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第1篇

一、“写什么”与“怎么写”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写什么”主要是就写作的内容而言,即文章用于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的材料;而“怎么写”是关于方法的,即把材料组织起来形成文章并为表现主题或证明论点服务的方法。这两者在写作中是不可或缺、相辅相成的。比如高中必修教材中文言文《劝学》为了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论点,分别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方面来论证“学不可以已”。这三个问题的阐述是写作的内容,是证明论点的材料,而在写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时用了二十个比喻来阐述,比喻论证则是其组织论据的方法。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和所用的方法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当然其中内容决定方法,方法对内容有促进作用。如《劝学》中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课文先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接着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最后同理推论人只有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课文通过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例子来阐明问题,使得文章和谐统一。

再如写记叙文时选什么材料来写,怎样组织这些材料才有利于抒发感情,表现主题,我们可看看郁达夫《故都的秋》: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在描写这些内容时方法上又融情入景,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碜∽拧保“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郁达夫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所以其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这是郁达夫眼中独特的秋景图。其内容与方法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二、写作教学在解决“写什么”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也要先有写作的素材,然后从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从而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这个素材的来源是生活,但文章中写的东西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就要求写作者从生活素材中提炼出作文的题材。对于学生而言,其生活经历还是丰富的,但要写作文时,不知道哪些东西适合写进作文中,哪些东西不适合写进作文中。这就牵涉到题材的选择了,我们在作文课中要引导学生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作文的题材,即教会学生“发现美”。但“美”的评价是多元的,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学生童心般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流价值判断。这样就涉及到作文教学中“写什么”的引导。比如写母亲,可以选择母亲每天对我关怀照顾的一些小事,如叮嘱我穿衣服、天天要我吃一个鸡蛋等;也可选择母亲给自己买鞋子五六百元眼都不眨一下就买下了,而到书店买书却逛了一圈没买成一本书,都嫌书太贵。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方面她是母亲,有着天下母亲一样的爱子之心和节俭持家的美德;另一方面她是女人,也有天下女人一样的爱美之心。这要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事件来写。现在学生中出现的情况大多是不懂哪些事可以写进作文中,所以就出现了无从下笔的窘境。作文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能根据抒感、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题材写进作文中。

三、在教学生“写什么”时还要注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

作文中不能只为了要写什么而写什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写这些的思考。作文课要把“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作文中所写的材料都是为抒感、表现主题服务的,而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和独立思维的人,他们也看过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在作文课上要把激发学生的思考作为一项教学内容。比如笔者近日听了一节课是讲记叙文如何彰显人物的个性的,教学上有一个环节是要学生以彰显人物个性为目标扩写“他进门喝水”的句子。第一步要求学生“分解动作,精选动词”如“他走进门,抓过水就喝了”,其解释是“抓过水就喝”能突出其性急。第二步要求学生追问“怎么样”,添加修饰词,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抓过水,看都没看就喝了”,也是突出其急躁的个性。在这一步中还要求学生进一步追问“怎么抓”、“怎么喝”、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就喝干了。”接着还是进一步追问“怎么喝”、“干得怎么样”、如“他急匆匆地走进门,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三步要求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如“他心急火燎地(比喻)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夸张),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第四步要求运用多种手法描绘,如人物的肖像、语言、心理、环境等,如“就要开会了,大家都正襟危坐,不敢大声说话,这时他心急火燎地走进门,好像几天都没喝过水一样,一把抓过水,看都没看一仰头两口就喝得底朝天了,还大声喊道‘好水’。”在这样的课中虽然把5字通过四个步骤扩写到了68个字,但只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把句扩写得更长,而为什么要这样写则没有体现出来。学生没能真正地认识到“如何彰显个性”。要彰显的个性应该是作者要突出的个性,与情感主题有关的个性,而不能为了写人物所谓的个性而写。

其实,要彰显人物个性既可从正面描写入手,即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入手,也可用侧面烘托。在实际的作文课中不能只是教学生如何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等,而更应该要引导学生明白在正面描写肖像时要抓住什么特征,为什么要抓住这个特征;如何进行语言描写,为什么要写的人物会说这些话;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可抓住哪些细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只有让学生明白这些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写作,也只有明白这些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作文课的教学内容除了“写什么”之外更应该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写”。比如: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鲁迅《故乡》)

