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研讨

高职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研讨

1高职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部分新生在报到时其档案材料上反映的是党员身份,但没有能够提交组织关系的转移证明,学校党委组织部也没有获得其相应的档案材料。如果高职院校党组织不加以重视,则很容易造成这部分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出现空白,对其教育管理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其次,高校的扩招及对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造成许多教师的教科研任务繁重,教师倾注于发展党员工作的精力明显削弱。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工作缺少必要的指导,学生入党前缺少必要的培养教育,发展程序不够规范,资料因仓促补做而出现许多漏洞和错误。有些学生入党前的党性认识比较模糊,组织观念淡薄,平时较少与党组织联系,但因学习成绩好,出现了所谓的表现不错而“水到渠成”地成为预备党员的现象,未能按“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好发展党员的工作。第三,部分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预备党员没有安排一定的学习实践活动,培养人也不能定期地对其现实表现进行考察,其预备过渡期任其发展。有部分学生预备党员认为仅仅需要按季向党组织提交书面思想汇报,按规定向党组织提交转正申请,到时党组织一般会按期转正,有的甚至连上述基本的要求需要提醒才能做到。由于他们缺少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缺少目标上的约束,不能主动锻炼与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其现实表现甚至远不如发展前的状态。这时基层党组织如果没有按规定对其实施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期的话,容易使之“蒙混过关”而顺利转正。这样的学生党员其素质和表现将会令人十分担忧。第四,受高职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预备党员预备期有较长时间在用人单位度过,他们处于分散和流动就业的状态,这就加大了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

2加强高职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路径

1)建立有效的党员发展机制,把好质量关。高职院校应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根据上级党组织有关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发展学生党员的实施细则,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明确学校党委、基层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入党培养人和介绍人等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职责、程序和要求,确保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规范、严谨。专业基层党支部通过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党的知识学习小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及专业教学活动,对本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有了逐步了解。开展“党建带团建”活动,帮助团组织培训团员干部,指导团组织开展活动,由于专业教师党员对提出入党申请学生的思想情况和现实表现比较了解,这样可以严格按标准把基本素质好、入党积极性高的学生推荐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在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群众基础以及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等方面,设置量化指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核,把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大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

2)建立系统化的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体系,实行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活动的过程控制。①新生预备党员虽然数量较少,但如果教育管理缺失的话,则影响其健康成长,影响其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可以从组织、制度、学习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管理与过程控制。基层党组织可以与新生预备党员毕业的原中学党组织联系,了解培养发展的情况并帮助新生党员及时归队。建立专业教师党员与新生预备党员结对帮扶制度,严格要求他们参加组织生活。探索不合格党员“出口”机制,对不合格学生预备党员实行延长预备期和退出机制。②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预备党员,着重加强其流动状态下的教育管理。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预备党员有较长时间在用人单位度过,并且处于分散和流动就业的状态,更需要从组织、制度、社会实践、模范作用发挥等方面对其开展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活动。基层党组织要认真做好为学生预备党员离校前上好一次党课,过好一次组织生活,结好一个帮扶对子、设置好一系列考核目标的工作。通过和他们一起重温党章,让他们进一步明确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党性分析,给他们主动交任务、压担子,设置任务目标,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由专业教师党员与他们结成对子,对他们今后的所作所为主动关心与指导。在他们进入用人单位后,延续开展好系统化的教育管理活动。首先,探索设置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对于流动预备党员比较集中且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单位,可以设立临时党小组或临时党支部,由学校直接对他们进行管理或者委托所在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进行管理。对于流动预备党员比较分散的用人单位,学校党组织可为其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学生党员持证参加用人单位党组织或社区党组织的活动,专业教师党员及时跟进对他们的教育管理,保证他们能够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管理。专业基层党支部要定期检查学生预备党员相关量化指标的实现情况,加强其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反馈,积极引导他们在用人单位主动参加生产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在各方面发挥好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创新教育管理的形式与方法,建立科学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学生预备党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党校政治理论培训和思想汇报”的形式上,要结合对他们量化考核的目标,开展诸如“创先争优”活动、读书讲座、主题报告、知识竞赛等主题文化教育活动,选树典型,用身边事身边人对学生预备党员进行教育等专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要求学生预备党员亲自参加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及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举办顶岗实习与预就业成果汇报会等活动形式进行教育管理,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形式。搭建流动党员专题教育管理网站,设置诸如“党史之窗”、“政策法规与理论动态”、“网上党支部与党校”、“思想及成果交流”、“就业动态”等特色鲜明的板块,使学生预备党员能够随时登陆,按照网上党支部和党校的活动要求,及时自觉地安排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参与组织生活。还可建立QQ群、微博、微信等信息联络沟通的平台与预备党员进行交流沟通;学校党组织还应当主动与企业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共建;通过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离退休老同志、工人技术管理人员与学生预备党员结对帮扶等形式拓宽对学生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路径。通过设立多个评价主体、多维考核指标,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公正的考核。除了学校党组织,还可以通过共建的企业党组织,社区党组织,顶岗实习或预就业单位以及志愿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对其进行考核与评价。

此外,在考核评价时,除了听取培养人的意见外,还要全面地听取班主任、任课老师、同学、用人单位指导老师、帮扶对象的评价和意见。多维度考核主要是对学生预备党员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表率作用、服务群众、创新进取、廉洁奉公、转正答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量化考核,从而实现对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状况及现实表现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

作者:张震单位: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