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程建设总结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精选

课程建设总结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品牌课程;课程建设

品牌课程建设是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院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品牌课程一般是指在高校进入市场大环境下,以实际培养目标为核心,建设具有时代教育理念、教学品质、课程特色以及自身文化等元素的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显著差异,教学效果为学员甚至是社会公众所认同,以独有特色获得良好的口碑,在一定范围内起到示范作用。品牌课程体现了知识教学的高价值理念,而品牌课程建设则是实现该理念的基础。课程建设可看作是一个长期且可持续调整,包括从萌芽到规划、建设、发展、完善等的周期性建设活动。本文大胆从课程的全生命周期建设理念出发,梳理了品牌课程打造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建设环节,致力于为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品牌课程打造市场期

(一)找准课程定位与目标,做好课程建设顶层筹划

课程建设首先需要做好顶层筹划,顶层筹划是课程建设工程的“图纸”,是明确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框架、课程内容以及设计思路等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建设具有核心指导地位,而做好顶层筹划首先要找准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教学的宗旨是为人才培养而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制约着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又是根据学员认知基础、专业能力需求等学情因素确定。此时可借鉴反向设计的思想,从专业能力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这样的设计思路同时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成果导向标准。另外,课程与课程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各有专长;同时,课程本身是一门包括教材、多媒体、条件、试题卡库、配套设施、师资团队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教学体系,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关联、互相配合、彼此衔接,共同为培养目标而服务。所以,课程建设的顶层筹划要根据课程之间的人才培养逻辑,找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以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开设时机。同时也要明确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什么资源与条件,相互之间如何配合,以体现课程的系统化设计理念,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二)开展市场调研与分析,掌握同类课程开展动向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课程资源的“业务推广”由“局域”拓展到“广域”,多样化、个性化的优质课程进入“市场”大环境同台竞演。同一门课程尤其对于公共通识类课程,可搜集到多种版本不同应用场景的线上资源。其中有共同点但也有些许差别,核心知识内容不变,但是不同院校的不同课程团队依据人才特点、融合本地文化特色等因素从而树立起各自课程的品牌特色。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带给后来建设者以启发,同时更多的是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挑战。所以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教学层级、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课程建设规划,更容易发掘课程亮点并加以凸显。

(三)对标同类型优质课程,发掘课程建设自身亮点

品牌课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类似于商品的“卖点”,是品牌打造的核心要素。特色包括教学方法策略的创新、知识内容的重构、新型条件的创建等。但是特色不是标新立异,凭空产生,最适合教学实情(或者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的革新或亮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特色。同时,课程的适用性(或目的性)是评价一门课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充分立足自身教学环境,结合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对院校专业特点、学员基础、条件需求等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在同类优质课程的调研基础之上与其进行对标,取长补短,寻找差异,是挖掘自身课程的核心亮点(课程特色)的有效途径。

二、品牌课程打造建设期

(一)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整合全流程全系统的课程要素建设

“市场期”的分析与调研,为课程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课程是一个涵盖课程团队、教学设计、教材、条件、配套资源、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全要素系统性的集合,所有要素紧紧围绕课程的顶层筹划之下并相互配合而展开。除此以外,得益于现代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辅助,课程的实施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而是可以依托于网络及线上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流程课程教学、辅导、巩固、跟踪、评价等课程实施。所以在课程建设阶段,势必要打破原有的只满足线下课程建设的思维,而是要依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分别结合线上线下的优势,构建一种全新型混合式的课程开展模式。比如在教材建设方面,笔者倡导教材资源库的概念,除了线下教材的编写以外,另有电子版教材的辅助配合,如个别需要动画演示的地方可插入动态演示文件,而这在线下教材中是实现不了的。另外,教员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往往是参考大量文献而精简凝练出相关内容,或者有独到释义的文献而碍于著作版权问题不能直接引用,是否可以考虑以添加超链接的方式让学员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做进一步学习与探究?这些都是线上教学资源所带来的优势。同样课程的全流程教学设计、虚实结合的实验条件等均可以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建设改革,但是不论如何改革,都离不开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多方协作调节课程建设的“供需平衡”

