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加工论文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精选

食品加工论文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食品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社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食品企业为提升加工与生产效率,积极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推动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朝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食品加工与生产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利润,推动食品企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关键词:信息化技术;食品加工;生产管理;应用分析目前,从整体经济形势来看,我国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该背景为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食品加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实行技术改革和创新,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积极实现材料、工艺等创新,全面提升食品加工生产水平与管理水平,在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下,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凸显品牌优势,逐步提升我国食品的市场竞争力。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中,是实现食品加工安全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发展的重要举措[1]。

1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分析

1.1专业分析与管理软件在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目前,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中应用的专业分析与管理软件以SAP软件(SystemApplicationsandProducts,SAP)和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最为常见,本文重点对这两个系统展开分析。(1)SAP。SAP既是指一个公司名称,也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软件名称,当前该系统已成为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软件中最可靠的软件。即通过向服务的企业提供本公司研发的商业软件解决方法以及对应的用户许可证。食品加工企业应用SAP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或改进自身的业务流程,提高流程的效率,继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SAP项目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和会计一共4个流程,将其应用在食品加工与生产企业中,主要是SAP项目的实施专家结合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现状引入SAP生产计划管理系统,通过制定更详细的生产计划,实现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在线管理,同时对食品加工过程中各类成本费用信息进行实时收集,最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上传至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或其他系统内。食品加工生产的部门可以将销售管理系统提供的产品销售预测信息作为指导,制定可行的生产计划,并制定企业原料需求计划,将其上传到采购管理系统中,方便采购部门结合库存管理系统中登记的相应存货数据安排食品生产,而且还能对整个过程中执行生产计划是否到位进行实时监控,完成生产的食品信息及时上传至销售管理系统中,将生产成本信息上传至财务系统中,形成对应的记账凭证。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应用SAP系统,可以实现生产、采购、销售和财务等环节的系统管理,确保制订的生产计划更准确,原材料供应更及时,同时还减少了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费用,提升生产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2)MES系统。为打破信息孤岛,解决设备间无链接、互联网技术(InternetTechnology,IT)系统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间无链接现状,打造数字化工厂核心系统MES,实现生产执行全过程自动化,打通控制层接口和业务计划层接口,实现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集成和设备状态管理等目标。其功能架构见图1。将其应用在食品生产与加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适应灵活的生产订单。食品企业MES系统生产模块的基础为物流信息,遵循自定义规则制订计划后,对员工的生产、加工精度、备料等方面给予建议,目的是缩小对员工的选择范围,降低员工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食品加工企业MES现场管理模块还能尽快将生产安排结果发送给现场管理者,以合理调整生产计划。②对加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根据食品行业MES系统的基本定义,企业在选择好产品后,该系统会自动提供对应的原料信息与加工路线,同时详细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操作信息,提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MES系统还能对生产车间内的物料或半成品提供指定设备给予作业建议,并真实记录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便于以后开展统计分析。③提升食品加工质量。食品加工企业应用MES系统能限制设备的应用,不同岗位的用户对应的权限不同,极大地减少了无权人员操作设备产生人为失误等带来的损失。在加工过程一旦发现目标不一致的产品,系统便可经车间生产管理(WorkinginProgress,WIP)暂停当前所有潜在的批次操作,减少企业的损失,提高产品的合格率[3]。

1.2信息采集技术在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该技术主要通过自动化控制手段对生产加工过程实行自动化控制,对食品加工企业而言,极大地提升了生产的便利性与可靠性。该技术应用在食品加工与生产中主要是对机械的工作位置与机械量等进行控制,通过数据载体以二进制的形式开展数据运算从而达到数控的目的,当前已成为制造业信息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技术对数字程序控制是通过计算机得以实现的,因此该技术需要借助计算机提前根据存储的控制程序控制设备。在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中,信息采集技术常被应用在食品安全的溯源中。通过利用网络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确保溯源过程快捷、准确及高效。在食品加工中,原料采集→生产制造→包装加工→物流运输→销售整个流程中,信息采集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个环节信息不完整都可能引起整个溯源体系失效[4]。

2案例分析

2.1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明乳业)成立于1911年,主要经营各种类型乳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是我国高端乳品的代表者,中国乳业三强之一。近年来,随着光明乳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将“数据价值化”作为核心导向,构建了MES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在车间生产中。MES系统借助自动化领域内最先进的工业数据采集技术自动、实时、全面采集生产车间的各个数据,同时借助移动网络与工业网络开展信息的传递、汇总及分析,结合分析结果不断微调和优化生产环节,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优化。光明乳业MES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层级图如图2所示,该系统共包含了16个模块,贯穿在收奶→预处理→灌装→后包→仓储整个生产流程中,并将数据整合至云端,最终形成方便快捷、完整的质量追溯系统,达到全过程控制乳制品生产质量的目标[5]。

