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经营论文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精选

文化经营论文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策划应旨在培养自己忠实的读者群。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读者的注意力就是经济效益。一切活动策划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果与读者建立起较好的感情,至少是与一部分读者建立起深厚感情,那么很多活动的展开也会变得更容易。现在我们报社已经搭建的主要的沟通渠道是“Q来Q去”,“读者节”等,但这些沟通是临时性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兴趣爱好、特点进行读者细分,建立诸如“读者驴友俱乐部”,“地产精英会”等读者组织。对于这些读者组织,报社的作用主要是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搭桥牵线,并给予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维持,读者之中自然会形成“意见领袖”,而成员也会因为有了归属感,对报社产生亲切感和忠诚度。

第二,策划应注重活动内容的创新。好的活动策划之所以能夺人眼球一是要贴近受众,二是要有新意。陈升1999年“明年你还爱我吗?”演唱会的售票策划在现在看来仍然很有意思。陈升提前一年预售了自己演唱会的门票。仅限情侣购买,一人的价格可以获得两个席位。但是,一年后,两张券合在一起才能欣赏演唱会。结果当然是票卖得非常非常快。也许这个是恋人双方证明自己爱情的方式吧。“我们要在一起一辈子呢”“一年,一年,算什么。”这场演唱会的名字叫做:明年你还爱我吗?呵呵,听似很简单的疑问句,却包含着策划者多么精巧的构思!再比如2009年浙江报业集团举办的“城市有界,创意无界”浙江读者眼中最佳的平面广告评选活动,虽然策划的点还是在评比,但评比的内容却不是一般的产品,而是浙江报业集团下刊登过的平面广告。这个活动吸引了众多厂商和广告人的参与,一方面鼓励平面广告人运用自己的创意和文化创作,另一方面吸引浙江读者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与参与,培养浙江广告业发展的优质氛围,值得借鉴。

第三,策划的活动力求持续性和形成品牌知名度。就如菜馆要有招牌菜一样,一家报社也有应该形成不可替代的独家活动。在这方面,《钱江晚报》举办的车展已形成了品牌知名度,杭报与浙大汽车团购高手联合砍价活动,使“浙大的团购价”成为杭州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汽车团购价格,成为中国汽车大客户销售时代成功运作的典范。

二、发挥优势,做强分类

广告行业精细化是报业广告的发展方向,今后要找到像家电、医药、房产那样占广告收入1/3左右比重的行业很难,所以广告经营模式必须向精细化、层次化发展,分类广告是最符合行业精细化要求的。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统计,分类广告收入占美国全国性报纸总收入30%,占美国地区性报纸广告收入的35%—40%和广告刊出面积的20%。以《费城问讯报》为例,其分类广告占该报全年广告收入的比重大约是50%,仅招聘分类广告最多一天超过50版。据统计,《永康日报》的分类广告收入近几年基本维持在10—20%之间。可见,报纸的分类广告空间还很大,可大力挖掘。在内容上,美国报纸分类广告内容可谓洋洋大观:求职招聘、车辆交易、房地产租售等主要内容,家政服务、婚丧嫁娶、声明告示等都是分类广告的常见品种。《费城问讯报》2001年广告收入的25%来自招聘分类广告。而与各种节假日相伴随的分类广告也相当发达,如一些报纸的情人节广告,里面排列着大量带有红心图案或者肖像照片的广告条文,有的是夫妻之间互表爱意,有的是青年男女互诉衷情。至于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都可以见到大量针对性很强的分类广告。此外新婚、生日、满月、逝世、毕业、节庆、乔迁等特殊日子,许多美国人会选择刊登分类广告。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市对分类广告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报纸的“教育广场”、“培训广场”、“房产信息”成了分类广告的主要类别。在借鉴国外经验,丰富国内分类广告品种的同时,《永康日报》也可以通过细分读者,创造特色重新在市场中定位,形成特色,在内容上形成品牌。如《今日美国》就以汽车广告闻名。《永康日报》也可以根据自身特色,明确主攻某一领域的分类广告,做大做强,以期在供给和接受方之间达到不可替代的效果。在编排上,分类广告形成了信息的规模优势,但也要吸取一些编排上好经验。美国的分类广告有图片,采用字体更大,空白更多,反白等技巧凸显广告内容。在价格上,除了版面差异外,还可以有时间上的差异,例如通过市场调查确定周末读报的人更多,还是工作日读报的人更多,区分报纸周五周六和工作日报纸分类广告的价格差异。并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如“一周套餐”,免费网上同时等。在客户服务上,由于分类广告相对来说价格低,单量小,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自助式服务。例如,在“永康新闻网”上开辟广告投放专区,客户填写好广告内容后,可以通过支付宝、网银等进行支付。