教育教学不应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改革更要重视课程供给侧的转型与升级,以满足学员当下乃至未来的学习和就业需求。国务院在2017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应将产教融合由职业教育向上延伸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建立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弥补了产业需求与学校教育相脱节的不足,一方面给予人才培养社会化支持,有效保证人才培养的进程与效率。产教融合背景下的课程建设,除了学校本身提供的教学平台以外,还可借助企业的优质资源,将课堂搬到实践基地,改进教学方式,强调理实一体,注重实践,进而强化课程实际教学效果。另外在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对接中,使得课程建设中更多地融合人才培养的输出要素,使课程建设更具落脚点、实践点和效果检验点,易于树立品牌课程的标杆性。校企合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式等的革新注入新方法和新思路。例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确立良好的互惠互助合作关系,“引企入教”中结合课程特点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完善课程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企业的技术和平台支持,是课程内容建设的重要部分,可与厂家开展更为密切的互动调研、跟产跟训、项目实习等合作,强化联合培养、联考联训机制,重构课程管理体系,邀约企业一起参与到课程考核中,以相对贴实、更加多元的指导依据尝试进行课程效果评估改革。

三、品牌课程打造运营期

(一)加强课程团队成员协作,推动课程改进实施,做好课程传承

教学实施是对课程建设成果检验的“试金石”。对课程团队成员而言,每一次课程实施过程都会产生收获和反思,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经验教训反馈于课程建设,不管是教学内容的重构,还是教学方法的修改,抑或是教学手段的变动,通过不断的修正与积累,使课程在教学实施层面更加贴合教学实情。所以品牌课程的建设不在一朝一夕,而是经过实践打磨而逐渐适应,课程的传承与实践依赖于课程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共享和协作精神,适时增加课程团队互相听查课、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与交流等活动以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另外做好分工,对课程体系的各要素做好监督与效果评估,提升课程的品牌质量。

(二)融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开拓课程创新

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而衍生出具有时代特征与育人本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比如当下提出来的“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新概念。融合新的教育理念,势必将对原有课程提出新的挑战与改革契机。同时,随着时展与技术进步、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也会对课程建设有一定的冲击效果,比如慕课、微课、私播课等的兴起。所以课程团队需要快速做出响应与调整,与时俱进,与新理念、新技术相结合,找到课程改革切入点,实现课程的转型与变革。

四、总结

本文以商品的品牌打造过程为启发,大胆提出品牌课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建设思路,包括建设之初的课程定位、市场调研以及特色发掘以完善品牌课程的建设规划;建设期的全要素整合、上下游联动和闭环常态化评价机制倡课程的全面化、适用性、可持续改进等课程建设发展策略;最后是品牌课程运营期的精华传承与改革创新,以锻造品牌课程的长效口碑。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高职院校军事课程建设特色研究[J].大众科技,2012(9):107,126-127.

[2]傅奇丹.高校品牌课程建设的工作室模式之构想[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聂勇,闫智勇.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困境与对策反思[J].职业发展教育,2019(2):61-67.

[4]陈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品牌课程建设的探索[J].职业教育,2016(3):109-110.

[5]王保建,陈花玲,杨丽娟,等.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课程教学设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8):163.

[6]胡小桃.高职课程建设的新理念:在适应中超越[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2017-12-19.

[8]赵聪慧.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园本课程建设

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又推动教师队伍发展和成长[1]。教师专业素养是影响园本课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要抓住教师专业成长核心内容和关键因素,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得到发展。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园本课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是园本课程建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当前,少数乡村幼儿园通过积极探索和开发,能较好地组织教师对当地资源做充分了解和选择,挖掘其适合本园、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而进行课程设计、环境创设、课程实施、讨论分享、反思总结等活动,开发出富有当地特色的园本课程,为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与诸多机会,但大部分乡村幼儿园由于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足、教育指导力量缺乏等,对于园本课程建设一筹莫展。因此,以乡村园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发掘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专业成长契机,促使教师获得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反过来以更好的专业水平服务于园本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建设,这是实现专业成长与园本课程建设双赢局面的重要举措,是改善乡村学前教育质量的有力推手。

一、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境

我国乡村幼儿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偏低,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师不足三分之一,还有初中、高中毕业生或少数小学转岗教师,可见,乡村幼儿教师队伍良莠不齐,这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巨大阻碍。

