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3篇)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职业学院学生管理探析

1.加强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之学院

1.1制度是学生管理的基础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我们生活的社会里,到处都受到制度的约束。正因为制度的存在,才使得社会更加稳定。同样,一个职业学院也是一个小社会,也需要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这就需要学院教育人员制定一个完善的学生守则。我们知道,现今学校,都有自己都规章制度,可是,有些制度并不人性化,这种制度,学生不仅不会遵守,而且会感到厌烦。任何教育机构都要明白,制度是人定的,不是不可改变的。当学生对它不满意时,一定要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有道理,可以根据他们的意愿进行修改;如果是无理取闹,也不要责怪,反而要耐心教导,使他们虚心接受。总之,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更能使学生接受,甚至爱上这种教育环境。制度不是用它的威严来要求学生,而是用它本身的道理来说服学生,只有他们自身认识到它的必要性,才能真正达到制度管理的目的。

1.2沟通是学生管理的桥梁

新一代的大学生是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也是自身矛盾比较突出集合体。尤其是90后,他们也希望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可是,他们的心理往往是不够成熟的,也不了解这个社会,往往会遭到打击,脆弱的心因此而受到伤害。不仅如此,他们在面对爱情、友情、情亲时,都不能处理的特别好,因此会产生心理问题。在职业院校里,许多大学生因就业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爱情,而去打架斗殴;因为哥们义气,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一旦他们的心理出现问题,将会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个时候,制度是没有用的,反而沟通会更有效。这就要求每一个辅导员、班主任要负起责任。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动态,一旦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要及时与他们谈话交心,解决他们的问题,化解他们的矛盾。平时,也要多和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心与关怀,让他们与老师之间没有代沟,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1.3督促是学生管理的关键

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习惯养成教育是每一所院校应尽的责任。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长时间生活在同一个地方,长时间进行着同样的事:上课、吃饭、睡觉。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难免会让人产生惰性。职业学院里的学生,大多都是因为没有考上大学才在这里上学。这类学生,大多不怎么喜欢学习,自律性不是很好。对他们实施督促十分必要。比如学生会每天安排值班人员,分别对早操、早读、晚自习的迟到和早退现象进行检查、通报;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教务处会不定时进行检查,每周都要汇总,把结果报系领导进行及时处理,该办法的实行可以有效解决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也便于系领导对各班级的上课情况进行掌握,通过这种办法可以督促学生认真上课;每周定期去学生宿舍例行检查,保证学生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卫生,建设干净和谐的绿色校园。在这种督促的管理模式中,可以指定奖罚制度,表现好的奖励,表现不好的进行恰当合适的惩罚。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更能积极向上。

2.加强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之社会篇

2.1治理校园周边环境

职业院校一般不采用封闭式管理,它同普通大学一样,学生可以自由出入校园,正因如此,学生生活的环境不仅仅只是校园,还有校外,这时,学校周边的环境尤为重要,他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一些职业院校周边,社会关系特别混乱。周围建有酒吧、歌厅、夜总会、洗浴中心、网吧等娱乐场所,而且有些场所的不良人员,会诱惑学生进去消费,逐渐使学生染上恶习,有的甚至吸毒、。在这种环境下,学校管理工作难以进行。校园周边环境必须治理。首先夜总会、洗浴中心等场所不要建设在学校周围。对娱乐场所要严格调查,对有安全隐患的要及时处理。对于一个成年人,他们有进入网吧的权利,但是,就目前来看,许多学生都夜不归宿,整夜漫游在网络的世界里,对学生的发展与学校的管理十分不利。对网吧的治理还需要社会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学校周边应多开设一些书店、学习用品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治理好学校周边的环境特别重要,只要在良好的环境中,学校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实施。

2.2政府支持职业院校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发展常常是被忽略的,许多职业院校不受社会的关注,认为孩子将来就业会存在极大的问题。渐渐地,它就被冷落了,被人们所忘记。也正是由于人们的不重视,导致学校失去教育的信念,管理变得松懈。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不再努力,而是任时光随意流去。学校管理上不去,学生入学目的达不到,这就是教育的失败。因此,政府一定要支持职业学院的发展。政府领导可以到学校进行视察、慰问,让学校感受到政府的关怀,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没有被忽视。同时,对于教学资源短缺的学校,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助学,让孩子们在设备齐全的环境下学习。对于那些因学费数目巨大而退学的孩子,要伸出援助之手。在政府的重视下,学校才有信心管理好学生,学生也有信心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

3.加强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之学生篇

无论有多少学校制度的约束,无论有多么好的学习环境,无论有多少人的支持关注,职业学院学生管理能否有效、能否加强落实,最终还是在于每一个学生。如果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一切都将是徒劳的。因此,学生本身的自我认识对学生管理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作为一个学生,要知道入学的目的,要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告诉自己,无论上什么样的大学,只要自己不放弃,胜利就属于自己。同时,要明白学校的良心苦用,认识到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更好地发展。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学校的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王立萍 沈福伟 刘诗宁 单位:山东威海技师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对策浅谈

近几十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职业学院的个数上,还是在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数量上,相比于80年代初,都出现大规模增长。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了适应社会对学生的需求方向,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1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社会各类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型、实践型的综合素质人才。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也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1.1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陈旧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还是传统的命令式,提出错误强行改正的方法。这样的管理方式治标不治本,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会“如何才能高效地学习,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是单纯地知道了“我不应该去做什么”,从而让学生对于前途渺茫,甚至对老师有了逆反无所谓的心里状态。其实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是大孩子了,完全拥有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改正的能力。但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下只是锻炼了少数学生例如班干部的能力,使得大部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的思维,依赖性强。这些都不符合当今时代的需求。