三、多元化经营

针对新媒体的竞争,我们可以打造跨媒体发展模式:以报业为主,多媒体共同发展。我报现有一报一网,即《永康日报》和永康新闻网。

1.增办杂志。《永康日报》定位是具有都市报风格的区域性综合报纸,还承担了党报的功能,《天下五金》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我认为在市场较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推出半月刊或月刊,以永康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杂志定位在服务消费,娱乐生活为主,目标受众锁定较年轻的受众群。提供市内或周边地区娱乐、购物指南;开辟青年创业专栏,为广大在永青年及永城在外青年提供创业交流平台;对网络流行话题进行深度开发。如:身边的美剧迷等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结合永康新闻网的线上活动如“全城e恋”创建贴近本地受众的品牌栏目。采用优质印刷,保证杂志质量。如此,一方面扩大了永康日报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从年轻人开始培养对永康日报品牌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为广告客户提供更精良的广告平台,与更精确的细分市场。

2.推出本地手机报。手机报已越来越被手机用户接受,与移动通讯商合作推出手机报,增加本地新闻版块,简要提示当日最具吸引力的新闻、活动、甚至是促销。利用移动通信媒体超大的客户群优势,带来双赢。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第2篇

(1)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现今的电力营销工作是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的。即电力营销工作是滞后于我国电力用户的需求的。例如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并没有对于大量终端用户自身的特性进行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这就导致了电力营销工作并没有完整的售前咨询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电力销售工作的开展并且非常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除此之外,电力营销工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还体现在没有以电力客户自身的需求为中心并且供求关系存在较大程度的失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电力营销工作很难使电力用户得到周到、满意的服务。

(2)营销手段落后

营销手段落后对于电力营销工作的影响是致命性的。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手段非常有限,因此这往往导致了其市场开拓效果较差。例如许多电力企业的基本营销网络不全面并且客户信息不足,这导致了其对于用电市场以及用户自身的消费需求和心理预期和用电潜力都没有非常明显的了解。除此之外,营销手段落后还体现在许多电力企业无法及时的了解到电力用户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电力设备的增减容量情况。

(3)服务观念较差

现今我国许多电力企业的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意识不足。如许多电力企业的营销部分认为优质的营销仅仅就是上街宣传、工作人员发传单宣传、提供微笑服务、营销设施更新等较为肤浅的内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力营销的服务更本质内容包括了加快办电速度、提高供电稳定性、减少停电损失等内容,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改进电力企业才算是真正的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观念,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竞争先机。

2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

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需要许多工作的有效支持,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完善组织结构、改良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等内容。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

(1)完善组织结构

完善组织结构是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电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组织结构主要包括了一部四中心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能够促使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更加精致化但是运行效率更高,例如可以更加有效的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专业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营销管理的集中化,并且能够使客户在整个营业区范围内享有同样的服务体验。除此之外,在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组织结构的设置。另外,在完善组织几个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对于组织的每个末梢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设置,从而能够在参照同业组织结构设置的同事更好地提升本企业的组织结构水平并且提高基础管理工作的质量。

(2)改良管理制度

改良管理制度对于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精细化营销管理的进行需要严格管理制度的有效支持,并且完善的制度也是营销工作能够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与保障。例如在改良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对于自身营销管理制度的完善来提升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和电力故障应急抢修能力,从而能够在扩展业务领域的同时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除此之外,在改良管理制度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分析各项工作问的逻辑关系和时间顺序,从而能够缩短业务流程周期。例如电力企业应当注重确立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标准,从而能够在提升管理制度精细化的同时促进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应用效率的不断进步。

(3)优化业务流程

优化业务流程是精细化电力营销服务管理策略的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精细化的业务流程。在优化业务流程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营销人员应当注重根据客户的实际用电需求和我国电力监管的具体要求,来对自身的营销流程进行合理的优化。例如可以采用流程驱动的业务管理模式来对电力营销所具有的服务功能和具体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与优化,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信息高度共享、流程运转通畅、科学规范统一的营销管理平台。除此之外,在优化业务的过程中红电力企业应当注重提升供电营销业务的流程化、规范化、自动化。

