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传统文化,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加快,我国城乡千百年来逐步积淀而成的建筑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协调资源紧缺与人口膨胀之间的矛盾是城镇管理者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在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已经意识到采取文化策略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文化已经成为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炼城镇本土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城镇本土特色的“文化牌”,是城镇发展的新风向。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必要性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本土文化追根溯源大都渗透在城镇世世代代留存下来的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它充分体现了城镇人类过去生活状态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城镇文明发展的印记,是固有的城镇文化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城镇的“根”和“魂”所在。

新型城镇化的魅力在于特色,根源本土文化。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趋同化现象严重,特色、个性化越来越少。文化是城乡文明的基石,是城乡发展留下的印记,而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中包含的风土人情、艺术作品和历史建筑等是城乡特色及气质的重要载体。保留城乡的文化记忆,保护可贵的城乡文化遗产对每座城镇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传承和发扬城乡文化和精神,把城镇发展提升到文化精神层面。文化遗产不是城镇建设的包袱,而是城镇中不可替代的财富,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体现城镇历史的原真性、风土人情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挖掘城镇人文环境的独特魅力、提炼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保护思路,才能打造内涵丰富的城镇特色,从而增强城镇的标志性和文化气质,并促进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原则

党的十以来,以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新一轮改革逐渐拉开了序幕。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在下一步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重点部署。各地也纷纷出台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又可理解为原生性、原真性、确实性、可靠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想要全方位评价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先决条件是认识和理解其产生时及随后形成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意义和信息来源。真实性包括: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地,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要理解和利用原真性原则,需要充分认识一项具体文化遗产独特的艺术、历史、社会和科学层面的价值。

2.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性指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有的历史文化遗存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当代人的保护和传承的责任,远远大于使用和消费的权利。要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公平地传承,确保文化的延续,就必须坚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子孙后代的文化遗产继承权。

3.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遗产是连同一系列环境因素而存在的,整体性保护原则指保护不仅针对其本身,还包括保护周边的环境,尤其对于城镇、街区、地段、景区等,保护是以整体环境来开展的,这样才能体现出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整体性还应该包含文化内涵和形成要素,如历史街区保护就应该包括居民活动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

4.可读性原则。任何历史遗存都有其历史时代特征,可读性就是让人们能读懂它的“年龄”,承认它的历史。任何盲目的修复和保护都会破坏历史遗迹的可读性,破坏它的时间印记。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文物古迹的修复技术水平,完善修复制度,为子孙后代留下真正的古迹。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文化保护的几种模式

据统计,目前由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81个,历史文化名村169个。这个数目(特别是后二者)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幅员并不相称。2014年3月26日,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在《人民日报》第8 版发表了《新型城镇化中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一文,认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前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不同的环境现状及建筑状况进行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实效性评估并分类,大致划分为传统风貌保护区和协调开发区两部分。传统风貌保护区保护整体格局,完整地保留历史街区色历史遗存、空间格局、独特风貌等物质环境,完整地延续历史街区中原有的社会网络和生活场景,继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地方艺术。协调开发区继承城镇价值特色,为城镇未来发展营造核心竞争力。城镇价值特色包括三方面:历史地理特征、城镇文化特征和城镇建设特征。通过继承城镇特色指导协调区发展规划,在文化产业,建筑特色,环境塑造等方面体现城镇的独特个性,并引入适应区域发展的产业和先进生活方式,从而对当地的历史文化起到保护和继承的作用。

2.对传统街巷进行保护和整改。保护应从传统街巷的特征出发,对街巷空间的整体性、连续性、走向以及立面和环境予以保护。尤其应结合街巷中的历史遗迹、环境特色、生活文化习俗、街巷名称及其由来典故等重要街巷文化信息进行保护和开发。对拥有本土特色文化群众基础和发源地的街区,应结合社区文化建设和设施建设,继承和培育本土特色文化,使特色文化在社区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扬,并成为街区保护的亮点和凝聚点。通过调查居民生活习惯和居住意愿,改善交通设施、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并引入具有时代感的设施设计和社区管理,使城镇人居环境得到综合改造和提升。

