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9月26日

一、前言

十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认为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根据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周边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不可能继续依靠规模和低成本来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而应该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这就对作为社会中具有高素质、拥有较高技术和业务水平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根据《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此背景下,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但同时也是重要机遇。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构建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双赢。本文就是基于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现状的分析,并结合各方面需求,全方位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创新驱动发展。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在病榻上向进言,认为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所以冒不出杰出人才。培养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近些年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直接导致经济社会驱动力不足。

(一)教育课程设置没能体现培养目标,学生缺乏创造性的基础

1、理论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缺乏综合知识运用能力。首先,很多高校在常规课程修订中,常常是因人设课调课,难以将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实践中。各高校对类似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基本趋同化,办学特色难以有效体现;其次,理论课程中必修课所占比重较高,而选修课比重过低,甚至大多学校的选修课其实也是必修课,并且课程分布过分集中于本学科专业,导致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缺乏综合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难以形成创造性思维。

2、实践课程安排困难,实践与理论很难结合。现有的很多实践课程开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第一,由于实践课程课时少,缺乏系统的课程设计无法实现培养目标;第二,较难找到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单位,使得很多学校的学生采用分散实习,甚至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实习;第三,有些实践课程所需硬件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学校对硬件投入有限,而各院校之间缺乏沟通,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导致一方面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另一方面又缺乏实习基地和试验设备,在如今高校扩招的宏观背景下,每个学生利用的资源较少,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不完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无法提高

1、创新创业项目训练效果不到位,创新能力没得到有效提高。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很多高校纷纷成立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举行各种创新活动,组建科技团队,通过教师指导科研项目训练,适当弥补了理论教学上的不足。但是,在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环节,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创新项目的认识和了解,项目题目大多都是由教师代替选的,在后继的研究环节也没有兴趣,即使在获得立项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也只是为了完成课题而做了一些论文等,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没有很大的提高。

2、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无法刺激学习创新的兴趣。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高校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总体上学生是被动地学习。即使有教师运用了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其他教学方式,但由于受到教室环境所限导致开展的范围较小,无法刺激学习创新的兴趣,收效甚微。

3、考试方式单一刻板,无法与培养目标匹配。我国著名学者钱伟长教授谈到他长期坚持的一条学习原则:对所有知识不要死记硬背,除了学习外语之外,什么也不要背。而目前很多高校课程的考核方式仍然采取闭卷考试,甚至建设闭卷试题库。长期以来,这种考试模式使学生功利性很强,不管教师在课堂怎么努力地改善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管低头对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反而对教师上课讲的实践应用知识并不领情。这种单一刻板的考核方式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实在无法匹配。

4、教师缺乏专业培训,无法提供创新保障。一方面现有教师自身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和能力,无法适应创新创业教育要求,而有些学校考虑到教师培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问题,导致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制度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即使一些教师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面做了很多工作,但高校没有一个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能给予这方面的肯定,无法激励教师提供创新保障。

5、缺乏资金支持,无法维持创新创业项目运营。一方面因为创新创业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导致表现出风险性较高的特点,所以不能够吸引足够的校内和校外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确实缺乏创新创业经验,进而加大了项目失败的概率,就更难取得投资者的信任,所以使得很多项目无法正常运营,最后无疾而终。

(三)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不足。精神层面的认可会使以后的行为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困难、取得成果。但由于高校缺乏引导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学生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认识,从课题申请、立项一直到结题,整个过程表现并不积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很容易就放弃,或者直接依靠导师或学校解决善后。事实上有些高校为了完成课题检查,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都是由导师自己完成的。这些问题都是源于学校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三、建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站在实现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对代表国家未来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大学生建立适合的培养机制,面对新形势,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