3结束语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第3篇

1.1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内部环境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工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例如在市场上各种信息的流动变得更加快捷、复杂,商机往往是稍纵即逝,如果决策不到位就可能永久失去这个机会。而对于工勘企业的内部来讲,虽然运用计算机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管理策略,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与风险也较多,特别是如果内部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就容易面临较大的外在风险。

1.2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领导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与领导管理层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新时代中经营管理领导层常常因业绩优而仕选拔到管理层,但往往因追求完成上级下达的跨越或分裂式合同量及产值而忽略了管理能力的再培养。管理层的开放式视野不仅仅是要放眼于未来,同时还必须要做到环顾四周,特别是从基层起来的领导干部因为理念的缺乏阻碍了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要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就必须要注重对经营管理者素质的提升。

1.3内部管理与创新意识不足管理上的混乱是制约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同时,职工“得过且过,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思想也是造成阻碍的重要因素。在很多时候,开展工作都仅仅是按部就班,缺乏朝气,进取心不足,缺乏责任心,工作上较为松散拖沓,普遍缺乏良好的创新意识,还有的则是阳奉阴违,依靠裙带关系。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改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1.4参与市场运行竞争与私企存在较大差异,风险防范意识过强,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意识浓厚风险与机遇并存,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有相当强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如果防范意识过于太强,形成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意识,那么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也不利于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意识的形成会导致企业中的职工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缺乏竞争意识。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意识的缺乏就会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改善受阻。

2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

2.1树立起以职工群众为本经营管理理念面对日趋复杂的内部环境,企业必须要对经营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才可以有效地改善经营管理能力。特别是在如今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情况下,需要树立起以广大职工群众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需要立足于广大的职工群众,对人才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改善,激发出职工群众的工作潜力,对他们的工作潜力进行激发,这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2强化企业工作队伍建设需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手段来对经营管理工作队伍进行建设,形成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激励并引导人才去实现预定的奋斗目标,需要制定出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励人才队伍充分地发挥作用。同时需要注意改善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对于企业来讲经营者的思想有多远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特别是对于基层一步一步起来的经营者,在本身具有的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的优势之下,还必须要放宽自己的眼界与思想,进行积极的创新,并与基层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积极地推动经营管理的改革,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企业的发展铺下坚实的道路。

2.3构建起以各类专家为主的集约经营体系要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就需要对领导素质进行有效的改善,为此可以通过以各类专家为主的集约经营体系为领导提供良好的决策辅助。工勘企业在进行投标的过程中,不能够只注重经济方面而忽略了技术方面的内容,要通过集约经营体系来实现内部定额,这能有效提高效率,并对领导做出正确的选择有良好帮助。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通过集约经营体系的内部定额编制,如果运用合理就能够有效增强竞争力。

2.4建立起科学民主的绩效评价制度要有效地改善内部制度混乱与创新意识不足的情况,需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绩效评价制度来进行规范与激励,并在评价制度中明确各种激励机制。对于工勘企业来讲,要提升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相配套的激励机制。的聚集效应,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有效的提升。需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机会以及长期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与教育项目。企业还需要积极地引进各种优秀人才,不能够仅仅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引进,还需要重视对管理人才的引进。与此同时需要积极地从本地挖掘各方的人才,将他们吸纳到企业中形成良好的人才后备。同时需要搭建起优秀的人才招聘与交流平台,为广大的人才提供相互交流促进的机会。对于新招聘的人才需要通过传帮带的方法让他们尽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3结语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第4篇

文学与科技的的对立肇基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威胁的恐惧,而非对科学本质的怀疑。然而当二十世纪末期,另一波的科技文明(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入侵人文社群,文学工作者是否还仍如其十八、十九世纪的前辈一样,抱持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在此科技文明的压力下,寻找一个共生的环境,实为当今研究文学与科技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本文试图从共生的结构中,寻找文学研究如何在科技文明中,尤其是网络世界里,去发掘自己的研究与论述空间,也阐明这些论述与研究有何前景与局限。

数字文化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然而它所带来的新鲜经验也重新开启了文学研究的另一层关系。在此提出几项重大的改变与重整,希望与读者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景与局限。笔者认为,现今因特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可以分成几个面向:(一)因特网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资源或是图书馆的替代品、(二)文本的观念受到挑战、(三)传统的文学研究走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四)跨地域性的文学研究主题(如性别、阶级、主题认同、realityvs.virtuality等)受到重视、(五)文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整合。

一、前言:

文学与科学间的纠葛关系,建立在西方传统的理性与感性的二元对立上。从十八世纪以来,以分析(analysis)及类化(generalization)为主导的所谓科学思想,成就了近代的科学文明;但也造成了人文学者对科学文明(或是理性思考)的疑虑。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思潮正是反映了这种反理性及反智论(anti-intellectualism)的一种感性诉求。

