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精选

企业生产管理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第1篇

问题一: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劣在生产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生产线的工作环境的不良,直接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下降,同时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品质无法保证。这也是企业能否快速成长的必要因素。

问题二: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不管是外贸公司还是做国内市场的公司都会出现客户下订单到生产车间投产过程的脱节,这种现象很严重,这可能会影响动作不顺畅,工作效率的下降及交期延误。

问题三: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衔接问题。

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混乱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生产线的工作效率。通过多方面的收集和观察,采用流程卡比较适合生产现场的管理。

问题四: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

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把选人、用人正好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性的组织架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问题五: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的形同虚设是民营企业生产与动作管理中的又一大弊端。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业主不好打破情面,撕不破脸皮,不能依法办事,不能公事公办。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下面将探讨温州民营企业如果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管理升级。

二、概述

一个作业流程必须由输入、输出和支持组成。输入是作业流程所“加工”的“原料”,而输出则是作业流程的“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逐步实现“增值”。业务流程跨越部门的界限,团队合作、资源共享、服务客户,达到一致的组织目标。这个过程便是作业流程管理。

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有生产上管理问题,本人知识浅薄就一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

目前国内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正在日益提高,但是在企业生产现场临近管理方面还是基本上手工在操作。这就出现了所谓的“制造业生产现场黑箱作业”现象。就温州民营企业在生产与动作管理上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升级研究。

三、改进方案

问题一: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劣在生产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本人就结合三年的理论学习及社会实践,通过用一张图表对该问题进行提出一些解决的见解。

请看下图:

5S标准化表

5S内容制度标准检点

1S整理将不要的东西清理掉

设定不要物品的回收制度

设定循环、转让、烧毁等处理方法所在岗位是否有乱放不要物品

产品或材料是否直接的放于地上

是否分别整理量规类和工具类

2S整顿将需要的东西明确标示

对一些材料通过质地、用途、大小、形状等进行区分,并决定放置场所

与作业工序相协调是否定位标明主要通道和放置场所

是否分清专用工具和通用工具,并使之牌使用状态

3S清扫清除场内脏污,防止污染

清扫活动的大力推进地面通道,机械周围是否有掉落元件、灰尘和垃圾

机械配件及主要设备是否被弄脏

4S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贯彻执行、及维持成果

采用标准化、显现化、视觉化相结合是否穿肮脏的衣服

对灯光、规定点是否落实

5S习惯人人依规定行事、养成良好习惯

亲自动口动手是否每天进行规定点检

是否使用规定的保护用品

是否一定时间内集合

上述图表简称5S标准化,改善工作环境必须要从管理人员做起,同时相应地考评方法及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的推行方案就要实施,只有管理人员以身作则便能顺利推动5S标准化的开展,从而也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的品质。

总之,要搞好环境管理必须全体动员参与各项开展地活动,才能提升品质,降低不良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才能确保交期,顺利交付;才会达到安全有保障,企业无伤害;才可能管理气氛融洽,人际关系良好。

问题二: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温州鞋业为例,如何提高这个流程的管理,提几个改进策略。

生产前段管理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直辖市不好导致的,我认为从销售部接客人订单后并按要求整理资料备齐发相关资料予开发部,开发部通过订单和相关资料在短时间内将色卡和“生产订单”、确认样拟好给生管部。生管部马上召开会议商定好发放采购部、品质部。这便是一个作业流程管理。接着下一步开发部开发试作样及算料开始,通过核实有无旧型体并制定制造说明书。

生管部对开发部的试作及算料核实无误后,将相关资料一并交给采购部,采购部通过上述相关资料进行对仓库查料及备料。

同时品质部对原材料及辅料进行品质检查,无误后等开发试作报告确认无误后开始发给生管做量产试作准备。待材料准备好后,由生管部通知开发部、品质部、生产现场相关单位试作时间,并督导试作进程。若交货期紧,则由生管部调度开发部所剩的相同材质之材料,安排提前试作。

等量产试作完成后,由生管通知品质部、工程部、现场单位相关人员参加量产试作检讨会。总结整个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等完成“制造说明书”编制后由生管下发生产指令、样品等给生产第一线确认无误后进行设产。这样流水线就会顺利总而言之,企业生产前段流程管理中一是时间上的因素必须要快,二是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开民良好,再加上前段流程管理的程序无误这样就相应地提高工作效率、动作通畅等。

问题三:上线前和上线后的生产现场管理的衔接问题。

采取全方位的管理,流程卡管理、制令追踪管理、包装管理、监督管理、出货管理、现场物料管理、售后服务等。

(1)流程卡管理

导入前:

流程卡管理必须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对每一制品附一流程卡片,作业员完成一制程须将日期、人员、生产信息填写在流程卡上,在成品包装前,收集起来,以备日后维修查询之用。

导入后:

采用条形码设备、自动化设备,对资料进行收集,对每一流程卡附上该在制品序号条形码,作业员完成一制程后,利用条形码输入序号,及生产资料(例如:不良代码也印制成条形码),流程卡自动并入时间,工作站,人员资料,存入流程卡数据库中。

(2)制令追踪管理

导入前:

利用每日生产表格由生产单字节长填写各制令投入产生,人员出勤等资料,再汇总计算出各制令进度。然而组装生产线流程快速,生产主管永远无法得知各制令目前的进度。

导入后:

