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调研报告

财务调研报告

财务调研报告

财务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及《四川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加强村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台县农业局在掌握各镇乡自查情况的基础上,组织农经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到龙树、中太、新鲁、宝泉等10个镇乡,专题调研村社财务管理工作。

县村社财务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财会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村会计队伍得到优化配备三台县村会计708名,其中委派会计80名,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镇乡22个,会计委派涉及的村304个;建平、中新、中太等镇乡在县农业局组织村会议培训的基础上,另行对村社财会人员作了业务培训。

(二)村社财务管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财会人员以镇乡或办事处集中办公的村628个,占67%,通过开展集中办公,集中审核票据,处理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账务质量显著提高。已规范使用主管部门监制的账簿表据的村913个、社7713个,分别占村社总数的97.6%和93.8%;账务较规范的村782个、村6812个,分别占村社总数的83.6%和82.8%;财务审批制度落实的村902个、社7928个,分别占村社总数的96.5%和96.4%。

(三)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大面积执行落实

三台县935个村、8223个社,建立有民主理财小组并能履行职责的村868个、社7514个,分别占村社总数的92.8%和91.4%,绝大多数村坚持了费用开支先经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字后,再由村集体组织负责人审批的程序,发挥了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作用。财务收支账目及时规范公布的村863个、社7383个,分别占村社总数的92.3%和89.8%。大部分镇乡的村社财务公开内容较详细,格式较统一,程序较规范。镇乡将公布回执集中存档,并按时组织检查验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增强了财务收支透明度,群众满意度较高。

(四)集中保管村社财会档案资料工作初见成效。按照三纪发[]11号、三农知[]13号等文件规定。目前,大部分镇乡已落实了村社财会档案资料由乡镇统一保管的制度,有效遏制了会计变动不移交档案资料和会计资料丢失、霉变等问题。

(五)部分镇乡村社财务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比较具体。如新鲁、中太等镇乡制定的村社财务管理考核办法,内容较具体,可操作性强。

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镇乡管理人员不落实,认识不到位,村社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困难。乡镇机构改革,镇乡不设农经干部编制,原农经干部分流到其他岗位。目前,一些镇乡从事村社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从未干过此项工作而根本就不懂村社财务管理的新手,有的虽是熟悉业务的原农经干部,但由于分流后新岗位的工作任务重,导致其难有时间和精力抓好村社财务管理工作,致使村社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得到落实。

(二)部分地方村会计人员变动频繁,新手多,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村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差,责任心欠缺,个别镇乡委派会计反映报酬偏低,存在思想情绪,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村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村社财务管理工作需进一步规范,账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仍有少数镇乡未按三纪发[]11号和三农知[]20号文件规定购买使用主管部门监制的账簿表据,凭证使用随意性大。一些村向农户收取水费或一事一议资金仍在使用五花八门的收据,且单联填写使用,有的地方收款甚至不开收据,只在表上登记。有的村社支出单据极不规范,票据要素不齐,有效原始凭证由经办人私人保管“备查”,会计人员则以经办人自制的无效票据入账等等。凭证使用不合规的各种行为,严重违反了有关制度规定,存在一定的隐患。

(四)仍有部分地方民主理财工作不够落实,财务公开欠规范。一是部分地方民主理财小组未履行审核支出凭证的职责,已入账的支出凭证上无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签章;二是部分地方财务公开欠规范,未逐笔公布财务收支,公开内容粗糙不易看懂,有的因记账不及时而无法公布,有的村公开栏损毁未及时修补,有的村公开栏做在村民房墙上,被秸杆农具遮挡无法观看。

(五)审计工作难开展。由于镇乡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机构和人员不够落实,加之缺乏必要的审计工作经费,大部分镇乡的村社财务审计和村干部任期或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难以开展。

措施及建议

(一)认真落实好镇乡农经工作管理人员。建议三台县人事部门在人员调动、招录时,从素质方面尽量考虑镇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从事农经管理工作的人员配备问题,给缺乏农经管理干部的镇乡配备好有相应业务技术专长的管理人员;建议镇乡人民政府要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好农经工作管理人员,做到人员到位、思想认识到位、业务开展 到位,确保农经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加强村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村社会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调换,村社会计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镇乡人民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考核批准,报县农经部门备案。实行会计委派制的镇乡,必须选聘政治思想好,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担任委派会计。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不得任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