1、合理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所需的知识往往涉及到“超纲”内容,传统的教学受于学时和教学大纲的限制,无法完善创新的知识体系,为此需要开设一些面向全校跨越各专业的实践创新类特色课程,每门课都给予相应的一定学分,组成系列课程体系,正确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选课时,学生可以根据网上对课程的介绍和选课咨询会上了解的情况报名选课。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实现模块化,每门课程都列出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在开课之初集中讲授相关的前导课之后,学生只要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某项课题即可视为完成教学要求,使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与主动性完成课业。另外,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着眼点,还可以通过请一些某前沿领域的专家和成功的企业家开设一些学科前沿讲座和实践经验畅谈讲座,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视角。

2、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创新创业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结构,整合现有基础课程,并通过横向扩展,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多元化教育结构体系的建成,具体表现为以下方式:

第一,整合专业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很多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内容近似,可以基于内容引领,在不受课程名称限制的情况下,经过反复论证整合相关课程,减少总体学分数,将多余的学分预留给选修课环节。

第二,构建选修课程模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选修课程模块,每一个模块都体现一个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跨专业、跨领域选择选修模块,并督促学生对模块中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以使自己能够掌握比较完备的知识用于创新创业。

第三,增设多元化实践环节,并将实践考核纳入学分管理。对于有外部社会资源的院校,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参加企业和社会活动。在外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采取分散策略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需要,匹配外在条件,通过双休日实习、暑期勤工俭学等方式参加社会实践。同时,构建平台实现各高校实践资源的共享,合理安排各高校实验室和设备对外校的开放使用时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制度

1、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推行多种教学方式。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习惯于全盘接受而很少思考和怀疑,学生们以拥有丰富的知识而自豪。但是,知识不等同于能力、素质和创造力。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素质和创造力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高校的教学方式不应该继承中小学的灌输模式,而应该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大学生已经成人并面临将要进入社会去工作,将要独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工作之前的大学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高校应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并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授课地点,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启发引导学生去解决课堂以外的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学习效率,实现教育目的。

2、根据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开发使用各种考试方式。高校应该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开发出多种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如除了闭卷之外,还可以采用开卷、非命题论文、案例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发明创造等各种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思考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考前突击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注重加强自身创新技能的培养。

3、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制度,以加强现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和能力,再有,可以适当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等参与这方面的教学,这对学生可能会更有说服力;另一方面针对教师在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很多工作,应该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给予肯定,进而激励教师,为创新教育提供保障。另外,对有创新创业期望的学生推进“导师制”,建立一支业务水平精湛、勇于奉献的指导团队,以创新创业教师为主导,邀请校外技术人才、企业家和投资人加盟,并吸纳优秀研究生作为导师的助手。以开放式咨询、见面会、学术研讨会等方式形成长期支持计划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4、建立多种筹资渠道获得项目支持资金。一方面高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划拨一定比例的创新创业基金用以扶持项目前期启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融资平台,与企业、风险投资家和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及时提供资金支持和项目的引导开发,以及帮助进行市场应用推广,从而获得双赢。

(三)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高校应该倡导创新文化核心价值理念,树立科学技术发展方向与创新追求相统一的价值观,树立敢于突破、追求卓越的自信心,树立协调合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认可为适当比例的学分,并通过建立文化传播平台,经常举办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讲坛、创新成果及优秀创新个人事迹展览,对创新创业事迹予以公开表扬和肯定,并进行大力推广,发挥榜样的导向和牵引作用,帮助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通过互帮互助使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来。

(四)推进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应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进步需求为最高追求目标,切忌闭门造车。鼓励大学生追随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关注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关心经济社会运行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找准创新切入点。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院校可以参与帮助寻找适当的合资合作伙伴组建以创新创业为目的团队,最终形成知识产权、工艺技术等创新成果;可以参与转让过程将其推向市场,或者可以帮助联络企业参与生产环节,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成立企业,自己直接生产以实现价值,以创新促进创业,形成以创业牵引拉动创新的成功模式,实现大学生由教育资源消费者向社会价值创造者的转变。