3. 对历史建筑及文物古迹的保护

按照文物建筑的功能分为:文物古迹、居住建筑、公用设施、商业建筑四大类。

(1)文物古迹类:指有特殊重大历史意义和价值的建筑,或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这类保护采取原样保护原则,主要用于旅游参观,保护修缮的费用也主要依靠参观旅游等收益。

(2)居住建筑类:指有一定保护价值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由于其原先使用功能为生活居住,为了继续沿用其居住功能,在列入保护范围后,由政府或建筑内居民出资,对建筑进行日常维修和保护。若经过评价已失去居住功能,难以维修,迫不得已采取重建或拆除的方式,应根据其建筑价值采取有效的手法使原有建筑文化要素得到保存和重现。

(3)公用设施类:指居民活动、休闲休憩、社会教育、历史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应保护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保护和维护方案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为基础,延续其非盈利性的特点。

(4)商业建筑类:指原有居住功能建筑遗产和产业类建筑遗产经过功能改造后形成的以商业服务业为主要功能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案需以满足原有商业功能为基础,并引入适合时展的管理模式,为商业发展增添历史文化底蕴。

按照上述分类,分别对文物建筑的历史要素、所在区位、建筑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功能需求、基础设施及配套情况等方面,进行功能、质量和价值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对文物建筑进行分类保护和文化要素提取。根据文物古迹保护级别相应采取维护、修缮、改造、拆除重建的处理方法,在历史遗产保护的同时,为文物建筑注入新的活力。

4. 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与更新

(1)传统景观特色的保护。城镇景观规划首先应对传统景观特色环境进行保护,特别是能体现城镇特征的标志景观保护。严格控制城镇内建筑高度,保护原主要景观点及驻留地段,保留景观视线走廊。

(2)园林绿化与景观再现。结合城镇自然地理特征,利用原有的特色植物群落、街区绿化带、公园、广场等单元开展保护式改造,对景观尺度和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线、面的景观布局,还原自然景观本色,形成适合原有城镇生态机理的园林景观系统。通过保护原有的植物资源和增加具有地域特色的植被,并在景观中渗透城镇风俗和文化特色的设计,使城镇的文化底蕴充分渗透在园林景观中,使自然景观和绿化环境得到再现和改善。

(3)环境水系的恢复和利用。恢复和完善原有水系统的风貌和功能,并使其适应现代城镇的发展步伐。利用自然水资源和现代技术使水系统能满足自洁、生态、防洪、排洪的功能。通过增加文化、自然景观提升水系统的景观功能,使整个景观系统更能体现城镇的水文化特色。沿着水系的走向带动周边的环境整治和景观建设,使整个城镇景观系统和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也能助力城镇文化和经济的复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更新中积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这对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着大规模的城镇改造和城镇建设,已经导致不计其数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遭受破坏,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大拆大建的城镇改造模式不利于城镇文化和特色的延续,继而探寻既适应城镇发展又利于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的城镇改造模式,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保护好已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城乡历史文脉,是我们这一代人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彭忠益,李畅,夏全珍.城乡一体化的“关山模式”研究――来自湖南省宁乡县的地方治理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2期.

[2]王哲,李国成,余茂辉.安徽省城乡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华东经济管理, 2015年第3期.

