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落实促使我国高校在教育教学层面上更加关注智育、美育、德育的全面建设,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导致高校忽视了学生体能、体质等层面的培养,使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而在阳光体育的视域下,公共体育课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发展,更契合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也为我国破解传统体育教学难题提供了条件。本文结合阳光体育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价值,明确传统公共体育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要提升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以强健体魄和达标争优为目标、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等相应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校;公共体育课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立体化的发展特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弊端,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特别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难以契合新时代对人才发展的要求。对此,我国教育部门结合青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提出阳光体育运动,以此改善青年学生身体机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为高校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阳光体育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多年,并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然而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对此,高校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2],应结合阳光体育的价值,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及方法。

一、阳光体育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中的价值

为促进并推动青年学生广泛地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吸引学生走向大自然、操场,积极有效地参与高校体育健身活动,掀起体育锻炼的浪潮,教育部以“未来、阳光、运动、健康”为口号,充分分析了体育运动对学生审美情趣、智力发育、思想品德的形成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并以体育教学为举措,提升体育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为此,我国教育部、共青团及体育总局通过文件的形式做出相应的知识和要求,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一)增强体育教育效果。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状况及性质来分析,传统的公共体育教学通常将竞技体育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或模式,然而这种教学模式却无法调动并激发青年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难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训练活动,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而在阳光体育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能够优化并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在现代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极大地提高了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究其原因在于阳光体育教育深入地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要求,将青年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重点把握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传统教育模式、内容、方法及理念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除此之外,阳光体育还能够充分调动社会、政府及高校的教学力量,发挥行政部门在体育教学管理中的价值,使校内外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丰富了高校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优化了体育教学的目标、理念和模式,让高校体育真正地融入青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3]。

(二)有利于分层教学。无论在身体素质、体育兴趣或体育能力上,青年学生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和差异。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公共体育课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落实人本理念、开展分层教学活动,进而创设出全新的体育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满足青年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成长需求。而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下,学校更加关注分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标准化”“模式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出全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使青年学生得到充分地培养和教育,进而提升自身的身体机能和体育素养。而在阳光体育及人本体育的影响和指引下,高校体育教师可以深入地理解分层教育的实质、内核及应用机理,将分层教学作为实现“人本”教育的关键手段,更好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和特征,使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切实地转变学生被动接受体育知识的局面[3],突出了学生的主观性及能动性,优化了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体系。

二、高校传统公共体育课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理念不够明确。通过分析体育教学大纲可知,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实现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健身及技能等基本目标。而研究公共体育课程实际的教学状况却发现,体育教师虽然能够充分地了解体育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中,却难以明确落实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是学生在繁忙的课业学习中得以放松的媒介和基础[3],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在课程目标上,不应过于严格;而有的体育教师也指出公共体育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训练课程,所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不应太过严格。由此可见,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目标还不够标准和明确,且存在着错误的思想认知观念,导致体育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而忽视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功能和价值。追求体育教学的兴趣性和放松性,固然能够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然而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却并无益处。

(二)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通常以竞技体育为主导,虽然在教学改革的支持下,高校体育教学课程能够得到充分优化和提升,但是在内容层面上却没有太大的转变。女生依旧以“健美”为主,男生则以“田径”为主,促使高校体育教学只是竞技体育的训练场所。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存在明显的效率低下问题,部分教材沦为体育教学的形式,无法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作用,并且在实际的体育训练和教学中,实效性和有效性较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教材内容太过陈旧,无法适应青年学生的发展需求,促使教师难以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在教材编制上,也存在着创新性、科学性不足等问题,难以结合阳光体育的具体要求和教学理念,对新思想和新知识进行整合和融入。而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普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忽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也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特征及特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体育评价方式不够合理。评价是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能够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并改善原有的教学体系、内容及模式,使体育教学体系真正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通常以甄别、选拔等形式为主,把教学大纲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致使教学评估局限在技术、体能等层面上,难以有效地评估青年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所面向的学生群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多元性特征,不同学生由于城乡背景、南北差异,在身体机能和体育技能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如果以标准化的教学评价体系来衡量体育教学质量或效率,则会有失公允,更难以充分地考察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能力。

(四)缺乏对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宗旨是提升青年学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的意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课业学习、日常生活中都能积极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将课堂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或生活实践中,推动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国高校公共课体育教师由于在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忽视对学生兴趣和锻炼习惯的认知[4],仅仅将教学重点置于体育教学大纲的层面上,注重体育技能和体育能力的培养,缺乏与社会机构、教育组织的协同发展理念,无法通过多部门联合或多渠道融合的方式,培养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阳光体育难以真正地融入公共体育教学中,无法有效地为青年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学习及宣传氛围。而在宏观层面上,终身体育理念和体育健身习惯同样也没有真正地融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没有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三、阳光体育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提升对体育项目的认识。高校应将阳光体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抓手,将其作为增强体育工作,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关键举措,在校园内外掀起体育运动的浪潮,努力形成全员参与的体育健身风气。从宏观角度上,要求高校领导、体育教师重视体育教育工作,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体育教育在学生教育层面的价值,继而构建出全员参与的体育教学框架。从教师层面来讲,体育教师应摆脱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将体育教学、学生发展、社会建设及时展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国家层面出发,应构建出全新的体育教学体系;而从高校层面来看,高校应结合公共体育的教学特征及特点,深入分析现代体育项目,以学生的视角,挖掘出能够调动并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育项目,进而协同体育管理机构或组织,开展社会性的体育健身运动。