每站(需管制的站点)需刷流程卡序号,计算机可自动计算出其所属制令在各生产单位详细过程及最近状况,主管办公室之计算机可得知全厂一分钟前制令最新状况。如果主管远在国外,只要其能入流程卡报表系统,了解整个工厂的制令运行情况变成了弹指之前的事。

(3)在制品追踪管理

导入前:

如果没有对仓库进行有效的管理,常造成一堆不良品、待修品积压在现场。

导入后:

利用流程卡完整数据,流程卡可追踪每一在制品最新位置、状态,统计整理后,可以依制令别,产品别或现场区段,追踪在制品分布状况。

(4)包装监督

导入前:

相同产品,因不同地区客户,需配置不同文字手册,电源等包装材料,但因混线生产,易生错误(如放置两本文字手册、电源线多放了一条等­)。

导入后:

可立即给予包装人员明确包装指示,避免疏忽,或是进一步整合防呆系统可进一步当错误时立即发出警示。

(5)出货管理

导入前:

须利用人工记录那些出货序号,给那一位客户,以做售后服务,也因缺乏实时核对能力,常在出货之机种及数量上发生错误,造成不小的损失。

导入后:

出货同时,刷读外箱序号条形码,可立即核对,如不符出货条件,可立即告之出货人员。同时把出货信息上传ERP系统。

(6)自动化设备整合

导入前:

企业用的资料机床等设备多独立动作,效益不高,设备管理也不佳。

导入后:

将SFCS与资料机床等整合,可自动得取生产信息及设备状况,与资料机床等整合,可自动得取测试资料。

(7)现场物料管理

导入前:

企业每天一条线生产10多张工单,因混线生产,无法掌握实际生产状况,常发生造缺料停线。

导入后:

SFCS可以随时掌握最新各制令,各机种组装数量,可以实时计算出现场物料状况,以预做供料准备,有效降低这方面人力及缺料现象。

(8)售后服务

导入前:

也不知其何时进出货,很难提供有效的售后服务。客户回修之产品,企业可以方便地找出出货时间、出货客户(有出货条形码管理系统);但如果想了解该产品在生产时的信息,由于出货没有与生产资料进行整合,要找出其原来的生产信息,须花费相当大的人力。

导入后:

流程卡提供追踪功能,可以掌握每一成品完整流程卡资料、当时生产现场的状况及出货时间、出货客户,追踪成品在生产中的各种记录,可提供客户完整的售后服务。

问题四: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

1、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社会化管理。首先要求业主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在国内外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是打破家族式管理的重要标志。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2、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决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最高层次。决策者,可以是一个群体,还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操纵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决策能力,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问题五: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从而改变困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换,把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

综合上述对民营企业生产动作管理所浅淡的和所提出的一些管理的升级研究,这只是本人的一点看法,尽供企业参考,如有不合理或不正确之处请多多指教。谢谢!

参考文献:

1.作者:蒋贵《生产与动作管理》出版社: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98.6年第一版

2.作者:厄斯金《生产与动作管理案例》出版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3.作者:李怀林《IS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

出版社:北京检察出版社2000.12第一版

4.作者:王关义《生产管理》出版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5.作者:教育培训中心《5S管理与TRM生产体系》

6.作者:R•R•ARROW《哈佛管理百科全书•哈佛生产经营与运作管理》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

7.作者:中国企业管理网《生产问题分析与解决》2001年出版

内容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继北美、欧洲和日本以后的世界“第四种经济强权”,国际管理学界的从以往主要关注日本企业焦点转向了华人企业。

中国的企业是以其独立的家庭管理模式而闻名世界的。这一模式的形成有其历史的背景和社会的原因,它对华人企业的发展和华人经济的崛起发挥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温州民营便做了带头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知识化的挑战,它也逐渐表现出其局限性,其中生产与动作管理这个流程便成为阻碍我们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第2篇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更好的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需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正确认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并给予重视,是清洁生产审核取得较好成效的前提。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的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的全过程。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可以保证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全体员工的投入参与,获得清洁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充分支持,从而保证了清洁生产方案的顺利组织实施。因此,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是保证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领导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清洁生产审核,将清洁生产当成企业的包袱,工作敷衍应付,领导应在认识到清洁生产审核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在提高无形资产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亲自参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和开展,保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二、强有力的组织和策划,是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组织实施,首先必须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或由管理人员组成的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来开展工作;其次,制定合理的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计划,包括职责分工、活动安排、时间进度、以及人财物的分配等,以便使清洁生产审核按照预定目标与程序步骤有效地进行,并易于受到监督检查;宣传与培训也是清洁生产审核组织与策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一方面应广泛进行宣传和教育,号召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转变企业各种人员的传统观念,提高清洁生产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还应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学习审核的方法与技能。

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通过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检查,全体员工根据日常工作经验、体会以及从八个方面对浪费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清洁生产机会,并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对涉及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工艺或设备更新改造等方案,应在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可行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建议,经决策后组织实施;对中/高费方案,往往需要经过市场调查分析,技术评估、经济评估等程序后,确定会产生效益才能进行实施;而无/低费方案遵循的是“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原则,对确实有“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效果的工艺、技术、操作方法和管理,企业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实施,使其真正产生效益。

四、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保证请洁生产持续有效开展。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第3篇

