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微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摘 要:微课是在信息化时代和新教学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主题化、网络化等优点,能够突破学时、教室的限制,创建自主、开放的教学平台,近年来深受高校师生的青睐。本文通过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如何将微课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 微课 实验

1 理工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机化学实验是能源化工类、环境类和电力环保类等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1]目前化学类实验所面临的问题有:(1)江苏省高考选化学的考生相对较少,很多理工科的学生没有高中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更是做的少之又少,实验技能非常薄弱。(2)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相对较多,但是实验课时较少,导致开设“有机化学实验”这门课程的时候,有些内容讲解不详细,一落而过。(3)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更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应试教育的思维尚未转变过来。有机实验分为三个方面:预习、操作和实验报告。学生预习的效果对整个实验的成败很关键。虽然实验书上有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装置图,但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空洞的纸质材料难以理解且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步骤比较复杂而且多,如果基本操作在实验前没有很好地理解,在具体做实验时就会出现各种失误,经常顾此失彼,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所以,要找到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方法,既能改善有机化学实验课时少的缺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原来没有接触或不熟悉的有机化学单元操作,节约课上时间。我们可以借助于有机化学实验微课。微课容量小、可视化,在网络上便于传送,通过智能手机终端便可观看,显而易见成为不错的选择。[2]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实验重点内容、实验操作模拟皆可通过微课来实现,这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皆可学习,进一步提高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课的预习、复习效果。[3]

2 微课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的研发途径

2.1 组建有机化学实验精品微课建设团队

依据教学相长理念,以专业教师、实验员、微课技术教师及骨干学生为核心组建微课团队,使得制作团队既有教师指导的意见,又有微课教学面对对象———学生的参与,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并在微课的制作、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反馈、修正意见,并以此提升团队的微课创作能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化教学团队,提升地方高校化学教学综合实力。

2.2 以学促建

定期对学生开展培训,培养学生化学实验微课制作能力,为有机化学实验微课程资源建设培养后备力量。可以通过举行有机化学实验微课大赛,在比赛中通过微课大赛的宣讲、免费公益培训等方式提升学生参与有机化学实验微课创作的兴趣,并培训其制作技能。

3 微课的制作步骤

3.1 PPT部分的制作

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一个PPT课件,主要介绍单元操作的仪器及实验原理。用电脑打开PPT课件,用录屏软件Camtasia9进行录制。此类微课主要是由文字和图片构成,需要注意的是在录制前先要自己试讲几次,测试一下语音语调及操作过程是否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要选择安静的环境进行录制。

3.2 演示部分的制作

选取有代表性的演示操作拍摄成视频。在录制前需要准备好脚本,熟悉讲授内容,先将操作完成一遍,确保准确无误后,录制视频。

3.3 微课的合成

前两部分完成后,通过后期剪辑制作将拍摄内容和PPT结合在一起,制成微课。可以用Camtasia9软件进行合并,但是合并之前需要将第二部分的视频转化成MP4等常用格式,MOV格式软件不识别。合并完成后通过分享条目中的自定义生成输出。

4 微课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有机化学实验课中实行微课的教学模式尚处于设计阶段,我们通过检索文献也没有发现类似的做法。但是,微课自身巨大的优势有望为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意向不到的效果,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加强各学习环节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微课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未知的结果也不容忽视[4]。例如碎片化学习特点是否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支离破碎,过度依赖微课视频是否会培养学生的懒惰情绪,微课更加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否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等等。所以必须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传统教学和微课有机结合起来,对微课进行精心设计,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实验课程中来,形成浓郁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1]吴蝉.关于微课对优化高校教学效果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10):1718.

[2]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3135.

[3]何弘水.微课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910.

作者:刘从容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