(三)加强培训指导和检查考核。县农业主管部门及各镇乡人民政府均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大检查考核力度,强化监管,切实加强村社财务管理。

(四)进一步规范建账、记账行为,确保村社账务质量。一是要规范建账。各镇乡要严格按照三纪发[]11号和三农知[]20号文件要求,统一购买使用农业主管部门监制的账簿表据,切实加强票据使用监管,分村社核算单位规范建账和处理账务。二是要进一步落实以镇乡集中办公制度。各镇乡在每季度末次月10日前,必须组织村财会相关人员集中复审和交接收支凭据,认真进行财务余额盘点,集中进行账务处理,同时搞好检查指导和赛账,确保账务质量,并在每季度末次月20日前,将村社会计科目余额表逐级汇总,由镇乡人民政府签章报县农业局农经站。

(五)进一步做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一是要严格执行村社财务工作流程规范。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章,交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同意并签具意见,经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同意并签章,再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二是每季度末次月20日前,必须按规定的审核程序将村社财务收支以便于群众观看的形式向村民逐笔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财务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村级当前财务管理的基本状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我镇村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总体上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制度建立、执行规范、监督有效的要求,村级组织运转逐步规范。

(一)建立了村级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各村普遍较为重视村级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按照镇党委、政府出台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定资金使用、监督管理等办法,对资金的拨付、流程、使用、报账、监督等都作出明确规定,切实管好用好村级财政资金。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下发和完善,为村级资金的规范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

(二)全面实施了“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我镇在并村后,率先在全县实行村财镇管的办法,镇专门设立联管办,工作人员在镇财政所内调配、镇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的补充,业务上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将村级各类财政补助资金、专项资金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村级资金管理办法进行支出管理,确保了村级运转补助资金的安全运行,实行“村财村用镇代管”制度,确保了村级资金专款专用和集中核算,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对村级财政资金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在做好村级资金日常管理的同时,还高度重视资金的使用监管工作。一是普遍推行村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村级支出票据须经经手人签字、书记审核、主任审批和村民理财小组负责人共同签字审核后才能予以报账。二是建立并完善了村级财务年度审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等制度,对村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村级支出行为。

二、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这次调研的情况看,我镇各村通过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规范使用每笔资金,全面实行村务公开,村级财务的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村级运转经费保障水平仍显偏低,村级财政资金收不抵支,村级压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已成为村级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随着我镇大力开展民生工程建设以及着力提高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村级财务支出逐年增加,主要体现在:村村通公路及组级公路的建设与修缮;水费难以收缴而村级又必须垫付;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成本较高;银行和社会借款利息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为村级财政带来极大的压力,从调研的两个村(社区)来看,村级资金收入总额平均为9万余元,总的支出为平均21万余元,村均缺口为12万余元,以上的缺口资金还不包括每年银行和社会借款所形成的利息(社区近5万元,马塘每年近15万余元),资金收入不能平衡按规定应支出的标准,据调研分析,有缺口的村大多数是本来经济基础就很差,发展的后劲也不是很足,而镇财政也十分拮据,自筹和调控能力差,如需镇村自筹解决,这一部分资金难到位,这在当前也是我镇其它村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是配套政策出台滞后,集体减负难。中央一再要求减轻村组和农民负担,现在农民的负担减下来了,但村组集体的负担却难减下来。农村中心工作比如换届选举、招商引引资等无经费来源,导致新增债务。在落实政策方面,一是离职村干部,上级有给予适当生活补助的政策,村级需支村部分生活补助险金。二是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难。按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村集体没资金,实行一事一议人心不齐,很难开展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从某种方面讲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难以得到解决。三是村级债权难以回收,债务难以化解。村级包袱越来越重,已影响到村级的正常运转。

三是财务制度执行不规范。从调查中查阅资料情况看,有些村虽建立了较完备的财务制度,却形同虚设,在实际操作中,执行极不规范。签字手续不齐全,出现库存条据过大,结算不及时,自报自批,自收自支,报销凭证等会计手续很不规范等财务问题。