1.乡村幼儿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滞后,缺失专业引领

大多数乡村幼儿教师尽管工作热情高涨,却因其专业学历水平低或专业不对口,存在“教育年年陈旧、课程游戏化观念缺乏、专业知识与技能差、教育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学活动实施不灵活”等问题,致使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在访谈中,部分教师表示,自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幼儿园指导纲要》内容与要求不理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不适应和困惑,碰到问题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并且诸多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小学化”倾向严重,部分教师以教幼儿识字和算术为主要活动,严重违反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给幼儿成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不让孩子磕磕碰碰、不打架不吵闹,带孩子唱歌、跳舞、讲故事就行了。这些落后的观念根深蒂固,有些是因为专业文化水平较低而无法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有些是专业素养长期得不到区域的专业指导与引领。

2.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提升动力弱,缺乏职后教育

当前,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容乐观,但如果能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提升,可以较好地缓解这一窘境。现实情况是乡村幼儿教师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每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自我学习和参加培训,另外,缺少资金,园方无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吸收不到先进教育理念;园内可供教师参阅的资料有限,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程知识不了解,没有能力进行自学获得提升[2]。即使有的乡村园能举行一些园内教师互动和园际观摩活动,但由于缺乏较强的专业引领,近乎原地踏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乡村幼儿老师对自己的活动基本不作总结反思,虽然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学研讨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科研素质能力不足,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又得不到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往往不能深入研究[3]。

3.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觉意识单薄,缺少反思成长

教师素质的提高不能简单地依靠学校教育来实现,而需要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自主发展来完善[3]。乡村幼儿教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是其专业成长滞后的重要因素。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文化基础水平较低,专业学习不成系统,对于幼儿出现的问题不能用专业知识和能力帮助解决,阻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不足,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有问题无法解决,久而久之就逃避自我学习。另外,由于理论根基较差,缺乏探索精神,对一些优质的教学案例只会生搬硬套,无法领会蕴含其中的先进教育理念,致使乡村幼儿教师缺乏自主钻研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主动钻研和学习,否则难以为幼儿健康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二、园本课程建设对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4],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学习发展特点、本土可利用资源来建构园本课程。调研显示,乡村幼儿教师在参与园本课程建设时,需要调动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的建构,这既对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挑战,也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契机。

1.以园本课程建设倒逼乡村幼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乡村幼儿教师由于其专业素养不足,其专业理念有所偏颇。园本课程建设过程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和形成他们专业立场的过程[5],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儿童观和教育观[4]。园本课程建设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自身参与开发而展开,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教玩具的制作和环境材料的创设都要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例如,某乡村园在“田野课程”开发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本土自然资源特色以及幼儿发展特点来构建乡村特色田野课程。首先,要组织幼儿到田间参观农作物播种与采摘;其次,选择适合幼儿种植的蔬菜开展园内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农作物种植、栽培、护理和收获等活动;最后,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和记录农作物成长过程,并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渗透田野课程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农业生产的兴趣和对劳动的喜爱,体会粮食来之不易,产生珍惜粮食的情感。教师始终需要以幼儿为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创设与实施,包括活动目标制定、流程设计、教玩具制作、环境材料创设、活动组织与实施等一系列环节。经由课程的实践,教师既可以深入把握园本课程资源和幼儿身心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也可以深入检测自身对幼儿的学习支持策略与促进水平,自然根除自身原有的陈旧观念以适应新的要求,通过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更新,彰显了园本课程建设的作用。

2.以园本课程建设提升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准则与依据:专业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6]。园本课程建设能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得到良好拓展和丰富,专业能力体系得到良好完善和建构。园本课程建设是生成性过程,教师需要不断拓展专业知识范畴,才能更好地厘清课程内容与幼儿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在构建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及教育资源时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园本课程建设不仅是教师参与课程决策、发挥其积极性的体现,还对其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园本课程内容的学科发展是多领域、全方位的,教学方法转向直观感知、实际训练、引导探究活动为主,教育评价变得灵活多样,教师角色更为丰富等,这些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7],并需要教师不断地拓展、钻研、创新来应对课程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种种新问题,从而促使教师专业知识得到拓展、教育教学能力在一边做一边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