1.1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1.1.1现代管理,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方法,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等进行控制的过程。在任何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的决定因素。因此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的关系,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这就是管理的人本特征。管理的这一特征要求任何管理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本观念,坚持人本原则。管理的人本观念包括四层涵义:

1.1.1.1人是生产的首要因素,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任何管理中都要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根本手段。

1.1.1.2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最高追求目标,因此任何管理必须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目的和追求的最高目标,作为管理绩效的评判标准。

1.1.1.3人的存在是多样性的,因此管理活动中要树立多样性、整体性的人本观念。

1.1.1.4管理人本观念的“人”是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

1.2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1.2.1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包括人、环境、文化三项基本因素:

1.2.1.1人的因素。在任意管理活动中,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各种管理活动紧密依存,相互联系形成管理关系,管理关系实质是人的关系。

1.2.1.2管理环境的因素。管理环境是各种物质环境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环境综合而形成。主要包括环境的类型、环境因素的作用、公共关系的影响与作用等内容。

1.2.1.3文化的因素。管理文化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现代管理文化的构成,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人际关系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二是文化的功能。即管理文化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等作用。三是价值观。即人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关于客观现实的基本信念奉行的行为方式。

1.3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3.1人本管理的基本理论逻辑推导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是管理的最高目标,而人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管理环境、文化及价值的变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同时,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是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以协调的。

1.3.2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1.3.2.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

1.3.2.1.1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是人本观念应树立的基本观念。所谓人的因素第一,就是在观察任何事物,处理任何事情,解决任何问题时,都把人的因素看成首要因素,关键因素,决定性因素,既不是重物不重人,更不是见物不见人。

1.3.2.1.2树立

人的因素第一的观念,必须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人才是人的因素之中的栋梁之材,是人的因素中最有活力,最具创造力,凝聚力和带动力的因素。

1.3.2.2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目标的观念

1.3.2.2.1以人的不断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管理追求目标的观念是管理的人本观念的实质内容,也是高层次的人本观念。传统的人本观念,只是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手段,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人本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已成为人本观念核心理念,成为一切管理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

1.3.2.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

1.3.2.3.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精神追求、价值观的实现和思想政治因素在管理体制中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重视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人的素质和层次,形成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和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唯其如此,才能实现管理目标。

1.3.2.4以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

1.3.2.4.1激励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期望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人的需要是人普遍存在的自然本性,需要决定动机,动机产生行为。树立人本观念,必须研究人的需要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管理目标,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管理体制,不同民族文化条件下,人的需要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为此,实施激励为主的管理方式应当根据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环境针对性进行。

1.3.2.5构建人本管理的机制

1.3.2.5.1有效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环境,形成自觉地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为此应建立包括动力机制,压力机制,约束机制,保证机制,环境影响机制等内容在内的管理机制。

2安全生产是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的重大事项。当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之际,安全生产面临空前严峻的压力与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全球范围重特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更是突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性。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这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和重视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当然更应当注重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既是国家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也是新时期学习、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学生从事行业安全管理十余载,深知“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由于安全生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复杂,尽管全社会各方面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投入,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效却并不十分显著,各类重特大事故仍然时常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研究和解决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成效的问题,已是全社会的当务之急。笔者就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树立人本观念谈谈自己肤浅认识

3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人本原则

3.1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3.1.1安全生产概念及主要特点

3.1.1.1安全生产是指的生产过程中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安全生产实质是保护人权: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和财产权等。生产劳动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劳动者自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安全生产涉及诸多行业,范围极宽,既包括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矿山、农林等各行业,也包括人身、财产等各属性,几乎囊括了社会各方面,因此,安全生产既具有极端重要性,也具有复杂性、艰巨性、综合性等特点。

3.2安全生产管理及其主要任务

3.2.1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一定环境下,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在一定环境下,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实施影响和进行控制的过程构成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广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至少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2.1.1预测人类生产活动中各个领域里存在危险,进一步采取措施,使人类不受到危害和伤害;

3.2.1.2制订并落实各种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和办法、措施,消除危害因素;

3.2.2.3教育人们去认识、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防止发生事故;

3.2.2.4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及时、正确处理事故,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总结吸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3安全生产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必然性

3.3.1一般而言,任何领域的管理活动都要树立人本观念,任何管理过程也自始至终树立人本观念,因此管理的人本观念具有一般规律指导意义,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的特殊性,其管理活动尤其必须坚持人本原则,这是因为:

3.3.1.1安全生产管理以人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为直接目标凸现出人本管理关心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

3.3.1.2在安全生产管理客体要素中,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作为管理对象客体的人,其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发挥,对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影响。

3.3.1.3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主体的人,在管理活动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具体而言,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素质直接关系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是决定安全生产管理成败的首要因素。

3.3.1.4安全生产管理是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方面,管理关系份繁复杂,但是在众多管理关系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安全管理关系。正确处理其关系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4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树立和施行人本原则的途径与方法

