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企业年金思考

企业年金思考

企业年金,国外也称职业年金或者雇主发起退休计划。我国的企业年金是指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由企业及职工依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在依法参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旨在保证职工在退休之后,维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企业年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养老保障、薪酬分配和员工激励的作用。

截至*6年底,中国已有2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规模达910亿元,受惠员工964万人。随着企业年金的铺开,涉及的职工还会更多。如何保证这笔钱不断保本升值,以满足将来的养老需要,是企业年金受益者和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为“第二养老金”的企业年金,在实际运作中,资金投资运作的安全性是职工和企业考虑最多的问题。企业年金是由企业自主建立、个人自愿参与、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管理运作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的职工,每个月的工资除了要扣除正常的四金以外,还要拿出一部分钱来交到企业年金基金里去,而且这个基金只能到职工退休以后才能拿到。对一个年轻人来讲可能需要40年,这么长的时间会遇到政策变动、通货膨胀等种种风险,职工自然要问:几十年以后,我到底能拿多少钱?

人们习惯于用“养命钱”来形容企业职工的养老金,由于企业年金具有养老保障的社会属性,它要为广大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提供养老保障,决定了企业年金计划的未来收益应该具有稳定性,因此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运营应将安全性放在重要位置,但是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客观要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不仅要使企业年金基金保值,还要增值。如果仅将企业年金基金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很难实现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资本市场为企业年金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可供运作的空间。

自*6年开始,近一年半时间的牛市带来了人们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无限信心和期望,然而*7年5月30日开始的暴跌又给了信心满满的投资者当头一棒。企业年金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同样也面临着证券投资的风险。如果员工的企业年金账户资金因企业年金运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而遭受损失,那必然会影响他们的退休生活,甚至导致他们的退休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从而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因此,如何保障企业年金基金的稳定增值,是关系到广大企业年金委托人退休后能否安度晚年的重要问题,选择一名优秀的投资管理人至关重要。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是指接受受托人的委托,根据受托人制定的投资策略和战略资产配置,为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管理的专业机构。投资管理是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投资管理人必须按照与受托人签订的投资管理合同,审慎地投资运作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为企业年金基金保值增值服务。

为达到企业年金财产保值增值的目的,投资管理人应该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专业化投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方向和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

第四十七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投资,按市场价计算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投资银行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短期债券回购等流动性产品及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二)投资银行定期存款、协议存款、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及可转换债、债券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50%。其中,投资国债的比例不低于基金净资产的20%;

(三)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及投资性保险产品、股票基金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30%。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不高于基金净资产的20%。

第四十九条单个投资管理人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投资于一家企业所发行的证券或单只证券投资基金,按市场价计算,不得超过该企业所发行证券或该基金份额的5%;也不得超过其管理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总值的10%。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正式出台,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政策平台,任何一个合规的企业年金计划,都必须遵循《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投资范围限制。

虽然企业年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4方管理的信托运作模式,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年金基金就能绝对保值增值。如果仅是保本看守企业年金资本,钱可能在某个阶段是不会少,但是从长远看,受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钱是有可能贬值的。如此看来,就有一个保值增值的选择,也就是把企业年金基金投入到市场上去。因此,负责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投资管理人就至关重要。

国外的实证研究表明,年金基金业绩贡献主要来自资产配置。资产配置即是将资产配置于股票、债券、短期债券或现金资产及其他如房地产、非上市股票等,其参数的确定是资产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决策之一。同时,年金基金长达几十年的投资期限将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和市场环境,资产负债管理已经成为国外年金管理的基本技术。

企业年金的投资策略内含于资产负债的管理过程,它的制定依赖于资产负债结构。因此,选择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人的重要标准之一是看其是否具有足够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经验和技术。

*7年4月,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全国企业年金座谈会”上,劳动保障部基金监督司司长陈良在谈到年金投资收益回报时强调指出:“最好的投资回报不是最好,一直比较好的才是最好。”

企业年金是一项长期运营的计划,其投资必须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原则,所以必须通过经历资本市场起伏之后的一个长期业绩才能评判投资的好坏。5年周期是国外考评基金经理的一般周期。所以一两年甚至几个月的投资回报不具有参考意义,只有经历资本市场起伏之后的一个完整周期(至少5年)的业绩才能评判投资实力的强弱。衡量投资管理人时应该全面考察其投资业绩,不仅要看牛市的业绩表现,看其业绩表现良好时投资,更重要的是看其在下跌市场中的业绩表现,看比较长期的收益率稳定性指标。在5月31日至6月6日的市场剧跌中,大盘周跌幅达到了8.11%左右,而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的平均跌幅只有1.92%,显示了良好的“抗跌性”。

投资与风险并存,对于高投资回报的追求必然导致承受较高的风险。从国际情况来看,资本市场越发达,企业年金投资于高风险产品的比例就越高。我国的资本市场尽管发展速度很快,而且也在快速的完善和规范之中,但整体水平毕竟还不发达,投资应以稳健为主。国家对于企业年金基金投资于风险较高的权益类产品的比例做出了严格限制,固定收益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企业年金的主要投资品种。是否具有固定收益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方面的投资经验和优秀稳定的历史业绩,也是投资管理人能否实现企业年金基金稳定增值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