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艺术瓷造型设计的刚柔

现代艺术瓷造型设计的刚柔

“刚”与“柔”在景德镇现代艺术瓷造型设计中的体现

陶瓷拥有无限的艺术文化底蕴,因为它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形式特点和浓厚的艺术气息,造型和装饰是跟陶瓷紧密相关的两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和人类的造物活动同步出现的。所以不同的陶瓷创作者对二者的认知程度、创作手法、制作工艺也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更是直接的把陶瓷的实用性、功能性、艺术性发展为多个方向。“刚”与“柔”便产生于其中。对于景德镇现代艺术瓷,“刚”与“柔”也普遍体现在其中,主要表现在陶瓷造型、陶瓷线条及陶瓷审美文化特征中。

“刚”的体现在人们视野里出现的陶瓷造型总是数不胜数,但有的造型哪怕只是在那一瞬间就被眼睛捕捉了,它的形态也会被我们记忆犹新。这是因为它们的造型特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些青花瓷造型属于硬朗的“刚”型。例如图1所示的翠竹瓷瓶,整个瓶身没有一丝曲线的过渡,直截了当。且作品本身所绘的墨绿色翠竹所表现的也是“刚”劲有力的精神风貌,与作品的造型相呼应。整个瓷瓶给人一种“刚”正不阿、坚忍不拔的感觉,体现了一股阳“刚”之气。

“柔”的体现在当今紧张快节奏生活环境中,压力是伴着人们时刻存在的精髓枷锁。在完成了一天紧张工作的前提下,眼睛和心灵也需要一个解压物来帮助其舒缓下来。家中的温馨环境想必是最好的调节场所。但是墙壁的阻隔困住了人们释怀的空间,一个曲线造型的青花瓷器皿是让眼睛和心灵同时得到有效减压的最佳良品。这也是很多家庭喜好柔和婉约的艺术瓷造型的根本原因。一个采用点、线、面、体综合装饰的青花瓷造型可以让人联想到水的流淌,清风的吹拂甚至是柔和的阳光照射在人们疲惫的身心。图2中的这个瓷瓶造型让人感受到“天鹅湖”般优雅的环境,仿佛置身平静的湖面,身心得到彻底地放松。在这个小小的陶瓷器皿上就能感受到自己进入更大的空间,不再受到外界的压迫和困惑。在这一作品中,天鹅的头部运用写实手法,体现出点的“柔”和;细长的脖子以及展开的双翼运用自然弯曲的线条,体现出线的“柔”和;整个瓶身采用曲面过渡,没有一丝突兀跌宕的感觉,展现出面的“柔”和,就连羽毛的细节浮雕,也仅仅采用柔和的曲面设计;而整个瓶体也是不带一点直线和棱角,椭圆形的瓶体给人的感觉是圆润、和谐和平衡,强烈体现出体的“柔”和。这一作品给人的感觉是优雅和放松,因此,“柔”美一般被惯以调节人们的心境和心态,对于长期被繁重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困扰的人们来说,“柔”性的艺术瓷造型更是修身养性的首选。

“刚”“柔”并济的体现在这些风格各异的青花瓷中,有的美感来的是那么直白、开门见山,表现出一种豪放的艺术气息;而有的则表现的较为含蓄,表达出一种柔和的美感。例如图3所示的一个立方形的青花镶器,它的三面直边给人们传达着一种直白的“刚”,干净利落,没有给人带来任何的弧形舒缓的形式感。但是在它的顶部却存在着一丝变化,弧形的存在顿时改变了它的艺术风格,变得有了些柔和的味道。而在图4所示的三个形态不一的瓷瓶上,三个器型都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了从直线到曲线的一种过渡。左边和中间瓶体器形上就有着优美柔和的曲线,表现出的是一种起伏、一种造型美的悠长,带给人们的是婉约亲切的感觉。而右边瓶体的直线则将整体带离了“柔”,变得“柔”中带“刚”。直来直去的形体设计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刚”劲的艺术风格。

景德镇现代艺术瓷造型设计中“刚”与“柔”的美感效果

变化与统一的美感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在陶瓷造型中,有比较典型的壶类,这种非对称和有雕塑感的壶类具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造型领域的扩大,使壶体的设计样式更丰富多变。这种造型是通过线条的柔和与器形的刚健结合起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其设计是多层次的结构变化。设计者把造型最富变化的线、面、体表现在壶体的主观面,通过视觉的流动,使各部分造型在连续变化中取得有机的溶合。如紫砂中的南瓜壶,它以视觉上的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感和造型上的整体感。