四是账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等档案资料失真。当前村级会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会计账簿、科目设置不规范。有的只设现金账而不设台账、财产账和往来账;有的总账、明细账、保管账、现金账及各种报表资料都由一人负责,自买自报。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绝大部分村财会人员未受过系统完整的专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不高,干脆不设账、不记账。会计档案管理不规范,很多村办公条件差,没有专门的档案室,有的甚至放在会计家中,由会计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有遗失,会计人员调整后,会计档案移交经常时出现困难,档案不全,资料丢失,这些都是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三、对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我镇村级财政管理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村级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级正常运转。当前为保障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对村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收支缺口应按县级以上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以全部补助。不给村级新增一点压力,以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二是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的压力。由于目前村级组织收入来源减少,导致村级公共事业的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影响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级组织对此是有心无力。因此上级政府应加大对村级公共事业的扶持力度,减轻村级组织的支出压力

三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当前,村级主要负担是债务缠身,债台高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村级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财务清理化债、化转债务降债、削减高息减债、清收债权还债、发展经济化债、落实减负政策清债”等办法和措施化解农村债务。但目前村级负债还是比较大,调研的两个村长铺社区目前是负债91万余元,马塘村负债188万余元,日常工作都是在负债中运转,债务化解在村级努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级政府协调,帮助村级债务化解。

四是进一步规范村集体财务核算。一方面村级增设会计岗位,可以实行村级会计由镇党委任命,切实提高会计队伍地位,保证队伍稳定性,确保财务连续性,加大监管力度,避免村干部干扰财务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实行“村财镇管”办法,即村账由镇代管,村只设出纳员,由镇联管办每月集中办公记账,村级各项收支必须通过镇联管办审核入账,定期向村公布当月帐情,从而从源头上控制非法开支。

财务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管理体制;调研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国内对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视,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管理也得到相应的重视。对于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核算管理模式中的优缺点,具体的报告如下:

一、服务区管理模式的分类

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体制的模式有三种:条条管理、块块管理和公司制管理。

条条管理模式是企业集团设立服务区管理分公司,下设各个部门,每个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独立为其下属二级单位,与各个高速公路运营公司无关;块块管理模式为服务区归属于企业集团下属的高速公路运营分公司管理,为三级单位;公司制管理模式是为独立管理的服务区办理独立法人营业执照,实行公司制管理,以经营管理为主,社会公益为辅。

二、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核算管理模式分析

无论服务区采用那种管理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核算管理有两种: 报账制和非报账制。

(一)报账制财务管理模式

报账制是指法人为加强资金管理,从源头防止资金被挪用,对资金实行统一的管理、核算和控制,其所属项目管理机构不开设银行账户和财务机构, 取消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所有价款结算及费用开支全部到项目法人机构报账。

1.报账制的优点

报账制的优点有:减少了会计主体,简化了核算层次,缩短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时间,有利于报表的合并及信息的汇总,避免出现差错;统一了会计核算口径和标准,使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了人员编制,也就减少人员成本费用支出;有效的遏制了单位私设小金库等不法行为。

2.报账制的缺点

报账制的缺点有:(1)多数报账单位离上级会计核算部门距离较远,交通不便,出现报账不及时,从而使财务信息严重滞后。(2)上级会计核算单位在审核服务区单据时,只能从票据、单据层面进行审核,难以做到全面履行审核监督的作用。(3)国有资产难以控制管理,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核算,出现财产物资管理与会计核算衔接不充分的情况,造成账目与实不符,不利于对实物资产的管理。(4)报账员多数为劳务派遣员,非正式在编员工,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工作随意性强,不能严格的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和办理流程开展工作。(5)报账制会计责任主体为上级单位负责人,由于其需要管理其他事务,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投入服务区进行管理。(6)费用报销审批程序复杂,审批人员较多。增加了审批难度,降低了审批效率。(7)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盲点。在上级单位会计核算形式下,会计员很难了解服务区实际的业务工作;同时核算员一身兼多处业务,无力掌握每个服务区的业务,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有一定难度。

(二)非报账制财务管理模式

非报账制是指对每一经济实体单独设置财务部门,配备会计和出纳,自行设置独立的账套体系,经济业务自行核算并登记账簿,编制内部会计报表,并定期报送给企业会计部门,进行比较全面的核算监督。