[3]崔琰.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唐都学刊 , 2015年第1期.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2篇

和谐社会 政治文化 路径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文化建设之间更是关系密切,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拓了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的新境界;另一方面,加强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从当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而轻政治文化建设、公民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公民政治素质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指明了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的方向。为了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我国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积极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并积极培育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实现我国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1.政治文化的内涵

政治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提出的,“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政治文化主要由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三部分组成,体系文化指的是公众对政治体系的认知和情感,过程文化指的是公众对政治参与的基本态度,而政策文化则指的是公众对政府政策的态度等。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政治文化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可以将政治文化分为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可以将政治文化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根据政治价值原则可以将政治文化分为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

2.政治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政治文化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文化指导、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首先,政治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文化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我国革命建设理论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可以确保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其次,政治文化建设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感召下,广大的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聪明才智。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分的。最后,政治文化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障,否则将难以实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有序,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重经济建设轻政治文化建设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工作重心上,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政治文化建设的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这与我国当时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相一致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对于巩固政府的合法性、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生活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政治价值取向分化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群体的多阶层化,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和与之相应的社会价值多元化。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阶层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情感都发生了变化。大多数工人、农民等是现有的社会制度的坚定拥护者,拥护主流政治文化。新型社会阶层则积极倡导对现有政治文化进行改革,而那些无力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社会弱势群体则持冷漠的态度。

3.政治素质有限

在我国政治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公民政治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公民政治素质的普遍提升,公民对自身对政府决策、人事决定的影响较有信心,公民法律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制度内的渠道进行利益表达,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序。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1.汲取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之一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古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方针。在我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既要剔除糟粕,又要汲取其中的精华,为当前的政治文化建设所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丰富的“民本”思想,比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以及荀子的君民舟水论等。

2.积极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政治文化就要积极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在参与型政治文化体系中,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能力和要求,公民普遍都具有民主、平等的政治观念。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个体意识、权利意识觉醒,人们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实际上为公民提供了一条利益和诉求表达的途径,这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3.积极培育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

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能够自觉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通过合法的途径进行利益表达,做遵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因此,在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的建设需要积极培育民主法治型政治文化。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有着浓厚的人治传统,古代思想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褪去。

四、结语

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在汲取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借鉴国外政治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着我国的政治实践来进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全新的政治文化建设的历程,在取得初步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现有政府合法性的巩固,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进一步的政治发展中,我国要采取措施,培育公民的参与意识,提升公民的参与能力,积极构建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渠道,培育参与型的政治文化。同时,适应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还要积极培育民主法治型的政治文化,打造有限、法治、透明、高效的责任政府。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不会在短时间之内褪去,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在政治实践中不断完善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婷.论构建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政治文化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3):40.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9.

[3]姜秀敏.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治文化建设[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8.

[4]李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政治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6.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现状 困境 措施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011—02

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中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并研究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策略,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兴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有自己的特定表现和内涵。因此,在文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当成为高校促进改革发展、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

(一)高校校园文化主导功能弱化

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等“非主流”文化的影响,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文化选择,扩大了文化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也增加了文化选择的难度。其中不乏各种文化传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如课桌文化的低俗性、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洋节文化的性、大众文化的功利性都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价值取向,也使校园文化的核心功能,即育人功能受到压制。因此,我们要坚持发挥校园文化的主导功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传统文化精神缺失

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异域文化、异族文化的侵入,铺天盖地的大众通俗文化走进了高校校园,挤占着承载民族的理性精神、诚信观念、科学态度等传统高雅文化空间,使校园文化整体呈现出时尚化和通俗化的特点,导致当代高校传统文化精神的缺失。

(三)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低俗化

当代大学校园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其中大众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世俗化、低俗化倾向极大地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比如功利主义、拜金主义、自私自利、没有责任感、缺乏担当、情感脆弱等,他们往往在多种文化选择中丧失理想信念、迷失方向和精神导向,这些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低俗化。

(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特色

以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为例,其文化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基本上与其它高校雷同,每年举办几次主题相似、形式不变的文化活动,有时是迫于某些政治需要或任务要求而不得已为之,缺乏创新,没有特色,没有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没有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

二、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根据以上对高校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分析,按照当前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和要求,笔者提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核心功能

