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063-02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出来。如何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其中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理队伍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临床护理工作中,不良的护理思维,又是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找出并克服护理思维中的弊端,对于提高护理质量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护理工作看成是医疗的辅助部分,是对医生工作的补充,是医疗活动中的一个片断。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单纯地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护理,形成了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护理思维中的惰性,演变成不良护理思维。

1 不良护理思维的具体体现

1.1 静止性的护理思维

护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在“执行医嘱”的框架下工作,护士自然容易形成静止性的思维方式。即诊断是医生的事,执行医嘱是护士的事。这种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既不能给医生提供参考性的医疗信息,又不能进行前瞻性的护理。如临床上一个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的休克病人,医生根据入院病人的当时情况,医嘱2 500 ml液体补液,以观察血容量的变化。护士按医嘱执行,当2 500 ml液体输完后,她即把输液针头拔掉,因为医嘱已执行完毕。她的思维是静止在执行医嘱上,她并没有想到:这样的重危病人,即使液体量已足,也需要用最慢的滴速,保持重危病人抢救时的备用给药通道。

由于功能制护理体制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更容易产生静止性的护理思维方式。如值班护士只负责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工作,她的思维只静止在这几个方面,而不注意病人的精神症状及体征等方面的变化。如果改变一下静止的思维方式,在完成分担工作的同时,观察一下病情或许能发现一些问题,给医生做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如我院一名妇科护士,在完成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方面的测量工作时,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腹痛加重,下腹部压痛明显,及时报告医生,确诊为宫外孕破裂出血行急诊手术,从而避免了一场医疗事故的发生。

1.2 主观主义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法不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先入为主地要客观适应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护理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假象,影响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个别护士根据几天以来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均正常,就主观地在自己当班那天,将正常值填写在表格里。有的侥幸而过,有的出现异常尚未发现。如我院外科收治一胃溃疡择期手术的病人,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在护士的护理思维中,主观想象在择期手术前血压等仍会正常。所以每天反映在表格里的血压等都凭主观思维填上正常数值。在病人手术的前一天早晨,自觉头晕、恶心、心跳、乏力,当天晚间以胃溃疡并出血行急诊手术。而反映在表格内当天的血压、脉搏等仍正常。

1.3 片面性的护理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在护理工作中只抓住其一点,不计其余。一个外伤性关节炎病人,只片面强调关节局部的护理,忽视了功能护理,结果外伤治愈,功能丧失;一个并发压疮的病人,只注重局部创面的护理,忽视了躯体护理。在片面思维的影响下,有的只强调躯体护理,而忽视心理护理,同样也得不到满意的疗效。如我院内科收治了一因家庭纠纷服毒的女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由于忽视了心理护理,病人的心灵创伤未能解除,出院后又再次服毒。

2 如何克服护理工作中不良护理思维的影响

上面论述的几种思维弊端,从整体上反映出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护理思维中的惰性。这种惰性直接束缚着护士思维水平的发挥并影响着护理质量,必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

2.1 变功能制护理为整体护理的“护理过程”

“护理过程”是护士针对病人的需要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系列护理步骤与活动[1] 。“护理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列过程。“护理过程”的思想具体体现了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本质和要求。这种本质和要求是变“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那种主观、静止、片面性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能适应这种护理思想的转变的。在“动”中克服思维的弊端,在“变”中提高思维的能力。

2.2 变惰性思维为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要克服护理思维中的惰性,就必须重视在护理工作中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一要有知识的广博性、扎实性;二要有思维的熟练性和灵活性。一个有经验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学习,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经验。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诊断和治疗知识,在处理病人时老练沉着,甚至医生还未想到的问题,她已做好了准备。可想如果是一个有思维惰性的护士,是不会做到这一点的。

2.3 逐步实施护理诊断,促进护理思维能力的提高

护理诊断是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关键步骤,是对病人现实的或潜在的影响自身健康的问题和其症状与体征的说明。要做出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就要了解影响病人健康的因素,掌握病人的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护理诊断又不同于医疗诊断,所以不能跟着医生的诊断跑。问病史、查体征,不仅仅是医生的事,护士也应参与。这样一来,就打破了以往那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养成的习惯和惰性的思维方式。使自己在护理过程中被动或主动地进入“诊断角色”,从而完成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和医疗诊断虽然有区别,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为了病人身体的早日康复。合理、正确的护理诊断,不但能很好地指导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给医生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信息。把医生、护士、病人三者的单一循环,变为开放性的双向循环。

[参考文献]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评判性思维; 急诊护理; 急救水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nursing. Method: To train and improve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es so that they could innovate first-aid nursing theory, practice and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Result: Through training, their study initiative was improved, their thinking was broadened and their overall level of emergency nursing was also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can improve emergency treatment level.

