷的气氛。然而,随着人物命运及心情的改变,画面由暗向明转变,这点从人物的服饰上就能表现出来,起初莎拉的

服装和帽子等均是黑色,由此可以反映出她内心的压抑。而当他遇见查尔斯,并且和他产生了爱情到最后的结合,她逐渐地脱区了一身黑色,到影片末尾她的打扮已经是暖色系的了。明亮代表现在,代表着安娜与迈克的生活,和很多现代人一样,他们的生活充满着激情,激情背后隐藏着的是现代人的极度空虚。激情过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真实的生活,生活大多数时间是平淡的,暗淡的。昏暗与明朗纵横交错,过去与现实自如穿梭,让观众沉浸在一种神秘莫测的变幻中,过去时空是被演绎的情节,是虚幻是梦境。却又是那般真实的表现在人们眼前,现在时空是真实的社会生活,但人物的情感却是那么的脆弱与不堪一击,生活就是这样的巧与不巧,这是值得我们玩味和思考的。

过去与现代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了人们的爱情与理想信念的不同。在过去,人们的情感是被压抑的,没有自由,而到了现代,人们完全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爱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安娜,她是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她有事业,有婚姻,有爱情,当然这爱情完全是随自己的心意来。她清楚生活是生活,演戏是演戏,有时可以混杂但绝不能取代,这也许就是她的价值观。

影片给我们展示了莎拉与查尔斯,安娜和迈克两对恋人的感情纠葛。其中,莎拉和查尔斯并不是现实中真实的人物,他们只是被演绎的角色。而现实中的安娜和迈克,他们的情感看似真实,却又那样的脆弱。特别是全片的最后,迈克望着安娜的汽车离去,向着窗外竟喊了声“莎拉!”从迈克的表情当中,我们能断定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追求与爱的那个人到底是莎拉还是安娜。那时候的迈克正处于一个自造的虚幻与癫狂的情境当中。

其实安娜就是莎拉,莎拉就是安娜,她们的内在生命特征是一致的,只不过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罢了。莎拉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查尔斯,也把现实里的迈克吸引住了。四人之间可以说是互相彼此吸引,是灵魂对灵魂的爱慕。他们都有极强的生命动力,这动力促使他们追求,在虚幻与真实中不停追求,目的和结果是什么早已不重要,重要在于,虚幻与真实间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回到电影,假设安娜没有离开,又或者她回头了,迈克是否会像在戏中的查尔斯一样放弃原本的选择和她在一起呢?这种设想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安娜知道她该如何选择,因为她认得过去与现代,虚幻与真实。

(三)“转身之时,众里寻她”——小说到电影

关键语:差异的认识,改编的意义,《法国中尉的女人》;

针对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论战在影视文化圈内愈演愈烈。根据它的激烈程度,我们基本可以掌握其发展走势。改编作品层出不穷,如《广岛之恋》,《铁皮鼓》和《达芬奇?密码》等这些都属于成功之作,它对原著小说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利的。近些年改编作品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质量却没人敢保证。很多电影的制作者们急功近利,一切为了赢利,这样的事实着实让人担忧。除去着这些“商人”,还有的情况就属“好心办坏事”,那么,我们还是有必要来弄清些本质性的问题。

小说文本都是抽象符号(文字),是一个词汇的结构,其间充满了意义与观念,并且用它们独一无二的方式表达和控制着读者的意识。影视剧也是一个文本,它则是一个具象符号系统(直观的图像场景),是通过一组镜头与另一组镜头连接起来的。由于影视这种媒介的本质,这种文本类型的决定性是一种通过时间的运动讲述行动与事件的序列的叙述。

由于在叙述性小说中,基于叙述的偶然性的行动与事件的持续时间是占优势的。此外,叙述性作品需要话语的持续。这样,语言文本可以在故事世界的叙述时间和空间里往返,穿越,有时甚至停留。所以,即使细节描述打断了故事的进程,在语言文本构造的话语链范围内,读者意识也不会被打乱。但是影视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不言而喻的“呈现”。由于详尽描述引起的对故事的打断,常常打乱只是跟随着影视镜头而行动的观众的意识。甚至当故事的行进没有被打断时,影视的镜头语言也要求观众去推断。由于它的感性形象并不完全像说文本那样,用通过词语命名观念结构的指称方式表达,影视的特性就不仅是概念性的,而且是形象性的。随着这些感性的、连续的形象的运动,观众必须通过自己推断来表达形象的意义。所以,影视剧通常很难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原貌照般。《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作品,如果照搬小说的模式拍摄电影的话,我想不光观众无法欣赏,就连导演也应该不知所措。于是,就涉及到改编的问题,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足见该小说改编的难度,因为,不仅要对文本进行必要的修改,更重要的是对结构的安排处理,结构设计好,电影就已成功了一半。新晨

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难以成功,往往还有以下两方面因素:(1)影视中的形象与读者对小说的想象无法重叠,甚至存在很大反差。(2)文字内含的意义无法在影视中呈现,这突出表现在对经典名著的改编中。那么,事实证明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是改编案例中极为成功的,虽然,在关于电影理念上有人持不同声音,但从电影改编本身《法国中尉的女人》无疑是做了诸多努力和尝试的。比如:电影大刀阔斧地削去了小说叙事的枝蔓,将因众多“离题”议论而显得散漫的故事梳理得井井有条,紧凑完整,这就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另外,电影套层结构的设计也为世人津津乐道。