3.以园本课程建设增强乡村幼儿教师反思意识和专业自觉性

教师专业发展是不断获得专业结构完善和知识结构重建的动态过程。在传统课程模式中,教师没有参与课程开发与分享等决策权,教师往往很少反思或者不愿意反思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自己或专家深信不疑;二是和专家没有机会交流。传统课程模式较大地限制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园本课程的开发则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性,教师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课程开发中,这样教师才能更多地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给予关注,并对儿童学习发展情况、教学活动质量、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进行思考与探究,从而提出建设性策略来改进不足[7]。园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对筛选的课程资源、选择的课程内容、制定的课程目标、组织的课程方式以及活动的效果进行审思和分析,并尝试修改、再实践、再修正[8]。不断的有效反思为教师创造了自我认知、知识结构重建与获得成果的机会。在访谈中,教师明确表示,在参与园本课程建设中,自己的总结反思意识与能力明显增强,每次活动进行时会带着质疑来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活动结束后能及时针对儿童学习、活动质量、师幼互动、目标达成等问题分析得失,寻找存在问题的原因,不断进行反复推敲,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再建。参与园本课程的建设激发了教师对教育活动探究的兴趣,促使教师以一名反思的实践者、研究者角色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开发并不断地产生反思意识。

三、以园本课程建设促进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普遍不足,这给学前教育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因素。乡村园本课程资源丰富,又具有地方特色,乡村幼儿园若能将本地特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乡村幼儿园必须寻找适合农村园本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使教师在园本课程的建设中自然而然得到专业素养的提升。

1.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夯实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层次很不均衡,有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教育教学课程、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掌握一知半解,专业理论知识的缺乏会造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语言和行为不规范、不科学,如小学化倾向、不理解儿童的言语行为、不尊重儿童的人格等,这些教师行为的出现较严重地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因此,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应成为乡村幼儿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乡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如邀请幼儿教育专家、高级教师、高校教师来幼儿园开设相应的理论知识课程,较系统地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鼓励教师自己参加本专业的自考、函授进修来提高学历;园长在每周进行专题理论讲座;组织教师轮流讲课,并分享学习心得。另外,网络资源也非常丰富,幼儿园可和幼儿教育相关平台取得联系,长期让教师在线上学习相关的优质课程资源。总之,要形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浓郁氛围。

2.以“课例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课例研究既是园本教研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园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园本教研活动,互相观摩、总结、交流,提炼出各自的课程特点和优势,在思想的碰撞中获得更加直观的教学经验。乡村幼儿园受环境、资金等的影响,“园本课例研讨”是一种最简便的教师专业提升的方式。乡村园本教研由于本身的总体水平有所欠缺,为取得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前沿的幼儿教育教学理念,也应邀请幼儿教育专家和高校专业教师来园参与观摩评课,使教师获得更高水准的指导,更新头脑中固有的陈旧观念。另外,幼儿园也可以安排教师到省、市示范园观摩园本课程的展示,吸收园本优秀课例的“营养”,令教师的视野能够更开阔。园长可要求教师观摩学习回来后将所获感悟进行总结汇报,并指导幼儿园其他教师。课例研究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捷径。

3.以“讲座培训”为形式,提升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理解乡村幼儿园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师资的配比往往都不能正常按标准落实,存在“一师双岗”现象——“教师+保育员”,有的教师甚至整天包班。可见,乡村幼儿园教师根本无暇顾及专业的学习与提升,也根本不可能走出去学习交流,这致使教师信息闭塞,对教育前沿热点问题一知半解或闻所未闻,加之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也有些偏误,对于园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难度重重。所以,在乡村园本课程的建设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首要任务,幼儿园可以在园本课程建设的初期,邀请相关专家来幼儿园开设园本课程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共同学习园本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和优秀案例,让教师从意识上了解园本课程并对活动案例有直观感受,让教师知道园本课程建设的步骤和重要意义,避免乡村园本课程建设偏离方向,违背园本课程建设的初衷[9]。

4.以“教学反思”为动力,促进教师自我调整与管理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以及对学生“学”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式的思考,包括对教学活动更全面的理性思考,对教学活动优点与不足的思考,对教学理论、教学观念和学习主体进行的思考与再认识以及教学观念上的更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教师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教师教学水准才能上升,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幼儿园应常规性要求教师做好每次园本课程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教学前的备课是否充分、教学生成过程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完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是否准确、服饰仪态是否得体等提出改进意见,而且要经常组织教师交流自己的活动经验和有待改进之处。幼儿园还要组织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以团队形式寻找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思总结可以促进保教工作更科学合理,活动更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许多教师在反思后,能更理性地调整自己的活动设计方法和策略,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四、结语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第3篇

