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途径浅议

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途径浅议

[摘要]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现代化、工业化的重要支柱。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高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所在,但就现阶段而言,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如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协同创新不足,这些都会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造成一定的阻碍。鉴于此,以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例,从多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内容,希望能为高职院校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效途径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发展理念,但从整体上来讲,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情况并不乐观。只有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与发展的有效策略,才能推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三教”改革的进一步推行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要求,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有五成以上为“双师型”教师,并要有三位以上来自企业五年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这样才能提升教师团队结构的合理性,使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在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与互帮互助共存的生态体系。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讲,进一步推动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是其发展的核心。教师、教材、教法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因此其在“三教”改革中有着关键作用;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以及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而教法则是高职院校进行改革的主要途径,教材改革与教师改革都要借助教学方法去实现。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什么”“怎样教”是需要重点思考以及研究的课题。“教什么”这一问题属于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畴,在高职院校教学中一定要将课程建设作为重点,课程改革的主要突破点为职业能力开发与实施。职业能力不能仅仅只是作为教学目标,而是要将其作为一个教学模块[1]。“怎么教”属于教学论范畴,要求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课程系统与教学内容,通过高水平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形成教学改革的合力,推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流程的重组,实现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突破传统模式的弊端。“三教”改革是一项需要付出不断努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可为其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可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改革中强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就目前来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并不乐观。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也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占比远远达不到《方案》的要求,双师以及高素质教师比例较低,师资专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2]。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需要长期坚持,是渐进性、持续性的过程。包括职前教育、在岗培训、实践训练等各个过程,是让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从“可教学”到“会教学”再到“高质量教学”,不断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使其逐渐成长为行业专家、技术权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师招聘时会对毕业生学历有较高要求,完成招聘之后也会积极开展培训,鼓励这部分教师投入到企业实践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但就目前而言,“双师型”教师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依然处于自我摸索的状态,缺乏优秀的教学团队作为支撑。随着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各个行业的技术革新速度越来越快,“互联网+教学”现阶段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可对教师团队的结构进行优化,加强教师与外部社会的沟通交流,使其能对行业、企业发展动态进行及时了解,给予学生更好的职业技能教学和指导。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构建,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也可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能融入教学创新团队中,并在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加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

二、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存问题分析

首先,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存在结构不完善等问题。高职教育对于教师团队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团队能优势互补、结构合理。但因受到历史发展因素、教育环境的多重影响,导致现阶段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教师的年龄、职称、结构以及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占比都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学校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对教师教学团队结构优化较为忽略,而这些都会导致教师团队发展过程中无法将自身的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学校在建设师资队伍时缺乏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制定了过多的制度对教学团队建设进行规范,导致教师队伍缺乏自由活动空间,教师创新性工作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最终对团队建设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的电子信息人才。因此其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实践技能。但实际上很多教师在毕业后便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企业技能标准、岗位要求等缺乏全面认识,自身并不具备较强的岗位技能,因此无法给予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更好的指导。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现阶段会明确要求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却没有构建相应的监控机制,教师自身也对此缺乏正确认知,所以存在消极应付的态度,这对其实践技能的提升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高职教师团队成员之间还存在协作创新不够等问题[4]。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能融合多学科知识,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目前,很多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关注自身从教环节,缺乏良好的团队意识、协作创新意识,没有正确认识到团队合力的重要性,导致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展受到阻碍,而这对复合型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会造成不利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并未建立考核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手段也不够合理。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师资引进激励措施,无法为学校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教学人才。高职院校并未有机结合绩效考核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薪资等,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无法得到提升,这对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构建高水平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因此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团队建设质量。但部分高职院校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团队建设,但对团队建设内涵和规律却并不明确,不能及时诊断与改进团队建设,导致教师团队建设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5]。