小说与影视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可调和的因素,但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物质载体。在这一点上,小说和影视作品具有同一性。特别是,小说与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分享同一个“潜文本”。它由特定的行动与事件串联在一起,为小说和影视提供了无法减缩的“叙述”的基本骨架。很多时候,这直接决定着小说如何改编成电影。改编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考虑到受众,特别是从读者到观众这一群体的能动作用。受众首先是一种社会性主体,而且还是多个文本的拥有者。他们的社会存在和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对文本做出反应的期待视野和情感基础,决定了他们对不同文本的评价、取舍态度。如果我们的从业人员能按部就班,对应着踏踏实实的进行小说的改编工作,那么,我们的文化市场,尤其是影视市场将奏响又一曲华美乐章。

参考文献:

《法国中尉的女人》,百花文艺出版社

《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美后现代小说》,复旦大学出版社

《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

电影小说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饥饿游戏》;小说;电影

美国女作家苏珊· 柯林斯创作的小说“饥饿游戏”三部曲《饥饿游戏》《燃烧的女孩》和《嘲笑鸟》是美国自2008年以来最畅销系列小说,尤其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小说问世以来好评如潮,众口推荐。曾四度获得奥斯卡提名的导演加里·罗斯将小说《饥饿游戏》搬上了大银幕。电影隆重上映后,票房一路攀升,领跑北美票房,并以首周末155亿的票房收入跻身影史三甲,在最能代表北美年度娱乐潮流走向的2013年美国“人民选择奖”颁奖礼上独领。电影《饥饿游戏》已成为继《哈利·波特》和《暮光之城》之后美国全新的最受关注的青春系列片。

《饥饿游戏》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艺术表达形式,在北美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本文将小说与电影相对比,探讨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特点。

一、小说和电影的通融性

小说以文字为载体,通过人物、事件、情景等叙事元素,利用语言文字的魅力来吸引读者;电影以影音形式,通过故事情节的重构和镜头画面的剪辑等方法来传播一种思想。小说和电影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又是相通的,都是以叙事体裁为主。正是由于这种通融性使小说改编成电影成为可能。[1]《饥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遵循着这一规律,架构了一个相同的反乌托邦式的科幻背景,塑造了一个相同的平民化的青少年女英雄形象。

(一)相同的故事背景

小说与电影《饥饿游戏》架构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故事背景。在未来成为废墟的北美洲上,建立了一个以凯匹特为中心,由十三区组成的王国。然而由于凯匹特的高压统治和贫富差距过大,各区发动起义。结果第十三区被摧毁,其余各区重归凯匹特的统治。为了惩罚叛逆者,震慑众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名为“饥饿游戏”的杀人选秀节目,即从每个区选出12至18岁的男女青少年各一名,作为贡品去参加比赛。24名选手被关在人工设置的室外竞技场内互相残杀,最后的幸存者就是最终的胜利者。竞赛的过程现场直播到全国各地,强令人们观看,并像节日一样庆祝。[2]人们可以赞助喜欢的贡品,而且这对于贡品的生存至关重要。对于十二区的人们“饥饿游戏”是一种折磨与羞辱,而对于凯匹特则是一场令人兴奋的娱乐活动。

故事设置的虚幻背景中融入了很多现实社会中的元素,战争、饥荒、贫富分化、精神空虚等在电影中均有体现,并将其推至极致。最为经典的是“饥饿游戏”并不是简单的杀戮,而是一场真人秀。每名贡品都会被包装,被宣传,甚至被炒作,来满足凯匹特人民变态的娱乐要求。惊心动魄的杀人游戏通过摄像传给观众,人们被源源不断的视觉符号和图像包围,感性的视觉刺激带给观众强烈的体验。这正是对美国娱社会乐至死现象的嘲讽,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相同的青少年女英雄形象

故事发生在第74届的“饥饿游戏”。故事中的核心人物是16岁的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一个沉默寡言,直觉敏锐,心地善良,自信勇敢的女孩。凯特尼斯从小狩猎,箭术超群,依靠偷猎,采摘野果养活妈妈、妹妹和自己。当12岁的妹妹在十二区的“抽签日”被选中时,凯特尼斯自愿做贡品来代替妹妹。在竞技场上凯特尼斯利用掌握的野外生存技巧和知识生存下来。她与最弱小的贡品11区12岁的露露联盟,并对露露的死悲愤不已,表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对游戏的痛恨。当游戏规则改变为同一区可以两人同时获胜时,求生的本能迸发出来的智慧使凯特尼斯懂得利用游戏规则,她不仅与同一区的皮塔结盟,并且自觉地扮演着“明星恋人”的角色,以便获得更多的赞助。当二人最终取胜时,游戏规则再次改变为只能有一人幸存。两人拒绝互相残杀,愤怒的凯特尼斯向游戏规则发出挑战,她说服皮特准备一起吃下有毒的浆果,使游戏陷入无获胜者的尴尬局面。凯特尼斯使游戏的结局脱离了组织者的掌控,组织者只好慌忙地宣布二人同时获胜。处于弱势地位的凯特尼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赢得比赛,并挑战了统治阶级的权威。女主角凯特尼斯被塑造成了一个真实的贫民化的青少年女英雄形象,赢得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二、电影对小说的改编

(一)叙事角度的转换

叙事角度指的就是叙事性作品中,叙述者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是叙述者对故事叙述的切入点。[3]《饥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进行了从有限叙事角度到客观叙事角度转化。