篮球教学课程作为高校体育专业重要的球类运动课程,随着中国篮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近些年来,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篮球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并为中国篮球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大体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一是针对我国篮球课程历程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如论文“新中国以来体育院校篮球课程建设历程探析”(李明达,2012)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教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以篮球教学活动为例”(李正贤,2012)等,研究者基于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篮球课程改革的立场与发展进行了总结;二是针对我国篮球课程设置体系建设的改革研究,如论文“基于项目课程理论的高校篮球课程改革”(董伦红,饶英2013)和“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改革思考”(靳厚忠等,2010),研究者既有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篮球课程建设的改革提出建议,也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的思考,为我们继续研究篮球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三是针对我国篮球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如论文“普通高校篮球选项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思考”(居向阳,2006)和“对建立普通高校篮球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彭杰,2006)等,研究者根据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实践,探索篮球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这些创新模式的实践确实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我们继续研究篮球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四是针对我国篮球课程教材建设展开研究,如论文“篮球课程教材体系与内容新构建”(千少文,2004)和“我国体育院校篮球教材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陈婷婷,李明达,2012)等,研究者从篮球教学的教材选择与教材开发视角,对我国篮球课程建设提出具体的建议,而教材作为篮球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这些研究成果无疑也是我们继续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二、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体系建设与问题研究

1.篮球课程建设的科研实践问题

篮球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科研实践的产出,一方面篮球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与科研实践并重,从而让科研实践为篮球课程体系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篮球课程建设过程中本身也是科研实践的结晶。谈及科研实践问题,放佛有一种误解,篮球教学无需科研,只要把学生教好就可以。此外,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更是无关紧要。实际上,在篮球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科研建设与实践管理对于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果科研能力得不到提升,课程设置得再完美也难以施行。科研实践问题对于篮球课程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科研实践问题既是体现篮球课程的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科研实践问题又关系到篮球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才是科学的,才是合理的。在篮球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统计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通过实践观摩,视频回放等环节,从实践教学中总结和反思篮球课程建设。篮球课程建设的科研实践问题包含着三个方面:第一,提高篮球教学与改革的研究能力,通过课程建设研究,从而提高科研的创造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篮球事业与国际篮球事业逐渐融合,国外篮球事业在中国也得到更多、更广泛的接触与联系。诸如篮球教学研究、篮球课程建设研究、篮球与社会化服务研究、篮球职业化问题研究、篮球联赛问题研究、篮球场馆问题研究、篮球与全面健身问题研究等等都是我国篮球研究的热点话题,篮球课程建设不仅能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吸收实践经验,也能促进篮球课程建设的研究创新力。第二,提升篮球教学的应用能力,篮球教学与多方面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篮球与强身健体、篮球与兴趣爱好、篮球与社交练了、篮球与体育文化等,这些因素的关联能让篮球教学的应用转换能力得以提升,从而提升篮球教学的实践意义,正因为如此,在指定篮球课程设置的时候都要考虑到诸多因素,使得篮球课程建设更加合理、有效、全面。第三,篮球课程建设强调社会服务能力,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指定篮球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研究篮球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篮球课程建设的重要目的。

2.篮球课程建设的教学质量问题

篮球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就是学生是否满意,课程设置前后都针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研,因此如何提升篮球教学质量就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说到底要提升篮球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如何提升学生对篮球训练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从篮球课程设置环节入手,如何打破过去枯燥的篮球“训练+对抗”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要提升篮球教学质量,无疑要重刷新教学方法入手。教学方法的更新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好的教学方法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传递着丰富而有效的信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必然涉及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的、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环境,以及作为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和教学主体的学生,这些基本的要素构成了一套完备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学生兴趣角度来说,体育专业的学生对篮球并不陌生,无论是篮球方向或是非篮球方向,体育专业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抗性较好,课程设置的前提选择较多,尽管如此,在考虑课程设置的时候,第一首要考虑的因素还是学生的兴趣问题,通过优化篮球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的篮球兴趣。篮球兴趣是篮球课程教学的第一基本心理动因,如果没有兴趣,学生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无论是获取基本知识或是掌握基本的篮球技能,兴趣都是课程教学展开的开始。因此,在篮球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兴趣激发与技能训练成为课程设置所考虑的关键出发点。在操作层面上,通过开发和研究各种课程,诸如校本教材、网络教程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强化学生篮球技能提升的方法,从而让过去简单的训练与对抗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铜仁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我们的学生毕业主要去乡村任中小学老师,因此,对于课程设置来说,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如下:中小学篮球教学教法、篮球训练技术、篮球创意游戏、篮球竞赛组织、篮球战术分析、篮球健身指导等,相比较其他课程内容,上述内容更容易激起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角度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3.篮球课程建设的教务管理问题