英国十八世纪在启蒙运动的笼罩下,理性的思考与分析逻辑的介入,再加上经验论的盛行,建立秩序与规范成为知识分子的迷恋(obsessions)。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一方面反应主流文化的理性思维,试图建立人类社会生存的有机体制,一方面却也自觉地感受到逻辑论辩与理性分析的威胁。最有名的代表作就是JonathanSwift《格利佛游记》(Gulliver’sTravels)。作者借着格利佛的观察,讽刺Laputa中科学院所从事的科学实验与哲学论辩,比如说在语言学院中,所从事的乃是将言谈简化成为单音节的字眼,省略所有动词与分词,因为在现实中的所有可认知的事物都是名词。Swift更以理性的思考来描述具有人类理性的马国Houyhuhnms,在此马国中,人马互位。Yahoo此一未文明化的人类,受制于理性温和的马,在在显示理性思考的吊诡。而在另一篇〈一个小小的建议〉中,更以分析的手法,讨论应将剩余的小孩制成罐头外销,以解决爱尔兰的贫穷问题,深具“想象力“。Swift这种反理性思考的论点,虽然简化了(甚至误解了)理性与科学思维的辩证逻辑,但是也具体地反应文人对理性思考的不信任。MaryShelley的《科学怪人》(Frankenstein),大概是浪漫时期对人文与科技对立论述最清楚的教材,也建立了日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发展怀疑与不信任的理论佳构。早期感情与理智、想象力与分析力、文学与科学的对立祇是意识形态,或许是基于对科学的误解,或许是文学工作者的保守心态。但是当Dr.Frankenstein将科学的产品(科技的成果)化为人类的梦厌(TheMonster),人文学者找到了攻击的对象。人文与科技的对立已不可避免,也为人文学者找到了反科技决定论的依据。

文学与科技的的对立肇基于文学工作者对科技威胁的恐惧,而非对科学本质的怀疑。然而当二十世纪末期,另一波的科技文明(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入侵人文社群,文学工作者是否还仍如其十八、十九世纪的前辈一样,抱持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在此科技文明的压力下,寻找一个共生的环境,实为当今研究文学与科技关系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本文试图从共生的结构中,寻找文学研究如何在科技文明中,尤其是网络世界里,去发掘自己的研究与论述空间,也阐明这些论述与研究有何前景与局限。限于本人之研究专长及时间,在此仅以英美文学研究为限,着重在文学与计算机科技间的挂勾与纠葛。二、文学研究与计算机科技的萌芽期:

计算机科技进入英美文学研究大约开始于六零年代。1966年结合人文与计算机信息的期刊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创刊,开启了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尤其是mainframe)来处理文学文本的学术研究。(〈文学与计算机研究的方向〉,页136)。早期的文学与计算机研究偏重文学计算,也就是使用计算软件或是索引工具来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特性与作者文风,两本人文与计算机方面的期刊ComputersandtheHumanities及LiteraryandLinguisticComputing可代表整个研究的方向与成就。(Potter401-29)。一方面,英美文学研究者以计算机为工具,从事文学计算工作,然而另一方面,不少文学工作者透过其文本或研究来探讨这两者间的对立或共生关系。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科幻小说与科幻小说研究。笔者在一篇〈文学与科技的交锋:从科幻小说与科幻电影谈起〉的文章中,提及科幻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可以看出科技优越性与人性的关怀一直是人文与科技对立所关心的主题。笔者罗列了八项科幻小说的主题:1、人文世界的理性与合理化的解释(魔鬼总动员);2、未知世界的探索──地心探险记、星际巡航记、外星人的传说);3、乌托邦的记忆与建立(反乌托邦的省思──美丽新世界);4、文明与科技的怀疑(科学怪人、机器人的神话、网络上身);5、人文的关怀(生态与科技──侏罗纪公园);6、视学与想象力的开拓(时间机器、星际大战、回到未来);7、超人神话──机器战警、生化人、超人;8、后现代社会的省思──网络的虚拟世界。(页5)。从此窗体可以看出,人文对科技的关系正从对未知世界的探险、怀疑,转化成想象力的开拓与科技世界的人文省思。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权威式的扩展,逼迫文学工作者不再仅仅认同网络科技威胁论(如网络上身),更进一部探讨人工智能的运作与网络上的文学断裂现象(fragmentation)。这一波的文学与科技的交锋,将从文学工作者的的私人空间移到科技学者的网络空间。作家或研究者,开始在计算机上寻找创作的可能性,想象网络出版、多媒体创作、人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思索网络的群体与个体疏离等问题,这将开启另一个纪元的英美文学研究。倒底这一波的因特网对英美文学研究有何影响,其对文学研究是否产生质的变化或是理论架构的重整,将是关心文学研究者不可忽略的议题。