小说《饥饿游戏》采用有限视角叙事,故事借由女主人公凯特尼斯之口讲述。读者从凯特尼斯的视角,了解时代背景和故事的经过。读者能够走入凯特尼斯的内心世界,了解她对皮塔的感激与困惑,对盖尔的信任与友谊,对杀戮的恐惧与纠结,对游戏的不满与反抗。电影《饥饿游戏》从客观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将人物的言行,生活场景和事件进程直接呈现给观众,而不作心理活动的展示。观众可以从多个视点了解事件的进展。因此电影补充还原了凯特尼斯的妈妈、妹妹以及盖尔在场外观看,导师黑密斯寻求赞助,游戏组织者幕后操作控制竞技场等场景。由于视角的拓宽,电影还增加了游戏首席设计师塞内卡与总统斯诺的几段对话,揭示了举办“饥饿游戏”的目的;露露死后第十一区民众的暴动,深化了反抗专制的主题。同时观看电影时由于观众只能通过观察女主人公的言行来了解其想法,容易像凯匹特的居民一样被凯特尼斯扮演的“明星恋人”所迷惑,也不易察觉凯特尼斯决定与皮塔双双赴死时心里对游戏规则的挑战,对统治阶级的反抗。这对于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增加了理解难度。

(二)故事情节的改编

将小说《饥饿游戏》拍成电影时,导演着力忠实于原著,将小说架构的世界与故事以影音形式呈现在银幕上。除了由于叙事角度变化而对情节进行补充增加外,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只进行必要的删减和改编。

首先,由于时间的原因,将一部长篇小说改编为一部142分钟的电影并非一件易事。因此电影简化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将小说中的一些次要人物和细节删减。小说中凯特尼斯与惟一的女性朋友马奇,在训练中心遇到的因背叛凯匹特而被割掉舌头的女侍者在电影中都没有出现。小说中游戏开始后,凯特尼斯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缺水,在找水的过程中显示了凯特尼斯的顽强与智慧及与导师黑密斯之间的默契。电影则为了使故事结构更紧凑和突出游戏中贡品之间的争斗,将这些内容舍弃了。

其次,导演为了突出主题减少了爱情戏份。在小说中皮塔因父亲的关系对凯特尼斯关注并倾心多年,在饥饿游戏中全心全意的帮助她赢得比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在电影中弱化了这部分内容,没有明确表达出皮塔对凯特尼斯多年无私的爱,他似乎和凯特尼斯一样在利用游戏规则,塑造“明星恋人“形象,以便获得赞助。为了突出凯特尼斯的善良、果敢、智慧、无畏的精神和反抗压迫、追求自由主题,其他的人物形象都相应的弱化了,包括男主角皮塔。

最后,电影为了迎合主要目标人群青少年而减少弱化了竞技场上血腥的暴力场面。小说中露露等贡品血肉模糊残忍的被杀死的场景,在电影中都没有如实展现,并以晃动的镜头减弱了暴力场景对观众感官的强烈刺激。在电影中没有出现血肉横飞的恐怖场面,所以在美国这部影片评级为PG-13,13岁以下儿童请在家长指导下观看,这样使得作品可以接触到更多年轻的观众。

三、小说和电影不同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与电影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以及不同的叙事角度带来了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小说强调的是精神的沟通与构建,是身临其境的感受。而电影强调的是视听上的感官刺激。

小说以抽象的语言为媒介进入读者的心理视野,读者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审美取向对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和场景加以解读。小说赋予读者的艺术形象是开放的,未完成的,读者在各自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与联想来理解、丰富心理形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在阅读小说《饥饿游戏》的过程中,在各自脑海里勾勒出各自不同的画面。小说以凯特尼斯的有限视角叙述,读者和凯特尼斯一起思考,一起经历着饥饿游戏的残酷考验,感受着生活中的无奈与抗争。作为畅销小说《饥饿游戏》用文字将错综复杂的情节、惊心动魄的故事缓缓道来,引人入胜。

电影以直观的影音形式刺激观众的感官,将视觉画面和听觉元素从小说叙事中提炼和放大来充分表现电影的艺术感染力。电影《饥饿游戏》将小说中构建的三个主要场景成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在男女主角居住的偏僻、贫穷的第十二区,人们穿着灰暗的服饰。而都城凯匹特大厦林立,科技发达,人们衣着鲜艳夸张,浓妆艳抹。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和两个对立的阶级。第三个场景是“饥饿游戏”的竞技场。这是一个由电脑控制的虚拟的野外森林,游戏的操纵者可以任意改变环境。每个场景不同的特色都令观众叹为观止。

电影《饥饿游戏》在演员的选择上也颇具匠心。女主角凯特尼斯的扮演者詹妮弗·劳伦斯演技淳朴平实,善于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她在电影《饥饿游戏》中的表演受到一致好评,将小说中人物诠释得十分到位,凯特尼斯的善良、坚强、木讷和专注被劳伦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此片也让劳伦斯的演艺事业走上了一个巅峰,步入了好莱坞一线女星之列。男主角皮塔的扮演者乔什·哈切森在电影中成功地塑造出温文善良、心思缜密的形象。童星出身的乔什·哈切森极具亲和力,与皮特的气质十分契合。电影中的另一个亮点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男星利亚姆·海姆斯沃斯,饰演女主角凯特尼斯最好的朋友和狩猎伙伴盖尔。虽然出场时间有限,但他高大帅气的形象引起观众的关注。