对于中年闰土,作者鲁迅写到了脸色变化、脸上增加的皱纹、眼睛、衣着(其别突出其戴的破毡帽)、手等。脸黄、眼肿、手粗、衣单、帽破是中年闰土的肖像特征,作者抓住了这些特征写从而实现了“写什么”的目标,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作者鲁迅“为什么这样写”。其实此时的闰土是来见一位童年时的好朋友――迅哥儿。按中国农村的礼俗,说什么也得穿得新一些体面一点的,可是此时的中年闰土却穿的如此寒酸,为什么?因为穷,他没有更新更体面的衣物可穿戴,于作者而言则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也许这是一个特殊的安排。

另外语言上孔乙已说的“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里孔乙已偷换了“偷”的概念,是一种诡辩,也只有像孔乙已这样迂腐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为什么别的书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别的书生不要靠偷书换酒,而孔乙已既穷又懒,不会营生,又死要面子,所以其语言要掩饰内心的无助、心虚,这才说出了违背逻辑的话。

还有动作上朱自清的《背影》,父H过站台买橘子的情节用了一连串表示艰难的动作词语。这可能也是有特殊安排的:过站台艰难又危险,那么正常思维父亲可不要去,可是父亲去了,违背了常理,为何?因为心中有爱,爱的力量让父亲冒着危险克服困难爬过月台去买橘子。越是描写出父亲过月台艰难则越能表现父亲爱子之深。

以上的例子作者不仅抓住了“写什么”还回答了“为什么写”。所以作文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一些具体的,与情感、主题有特殊关系的材料来写进文章实现“写什么”的目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明白在写作时该写怎样的人、事、物,或是该写人、事、物的哪些方面才能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从而实现“为什么写”的教学目标。所以“写什么”的教学阶段应该包含“为什么写”的教学内容。也只有让学生在知识能力上达到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说是完成了教学目标。

作文教学中完成了“写什么”之后至于“怎么写”那可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表现力,怎么写才能更具有说服力,怎么写才能更接近作者心中所想,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语言方面的能力。至于语言表达,因为到了高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也有一定的人生感受,他懂得用一些修辞,塑造一些情境,添加一些外物烘托等来抒感,表现主题。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是要先处理“写什么”,而不能一味地关注“怎么写”。

比如,让学生写自己家中的一个人,学生写了奶奶。大致文意是这样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总是让自己干活,时而洗碗、时而叠衣、时而收拾房间等等,于是孩子就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奶奶不爱自己。后来孩子去学校寄宿了,发现自己与同学相比,自理能力强很多,这才知道奶奶让自己干活是别有一番用心,是用另一种方式爱自己。对“爱”的理解是多元的,此文中学生为什么要写奶奶总让自己干活的事,为什么要写自己当时的错觉,这里有一个成人眼中的“爱”与小孩眼中的“爱”的碰撞。老师在指导其作文时一方面要注意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思想,另一方面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价值观回到成人眼中的“爱”的价值判断――“爱”不单是一种关心呵护更是一种培养锻炼。在这篇作文中老师不要先考虑“怎么写”即用什么样的语言修辞、用什么样的表达句式等,而更应该把目光放在要表现奶奶对“我”的爱可选择哪些事来写,“我”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事的问题上来。把握了这些学生就能饱含真情地写作,这个时候老师再作些语言表达技巧的指导,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第2篇

利用班级微信、博客,推荐给家长一些好的书籍,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内容(如多元智能教材里面的各种绘本图书)。比如推荐几本最经典的绘本:《快乐的一天》(〔美〕露丝克劳斯)、《绅士的雨伞》(〔日〕佐野洋子)、《米菲》系列(〔荷兰〕迪克布鲁纳)、《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山姆麦克布雷尼)、《三只小猪》(〔美〕大卫维森纳)、《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美〕艾瑞卡尔)、《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大卫不可以》(〔美〕大卫香农)。还有很多像这样图文并茂、充满想象和童趣的绘本,会给孩子打开不一样的世界。