四、结论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要进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这就要求必须要改变高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通过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把单纯的灌输知识转变为让知识文化走进学生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启动学生心灵深处的创新潜能,促使他们运用思考力和创造力将知识的力量尽情发挥,以帮助改善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经济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唐景莉.教育部“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4.23.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企业人才 培养机制 共青团

人是推动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关系到整个企业机器的稳定、长期运行。近年来,企业日常管理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纳入到整个发展体系中。通过企业实践可以看出,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需要各种力量的配合,并且只有将机制真正的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检验这种机制是否真正的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将人才的来源分为内部培养及其他单位调入。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人才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工作文化的融合能力、同事之间的信任度等,这些空降兵给企业人才培养增加了困难,导致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外力的配合,高薪聘请一些企业所谓的顾问。这些顾问虽然在技能水平方面较好,但由于其并没有在工作在一线,无法熟悉企业的内环境,往往影响了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因此,企业培养人才创新机制的首先即是将门关好,利用企业的内环境,让青年人感受到企业文化,从根上进行培养。共青团工作关系到国家青年人素质的形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从这方面来看,形成共青团工作内部良好的文化体系是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首要问题。

二、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

寻求合适的内部培养机制,是企业培养制度的核心。这种培养制度能够形成企业独有的培训方式,将企业文化深化到新员工成长的各个环节。一些好的方法陆续在企业中使用,这些方法的核心都是关注新员工在企业的适应能力,那么,如何在员工适应企业的前提下逐渐提高工作技能。近几十年来,导师制日益成为各个企业培养员工的重要方法。老同志带动新同志发展,熟练工指导新人操作,成为越来越多企业使用的方法。在国外,职业导师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内部职业。企业建立导师制度,能够形成在职管理人才的良好机制,经验丰富的员工一对一培训新成员,减轻企业集中培养等方式造成的巨大成本浪费。创新导师制既能够使得企业达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又能够使得员工之间培养良好的感情,加深团队合作。共青团的工作较为繁杂,工作之间关联较大,导师制能够使得人才培养深入到每个细节,避免出现工作死角,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笔者建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导师制的创新:

1.培养的目的和方向确定 。企业需要针对工作安排,深入调研企业每个部门的需求,参考往年的工作情况,提出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计划,确定每个人采用哪种导师来进行培养。例如,为每个员工进行素质考核,从而制定其培养计划是一个好的方法。

2.确定合适的导师。导师在新员工培训中起到了一个关键作用,企业需要将每个导师的特长发挥到最大,这样才能使得整个培训制度达到最大优化。每个新员工的情况不同,企业需要对其进行认真调研后,安排适当的导师。对导师的工作情况,之前是否有过培训经历也应认真考察。

3.导师培训机制。有人认为,导师是不需要培训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熟练度很高,一定能够将技能充分的传授。殊不知,由于新员工的接收能力、个人素质不同,导师需要按照合适的手段来进行培养。导师提前培训的机制能够让导师提高培训的素质,同时,也能够传达企业对导师培训的要求。

4.定期考核。企业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必要将培训机制纳入到业绩考核中,形成考学结合的培养体制,做到考核成果有依据,考核责任可追究。

导师制是一种快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这种制度更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保障公司后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但是对于不同公司,导师制的形式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但有些共性的东西一定要避免。例如,防止出现拉帮结伙的情况。

理顺与青年的关系,梳理好共青团工作的职能,建立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任务。共青团是凝聚、带动广大青年的基地,是国家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环节,需要走在国家发展的前列,保持先进性。因此,应认真思索共青团与青年的多维模式,即将青年活动的各个环节细化到组织、活动、服务、引导等环节,明确共青团内部工作的核心和要点,将这些关键要素深化到青年人才培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发展成为有创新力、有特色的共青团青年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6-0081-03

据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80%。“大学生”早已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在大众教育背景下,高等学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应用型人才并非学术型人才。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人才培养结构不够合理, “学术型”人才供给相对过剩, 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越显匮乏。培养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培养模式和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高校提升办学实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系统研究始于21世纪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含义、特征、模式、主要障碍、培养体系和培养途径等问题。袁东(2011)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首先,它不是那种“拔尖创新人才”;其次,它是应用型的;第三,它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它的定位应该是: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受过良好创新能力训练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人才类型是应用型,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突出创新要求。