(二)以强健体魄和达标争优为目标。阳光体育要求高校以《学生健康标准》引导学生掌握多项体育技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健身习惯,以此实现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和引导全体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在这个层面上,高校公共课体育教师必须将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作为课程改革的起始条件,并根据学生的成长特征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体系、模式及方法。但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将强健体魄作为内在目标,将达标争优作为外在目标,以制度为手段,通过“达标争优”来实现“强健体魄”。譬如,高校可将学生每天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和次数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运用制度手段,强制性地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阚德尔·贝克的研究能够发现,人在长时间从事反复的、特定的活动或运动时,会形成心理及生理层面上的依赖,这种依赖会影响个体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进而使其得到长时间的发展。简而言之,当学生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能够形成参与体育锻炼项目的习惯,而当“外部环境”消失,这种习惯依旧会发挥效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健身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丰富高校公共体育课内容。高校要想切实地落实阳光体育要求,就必须与公共体育课程相融合,通过规范教学行为,坚持依法教学的原则,落实教育部对高校体育课改革的要求,进而深化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引导和帮助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然而由于高校公共体育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材体系落后等问题。首先,高校应丰富教学内容,将多元化的体育项目融入课堂体系中,进而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体质特征及性格特点,制定出分层教学体系,使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充分地应用到体育公共课程之中,调动并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其次,提升体育教材的实效性与有效性。由于高校体育教材编制和审核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高校应结合“阳光体育”的理念和要求,引导体育教师编制电子教材,使教师根据新时代的发展方向、教育理念和学生特点,编制出具有实效性的体育教材。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应将体育课程与课外活动相融合,确保青年学生拥有充足的体育健身时间。与此同时,还要将课外体育活动或教学内容纳入高校公共课改革体系之中,形成机制。组织落实校外文体活动,推行课间体育活动,强化体育俱乐部或社团建设,譬如通过开展主题鲜明的长跑运动、独具特色的竞赛活动等,丰富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这个过程中,体育部门或社会机构,应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及方向,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健身俱乐部可提供设备及设施,或者为公共课体育课程提供健身指导服务,使传统的竞技性教学延伸为健身性教学。

(四)构建学生健康记录体系。高校应将学生的健康情况、体质状况记录到“学生档案”中,并构建相应的通报制度,明确不同院系的实施情况,以此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继而为公共课体育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落实“学生本位”理念奠定基础。而从体育教学改革的角度,构建“学生健康记录体系”能够有效地转变传统的评价体系,使教师衡量学生的体质水平、体育能力,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更富有实效性。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健康记录,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进而整合相同体质的学生参与统一的体育评价活动,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身体机能得到更科学的评价和衡量。此外,构建学生健康记录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及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能够间接地提升学生对体育健身的重视程度,使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地融入学生的课业学习和专业成长的过程中。然而,在评价学生健身习惯和终身体育理念的层面上,高校可采用定量的方式来评价,譬如高校可要求学生将“计步”软件安装到移动智能设备中,通过“计步数据”来考察学生校外运动情况,也可通过学生自主上传的健身视频,对学生的健身情况进行考察与衡量。在终身体育意识层面,高校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分析学生的网络行为,明确其对体育项目的积极程度,随后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五)加大体育宣传力度。高校公共课体育教师应加大阳光体育宣传力度,推广健康理念,让“强健体魄”“健康第一”“每天锻炼”等口号深入人心,有效地唤起学生对体质健康的关注,引导学生和教师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评比制度,营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体育健身充分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作用。在微观层面,高校公共课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与冰雪、跆拳道、瑜伽、街舞、游泳等项目相关的体育知识、文化知识、竞技技巧全面、系统、科学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接触体育知识的过程中,激发体育健身兴趣,进而形成体育健身意识。而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差异和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保障体系,即特定体育项目学习体系,使网络教学、慕课教学及远程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切实地做到从宣传到教学的科学衔接。与此同时,体育教师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将体育宣传工作从教师转移到学生,使学生成为体育宣传的主体,进而将体育宣传和体育氛围营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阳光体育的全面落实和有效推进奠定基础。

四、结语

阳光体育运动旨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强调全员参与和科学训练,重点要求体育部门、教育机构及社会组织的协同发展,通过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多元的体育项目及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层面讲,体育教师应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要求、培养要求及评价标准,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模式、方法及内容,融入人本理念,构建出全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此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蒲丽.论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6):249-250.

[2]张剑,高争.刍议校友资源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应用[J].新西部,2020(8):150+149.

[3]袁荣凯.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实践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2):198.

[4]潘灿梅.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J].好家长,2019(71):78.

作者:陈灿宇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