【Key words】 Critical thinking;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Emergency treatment level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Taizhou, Taizhou 225321,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22.041

评判性思维也称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境中能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从护理的角度看,是对临床护理问题的决策过程[1]。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已经深入到整个护理工作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2]。有研究表明,为了加强护士的护理决策能力,应该重视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3]。本科在2013年4月开始运用评判性思维对急诊护士进行培训,实际解决急救护理中的困难,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20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14名,中专1名;年龄19~42岁,平均29岁;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护师10名,护士8名。由护士长及3名护理质量控制小组的成员组成评估小组。收集2013年1-6月的各项考核成绩来进行对比,收集前后人员没有变化。

1.2 方法

1.2.1 急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明确概念,认识到评判性思维是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建立起来的,与工作是相互影响、密切配合,能够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4],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和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来工作。有研究认为护士的决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她的评判性思维能力[5]。(2)加强护士专业理论的培训,提高护士整体水平[6],鼓励各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学习。只有基本理论扎实了,才可能充分地运用于临床中。因此,科室每月中旬进行护理三基理论、下旬急诊专科理论考核各1次。(3)晨会开办知识小讲座,设立科内群网,每天将所学知识上传,让所有护士都能看到,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护士长隔日提问,以了解护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4)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会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从表象中看到问题的实质。例如,一名16岁少女腹痛急诊入院,当班医生认为是痛经,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护士发现血压偏低,问了一下月经史,怀疑有内出血,建议腹穿,查一下尿妊娠试验,结果证明是宫外孕。

1.2.2 科学地引导护士在实践中运用评判性思维 (1)每次重大抢救任务后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哪些急救流程可以更加优化,什么情况下采取哪种急救方式。同时让护士建设性的思考,急诊诊治流程的实施可使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流程管理中的操作,减少传统模式带来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效抵制各种不正确行为,从而使其工作不再慌乱[7]。例如,抢救骨盆骨折的为什么不能下肢输液,抢救心脏病为什么要选择最靠近心脏的血管等。在现场将问题解决地透彻,可以给护士留下深刻的印象,下次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让护理人员知道不同情况用不同方法来急救与护理,避免犯相同的错误。(2)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抢救药的使用,要求护士熟识每种抢救药的剂量、常用量、药物原理、放置的位置等等。掌握口头医嘱执行的原则,绝不机械地执行抢救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一定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这种药物,及时将使用过的抢救药登记好。对于有怀疑的医嘱及时提出疑问,杜绝执行年轻医生下达的错误医嘱[8]。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创新提高[9],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急救过程中机器出现故障怎么办,如何不中断抢救;例如洗胃机如果在抢救过程中出现故障,无法排除,怎么办?思考后护士认为可以用吸引器来代替。如果心电除颤导电胶用没了,怎么办?可以用生理盐水纱布来代替导电胶的使用。如果输液泵抢救时出现故障了,无法控制滴速怎么办?护士提出可以使用4号头皮针连接输液可以控制药物的滴速。这些都是临床上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但是护士在充分思考之后都得到了很好地解决。(3)组织抢救小组的成员运用情境模拟演示法来进行演练,设想各种急救场景,从患者被送入抢救室开始,让护士独立思考并判断患者目前所处的状况,护理首先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护士之间如何配合,如何分工可以达到最佳的抢救效果,有效节约抢救的时间。通过仿真急救演习,使临床复杂多变的情景得以再现,使护士掌握急危重患者的急救流程,消除护士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信心[10]。科室每月底在召开护理质量反馈会时将抢救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运用评判性思维方法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认识,集思广益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例如平时在抢救休克患者时迅速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抢救的关键[11],静脉留置针是目前认为最理想、最安全的输液通道[12]。但是实际工作中虽然留置针已经打上,输液调节器调到最大,但是滴速就是达不到抢救的水平。大家分析原因如下:(1)血管方面的因素,由于外周血管处于痉挛状态,外周阻力加大,溶液的压力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液体难以输入体内;(2)患者肢体放置位置的影响,将静脉留置针处于扭曲的状态,影响液体的进入;(3)静脉留置针由于血流瘀滞产生小的血凝块不完全堵塞管腔,或者穿刺时所带进的皮肤等组织不完全堵塞管腔,影响液体的输入;(4)有早期DIC发生的可能。针对上面的几种原因,大家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评判性思维来解决此类问题,首先先确定留置针是否在位,再检查有没有机械性压迫地问题,最后通过提升液体压力的手段来达到快速输液的目的,最后考虑有没有DIC的发生,如果有立即反馈给医生,争取尽快地抗凝治疗。另外,护士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发现通过监护仪测得的数据往往偏高一些,所以当对测量数据有疑问时,一定要进行人工测量。为什么先进的仪器测量数据会有偏差呢?护士经过思考与查证后发现监护仪测得是单位时间段的平均数值,与实际测量有一段时间差。通过小组间的评判性思维的分析,能够很好地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护理问题,特别对于新同志可以达到快速提升急救水平的目的。