篮球课程体系化设置的教务管理问题,主要针对体育专业的教职工而言,因为无论设置什么样的课程,都离不开教职工的辛勤付出,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教材教法管理、教务运行管理、精品课程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篮球竞赛管理、健身娱乐管理等。教材教法涉及到篮球课程体系化建设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是自己开发教材还是引进国内外精品教材等问题需要因地制宜;而教务运行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在线教务管理也得到了有效地普及,无纸化、高效、及时的教务管理可以说是现代大学教务管理的必备;此外,精品课程管理涉及到网络课程与网络互动平台建设,而社会服务管理、篮球竞赛管理、场馆场地、娱乐健身等方面也是教务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工作繁重,涉及到人员繁多,这给我们的教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几个方面中,教材教法管理可谓重中之重,地方院校体育专业球类课程建设,一个十分可行的措施就是开放校本教材,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本土教材。本土教材的探索要体现几点:一是本土性,这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指标,通过地方本土化教材的探索,从而更加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二是实用性:这是探索校本教材的关键,校本教材是否实用关系到学生是否能从中学到切实可行的技能,并为付诸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三是操作性:校本教材是否在实践教学中能达到预期的教学问题,与教材的可操作性是相关联的,也就是说,校本教材的可操作性与教法产生关联,本土化的教材教法是服务地方院校的一个重要举措。此外,根据篮球课程建设的需要,教务运行管理工作需要打破就有观念,对师生的教学活动不应拘泥于形式主义的日常教务管理,大胆推陈出新,开拓进取,实现教学教法的创新。与此同时,打造篮球课程建设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自然需要较高水平的师资和较好的教材,以及优化配置的课程设置。在篮球教学内容上,无论是知识素材、还是竞赛素材都应该体现较高的水平,精心准备教学材料,形成学生的精品意识,教师在面对高质量的素材时能对素材背后的知识、人文与历史需要有着深入的掌握,从而让学生受益。

4.篮球课程建设的考核评价问题

篮球课程建设还有一个重要的步奏就是教学考核与评价,针对篮球教学的考核与评价不仅对教师而言,同时对学生而言,其重要性不亚于其他问题。具体而言,考核和评价的对象主要涉及到篮球战术、篮球技术、篮球教学活动、篮球竞赛组织、篮球游戏、篮球队训练与对抗、中小学篮球教学、比赛指挥、裁判规则与实践、篮球场地与设备等方面,在考核与评价过程中,需要做到几点:一是根据不同的篮球课程与要求,针对不同的主体制定不同的评教指标。评价主体既可能涉及到教师与教务人员,也可以可能涉及到学生,因此评价指标与标准不能是一个笼统的、模糊的,而是清晰的、分层次的。二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做到师生互评和师生自评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反馈进行多维的评价,从而得出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结果。三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制定出不用的评价方法。一般而言,评价教学活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统计量化法等,但是在实践评价过程中,还可以针对具体的课程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诸如观察法、体验法、专家咨询、学生参与点评、一对一访谈等多元化评价体系。在篮球教学实践过程中,因评价问题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评好的平衡这个问题,需要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为课程的评价标准设置好合理的评价方法,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评价,其中对于学生篮球训练意识、篮球反映能力、体育锻炼思维等方面也要加以考察,不仅要考察学生实践训练的表现,也要考察学生心理素质与体育精神等内在层面的考察。过去我们的考察只重视理论和技术部分,对于学生的体育智慧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衡量教学质量的指标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的分数,因为分数只是衡量考生对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然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互助学习能力、人文关怀能力、体育精神和体育品质的培养等更人性化、个性化的能力指标并非简单的分数就可以衡量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更加符合体育科学精神的要求,也能更加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的目的。

三、结语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第4篇

1.教学条件。教学条件包括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文件,如教学日志、教案、教学检查记录、成绩分析等,要完备、配套;教学大纲要能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分配教学学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果等;选用教材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使用效果好,同时要有辅助教材,如教学参考书、习题集、音像教材等。教学仪器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利用率高,实验开出率达100%。

2.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文件指出: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教师是课程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是课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从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即一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以上的教师讲授。师资队伍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比较合理,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形成一支高质量的教学梯队,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教学改革等。