 2.2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成立时间是在1999年,成立后短短的6年时间,便跃居为中国奶制品行业中营业收入第2的公司,并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为了进一步扩大业务,蒙牛乳业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了SAP项目,结合生产现状制定了五年战略规划,SAP项目结合蒙牛业务生产现状及乳制品行业未来前景,分为3个阶段开展,将2013—2015年2年作为夯实基础阶段,该阶段的重点是打造统一的平台;将2015—2016年作为精细化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目标是深化并拓展应用;将2016—2017年作为协同优化阶段,重点是实现企业的全面协同与决策支持。在该项目中,后勤部门采购、生产、制定销售订单、仓储及财务管理执行的是ERP系统,核心为财务一体化,而销售部门、市场部门、服务部门则是应用管理客户关系(Customer-managedRelationship,CMR)系统,通过与ERP集成,以市场为核心。渠道业务部门应用管理数据库系统(DatabaseManagementSystem,DMS),围绕渠道商与零售终端作为核心。自从启动SAP项目后,蒙牛乳业迅速引入了ERP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双系统,在这两大系统的辅助下,实现了自身财务业务、产供销的一体化。到2015年,蒙牛乳业又引入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ManagementSystem,LMS),此后蒙牛乳业全国各地的所有生产工厂实验室、2个中心实验室均引入了LMS系统,涵盖了奶源入场检验、均质闪蒸、无菌灌装、贮存和运输所有环节。成品检验人员只需扫描样品对应的条形码,检验便完成,并将形成的数据上传至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LIMS)中,并将其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应用LIMS,进一步简化了蒙牛乳业的质量检验流程,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效率[6]。数据显示,2016年,蒙牛自动化检测率高达95%,远高于乳制品行业平均自动化检测率65%,不仅如此,蒙牛乳业还实现了LIMS系统和SAP系统高效协同工作,成功建立了一键式质量追溯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在食品加工与生产管理,在提升食品加工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食品加工企业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现状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软件,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哲 单位: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食品加工与生产论文2

农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党的十八大上,确立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体现在全民丰衣足食上,同时还要求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和精神的质量。食品安全是衡量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须加快传统的食品生产向绿色食品生产的转型,来推动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生物化学工程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研究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对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产业向绿色生产转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经开发的绿色食品生产包括中国农业产品的7个大类29个分类的产品。其中初级农产品展30%,加工产品占70%。农产品绿色加工的比重较高。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调查数据,截至2018年年底国内的绿色食品销售额为4557亿元,截至2019年年底达到4556.6亿元,同比增长2.19%。从绿色食品的国内销售市场来看,绿色食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呈增长趋势。国内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在不断的增长。部分发达城市的绿色食品生产比重已经达到43.92%。这反映出中国绿色食品生产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从中国绿色产品生产的渗透率,绿色食品生产渗透率较高的产品主要为大米、大豆、鲜果等。其中大米绿色生产的渗透率最高。大豆、鲜果的绿色生产渗透率分别为5.76%、4.98%。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绿色食品生产的渗透率相对偏低。特别是大豆、鲜果等产品,还存在较大的绿色生产加工的发展空间。在技术方面,主要倾向于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包括DNA重组技术、细胞融合大量培养技术、胚胎操作和抑制技术、酶的修饰和利用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生化工程技术、生物灭菌技术等。生物灭菌技术在绿色食品加工中应用及其广泛,它为食品安全灭菌提供了技术条件。

二、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

(一)改善绿色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1.增加果聚糖含量果聚糖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但它不能够直接被人体的消化道吸收利用。果聚糖可以通过人体许多肠胃菌的作用,转化为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再被人体吸收。它广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种子中,常用于食品加工的稳定剂、气泡稳定剂。一般的农产品中所含的果聚糖含量非常低。利用生物化学工程中的基因工程技术,将果聚糖的关键酶1-SST及相关基因分离出来,再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基因转移到玉米、甜菜、水稻等农作物中,就可以提高相应的农作物的果聚糖含量,生产出果聚糖含量较高的绿色农产品。2.增加蛋白质含量优质蛋白也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谷类的蛋白质含量为15%~20%,而优质蛋白的含量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种子中所含的蛋氨酸和懒氨酸含量较少,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应用化学工程技术,将基因编码高的蛋氨酸和懒氨酸外源基因转移到谷类中,就可以提高谷类中的合成作用,从而增加谷类中的蛋白质含量和优质蛋白质的含量AG。3.增加油脂含量油脂中含量大量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人体摄入过量的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会导致动脉官腔变窄或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应用化学工程技术中的基因重组技术来开发优质新的营养物质,从合成酵母中提取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酶基因,在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生物合成酶基因导入到农作物中,就会提升植物种子中相应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利用这类农作物种子,就可以生产出相对健康的绿色植物油脂。