1.2.3 设立护理技术创新小奖励,鼓励护士们开动脑筋进行小技术革新 比如如何让患儿鼻腔、耳道的安全用药,本科采取将头皮针针尖部去掉,取软管部分连接注射器来滴入药物。将一次性小儿吸痰管用于婴幼儿的保留灌肠中。采取输液冲洗法在急诊手外伤清创中有效节约了冲洗液,同时保证了溶液持续性无菌地使用,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采取空气加压输液法和袖带加压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输液速度来抢救休克患者。如何减少患者清创与换药时的疼痛感?护士们充分运用评判性思维来分析,最后设想将局麻药灌入无菌的小喷罐内,运用局麻药的表面麻醉作用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经过临床试用后,反响不错。

1.3 评价方法 对培训前后护士的三基理论平均成绩、专科考试平均成绩、护理部技能考核平均成绩、护理技术创新项等进行比较。三基考试由护理部统一命题,专科考试由科护士长统一出题,技能考核由护理部进行(除颤+洗胃+心电监护+呼吸机+心肺复苏)等技能综合测试得出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培训后急诊护士的各项考核成绩得到大幅提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在质疑与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认知过程[13]。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理论、技术操作的培养,护士思维的训练[14]。本科护士通过评判性思维不仅提高了护理急救水平,提高了急诊护士的应变能力培养了急诊科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15],更重要的是促进护理创新,提高护士素质。通过评判性思维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提高了护士的学习主动性,开阔护理人员的思路,激发她们的创造新能力,使急诊护理质量得到有效地保障,护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少丽,林婷,林少华.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1):127-129.

[2]张华.评判性思维在普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4):244-245.

[3]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52-255.

[4]张留巧.评判性思维在创伤骨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3):120-121.

[5]高静,吴晨曦,杨翔宇,等.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与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4):1-5.

[6]何岳.评判性思维在预防常见护理差错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与实践,2012,24(20):2505-2506.

[7]王云,贾亚平.急诊诊治流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2014,30(8):38-40.

[8]王静.评判性思维在医嘱执行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5):312-313.

[8]张文君.评判性思维在急诊病情观察中的应用[J].健康必读杂志,2013,6(6):515.

[10]王惠珍,许小平.情景模拟演练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7):67-69.

[11]魏向红.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70-71.

[12]马引弟,冯岩,王素青.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8):11-12.

[13]赵振娟,林平.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12(1):189-191.

[14]王红,匡大林.护士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1-2243.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评判性思维;实用性人才;护士角色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60-01

评判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选择、识别假设,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临床护士只有具备了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才能正确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制定出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做出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分析,明确预期结果并判断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才能善于发现和寻找丢失的信息资源,在整体护理工作中做到言行有理有据[2]。

1评判性思维与知识累计

评判性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识别角色,在反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出护理判断和正确取舍的高级思维方法及形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界人士在教育和临床实践领域开始重视.强调和应用评判性思维的方法。其特点为:主动性、独立性、反思、全面审视、有说服力的评判,国际护理界已通过大量研究证实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育、临床实践及护理科研中的重要意义,这也要求护理专业学生知识的积累要丰富才能遇到问题迎刃而解。