1.非报账制的优点

非报账制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恰好弥补报账制的缺陷:(1)在服务区成立会计核算机构,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会计核算速度。(2)加强了对服务区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障。(3)财务人员实行一个岗位一个编制,能够同工同酬,极大增强了工作积极性。(4)财务人员从事会计、出纳岗位,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配备人员也要是高素质、高水平的财务人员。(5)加强了会计职能,使会计职能从核算型提高到管理型,极大调动了服务区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区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6)加强了服务区资产管理,实行实物资产和账务核算的主体与客体都在服务区的模式,可以加强对资产的管理。(7)上级单位仅对服务区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服务区经营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各自是否适合从事本岗位,减少甚至消除了互相推诿现象。

2.非报账制的缺点

非报账制的缺点有:实行了非报账制,放宽了管理人员的审批权限,容易造成服务区乱花费现象;上级主管单位下放了服务区管理权限,服务区管理人员责权利增强,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较低,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高速公路服务区财务管理的应用

“报账制”和“非报账制”各有利弊,但在加强服务区经营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都 “非报账制”核算已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是一项成功的会计管理制度。建议高速公路服务区采取“非报账制”的财务核算管理,对每个服务区单独成立会计核算机构。具体如下:(1)普通服务区设置出纳、会计岗位;规模较大的服务区(年经营收入超过500万)可以设置财务主管,并按照岗位制定相关职责,各司其职,互相监督。(2)在机构职能方面,服务区单独实行会计核算。(3)上级单位对服务区进行财务业务指导,加大财务监督控制力度,定期检查服务区账务核算管理情况,出现财务管理问题随时予以制止并纠正。建议上级单位建立远程查账系统,可以随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通过网络系统检查每个服务区的账务会计核算。

四、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财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形成一套与企业现实相符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地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颖.浅析如何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财务管理[J].现代商业,2011(21):21-23.

财务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乡县 农村财务 帐据管理 调研 报告

为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县财务管理行为,我站自2009年开始,与县纪委农风室结合,历时三年时间,对全县的“三资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特别是对农村财务帐据管理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提出了粗浅的改进意见。

一、帐据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我县村组财务帐据管理混乱的现象比较突出。据检查情况看:村级,帐据按规定要求使用的有50个村,占受检村数150个的33%;未按规定要求使用的100个村,占受检村的67%。组级,有据有帐使用规范的30个组,占抽检组数300个的10%;有据有帐使用不规范的255个组,占抽检组数的85%;无据无帐的15个组,占抽检组数的5%。从整体情况看,村级帐据使用好于组级;单据使用好于账簿记录;近年份使用不如前些年份。

在财务管理上,由于领导重视,管理办法作了一些改革,但在帐据管理上没有什么改观。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目设置不全。村组应按《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要求设置账目,可是村级财务实行财政代管后,部分乡镇未按要求操作使用,账目不清;组级成了账目管理盲区,90%的组没有设置往来明细帐,5%的组没有使用帐薄核算。二是票据管理使用不规范。没有按照有关规定,使用由县农经站设计监制的统一票据。检查中发现,在村级取得的报账票据中,33%的票据不合法或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在组级报销的票据中,不符合规定与要求的票据,达85%;个别组甚至不索取票据,单凭所列支出附件白条入账。三是收款不开收据。绝大多数村组收入款项,不向收款对象出具收据,多采用捏疙瘩办法填制一张或几张收据入账;有的组收款,甚至从来就不填制收据,而是用收款花名册或自制白条代替收据。四是凭证使用极为随便。在凭证的使用上,尤其是付出凭证基本没有使用。

二、产生帐据管理混乱问题的根源

1、事权不分。农业部多次发文,明确规定“农村财务管理”由各级农经部门管理,可是河南省把这项工作交财政部门代管,其结果使该工作处于“两不管”的境地。财政代管,在县财政局没有明确具体股室管理此事,乡镇财所大多只管了转移支付与财政资金部分。而农经部门的财务管理职能既未与财政合并也未撤销,无法管理,从而形成帐据管理的“盲区”。

2、认识不足。由于缺乏上级指导与业务培训,一些村组干部在思想上对帐据管理的重要性和混乱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欺上瞒下、得过且过、应付了事的现象;在监督上,由于事权不分,对帐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人问津,很少追究。