4.1高扬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思想和观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4.1.1建国以来,我国一贯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安全生产管理自身的原因,我国安全生产状况并不乐观。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影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逾发严峻和局部恶化的形势。据统计全国每年安全生产事故损失达千亿以上。特别是近年类似“南丹事件”,“大连空难”,“北京网吧火灾”等系列恶性事件,不仅损失巨大,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国际形象,教训十分深刻,发人深省。究其原因,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上,人本原则的缺位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安全管理中突出表现为:一是“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就事论事”等随处可见。对安全生产认识一般化,缺乏对安全生产人本特征的理论探讨和深度认识。二是安全检查生产重要性上认识与投入的反差强烈。一方面大家都一般性地“颂扬”安全生产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实际投入微不足道,实质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异化”。三是“亡羊补牢”现象盛行。很多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投入极其吝啬,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却不得不花巨大代价“善后”。一些领导,非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终结,才能唤醒他们对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认识。四是广大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人本精神的缺乏构成我国安全生产最大隐患。处于安全管理客体地位的从业人员缺乏认知保护自身权力的自觉性,使得安全管理的人本原则的推行困难重重。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高扬人本原则,这是由安全生产本质属性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的确立,最关键的是真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这是因为:

4.1.1.1“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倡导的是安全即人的基本权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如果人的生存权都不乎存在,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安全优先的原则,实质上是把人作为管理的首要因素考虑,只有确立了“安全第一”的原则,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效益、发展、稳定、安全之间的关系。

4.1.1.2“安全生产、预防为主”倡导的是谋事在先,防患于未然。一是强调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人能够通过尊重科学,探索发现规律,防范事故,实现保障安全的管理目标。二是强调人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是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手段。

4.2在安全生产管理循环过程中始终贯穿人本原则

4.2.1管理的过程是决策、计划、实施、监督、评价等不断循环的过程,同时也是各项管理职能作用实现的过程。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贯穿人本原则的实质,就是在各个管理层面人本原则如何体现的问题。

4.2.1.1在决策过程中坚持人本原则第一的原则。决策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安全生产管理各层次决策中,人本原则应是第一原则。即以保护人的健康、生命、财产等权力为最优先考虑,体现“安全第一”的基本功方针,体现人文关怀。实践中,要坚决反对“安全生产是政绩工程”,“安全让位于经济效益”,“安全生产目标从属于其他目标”,“安全生产久议不决”等决策思想和作法。安全生产决策中,只有把人当作人对待,把人作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人对待,才能真正贯穿人本原则。

4.2.1.2在计划职能中体现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

4.2.1.2.1计划实际上就是预先确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和谁做的一种程序,在计划中体现安全管理人本原则。一是计划要“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的关系筹事、物、财等管理要素的关系,着力解决实践中安全监理机构不到位人员及其经费、装备不落实的现象。二是充分激发和调动管理对象,主动关心安全、重视安全、保障安全的自觉性,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要彻底改变目前安全生产管理严重的“猫鼠对立关系”,“一方喊断气,另一方不来气”等消极现象。三是要十分注重协调安全检查生产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格局。安全检查生产涉及面广,必须十分注重抓住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一主线,协调好方方面面关系。四是充分运用激励手段,调动主体与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特别注重发挥安全生产一线管理人员和直接从业人员的智慧与积极性。

4.2.1.3在监督过程中注重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贯通监督是对管理运行过程中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防患促进的管理活动。安全生产管理人本原则的贯通主要把握两点:一是监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围绕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二是监督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要克服安全检查为检查而检查的形式主义倾向和安全生产舆论、大众社会监督弱化的现象。

4.2.1.4在评价过程中体现安全生产人本原则的要求

4.2.1.4.1管理的评价过程,是汲取经验和教训,推动另一个管理循环发展的过程。安全生产管理评价职能一要在总结的基础上,有利于提高人素质,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二要侧重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教育与激励。目前,要注意克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考核评比形式化、笼统化、泛化等现象。

4.3建设全社会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

4.3.1所谓安全生产文化,就是安全价值观、经验、道德、理想、传统、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的复合体,是安全观念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份,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也具有国际性、共性等特征。

4.3.2安全文化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社会背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安全文化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学生认为,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十分落后,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抓好:

4.3.2.1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灵魂。亚洲,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是事故高发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仅发道路交通事故为例,2002年,美国机动车2.1亿辆,死亡46000人,中国2140万辆,死亡11万人。我国车辆占全世界1.9,死亡人数却高达15,绝对数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中国各类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人的忽视和对生命的漠视,安全保障“不是不能为,而是不为”。相当部份典型恶性事件莫不如此。因此,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安全强势群体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是安全文化建设主题思想。

4.3.2.2唤醒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

4.3.2.2.1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透过科学的和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概念变为人们生活的习惯,进而将安全意识渗透到潜意之中,使人们思维、行动中,不自觉地将安全变成习惯,时刻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决策和行动。统计分明表明: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已出现第四次事故高峰。在导致事故高发的机制、管理、技术、环境等诸因素中,人的问题是首要的原因。仅两份事故原因中,人为失误高达70以上。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并非某种制度、某一规范、某种管理方法就能彻底解决的,安全生产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安全文化问题,安全意识的唤醒,要突出教育的贡献。要从学校、家庭、单位、企业等各种环节,从幼儿、少年、青年,直至老年各时期针对性教育。

4.3.2.3广泛开展全社会大型安全文化运动

4.3.2.3.1安全文化运动的实质是普及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意识。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党和政府应当组建相应机构,制定有关规则,动用主流媒体长期坚持。二是构建全社会事故防范信息系统,比如通过设置类似警务110之类的公开电话,接受全社会范围各类重特大事故隐患的举报、投诉等。三是在社会公共场所,公众聚集地,装置大型电子荧幕,设置专门节目,宣传安全知识,解剖典型安全等,让公众时时、处处感受安全文化。