教育家陶行知说:“学校生活的外部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内部环境,都是影响人的巨大力量。”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营造高校校园环境,对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首先,从建设硬环境来看,要将校园的建筑风格、装饰布局、美化绿化、人文景观等作为载体,包括楼台亭阁、道路门牌等的命名来彰显学校特色和历史人文气息,使大学校园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育基地,真正成为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心灵、感受传统的所在,使青年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潜移默地受到思想教育的文化熏陶。从软环境来看,第一,要加强“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营造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要倡导和践行以校训为核心的大学精神,构筑校园文化理念。校训是学校精神的文化象征和符号,蕴涵了学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学校历史文化的沉淀,也凝聚了先辈学者的生命感悟和学术体验,应成为全体师生的座右铭;其三,要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刊、广播台、宣传栏等作为文化宣传阵地,进行正确引导和健康教育,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

(二)融入传统文化形式,提升人文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校园文化,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高校校园文化要从中汲取其精神精髓,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重建主要通过文本的经典阅读,文化典范的熏陶、文化礼仪的传承等形式进行。

(三)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文化价值取向

针对当前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低俗化、功利性的现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通过思想引导,采取措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应对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所带来的冲击,从而树立大学生健康、高雅的文化价值观。

1.打造高雅文化品牌。高校是知识和人才最为集中的场所,先进理论、领先科技、经典艺术首先在高校呈现,同时高校也聚集了大量的学者、名师、名家,因此,要利用这些优势来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高雅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高尚的思想境界、高雅的艺术修养和高洁的人文气质。

2.抵制“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中产生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冲突,“非主流”文化的功利性、低俗化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抵制“非主流”文化的挑战,倡导主流文化的主导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与人格意识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树立健康高尚的价值观。

3.建设文化底蕴丰富的校园环境。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生活环境。因此,校园人文景观的设计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如在公共场所建造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具有历史渊源的亭台、具有励志教育的名言哲理宣传走廊等,营造高尚健康人文景观氛围,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的美好情操,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同时,校园景观如楼宇、道路、景点的规划、建设、命名以及管理可以广泛征集师生意见,集思广益,增强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认同感。

(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追求创新精神

1.建设彰显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结构形式、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因此,建设校园文化要挖掘学校的历史亮点,弘扬优良传统,体现人文情怀,彰显个性特点。如北京大学的朱漆大门、金子匾额、石雕雄狮的西校门,未名湖和博雅塔,蔡元培和的半身铜像,无不体现着北大的沧桑历史,凝结着北大的文化渊源,这是百年北大独有,其他大学无法复制的。

2.建设符合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所大学的文化特点应与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相融合,并凸显这种特色,使校园文化与地域相得益彰,既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也提升地域的知名度。如处在一座“桂花之城”的大学,其校园内如果有一片葱郁茂密、花香四溢的桂树林,那一定是大学校园一处令学子们青睐的学习休息之所,也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

3.建设符合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各种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实际、贴近生活,组织体现时代精神和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整个校园文化充满时代气息和活力,体现当代大学的精神面貌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参与文献: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校文化;校长;建设

一、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共同的价值观,以及承载这些共同的价值观的学校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生活、教育设施、学校制度规范和学校传统习惯等。共同的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从结构上看,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几个方面。学校文化是无形的,但是却是可以从学校中明确感知到的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文化都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特征的生成与学校文化积淀程度是学校发展的一大标志。学校文化能够决定学校物质表象的内涵本质,所以,学校文化能够把一个学校和另外一个学校区别开来。