对比与和谐的美感在生产创作上,陶瓷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稳实感。陶瓷器物为求使用、摆设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至少具有一个平稳面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并落在器物的中心点,所以陶瓷器物底座的大小与平整度就在视觉上影响陶瓷作品的稳定性。此外,陶瓷造型刚与柔的巧妙变化,也影响着整体造型的重心和稳定性。如陶瓷造型比较矮,底部较大,造型重心就下降,在视觉上增加了造型的安稳或压重感。又如陶瓷造型较高,底部较小,造型的重心就沿中轴上升而产生轻巧和生动感。以一件简单的牛盖洋桶壶为例,它的形体比较高,为求造型稳重大方,所以壶底就做得较大,使其外观均称。又如小型竹节壶,它的肩腹重心位置靠上,而足根上部内敛,所以造型就显得轻巧。至于石瓢壶,它的侧立面近于正立的三角形,重心全靠在壶体底部,但壶底以三乳钉状支脚架空,使造型稳而不重。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就要求陶瓷造型设计者熟谙造型结构中刚与柔的转化,从而创作更具美感的陶瓷作品。

景德镇现代艺术瓷造型设计中“刚”与“柔”运用的现实意义

首先,设计自然化是指对陶瓷产品的设计融入返朴归真或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突出大自然是万物之源,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为理想境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精神上、思想上、观念意识上的一个深刻影响。刚柔相济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造物观和审美观。陶瓷是泥土、火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生活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呈返朴归真趋势,就是说造型设计中要注重顺应自然物性,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大自然赋予这些制作陶瓷器的原材料的自然物性。最优美的陶瓷造型,各种因素的结合应该是极其自然的,这种和谐的关系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含禽着温藉的,追求质朴、清新的自然美,排斥过于理性化的几何构成样式,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理体现,表现出浓厚的人情味。道家美学中刚柔相推或刚柔相济衍生出的那种雅拙与纯真、质朴与天然、简约与平淡更能让现代人产生一种亲近感、温馨感和精神上的回归感。因此,现代生活陶瓷造型设计有向手工回归的趋势,注重保留手的痕迹,试图传达一种非机械化的手工智慧所蕴涵的审美意识和视觉经验,这正是现代人崇尚自然旨趣和人性渴求的结果。其次,陶瓷造型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最大满足人们对陶瓷实用和审美两方面的需求。这在客观上要求设计者的匠心从原来对作品本身的苛求转向对作品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即实现陶瓷设计人性化。省力。一件设计成功的陶瓷还必须有较好的宜人性和与使用环境的和谐性。造型创造不能只停留在物理体积和外观形态的创造上,还一定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美的艺术感染力,使设计者、欣赏者、使用者都能得到美的享受。陶瓷造型的人性化设计就是要在作品中给人以各种趣味和精神上的抚慰,它更加强调现实中人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强调精神上的回归。现代社会讲究消费者至上,也就是消费人性化,现代生活陶瓷造型设计的发展过程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陶瓷造型刚与柔的设计理念使得一件陶瓷作品无论在形状上、视觉效果、造型结构上计应该令使用者未曾触摸就倍感愉悦、亲切、美感和幸福。最后,个性化也是陶瓷造型审美观念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陶瓷个性化造型创作实际上就是通过陶艺家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对生活细节的洞察感悟,丰富陶瓷造型的内涵以适应多元化审美的时代需求,并将这种独特的感受用泥土语言得以表现。从审美角度而言,刚与柔的造型设计,便要求制作的陶瓷造型雄强遒劲,灵巧的陶瓷挺拔秀丽,即使较含蓄柔和的陶瓷造型也更表现一定力使之在柔中见刚,满足了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由于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修养、性格爱好不同,新的一代人所表现出来对陶瓷造型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个性化的追求。如果我们还要一味地满足、留恋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被传统束缚住手脚,就根本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也没法进行陶瓷造型方面的创新。柔与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运用到陶瓷造型设计中产生如此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深远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应不断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并将之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文化与国粹艺术一道发扬光大。

结束语

景德镇现代艺术瓷中的“刚”与“柔”这两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张扬个性、重新寻找艺术本质的要求。在创作设计中追求自然的情趣美、艺术美,将文学、绘画、雕塑材料、工艺技术交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创造主体的个性,改变陶瓷艺术的审美形态。意境的表现成为表达人们心灵的当代艺术形式,并把它融入到陶瓷艺术作品之中,更显示出作品的内涵和耐人寻味的意念和情境。由此可见,陶瓷艺术形象是心灵移情的产物,把对大自然的真情实感转换成视觉语言,创造出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创作以个性化的造型语言反映自然界和生活,将那些美丽的瞬间定格成画面,意境化地融入陶艺创作中,来勾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自由向往,表现生活与自然和谐之美。

作者:李冉杨敏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