蔡娟(2010)、范跃进(2006)等学者也阐述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点[1-2]。笔者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系统化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创新成果的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的功利化与行政化倾向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2009)指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系统集成度较差,对人才培养这一复杂系统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管理条块分割、教学工作系统不协调,以及教学体系内部宏观―中观―微观教学设计不配套等系统层面的问题[3]。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公办高校行政化、功利化的大学办学理念和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校长的选拔、任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单方面进行的,导致学校发展思路和目标必须符合行政主管部门的意愿,但却不一定适合学校的办学要求。

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倾向,致使部分高校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能迅速提升其“政绩”的科研数据方面,一些高校领导无视科研基本规律,鼓励教师不理智地申报各类项目、,热衷于搞科研“”,学校不以追求学术卓越为目标,而是热衷于追求短期的科研业绩。“今天的大学充满功利,创新活动围绕项目转,教师的相当精力用于项目申请,真正出于兴趣的探究难以得到支持, 大学创新的核心精神难以得到体现”[4]。

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导致一些高校的战略规划、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相适应,课程老化而不愿意更新,学生们没有学到真本事。这种状况之所以持续不衰,是因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它与学校在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没有必然联系。

(二)现有科研评价制度不合理

1.科研成果评价重量轻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存在片面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轻质量的倾向,“项目数和经费数额大幅度增加, 而创新的成果增加却不明显[5]。”虽然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某省一所知名高校,论文写得最多的前几名教师一年竟发表百篇以上,这种近于荒诞的现象不但没有受到质疑,反被当作一种成就,当事者可以领取数额不菲的奖金,并作为升职晋级的台阶,而校方则觉得学术天平上又增加了若干砝码[6]。

2.即时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判断科研成果的创新

性。所谓即时评价是指依据论文著作已有的转载率、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等统计数据来衡量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运用这种方式评价科研成果质量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而且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实践检验的成果,这种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其创新性。“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邬沧萍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全局性、战略性科学……要靠长期的文化积累取得,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其次,一些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科研即时评价数据,发生互引、互转、自转、自引等不良行为,从而影响了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科研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行为有很强导向作用,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研的短视行为,并有可能引发投机取巧,甚至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的现象发生,并在很大程度上挫伤教师潜心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创新素质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创新引导能力不足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因为,就后一项新要求来说,对于在传统知识灌输式高等教育体制中培养出来、同时又在这种体制的教学模式中长期任教的教师,并不完全懂得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不真正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模式,至少需要经历一个转型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许多教师没有亲身参与过本学科领域的实际运作,对实践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指导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部分教师在功利体制引导下,重视科研轻视教学,教学与科研脱节,有些教师虽然做了很多项目,但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科研成果”很难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学术泡沫、论文造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成果的产出。据有关专家预测,目前我国“”产业年销售额或达30亿元[7]。

(四)教学制度设计与创新人才培养不适应

1.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没有真正融入教学实践活

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督导和教师考评等教学管理制度都在显著位置阐明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但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并没有真正融入实际的教学运作和教学管理活动中,所谓创新人才培养仅仅是一种理念和口号,学生的创新潜能难以得到有效开发,培养创新人才的社会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仍在部分高校占主导地位。少数教师在教学创新成果得不到学校的鼓励,为数不多的课堂讨论基本上流于形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毕业实习有名无实。

