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品安全教学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精选

食品安全教学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第1篇

1基于沙盘模拟的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重要意义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既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代表几门密切相关的课程。食品安全管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可以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学、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毒理学、食品标准与法规等。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该课程的学时分配通常设置为理论课占2/3,实践课占1/3,传统的实践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开设微生物检验、农药残留检验、重金属检测等实验操作训练。但这类实验内容又与食品微生物检验学、食品分析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内容相重复,造成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实践课程因与之前学习的实验内容相重复而被取消,全部改成理论课[2]。这就违背了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理论兼顾实践的学时分配,无法体现应用型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的课程与学时设置特色,很难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食品安全管理课程对于教学的实践性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设计。而沙盘模拟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缺乏实践性的问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内容、方法、条件等方面同质化的局限,拓宽了实践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集体验性、实践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教学方法为应对工作职场复杂多变的场景打下牢固理论和实践基础,使实践教学课堂更具吸引力、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沙盘模拟的应用型高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将更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应用型专业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

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是食品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以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为基础,课程内容有相近和交叉之处,这就需要统筹把握好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抓住各自的重点和精髓,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对农产品和食品的原料生产、贮藏、运输、加工、销售及消费等环节可能涉及的各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和详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解决办法,并系统论述食品的安全生产规范与现代安全控制体系及其应用、中国食品安全市场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标准与法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学生经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融会贯通,既夯实未来职业发展基础,又促使其建立食品安全管理的理念与思路,熟练掌握食品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技能[3]。

3基于沙盘模拟的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3.1实训项目一——食品标签标识有关知识实训

食品标签标识是判定食品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需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标识就能现场即时做出明确判断,相对于食品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来说,食品标签标识合格与否的评判更为直观和简单,是食品从业者必须掌握的最为基本的国家食品法规之一。可以设定的问题如表1所示,由学生借助互联网,利用手机或电脑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分组讨论。要求每位学生各自设计一款食品包装的标签标识,学生相互交换完成的标签标识作品,互相查找对方标签标识作品中的错漏之处,评出设计优秀的作品予以表彰并供学习借鉴。食品标签标识有关知识实训内容见表1,该实训项目设定为3个学时。

3.2实训项目二——如何做好一名食品生产主管实训

食品企业的生产主管是企业的中层技术管理岗位,是食品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环节。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一般先担任生产技术员岗位,经过一定年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一小部分表现突出的会晋升到企业中层管理岗位,通常称为“主管”“经理”“部长”等。只有经过中层岗位的进一步历练,才有可能实现职业发展的进一步跨越,中层晋升到高层岗位的竞争往往比基层晋升到中层要激烈得多,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有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和出色的管理工作业绩。在校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对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往往认识不清,理论教材大多只是介绍一些概念、定义、标准、理论等,这些理论知识如何与生产实际进行结合和应用,是能否达到“学以致用”是关键。现行的“四年制本科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程往往被安排在第6、第7甚至最后1学期,而理论课通常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之前就已经开课,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结合,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理论课堂上开设一定学时的沙盘模拟实训演练。做法可以是:把学生按3~5人进行分组演练,每组设1名高层领导、1名中层管理者、其余人员为基层人员,按照特定企业日常工作的流程,由中层管理者向高层领导汇报工作,并向基层人员行使相应岗位管理职责。每1组演练完由教师进行点评,学生们进行集体讨论。如何做好1名食品生产主管实训内容见表2,该实训项目设定为3个学时。

