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环境论文

社会环境论文

社会环境论文

社会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权;环境的权利与人类的环境权利;公权力与私权利;权利本位、义务本位与社会本位

环境权是环境法理论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对环境权的定位的不同,必然导致环境法理论探讨的发展方向的完全不同。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发表蔡守秋先生的《环境权初探》时起,环境权的专题理论研究开始受到关注,法学和环境类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至今已达数百篇。各位学者专家从不同的环境权定位出发,得出了众多绝然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理论。这也许是百家争鸣的一种好现象,但对于全球特别是我国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我们急需要的是一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方法。所以目前理论界的这种众说纷纭的状态,实际上是一种混乱的、有害的无序状态。归根究底是由于对环境权的定位问题导致的这种局面。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环境的权利”与“人类的环境权利”之争

“环境权”依然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理论术语。这种模糊性首先表现在对“环境”概念的理解上。目前学界关于环境权理论争论得最为激烈的是环境权究竟是一种“环境的权利”还是“人类的环境权利”问题。对“环境”概念的理解的不同,由此问题转化而来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是指这样一种思想: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可分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前者主张人是一种具有自在的目的的最高级的存在物,其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都应得到满足;后者则试图对人的需要作某些限制,承认自然的精神价值,认可人对自然的责任。

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物种,甚至河流、岩石、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是否具有理性和具有某些生物学特征并不能成为“有资格获得道德关怀”的必要条件。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人类中心主义表现出人类这一物种的偏见,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主,张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伦理调整的范围,人类的伦理规范应扩展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由伦理原则来调节和制约的关系,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人类由自然的主人变为自然的普通成员和普通公民。

我国著名环境法学家蔡守秋先生近来主张,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主张科学地拓宽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的范围,符合环境法的内在逻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显示了环境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别的法律部门不同的特征。但笔者认为,“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在法律中是行不通的。因为,传统法律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始终是以人类为中心,而未将权利赋予“非人类生物”。我们无法通过某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去改变整个社会的权利结构;相反,任何一种权利正好是某一种社会权利结构的具体反映。我个人也赞同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但我不认为,这种主张改换了法律所一贯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而将“非人类生物”当作法律关系的主体看待,更不认为一个部门法的调整对象的发展和理论突破,将导致一些学者所主张的整个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或者实现“法律的生态化”。相反,这种主张将视角扩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关系,正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这种立场与传统法律的立场有所不同:除了维护人类眼前的现实利益,还要维护未来世代人类的利益;除了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人通过环境这个物质媒介发生的社会关系),还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通过这种调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律所一贯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并没有错,错的是人类日益膨胀的自私自利和逐利动机,以及由此发生的对自然界的贪婪索取和疯狂掠夺,和对人类全体、对未来世代人类的不负责任。国外某些环境法律赋予“非人类生物”“权利”的做法,并非真的是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实质上,这种做法是为了维护人类整体的利益而将“非人类生物”当作“形式主体”对待,“非人类生物”的“权利”仍然由人类来行使。将“非人类生物”作为客体或“形式主体”的做法并无本质差异。只是立法技术的不同。笔者认为,不能从这些立法中得出自然体享有权利的结论;更不能把这种主观上的结论等同于法律的真实。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一下主张自然的权利的学者的初衷,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也正是为了矫枉过正才故做惊人之论。由于生态中心主义在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人和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正确阐释可持续发展全球战略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发出与国际环境保护运动主流不同的声音,乃至造成公众认识的?昆乱,也导致了目前关于环境权理论的混乱局面。

二、“权利本位”、“义务本位”与“社会本位”之争

权利是法律的核心性命题。法理学通常认为权利是规定或隐含于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义务则与此相对。在权利学说的发展历程中,曾先后出现过“义务本位说”、“权利本位说”和“社会本位说”。

以义务作为法律制度设计的中心,立法皆为禁止性和义务性规定,其以身份关系为基础,强调等级身份秩序,早已为现代立法潮流所淘汰。

权利本位建立在由“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过程中。权利成为法律的中心观念,个人权利之保护成为法律的最高使命。但是这种极端的个性张扬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使社会共同生活之增进,法律即强使人负担特定义务,限制或剥夺其某些权利,“契约到身份”的转化趋势加强,“私法公法化”及“所有权社会化”即是其集中体现。

关于环境权的重要争论还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争论的焦点在于权利与义务是否具有对应性与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经典命题是“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是也一直受到有些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权利、义务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应当由“权利——义务”的线性思维进入权利、义务、权力的几何思维空间。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必须在区分权利与权力的前提下考量,即义务是为保障权利实现和权力的有效运行而受到的约束。体现在环境权中,即是根据环境权内容的不同,有时环境权主体身兼权利义务,而有时环境权主体只享有权利,义务的履行则由其他的义务主体实现。