三、英美文学研究与网络发展:

J.HillisMiller在一篇讨论文学研究在网络时代的文章中(“LiteraryStudyamongtheRuins”)引用Derrida的话说:”...anentireepochofso-calledliterature,ifnotallofit,cannotsurviveacertaintechnologicalregimeoftelecommunications(inthisrespectthepoliticalregimeissecondary).Neithercanphilosophy,orpsychoanalysis.Orloveletters...(58)。Derrida对文学的悲观来自于对数位文化的不信任。他认为数字文化(digitalculture)似乎摧毁了传统文字印刷力量、文本与人的互动(或感动)关系、以及手写文字的文化意涵。比较了一般手写书信及电子邮件,就可以看出Derrida的焦虑。

Derrida的这种焦虑其实呈现了网络发展带给人文研究的一种质与量的改变,也反映了自十八世纪以来人文与科技的对立与紧张关系。诚然数字文化及因特网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与阅读习惯,然而它所带来的新鲜经验也重新开启了文学研究的另一层关系。在此提出几项重大的改变与重整,希望与读者来讨论文学研究的前景与局限。笔者认为,现今因特网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影响可以分成几个面向:(一)因特网成为研究的重要的资源或是图书馆的替代品、(二)文本的观念受到挑战、(三)传统的文学研究走入文化研究的范畴、(四)跨地域性的文学研究主题(如性别、阶级、主题认同、realityvs.virtuality等)受到重视、(五)文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以下仅对这些议题提出其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及检讨(一)因特网与图书馆

文字的数字化解决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问题,而网络的建构似乎解决了图书馆的数据取得问题。从1962年以来DarmouthCollege的教授JohnKemeny提出图书馆的使用不易,提出以远距科技来解决这些问题;在1982年UniversityofReading的图书馆员JamesThompson也提出了相同的概念;1978年,在他的一本书TowardPaperlessInformationSystems中,F.W.Lancaster勾画出电子图书馆的模型。而后二十年的网络发展,更让图书馆走入历史,走入网络。现今网络服务已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而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数据取得方式也跟着改变。透过远程的期刊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学者可以轻易取得所修数据不必远赴图书馆查书借书或是影印期刊。姑且不论图书馆是否经营更加有效率,这种取得信息的方法,势必改变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习惯。此方面的主要的影响有二:一是电子数据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二是超文本的阅读可否取代文本阅读。

在一篇讨论图书馆与internet的关系文章中,DavidS.Miall引用Jean-PierreDupuy的论点,指出信息的普遍性往往造成一种heteronomousbehaviours(无自决行为),也就是依赖外在权威,缺乏个人自主的改变或成长。这句话隐含,太多的网络信息的一种iatrogenicdisease(1406)。这可从现今很多学生以剪贴网络数据当成学期报告,毫无个人见解,看出弊端。Miall又指出,纵使现今的虚拟图书馆数据丰富,但是其检索方法以keywords为主(包含全文检索),而非以观念来检索,对人文研究来说,非常不合适。姑且不论网络上的数据正确性有待商榷,纵使网络数据也非所有文学研究者参考的数据主体,据其统计,文学研究的数据仅有36%被数字化置于网络上,大部分的数据仍是纸(1408)。但是现今学者及学生太依赖网络及数字图书馆,仅以网络上找得到的数据当成其研究的主体。此外网络资源的组织及结构仍不如传统图书馆,因此其数据甚为不稳定与不确定。Miall也指出,于小屏幕上阅读文字,也让阅读吸收及流畅度变得极度困难,此部份我们将在阅读超文本部份讨论。

网络上的数据,除了一般图书馆的专业制作外,其实它所呈现的是一种riskofspuriousinterdisciplinarity(1412),Miall说:

TheavailabilityofacademicdiscourseatalllevelsontheInternetbringstheriskofflatteningthestructuresofknowledge,makingthemlargelyinvisibletotheWeb-surfingstudentsorincautiousscholar.Inductionintoadisciplineisamatternotonlyofacquiringinformationbutofassimilatingasetoftheoreticalframeworks,assumptions,andpracticesthatcantakeseveralyearstomaster.(1412)