3.3实训项目三——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训

正规的食品企业需要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可多达几十项,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就是其中必须制定的一项管理制度。国家层面有《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农业农村部制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预案》一般分为总则、组织领导机构与职责任务、事件预警与报告评估、应急处置流程、应急保障措施、善后处置工作、监督与奖惩机制和附则等几个部分。“总则”部分一般阐述《预案》的编制目的意义、编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事件分级标准与等级、预案的适用范围等。“组织领导机构与职责任务”规定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责分工、下设的办公室人员组成和岗位职责及应急处置各工作小组组成和职责等。“事件预警与报告评估”规定应急管理的监测预警机制、事件评估标准、事件级别核定和事件报告流程等制度。“应急处置流程”规定应急响应启动程序、紧急处置事项和协调指挥原则。“应急保障措施”规定事件通讯保障、医疗保障、技术保障、思想政治保障、应急处置物资保障、舆论引导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机制。“善后处置工作”规定事件善后事宜、事件调查、司法起诉、责任追究、抚恤赔偿、心理疏导、社会维稳和总结报告等内容。“监督与奖惩机制”规定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培训宣教工作等内容。“附则”规定预案管理与修订制度、预案演习演练制度、预案解释部门、预案有效期限等内容。以餐饮单位发生食物中毒的食品安全事件为例进行模拟演练,做法可以是:把学生按10~12人进行分组演练,每组设1名为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负责人、1名为当地政府食品安全应急领导机构代表、1名为食物中毒受害者、1名为食物中毒受害者家属、1名为餐饮单位员工代表、1名为当地市场监督管理机构代表、1名为当地疾控中心代表、1名为公安机关代表、1名为当地新闻机构代表、1名为食品检验机构代表、1名为医疗机构代表、其余人员为现场群众。每一组演练完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实训内容见表3,该实训项目设定为3个学时。

4基于沙盘模拟的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把40名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排名,按照排名序号分成奇数组和偶数组2组,对奇数组的20名学生按照本文设计的3个教学实训项目组织教学,称为设计组,而偶数组则按照传统理论课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称为传统组,由同一教师进行授课。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期末试卷考试、案例分析、策划方案设计、团队构建能力、活动主持能力等方式收集用于评价教学效果的数据。再参照表4的评价方法,请4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评分(取平均分),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沙盘模拟式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效果。传统组与设计组不同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结果见表4。学生上课热情度根据学生的抬头率、迟到率、早退率、注意力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传统组课堂上学生抬头率偏低、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玩手机、个别学生还出现迟到早退等,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7.3分,而设计组平均分7.7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0.4分,但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学生课堂参与程度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踊跃程度、参与课堂讨论热度、教学互动程度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传统组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度不高、课堂讨论不主动、教学互动不足,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7.3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8.1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0.8分,两者对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的准确程度、课后作业得分、期末试卷成绩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24.3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24.7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0.4分,但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实践技能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对设定案例的分析透彻度、对策划方案设计的可行度和周密性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传统组学生仅能生硬套用课本上的教条式策略,缺乏变通,针对性差,策划方案设计大都思路不开阔、无创新、对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考虑不周全等,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19.2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22.9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3.7分,两者对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锻炼情况根据学生团队构建能力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设计组学生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锻炼了该项能力,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6.8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7.5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0.7分,但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锻炼情况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表达条理性、参与团队讨论表达观点的说服力、主持团队会议的号召力等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设计组学生在开展团队活动中锻炼了该项能力,该项传统组平均得分6.9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7.4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0.5分,但两者对比差异不显著。从总分来看,传统组教学效果平均得分71.8分,而设计组平均得分78.3分,设计组高于传统组6.5分。由此可见,基于沙盘模拟方法,进行高校食品安全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和设计,将是一种很有效果和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5结语

沙盘模拟演练通常应用在大型企业和财务会计行业的经营管理或教学中。沙盘模拟又叫沙盘推演,通过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模拟问题或事件,由学生分组实战模拟企业的经营管理,在经历模拟企业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并对经营管理业绩进行盘点与总结,对过程中的决策进行反思,对战略进行解析,在不断调整与改进的练习中提高综合管理素质[5-7]。在传统理工科的教学中借鉴和应用沙盘模拟理念[8],区别于带领学生到企业或亲临现场参与实训,是以假设问题或事件来设计相应的实训演练,特点是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有效补充理工科中管理课程纯粹理论教学的不足,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管理方面理论知识的兴趣,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随机应变等职场能力,为理工科中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探索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

参考文献:

[1]张玲玲.基于公选课的erP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探索[J].高教学刊,2016(22):161-163.

[2]杨潇,黄玉坤,曾朝懿.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食品工业,2018,39(8):221-224.

[3]杜阿楠,郑煜焱,洛雪,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建设新思路[J].农产品加工,2017(10):83-84.

[4]梁建业.以食品安全报道为例分析媒体的舆论作用——评《食品安全公共危机的舆论监督》[J].食品工业,2019,40(6):324.

[5]李洪涛,张西平,周晓奉.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PMST)实训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6]徐彩霞,姚顺波.erP沙盘模拟教学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分析[J].高教论坛,2013(10):42-45.