4.4构建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4.4.1人本管理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管理思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有效进行人本管理,关键在于构建完整的管理机制。安全生产人本管理机制包括以下机制:

4.4.1.1力量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安全生产动力机制在于建立起各单位、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公民个体在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的驱使下,自觉保证安全生产。笔者大胆设想,比如在企业税收中根据行业属性和安全等级征收安全税,又比如在机动车和驾驶员法定保险条款中加大对无事故车辆和驾驶员保费的返还比例等思路,形成广泛的安全生产利益激励机制和实施办法。在压力机制方面,要健全安全事故责任的事前追究和事后追究双重制度。要特别建立单位、部门、企业、业主等主要负责人的问责制。要使各方面在安全目标责任的压力之下,明确目标,积极落实措施,履行职责。我国安全生产动力的缺省和压力机制的扭曲问题同样严重存在。

4.4.1.2责任机制,主要应当包括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两方面。责任机制实质是构建一个庞大的安全职责系统,明确各单位、部门、行业,各安全人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具体措施和应履行的职责、任务,让每个人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保证时时、事事、处处有人对事故隐患和事故负责。责任机制也是安全生产力量机制的进一步延伸和具体化。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安全责任空洞,好像人人都有责任,但人人都不负责任,责任的细化和落实很不到位。二是责任的追究没有完全遵循因果关系,而是按照领导的批示或抓“替罪羊”的办法,随意性大,说服性、教育性不强,不利责任制的真正到位。三是几乎全部是事后责任追究,极少事前后惩治。

4.4.1.3约束机制,主要是在科学分析、研究安全生产规律、总结经验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规则、规程,使行为人有章可循,按部就班,现行安全生产制度是比较健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现有制度的落实,现有制度对参与安全生产各方面人的约束。

4.4.1.4保证机制,主要是指从法律、法规、制度等体系的层面,确保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思想、政策、措施、方法等贯彻落实。这方面,尤其需要从法律层面上解决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严格意义上讲,现行安全生产法虽然有原则提法,但是从1998年至2002年四年间,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在修补中变化了四次之多却仍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现行体制中多次管理、权责不清、部门协同差,各自寻求“经济权”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安全管理效率。更有甚者,个别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五方面出于某种利益,以高压方式管理安全,以安全为借口,肆意剥夺企业和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另一方面,当无利可图时,就万般推诿和逃避责任,置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于不顾,鉴于以上情况,重新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确立适应我国转型期的安全体制,制定责权利更明确、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是对人民健康、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当务之急。

结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高扬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安全生产管理每个环节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第4篇

清洁生产审核是一件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的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的全过程。领导的支持与参与,可以保证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协调与全体员工的投入参与,获得清洁生产过程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充分支持,从而保证了清洁生产方案的顺利组织实施。因此,领导的支持与参与是保证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领导不能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清洁生产审核,将清洁生产当成企业的包袱,工作敷衍应付,领导应在认识到清洁生产审核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在提高无形资产和促进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并亲自参与清洁生产审核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和开展,保证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二、强有力的组织和策划,是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组织实施,首先必须组建一个有权威的或由管理人员组成的清洁生产审核领导小组来开展工作;其次,制定合理的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计划,包括职责分工、活动安排、时间进度、以及人财物的分配等,以便使清洁生产审核按照预定目标与程序步骤有效地进行,并易于受到监督检查;宣传与培训也是清洁生产审核组织与策划中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工作,一方面应广泛进行宣传和教育,号召全体员工积极主动参与,转变企业各种人员的传统观念,提高清洁生产的思想意识;另一方面还应开展专业培训活动,学习审核的方法与技能。

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和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通过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检查,全体员工根据日常工作经验、体会以及从八个方面对浪费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清洁生产机会,并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对涉及生产全过程的技术、工艺或设备更新改造等方案,应在充分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可行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建议,经决策后组织实施;对中/高费方案,往往需要经过市场调查分析,技术评估、经济评估等程序后,确定会产生效益才能进行实施;而无/低费方案遵循的是“边审核、边实施、边见效”的原则,对确实有“节能、降耗、减污增效”效果的工艺、技术、操作方法和管理,企业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认真组织实施,使其真正产生效益。

四、建立清洁生产激励机制和完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保证请洁生产持续有效开展。

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必然条件之一,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员工的参与度决定着清洁生产的成败,同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的发挥也决定着清洁生产的成效。因此,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参与清洁生产,为企业清洁生产出谋划策,全策全力提出方案。其次,完善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是保证企业持续清洁生产的前提条件,设置稳定的清洁生产管理机制(清洁生产办公室),稳定的工作人员来组织和协调清洁生产方面的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清洁生产

审核成果,把审核成果纳入日常管理轨道,制定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等,保证清洁生产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下去。

总而言之,企业始终不渝的坚持推行清洁生产工作,促进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深化节能降耗,走出一条高效率、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的发展新路子,从而优化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最终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生产管理范文第5篇