将网络当成文学研究的图书馆,其风险甚高,往往丧失了研究的自主性与言究资料的完整性,最严重的是其所造成的提供了廉价与虚假的知识结构。

(二)颠覆文本

虚拟图书馆所呈现的数字信息往往是一种超文本,GeorgeLandow等学者所提倡的超文本阅读,可说颠覆了传统的文本结构。以超文本来创作或是阅读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后文学现象。

传统的文本以纸本印制为主,讲求的是书中的文字张力;而超文本,除了加入不同的呈现媒体外(如图像、声音等),更是以所谓的超级链接(hypterlinks)当成其阅读途径,超文本阅读认为其阅读行为突破传统的线性阅读,采取跳跃或是断裂的阅读模式,可以创造更多的阅读空间。当超文本进入文学研究的范畴,文本的概念被打散了。任何媒体所呈现的讯息都可以成为文本,也呼应了自RolandBarthes以来的结构主义(及后结构)学者对文本的颠覆与诠释。网络的文本颠覆确实丰富了文本研究的空间,也让英美文学研究者进入不同的研究领域,如研究文学与电影改编、文学与电玩、文学与图像、文学与多媒体的互动等。从作品(work),到文本(text),而后进入所谓的discourse,也正点出英美文学研究的重心移转。然而超文本阅读或是创作,真的是打破线性阅读或是开启阅读与研究的新天地吗?Miall指出,超文本研究(或是其它非文字的文本研究),往往重视媒体本身的研究,降低了研究的议题多元面貌。而超文本的阅读,虽号称创作不同、提供多元,其实却是制作同构型及连续性。(1412)。因为其超级链接乃是经过设计,其多元化是作者的单一化,指导读者按照其所定的“线性”来阅读,反而不如传统的纸本阅读,由读者来主导,更加具主导性。此外计算机屏幕阅读,限制了阅读长度及流畅度,伤害了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此外,文本的无限延伸,反而减低了文本本身的主体性,到底文学研究的文本在哪里?文本是否应具普遍的文学价值或美学观,都造受了严格的挑战。

(三)文化研究

网络对文学研究另一个最大的冲击是解构了文学研究,将文学研究带入了文化研究。当Miller呼应Derrida的看法认为在网络时代,文学(或文学研究)势必没落,但是他不像Derrida那么悲观,他认为文化研究代之而起,将会文学研究开启另一个论述的战场。透过理论对文学研究的反省,Miller认为文化研究将文学研究边缘化,或是替代了文学研究。例如,对美国大众文学的文化研究,让我们置身全球化及网络化的场景中,不至于缺席或是格格不入(64)。他又指出单纯的英美文学研究会越来越边缘化,在整个英文文学研究范围中,其它地区的全球化视野会更加宽广,纽西兰、澳洲、非洲、印度东亚等以英文创作的文本会受到重视,放在文化研究的范围里,这些Englishstudies更具全球化意义,他说:”ThefutureofliterarystudyintheglobaluniversityliesinareconfiguredComparativeLiterature.Thismeansabroadeningtoincludetheliteratureofnon-Europeancountries,featuresofculturalstudies,formsofrhetoricalstudyandinteractionswithotherartforms.”(64).

1997年的一月号PMLA以文学教学为主题全面探讨文学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取向。BiddyMartin在该专号的介绍文章”TeachingLiterature,ChangingCultures,“中,首先忧心过去二十五年来文化研究入侵美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机制,是否威胁文学教学的纯粹性与主体性。Martin在以下的历史回顾中,指出文化研究与文化运作,帮助我们”expandourpracticesinnewdirections”(页7)。当为教育学者,

...wemustprovidestudentswiththehistoricalandmethodologicalknowledgenecessaryforreflectingontheconditionsunderwhichwritingbecomesliteratureandforusingliterarytextstoexplorehowaestheticobjectsrelatetootherdiscursiveobjectsortobroadersocialformations.(12).

Shanker在论及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时,说:”Culturalstudiesisareproachtoliterarycriticism’srestrictedspecialization”(260).他又进一步指出:”Nevertheless,culturalstudieshasprovidedmewiththeopportunitytopurseinterestsinfilm,ethnography,popularmusic,andadvertisements,aswellasliterature,thatwouldhavebeenimpossibleintraditionalliterarycriticism”(261).身为一文学老师,我们应该

hadastrongsenseofthehistoricalandpoliticalimplicationsofliteraturebutdebatedopenlywithoneanotherovertherelationsamonghistoricalcontext,politicalinvestment,andaestheticvalues.