三、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借助校内外优质资源进一步深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对教师团队结构进行优化,积极进行双师团队的建设。通过分工协作的模式,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得以强化。高职院校要通过激励措施对教师团队内生动力进行提升,通过不断改进提升团队水平。此外,在高职院校内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综合能力水平、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四、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举措

(一)构建团队结构优化机制

高职院校要内培外引,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电子信息类教师团队。首先,以团队带头人作为引领,技能大师与骨干教师作为主体,进行金字塔形式团队结构的打造。结合不同年龄、教育背景的教师团队建设,通过对外引进和内部培养的方式,强化团队成员综合素质,使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团队成员实现优势互补。其次,分类对结构化教师团队的技能进行提升。围绕师资建设要求开展不同类型的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对电子信息专业发展领军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入电子信息行业专家进行团队建设的指导工作。最后,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对骨干教师、电子信息技能大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学历,以此来获取更高的资格证书,并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电子信息类企业的实践项目开发以及技术革新中,为高职院校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较强专业技能的骨干教师。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渊博学识以及技能精湛的师资团队。

(二)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一些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合作与交流,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产业学院的建设,共同进行电子信息技术研发、服务基地与教师发展中心等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积极构建校企协作平台,进行校企师资团队的组建,确保企业和学校之间能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共建共享,提升高职院校团队教师的综合能力。积极进行校企技术创新团队的组建,学校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重大项目的研发以及企业转型电子信息产品的研发中,对团队研发能力进行提升。为教师提供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鼓励其参与到1+X高级职能认证,或是一些含金量较高的考核中。要求骨干教师必须于每一年参与到企业一项项目中,并能指导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团队参与技能大赛,确保高职教师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懂得电子信息技术,人人能参与到开发中[6]。

(三)文化助力,在高职院校中营造合作文化氛围

首先,团队领头人要积极开展团队活动,鼓励全员参与其中,使得教师团队内部凝聚力得到增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成员有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所以一定要主动地参与到团队活动中。负责人员应定期与教师展开交流,耐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团队建设中一些非常重要的事项一定要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样才能使全体成员目标一致。对团队成员要多鼓励、多交流,在第一时间解决其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成员提升自我[7]。定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拓展训练、读书报告会等,使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能够得以增进。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校园文化理念的建立,确保团队成员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其次,做到集思广益,将团队中每一位教师成员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是一项较为繁重的系统工程,只有将每一位教师的创造力充分激发出来,结合团队的智慧,才能实现团队成员的共同制定。要根据团队建设目标、教师特长等为制订其个人发展规划和目标。此外,还要对科研团队教学培训、进修教师管理、绩效管理以及过程管理等相关制度进行完善,在团队内营造一种争先恐后的合作氛围,使每一位教师的潜力都能被充分激发出来,增强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四)以人为本,进行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高职教师团队建设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才能将团队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若团队教师责任感不强,这一团队就无法共同为同一目标付出努力。想要使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首先,必须明确每一个人的责任,结合实际情况划分教师的责任。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如采用项目开发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的方式,将团队成员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战斗力[8]。其次,分工协作,进一步推动模块化教学。将高职院校团队成员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分工协作管理,构建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明确教学的原则和内容。此外,要结合电子信息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对模块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根据对应职业岗位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模块教学单元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并明确实施流程。将具体的工作责任明确到每一位教师,使其能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最后,高职院校还要对电子信息专业团队成员的技术优势和特长进行整合,使其能协同开展教科研项目的开发,团队成员之间也可通过互相帮助和学习协同攻克难关。企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教师都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建设中,由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实际案例,教师将其转化为教学案例,之后提供给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建设脚本。在研究与实践课题的过程中,可由一些资深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对最新专业技术成果进行接触和学习,跟踪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学术动态,提升团队内每位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总之,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会对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造成直接影响,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又在于组建创新团队。所以高职院校需要细致分析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团队结构进行优化,提升团队教师成员的综合能力,强化协作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质量。

作者:李纯 单位: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