2.缺少对教学过程创新性评价的指标及奖惩机制。由于缺乏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只能依据于学生评分、督导评分、试卷评估、毕业论文评估等易于体现标准化、规范化和差错率等方面的考核内容,很难评价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方面的差异性。许多高校同行专家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功能已经基本丧失,从而导致教学和“科研”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越演越烈。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高校校长的公开遴选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去行政化的大学校长公开选聘则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所在。公立高校应组建由政府主管部门、社会捐助企业、优秀校友代表、教师代表等成员组成的校 “理事会”。理事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校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不直接介入学校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校长是主要行政领导人,由理事会遴选、聘用,向理事会负责,在理事会政策范围内自由行使职权。校长任期内的主要角色是职业经理人,并要尽快实现由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向教育家的转变。湖南大学校长赵跃宇承诺任期内不申请新的科研课题,不招收新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新任校长董奇也提出不申报新科研课题等 “四个”承诺,表示要把100%的精力用于学校管理,要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应该强调的是,校长职业化并非去学术化,校长在聘任期适当参与一些科研活动,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但不能把过多精力用于专业学术研究,否则大学校长就很难真正回归本位。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过于功利,大学校长过于功利,对社会将是个祸害。”过于功利的大学体制与高校创新氛围的营造和可持续发展是完全相悖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化和功利化的大学体制;激励学校领导全身心地履行岗位职责,促使学校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协同创新有效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推动学术研究创新成果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启迪,创新潜能得到挖掘,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建立创新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

1.树立精品意识,抑制垃圾论文泛滥。高校鼓励教师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由此而助长教师违背科研规律在短时期内超常规地产出科研成果,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短期内和课题申报项目过多的教师,对于这部分成果,应该由院(系)甚至校外同行专家进行审阅和把关,评价这些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关联性和替代性(或重复程度)。如果这些成果确有学术价值,应该进一步宣传推广,产生示范作用;如果这些成果缺乏应有的理论和实际价值,应勒令其整改,并取消相应的科研奖励。这样做可能在短时期内会增加科研评价成本,但从长远看,会形成一种抑制科研垃圾的行为导向,其边际效益将会逐步提高。

2.发挥多种评价手段的作用。把即时评价、实践评价和历史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实践评价、历史评价等长期评价的作用。要规范和完善院、系二级教学组织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机制,尤其要对已结项、发表及获奖的较高层次科研成果,在特定的范围内举办学术讲座,这样做的好处有三:一是推广高水平成果,以开阔广大教师的研究视野;二是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三是有利于形成同行对成果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如果是低水平研究成果,必然会在同行面前露馅。要充分发挥院(系)学术委员会和具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同行专家在科研评价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健全教师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机制

1.严把教师聘用关,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实践的机

会。教师的创新潜质不仅决定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而且会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校在选聘教师过程中应严把教师录用关,通过相应的科学测试方法,来考察新引进教师的创新素质。考虑到我国高校教师的实际状况,中青年教师在具有扎实理论研究功底的同时,应该让他们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锻炼,了解相关业务单位的操作流程,感受相关业务单位创新的实际做法,逐步提高高校教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行为能力。

2.充分发挥学术团队作用,不断提升教师创新素

质。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及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发达,是因为具备社会属性。否则,人脑将比现在小得多[8]。目前我国高校多数教师是为了完成课题和论文而科研,而完成科研任务的主要方式是“单兵作战”甚至是“闭门造车”,而以兴趣为基础的科研交流活动太少。应该支持和鼓励成立读书会或建立学术沙龙,交流思想,互相启发。学术沙龙是一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教学组织形式, 是一个信息交流空间, 是一种问题探讨与解决的方式, 是实现创新的平台,因其开放、平等、多样、创新、互动等特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9]。

(四)完善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运行机制

1.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本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理念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应该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前沿理论、把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的差异,对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方面的创新程度及实际效果,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等工作的创新成果等内容作为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创新性的基本依据。

2.完善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

系。悉尼大学校长米歇尔・斯宾塞(2011)指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所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才算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这样才会在参与各种社会建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赵静杰等人(2009)从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业绩四要素, 构建了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模型[10]。考虑到许多高校学生缺乏系统的、可持续的创新实践机会,因而其整体创新能力尚不能在学校学习期间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质更为重要。应该从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创新潜能:一是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二是创新学习能力;三是业务运作能力;四是交流沟通能力;五是整体创新能力。对这五大能力的评价,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二级、三级评价指标,以此为基础进行问卷调查,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创新潜能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蔡娟.略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导刊,2010,(6).