好莱坞的配乐大师丹尼·艾夫曼和得过格莱美奖的本恩·本内特联合为《饥饿游戏》担任配乐,并挑选合适的歌曲用于影片当中。影片中的配乐或是凄美委婉,或高亢悲壮的,或是惊心动魄,或是激动人心,生动的诠释电影的主题,渲染气氛。美国“乡村公主”泰勒·斯威夫特为《饥饿游戏》而精心打造的片尾曲《安然无恙》更是锦上添花,以凄美空灵的唱腔演绎出悲伤绝望的气氛的同时,也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四、结 语

《饥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一脉相承,以不同形式展示相同的故事,带来不同的艺术感染力。小说与电影各有千秋,小说情节丰富,电影形象直观。小说与电影相辅相成,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为畅销小说及其改编的电影难免留下文化在消费领域渗透与发展的痕迹,是消费文化时代商业利益与文化工业结合的产物,迎合大众的心理和喜好,引导推动大众的文化消费。难能可贵的是《饥饿游戏》从小说到电影除了欣赏性外还具有思想性,都蕴涵了深刻的主题和对社会、对人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许晶.《紫色》电影的艺术再创造——谈《紫色》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2] [美]苏珊·科斯林.饥饿游戏[M].耿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电影小说范文第3篇

为此,笔者试从小说电影文本、技巧、主题等多角度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解读,希望能引出对艺术及艺术作品共通性的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小说;电影;情节 key word: Novel; Movie; Plot

(一) “转身之前,景色年华”——谈小说

关键语:技巧(真实与虚构),开放式结局;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在创作技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福尔斯在这部小说中运用令人惊叹的笔法再现了维多利亚英国的风貌,模仿了英国19 世纪维多利亚小说的模式,其故事开局、人物对话、叙述语调乃至场面描写简直可以乱真。例如,像许多维多利亚小说一样,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明确交代了故事生活遥相呼应,互为对比。他让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矛盾现象的时代:是一个妇女被受尊重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花几镑钱就能买一个13 岁小姑娘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英国所建教堂的数目超过了这个国家以往的总和,而在伦敦,每60 所房屋中就有一所妓院;在那个时代,每一座布道坛、每一家报纸的社论、每一次公开演讲,都喋喋不休地宣传婚姻的神圣性,而上至王储、下到达官显贵,许多人都有着偷偷摸摸的私生活,人数之多,超过或几乎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在那个时代,刑法制度逐步讲究人性化,而鞭打却非常盛行;在那个时代,妇女们的衣服把肉体遮盖得比任何时代都严实,但对雕塑家的评判却要看他雕塑裸体女人的水平……”作者接着写道:“维多利亚时代的人就愿意把我们如今看来很无所谓的事看得很严重。他们的严肃之处就是不在公开场合谈论性,这恰巧与我们相反。但他们的一本正经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习俗,表象之下的东西没有变过。”很难说,作者这么写是一种褒今贬昔的心态所致,但读者看到了他对“那个时代”的保守与虚伪的讽刺与抨击。

小说前半部分的情节引人入胜,正当我们充满对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期待时,作者突然发问:“莎拉是谁?她是从哪个隐蔽的角落里钻出来的?”这一问撕裂了海市蜃楼,将读者置于荒野之中,不知归途。自由地出没在“虚”、“实”两个世界里。当叙事行至查尔斯乘车去伦敦的途中时,叙事者莫名其妙地以真实身份出现在小说之中,与查尔斯对话,讨论情节的发展;下车之后,等查尔斯回头之际,叙事者又消失在人群之中。“ 虚”与“ 实”的世界合并在一起,读者的思维短路了。短路现象突出了故事的虚构性,进一步唤醒了读者对虚构的意识。福尔斯真是将叙事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作者时而来到十九世纪,讲述着那里发生的故事,时而来到20 世纪,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一切;既自信地杜撰着虚幻的故事,又犹豫不决,不知故事该拥有哪种结局。作者没有沿袭传统,为他的小说安排一个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封闭性结局,而是给了三个结局,供主人公查尔斯选择,也供读者选择:第一个结局,查尔斯从伦敦的返程中路过爱塞特,却没有停留,而是返回莱姆镇,与蒂娜结婚生子。查尔斯完全是一个遵守维多利亚社会规范的规矩人。第二个结局,爱的激情促使查尔斯与传统观念决裂,他不顾自己身败名裂,决意去寻找莎拉,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个结局,查尔斯与莎拉久别重逢。他的求婚遭到拒绝。眼前的莎拉若即若离,让人捉摸不透。她既像玩世不恭的勾引者,又似追求独立与自由的新女性。尽管如此,莎拉那不顾一切寻求个人自由的精神唤醒了查尔斯,他决心从头开始,去寻找自我。

(二) “转身之后,灯火阑珊”——谈电影

关键语:主题(真实与虚幻),套层结构;

