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计算机专业现行实习教学模式及实训基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为此提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究。针对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将原有课程架构改革为立体式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构架,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习教学;建立校外指导教师机制,将实习教学与计算机行业的企业和单位相连接;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导入实习过程,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的模式;建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习课程进行多方面测评;此外,针对实训基地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此完成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实训基地

任何专业知识都源于实践,且归于实践,随着地方院校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习课程也逐渐被列为重点授课课程,由于实习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无论是实习教学模式还是实训基地都存在诸多问题,在实习教学模式方面,实习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习教学内容具有一定局限性,实习教学缺乏量化考核措施,学生的实习成果缺乏拓展应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许多地方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实习基地硬件设施有所欠缺,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现行实习教学模式与实训基地已经不能满足实习教学需求,导致地方院校各个专业实习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要求,为此提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此次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借鉴国内外比较成功的实习教学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吸取其各方面经验基础上,从实际教学出发,探索研究出一套适合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实习教学改革方案,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及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促进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正常开展和进一步发展。

1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1.1建立立体式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构架。以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实习课程目标,建立立体式、阶段性的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构架,制定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质量标准,明确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教师应承担的计算机技能培养任务与课程[1]。为此,地方院校结合计算机专业固有特色,探索出“三阶段,双向”立体式的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体系架构。第一阶段,以大一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技能综合训练为目标,将计算机语言实习课程分解为一级计算机语言和二级计算机语言两个学习方向,对学生该两方面的实训训练分别安排在一级计算机语言实训基地和二级计算机语言实训基地,使学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综合实践上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和训练,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对计算机专业初级知识进行分批次实习训练;第二阶段,为大二、大三学生安排计算机专业基础技能综合实习课程和专业技能实习课程两个课程方向。基础技能综合实习课程主要以计算机编程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技术、计算机调试技术为实习内容,这既是对大一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的回顾与总结,同时也是对后期计算机专业技能实习课程的预习,主要以加深大二、大三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行业应用的理解为实习目的[2]。计算机专业技能综合实习课程则密切对应计算机专业课展开实践应用,主要训练学生对计算机并行分布式算法、各种并行与分布式软件、工作、环境等应用训练。第三阶段则是为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奠定基础,按照计算机软件编程与计算机硬件设计两大专业就业方向,安排学生针对不同的计算机专业方向进行综合实习。针对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架构的改革,形成了一个分层次、双向、立体式的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体系。

1.2建立校外指导教师机制。大多数地方院校为了节约实习教师师资成本,并且对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师资队伍主要以校内教师为主,地方院校通常局限于自身的实习教师资源,未能与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单位和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在实习授课中不能将计算机行业的最新运作流程、最新技术以及概念及时教授给学生,限制了学生接触计算机行业新知识的可能,导致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需求是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的目标之一,针对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教师组成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出建立校外指导教师机制。地方院校要与计算机企业或机构建立联系,通过与计算机企业和单位合作,构建成一支计算机教学和学术水平高、计算机实践经验丰富,以及熟悉计算机专业运行机制的多层次计算机专业实习师资队伍,以此,地方院校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校外指导教师机制,通过校外指导教师在计算机专业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行业,使学生对未来工作的程序及职能有明确的了解,同时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目标以及职业规划也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1.3计算机专业课程导入实习过程。大多数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实习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没有联系,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与实习课程之间缺乏连接,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个环节很难找到理论依据,因此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导入实习过程,加强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实习课程以及其他课程之间的横向衔接,促使计算机专业理论课程介入实习,针对实习课程之间各个实习环节之间出现的问题给予理论指导,比如在可视化并行程序设计课程引入实习课程,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团队根据理论课程应达成的教学目标组织实习过程与实施计划,并结合实习课程,学生展开实习调研、搜集相关资料[3]。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习成果与理论教学进行总结和讨论,然后根据最终讨论的成果向学生布置课程作业。计算机专业课程导入实习过程,改变了以往计算机专业教学中从理论到实践的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实习的质量,又充分发挥了计算机专业实习的应有作用,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1.4建立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在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中,运用学生实习成绩考评、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等方式,形成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多元考核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实习课程教学质量,体现出学生在实习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该评价机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实习成果,占总成绩的80%,其中实习课程出席考核占15%,实习纪律占15%,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占50%;第二部分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实习课总成绩的10%;最后是学生互相评价,占实习课程总成绩10%。教师能够根据最终实习课程考核结果,对实习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以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2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地方院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考虑计算机专业的实际需求,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有步骤有规划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从而形成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学、科研、培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训基地[4]。地方院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和社会资源,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实训环境,大多数地方院校是由办学条件较好的职业技术学校演变而来,其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训基础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和教师资源,充分利用实训资源,并且与社会协作实训计算机企业和单位的资源,以减少建设投入[5]。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实验室与实训室的建设,将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进行完善,使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中真实地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地体验到实训的乐趣[6]。如果地方院校对实训基地建设投资较少,可以采取校校联合的方式,两所院校或多所院校共同组建一个实训基地,根据两所院校的实际距离以及实训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选址,将合作的院校资源进行融合,并实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实训基地共享,以此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达到实训基地建设资金节约的目的,以此实现了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3结束语

此次对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研究,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机专业实习课程教学质量,对计算机专业及其他专业实习教学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由于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实习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晚,所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实习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还处于求证和探索阶段,此次研究仅借鉴了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作者:潘继强 郑坤 曹阳 冯永政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