[2]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

[3]钟秉林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

[4]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5]李培根.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我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6]沈佳.垃圾论文满天飞[N].山西日报,2012-07-19.

[7]张春海.“”产业可以休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6-27.

[8]李欣编译.合作让大脑更发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5-07.

[9]李雄鹰.学术沙龙:一种创新性研究生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1).

[10]赵静杰等.企业创新型人才评价指标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9,(3).

收稿日期:2013-11-10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安财经学院;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

五、坚持开放办学,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60-03

一、实施“三大策略”,

切实推动名师工作室有效建设

(一)机制保障策略

一是舆论导向机制。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张家港中专”)领导一贯倡导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不准看的人笑干的人”, 在全校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舆论导向,鼓励教师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力。二是学校实行动态聘任、活化分配的用人机制。学校实行以块为主、分部管理制度,各部拥有相应的聘任权、考核权,推行全员动态聘任和中层干部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职务聘任制,做到优者上、劣者下、平者让。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凡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外出考察学习等方面都优先考虑,并在学年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这些机制的推行,激发了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争当名师的内驱力。

(二)制度建设策略

学校在2007年就出台了关于设立“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规定,确定了名师及成员的条件、工作室的组建办法、管理与考核办法以及名师的权利与义务,为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三)强化过程策略

为激励督促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完成各项任务,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切实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过程管理。一是健全工作室建设组织机构;二是聘请名师指点,聘请校内外专家作专题讲座,并引进企业人员加入名师工作室;三是硬件支持,精心挑选实习实训场所为工作室提供活动地点,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四是考核到位,每年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终结性考核,以工作室为单位,每学年按考核得分享受相应比例的考核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成员劝其退出,同时按程序补充新成员。

二、推进“三大工程”,

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

(一)以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的教师培养工程

一是制订了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选拔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进修、公开课开设、成果呈现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进入骨干教师行列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近三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优秀教师群体覆盖了各专业。二是不断落实和完善“青篮工程”。通过骨干教师帮思想、带业务、传作风,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把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有效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四是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不定期在校内展示苏州市级以上名校长、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五是注重团队建设。由一个名师引领一个团队,形成了如朱劲松引领的机械专业团队、李兴莲引领的机电专业技能团队、方琴引领的服装专业团队、顾关胜引领的财会专业团队、秦宇飞引领的化工专业团队、高龙军引领的数控专业团队、陶静悦引领的外教中心团队、常鹤辉引领的汽修中心团队。通过以上举措,师资队伍得以整体优化和提升,在专任教师343人中,有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3名、省中心教研组成员5名,苏州市名教师、学术学科带头人9名,张家港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73人;有技师及高级技师95人,“双师型”教师181人。许靖老师获全国信息化大赛一等奖,6位教师在江苏省“两课”评比中获示范课,李兴莲、张海碓、潘辰扬、方琴、陈宏伟等为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教练。还涌现了江苏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苏州市先进巾帼文明示范岗,苏州市十佳师德标兵、张家港市美丽教师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学校的名师工作室是一批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和壮大使张家港中专的教师队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以教学改革为主题的专业建设工程

1.名师工作室是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实验室。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通过校本探索、校际交流、总结推广等活动,促进课改成果从逐步积累到集成推广。朱劲松工作室团队参编、主编教材8部,主编《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机械基础》《数控编程与加工》已在学校广泛使用,朱劲松校长还领衔了7项课题的研究。李兴莲工作室的教师参与了10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的《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和《传感器与PLC应用技术》属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改革示范教材。《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学习手册》《空调制冷技术学习手册》由人民教育电子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方琴工作室成员有多人次参与省大赛试题库建设,参与江苏省服装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开发,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纺织服装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编写了《服装项目教学》校本教材,工作室成员中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省、市、校级课题10余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20余篇,在省、市级开展专业学术讲座10余人次。