《法国中尉的女人》并不属于那类标新立异,与读者产生隔阂,把普通读者拒之门外的作品,相反,它有着很强的可读性,并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全可以剥离出来的,完整而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于是,电影版《法国中尉的女人》呼之欲出!据说,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立即引吸了很多电影编导的眼球,想尝试拍摄,但是,小说原著语言表述过于复杂,再加上福尔斯在叙事技巧上的极至发挥,让许多电影导演无法招架,只得作罢。幸运的是英国著名导演卡利尔·瑞茨没有放弃,请出了大腕级编剧哈洛德·品特,出奇制胜,采用所谓“戏中戏”的叙述方式,把电影置于两种不同情境当中。讲述一个电影摄制组去一个海边小镇拍摄《法国中尉的女人》 ,一方面演绎了小说中的整个悲欢故事,另一方面表现戏外女演员安娜和男演员迈克的婚外纠葛。这样一来,导演用现代视角对100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个压抑的爱情故事,进行了重新审视。

电影利用影像的优势,借两个时空的不同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昏暗代表过去时空,萨拉抑郁的心境,大海朦胧的外衣,让整个“过去”都呈现出黑灰阴冷的气氛。然而,随着人物命运及心情的改变,画面由暗向明转变,这点从人物的服饰上就能表现出来,起初莎拉的

服装和帽子等均是黑色,由此可以反映出她内心的压抑。而当他遇见查尔斯,并且和他产生了爱情到最后的结合,她逐渐地脱区了一身黑色,到影片末尾她的打扮已经是暖色系的了。明亮代表现在,代表着安娜与迈克的生活,和很多现代人一样,他们的生活充满着激情,激情背后隐藏着的是现代人的极度空虚。激情过后,他们不得不面对真实的生活,生活大多数时间是平淡的,暗淡的。昏暗与明朗纵横交错,过去与现实自如穿梭,让观众沉浸在一种神秘莫测的变幻中,过去时空是被演绎的情节,是虚幻是梦境。却又是那般真实的表现在人们眼前,现在时空是真实的社会生活,但人物的情感却是那么的脆弱与不堪一击,生活就是这样的巧与不巧,这是值得我们玩味和思考的。

过去与现代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反映在了人们的爱情与理想信念的不同。在过去,人们的情感是被压抑的,没有自由,而到了现代,人们完全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爱人,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像安娜,她是现代女性的典型代表,她有事业,有婚姻,有爱情,当然这爱情完全是随自己的心意来。她清楚生活是生活,演戏是演戏,有时可以混杂但绝不能取代,这也许就是她的价值观。

影片给我们展示了莎拉与查尔斯,安娜和迈克两对恋人的感情纠葛。其中,莎拉和查尔斯并不是现实中真实的人物,他们只是被演绎的角色。而现实中的安娜和迈克,他们的情感看似真实,却又那样的脆弱。特别是全片的最后,迈克望着安娜的汽车离去,向着窗外竟喊了声“莎拉!”从迈克的表情当中,我们能断定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追求与爱的那个人到底是莎拉还是安娜。那时候的迈克正处于一个自造的虚幻与癫狂的情境当中。

其实安娜就是莎拉,莎拉就是安娜,她们的内在生命特征是一致的,只不过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罢了。莎拉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查尔斯,也把现实里的迈克吸引住了。四人之间可以说是互相彼此吸引,是灵魂对灵魂的爱慕。他们都有极强的生命动力,这动力促使他们追求,在虚幻与真实中不停追求,目的和结果是什么早已不重要,重要在于,虚幻与真实间你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回到电影,假设安娜没有离开,又或者她回头了,迈克是否会像在戏中的查尔斯一样放弃原本的选择和她在一起呢?这种设想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安娜知道她该如何选择,因为她认得过去与现代,虚幻与真实。

(三) “转身之时,众里寻她”——小说到电影

关键语:差异的认识,改编的意义,《法国中尉的女人》;

针对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论战在影视文化圈内愈演愈烈。根据它的激烈程度,我们基本可以掌握其发展走势。改编作品层出不穷,如《广岛之恋》,《铁皮鼓》和《达芬奇·密码》等这些都属于成功之作,它对原著小说的作用是积极的,有利的。近些年改编作品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但质量却没人敢保证。很多电影的制作者们急功近利,一切为了赢利,这样的事实着实让人担忧。除去着这些“商人”,还有的情况就属“好心办坏事 ”,那么,我们还是有必要来弄清些本质性的问题。

小说文本都是抽象符号(文字),是一个词汇的结构,其间充满了意义与观念,并且用它们独一无二的方式表达和控制着读者的意识。影视剧也是一个文本,它则是一个具象符号系统(直观的图像场景),是通过一组镜头与另一组镜头连接起来的。由于影视这种媒介的本质,这种文本类型的决定性是一种通过时间的运动讲述行动与事件的序列的叙述。

由于在叙述性小说中,基于叙述的偶然性的行动与事件的持续时间是占优势的。此外,叙述性作品需要话语的持续。这样,语言文本可以在故事世界的叙述时间和空间里往返,穿越,有时甚至停留。所以,即使细节描述打断了故事的进程,在语言文本构造的话语链范围内,读者意识也不会被打乱。但是影视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不言而喻的“呈现”。由于详尽描述引起的对故事的打断,常常打乱只是跟随着影视镜头而行动的观众的意识。甚至当故事的行进没有被打断时,影视的镜头语言也要求观众去推断。由于它的感性形象并不完全像说文本那样,用通过词语命名观念结构的指称方式表达,影视的特性就不仅是概念性的,而且是形象性的。随着这些感性的、连续的形象的运动,观众必须通过自己推断来表达形象的意义。所以,影视剧通常很难完全按照小说的叙事原貌照般。《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作品,如果照搬小说的模式拍摄电影的话,我想不光观众无法欣赏,就连导演也应该不知所措。于是,就涉及到改编的问题,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已足见该小说改编的难度,因为,不仅要对文本进行必要的修改,更重要的是对结构的安排处理,结构设计好,电影就已成功了一半。