1引言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企业如何挖掘内部潜力、加强科学管理使企业自身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加强对生产系统的总体经济效益的分析与研究,提高经济效益,是摆脱困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对于一个具有产购销的废钢铁企业来说,国内对生产系统的研究关注得似乎不够,只注重在设备和流通领域的研究上,而国外研究的重点放在化学处理方面。另外,人们认为废钢铁企业现场复杂,操作简单,对企业内部的研究未引起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在管理科学方面的应用有所忽略,因此,本文特别关注废钢铁企业的生产系统研究。目前,废钢铁企业生产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亟需解决:1.各种生产过程中下来的废钢铁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即在保证钢厂、铁厂需要的前提下,输出多少废钢、销售多少各种可利用废次材;2.向炼钢厂输送炉料,用的工具是大槽子,大槽子中的各种废钢铁如何配比,并满足炼钢需要,以使成本最低,从而避免装槽子的无规律性和盲目性;3.在全鞍钢的废钢铁输入、输出过程中,在钢材加工中心有相当量的一部分库存,究竟如何控制安全库存量,又能满足内部生产需要,同时又能压缩资金占用,盘活流动资金,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通过建立、运用理论上的模型,构出行之有效的生产运作模式,是实现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有效途径。

2鞍钢钢材加工中心生产系统优化模型2.1生产过程优化模型建立2.1.1产品品种产量优化模型①的建立1.有关情况分析:与产品生产利润最大化有关的主要因素有单位利润、加工能力、各种资源量及市场需求情况等。2.确定决策变量从生产现状分析来看,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挑选、加工各品种的废次钢材、向外输出各品种的废钢铁。在此,我们以各品种产量为决策变量,Xj(j=1,2,……n)为第j种产品的计划产量。每种产品的单位利润均由财务部门核出。3.约束方程系数和右边常数Bj的确定(1)为了简化问题,可以将所有废钢产品按其加工性质的不同,测算了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挑选工时、切割工时、打碎工时、打包工时、冷剪工时、爆破工时,及每天全厂所能提供的总工时,以便统一考虑生产能力。(2)各类产品的原料是生产回收和非生产回收入厂的废钢铁资源,生产科根据历年的统计资料及99年的计划回收情况,可估算当年的各大类原料的资源情况,从而给出一个资源供应的最大可能值。单位产品资源消耗情况可核定。(3)关于需求量情况。由生产科、经营科根据企业内部生产实际及外部的市场需求状况确定。4.目标函数的确定产品总利润是产品的单位利润与产品品种产量乘积之和.综上,品种优化模型如下:nMaxZ=ΣcjXj(j=1,2,…n)j=1