3、有章不循。中央、省、市多次下文,提出农村财务管理要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然而有的村组我行我素,置若罔闻,没有把农村财务帐据管理当成一回事。对发生的财务事项,不是主动索取票据,而是采取简单应付了事。究其原因是,有章不循。

4、责任心不强。部分组财务人员调换过于频繁,造成财务队伍不稳定,再加之待遇低,个别财务人员存在着干业务不如出外打工挣钱等杂念。为此,部分人员把财务管理工作当成附带事情来做。在村组,核算不认真、结帐不及时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半年一核一结,有的甚至一年一核一结。

5、业务水平低。检查中发现,部分组财务人员由于文化低,上岗时又未受到系统的业务培训,有的不会使用会计科目;有的借贷方向颠倒;有的从未使用过记账凭证。这些问题,一是直接影响了会计反映与监督职能的发挥,二是使财务管理工作失去了应用作用。

三、意见与建议

1、要重新划分事权,终结“两不管”局面。省市县要重新赋予农经部门农村财务管理职权,取消财政代管行为。要给农经部门重新定编,定人,定经费,使其尽快负起农村财务管理重任。

2、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财务帐据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关系到基层党组织与干部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各级党政组织要报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把财务帐据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研究财务管理工作,要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在工作上,要多给予财会人员以关心和帮助,支持他们依法办事,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农村财务管理上轨道。

3、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农村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肩负着管理与监督的职责,保持财会队伍的稳定,对于规范农村财务帐据管理十分必要。今后调任、更换村组会计,应报经乡镇农经站同意,挂帅领导批准,并报县农经站备案,否则,不能随意调动或更换财务人员。与此同时,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自身素质。县财政每年要拨出专款,支持农村财会人员培训;县乡农经部门每年要抽出一定时间集中对农村财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财会人员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管好家理好财。

财务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村财村用镇代管”使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干群关系融洽。

1、“村财镇管”模式得到肯定。全县共有21个镇287个村财务纳入镇级统一代管,占总行政村的90%。“村财村用镇代管”, 实行了分村记账,独立核算,建立了规范的报账审签程序。调研时群众普遍认为多重监管很放心,干部日常工作心里很轻松,村财镇管成为绝大部分干群共识,积极作用凸显。

2、村级财务管理趋于规范。制定印发了《____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统一推行村级财务核算软件,统一了村级收款票据,村级支出坚持“三审一签”和定期公开公示制度。村级“一事一议”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二)惠农资金“一折通”做到了发放及时、管理规范、群众满意。

截止2013年,全县惠农资金纳入“一折通”兑付项目共21项,发放资金12.6亿元。补贴资金通过“一折通”直接支付到农户实名制账户,安全高效,有效堵绝了惠农资金截留、滞留、套取、“吃空饷”等现象,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肯定。

(一)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不足,村财镇管力不从心。农村税费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后,村财镇管工作主要由财政所承担,业务量增加,人员编制减少,各所均实行“一人多岗”,没有专职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频繁更换,很难全面有效履行村级财务监管职责。

2、认识不到位,部分镇“村财镇管”流于形式。走访中,部分镇认为人力不足,业务量大,力不从心;有的村组担心镇上挪用资金,损害其既得利益;从而形成“镇上不愿管,村组不让管”现象,使“村财镇管”流于形式。

3、核算不规范,监管亟待加强。一是村级账务设置不够健全,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绝大多数村没有设置现金日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往来明细账。二是村级支出不够规范。不按时报帐,个别村工程款,没有正式发票存在白条列支现象,有的支出凭证无附件。三是财务监管广度、深度不够。只注重财政性补助资金管理,忽视村级自有收入财务核算监管,只限于就账上账,造成监管盲区,且村级公益项目建设没有全部纳入集中核算,存在“本本帐、包包帐”。四是村级资产管理有隐患。大部分村没有明确资产管理使用责任人,家底不清,产权不明,容易导致资产流失。五是民主管理监督执行不均衡,财务公开效果不理想。部分村监委会和理财小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法制观念淡薄,责任意识不强,没有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要么事事顺从、不闻不问,形同虚设;要么与村委会顶牛抬杠,未能有效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村财公开,特别是公益建设项目,公开不及时,内容不详实,形式单一,群众知晓率不够。