电影小说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十九世纪女性小说英语电影

文学创作的终端是读者的接受,任何一个作家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读者群,而一类文学现象的出现则更需要社会的广泛的承认。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因为作品的内容是适应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追求女性的人格的独立和女性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拥有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女性读者群。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多以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为主,写作家的亲身经历。其次,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这些特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因为:第一,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受过相当教育的年轻的女人的出路最好的是婚姻。所以写家庭和婚姻就成为女作家的永远的话题。纵观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几乎都是描写生活在乡间的中产阶级的青年女性的婚姻恋爱。她们几乎人人都是博学的,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女性的尊严,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小说又都是以有情人终于结成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而结束。第二,虽然她们的小说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各方面的独立的看法,但是因为生活常规的建立和仲裁者是男性,其话语有意无意之间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这种常规内化为人生的自觉追求。

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许多女性心灵深处无法摆脱对自身性别的自卑,而在外在行为上则往往相反,表现出对自身性别的某种超越:包括选择以往女性不能胜任的职业:培养自己对女性生活领域之外的兴趣等。以表明性别“超越”,求同于社会趣味。这种求同心理当然是以男性为标准来求证自我价值女性许多传统角色内容被淡化,更多显示出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的这些特点和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的主题和定位。因为商业化的需求,英语电影在两个方面传承小说的特点并将其模式化。概括来说,就是“傲慢与偏见”式的男女关系和“简·爱”式命运。

一方面,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经典之处在于以冼练的语言总结了饮食男女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在英语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使得同名电影或同类型的爱情电影为大众所接受。电影将这种关系演绎成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使得虚拟的爱情有章可循。

首先,男主角的模式化。男一号的光芒开始总是被男二号遮盖住。小说中的达西先生一度因为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自己的傲慢差点被外表风度翩翩的韦翰抢走了心上人。比如由海伦·菲尔丁同名小说改编的《BJ单身日记》(BridgetJones’Diary),一个是像小说人物一样完美的休·格兰特饰演的丹尼尔·克里弗,另一个是一身毛病但很真实的科林·菲尔斯扮演的马克·达西。这两个人的出现叫琼斯又欣喜又发愁,她思前想后也拿不准自己该挑哪一个。《BJ单身日记》中展开线索的手法和人物细节的描写很多都是从简·奥斯丁的作品中借鉴来的,因为菲尔德本人是奥斯丁的忠实崇拜者。本片另外一位男主角科林·菲尔斯之前曾在英国BBC电视台的热门剧《傲慢与偏见》中,扮演了男主角迷倒了一大片观众,其中也包括《BJ》一书的作者。菲尔丁直言不讳地说,她这本书中马克·达西这个人就是为费尔斯量身定做的,除了他本人以外,谁也演不好马克·达西。

其次,女主角的模式化与创新。丹尼尔的花心伤了琼斯的心,也断了她对爱情的念头。但是马克的意外来访和表白终于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本来故事应该到此圆满结束,没想到丹尼尔又来找琼斯,说自己觉得还是她最好等等。正当琼斯犹豫如何打发丹尼尔之际,马克默默的离开了。在影片结尾,琼斯不顾寒冷,穿着超短衣裤和运动鞋去追回马克,两人拥吻在街头。电影用大胆的想象构建出传统小说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女性的矜持也许会阻碍其追求幸福的机遇,现代的爱情故事显然更符合现代人对生活的向往。

正如女性小说所表达的,女性要获得男性的爱情,应该是以尊重作为前提。女性自身也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与提高。《BJ单身日记》这类题材的电影,也不忘这方面的劝导。琼斯能吸引两位优秀男士的青睐,关键在于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开始记日记,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让自己感到变化的喜悦。她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影片给我们强调的是,一切都是出于琼斯自己的选择,似乎其主题是女性自主和自强。但是,更深入的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本质还是以男性的标准作为标准,女性得到的只是相对的自由和民主。好的一面就是,女性敢于表达自己,追求自己的理想,包括爱情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简·爱式的命运所具有的戏剧性使得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不厌其烦的把这种情节编织在各种背景的故事中。其实,从故事的情节模式来看,《简·爱》与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Cinderella)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是童年经历过许多苦难,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曾受到外在因素(如狠毒的后母或疯女人)的阻挠,但最后还是得到了幸福。但是,简·爱更符合现代女性的梦想,因为她相对灰姑娘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更为独立。而灰姑娘所取得的成功与智慧、勇气和力量无缘,而是倚靠着一种消极的吸引和等待的艺术。如果没有仙女的帮助,如果王子没有下令让全国的女孩都试穿水晶鞋……可能灰姑娘还是得继续受着继母和姐姐们的气。故事的显主题告诉读者,能获得幸福的应该是具备诸如善良、忠诚、温顺此类女性美德的人。而故事的隐主题却暗示了另一重标准,强调女性的美貌和诱惑力。

