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思考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首先阐述了大学英语课“课程思政”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大学英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最后从高职英语课做好价值引领、深挖思政元素、注重因村施教等方面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1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1.1增强学生辨析是非的能力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丰富,知识类型多样,承载着母语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思想,甚至会包含消极的思想,会给高职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造成不利影响。不少英语文章承载着西方国家的社会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文化思潮,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体验。然而这些东西也可能给他们造成困惑,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理认知和三观,可能会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为此要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正确把握中西方文化差异,辨析西方文化的糟粕与精髓,规避不良文化对广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可以正确指引高职学生,让他们理性客观地应对不良思想的冲击,削弱乃至规避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训练学生有效地处理中西优秀文化融合的关系,以借鉴和吸收全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

1.2实现育人目标和育才目标的有机结合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无论学生学习哪个专业,都必须学习英语,以提升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材是教学方式、目标、理念的具体体现,高职英语教材中的不少英语文章富含西方的优秀文化内涵,可以挖掘、用作思政教育的相关素材。这样以来,可以将英语教材当作思政教育与英语学习的有效载体,将育人和育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正确引导和有效利用,以实现“寓教于学”。教师可以改进传统的“讲授”模式[5],引入微课、讨论、探究等环节,让同学们积极思考,转变以往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模式,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中深入思考和分析,提升英语运用的能力,强化政治辨别力与敏锐度,切实增强抵御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意识。

1.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适当渗透优秀中华文化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是值得传承的,比如说古代先哲关于道德修养所讲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对于塑造人的品格是有不容否认的积极作用的。结合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关内容,挖掘、开发和利用课程思政资源,以切实塑造优良的育人氛围,提升育人效果作用[4]。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水平和能力。增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2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现状

首先,不少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他们当初学习专业英语课程的过程中,一定程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他们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不注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认为它属于“两课”老师的职责,与自己关系不大,然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所以,高职英语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其次,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更是参差不齐。不少高职院校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没有结合高职人才善于动手,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特点,过多地讲解基础知识,没有充分地关注高职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导致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基础知识出现了两张皮。老师在讲台上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在下面无动于衷,完成基础知识讲授的任务已经是比较困难的任务,课程思政和英语课程的有机结合与合理渗透更是难上加难,影响了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3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思考

3.1英语课要做好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是在语言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中有机进行的。首先,英语教师的政治素养很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熟识思政教育的相关理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活动,正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态势。英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习,深入领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系列教学研究,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师自身课程思政教育能力,努力做到大学英语课程开到哪里,思政教育就走到哪里。既要讲授好英语,又要向同学们传授准确无误的思政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掌握了相关的语法、词汇知识后,无法合理地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记忆或者翻译中的曲解问题,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想法。这时,英语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同学们转换语言情境,感受各个国家差异化的文化理念、社会风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深化同学们对词组词汇的掌握与理解。以此类手段逐步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意识,规避他们生成极端的想法或者行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也介绍英语文化,必要时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思想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和讲解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口授、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获得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从具体操作来说,英语教师可以从口语表达的话题设计,讲解单词和短语时所举的例句,课文主题的挖掘,汉译英和作文题目的设计等很多方面来传递正能量,实现价值引领。价值引领需强调“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是技能之魂。

3.2深入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目前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创设课堂思政教育场景尤其重要。高职英语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利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慕课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切实创设良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氛围和情境呢?首先,要引领学生关注时政英语新闻,比如在每节课开始前,老师或学生进行前5分钟的主题演讲,针对国内外的各种重大时政新闻和重要事件,发表相应的观点和看法。比如让学生用英语讲述中美贸易战、各国外交关系的变化等,学生可以从这些案例中知道热爱祖国、珍惜宝贵时间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便将来进入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其次,教师应该将高职英语教材和时政资料当作依据,将课堂教学当作主要抓手,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与思政素养有机融合起来。补充语言教学素材有《谈治国理政》(中英对照)、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版本、中国英文媒体的报道与评论(纸媒、视听)、西方英文媒体的报道与评论(纸媒、视听)等。大家熟悉的Twenty-firstCentury(二十一世纪报)、ChinaDaily(中国日报)等新闻媒体的不少文章文质兼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摘用教育意义较大的相关阅读材料,渗透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学习与感受相关典型事例中的思政内容,使他们正确把握国家与社会当前的发展状况,丰富他们的爱国情感,强化他们的历史责任感、民族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3.3注重因材施教,强化隐性教育

不少高职学生缺乏深厚的英语基础,缺乏强烈的英语学习积极性,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努力寻找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契合点,探讨大学英语课程主干教材与思政教育语言素材之间的互补点,在完成大学英语课程既有教学目标的同时强化思政教育语言素材的课堂效用。结合学生英语知识现状,做到因材施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挖掘相关课程资源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资源,逐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教师在开展口语教学时,针对同学们非常关注的时事新闻设置开放性话题,让他们各抒己见,比如HowwillUSbanonHuaweiaffectHuaweitechnology?(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对华为技术会有何影响?)WhowillwinthisTechWar?(谁会是这场技术战的赢家?)鼓励学生上台阐述看法和观点,教师及时总结学生的观点,纠正学生的发音、知识点等;与此同时,教师能够大致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素养,增强他们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语言能力。[7]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引领学生刻苦学习、提升英语语言能力,掌握先进科技,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3.4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对高职学生而言,既要注重他们英语学习的日常考试成绩、四六级考试成绩,这些体现了他们的英语知识学习效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政修养与道德水平。所以,应该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他们的英语水平、政治修养与道德水平。如在批阅学生写作的命题作文时,教师既要评价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要给他们的思政素养、观点和看法打分,以切实增强他们提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的主动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把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把思政教育的相关量化分数作为期末考评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者:项伙珍 单位: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