2评判思维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我国护理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思维指导下,过于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思维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护理人员个人潜能的发挥,导致了护士行为的机械性和思维的懒惰性[5]。。因此在护理教育中要注重学生进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临床护士只有具备了分析判断能力才能和好地对病人的健康做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分析,明确预期结果,并判断患者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才能善于发现和寻找的信息资源,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能够做到言行有理有据

3评判性思维在护理教学,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装和创新的科学,现代医学对护士的要求已补仅仅是停留在打针、发药等机修性执行医嘱方面,它要求护士应之一配合医生主动护参与治疗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护士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外,还必须要加强自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1:1例头晕老年患者主诉眩晕、乏力一周余,医生经常规检查诊断为颈椎病,给予颈椎牵引3天后,出现呕吐、烦躁,不能直立行走等症状。护士根据观察,提议医生给患者进行CT检查,急诊CT示颅内多发性肿瘤,进一步检查发现为肺癌脑转移。一星期后患者烦躁并呈浅昏迷,即改变治疗方案。病例分析:老年人头痛未经详细检查,未作CT及头部彩超检查即确诊为颈椎病是错误的,根据病情观察,护士有责任提出疑问,可避免继续进行错误治疗,为患者癌症的救治赢得时间。例2:患者,女,71岁,因眶上神经痛就诊。当时患者血压150/90mmHg,但经详细询问患者平时血压值为80~110/50~60mmHg,这种情况在老年女性患者中就应视为高血压,但为引起医生重视,备诊断为神经炎给予肌注射维生素B120.5mg肌注。一周后患者在佳中洗澡时,因突发脑出血昏迷。在此病例中,护士若能根据自己的判断,为医生提出正确意见,或许能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因此,护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病情危机情况下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念。例3:患者,男,82岁,确诊肺癌1年未行根治切除术,经治疗、化疗后病情平稳,不咳嗽,无胸痛或咳嗽,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正常,但经护士细心观察发现老人生活规律变化,排便时间正常,夜间睡眠差。尤为明显的是患者出现言语混乱,应答补正确,识人错误等现象。在全面仔细观察后护士提议医生给予患者行CT检查。急诊CT示病人肺癌以广泛转移,转移到脑,形成多发性颅内肿瘤,这是造成上述意识模糊、语言错误的原因。转移到盆腔,形成盆腔多发性肿瘤,这是形成患者排便不畅,排便时间增长的原因。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仅为意识障碍和排便不畅的,而自身未感不适。对于老人一旦出现生活规律变化,临床症状不典型,常常是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也无明显不适。而护士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患者关爱负责的态度,最重要的是护士评判思维能力的提高,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助。

4评判性思维与护士角色的适应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发展趋势

由于电力行业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自然就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的故障预防与诊断就变得非常的重要。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保护装置的检测以及继电保护识别信息找出故障元件来实现的。其中,识别故障元件的位置、误动作以及类型等参数信息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当电力系统出现故障以后,各种远程终端装置就会将报警信息传递给管理系统,作为故障诊断的依据[1]。

一、电力系统故障问题分析

(一)以专家系统原理为依据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

专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开始得比较早,目前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专家系统就应经应用到了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领域中,这是由于它所具有的很多特点都与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相切合。也正是由于整个原因,我国在以专家系统原理为依据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研究上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最多的。以产生式规则为基础的系统是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中最典型的应用。它的原理是:通过规则的形式来表达断路器、保护器的反应逻辑和操作人员的诊断经验,然后以报警信息为依据对知识库进行推理,从而得到故障诊断的最终结果。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时性、直观性与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非常有效的解决很多不确定的问题,并根据人类的语言习惯来过滤出最好的解决方法[2]。

在几十年的研究中,以专家系统原理为依据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第一,在知识的获取上存在的瓶颈问题。由于知识的获取需要依靠人工移植的帮助,因此无法形成完备的知识库是导致以专家系统原理为依据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受到阻碍的主要原因。

第二,系统的维护工作有难度。由于专家系统的知识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进行性的进行更改,因此专家系统的维护工作量非常大。通过将电力系统的网络进行分割的方法可以稍微减轻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并且这种方法只需要在电网结构产生变化的时候稍作改变,就可以完成分割过程。分割以后,系统维护人员就可以只对需要更新的知识库进行修改,这样也有助于故障诊断系统的升级。

第三,容错能力较差。当出现专家诊断系统所没有涵盖的新故障时,系统就可能会出现误诊。这种情况的改善需要依靠优化智能模型的方法,通过对模糊理论的运用对知识进行模糊推理,这样就可以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这同时也是专家系统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二)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