相反地,简·爱不屈服于命运,不愿为了爱情做情妇,毅然出走;也不愿为了纯粹的信仰,牺牲自己对爱情的梦想,拒绝与圣约翰一同去印度。然而,作为故事主人公她逃脱不了作者为她安排的命运——她必须回到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继续未完的故事,而且是在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之后。面对身残的爱人,她变得相当自信。这个情节的设计让现在的女性读者十分纳闷;为什么男主人公不能以健康之躯迎接女主人公的回归?这一点,足可证明作者没有跳出男性社会的标准:表面上看是达到了男女平等,实际上还是让女性成为奉献的一方。不管怎样,简·爱这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不一般的命运仍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她身上,有女性主义所推崇的特质,也有普通女性所欣赏的特质,超前于所处时代,是现想女性的综合体。

电影小说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简•爱》;简;罗切斯特;性格特征

一、生平与影片介绍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曾被马克思誉为“现代英国一批杰出的小说家”之一,长篇小说《简•爱》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也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英国北部约克郡的豪渥斯,父亲是当地圣公会的一位穷牧师,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家排行第三的夏洛蒂•勃朗特上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这两个妹妹也是著名作家,所以在英国文学史上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问世,引起了当时英国文坛的轰动。著名小说家萨克雷曾写信给出版商说:“《简•爱》使我非常感动,非常喜爱,请代我向作者致意和道谢。这是我能一连几天读而不厌的第一部英国小说。”

20世纪以来,小说《简•爱》所表现的对女性人格尊严和独立、自由的追求,不仅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对于社会、爱情、婚姻的理想,对于今天的读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该作品吸引了不同国家、不同导演从不同的视角多次进行改编。电影《简•爱》版本较多,据笔者统计,从1934年美国导演克里斯蒂•卡本纳第一次把《简•爱》搬上银幕之后,相继有电影和电视剧版本。在这些影片中改编比较经典的当属1970年英国导演德尔伯特•曼执导的《简•爱》,这部影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是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的经典。

二、女主人公性格特征

电影《简•爱》中的简是一个矮小、不美、面色苍白的女人,和原著中所描写的女主人公很相似。夏洛蒂•勃朗特在写《简•爱》前曾对妹妹艾米莉说:“我要写的是一个新型的女主人公,她同我一样矮小和丑陋,但是我相信她能同你们塑造的任何一个漂亮的女朗媲美,在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兴趣。”夏洛蒂•勃朗特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不仅仅是这些,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新型女性的形象。

(一)追求自尊平等,勇于反抗叛逆

由于父母早逝,襁褓中的简被里德舅舅收养,没几年舅舅去世。虽然舅舅在去世前让里德夫人发誓好好照顾可怜的简,遗憾的是舅妈没有履行诺言,表哥的侮辱、表姐的鄙视、仆人们的嘲讽,年幼的简在盖兹海德府受到百般虐待,只有仆人贝x让简感觉到一点轻松和安慰。纵然孤身一人,面对骄横残暴的表哥,瘦小的简敢于和表哥扭打,面对舅妈的冷酷惩罚,她敢于反抗。[1]38简不仅在盖兹海德府勇于反抗叛逆,拒绝做一个“好姑娘”,在孤儿院里,她多次顶撞蛮横无理的院长和学监,即便遭到严历无情的惩罚也不屈服。简在孤儿院度过了6年学生生活、两年教师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长大成人后的简追求精神上的自尊、平等。譬如,在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期间,她渐渐爱上庄园的主人罗切斯特,一个外表冷漠、不苟言笑、盛气凌人的贵族。简出身低微,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家庭教师,但她很自信,没有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相反,她认为和罗切斯特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简对自己的感情而假意表示要娶地位财产相貌都不错的英格姆小姐时,简不卑不亢地说:“你以为我贫穷、卑微、矮小、不美,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心肝么?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同样重要,我的心肠跟你同样勇敢。假若上帝赐给我几分美貌……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现在也平等!”[1]320简没有因为自己地位低下在罗切斯特面前卑躬屈膝,相反,她能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当两人满心欢喜举行婚礼时,简意外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她又果断地离开了罗切斯特。虽然罗切斯特提议他们离开这个地方,前往法国,那里还有一座白色的别墅,让简和他一起去过美好的二人世界,简还是拒绝了。因为她的内心告诫自己:“我自己介意,越是孤单,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无依无靠,越要自重。”[1]408简和传统的社会下层女子不一样,不愿意充当上流社会男人的情妇甚至。

(二)追求真挚爱情,反抗虚伪宗教

在作品中,有两个代表性的宗教人物,第一个就是洛伍德慈善学校的负责人布罗克赫斯特。他是一个戴着慈善面具、披着宗教外衣的伪君子。他虚伪残忍,冷酷无情。在孤儿院孩子们面前,他强调:“我的使命就是抑制这些姑娘的,教导她们衣着谦卑庄重,而不要留辫子,爱漂亮。”[1]72话音刚落,他的夫人和两个漂亮女儿出现在大家面前,两个女儿戴着灰色水獭皮帽,垂着满头浓密光亮的披肩发,精心卷烫;他的夫人则裹一条昂贵的天鹅绒披肩,饰以貂皮。 他以宗教的名义采用严格的戒律惩罚孩子们,使她们遭受精神和肉体的侮辱和摧残。在洛伍德慈善学校,简对宗教的虚伪有了深刻的认识。布罗克赫斯特“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主张,[2]他的一系列抑制人性的非人道做法,引起了简的不满与反抗。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就是牧师圣•约翰。圣•约翰笃信宗教,是个虔诚的传教士,他爱上帝胜过爱人类。圣•约翰向简的求婚也是宗教式的,“上帝与大自然要你做一个传教士的妻子,它们赋予你的不是肉体的而是精神上的天分,你生就操劳的命,你得做传教士的妻子……不是为了我的享乐,而是为我主的奉献。”[1]518简断然拒绝圣•约翰的求婚,并不念相救之恩而委屈答应。当圣•约翰责备她不敬爱上帝时,她说只相信能为人间带来幸福的上帝。简对所谓的传统教育和持有一种怀疑和抗拒态度。最后简继承了叔叔一笔遗产,又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昔日象征财富和地位的桑菲尔德庄园已变成一片废墟,罗切斯特为救他的妻子,被大火烧伤了眼睛,双目失明,他的疯妻子也被烧死。这时候的简却主动表达了自己纯洁高尚的爱情。