(二)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安全性的作用在食品加工中,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往往会添加很多的防腐剂及其他添加剂。其中部分的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有害。当人体摄取量超过规定的标准时,容易诱发癌症等疾病。应用化学工程技术对食品进行微生物灭菌,或利用蛋白质工程定做新的蛋白质代替化学添加剂,来提高食品中酶的稳定性,就可以在减少了化学添加剂使用的基础上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具有提高绿色食品生产安全性的作用。

(三)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化学农药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球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显示,化学农药的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农产品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将传统的化学农药更换为生物化学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抵御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侵害,还能降低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率。如在水稻中添加Bt蛋白基因。当Bt蛋白基因进入害虫体内,就会对害虫的蛋白功能造成障碍,从而阻碍其正常生长发育,实现绿色杀虫的目的。使用该技术控制水稻虫害,可防御的虫害类型较多,效果好。有研究表明,Bt蛋白在水稻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可以使水稻增产约11%。可见生物化学技术在低于农作物病虫害中的重要作用。

三、绿色食品生产中生物化学工程关键技术

(一)固氨转化技术固氨转化技术指一种能够把单质状态的氮气转化为氨基氮或硝基氮的技术。氮元素是农作物生产必不可少的养分,然而空气中的单质氮是不能够被农作物直接吸收的。要使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氮元素来促生长,就必须采用一种具有将单质氮固化并转化为可吸收的氨基氮或硝基氮。固氨转化技术是通过在植物根据接种具有固化氮气功能的细菌,是农作物根部形成固氮菌,再由固氮菌来孤单和转化单质氮,实现农作物促生长的作用。王嘉祥研究表明,虽然许多细菌具有固化氮气的作用,但大部分种作物具有排斥固氮菌的作用。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应用于固氨转化技术,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作物对固氮菌的排斥作用,使二者和谐共生,共同促进农作物生长。

(二)生物灭菌技术食品加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受环境因素影响难免会发生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的根源主要为食品中的微生物。存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不断增多,最终导致食品发生败坏。为了防止食品败坏,在食品加工环节可以引入化学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灭菌。绿色食品生产中常用到的微生物灭菌方法包括火焰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过滤除菌等。生物化学工程灭菌主要利用微生物的死亡动力学原理,通过采取多种手段,使蛋白质发生变形,致使微生物死亡的过程。一般灭菌死亡速率与残存的微生物数量成正比。灭菌速率与微生物的种类、大小、温度及微生物的耐热性有关。因此,同等温度的灭菌条件下,灭菌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耐热性的微生物芽孢除外。耐热性的微生物芽孢的死亡速率是渐进性的。只有超过一级反应规律,才能达到工业无菌的标准。在农作物生产环节,还可以采用空气灭菌技术来控制病虫害,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率。根据微生物好氧发酵的作用,选择微生物相对集中的位置设置无氧除菌设施,可以有效的控制一定空间内的细菌、霉菌包子等微生物数量,预防农作物病虫害。除菌设施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研究地面空气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含量及其与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之间的关系,针对性地设计灭菌条件。四、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发酵工程发酵工程是生物化学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微生物生长动力学,通过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和控制,以及对升华反应器的针对性设计,来实现产品安全分、提取和精制的过程。发酵工程在乳制品生产加工中应用极其广泛。从生物化学的角度上讲,发酵是无氧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同时作为电子的供体和最终受体并生产能量的过程。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就是植被微生物菌体、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如乳酸球菌作为发酵剂应用于黄油、酸奶油、硬质及软质奶酪生产,可以直接作为发酵剂投放。按照市场上70—150ml通用发酵剂包装量,细菌细胞数为5×109~50×109cfu/ml,用360ml浓缩型的乳脂球菌发酵剂可接种到2273kg原料乳中,发酵生产出硬质契达奶酪。如果采用传统的发酵剂生产,同等产量的硬质契达奶酪需要至少21kg乳制品生产发酵剂。将乳酸球菌应用于乳制品发酵工程,不仅可以提高乳制品发酵的质量,而且有利于降低乳制品生产的成本,提高综合效益。这也反映了生物化学工程技术应用与绿色食品生产重点重要地位。五、结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影响百姓健康与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将绿色食品生产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为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安全,建议企业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多采用生物化学工程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化学技术,降低食品生产中的化学残留,来确保绿色食品生产的安全性。

作者:韩新语 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食品加工与生产论文3

1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约束型国家,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环境还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催生了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农业经济战略的选择。1990年我国开始发展绿色食品,经历了提出概念、建立体系、工程实施、稳步推进的发展过程。将近30年的努力,目前绿色食品产业模式鲜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环境保护、农业发展、食品安全、市场经济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2018年年底,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超过了900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数超过了20000个[1],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实现互利共赢。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发展,但当下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仍然难以满足我国人口和资源的需求。绿色食品初加工产品中70%为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粉、大米、大豆等。而绿色食品深加工产品60%集中在调味品、食用植物油、酒类、液态乳等种类中。整体而言,绿色食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产品存在品类相对单一,产品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初加工产品远多于精加工产品,市场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长此以往将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也不利于形成产品规模效益,还会制约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