环境权的设计必须以“社会本位说”为根基。以义务为重心来设计环境权制度,初衷虽好,但完全不符合现代社会权利勃兴的事实,也容易遭受国民感情上的抵制。而社会本位在强调权利的同时,也强调权利主体为实现权利而对社会的义务,其实质上仍是以权利为中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赞同采用“环境权”这一概念而不是有学者提出的“公众环境保护权”。“公众环境保护”在普通国民的直觉中应是一项义务,而人们内心中对义务的履行有一种不自觉的逃避与敬畏,但任何一种制度如果不能内化为公民内心的价值信仰,其实施与实效无疑是一句空话。

三、“公权利”与“私权利”之争

学界按照权利主体将之划分为“公权利”与“私权利”,认为私权利是满足个人需要的权利,而公权利则是以维护公益为目的的公团体及其责任人在职务上的权利,也称做“权力”。这种划分是否科学,有待商榷。将权力视为权利中的一种(“公权利”),权利本位将有异化为“权力本位”的危险。权力本质上是一种职责、职权,具有不平等与不可放弃性的典型特征,与人们通常所称的权利差异极大。笔者以为,现行环境权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一些学者混淆“权利”与“权力”的区分,或是试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环境权体系。虽然同一种权利对于不同权利主体来说具有相当的差别性,但保持每一权利主体属性、特征的同一却是必要的,否则便不能归为一类。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国家环境权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法上的职责,更确切地应称为“国家环境管理权”,实难划入环境权的范畴而与公民环境权等归入一类。

环境权的产生源自传统私权利与公权利对环境保护的不完善,它源于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功能。是典型的为弥补外部不经济性而发展起来的新兴法权,是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限制、禁止个人有害环境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的法律依据,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

但承认环境权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并不能抹煞其本质上的私权属性。公法介入只是因为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但社会不同于国家或个人,它无法表现为法律上的主体,所以一种保护社会利益的规范只能以规范国家与私人或私人与私人之间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保护社会利益的法律规范,在法律形式上只能表现为公法关系或私法关系。而不可能是其他。

因此,社会利益虽然在实质上可以受到法律保护而成为“社会性权利”,但是在形式上却只能表现为公法或私法的形式。由于其并非纯粹的私权利或公权利,表现在法律上便出现了“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的现象,也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性私权”和“个体性公权”。环境权即是这样一种社会权,这种法律属性便是本文立论的根基所在。

社会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一、胸怀全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

我国的报刊出版业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刊出版业正处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体制革新的转型过程之中。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报刊出版业的改革、发展与监管面临新的形势,其中,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如何因势利导,加强宏观调控,强化社会监管是摆在报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最为现实紧迫的问题。按照中央对报刊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级报刊管理部门在强化日常管理、创新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确保了报刊业发展健康平稳的态势。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报刊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给我们既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提出了全新课题,如何应对挑战,守土有责,完成党和人民对我们的重托,需要我们胸怀全局、认清形势、迎接挑战,不折不扣地履行我们的管理职责。

(一)胸怀全局,把握报刊出版管理工作的总体态势

近年来,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以现有的新闻出版法律法规为基础,已经基本形成与党和国家对报刊管理工作的要求相适应、与报刊出版产业发展要求相对应的工作思路和政策框架。

一是报刊出版日常监管工作平稳有序、扎实有效。近几年,随着新闻出版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与报刊出版事业和产业形态的日益发展,各级报刊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贯彻中央关于报刊管理的政策方针,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对报刊出版物内容导向的管理和引导,一方面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着力推动报刊出版单位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监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二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这几年,我们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对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开放眼光,活跃思维,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的新办法、新机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比如,对报业的管理,我们通过建立报纸出版评估论证制度,建立了报纸出版准入制度;通过建设中国记者网,对全国记者队伍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了“管住事必先管住人”的管理思路,树立了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权威。下一步,我们还要建立更加规范的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以报纸出版综合质量评估体系为核心的退出机制,制订未来5年的报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

三是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直接领导下,我们在报刊管理工作中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坚决的整顿和纠正。党政部门报刊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新闻记者证及记者站管理工作、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清理工作、制止报刊发行恶性竞争工作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是报刊管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增强公共服务的意识和水平,是转变政府职能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建立了“中国记者网”,为社会各界提供新闻记者身份核验和社会监督的便利条件,在二期工程中,我们还要向社会公众提供报纸出版许可证的网上查询。我们还组织编撰并向社会了《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组织召开了“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指导并参加省级都市报晚报总编辑年会、地市级报纸年会、地州党报研讨会、行业专业类报纸改革发展研讨会等各类会议,努力构建业界交流平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力求对各个层面的工作都有所掌握,并认真研究,提出管理意见。

