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贷款偿债能力

高校贷款偿债能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单一依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校对资金的需求,贷款办学已经成为高校发展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贷款的规模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贷款;贷款规模;偿债能力;可持续发展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highereducation,collegesanduniversitieshavebeenexpanding,andrelyingonasinglefundingcollegesanduniversitiescannolongersatisfythedemandforcapital,loanshavebecometheschoolinthedevelopmen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widelyusedbytheway,thesizeoftheloandirectlyaffecttheColleg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Collegeloans;thesizeoftheloan;solvency;sustainabledevelopment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竞争加剧,高校的资金需求日益强烈,政府拨款和自有资金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利用银行贷款的高校越来越多,贷款金额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利用银行贷款达到了预期目的,缓解了高校发展同政府拨款和自有资金不足的矛盾,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提升了整体价值,使自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然而,也有一些学校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资金周转困难,财务状况恶化,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高校而言,在确定贷款之前,应认真分析学校的经济实力,正确评估学校的偿债能力,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谋求办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政府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科学评估学校的偿债能力

高校偿债能力是指高校在借款期限内支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是影响高校教育事业的基础性因素,是控制贷款风险的关键,偿债能力薄弱不仅维持日常事业活动艰难,更谈不上未来的发展。评估高校的偿债能力,不仅要对学校的生源情况、招生计划、财务状况等指标进行全面考察,更要对当前学校的收入能力、变现能力、还贷能力进行科学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1.获取收入能力。高校的收入来源可分为限定性收入(有指定用途)和非限定性收入(无指定用途)两大类。只有非限定性收入才能作为高校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非限定性收入包括非专项教育经费拨款(不含附属中小学教育经费拨款)、教育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经费拨款、上级补助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2.变现能力,即变现比率。高校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有未支出的远期现金、政府债券、近期及远期学费收入、教育经费拨款及其增量等。变现比率=(现金+政府债券十学费+教育拨款)/流动负债×100%,该比率越大对贷款越有利。

3.还贷能力。高校用来还贷的主要是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净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必要刚性支出,必要刚性支出=(基本支出-科研支出-已贷款利息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二)偿债指标分析

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该指标反映学校的总资产中有多少是举债所得的。它体现了学校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也反映了对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对于学校来说,比率过低,说明学校比较保守;比率过高,学校的财务风险就大。这个比例一般应不高于50%,警戒线是60%,若超过警戒线,说明该校负债已经十分沉重。影响高校准确计算资产负债率有以下四个方面:

(1)应收及暂付款没有完整体现学校实际债权。高校的“应收及暂付款”主要是暂付款,基本是垫付款未核销数,不可能再作为债权收回。应计入“应收及暂付款”的应收款项,如学生应缴的学费、住宿费却没有计入。由此可见,在考察高校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中,“应收及暂付款”的实际资产含量与表列数据相差甚远。

(2)固定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不符。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许多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这部分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一个快要报废的设备仍然保留着账面原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如果学校一旦发生财产清算,那么可能兑现的资产将比账面所列数字要少得多。

(3)无形资产没有真实反映。大多数高校的无形资产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其主要原因是高校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因此,在高校本来应该计入资产数额中的无形资产往往被忽略不计,从而直接影响着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4)应付及暂存款没有真实体现学校债务。高校的“应付及暂存款”里,主要反映的是暂存款项,而应付未付的基建维修工程尾款及教学设备赊购等款项,本来应计入当期债务却没有在账表上真实反映,从而使高校的实际负债额大于账面上的负债额,这种情况造成高校的账面“资产负债率”低于实际的“资产负债率”,从而直接影响学校对自身偿债能力的正确评估与判断。

2.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该指标用于反映学校在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该指标在200%左右时,表明财务状况良好,具备偿还能力;若低于100%,表明学校偿债能力差,财务风险大。

3.利息支付保障倍数。息税前收支结余/利息费用×100%

该指标反映学校实际偿付利息支出的能力,利息支付保障倍数越高,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一般认为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才有能力保证利息的支付。

4.偿债保障率。负债总额/办学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企业负债占学校收入的比重,可以直接衡量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低,反之则学校偿还债务的能力越高。

二、合理确定学校的贷款规模

高等学校管理者应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并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分清轻重缓急,制定贷款计划。一般而言,负债筹集的资金应用于能给高等学校带来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项目上。为此,需要对有关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项目对资金的需求情况以及未来的收益水平,以确定项目合理的负债额度及合适的负债时间。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企业都具有“最佳规模”。在这种规模下,企业的成本最低,利润最优,大于或小于这一规模,都会引起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高校贷款同样如此,存在“临界贷款规模”问题,在临界贷款规模范围内,既能满足高校扩招后的资金需求,又不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一)安全贷款额度的估算

学费收入是高校

经费来源的主要变量,也是高校还贷的主要来源,而学费的多少取决于学生人数及收费标准。所以贷款额与学生人数之间要建立适当的对比关系,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较好地显现出贷款风险程度。即生均贷款额作为识别贷款风险指标比较科学。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系数划分,一般认为:生均贷款额度在1万元之内为无风险区;生均贷款额度1万元到1.9万元时风险系数30%,属低风险区;生均贷款额度在1.9万元到2.8万元时风险系数为45%,属于中度风险区;应有黄灯警告;生均贷款额度超过4万元时风险系数为70%,属于高风险区,是需要严格控制的警戒线。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应与其它指标综合考虑。

(二)贷款最高限额的确定

从理论上看高校贷款规模最大值按年度进行分摊,而每年高校贷款规模最大值=每年平均还贷能力/年贷款利率。一般来讲高校贷款规模不可能达到最大值,否则每年收支余额仅能够付息,本金不能清偿。有些银行是以高校可自由支配学费收入部分的4倍来确定高校贷款的最高限额。

(三)临界贷款规模的计算

1.现金流入(CI)。现金流入是指贷款办学引起的现金收入增加额,在这里主要包括:校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学生学杂费收入增加额、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而引起的政府教育经费拨款增加额以及高校因规模扩大而导致的其他收入增加额等等。

2.现金流出(CO)。现金流出是指因贷款办学引起的现金支出增加额,也就是各高校投入建设新校区的全部资金,包括新校区土地出让金、校舍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教学设备投入、图书资料投入以及高校因规模扩大而导致其他各种支出增加额等等。

3.现金净流量(NCF)。现金净流量是指因贷款办学引起的现金流入量扣减现金流出量后的差额。即:现金净流量(NCFt)=现金流入量(CIt)—现金流出量(COt)

CIt为t年的现金流入量;COt为t年的现金流出量;NCFt为t年的现金净流量。

高校贷款需要几年后偿还,就必须考虑贷款投入所增加的现金净流量以及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净现值法计算理论:

假设:A0为临界贷款额,A1为实际贷款额,NCFt为t年的现金净流量,i为贴现率。则:

又设:贷款风险系数为f则

如f>1:则说明高校贷款风险大。高校贷款规模超过了其偿债能力,财务属于高风险区。

如f=l:则说明高校贷款风险中等,高校贷款额能在未来几年内偿还,此时的贷款额为临界贷款额,要适度控制财务风险。

如f<1:则说明高校贷款风险小,高校完全能够在未来较短的时间内偿还全部贷款。

根据实际情况,贷款风险系数f的值可以进一步细分,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的值越小,说明高校财务风险就越小。

假设某高校“十年”远景规划期间在校生人数及现金流量情况预算如下表:贷款利率为目前市场利率8%,财政拨款:0.35万元/人,现金流出仅指正常经费支出:按生均0.75万元估算。(单位: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