[7]谢桂娟,戴艳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6):262-263.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深入开展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养新一代成熟的食品安全消费群体,带动社会平安和谐。

二、教育对象

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和教职员工

三、教育内容

(一)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人民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食品安全监管各职能部门职责。

(二)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多种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中小学生和教职员工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以法维权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宣传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知识。

四、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4月份)

由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县食安委成员部门编印《食品药品安全基本知识读本》作为此次教育活动教材。

(二)宣传发动阶段(5月份)

活动由各乡镇食安委配合县教育局组织,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各乡镇中心校的动员会议由乡镇食安委、教委负责人员到会指导,并落实教学教材发放工作。

(三)组织实施阶段(6月份)

1.昌一中、昌二中的知识讲座由县食安办组织相关部门授课。

2.其他各学校利用课堂、黑板报、宣传栏、广播、悬挂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或校外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食品安全征文比赛或漫画比赛等,努力丰富教育形式,诱发学生学习食品安全常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校和社会对学校食品安全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为全县中小学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工作总结(7月份)

各乡镇食安委和县教育局要及时总结教育教学活动经验,使学校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加以改进,对活动中的亮点工作要推广运用,并形成书面材料与活动总结一起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此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意见)》和深入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乡镇食安委要认真组织落实,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活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宣传防范到位。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第3篇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我市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管理到位,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为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刚性的管理体系

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为了把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抓落实,市局成立了以宋罗星局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全市各单位都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专门班子,各单位一把手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我们把安全工作管理刚性化、系统化,各单位都制订了《学校安全教育方案》,对本单位安全教育工作的任务、目标、领导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市局与基层各单位法人代表签订了《*市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状》,将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市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优、评先及晋级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度,从而使各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为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汇报。今年上半年,我们下发的文件、通知有:

1、醴教字〔20*〕10号《关于转发*市教育局〈20*年*市学校卫生工作督查方案〉的通知》

2、醴教字〔20*〕11号《关于转发湖南省教育厅、卫生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小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3、醴教字〔20*〕24号《关于转发*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4、醴教字〔20*〕29号《转发〈关于加强“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5、醴教字〔20*〕30号《转发〈关于印发“*市20*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

6、*市卫生局、教育局醴卫〔20*〕17号《关于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7、*市教育局《关于组织人员参加*市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培训班的通知》

同时,我们要求全市各单位经常性地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很多学校还聘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进行安全工作指导。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中小学校共出安全宣传板报600余期,举办专题讲座近1000次,开展学校安全教育活动300多次,有的学校还根据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需要,将安全教育知识编入校本课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校安全教育水准。

三、加强培训、督查,落实管理责任

为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中小学校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4月22日~23日,市局基教股组织了一支37人的队伍参加*市教育局、卫生局联合举办的学校卫生与食品安全培训班。通过培训,大家了解和掌握了有关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办法、传染与计划免疫管理、艾滋病防治知识、人口与青春期性教育知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5月30日,我们又对全市各基层单位分管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负责人进行了集中培训。

为认真贯彻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落实省卫生厅、教育厅联合下发的湘卫疾控发〔20*〕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学校卫生安全工作实际,5月10日~13日,分五个组,对全市学校食堂、商店、卫生安全工作及防火防盗安全设施进行了专项督查。

通过督查和检查,市局对各单位安全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管理措施:严格保证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严禁“三无”食品和不合格食品进入校园,学校食品实行定点采购制度和索证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学校饮食饮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出差错,有效化解学校安全工作风险责任。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健康中国;大学生;食品安全;通识教育

1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1]。食品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首要因素,因此食品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种关注越发迫切。食品安全包含了数量、质量和可持续3个层面。①在数量上满足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数量。②确保食品质量。③促进食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此外,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都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以及相关的质量体系要求,预防各种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继而保证饮食安全。对于高校来说,食品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与校园的稳定、和谐、长久发展密切关联。所以,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具有必要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食品安全的认知现状

2.1食品安全认知普遍欠缺

王晓莺等[2]对苏州市3所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了系统调查,实证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在食品安全上的测评分数达到优秀层次的比例不足34%,对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食品标准等了解不多,在食品营养和食品安全上的认知比较低。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食品安全法的内容知之甚少;②对食品安全还停留在自媒体的宣传上,自身对食品安全没有一个科学的认知;③自我管理能力薄弱。

