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9 9:46:50 阅读:
【摘要】现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发展。为了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教师也在不断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由于网络的普及,如今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再单一,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活动。本文主要从高职学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职生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并说明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来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职心理学;心理干预;策略创新
由于我国对人才的迫切需要,不仅许多高校进行了扩招,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正如火如荼。然而,许多人对高职院校不甚了解,还抱有一定的偏见,甚至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高职院校的学生,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甚至会伤害到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高职院校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1高职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1恐学厌学
高职学生在知晓成绩的那一刻心理上就已经受到了打击,所以在后来选学校和专业时并没有认真地思考,也没有深入考虑过日后的职业规划。在学习方面,高职生没有自控能力,缺乏学习的兴趣,没有学习的激情和积极性,因此,面对“无聊”的课程,他们大多选择逃课,久而久之便对上学产生了厌烦心理。有些学生本身基础就比较薄弱,学习方法不正确,再加上周围环境的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一直无法达到心理预期,逐渐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大大影响了自信心的建立。
1.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高职生普遍出现的心理现象。高职生认为,自己考不上大学,是因为自己没用,自己不如别人,怎么努力也无法赶上别人。出现这种心理的根源是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给予的都是一些负面评价,尤其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提出的一些学历方面的硬性条件,无形之中就给高职生在自己和高等院校学生之间划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出身一开始就不如别人。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高职生产生了很严重的自卑心理。
1.3情绪不稳定
人对事物的态度很容易反映到情绪当中,情绪情感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状态。职校生内心世界本该是多姿多彩的,但外界事物很容易刺激他们敏感的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变得非常的不稳定,出现感情易受挫折、容忍力差、情绪消极压抑、自控能力差等情况。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的是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今后的学习工作至关重要。
2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
每个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在高职院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状况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进行心理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树立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动机
高职院校学生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为主,因而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忽视。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学习的技能是为了以后的就业,树立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参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指导,才能有效帮助学生,从而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发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吸收。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等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完善课堂设计方案
高职学生在心理教育方面没有重视,导致对心理学没有充分的认识,这制约了学生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进一步使得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面临的困境,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完善课堂设计,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帮助。例如,学校可以在自己的网页系统中增添一个心理咨询平台,让有需要的学生登录平台与老师沟通交流。利用网络实现对话的方式避免了学生面对面交流时的尴尬和局促,学生可以完全释放自己,向老师吐露心声;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从而针对这些现象作出有目的的辅导。
2.3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正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之后,需要对其想法做出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因此,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的心理情况做出评价,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做出评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促进教师认知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及时知道学生的困惑之处,从而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发表自己对教师教学的看法,对教师的教学作出反馈并评价,让教师能够通过这些意见的反馈及时了解教学上的不足,从而积极改进方法,更好地适应课堂,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对未来的规划,从而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环境为高职生的心理教学和心理干预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环境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也能更好地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高职学生普遍具有的恐学厌学、自卑心理、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心理现象,其次提出了利用网络环境树立学生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完善课堂设计方案以及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正确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多重手段,已达到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的目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素质教育不断向前。相信有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心理辅导,高职学生一定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向上,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谢育林.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探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6):79-80.
[2]唐晓明.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2):82.
[3]张讯.网络环境下高职心理学教学与心理干预策略创新研究[J].中国培训,2016(12):143-144.
作者:张婧 单位: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文秘指导服务编辑一对一跟踪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管理创新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政税收论文
三农问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思想政治论文 心理学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税收论文
房地产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