S.T.资源约束、加工能力约束:nΣAjXj≤(或=)Bj(j=1,……n)J=1需求约束:Xj≤(或=)Bj(j=1,……n)2.1.2内部配料优化模型②的建立内供的各品种废钢铁要通过装入料槽送到钢厂,如何组织装槽子即对输出的各类废钢铁进行配料也是生产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而不是直接将每种废钢铁输送到钢厂,这样既不能满足炼钢工艺的要求,也不符合经济核算上的需要。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或保持槽重,缩短装炉时间和冶炼时间。对内部输出的各种产品的配料进行优化,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满足工艺要求,满足操作要求,保证每个料槽的成本最低。1.有关情况分析:(1)根据鞍钢现行炉炉口直径的大小,槽子形状为一端成斜开口形长方体,其体积为6.75立方米。从工艺上实践表明:若一个料槽中全部装入重型废钢,比如切头,在入炉装料时极易砸坏炉底,若料槽中全部装轻薄料,则需多加几次废钢料,这样将延长加料时间,直接影响冶炼周期,同时发生烧损,将降低产量。根据生产上的实践,槽重保持在14吨最为合适。(2)装料时,不同品种的槽料废钢铁因其堆积密度和单位成本不同而影响槽重和槽料成本③.单纯从提高槽重的角度分析,装槽时应多加入堆积密度高的废钢铁,单纯从降低槽料成本角度考虑,装料时应多加入单位成本低的废钢铁,这正是本配料模型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3)由于内供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及资源存量情况的存在,把98年废钢铁资源量按12个月平均得出月均资源情况.2.输出配料模型的建立(1)确定决策变量根据各种内供输出原料的情况,确定以下14个变量X1,X2,……X14,分别代表料槽中切头、废模、废锭、剪切废钢、重型废钢、中型废钢、轻型废钢、普通包块、碎钢霄、废铁、杂铁、唐麻铁、爆破渣钢、挑选渣钢的投量。(单位为吨)(2)确定目标函数优化料槽中配料实质上是解决了槽重与成本间问题,也就是要在保证槽重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使槽料成本最低。槽料成本是各类装槽废钢铁与其单位成本乘积之和,即:nMinZ=ΣcjXj(j=1,……n)j=1(3)约束条件的确定①料槽单重约束。由于生产工艺上的要求,计划料槽单重为C1吨/槽,所以有,X1+X2……+Xj≥C1②料槽容积约束。料槽容积为C2立方米,装槽时,不应超过其容积,所以有,nΣ1/rjXj≤C2(j=1,……n)j=1③资源量约束。每个料槽中的资源量:0≤Xi≤Bj(j=1,……n)2.2安全库存模型③的建立2.2.1安全库存弹性控制模型产生的理论依据本文中,弹性定义为:弹性就是某一特征在一定时期的实际结果相当于其理想水准(亦称均衡标准)的变动程度或波动幅度。在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企业的生产供给活动大多存在着这种弹性,但由于这些企业弹性的非均衡生产供给规律在不同年度及不同的月份的纵横时间中,其数量表现大小不等而又杂乱无章,而在物料管理中常流于盲目和简单化。因此,引用物理学中的“弹性”概念来构造存储弹性控制模型就更是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其理论上的依据是:1.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组合。就物料管理而言,它的合理运行机制应是:“生产取决于市场(销售),供给服从生产,存储确保供给,采购依据存储。”因此,在产品营销正常情况下,物料的供给、存储、采购经营活动必须相应地服从生产的弹性,使产、供、销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协调平衡。2.企业在近期或将来生产经营诸要素可能有所发展,但相对于现有基础及管理方式来说相对稳定,一般不会出现异变。同时由于供给与生产密切相关而在数量上表现为正比例关系,生产规律必然代表供给规律,反过来供给规律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生产规律。因此,可以运用有关生产或供给的近期历史统计资料,分析归结出企业呈弹性的非均衡生产(供给)规律,在结合近期将来可能出现影响的有关因素予以修正评测,则可比较准确预见近期未来生产供给的弹性态势,据此规划物料存贮弹性控制纲领,并在实施控制过程中不断及时修正完善。2.2.2安全贮存弹性控制模型的建立存贮弹性控制模型的逻辑思路可表述为:预测生产供给动态→确定合理存贮水平→控制收入(购进)调节存贮。它的基本思路是“以销定产,以产定供,以供定贮,以贮定收”和“对照目标,定期检查,分析症结,控制关键。”具体过程如下:1.某月供应弹性系数,反映该月实际供应量较月均衡供应量的波动幅度。可这样计算:月均衡供应量=全年实际供应量/12某月供应弹性系数=该月实际供应量/月均衡供应量2.某月预测供给弹性系数是根据近期三年同月历史统计资料分析整理里求得的一个预测值。在具体求值中,为了消除偏差使预测值更加准确,采用加权平均判定法,即:在三个预分析数值(供应弹性系数)X1,X2,X3,满足关系式X1≤X3≤X2或X2≤X3≤X1且∣X3-X2∣≤∣X3-X1∣,也就是说,若X3为中间值,X2与X3偏近,X1与X3偏远,在进行预测时,视X3为正常数值,X2为较正常数值,X1为非正常数值,那么对X3加权6/12,X2加权4/12,X1加权2/12,因为根据历史经验,一年中通常有六个月正常生产,4个月为较正常,2个月为非正常,所以有:某月预测供应弹性系数=同月正常弹性系数×6/12+同月较正常弹性系数×4/12+同月非正常弹性系数×2/123.确定某月计划供应量根据年度计划产量、物耗水平和生产供给弹性分布来计算,有月均衡计划供应量=全年计划供应量/12某月计划供应量=月均衡计划供应量×该月预测供应弹性系数4.某月预测弹性偏差系实际供应量与计划供应量的离差,它反过来验证某个存贮系统预测及规划的准确度与优化率,也是修正存贮控制目标和依据之一。某种预测弹性偏差=(该月实际供应量/该月计划供应量-1)×100%=该月计划供应执行偏差量/该月计划供应量×100%5.确定某月末库存量定额某月期末库存量定额系根据近期社会资源状况、交通运输条件等到货保障与及时程度,以及为补给该月后的短期计划供应量而定。其可按此公式计算:nY=∑Xi(I=1,2,……n)I=1其中,Y为某月末库存量定额;n表示合理存贮周天数;Xi表示本月之后第i天的计划供应量。确定期末库存定额作为存贮标准有两层意义,一是实际库存量超过定额过大时表明出现了超库存积压;而当远远低于定额时,则表明潜伏着待料停工的危险。因此,在施行控制过程中,应设法使实际存量趋近于库存量定额,两者相差不能太大。与传统的库存量定额方法相比,此办法更能贴近实际状况。6.确定计划收入量、计划购进量为了弥补调节存贮量,使供、贮、收三环节协调平衡而确定的总收入量。某月计划收入总量=该月期末库存量定额+该月计划供应量—上月期末库存量定额一般来说,计划收入总量来源于三个渠道,即来自企业外部的购进量。所以在生产和非生产回收的计划量已经确定之下,为补足计划收入总量的差量部分而求得的购进控制期量。某月计划购进量=该月计划收入量-(该月计划生产回收量+该月计划非生产回收量)在此式中,计划生产回收量可依据成材率计算出;计划非生产回收量具有间发性和非规律性,可依据经验估计。