2绿色食品加工的难点

2.1原料供给不稳定初级产品的种植是绿色食品产业的基础,我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数量、种植面积、总产量每年都呈增长趋势,但实际生产规模偏小且分布不均、经营分散[2],并且主要分布在边远地区,无形中增加了原材料的不可控因素。产品原材料达标是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基本条件,只有达标的原料才能投入生产加工,在3年绿色食品标志有效期内,受环境、需求量、成本价格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消除原料供给不稳定现象,因而成为一个加工难点。

2.2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人们的生活逐步往快捷便利的方向前进,对绿色食品的要求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市场需求,推动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涌现。但绿色食品要求实施“环境有监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的标准化生产模式[3],对产品的加工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原料、辅料、添加剂等的高标准投入规定直接升高了产品的加工成本,而各个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加工产品的工艺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不能有效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制约了绿色食品加工产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力度薄弱,能适应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并能实际运用于生产的高新技术成果不多,使得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缺乏强劲的科技推动力。

2.3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质量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但一个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形成需要经历原料生产、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仍很难做到建立一一对应的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并全面覆盖,使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不少产品因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指导和督促,最终无法获得绿色食品标志。此外,还存在着一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通过认证后,放松了对生产的管理和产品的提升,致使质量低于标准而成为不合格产品。绿色食品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在对加工企业生产全过程和产品质量的长期监督中存在关系不协调、管控不严等问题,直接削弱了对过期商标、假冒伪劣产品、侵权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2.4亟需树立企业品牌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生产标准比普通产品要高,自身具有较好的附加值,销售价格也比普通产品贵,主要面对具有消费实力的中高端人群,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但纵观市场发现,很多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包装都过于简单,同类产品参差不齐,没有突出的标识,认知度不高。企业在生产销售绿色食品加工产品时,品牌意识不强,没有积极的、及时的树立起自身品牌,致使产品商标不知名,企业品牌不出名,无法充分发挥出产品的品牌价值,无法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失去了产品自身具备的优势。另外,企业还应该维护好自身的品牌形象,真正落实好企业标准化生产,严防严控产品质量安全,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不做违法违规行为,损害自身形象。

3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建议

3.1稳定原材料供应为保证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稳步发展,需要优先做好原材料供应。影响原材料供应稳定的最大问题是供给需求的不平衡,当下急需优先解决。首先,可以继续加大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并扩大建设规模,突破原材料短缺、供应不足的瓶颈问题。生产基地是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的源头,也是监控管理的起点,因此有必要建造一批高标准、高规模的生产基地,形成基地与企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其次,建设过程中需对原材料进行系统分类,有针对性的建设培养,形成多种类型的原材料供给,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加工企业的需求问题,避免再出现原材料距离加工企业太远,造成运输线长、成本高的问题。再者,针对某类原材料供给过量、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生产企业的建设推广,消耗过量原材料,积极推进绿色食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升其附加值,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3.2提升发展生产技术随着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未来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则需要更稳定、更优质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而技术是一切产品质量的终极决定因素,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新时期的消费者要求食品更安全、更健康、更便捷、更营养,这也是绿色食品加工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加工企业而言,生产技术升级需要资金的支持、科研的支撑,为了更好地适应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发展需求,需要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运用先进的工业化生产手段实现产品的精致加工,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以高质量产品赢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加工企业还可以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技术联合,促进科研实践和生产开发的有机结合,推动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有效应用,打破传统农业生产工艺壁垒,实现现代先进科技的融合。

3.3完善质量监管体系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生产环节多,加工工艺繁杂,现在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许多监管盲区,而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长远的工作目标,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摸索、改进和建立。可以尝试将绿色食品技术引入企业自有体系中,使绿色食品的监管更切合加工企业自身特点。针对加工产品设立明确的关键控制点,从点到面实现产品体系的全面推广和全程管控。绿色食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监管机制来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基地、原料、企业、产品等多方面的管控,建立可追溯的监测体系,强化企业获得认证后的全程监督,源头上强调农资准入原则,生产中严格执行标准以规范绿色食品的加工,销售中加强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进行品牌信用监督,实行责任制度保障市场秩序,维护绿色食品的良好形象。

3.4发挥品牌效应绿色食品品牌价值是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4],是企业产品价值区别于同类产品的标志体现,差异化价值的竞争优势是品牌价值的关键体现。企业需要充分挖掘自身产品的优势,并与绿色食品标志有机融合,塑造企业自己的强势品牌,扩大销量,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产品认知度和公信力,充分把握品牌发展的机会,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引导消费者认识企业品牌,发挥绿色食品品牌效应,提高企业影响力,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发展条件。