学者都指出文化研究其实是文学研究在网络科技下的一项转变与生机,也为文学研究找到了社会发声的管道,证实了文学研究的社会面向与“实用性”。(四)Cyberspace的主题研究

延续文化研究的方向与内涵,文学研究在网络世界里,利用理论的建构,开始进入网络文化的研究领域里。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网络文化中,共有三股力量,传播学者、社会学者及文学研究者,这些学者各以其专长及训练,进入虚拟的社群中寻找自己的主体性。而文学研究者,在网络文化中,发现网络之跨国界、跨性别、跨地域、跨阶级、跨现实等特性,着重在文化议题上的主题研究,最典型的主题与方式,就是以网络世界为文学文本,讨论其族群、主体、性别、阶级、情欲或性文化、或是(反)全球化等议题。LisaNakamura于2002年所出版的Cybertypes:Race,Ethnicity,andIdentityontheInternet即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尽管网络的文化研究正延续英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但是文化研究是否可以取代文学研究,Shakespeare的美学研究是否已丧失了其文学研究市场或是价值?这些问题在文学研究与其它学科整合时,更加凸显。

(五)跨学科整合(文学与社会科学)

文学与科技结合的研究,从早期的意识型态的对立,到役使计算机软件成为文学处理或是文学计算的工具,到现今以网络为数据的来源或是以网络当成研究的主题,俨然将文学研究带入与其它学科接触的场景中。在网络时代及文化研究中,更是如此。社会学、历史研究、传播理论、甚至于程序撰写的架构都可以是网络文化或是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我们不得不问,文学研究的主题性在哪?亦或是主体性的省思,反而限制了文学研究的发展。

或者一开始便没有文学研究,所有的研究,从希腊、罗马开始,就是一种学科整合研究。其实这种学科整合是非常古典的,从希腊开始,学问的分类其实是非常模糊的。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文学、文化、历史、社会以及政治经济,都是和在一起讨论的。我们阅读MatthewArnold的散文,也要将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纳入考量,读JaneAusten的小说,对于当时的婚姻与财产法,也会有相当程度的讨论。文学与其它学门的分割应该是在二十世纪大学设立科系开始,各学科的研究者占据其学科领域,开始划地为王。

网络时代的来临,其实看到文学研究回归古典操作的契机。文学研究是多重研究的一环,应该与各项学科建立互动的关系,或是整合成其主要的焦点。下一波的文学研究将一方面导入世界文学的面向,纳入不同媒体的运作,也将发觉文学研究的位移(dislocation),就诚如我们今天在这场文学与信息科技会议中所见的多元面貌。

四、结语:前景与盲点

网络开启了信息的无限性,但也创造了信息的不稳定性,将网络当成虚拟图书馆,正反映了这图书馆的本质──虚拟性与不真实性;而文本与超文本的模糊界限,也正瓦解了文学研究的本质,传统的文本研究(textualstudies)丧失了其正当性,文本与本文的不可分割,也正考验批评者的美学观,到底有无所谓的文学价值(values)或是文学品味(taste)呢?而文化研究扩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但也同时挑战文学研究的主体性,文学研究非存在于文本的美学研究,而是一种外缘研究,文学本身是否在这种外缘研究中,受到重视呢?还是被边缘化了?虚空间的跨时间与空间研究,让我们思考全球化、主体认同等主体,但也窄化了研究者的思考空间,网络文化研究并不等于文学研究、主题研究并非文学研究的主战场;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对于建立论述权威(discourseauthority)大有助益,但是沈迷于各种社会科学的分析、类化及术语中,也同时忽略了文学中的异质性、主观性(或感性与非理性)、及神秘性或不可知性(agnostic)的迷人之处。

总之,拥抱科技或置身网络,如果是文学研究在二十一世纪的一种宿命,如何短暂的脱离与批判,也正是文学研究者不可抗拒的任务。让我们与科技共生,也让我们与网络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诚如〈骇客任务〉中的Neon一样,”进入虚拟、掌控虚拟,回到现实、体验原始。”

引用书目

Martin,Biddy.“Introduction:TeachingLiterature,ChangingCultures.”PMLA112(1997):7-25.

Miall,DavidS.“TheLibraryversustheInternet:LiteraryStudiesunderSiege?”PMLA116(2001):1405-1414.

Miller,J.Hillis.“LiteraryStudyamongtheRuins.”Diacritics31(2001):57-68.