4、监管缺位,村组建设盲目举债。村组债务普遍存在,隐性债务较大,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修路。为争取通村水泥路指标,各村在筹资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建设,造成大量资金缺口。二是村活动室建设。资金没有全面落实,先行推进,帮扶联建单位支持不到位,形成债务。三是拉水。人饮、烟水配套项目,群众筹资筹劳不到位或改变转移项目资金形成债务。四是村级公益设施运行管护费用形成债务,如:村级道路维护抢修,人饮项目管护,部分村(社区)垃圾处理、路灯和活动广场电费等。

(二)惠农资金“一折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惠农资金存在“多折”发放,“一折通”名不副实。调研发现,目前我县“高龄补贴”、“社会养老”“燃油补贴”“计划生育”“残疾人补贴”“城乡低保”等10多种惠农补贴都有各自“折子”,形成一人拥有多个存折,造成信息错误频发,群众看不明白容易混淆、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折出多门,背离“一折通”改革初衷。村干部工资也是多头肢解发放,基础工资由惠农中心发放,绩效考核工资拨到乡镇年终考核发放,人社局人均1400元/年补助通过“中国银行”打卡(折)发放,给村干部造成不便。

2、“一折通”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基层涉农项目单位只负责落实政策、报送资金分配数据,而量大面广的基础信息采集和录入维护工作由财政部门承担,各方衔接配合不够,未能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数据一旦出错,难以及时更正。加之部分农户常年外出,不能及时到当地银行维护更正信息,造成部分惠农资金滞留,影响安全兑付。

3、民政社保政策落实日益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焦点。农村低保、残疾人补助等民政社保类资金因政策设定很难准确把握,加之量大面广,极易形成认定结果不公,干部有意见,群众有想法,容易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一)抓队伍,强基础

1、充实村财监管人员。建议结合本次乡镇机构改革,每镇财政所调整增加1至2名事业编制,人员从镇事业单位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工作人员中调配,专门负责村财管理和惠农资金兑付工作,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政策业务培训。结合村级换届,适时举办镇村财务人员和村干部党风廉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培训班。建立每年定期轮训制度,提高镇村干部业务素质和法规政策水平。

(二)抓规范,严管理

1、建章立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规办事。重点要建立村级资产管理制度,健全资产台账,明晰资产归属,防止资产流失;健全村务公开公示制度,明

确公开公示内容、时限,接受群众监督;健全村级债务监管机制,对以前年度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掌握其准确情况,对以后村级公益事业及其他项目建设,实行村民议事与立项审批双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公益建设,有效防控新增债务。 2、规范管理。一是规范村级财务核算。在保障村集体资金“四权”不变的前提下,设立农村财务服务中心,专人专岗代管村组集体财务,统一帐套,规范核算管理,将村级所有资金全部纳入统一核算,特别要加强对村级建设项目的完整核算,堵塞管理漏洞。二是积极推行会计电算化。通过培训,依托“金财工程”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核算水平和工作效率,增加透明度。三是加强会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责任追究,实行财务定期审查制度,建立村级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3、强化监督。坚持民主理财,严把“议事关、监管关、公开关”。充分发挥村民理财小组和监委会作用,重大事项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每笔开支须经理财小组审签。村监委会要监督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多形式进行公开公示,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或民主理财小组要求公开的财务活动要专项公开,重点解释,接受村民监督。

4、保障经费。建立村级运转和村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适时提高离任村干部待遇,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同时,建议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激发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

5、考核落实。加强村财镇管和惠农资金管理工作考核,建议将村级财务及惠农资金管理、村级债务防控化解工作,列入县对镇绩效考核内容。

(三)抓配合,优服务

1、加强部门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明确责任主体,结合全省完善“一卡通兑付”改革要求,各镇确定专人负责,做好惠农资金“一卡(折)通”农户基础信息重新采集核实和动态管理维护工作。分村建立完整的农户(个人)基础信息库,实现各镇与各行业部门间共享一个农户基础信息库,避免农户信息错误。分户、更改户主等重要信息实行限时申报更改制度,尽量减少差错,建立银行、财政、主管部门和各镇信息限时反馈制度,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兑付到位。在资金拨付流程上严格执行由“财政国库--兑付专户---农户”的方式,杜绝资金到部门或实施单位再回专户再到农户“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