二、静心读练

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比、练。首先是读,就是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文字、读图画、读色彩,进而读构图、读造型,读点线面黑白灰,读审美、读精神。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味领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比如,在低年级阅读绘本《我爸爸》《我妈妈》时,每张图片上爸爸妈妈的行为表现一下激起了孩子的共鸣,这时老师提问:你的爸爸妈妈为你们做了什么?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的,纷纷分享自己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爱,那张张小脸上洋溢的是骄傲和自豪,多了份对爸爸妈妈感恩的庄严。然后,老师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标志性动作是什么?你爸爸妈妈最喜欢什么活动?思维一旦打开,灵感涓涓而来。当然,孩子们笔下的爸爸妈妈就更加多彩多姿了。中高年级阅读连环画《大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文字,明白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再让学生仔细阅读一张图画,仔细比较文字内容和图画内容的关联和区别,明白绘画采用的是什么表现形式,谁是画面的主体,占画面多大的面积,构图形式是怎样的;再想一想,画面上人物的动态和生活中哪些动态相似,如果把这个动态搬下来,你能给他配上什么道具和环境,会变成一幅什么样的画。学生经过这样的类比联想,在自己创作的时候就轻松地解决人物动态的难题了。接下来再看画面的颜色,人物和背景用色上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学习,创作时便有样可依。这就是读的重要性。然后是比,比较阅读,比较绘本和连环画的表现手法、用色方式、造型理念。不是任何表达方式都会适合所有人的审美趣味,所以应让孩子们在他的绘本连环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动态等。继而是练,读明白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了,然后就开始练。练什么呢?练表达,美术课上的表达重点在于绘画语言的表达。首先要弄清楚画面表现了哪些内容,人物、动物、风景等等,谁是主角,在哪儿,干什么,还有些什么,这些都是要弄清楚的内容。然后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去仿画,临摹,以提高自己绘画语言的表达水平。同时想想,这个画面完美吗,还可以怎样改进,如果是我会怎样表现这个内容。前面的准备,都是为了最后的创作。

三、激发创作

创作自己的绘本、连环画,首先要选好主题,既要让学生有内容可画,还要让孩子有表达的兴趣,这就要寻找和孩子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的主题。比如我们创作的《我的一天》。先让孩子欣赏《快乐的一天》,米卡在知道小浣熊要来做客以后,在那一天里忙忙碌碌准备各种他能想到让小浣熊快乐的东西,迎接客人的过程。拟人化的造型,清新的色彩,漂亮的画面,米卡忙碌又开心的形象,无不深深打动读者。那么每个学生从起床到上床睡觉,生活的点滴各不相同,因此,先安排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互相交流分享一天的开心事、烦恼事。那么所有这些事都可以串到共同的一天里,在确定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解决了画什么的问题,然后动笔画就容易多了。连环画往往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特别是后期的封面制作和装订,需要家长的参与。我们每学期一次的“创作绘本、连环画”活动,在“爸爸故事会”“亲子阅读剧场”“图书交换角”的活动环节吸引家长来校和孩子一起参加阅读活动,互相交流指导阅读中家长和孩子阅读行为习惯养成的好方法,督促家长坚持和关注。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第3篇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

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第8课。“

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哪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段),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2)捉的本领怎么样?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第4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4、能对课文优美的句子进行摘抄。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中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感悟葡萄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利用对话与人热情相处。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地点在学校的多功能教室,采用的教学设备有:电脑、闭路电视、音响设备等,所需教具与学具有: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架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表演、游戏、自学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1、播放音乐VCD《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

3、师: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来学习今天的新课,雅不雅克西?(雅克西)

4、出示课题:《葡萄沟》

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好,让老师想起那又大又园的葡萄。(出示葡萄)忍不住想吃上一口。(做个夸张“吃”的动作)这三个字都是要求我们掌握的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三个字写得和葡萄一样美,是不是?(是)那我们就开始写吧!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生写,师巡视)

师:写得真不错,下面翻开书,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我们边听录音边用“——”把它找出来。(播放录音)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师板书)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一读。(生读)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抽生读)

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大家来读:

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

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

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学习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生读)

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抽小组共同来回答。)

如:生说: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允许同桌互相补充)师:说得可真好,能不能把这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一个个”表示葡萄怎么样?(多),那好大家就把“葡萄”多的意思读出来好吗?(生读)

步骤:先把说的读一读,把“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读好

3、师:葡萄有很多颜色,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师:现在用你神奇的画笔把葡萄涂上你喜爱的颜色,涂好后自己把它挂在“凉棚”上,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先涂好。(师巡视,生自己挂,先挂上的给予鼓励。)

4、师:哇!这么多颜色,真美!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谁能把它找出来?(五光十色)我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葡萄这么美,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生读)

5、师:葡萄沟里的葡萄不但很多、很美,连老乡也非常好客,大家把这句话找出来,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读。(抽学生读)大家一起来读,雅不雅克西?