3.教学组织管理。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手段、教研活动等。要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现场演示、投影、电化教学等;教研活动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以教研室为单位,坚持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要认真听取同行意见,及时总结、改进教学,有完整的听、评课记录;遵守教学纪律、教学法规,无教学事故,如上课迟到、提前下课、随意调课等,无违纪现象,如随意停课、考试漏题等。

4.课程考核。每门课程都要有试题库,且试题质量较高;试题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既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试卷难易分布要合理。统一评分标准,由教师实行流水判卷,考试结束后要有总结与试卷分析。

5.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有明确的教学改革计划,计划切实可行;在教学改革某一方面,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能力培养等,效果明显,并有与教学改革相关的教学论文、阶段性成果报告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构筑四大课程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展开。随着历史学的发展,新理论、新方法犹如老树新枝,蓬勃兴旺,与多学科的关联性日益密切,因此历史学的课程体系必须涵盖多学科门类。基于这一基本原则,对原有课程通过增、删、并、减、压等方式,实现“强干减枝”,增设实践性、跨学科课程。通过“学科基础课”、“主干理论课”、“科学研究课”、“实践教学课”这四大课程模块的建设,构筑基础性、专业性、研究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1.基础性。要突破以往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传统的历史学基础知识课程的狭窄局面,拓宽专业课程的支撑面,以“宽口径、厚基础”为重点,以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为支撑,构成学科基础课课程模块。

2.专业性。以掌握专业基础理论方法为核心,突出专业理论课教学,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等课程构成专业主干理论课程模块。

3.研究性。以掌握专业基本研究方法为原则,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中西文明比较研究、红山文化研究、契丹辽文化研究等课程构成科学研究课程模块。4.实践性。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突出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抓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继续坚持并不断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以课程考察、历史专题调查、社会调查、学年实习、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构成实践教学课程模块。

三、建立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课程建设客观评价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建设要努力实现的目]。把课程评价作为实施课程建设的措施与途径,使课程评价寓于课程建设之中。经过长时期的摸索总结,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建设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由两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有5项,二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有17项。一级指标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改革与教学效果等五项。二级指标具体包括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梯队规模、师资培养、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设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每一项二级指标都对应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划分相应的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分A级(优)、B级(良)、C级(中)、D(一般)、E(差)五等,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分值,各项得分之和为评价总分。评价总分≥85分的课程为优秀课程;评价总分≥60分且<85分的课程为合格课程;评价总分<60分的课程为不合格课程。四、课程建设的成效在课程建设标准的指导下,在课程建设评价体系的监督下,赤峰学院历史学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

1.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历史学专业通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人才以充实师资队伍,并通过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等形式来提高•82•吕富华/论部级特色专业下的历史学课程建设———以赤峰学院为例现有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1)培育名师,鼓励科研水平高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使科研和教学相融合。目前,本专业已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2)注重教学、科研能力比较突出的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在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来,本专业的青年教师2人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人获教育部项目,12人获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专业建设点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先派遣青年教师外出访学和交流。目前,4位青年教师已先后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单位访学,其中2人顺利完成访学任务,并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先后有7名教师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博士研究生。不久的将来,这些学成归来的青年教师必定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3)是探索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历史学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形式多样的教师成长机制,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同时,结合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引进、培养、调整等方式,有意识构建具有专业特长的师资团队,逐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基础稳固、研究方向明确、具有专业特长和影响力的师资梯队,为今后专业的发展和凸显特色奠定基础。目前,以红山文化研究为核心的红山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以契丹辽文化研究为核心的契丹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科研创新团队,契丹辽文化教学团队被评为赤峰学院2013年校级教学团队。

2.促进了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建设。历史学专业已有两门课程建设成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即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考古学通论,有多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与优秀课程。同时,为突出地域特色,建设两门特色课程,即红山文化研究专题与契丹辽文化研究专题。

3.促进了图书资料建设。按照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学院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资料室、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依托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图书文献、期刊等现有资料基础,建立起一个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图书影像资料库,为课程建设提供资料支持。

4.促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研究项目少,教学改革不够深入的问题,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专门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要求教研室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研究,建立了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立项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在此政策支持下,先后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上好文献学课》、《依据特色专业优势,丰富开放型实践教学内容》等六项课题予以资助立项,有效地推动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总结范文第5篇