2.2校园饮食消费存在隐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积极转型,餐饮行业也不例外,“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始出现,导致一些学生开始向“外卖族”“夜宵族”等转变。宅在宿舍的大学生终日以外卖为主,这种生活方式给自身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这和食品卫生情况较差也有着很大的关联。大学生们在小卖部以及地摊上购买一些食品时,大多数人只简单看看标签上的生产日期以及产品的保质期,很少对食品的外观以及营养成分等进行关注。总之,当前大学生的食品消费行为有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过度依赖外卖、偏重口味、营养搭配不平衡、卫生问题严重等。以上种种问题的发生,与大学生们对食品安全、食品营养等的理解不到位很有关系[3]。

3大学生食品安全通识教育路径探索

通识教育在19世纪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得到了美国教育界的认同,并很快发展起来。其核心是将各科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运用广阔的逻辑思维和视角来分析问题,并开展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等系列活动,促使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相互合作与交流,提倡教育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课程教育,意在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知识和技能同步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是教育改革最为直接的表现。食品营养与安全综合了多个学科,以食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食品与健康、安全、卫生监督等多个领域的情况,发展方向是培养食品营养安全领域的人才。大学生们对食品相关基础知识缺乏认识,其接受食品相关知识方面的教育的热情高涨,又加之当前食品安全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是社会热点,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不重视实践,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与通识教育的宗旨完全相反。因此,强化学生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素养,融入通识教育的方针和理念,不仅要让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明确化,还要对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里的教学、实践、考核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3.1开设食品安全公选课

食品作为一门学科,应当纳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中,为培养“多面手”人才作出重要的贡献。公选课的对象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这是向大学生普及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的最佳路径。食品公选课可以促进大学生在食品安全领域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和食品营养知识,在促进他们树立健康的饮食消费观念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还能带动整个社会向着积极、健康的食品消费观念转变。课堂是大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应利用这一重要渠道开始食品安全与营养等相关课程,如《食品营养》《食品卫生》等。不仅要强化大学生对食品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度,还要推动临床营养教育的发展。比如开展糖尿病治疗与预防的食品营养知识。大学要利用《食品安全》等课程对非食品专业的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有关知识的培训,使其正确饮食,杜绝垃圾食品,这需要掌握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法、食品污染物、膳食指南等有关知识[4]。

3.2以生活化为切入点调动食品安全学习热情

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热点,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因此,以食品安全为切入点,从时效性、科学性、严谨性以及普适性等角度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些极其专业的知识,比如食品保鲜的机理、群体感应等专业性特别强的内容,以生活化的问题作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常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转基因食品”等标识,对食品标签中的一些常见的内容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对食品品质的深层次理解。再通过论坛、微博等形式对网络上的食品谣言进行及时辟谣,并开展一些趣味实验,如天然的饮料和人工合成色素饮料的制作等,让学生们带着兴趣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自觉抵制食品安全谣言,能够辨别真假。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遭遇食品问题时常不知如何应对这一事实,教学内容中加入了《食品安全法》的讲解,并就具体的案列进行分析,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

3.3校园媒介宣传

当前,我国大学生获取食品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报刊以及电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分享食品安全专业方面知识的便捷方式。学校可以以微信公众号为宣传手段,定期食品膳食、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文章,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大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和宣传栏等多个渠道来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们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加他们的食品风险抵御和防范的能力。4结语综上所述,当前高校开展食品安全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离不开多措并举的制度,从学科发展规律以及人文情怀的角度,正确地反映出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普及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让大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和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马英娟.走出多部门监管的困境: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J].清华法学,2015,9(3):35-55.

[2]王晓莺,赵学芳,李为娟,等.苏州市三所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12):967-969.

[3]刘京硕.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膳食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0):243.

[4]林永庆.高校食品安全监管实施策略: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5):19-22.

食品安全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应用能力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涉及食品安全、食品化学、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工艺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能够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把握学科发展动态[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些院校对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教学改革探索,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4]。在我校专业培养方案中,《专业英语》在本科教学的第五学期开设,共32学时。从学情来看,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部分食品专业必修课,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在英语水平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部分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英语基础较好。然而,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不同,属于科技英语,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性,包含大量专业术语;(2)客观性,客观阐述事实,鲜少主观情感因素;(3)准确性,对专业术语的准确表达[5]。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食品专业英语词汇量,能够阅读相关英文期刊,以胜任未来工作的需要。针对目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课程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较为陈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不够。