6、师:读得真不错,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看看课文的插图,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时播放轻音乐)生回答,师给予鼓励。

7、师:维吾尔族老乡这样好客,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

学习第三段:

1、师:葡萄沟真美,葡萄还有另外一种用途,可以制成……?(葡萄干)师出示葡萄干。大家来尝尝,这葡萄干是什么样的味道?(甜)我们把它说完整,好吗?(葡萄干的味道可真甜呀!)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看电视,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说说,请加上“先、接着、再、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

5、师:说得真好,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师:读得很好,把鲜、甜的感觉都读出来了,下面谁愿意做葡萄干的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学生自主发挥)

7、师: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小结: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最后带着这样的感觉再读一读全文,相信你们的感受又不相同!(生齐读)

(四)抄写:

师:读得真好,葡萄沟美不美?好不好?想不想去?那好,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西部。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句子,想不想记住它们?(想)那好,就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抄在本子上。(生抄写)

如有时间,可让学生起来读一读他们所摘抄的内容。

板书设计:

16葡萄沟

水果多,最喜爱葡萄

葡萄长得好

人好

葡萄干有名

五、教学反思

1、尽可能体现朗读性,阅读课应该是书声朗朗的。

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体会感情,读的训练有层次性,初读时要求理解内容,知道写什么,再读时了解作者的写和方法,是怎样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深读时体会感情,读出情,读出味。回顾这堂课,我觉得在学生体会句子之后,应多让学生读,从读中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2、尽可能体现能力性,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在学习葡萄干特点时,我要求学生来学做推销员,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通过反复地说,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葡萄干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教育了学生平时应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但训练下来,发现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只能抓住书本中的味道甜、颜色鲜、颗粒大来进行推销,可见,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口语锻炼。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范文第5篇

最近,班里的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家都有点见怪不怪了,但是今天这个抄袭作文的事,让我们全班同学(我想也有老师)感到吃惊,因为今天抄袭作文的是回回考试得第一,老师心中的好学生,班上的班长?骁。

我中午来到学校,听见飞小声叫:“琪,过来看一下!”“看什么呀!”我小声嘀咕着,慢吞吞地走到飞面前,他递给我一本作文书,说:“看,这篇作文和骁写得基本一样!”“什么?!他也……”我失声大叫起来以为自己耳朵有问题,“这……不大可能吧!”“嘘!”他让我不要大喊,瞥了那本书一眼,对我说:“你翻到《第一次当小保姆》看一下吧!”我急忙翻开书一看,果真像极了,基本一模一样!我一口气读完,睁大眼睛把书还给了飞,怀疑自己看错了。这时飞后面的丽兴奋地说:“骁平时老爱打人,打得人脸上烧红烧红的,这下也让他常常挨打的滋味,我要好好‘参’他一本。”对呀!我早对骁恨之入骨,恨得咬牙切齿,凭什么,凭什么他总是无缘无故打人而自己却逍遥法外,这下老师指不定会怎样修理他……我正激动得想着,骁来了,他让我们坐好,我只好回到座位上写作业。写着写着,老师来了,不知谁将那本书放到了讲桌上,老师拿起来读着,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了,我看着骁,他紧张地盯着老师手中的书,握着的手过一段时间总要在纸上擦擦,我感受到他心虚了!在我的意料之中,老师生气地把骁叫了上去,让他好好读一下那篇作文,骁捧着作文书,在众目睽睽之下,脸红得像猴屁股。过了一会儿,他不知向老师说了些什么,老师竟然没批评他也没打他就让他回到了座位上。

这件事真让人惊愕,骁这样的好学生竟然也抄作文,那以后这个班级会变成什么样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