对于学校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发源于企业管理学的组织文化,但是,笔者认为,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发展和管理的意义比组织文化对于企业的意义更重大。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这是由学校的根本使命决定的。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提出六大目标,体现在学生培养上,就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符合学生特点的人。学校的根本使命也就由原来的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变为向青少年传播社会主流文化。而学校文化实际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个缩影,那么学校自身的文化及其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这是由学校组织的特点和课程改革后的要求决定的。学校是一个“松散结合的系统”,就学校内部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来说,“教师在课堂上也只受校长的一般性控制和领导”。“松散结合的系统”这个概念是由卡尔·韦克提出的,詹姆斯·马奇等则把这种组织状态称为“有组织的无序状态”。“松散结合”也好,“无序”也罢,都说明了在学校管理中加强学校的统一性和凝聚力的重要性。在课程改革之前,学校只是按照学科划分来实施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学校没有课程开发的职责和权力,学校教师以学科为单位,独立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因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受外在因素制约的常规性的工作,不同学校之间有很多共同点。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了学科界限,赋予学校课程开发的职责和权力,也赋予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职责和权力。所以,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强调自主创新、积极探索,要求学校不同管理层之间、不同部门之间、学科教师之间加强合作,协同作战。学校文化是组织文化,不是现象文化,既具有社会控制和社会化的功能,又具有激励和凝聚、熏陶和潜移默化、自律自省和约束、扩散和辐射的功能。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挖掘、形成、巩固和传播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发挥学校文化的各种功能,促进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过程。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促进学校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从哪里着手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工作是多方面、多头绪、多样化的,而学校文化却是抽象无形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历史

历史是一个组织的过去,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总是以历史的起点为起点,组织文化的创建同样起源于历史。在创建组织文化时,必须全面了解历史,综合分析历史,把历史作为创建文化的一个因素,在历史继承性和时代的发展性中求得和谐、统一。历史是岁月的沉淀,是不能复制的,是唯一的,是永恒的。在学校文化的创建过程中,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帮助学校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明确自己的文化内涵。北京有许多历史悠久的老学校,比如汇文中学是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教会学校,育才学校由延安时期的保育小学发展而来。这两所学校的文化各具特色,汇文中学弘扬传统文化,育才学校强调革命传统,但都留下了历史的深深的烙印,学校文化的特色也由此体现出来。在创建学校文化时,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发掘历史素材,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北京璐河中学也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教会学校,多方搜集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物和其他素材,甚至不惜重金从海外收回了一些重要文物,建立了学校的校史馆。这个校史馆记载了学校的历史,并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历史有长有短,不一定是历史越长越有价值。即使是一所新建学校,也可以从学校所在社区的历史中、学校所在地方的历史中发掘、吸收很多有益因素。

2.价值观和信仰

价值观和信仰是组织成员追求的目标,是与实现目标的行为模式相关的信念和观点。价值观和信仰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创建组织文化时,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是教育组织,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信仰,所以,学校本身的价值观和信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的作用也就格外显著。学校文化中的价值观和信仰通常在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得以集中体现。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但是这并不代表学校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有些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提得恰如其分,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符合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目标要求,凸显学校自身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在学校实践中时时处处身体力行。而有些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则提得空洞、虚无,只是一些听起来很美的词语,当然也就与学校实践相脱离了。

3.英雄人物

英雄是一个组织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英雄人物代表了组织形象,能够使组织的基本价值固定下来,流传下去。没有英雄人物的组织文化是不完备的,也是难以传播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学校文化建设同样需要英雄。学校中的英雄可以是在过去和现在为学校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校长和优秀教师,也可以是学校在过去和现在培养出来的出类拔萃的学生。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英雄人物已经成为学校的标签,已经和学校融为一体了。比如,提到北大,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创建北大的蔡元培先生;提到南开中学,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曾经在此求学的周恩来总理;提到前苏联的帕夫雷什中学,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曾经在此当了一辈子校长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曾经在此任教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创建学校文化时,学校的校长要挖掘和发挥这些英雄人物的作用,这些英雄就像一面旗帜,为学校文化建设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很多学校特别注意英雄人物的作用,但是,往往停留在对英雄人物的业绩的对外宣传上,没有很好地总结、提炼他们身上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没有与学校文化创建联系起来。