和专家故障诊断系统比起来,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在容错能力、鲁棒性以及学习能力都更好。随着电力系统网络中故障组合模式的不同,故障信息的组和方式也不相同,将故障诊断问题模式化以后就可以将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转变为模式识别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建立非常完善的故障模型,并详细输入可能的故障信息。

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虽然可以避免专家诊断系统中的知识库难以构造等问题,也不需要进行模糊推理,但它自身也有需要克服的缺点。

第一,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效果有很大的局限性,完全取决于样本的完备性,而对于大型的电力系统来说,要想采集全部的故障样本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交互能力比较弱。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交互能力与专家故障诊断系统相比稍显欠缺,因而很难与符号数据库通过交互作用来传递有用信息。

第三,难以控制。目前尚未找到让基于人工神经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在训练的时候快速收敛以及避免陷入局部最小的方法。

(三)以优化技术为基础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有国外的学者提出了多种通过优化算法来达到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目的的全新思路。优化算法的原理是:以所发生故障的特点来设定故障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优化算法在适度值的基础上进行目标函数的更新,指导找到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止。根据目标函数所搜索到的值就是假想故障集。在优化算法的诊断系统中,最难接的问题就会目标函数模型的确定,尤其是在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后备保护的时候。

(四)推动理论向实践的发展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研究工作中,有些理论研究目前还没有应用到实践中来。为了让我国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技术不断向前进步,推动理论向实践的发展会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二、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发展趋势

针对各种电力系统诊断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将来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研究中,应该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1)信息不够完整的电力系统诊断

现有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这些条件很多系统往往都无法满足。因此未来我们需要着重研究如何在信息不够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电力系统故障问题的诊断。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设立一些比较简单的假设,比如如果继电保护的状态信息无法获取,那么这样的做法与实际情况会有多少出入以及可能引起的误诊后果[3]。直到现在,继电保护信息不够完善时的股指那个诊断方法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就解决方法,这也是电力系统故障诊断领域的主要难题。

(2)多种智能法融合

由于单一智能法的局限性比较大,因而将多种智能方法融合起来的诊断思路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可以运用多种智能体的理论来建立电力系统的诊断模型。

(3)从静态到动态

随着电力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实现从静态诊断到动态诊断的转变将会是必然趋势。另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控,这样就可以实现电力系统故障的早期预防与及时维护。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其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陆续开展了研究工作[4]。目前这些研究让步我国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在电力系统日趋大型化、复杂化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与持续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明.具有高容错能力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的解析模型与方法[J].浙江大学:电气工程,2012

[2]李晓.基于粒子群算法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J].湖南大学:电气工程,2012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师;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40-0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4%,全国汽车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其中:乘用车产量1448.53万辆,同比增长4.23%,销量1447.24万辆,同比增长5.19%;商用车产量393.36万辆,同比下降9.94%,销量403.27万辆,同比下降6.31%。

随着汽车保有量和汽车维修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特别是维修技师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如何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构建岗位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好、培养效果佳的课程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建立面向汽车维修技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努力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汽车维修企业为了适应业务量快速增长的形势和保证修理质量,亟需高素质的汽车维修人员,特别需要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掌握现代机修技术的汽车维修技师及高级技师,所以,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自己的技师,另一方面,也不惜成本引进高水平的维修技师。虽然广开渠道,但目前仍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职业理想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生选择了汽车专业,为了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建立面向技师培养的培养体系,使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铺设良好的技术上升渠道,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加强汽车维修技师的培养是高职学生扩大就业面和提高岗位适应性的需要 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量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其难度不言而喻,有的毕业生甚至改行或待业。如果学生能够具备维修技师资格水平,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容易占有一席之地,也能为有志于汽修行业创业的毕业生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汽车修理工职业能力分析

依据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汽车修理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道德 包括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职业守则两部分。职业守则包括:(1)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各项职责。(3)认真负责,严于律己。(4)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6)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保证质量。(7)重视安全、环保,坚持文明生产。

