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浅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浅论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逐渐的改革,在哲学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面的支撑。结合马克思主义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哲学根基以及思想源泉,进而提出了在哲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意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哲学背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存在着多元文化的冲突,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领导学生学会吸纳多元文化中的精髓,哲学背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能够提升学生的哲学品位,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因此,以哲学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价值,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背景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由著名的思想家与政治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科学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随时间的推移,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很多理论都成为我党确定思想教育方针的重要依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著作中,马克思首次正式的阐述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后期马克思也与恩格斯在很多重要的著作中系统地论述了此理论。从现在的角度来讲,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能够自由地发挥自身的才能并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全部的力量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马克思与恩格斯还结合历史条件对个人全面发展进行了论述,在无产阶级时期需要使社会资产归社会所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较为自由的发展方式逐渐消失。而在社会能够控制生产资料的条件下,能够使社会成员逐渐拥有较为富裕的物质生活,同时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挥,从教育角度来说,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全面的教育和素质的提升,而马克思经典的理论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前提,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我国高校确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实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根基。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中也曾提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一定的能动反作用,其认为社会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同时社会意识在任何时代背景下,都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所服务。马克思认为,所谓的物质能量,只能利用物质能量进行摧毁。但是,哲学理论能够成为能够摧毁其他物质力量的物质力量,转换到思想政治教学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一种社会意识,能够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形成上层建筑对思想进行制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浓厚,对社会物质条件进行控制,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能够成为当前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根基。同时马克思把文化与人和人的主体联系起来,认为只有人从生存开始会逐渐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并在不同的环境中逐渐进行自我完善。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哲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研究了新的切入视角,使得思想政治文化更加具有文化特性,其根本目的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环境之中,哲学思想对其产生了自然而然的影响,哲学思想渗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结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的价值维度,同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当前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出现了较为空虚的情况,或是部分人的精神世界也被物欲填充。大学生做为国家日后发展的中流砥柱,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人出发,以人的生命为核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逐渐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哲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并逐渐能够超越现实形态,实现从人到完整的人的转化过程。马克思曾提出了人的本质理论,其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与动物的劳动是本能性劳动所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人类社会应用创造性的劳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揭示,也是对人类社会之所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有力解释,同时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说明人的存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形态,而是要融入在社会中进行整体的创造和发展。马克思还曾提出过人的本质,具有阶级性的观点,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逐渐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的阶级关系。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来谈,需要结合不同的社会背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要将教育停留在课本中,或是一味地宣扬大道理。教师需要结合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需要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情感中遇到的困难,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学生讲解道理,同样也需要在情感方面打动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做法和行为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并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师所表达的思想政治力场的接纳程度。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能够使得学生逐渐拥有践行思想道德内容的力量。教育者从认知事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向信仰型德育转化,能够在理性层面唤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同时也能够通过感情方面的沟通,感受教师心灵和思想上的碰撞,能够更加重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要凸显情怀,还能够将人文关怀与思想教育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突破。

(二)注重陶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较于高校其他的专业课程略显枯燥,很多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热情不高,认为思想政治课程对未来职业生涯没有直接的作用,教师作为教育者需要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并结合不同教学主题的情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进行熏陶,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不同的是,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具有隐蔽性和自觉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也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陶冶教育,包括结合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的人格感化、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大环境进行思想的熏陶以及思想陶冶等。其中人格感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可利用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大多数学生对于教师充满着敬佩,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充满了求知欲,因此教师的人格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替代的,教师与学生接触很多,教师展现出的人格魅力是很强大的教育力量,这也印证了哲学中灵魂必须用灵魂来塑造的理论。陶冶教育法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整洁舒适的教学环境,激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同时,需要在物质环境的基础上优化软环境,通过环境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教育,其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指较为直接的教学方式,通常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学生能够自觉受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开展价值观的教学就是为了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对自身进行提升和完善,对于价值观的追求能够与内在发展一致。而随着大学生的意识不断增强,对教学方式逐渐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单纯依靠显性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隐性教育是通过较为间接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其具有无意识性和内因性等诸多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较强的优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者具有互补性,当前的大学生想要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二者相结合。显性教育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渗透式教育,教师通过营造教学环境以及应用相关的教学手法,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氛围中接受思想的熏陶。

(四)构建立体化新媒体教育平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实践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应用新媒体技术,学生可通过微信微博等多样的形式,打破与教师之间身份方面的限制,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同时教师可应用新媒体教育平台,将各种信息资源和教育资源及时传送给学生,减少了与学生线下讲解的时间,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构建立体化的新媒体教育平台,并逐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在马克思哲学理论的背景下,学生想要树立正确的三观,也需要结合实际的社会环境,在飞速发展的科技环境中,学生需要在现代化的环境中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也需要在新媒体教育平台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并能够在任何时间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从物质精神与制度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

三、结语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忽视哲学文化底蕴的现象,哲学思想经过无数学者多年的总结,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结合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文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背景,从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相结合、注重陶冶情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以及构建立体化新媒体教育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哲学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同时能够接受到较为内因的教育,通过不同教育手段的结合逐渐规范自身行为,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作者:徐博 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