4.神话和故事

每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神话和故事。从主体上讲,这些神话和故事与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不完全是组织的英雄人物)有关;从内容上讲,这些神话和故事揭示了组织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或极力反对的观念或者行为。在组织文化的创建中,每个组织都需要神话和故事,都需要讲神话和故事的人,都需要传播神话和故事的人,也都需要各种能够传播神话和故事的途径。“杰出的公司无羞耻地收集并讲述故事、传说和神话,以支持他们的基本信仰。富利托莱公司(Frito—Lay)讲述服务故事,庄臣公司(Johnson&Johnson)讲述质量故事,3M公司讲述革新故事”,海尔公司把海尔发展过程的各种故事汇集起来,称之为“哲理的故事”,再加上分析“故事的哲理”,编写为一本书——《海尔的故事与哲理》。另外,海尔公司还把广大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创作漫画和相关的注解汇集起来,称之为“海尔的画与话”。海尔公司把这些“画与话”挂在办公楼的墙上,把它们编写成一套书,还把它们精选出来印制成扑克牌。这样,海尔公司的神话和故事就在企业内外广为传播。在创建学校文化过程中,神话和故事既充分地承载了学校文化,又有效地引领了学校文化。学校管理者要善于从学校的发展历史当中,从学校的英雄人物身上,搜索和提炼出生动、有感染力的神话和故事;学校管理者要像牧师布道一样始终坚持传播这些神话和故事,还要让教职员工以各种形式传播这些神话和故事。

5.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定。这个规范既包括用文字明确表述出来的外显的制度规范,也包括组织成员约定俗成内隐的认识。行为规范首先是一种重要的管理资源,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中,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都需要相应的行为规范。在创建学校文化时,学校管理者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健全和变革各项规章制度来加强外显行为规范,另一方面要通过集体氛围、舆论力量和各种管理手段来引导各种内隐的行为规范,还要通过管理中的奖励和惩罚使行为规范得到明确和强化。比如,北京大兴七中从创建学校制度文化的角度,把学校管理中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分为八大类,印制成《大兴七中管理手册》,并将其发给全体教职员工。这八类规章制度分别为学校建设、师德规范、教师聘任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德育管理常规、共青团工作、教学工作常规、总务管理制度,每一类下面还包括若干具体的规章制度。这些规定都是学校根据各方面工作需要和学校自身特点,经过反复研究和探索制定出来的,对于学校的各项工作均有积极意义。比如在学校教学工作常规中,有一个大兴七中学生学习方法“七字经”,就把学校教师集体探索、研究出来的富有成效的学习方法编成顺口溜,收录在管理手册中,由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向全校学生推荐。

6.传统、仪式和典礼

大多数成功的组织都有自己的特有的传统、仪式和典礼,它们代表了组织的特点,体现了组织的价值,通过它们,组织成员能够加深对组织及其成就的认识。同时,这些组织中的管理者也都认识到了传统、仪式和典礼是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组织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也都有很多仪式和典礼,比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欢迎仪式、发奖仪式、入少先队仪式、入团仪式等。在创建学校文化时,要注意学校的传统、仪式和典礼的建立和完善,并把它们模式化。在建立和完善学校的传统、仪式和典礼时,要注意活动的内容、程序、方式、表现形式和象征等,但是这些工作完全不能流于形式,不能表面化,必须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比如,近两年,有些学校在团组织活动中,尝试搞"18岁成人仪式”,这个仪式不能仅仅搞成在年龄上达到成人标准的仪式,而必须与学校办学理念、培养人的标准和方向联系起来才有意义。

三、校长如何领导学校的文化建设

1.明确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

校长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才能履行好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的职责。上海市北郊学校三年前由三所学校合并而来,校长郑杰说:“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领导者,这是我给自己做的‘人生规划’中的内容,我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他又说:“也许在这个时代,需要教育界有一批思想家,从文化角度人手,深刻指出我们习以为常的诸多现象的荒谬性,理性剖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和文化根源,并在批判和反思的同时,以自己所在的学校为基地,去做一些新的文化支柱下的新的尝试,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感觉也是我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孙稼麟说:“我认为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扮演文化领导、文化伙伴和文化侍者三重角色。”正是由于这种认识,这两位校长在各自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很好地履行了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职责,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