目前国内食品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择面较小,更新速度比较慢,内容较为陈旧,不能反映飞速发展的食品科学技术现状,缺乏前沿性和应用性。并且,现有教材过分强调阅读和翻译能力,对学生听、说、写等应用能力的训练不够,基本属于“哑巴”式英语教学。事实上,食品专业英语作为一个交流学科先进信息的工具,对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2.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

在现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中,多数课堂教学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即由教师朗读、讲解、翻译词汇和句子或找学生翻译,教师再指正[6]。这种教学形式单调、乏味,学生往往被动学习,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找学生进行课文翻译的环节,那些没有被抽到的学生觉得事不关己,而不少被抽到的学生往往又毫无准备,翻译一句话需要很长时间。于是,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教师找学生翻译的环节变得越来越少,“一言堂”更加严重。

3.课程有难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食品专业英语涉及学科较多,专业词汇量大,词形长,复合词多。对词汇的理解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背景。这些因素加大了课程学习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尽管可以根据构词法[7]记忆专业词汇提高学习效率,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这种教法和学法还是需要以学生大量背诵为基础。加之,传统教材内容抽象、枯燥,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教学改革实践

1.补充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既具备专业权威性,又具有学科前沿性,在现有教材基础上,一方面,选择近三年发表在有一定影响力的期刊中的文献和部分国外食品科学基础课程原版教材中的部分章节,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的常规框架和常用句型,了解食品专业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动态,更深入地领会专业英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分别安排学生观看耶鲁和哈佛大学食品科学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以及BBC关于食品科学的纪录片各1次。观看国外教学视频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国外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专业英语的听力水平。而对于BBC纪录片,在学生观看之后,教师根据专业内容进行提问,考查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能力。

2.用英语思维方式教授专业词汇。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是食品专业英语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摈弃简单的英文单词对应中文意思的教学方法,而主要根据牛津英语百科词典采用英文单词对应其英文解释,再让学生翻译成汉语的教法。尤其是那些新产生的专业词汇,这些英文单词往往没有对应的中文,或仅仅是音译的中文,如果能够根据文献原文的英文定义进行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专业词汇的专业意义,培养英语思维方式和语感,真正提高英文水平。从教学情况看,这种词汇教学法得到了学生认可。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很多专业词汇一看英文解释就能快速、准确地说出对应的中文单词。这种现象很好地体现了专业英语专业性的课程特点,在无形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小组学习,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

将班级学生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情况合理搭配,每6~8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主题,由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资料后,整理、制作成PPT,做一个15~20分钟以英语介绍为主的汇报。要求在PPT中标注相关专业词汇和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后者将作为平时成绩考核内容之一。从实践结果来看,小组学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各小组学生准备积极。除了个别小组由一个同学代表发言外,绝大多数小组的成员们都逐一做了汇报。在汇报结束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提问并补充或更正相关知识内容。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为深刻,并且获得了英语口语锻炼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个人课堂展示,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展示和锻炼专业英语口语的机会,在每次课后布置1个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小话题,例如介绍一种特色食品、西方饮食文化、某种食品的制作等。然后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准备相关内容,进行课堂发言。要求尽可能使用英语,时间3~5分钟。从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参与个人课堂展示的学生并非只有那些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英语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很多只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生们发言积极,思维活跃,有时候还互相补充知识内容。他们在一次次锻炼中,运用专业英语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学习专业英语的信心。良好的学习氛围也逐渐形成起来。

三、教学评价

考核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仅仅靠一张试卷是无法完全体现的。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模式反倒鼓励了不少学生临时抱佛脚,导致平时学习不扎实,没有真正具备知识应用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加重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共占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回答问题、小组报告、平时作业四个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培养学生注重对知识点滴积累的学习习惯,使总评成绩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在期末考试形式上,不再拘束于让学生翻译几段英语段落和专业词汇的英汉互译,而是选择几个与食品科学有关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形成一篇英语小论文,然后再进行翻译,并在文末附上相关文献。这样一来,学生要想获得好的成绩,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外文文献阅读量和良好的食品专业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莎娜.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180,182.

[2]杨吉霞,杜木英,贺稚非.《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8):164-169.

[3]胡晓苹,李从发.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热带工业工程,2014,38(5):28-30.

[4]刘洋,马先红,隋新.自主式教学方法在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12):91-94.

[5]吴梦徽.不同专业的专业外语教学方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6):152-154.

[6]刘永光,朱靖.专业外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