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美术素描教学探求

高职美术素描教学探求

一、高职学校的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大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组建升级而来的。其中原有的美术专业多为师范美术教育。随着社会对于美术教师的需求趋于饱和,就业压力增加,学生毕业后工作难找,对于学校来讲,生源急剧减少;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型产业,各单位、公司急需人才。高职院校积极面对社会新形势的变化,响应国家号召,及时调整办学理念,开设了大量社会需求迫切的专业,其中包括许多设计类的美术专业,如: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传统的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特别基础性美术学科—素描,因为是基础教学不受重视,并且沿用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课程的需要。从报考高职学生自身来看,一部分由于所考分数低,只能报考高职学校,另一部分出于为以后的就业考虑,自愿报考的。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低,美术基本功差,只是在高考前期为了应付考试要求,进行了短时间、高强度的绘画习作练习.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这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埋下了隐患。进校后,新生普遍感到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学习环境,一时难以适应,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好自身的状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高职学生的学习情绪化,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高,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不用心学,更不要说做课堂笔记了。高职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职业性,美术设计类学生进校后觉得设计就是用电脑完成作业,对于绘画,特别是基础课程根本不重视,上课应付了事。因此,怎样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素描的学习主动性非常重要。

二、如何开展素描教学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素描本身就是造型艺术,是学好其他艺术门类的基石。告诉学生,素描是需要长期练习的一门课程,让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学生是为了考学才学习素描的,在高强度下反复练习,时间长了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要改变学生对素描的看法,首先可组织学生参与作品欣赏活动,欣赏不同大师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到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画,这么精彩,而且不亚于其他画种;欣赏往届学生的素描作品,通过其他同学的绘画激励他们,使他们产生动力;针对高职学生活泼好动、对于新鲜时尚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组织学生画一些偶像、明星,并做评比,让学生感到素描离生活很近,不是静静躺在画室的静物,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转变教师思想,提高自身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的人才,说到底就是培养懂知识高技能的人才。与原来培养师范类美术教育型人才不同,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美术教师也要转变观念,不能按照以往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类课程,更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并且设计的理念、想法很多来源于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因此,美术教师要关注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主动涉猎学科前沿领域和最新成果,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改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要求。

3.采用多元化的素描教学方法

进行多样化的素描教学探讨,并不是因为传统的素描教学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而过时,其自身的价值谁也无法否定。传统素描教学,是以准确地透视、精确地解剖为要求体现描绘对象的,始终贯穿了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表层与内部架构的关系。但是,过去统一的基础素描教学方法与新的设计类专业的发展之间矛盾突出。一些富有创意的艺术表现倾向,如果仍采用以往的基础练习方法就会被扼杀。传统素描教学要求,一定要准确再现描绘的对象,而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各种新型产业要求高职教育培养出能够与社会相接轨的高技能人才。素描的教学进步,应该是在传统的素描教学上有创新,适应学校新开设的美术设计类科目。针对新课程的开设,素描教学要继承传统素描教学的优点.促使学生掌握观察对象的方法.学习造型规律.提高绘画技巧;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系统的练习方法。针对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科目,在基础训练阶段有意识地提高结构练习、物品的组合练习、抽象练习和设计意识的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调动学习主动性,在掌握基本素描技能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从而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严格的教学体系下,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不能以固定的模式要求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不同特点,针对爱好作指导。对于学生的进步,一定要及时肯定,教导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艺术规律,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描绘写生对象时,进行深刻细致的观察研究,可以用多种形式通过素描表现,传达出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设计意识,开创学生从事艺术设计活动的起点。素描是美术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高职美术教育改革中意义重大。素描基础教学方法多样化,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思维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在从事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掘创作潜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晓军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