3.5培育龙头企业一个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建立,面临着厂房、原料、加工技术、资金、市场销售等等诸多问题,政府部门的扶持是解决企业发展基础脆弱的有力措施,也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财政预算中适当增加绿色食品预算资金,用于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资金奖励、政策补贴以及税收减免等,提高企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和项目支持,助力于解决加工企业与基地原料、生产劳动力、工艺技术合作等各方面的矛盾,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解决困难,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环境。而龙头企业连接市场和基地,竞争实力强,能起到良好的领头带动作用,突破产业化制约瓶颈。因此,需要重点扶持一些规模大、产品开发技术水平高、具有品牌优势、市场潜力大的加工销售企业,培育出绿色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带领更多的绿色食品企业向前发展。另外,可以通过多种入股形式,打破界限发展联合模式,组建绿色食品加工集团企业,带动区域地方经济,促进当地产品类型的多样化。

4结论

绿色食品加工产品顺应时展,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体系[5],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当前迫切的食品需求,今后农产品会逐步往初加工、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举措。目前绿色食品加工产品仍存在不少难点,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的参与协作才能迎来新的进步,加工产品的合理化、优质化才能推动绿色食品加工业迈上新台阶,拥有更好的发展未来。

参考文献

[1]马渝童.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产品的难点及建议分析[J].现代食品,2019(15):34-37.

[2]席晓东,杨柳.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25(5):20-23.

[3]乔春楠,李显军.绿色食品加工产品发展现状与难点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6,22(6):25-28.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第2篇

10个样本企业都建设有企业门户网站,但是网站质量普遍不高。从网站PR值进行分析,网站PR值是衡量网站质量的一个标准,PR值高的网站在搜索引擎排名中有较高权重,级别从1到10级。在10个食品加工企业中,只有双汇集团企业门户网站的PR值达到了4,其他企业门户网站PR值集中在2和3上。可以看出,河南省食品加工企业在网站建设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这些企业的门户网站功能比较相似,都是针对企业介绍、产品展示、新闻动态以及招商加盟等展开的,能够满足企业形象宣传、产品介绍等基本需求。然而在网站内容建设上有所欠缺,表现在网站建设不规范、文字量少、内容不充实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方面。例如,白象食品的企业网站页面大多为单页面,几乎没有内容更新;王守义十三香的企业网站很多页面没有内容。上述问题,反映了这些企业在建设网站方面仅仅关注表面问题,对网站内部深层次上的问题欠缺考虑,造成客户体验度差、搜索引擎不友好等问题。

2网络销售渠道

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网络销售,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网络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区域和时间的限制,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占有率。针对以上企业的调查,河南省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网络销售主要有3种路径:自建网上商城、借助第三方平台、与线上超市合作。

2.1自建网上商城

10个样本企业中,自建网上商城的只有众品集团,其网上商城名为日日鲜。该网上商城属于B2C模式,只针对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众品集团的产品。通过自建网上商城,众品集团可以完全掌握网络渠道自主权,对企业品牌形象、产品、活动进行自主的策划宣传,从而实现品牌的网络全面覆盖。经调查发现,日日鲜网上商城产品信息、服务功能相对比较齐全,客户进行浏览、比较、选择之后,可以实现对产品进行下单、支付等交易。但是,日日鲜网上商城也存在着推广宣传力度不够、访客流量少、交易成交量小等问题。

2.2借助第三方平台

食品加工企业在应用网络销售时,最直接的路径就是借助第三方平台开设企业网上店铺。相对于自己建立的网上商城,大型的第三方平台具有知名度高、网购市场份额大、客户流量多、网上店铺上线快等优势。另外,借助第三方平台,可以减少企业的建站费用和维护费用,实现低成本运营。10个样本企业中有7个都借助第三方平台开展网络销售,其中,众品集团、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白象食品、梦想食品和莲花味精是借助天猫平台,而三剑客奶业则是借助阿里巴巴平台。通过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的网店装修都比较简洁美观,功能都比较合理,客户可以在网店内很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但是,这些企业网店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产品种类偏少。其中,产品种类相对较多的众品集团天猫旗舰店,也只有5大类产品,而且每类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少。

2.3与线上超市合作

这种网络销售路径,就是线上超市以零售商的身份采购各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然后在网上进行销售,包括综合类线上超市和垂直领域线上超市。此时,食品加工企业是以产品供应商的身份和线上超市进行合作,为其提供货源。在10个样本企业中,与天猫超市合作的企业有双汇集团、思念食品和王守义十三香,与京东商城合作的企业有双汇集团和王守义十三香。食品加工企业通过合作网络销售的方式,可以通过线上超市拓展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同时可以降低自己独立网络销售的较高成本。

3搜索引擎推广

搜索引擎推广是用户通过搜索引擎主动搜索自己需要的信息时,企业通过SEO优化和竞价排名两种方式,以期在搜索引擎向用户展示的搜索结果中,具有较好的位置排名,从而增加企业被用户关注的机会。搜索引擎推广是食品加工企业重要的电子商务应用路径,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机会。