2.名师工作室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车间。学校名师工作室成员充分利用自身既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又熟悉企业生产的优势,凭借自身在企业中的人脉资源,外向开拓,从承揽生产性实习任务、“订单式”培养开始,首先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朱劲松工作室从来料加工开始,率先提出“七合一”的教改模式,并被教育厅在全省推广。李兴莲工作室将技能大赛的项目搬进车间,搬进课堂;方琴工作室将服装专业的相关课程放到缝纫教室完成。他们率先在自己的专业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并将成功之星火迅速转变为在学校乃至全省燎原之势。可以说,他们是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智囊团。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名师工作室,各个专业得以迅速发展,为学校成功申报并通过验收首批国示范校奠定了基础。

3.名师工作室是技能大赛及创新设计的工作间。名师工作室与学生创新活动室进行了部分功能融通,并结合企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有效地开展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近三年来,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20枚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在省创新大赛中获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朱劲松作为学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连续5年获省技能大赛先进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本人也被评为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个人,并有多件作品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同时获江苏省创新大赛最佳伯乐奖。李兴莲工作室自2008年以来,辅导的学生有10人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牌、6人获银牌,并且其中5人是第一名,有45人次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国大赛的项目也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5个。团队中有4位老师获省创新大赛伯乐奖,指导学生创新作品获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2人次。方琴工作室团队中有市级大赛教练5名,其中部级教练3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辅导学生获得金奖9人次,银奖2人次;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教师个人参赛获金奖4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金奖10余人次;团队中,辅导学生参加创新大赛获全国金奖1人次,省金奖1人次,银奖3人次,铜奖3人次,其中有3件创新作品获得了全国专利,1人被评为创新大赛伯乐奖。

(三)以校企合作为平台的校企共建工程

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吸收了行业企业的相关专家参与,可以充分利用名师对企业技术熟悉的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及推广工作,提升名师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促进校企顺畅沟通,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实现校企的互惠双赢。朱劲松工作室成员与企业工程师合作,研发了《3D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该项目软件前期开发工作已完成,在学校教学中进行了试用,效果显著,即将投入市场运营。李兴莲工作室团队完成了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变电站实现综合自动化项目改造及织网机上钩架专用钻床数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生产。方琴工作室团队帮助企业开展品牌设计开发。施婕老师担任上海赛晖服装有限公司童装品牌设计总监,为企业成功策划并运作开发了“小乖猴”、“唯路易”童装品牌,实现唯路易2011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产品同时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方琴老师针对困扰张家港市盾威纺织品有限公司多年的“夹克衫门襟起吊”问题,提出了“增大原有样板肩斜量”修改方案,成功地解决了企业技术上的难题。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已成为教师产学研的平台,校企合作的窗口。

三、开展“五个一”活动,

着力壮大名师工作室团队

(一)选好一名工作室主持人

用3-5年的时间,打造3个以上省内乃至全国知名的专家型教师、专家型管理人才。同时在全校各专业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负责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学校的各个主干专业均成立相应的名师工作室。

(二)培养一群优秀骨干教师

制订工作室3年发展规划和工作室成员的成长规划,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完成50名左右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努力提高其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产生一批科研成果

学校的各个名师工作室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以一个科研成果或社会服务效益来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专利、教学设计、作品、课件、论文、课题、专著、教材等多种成果形式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四)建设一支骨干队伍

在建好现有名师工作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名师、名师工作室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全校各专业构建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教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发源地,优秀青年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

(五)探索一条名师培育路径

凝聚工作室各方资源,探索名师、骨干教师成长规律,总结出一条规律性的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切实可行的名师、骨干教师成长培育路径,促进学校知名教师自我发展和快速成长,为学校的内涵提升、高速发展夯实基础。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Promoting Connotation Quality:

A Case Study

LIU Xiu-ping

(Jiangsu Zhang Jiag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ang Jiagang 215000, Jiang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