(二)认清形势,迎接报刊管理工作新的挑战

1、报刊出版物的价值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内容监管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报刊内容导向存在的突出问题,亦即我们的管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少数报刊出现政治导向错误,不断考验着我们的政治敏锐性。有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有的公开诬蔑党的领导。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决不能以对多元价值观的所谓宽容麻痹了我们的神经,因为这些问题触及了报刊管理工作的底线,一经发现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制止、纠正并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二是一些报刊以低俗内容迎合读者,报刊内容界定的难度日益加大。报刊内容低俗一直是管理上的难题,从各地的报刊审读简报来看,以低俗内容作为报刊经营之道的倾向在一些报刊中间十分明显,炒作明星绯闻、搜罗奇闻怪谈、渲染凶杀暴力、炮制黄色话题成为一些报刊的主打内容。报刊内容低俗的问题,既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观念的变迁,也反映了一些报刊单位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错误的认识。

三是虚假报道和有偿新闻已成痼疾,报刊业的公信力受到侵蚀。

四是一些报刊舆论监督不当,报刊的社会功能亟正确引导。舆论监督是我国报纸、期刊的一项重要职能,正确的舆论监督对于改善党和政府的工作具有积极作用。所谓正确,就是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必须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当前,一些报刊在开展舆论监督方面存在误区,比如对于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负面报道不计后果抢新闻,认为这是新闻自由;对于被监督者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一些基本事实不加核实随意报道,认为什么事都要核实,新闻就变“旧闻”了;更有甚者,把新闻报道当作一种权力,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甚至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严重损害了报刊及其新闻队伍的形象。舆论监督是体现报刊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社会责任感,舆论监督就会走向反面。

五是有个别报刊充当西方媒体的传声筒。引用西方媒体的报道,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个别报刊陷入误区,认为西方媒体的报道才是权威,于是便随意转载,对其内容是否符合我们国家的立场和国家利益不假思索,实质上成了西方媒体的传声筒。

六是报刊文化含量走低。报刊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日益弥漫的商业化倾向之下,报刊也出现了内容空洞、知识含量低、价值观念模糊等倾向,报刊的娱乐性加剧,教化功能正在弱化,值得我们警觉。

2、报刊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处于转型期,社会监管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报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报刊经营领域的逐步放开,报刊出版的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市场驱动以及社会资本的渗透,面向市场的报刊经营出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导致报刊市场监管的形势日趋复杂,监管任务日益繁重。

一是部分报刊社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改革仍处在试点阶段。但是一些报刊社的改革明显违反了有关政策和管理规定。比如,有些报刊社的股份制改造,擅自给管理层配置股份;再比如,有的报刊社通过变更主管主办单位或实行承包经营,实际成了同仁办报刊甚至私人办报刊。

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各种途径介入了一些报刊社的出版环节。中央对于社会资本进入出版领域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民营资本和外资擅自进入报刊出版环节,关系到对报刊出版权的掌控,有悖于我国新闻出版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有悖于党管媒体及确保国家文化安全的要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

三是报刊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日益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刊业虽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报刊市场还远未成熟,竞争手段尚处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畅通的产业链。同时,由于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形式越来越挤占了传统报刊业的市场空间,使得报刊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随之产生,严重影响了报刊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当前正在开展的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实际上直接关系到报刊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是非法出版活动屡禁不止,扰乱报刊市场秩序。目前,报刊业在我国是一个政府许可准入的行业,凡是没有经过政府许可的报刊出版活动,皆属非法出版活动。近年来,各级报刊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对非法报刊出版活动的打击力度,取缔了一大批非法报刊,但是,非法报刊出版活动还没有根绝,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还在挑衅我们的市场监管能力。

(三)中央对报刊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以及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并列,提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二是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三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当前的报刊管理工作中,推进改革和维护稳定的任务都十分艰巨。一方面,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我国将长期面对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报刊出版工作鼓舞人心、统一思想、反映社情民意、团结各方力量、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另一方面,报刊业自身也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关于报刊出版社会功能、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的思想认识并存,在改革中把握舆论导向,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一个时期以来,中央领导对于报刊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比如对党政部门报刊散滥问题、党报党刊发行工作、报刊社转制工作、记者站及记者证管理、学术类报刊的诚信建设、广告公司反控报刊社等,中央领导都有明确的重要批示,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我们工作的实际体会来看,中央对报刊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具体,这与报刊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切实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管理,才能适应报刊业发展的需要,完成好中央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二、转变职能是做好报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面对中央对于报刊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报刊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现有的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要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转变职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一)转变职能的目标要求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读懂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句管理学名言同样给予我们以启示。在报刊业越来越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情况下,报刊出版经营与整个社会的其他经济文化要素之间的关联度日益加深,报刊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呈现出日益复杂的形态,加强对报刊业的管理与报刊社经营的市场化取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