3.1SEO优化

SEO优化是根据搜索引擎抓取网页的规则来优化网站内容,以提高企业网站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给企业网站带来更多的访问流量。上述样本企业的网站菜单栏目简单明了、整体结构都比较合理,能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企业网站网页设计的页面都比较漂亮美观,但是在注重美观时却忽略了网站的质量。例如,思念食品网站打开时有网页动画,打开网站时比较慢,整个网站内部的文字也比较少,对网站的优化有一定影响。能够对企业网站文章、产品信息等内容及时更新的只有3家企业。除了双汇集团网站之外的其他企业网站收录情况和流量水平都不理想,网站内的内容少,更新不及时的问题普遍存在,直接影响着企业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企业网站关键字的选取也存在问题,选取的关键词要么过多,要么过少。比如,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网站的关键词是企业所有产品的名称堆砌而成,关键词过多,不分主次,“三全”和“思念”也不是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不合适,没有针对重要关键词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推广,不能给网站带来相应流量,不利于网站排名的提高。

3.2竞价排名

竞价排名实质就是对重点关键词进行竞价,当用户搜索到相关关键词时,会把企业推广的信息排在搜索结果的前面。企业在做关键词竞价排名时是需要付费的,当用户点击了推广信息后,搜索引擎按照企业竞价的标准对企业进行收费。以样本企业的主营产品为关键词,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未发现10个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竞价。同时,很多知名品牌采用的“品牌推广”搜索引擎竞价推广方式,上述食品加工企业也没有进行付费推广。

4社会化媒体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是企业利用社交网络、论坛社区、微博、百科、微信等社会化媒体,进行形象宣传和客户维护的一种电子商务应用路径。社会化媒体的内容大多由用户自主提供,自发传播,具有用户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通过对样本企业的分析,河南省食品加工企业在选取社会化媒体工具时,微博方式最受企业欢迎,而论坛和博客已经很少有企业使用。10个企业中除了王守义十三香没有企业微博,另外9个企业都在新浪微博注册了企业官方微博并加V,粉丝也有一定的数量,基本能够做到及时更新。食品加工企业微博平台现阶段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塑造企业形象、挖掘潜在客户、推广企业品牌、维护客户忠诚度等。

5结语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食品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以食为天”说明食品对人类来说如同阳光雨露一样重要。本文着重介绍了食品科学的现状及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

食品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它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中。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品,它是人类与环境进行物质联系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一、今天的食品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对食品有了更全面更深层的认识。

论文百事通人们开始从健康、卫生、营养、科学的角度注重饮食生活。因饮食不当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病、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疾病已逐渐减少。

1.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的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丰富了我们的饮食生活。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腐乳、黄酒、啤酒、葡萄酒,甚至还包括臭豆腐,这些都是颇具魅力而长期为人们喜爱的食品。发酵食品经发酵后使一些不能被人体利用的物质(如乳糖、棉子糖等)转变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并使一些食物中有害的氰基化合物经发酵转变成安全无毒的物质,改善了风味和结构;对于酸奶发酵生成乙醛、双乙酰、3-羟基丁酮等,使其产生愉快的口感,具有柔软结构,而且发酵食品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增加保质期。发酵能提供种类繁多的组分、风味和结构的食品。

2.方便食品。多指工业化大规模加工制成的,可直接食用或稍加烹调即可食用的食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兴起,省时省力的方便食品已是食品市场的“宠儿”,并逐渐成为市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像现在最普遍最常见的方便面、各种饮料、以及方便米粉、芝麻粥、果蔬罐头、肉类罐头、速冻水饺、速冻面条等,种类繁多、风味各异,趋于大众化,是利于人们生活性很强的食品,它将成为食品中消费量最多的食品。

3.冷藏食品。是抑制化学反应和酶反应,阻止微生物生长的手段,使其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冷藏食品是消费者喜欢并青睐的食品。人们把新买来的食品放入冰柜中冷藏,几天后还可以保持其新鲜度。在一些超市可以看到有些食品通过包装改变气体并与低温相结合,使食品有更好的保藏效果。食品的冷藏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高效快速的发展。

4.水产食品。现在食品开发方向已由陆地发展到海洋、江河中。海洋中蕴藏着大量的鱼类、海带、浮游生物、海藻等海生动、植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库,这些食品资源将被大量利用,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服务。

5.辐照食品。是利用电离辐射(主要指60lor射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或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对物质或食品进行加工处理的新型保藏技术。食品辐照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性和延长食品货架期的食品加工方法,和其它食品加工方法相比,辐照处理具有操作方便、无二次污染、安全可靠以及经济适用等优点。该食品主要应用领域是香辛料和脱水蔬菜辐照杀菌,谷物豆类辐照杀虫,作为一种处理方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6.低热卡值食品。主要是由高甜度甜味剂、低热脂等代替原来食品中所用的糖、油脂所生产的食品,这类食品热含量少,pH稳定,从而抑制了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些疾病的产生。