7.计划购进量的调整此过程是一种前馈控制,以便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偏差积累成患而整个存贮控制奏效的关键改进措施定量化。某月初调整计划购进量=该月计划购进量±上月期末库存量定额执行增减差量若计算值为负时,表明现有存量超额存贮过大,为使存量降至正常水平,故月初调整计划购进量为0。综上1至7过程就是安全存贮的弹性控制模型。3模型的求解与结果分析3.1生产过程优化模型的求解、灵敏度分析④3.1.1模型求解1.品种产量优化模型的求解。用Office97中的Excel97的规划求解,在表格中分别设立相应的单元格,可得该模型的最优解.2.配料优化模型求解:同样,在EXCEL97的工作表上可得该模型的最优解。3.1.2结果分析1.品种优化模型的结果分析(1)从工作表及运算结果报告上可得最大化的产品品种计划.(2)可看出各种资源的节余量及市场需求量的非饱和量。(3)可看出,生产加工能力状况、市场需求量限制是生产科、经营科通过预测得到的,在建模及求解过程中,它是作为模型外预测值处理的,需要说明的是市场预测工作本身是很重要的,预测方法是否科学,预测值是否准确,对建模及求解结果均有很大影响。(4)求解结果表明,当前的最优解是唯一的。这就是说,根据计算结果所确定的产品品种计划是唯一使总利润达到最大的生产计划,倘若考虑其他目标要求及影响因素,则应添加适当的约束条件重新计算出新的最优方案。2.配料优化模型的结果分析(1)从工作表及运算结果报告上看出,使单槽中成本最低的配料方法。(2)可得出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3)从极限值报告可得出在目前水平下,调整多装切头、重型废钢、中型废钢是不合适的,在上述原料短缺时,可适当考虑废模、废锭、爆破渣钢,尽管其将导致成本升高。3.1.3灵敏度分析1.品种优化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影响品种优化的主要因素是资源量的变化(bi)和单位利润(cj)的变化。A.资源量bi的变化的影响。资源量变化,带来求解结果的变化.同样也可在Excel97下求解.B.目标函数系数(即单位利润cj)的变化对利润的影响由于各种废次材资源价格受钢材市场的影响必然会很大。同样可在Excel97下求解。此时品种结构发生变化,总利润也发生变化。2.配料优化模型的灵敏度分析同样,配料优化模型也受资源(bi)和单位利润(cj)的变化影响。A.资源量(bi)的变化情况:同样可得求解结果。在单重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其他原料的投量,成本是可以降下来的。B.目标函数系数(cj)的变化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由于内部供料同样也受市场价格的影响,其必然对槽料的成本产生影响。3.1.4经济效益分析1.产品品种优化模型的经济效益分析通过观察模型求解结果,我们认为最优方案的效益是可观的。2.配料模型的经济效益分析同样,通过观察模型的求解结果,若采取其它资源代替切头,每槽可节约一定的价值。3.2安全库存模型求解与分析3.2.1安全库存模型求解.由2.2.2所描述的模型的各步,在Excel97上设计、输入公式,可逐步求解:本文所利用的数据为企业近三年的数据,并设计出供应弹性系数计算表和弹性控制计算表。从上表结果看出,由于受企业内部设备大修安排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使企业周期性地出现在每年一、二季度处于供给高峰,三、四月属于供给低谷。也可以看出,目前情况下期末库存定额与期末实际库存量之间差值就是超储那一部分。因此,要想达到压缩库存的目的,必须把超储的那一部分废钢铁逐渐销售出去。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全国废钢铁市场是需求大于供给,销售上可行的。理想的库存量控制在定额执行偏差量为零,亦期末库存定额等于期末实际库存量,不过这在实际是不易做到的。实际中,依据经验,合理的库存量应控制在定额执行偏差量的数量在+2000—+3000吨左右。3.2.2经济效益分析采用上述模型后,在经济上是可观的。一是它可减低采购成本,二是可降低存储成本。若不采用此类库存控制措施,库存就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包括废钢铁的本金、利息、场地费、管理费等各种库存维持费用,废钢铁还会发生损失等,减少企业投资的机会。同时,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被掩盖。3.2.3优化方案的综合分析从上面的两个模型结果看,它们是我们厂生产系统的两个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对生产方案的优化,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产品品种优化模型是在现有的资源状况、现有的产品品种、现有的工艺设备加工能力、现行的市场需求状况的基础上进行求解的,它主要适用于中短期计划,是用来对年度的生产计划进行安排,也可以用来对季度、月份的生产计划进行安排,但必须要搞清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值;配料优化模型是在固定的料槽容积、工艺要求的单重、及各种资源量的基础上进行计算的,通常,在炼钢炉没有重大的改造的情况下,料槽也是一项固定资产,其容积是不变的,同样工艺要求的单重变化可能性不大,那么主要是各种资源量的限制值在变化;安全库存控制模型主要是以历史上的数字运用统计规律来预测每年、每月的库存量的,它主要是针对需求(鞍钢生产)的季节性变动的特点来计算的,笔者认为不妨在使用Excel97中的趋势分析曲线,比如线性模型、移动平均曲线等,在图表上进行预测,读出数据,用这些数据与弹性控制模型的计算数据相比较,如果差距很大则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正,这样使预期库存控制更加贴近实际值。在实际应用上,是可行的。因为在目前,我们的生产系统在理论上、实践上并没有切时可行的科学方法,一切操作是凭经验的估计。如果按模型的计算制定生产计划,用以指导生产,在技术上、组织是没有障碍的。在设备的使用上,也能满足需要。4建议与对策4.1生产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入厂原料常出现分类不准确。2.生产系统的各种数据的不准确性、不统一性,造成决策数据与实际数据有一定的差异。3.制定生产计划的不及时与生产组织的随机性。4.生产计划执行的偏差。5.各种原料消耗定额与工艺耗时定额尚需进一步核定。6.本文所采纳的数据大多数是鞍钢改造集中时期的数据,其波动性较大,伴随改造的结束,生产系统运行逐渐稳定,各项数据更贴近实际。4.2对策和建议4.2.1加强生产运作管理⑤⑥1.重视并制定好生产计划工作。2.生产系统应是整个企业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中心。3.合理控制好库存量。建议本预期存贮弹性控制模型按下图实施,这些环节构成一个前馈控制闭环系统执行评价库存前馈控制闭环系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