文化经营论文范文第5篇

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世界英语文学成就,英语文学的创作呈现出多元拓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不断冲击着英美文学的主流地位,学者们也逐渐以开放式的视角和胸襟透视弱势文化对主流文化建构的影响。英语文学发展的主要特征可总结如下:首先,从传统的英美文学逐渐拓展到加、澳、南非、新西兰等国及前英属殖民地的英语文学;其次,愈来愈多的少数族裔作家步入世界英语文坛,开始与处于主流地位的白人英语作家展开抗衡。20世纪伊始,来自澳、加、新西兰、南非等国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纷纷在世界英语文坛中登台亮相。正如《世界英语文学》一书中曾记载的,在当代世界英语文学领域,最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未必来自英美,最优秀的英语作家往往来自英美以外的前英殖民地国家,这些作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创作出了大批令世人瞩目的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文学作品。比如,作为一个文化迁徙者,出生于加勒比地区后又移民英国的印度裔英国文学家维•苏•奈保尔以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审视着英国社会和文化现象并进行英语文学创作,1971年,他的作品荣获英国权威奖项“布克图书奖”,并于2001年获得举世闻名的诺贝尔文学奖,对英语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年后,南非英语作家约翰•库切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又一次确立了英美以外的英语国家文学成就所取得的国际地位,标志着当今世界其他英语国家文学的声音渐强,英语文学的文化边界正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中的族裔英语文学以其不同的交互感知,尽显异质文化间强劲的对话活力。英籍印度裔作家萨曼•拉什迪,出身于他者民族文化传统的拉什迪在作品中所描述的并不只是英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在阐释着他者的文化,其中的文学形象与英语的传统文化疆界已然不同。印裔英国作家哈里•昆兹鲁(HariKunzru)以小说《传输》(Transmis-sion)赢得2005年戴西贝尔奖。在美国,以托尼•莫里森(ToniMorrison)、艾丽斯•沃克(AliceWalker)等非洲裔作家和以谭恩美、汤婷婷等亚裔作家为代表的少数族裔作家所创作的英语文学作品所彰显出的无尽魅力吸引着学者们从不同观察视角和研究视角对美国文学与文化进行研究。正如著名批评家杰伊所言,“美国文学已经终结,即单一的、始终反映美国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的文学已被多元文化的创作所取代,而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后殖民英语文学作家及族裔英语文学作家都是以英语为创作语言,但又都是具有他者文化背景的英语文学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深受英美主流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带着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传递着民族文化呐喊的声音。这些非主流文学或后殖民文学已经对英美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们置于同一批评范畴势在必行。

二、多元文化语境中英语文学批评的建构回顾

英国文学史与发展现状,英国文学的继承与发展中的“文化混杂性”显而易见。如此一来,无论从历史与传统的角度来说,还是从发展的眼光来讲,英语文学的文化疆界真的成为某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突破传统的英美文学边界,对英美文学批评的主流地位进行解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迫在眉睫。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当今英语文学研究与批评也正逐步走向向多元化。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作为研究生课程早已进人教授及学生的视野;在欧美一些国际知名大学,如美国哈佛大学所开设的“全球想象中的文学”等课程体现出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对于文学界的影响;非裔、华裔、犹太裔、印度裔等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正彰显出强劲的活力,成为众多研究生论文的研究对象;由美国著名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与杰尔斯•格恩(GilesGunn)主编的权威性知名著述《重划疆界:英美文学研究的变革》在历经了历史与时间的考验后,成为一部研究英美文学时必读的经典性著作,其理论意义与学术价值在如今的文学理论界影响颇深。[4]他提出的将传统的英美主流文学与非主流英语文学置于同一批评范畴,运用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对话批评等理论,建立起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融合并存的英语文学的批评行为已经成为此领域研究的共识。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的重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批评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跨界研究的方法在当代英语文学批评中是必不可少的,其方法论对于研究世界各国民族的文学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若要研究后殖民文学,必须敢于突破大国中心主义,立足民族文化,从自身被殖民的历史出发为人们提供特有立场去阅读和审视一切曾经受殖民过程影响的文学。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将民族国家、文化霸权等纳入批评视野,开创了文化研究的新纪元,推动了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后殖民英语文学研究。而另一种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主张文学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强调文学隶属于文化。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认为文学应超越它本身的自治领域,参与到与各种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与循环之中。至于对话批评理论,其倡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对话批评的参与者在相互的对话与冲锋中,不断引发对彼此的思考与评价,最终产生出更科学的思想。

三、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