2.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和实践学校文化

在确定了学校文化的含义和核心理念后,校长不能成为监工,挥舞鞭子驱赶教职员工向前走;也不能成为拉拉队员,站在队伍旁边摇旗呐喊;而要成为领跑者,扛起学校文化的“大旗”,身体力行,引领教职员工向前跑。只有这样,才能树立一个形象具体的榜样,不断促进学校文化的建设。比如,北京第十七中学成立于1946年,其前身是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高碑店工学团”。十七中的原任校长、现任党支部书记文立华从20个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十七中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做了大量研究,明确了以“求真创造,爱满天下”的校训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并且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学校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观念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他担任了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了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十七中文化的专著,一直在带头研究、实践、发展学校文化。

3.鼓励和吸引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文化建设

校长要领导学校文化建设,但不要孤军奋战。校长要激励、吸引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让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学校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文化 建设的一分子。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学校文化建设、特别是学校文化变革中的阻力;另一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建立了最广泛的基础,促进了学校文化向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转化。同时,还要对服务于学校目标和文化的人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

4.进行学校文化诊断

学校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人体的器官一样,学校文化也有老化或者“生病”的时候。这就需要学校校长对学校文化保持警惕,以保证学校文化的有效性。进行学校文化诊断是保证学校文化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学校文化诊断就是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当前学校文化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和审视,目的是找出学校文化中不适合学校当前发展需要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因素和方面,并找出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以期在以后的学校文化建设中加以变革和改进。学校文化诊断的主体可以是学校的校长、教职员工,甚至学生,可以是来自学校之外的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其他学校的校长,也可以是专业教育咨询机构的咨询人员,还可以是由以上若干人员组成的联系诊断小组。进行学校文化诊断,必须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学校文化,要找出学校文化中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要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切入点和方案。学校校长要定期进行学校文化诊断,或者组织学校文化诊断。

5.关注学校亚文化

文化建设的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文化;专业建设;多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10-04

教育是建设与发展文化的基础,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对社会整体性进步具有根本性意义。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1],这是对传统意义上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拓展与丰富。文化传承创新成为普通高校办学职能的普遍要求,而对以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艺术院校而言,因其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对口性,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理应有更高的目标去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背景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与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有关的方面[2]。本文中“文化”取其狭义,即“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它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自2006年始,中央连续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尤其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将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当前,文化建设领域出现了几个标志性的变化。

(一)文化体制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体制,由于统得过死,缺乏生机和活力,严重制约了文化发展,因此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除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文化艺术单位外,一般艺术院团和其余各类文化艺术单位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国有文化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

本文将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称之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简单地说,就是积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文化走向市场,把文化当作产业经营。当前,文化产业在我国获得了迅猛发展,国家的文化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型向庞大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型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的宏大目标。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在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正积极投入财力、物力,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布局、促进数字和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切实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等。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现代国家政府的基本责任和重要义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客观需要[3]。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当前,国家对文化典籍、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传统经典、技艺、重要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少数民族史诗等若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抢救给予了高度重视。

上述变化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历史时期,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可称其为“文化多元发展”。

文化多元发展是高职艺术院校面临的最为重要的背景,它对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艺术生产主要集中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领域,很少大规模地与社会的产业化活动发生关系,而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艺术生产已不仅仅限于完成演出与创作的过程,艺术产品的创意、策划、管理、传播、批评与信息咨询已成为艺术生产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高职艺术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化多元发展赋予了高职艺术院校新的使命和责任。在此背景中,高职艺术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办学基本命题。而这些都要求高职艺术院校着眼办学的基本元素和载体——专业建设,以专业为载体和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应对文化多元发展背景的专业建设总体设计

专业建设是一个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高职艺术院校立足现实,重新审视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在专业建设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中体现出适应性变革。

(一)紧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