公选课在我国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在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开设时间较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公选课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公选课作用的有效发挥,有必要认真梳理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公选课在课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由于多种原因,各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对公选课开设的顶层设计,缺乏对公选课进行系统的调查论证和研究。高职院校公选课的产生虽有一定的审核程序,但多属于浅表层次的管理,从实质上说高职院校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有什么教师才能开设什么课程,缺乏整体设计,课程设置较为随意,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2.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未形成稳定的公选课教学队伍

从各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对公选课开设的严格管理和相关的鼓励政策,多数教师出于评定职称和享受津贴的需要才选择开设公选课,而高职称的教师多因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设一门面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公选课。此外,公选课多为教师个人申报,多数课程很难建立一支有相当数量规模、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

3.教学研究不深入,公选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首先,由于缺乏激励政策,未形成稳定的公选课师资队伍,一些公选课只有单个教师开设,缺乏教学交流,无法正常开展教研活动,课程处于自发和自由状态,教学质量难于保证。其次,公选课教学缺乏课程标准的规范,致使教学内容的准确程度难以把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如何使来自不同的专业,基础不尽相同学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能掌握大量有用的知识,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缺乏深入研究。此外,各高职院校开设公选课的课程类别虽不尽相同,但开课的方式多为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各种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4.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公选课成为教学管理的盲区

由于公选课开设的类别较多,开课教师的层次、教学水平,学生的认识程度、知识基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致使公选课教学管理存在较大难度。首先,各高职院校由于多种原因未建立起针对公选课特点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制度。第二,公选课上课时间大都安排在下午两节课后、晚上及周末,这个时间从学校层面上讲教学管理已成为真空。第三,在公选课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公选课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由于思想上重视不够,有些任课教师随意停调课,无严谨的教学计划安排,备课不认真,教学不规范。第四,公选课课程考核环节管理松懈,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学生成绩考核流于形式。总之,由于缺乏有效地质量监控,教学质量缺少应有的保障,导致开设的课程质量下降,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越来越低。

二、高职院校公选课课程建设与管理途径

高职院校公选课的有效的建设与管理是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保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深入研究,充分论证,建立科学的公选课课程体系

高职公选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因此,高职公选课的课程体系应是一套旨在拓宽学生知识基础、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跨学科的基础教学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公选课课程体系使之成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公选课开设的随意性、盲目性,就必须对公选课的课程设置进行认真的调研和论证。建议以全面制定或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在调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及模式,根据全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教学条件,统一规划公选课课程体系,确定公选课课程类别及各类课程的层次,建立起公选课基本课程库,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组成部分。

经过调研、论证和精心设计,逐渐实现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规范化、系列化、科学化和精品化,逐渐形成一个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为具有不同专业知识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和学习机会。

2.高度重视,深化教改,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职公选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能力本位的课程观等等,可借鉴专业课程的教改成果,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公选课不能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死角,相反公选课具有的独立性、时代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正好可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要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实践进行总结调整,使每门课程形成适用和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高职公选课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公选课教学内容的精选、重组、凝练和整合,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以积极探索自主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科学意识的培养,加强学生专业的培养,全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手段改革上,通过增加硬件投入、打造技术平台、启动网络课程、鼓励教师研发多媒体课件、举办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等途径,广泛推广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3.转变观念,强化意识,创新公选课质量监控与管理

强化公选课的质量监督机制,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首先,加强公选课开设审批制度,把好申请开设公选课的质量关。应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申报课程通过听课等形式进行审核,确保公选课程的科学性、严谨性。第二,要严格公选课的教学规范,与其他课程一样,公选课也要有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材或讲义、讲稿或教案等课程教学基本文件。第三,学校通过组织专家、督导等人员随机听课,在日常的教学检查增加对公选课的检查项目,在学生评教中组织对公选课的评价等,将上课时间通常在晚上或周末的公选课也纳入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第四,加强学生听课及考核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执行学生的日常考勤制度,对于缺课较多或表现较差的学生,取消其修读该课程的考试资格。课程的考核应采用适合课程性质的方式,重视学生平时表现,坚持严格的考试考查制度,减少给学生提供混分的可能性。

此外学校要对已开设的公选课必须进行不定期的质量评估,评选出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开发其潜能、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学校制定相应的措施对这样的课程建设进行扶持。对开课教师进行奖励,以保证这些公选课课程开设的稳定性和连贯性。同时,对不合格课程进行整改或淘汰。

4.突出特色,体现示范,进行公选课精品课程建设

公选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受众面广,因此更应高度重视,加强公选课的精品化建设。学校应允许公选课参加精品课的评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