1.2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是班级管理者,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人。但在真正的学习生活中,辅导员只是负责了学生的日常管理,按时上课,遵守学校纪律以及正常的宿舍起居生活。对于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心理的变化并不关注,这样使得学生缺乏斗志,不能最大化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学生会感到学校生活单一乏味,对自己失去信心。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像对待小学生一样严格,事无巨细。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断探索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

2.1树立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首先,管理者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就是权威的错误理念,变为学生为中心,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利益为上,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所面对的困难。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重要地位,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其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会让学生愿意和教师交流,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综合人才,所以在日常教师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树立信心,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2.2健全学生管理制度,逐步该遍管理模式

首先,由原来的全学院统一集中管理过渡到各系、各部门自主管理。各系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各系之间进行各项工作的竞争考评,也能提高各系的工作热情。其次,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一定要有学生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建立干部轮流上岗考核制度,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这样既能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很快地融入班集体。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协助老师发现本班平时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生活的管理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共同努力。

2.3建立一支高教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数量大增,学生人数大增,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人员缺乏、整体水平不一。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是引路人,关键人。所以要把教师队伍的教育和素质提高作为前提条件去抓,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教师队伍的搭配要合理,老带新,专兼职,高低层次相互搭配。老教师经验丰富,新教师热情十足;专职和兼职教师要一视同仁,但专职教师在一所院校中所占比例一定要大;高低层次是教师队伍中要有各方面才能之人,知识结构,学历层次,才能才艺要多样化。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社会的文明素养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定期进行教师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学习,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加强在实践中磨练,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随时进行自省和经验总结,让自己不断进步。

2.4开展丰富的校园活动,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

环境影响人的发展,良好健康的环境使人愈加优秀。在校园里注重用优秀的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各种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举办“艺术节”、“英语沙龙”、“学者讲座”等社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味,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开展专业技能比赛,锻炼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奋发向上的育人环境和竞争意识。

3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效各项工作中至关重要,关系着高职院校办学的成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为适应新时期的社会需求,需要对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管理工作提高认识,倍加重视。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是学生管理工作越来越规范,使高职学院发展的越来越好。

作者:俞轶平 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职业倾向探讨

一、概述

1.择业意向鉴定的内涵。

被鉴定对象在综合考虑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和各种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对自己将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评价和鉴定的活动称之为择业意向鉴定。它除了需要被鉴定对象考虑自己的兴趣之外,还需要对其他的限制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考虑,最终确定自己的择业意向。

2.职业倾向的内涵。

目前,职业倾向尚无明确定义,学术界对其内涵的争议较大。本文讨论的职业倾向以霍兰德的职业和环境理论为基础,认为它和人格特质以及工作环境具有一致性,这也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定义。职业倾向的鉴定又可以被称为职业倾向测试,就是被检测对象对自身理想、兴趣以及工作能力的一种自我评价。

3.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所包含的内容和结果具有差异性。择业意向鉴定的结果就是被鉴定对象在考虑职业倾向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社会就业率、薪资待遇、地理环境等各种内外因素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职业选择倾向。而职业倾向则是指被鉴定对象根据自身的潜力来有效完成某一项职业的个性和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职业兴趣、体质状况和人格。从这一点来看,职业倾向的结果是由被鉴定对象的主观因素产生的。其次,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具有密切关联。通常,学生的择业意向会受到职业倾向的巨大影响,但是择业意向一般不会对其职业倾向造成影响。这种关系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很多人的择业意向和职业倾向并不匹配。

二、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应用于高职学生管理的作用

1.导向作用。

有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学专业和自身职业倾向的匹配度。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从挑选专业这一高职学生管理的初始环节就应用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然后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在学生选择专业时进行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定下基调。因为只有先确定专业,才能在后续的生活、社团和就业管理中根据学生的变化完成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工作,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2.激励作用。

任何学校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都很高,但是从我国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的入学成绩并不理想,在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支撑的基础上,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可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找到自身的优势,并据此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这样就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会促使他们产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3.团结作用。

在指导学生选择专业时应用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可以让具有共同学习兴趣或目标的学生组成一个班集体,这样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和追求,有利于树立团结一致的班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三、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方法

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完成多个环节。要完成这一工作,首先一定要明确它在应用中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即科学性、客观性和人本性原则。其次,要规范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的流程和步骤,按照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鉴定——鉴定结果评估——根据鉴定结果的匹配度指导就业——跟踪调查——结果管理的流程完成。最后,给予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一定的保障。怎样保障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顺利实施也是本文需要论述的问题。首先,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的应用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要保障职业倾向和择业意向鉴定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学校首先要提供这样一种先进行鉴定,再选择专业的政策保证,并提供相关的制度支持。只有这样,学校的工作人员、教师和学生才能对鉴定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尽早将此事提上日程,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真正有效地在学校施行。其次,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的应用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既是被鉴定者,也是整个鉴定工作的主体,对鉴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真实回答和填写鉴定工具中的各项指标和各个问题,那么鉴定工作就毫无意义,所以他们的积极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简单阐述职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内涵以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对择业意向鉴定和职业倾向在高职学生管理中应用的导向、激励和团结作用进行了分析,充分说明了其应用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在简述应用原则和应用流程之后,从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保证其顺利应用的措施。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保障措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作者:薛勇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