基础知识 (1)钳工基本知识。钳工常用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测量、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等钳工操作基本知识。(2)汽车常用材料知识。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燃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油(脂)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常用工作液的牌号、性能及应用;汽车轮胎的规格、分类、组成及应用;轴承的类型、结构与代号;螺纹的种类与代号。(3)机械识图知识。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公差配合的基础知识及标注方法;识读简单的零件图。(4)电工基本知识。电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基础知识;电功与电功率基础知识;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5)液压传动知识。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6)汽车维修机具的性能和使用知识。举升器;机械拆卸、安装工具。(7)汽车构造知识。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系、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功用和组成;车身的结构与作用。(8)汽车电气设备与电子控制装置知识。蓄电池的功用;交流发电机与调节器、启动机、汽油机点火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汽车电器辅助装置的功用;汽车常用传感器、车用电控单元、执行元件的基本知识。(9)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汽车维修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汽车防火知识;汽车尾气排放法规;汽车修理环保知识;急救知识。(10)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的性质、特点与基本方法。(11)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劳动法、合同法、质量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

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分析

对汽车修理工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是依次递进的,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现将修理工工作要求概述如下。

初级 (1)发动机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发动机的小修作业。(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汽油发动机油路和电路故障。(3)汽车底盘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底盘的小修作业。(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车轮与制动系统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6)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起动系、充电系、照明、喇叭、仪表装置故障。

中级 (1)发动机维护。二级维护前发动机检测与附加作业的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附加作业。(2)发动机修理。零件的检验与分类;气缸盖与配气机构、气缸体与曲柄连杆机构、燃油与进气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的检修。(3)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4)汽车底盘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底盘二级维护附加作业。(5)汽车底盘修理。离合器、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驱动桥、万向传动装置、机械转向器、悬架系统的检修;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鼓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盘式制动器与传动装置、驻车制动器的维修。(6)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7)汽车电器设备维护。二级维护前的检测与附加作业确定;汽车电器设备二级维护附加作业。(8)汽车电器设备检修。启动机、发电机、空调制冷系统、仪表的检修。(9)诊断与排除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电器设备、空调系统故障。

高级 (1)发动机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发动机总成大修;过程检验与竣工验收。(2)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3)汽车底盘大修。编制零部件修理工艺卡;汽车底盘总成的大修;过程检验;竣工验收。(4)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故障。(5)汽车电器设备修理。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空调系统的修理。(6)诊断与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电器设备故障。

技师 (1)汽车修理。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及车身的修理;电器设备的修理;汽车维修作业组织与质量监控。(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底盘与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培训;生产管理;技术管理。

高级技师 (1)汽车修理。编制汽车维修工艺规程;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维修;电器设备的修理。(2)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诊断并排除发动机故障;诊断并排除汽车底盘及车身故障。(3)培训与管理。维修质量管理;组织管理;培训。(4)技术改造与试验。设备、车辆、工艺的改进;试验和研究。

对汽车修理工工作要求的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概述分析可知,对于不同技术等级,工作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为建立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指出了方向:(1)对初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维护、简单的故障诊断与排除。(2)对中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发动机修理、汽车底盘修理和汽车电器设备的检修。(3)对高级工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发动机大修、汽车底盘大修和汽车电器设备修理。(4)对于技师、高级技师的工作要求主要侧重于汽车修理、诊断与排除汽车疑难故障、培训与管理、技术改造与试验(高级技师)等方面。

面向汽车维修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汽车修理工职业标准的分析、行业背景分析、企业调研等,提出汽车修理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素质,具备敬业和开拓精神,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运输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检测站等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作,能够完成汽车维护、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培训与管理、汽车维修技术改造与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并为今后能够胜任技术骨干、技术总监、部门主管等岗位做好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储备。

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突出综合性、职业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建立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汽车维修技师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1)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法律法规》、《汽车节能、环保与安全》等。(2)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检修》、《汽车电器设备检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汽车维护》、《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现代汽车企业管理》等。(3)集中实践主要包括《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工考证实训》、《汽车维修与检验生产实训》、《毕业综合实践》等。

课程标准构建 在课程体系构架下,根据汽车维修技师职业能力分析,编制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维修技师培养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要体现培养的目的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课程情境设计(学习情境划分、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材料选用、教学组织与设计、考核与评价、教学资源建设等。

技师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在技师培养的过程中,因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规定的项目任务,既能获得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又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也可采用校企合作“订单班”、工学交替等模式进行培养,这些均为比较适合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马良军.技师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7(6):99-100.

[2]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5下):8-10.

[3]章振周,唐成棉.职业教育任务驱动课程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7(4下):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