7.热处理食品。进入新世纪,远红外、微波热处理的开发被广泛用于食品的调和、融冻、干燥、加热、焙烤、杀菌等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8.人造食品。通过非农业途径生产的单细胞蛋白质,,俗称“人造肉”,是一种微生物食品。目前美国生产的人造鸡蛋、人造鱼子、人造火腿、人造虾已畅销美国各个地方成为家常菜肴。日本生产的“人造海蛰皮”香脆可口,已畅销国内外。人造食品的前景广阔它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论文百事通

9.绿色食品。是全球人类呼吁并重视的食品。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它将是人类食品中最重要的食品。

10.生态食品。指在没有污染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生产的原料加工成的食品。如野蘑菇、野木耳、野山参、野水果、山野菜等,它们只依靠大自然所给予的条件生长起来。

11.有机食品。指由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或少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生产的原料加工的食品。这类食品是人类注重生态环境的产物,其价格比一般食品高50%-200%,其中水果和蔬菜类有机食品占有机食品市场的62%。

二、未来的食品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的食品将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并且还会有许多食品不断的走上人们的餐桌。

1.昆虫食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昆虫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同时科学家已证明2000多种昆虫含蛋白质高达60%,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且纤维少易为人体所吸收,昆虫食品将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从现在的蚂蚁食品、蚕蛹食品、蚯蚓食品、蜜蜂食品、天蛾食品等功能来看,它已成为一座微型的营养宝库,具有抗风湿、抗癌、护肝、平喘、解痉、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多种药理功效,在西方国家昆虫食品已成为贵宾席上的美味佳肴,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涌现出一些品种各异的昆虫食品。

2.变态食品。是指在形态上与常用食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食品。如由原来的固态食品,现在加工成液态食品,或者把食品制成日常用品等模样的形式。日本生产的粉沫酒,加入适量水即可饮用。其色泽、风味与液态酒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一种“空气食品”它是含有人体必需营养的一种悬浮颗粒。将其按一定比例调配好,装入一种特制的容器中,食用时将嘴对准容器的喷口,用手轻轻一按开关,马上就会有一股“风”喷入人的口中,人吸食后饥饿感立即消失,同时产生一种进食美味佳肴的愉悦感受。目前,我国这种食品还很少,但变态食品必将是我国未来食品的一种更有创意、更新型的一种食品。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食品生物技术;研讨主题;考核

食品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生产或改良食品,解决食品短缺问题,改良食品的品质和性状,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要素,可以说没有生物技术就没有食品加工工业的未来[1]。因此,全国很多高校针对食品相关专业背景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开设了“食品生物技术”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相关应用。“食品生物技术”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及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等几大模块的内容,涵盖内容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2]。由于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加上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观能动性不强。为了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课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原理,作者将研讨式教学引入该课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研讨式教学概述

研讨式教学法是由著名教育学家弗兰克于18世纪首次提出的,一种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模式,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某一问题查找文献、思考分析、凝练观点、讨论交流、总结运用的学习过程[3]。其优势在于通过在学习中创造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情境和途径,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选择和分析探讨,应用已学专业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通过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研究,促进教学相长[4]。该教学法能有效规避传统的讲授法所存在的诸多不足,因此在大学课程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2阶段研讨式教学法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2.1确定研讨主题

研讨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研讨主题是探讨的基础。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难度适宜,注意聚焦科学前沿的难点、热点或疑点问题,与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行业中的具体实例相结合,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切身感受进而激发兴趣。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便于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生要在老师给定的一些题目中选定研究内容,这些题目既不能过于新奇难懂,又不能陈旧老套,还要让初入科研领域的学生觉得很有兴趣去研究,而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查找相关文献。所以,老师给出的选题要非常适合刚开始学习做科研的学生。对于食品生物技术,我们准备了以下选题可供学生选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等各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发酵微生物和发酵控制;细胞全能性;酶的分离和纯化技术;固定化酶技术等,这些选题涵盖了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大都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学生能够查找到相关文献资料,并且贴近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学生易于入手。以酶工程章节为例,酶在食品加工如焙烤食品、乳制品、食品的保鲜、鱼肉制品加工和酒类酿造等各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可以选取某一个点来进行研讨式教学,如在柑橘罐头和桔汁加工过程中,以柑橘脱囊衣为例,柑橘囊衣的去除有传统的酸碱法和酶法,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比总结不同处理方法的优劣。甚至可以通过设置创新课题的方式,延伸到让学生对果汁澄清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的设计,得到关于葡萄汁、西瓜汁、苹果汁、山楂汁等不同类型的果汁所对应的酶制剂处理方案。