三、男主人公性格特征

罗切斯特是一个具有典型形象的叛逆贵族。他虽然拥有地位和家产,但他的内心其实很痛苦,造成他痛苦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缺乏家庭的温暖

简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罗切斯特向简叙述了他的婚姻状况。其实,罗切斯特是个婚姻受害者,他贪婪的父亲不能容忍把家产分割,决定把家产让大儿子罗兰继承,但也不忍心小儿子罗切斯特一无所有,于是在罗切斯特大学还未毕业就给他订了女方有3万英镑陪嫁的婚姻。涉世未深、没有经验再加上有点鲁莽的罗切斯特就娶了漂亮且富有的伯莎,婚后,发现伯莎和自己性格不合,她不仅气质平庸低下、暴烈苛刻、狭隘粗俗,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伯莎有家族遗传精神病。婚后不久,伯莎就犯了病,4年之后,伯莎精神失常,被禁闭在桑菲尔德的阁楼里。这场婚姻没有使他得到爱情的甜蜜和家庭的温暖,他还得不时经常提防疯女人的暴力和凶杀。最让罗切斯特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为了麻痹自己,逃避现实,他常年在欧洲各国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可是与他交往的漂亮女人要么缺乏自尊,游戏人生;要么缺乏智慧,内在不美。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和不公正待遇使他的心灵暂时被扭曲。但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善良的人性没有丧失,他向往幸福的家庭生活,渴望找到自己的真爱。

(二)无聊的贵族生活

罗切斯特对无聊的贵族生活感到极度的厌烦。他愤世嫉俗,故意盛气凌人,以此来表现和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他想摆脱这一切,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朝气蓬勃,却苦于无处寻找他想要的这种生活。为了打发这种死气沉沉的生活,他在家里开舞会接待那些上流社会的小姐和贵妇人,但他的内心又看不起她们,对她们嗤之以鼻。而当简出现在他生活中时,他却从这个相貌平凡的下层女子身上看到生活的希望。因为简有理想、有追求,对生活有清醒的自我意识,这就是新型女性的魅力所在。于是,罗切斯特不顾贵族社会的习俗,很快就爱上这个出身低微的家庭教师,并且希望和简结合开创一种全新的生活。可是,贵族社会的法律制度不允许他离婚,他的发疯妻子只要存在,他的理想生活就不可能实现。因为简不会屈从,做他的情人。反之,如果简不在意他有妻子,愿意做他的情妇,那么简也就失去了新型女性的全部魅力。在电影中,疯女人出场只有两次,每次都是在晚上。第一次行动是在半夜下楼,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简的门口,走进罗切斯特的房间,点燃了床单,引起第一场火灾;第二次也是在夜里,来到简的房间,撕毁了简的结婚礼服和面纱。这个疯女人是贵族社会的一种象征,只有当“它”自己毁灭了自己之后(第二次纵火,烧毁了庄园,自己也被烧死),罗切斯特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才能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四、结 语

简的成长经历有三个阶段,幼年时在舅妈家盖兹海德府度过,这时的简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不美,胆小、任人摆布,在仆人眼中是个没有地位和身份的“异种人”[3]。冷酷无情的现实没有残害她的天性和成长,相反她的精神和意志被磨砺得顽强和坚决,并且具有清醒的头脑和认识。年纪小小的简对给她看病的劳埃德说:“只要有别处可去,离开这儿我才巴不得呐。可不长成大人,就没法离开盖兹海德府。”[1]23在洛伍德慈善学校,18岁的简表现出了她坚强和惊人的意志力,学校里孩子们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打罚站,恶劣的条件使学校流行起伤寒病,多数孩子被传染病夺去生命,可简却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在洛伍德慈善学校度过了8年时光。在桑菲尔德庄园,自信、沉着、冷静的简面对主人咄咄逼人的问话,展现了她的聪明和智慧。

相对简来比较,罗切斯特显然不是夏洛蒂•勃朗特描写的重点,但他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正像是“疯女人”伯莎的出现能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进而引领读者或观众经受神秘、紧张、恐怖到急于想知道谜底一样,罗切斯特的出现彰显出简的独立、自尊和平等以及传统道德对人性的扼杀。他是英国男权社会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被救赎的人物。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和家庭温暖的缺失让他对生活有一种挫败感,从此过上飘移不定的放荡生活。认识简之后,他从这个相貌平凡的下层女子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简有理想、有追求,对生活有清醒的自我意识。简的出现,让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渴望过正常的家庭生活,简成了那个实施救赎的人物。反之,简如不适时出现在罗切斯特的生活中,他将依然过着颓废的生活。也可以说,罗切斯特的存在为简提供了一个新型女性形象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黄淑仁,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

[2] 辛玲.对简•爱性格的解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