2.2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资料,形成观点

教师在确立好研讨主题后,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为几个小组,同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参考资料,如对应学科的经典参考书目,教学生如何在相应网站、图书馆等查阅文献,如在维普、万方等网站搜索硕博士学位论文以及一些科研论文。对于英语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尝试推荐阅读一些英文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有些同学即使把一个试验设计做完了,写起论文来,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安排、表述、逻辑等方面,仍然是很欠缺的。所以,平时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要带着问题去研读文献资料,读懂读透别人的文章,找出文章的创新点何在,是如何提出的,再结合自己的选题,深入思考怎样能够做到学习别人的思路而又能做到创新,不仅仅是模仿别人的设计。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初步总结凝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写好组内交流初稿。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综合各组员的观点,确定本组的最终讨论结果,做好PPT,并推荐一个代表负责课堂上演讲及答疑。

2.3课堂讨论,老师点评总结

各小组代表分别上台陈述本组的综合结果,包括研究过程、成果,或者某一技术在食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优劣等,要有自己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其他小组成员如有疑问可以提出,演讲的小组代表或成员作答,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大量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所提出的观点要经过周密的探讨和总结,才能灵活自如地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其他同学也可以指出演讲者的内容或者观点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小组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加深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拓宽学生思维。以基因工程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为例,学生偏向于选择通过某一基因工程技术,把具有优良性状的外源DNA,引入受体物种中,使其表现出外源DNA携带的优良性状,例如,食品产量、某种营养价值得到提高,贮藏性状和感官性状得到改善,通过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很好地阐述该技术应用的目的、过程和结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优良性状都能在预期的物种中成功地表达,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老师可以从这个点入手,引导学生多方面去思考探索,从而对相关知识点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老师对小组研讨结果进行综合点评,包括对演讲内容、观点,课件的结构安排、表现的方式和仪态等进行点评,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从整体上,对演讲者的内容进行梳理,讲得到位的地方适当表扬,不足的地方给与补充完善。然后根据同学们的表现,给他们综合打分。

2.4考核方式

完善考核体系,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验证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是通过课程考核,但平时课堂表现占30-40%,期末卷面成绩占60-70%,这样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助长了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气氛,平时不好好学习,到了考试最后一周集中复习应付考试,这种强制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得所学内容在考完后很短一段时间内,很快就忘记,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把研讨式教学成绩纳入学生综合成绩考核体系,对学生平时在研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进度、态度、讨论交流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分。研讨成绩占40%,平时课堂考勤占10%,考试成绩占50%,做到既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映学生整体水平。

3结语

与以往的教学设计相比,本次课程教学增加了课堂研讨部分,通过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查阅文献,凝练观点,相互交流讨论,制作课件并不断修改完善,小组代表演讲,班级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辩论,最后老师总结点评。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全面、透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过程、规范和方法,进而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提高其科研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如何提高研讨式教学法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与老师的指导密切相关。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和学生的整体水平,精心准备富有研讨价值的选题。选题需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难度适宜,针对目前科学前沿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身边的实际问题着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来解决难题。因此,在此之前,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全面了解本课程各研究领域的难点热点,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有个大概的把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对整个流程都要严格把关。通过对各环节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着重培养学生的薄弱环节;同时,学生提出来的新颖观点也对老师有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参考文献

[1]杨新泉,江正强,杜生明,等.我国食品科学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食品学报,2010,5(10):5-13.

[2]张丽,王海英.《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探讨[J].新西部,2017(4):153-154.

[3]孙晋芳.研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课程教育研究,2017(8):32-33.

食品加工论文范文第5篇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反映着不同的教与学、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讲概念和事实时,用讲述法;讲结构和反应时,则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对比法等[3]。灵活运用教学法的同时,可以配合各种模型教具、投影、电脑教学课件、录像等,力求生动形象。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4]。真正有效地教学方式是着眼于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堂上,提出相关启发式的问题,例如毕业后想干什么?学生会答:到食品加工及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监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还可以到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接着设问:那么从事这些工作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生答:有机化学!由此回顾学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并借此展示一些最近发现的有机物的结构,吊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让学生动脑动手,去网上找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学生们自己亲身经历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更加深刻。

实验教学和素质的培养

以往大多数有机化学实验内容都是通用的,没具食品的特色,让学生觉得这些实验与食品专业关系不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动手,缺乏主动性,从而失去做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结合食品专业特点,除了在有机化学理论课上多举一些食品加工的例子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接触食品、了解食品,改造食品,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传统实验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学生只要听课和看教师示范,然后“照方抓药”式开展实验,教师较少提问,课堂很少讨论,师生缺乏交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分析、提炼和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5]。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与交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学改革发展到目前阶段,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控制步骤,是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有机化学课程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除了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考试成绩以外,实验的完成情况,查阅和翻译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撰写有机小论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情况都可以计入有机化学课程成绩考核范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和应用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