作为管理部门,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习惯于指令性管理的方式中解脱出来,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宏观调控、依法行政、社会监管、公共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着力解决管理工作中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以有效的宏观政策和微观管理来平衡报刊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指导报刊社探索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映报刊业发展客观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报刊业的发展既不被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陈旧做法所束缚,又不动摇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使报刊社的经营既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又能确保党对出版权的掌握;使报刊出版物既能受到读者欢迎,又能坚持正确的导向和健康的格调。我认为,这就是报刊管理转变职能的主要目标。

(二)转变管理理念、管理重心和管理行为是转变职能的三个要素

一是管理理念的转变,由行政审批型管理向宏观调控型管理、社会监管型管理、公共服务型管理转变,这是管理的定位问题。转变职能首先要转变管理的理念,重新认识“报刊管理工作是做什么的?”这一基本问题,惟有把位置定好了,目标才能明确,管理才有方向。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管理者就是“管”,我管你听,这是天经地义的,管理部门与报刊社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现在看来,过去那种指令式、督办式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业发展的需要。而面对激烈竞争的报刊市场,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是居高临下,总揽全局,规范市场、调控市场。最近我们正在开展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今后5年全国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宏观调控原则以及报业总量、结构、布局的规划,用以指导全国报业进一步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发展。这就是政府部门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也是报纸出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报刊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必须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报刊管理工作除了要居高临下进行宏观调控之外,还要为改善报刊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我国的报刊业市场尚不成熟,在市场经营和竞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发展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由政府出面协调解决。最近,为了及时有效地遏制报刊市场的恶性竞争,我们联合、国务院纠风办在全国开展了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得到了报刊社的广泛拥护,各大中城市报纸纷纷签订自律协议,2006年度的报刊征订工作有了明显改善,这将对报刊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了规范报刊市场竞争,民政部批准成立了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目前中心正在建立起一套既与国际发行认证规则接轨,又符合中国报刊业发展实际的认证办法,为规范报刊出版市场秩序提供了重要保证。今年报刊司还编撰了《中国报业发展报告》“白皮书”,对我国报业的基础数据、基本结构、发展历程、未来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不仅是报纸出版管理工作的突破,也为报纸出版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公共服务。

二是转变管理重心,报刊管理由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这是管理的目标问题。过去或者说目前依然存在的一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即许多人认为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就是个“批刊号的地方”。这种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重审批轻监管造成的。当然,审批工作也是一种前置的监管工作,但审批工作也要转变重心,就是要由主观臆断转向科学论证,由暗箱操作转向公开透明,在批准报刊出版之前对其资质进行考察,以严格的准入条件把好关,这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这项工作要与改善宏观调控相结合,通过改革审批制度,建立并完善以科学的报刊出版评估论证制度为审批依据的报刊准入机制,实现报刊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今后改进审批工作的重点。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报刊退出机制。近年来,各级报刊管理部门加强了审读工作,这是依照《出版管理条例》对报刊出版进行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报刊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下一步,审读工作要纳入报刊退出机制,使内容管理真正成为退出机制的硬性措施,报刊内容导向、编校质量等各方面的综合出版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退出报刊市场,实现优胜劣汰的管理目标。

三是转变管理行为,由凭主观管理向依法行政转变,这是管理的合法性问题。管理行为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具体过程,采取不同的管理行为,即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管理行为是否科学、客观、合理、合法,关系到管理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问题。在指令性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管理工作主观随意性还比较突出。立规矩不做调查研究,随意设立许可事项,处罚不讲程序,审批工作缺乏科学依据,这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

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所有行政部门都要增强法制意识,树立依法行政理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管理者手中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这次重新修订报刊管理的两个《规定》,为我们在报刊管理中依法行政创造了条件,各级报刊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这两个《规定》,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两个《规定》。

(三)职能转变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在报刊管理中,要切实转变职能,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管理应以宏观调控为主,要站在整个行业改革发展的角度,站在报刊业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角度,掌握报刊业发展的趋势,研究报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适时推出宏观政策和管理措施,引导报刊业健康发展。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只是做做规划、搞搞调研、写写报告、发发文件,宏观管理要以有效的微观管理为基础,微观管理是实现宏观管理目标的具体手段。我们要把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结合起来,在宏观政策的框架下,实施有效的微观管理,在微观管理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宏观管理。

二是多管与少管的关系。有的观点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其职能就转变得越好,这是片面的。因为市场虽然有自我调节的功能,但是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也是人所共知的。就是在西方一些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少管也只是实现有效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绝对的原则。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特别是对于意识形态属性强、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报刊业来说,涉及内容导向问题、体制改革问题、市场秩序问题等,都不可能仅仅通过市场调节得到解决。该管的必须管,职能转变好不好,不在管多还是管少,而在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多管的就要多管。但多管也不是说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毕竟报刊社是真正的市场主体,经营问题,报刊社内部管理问题,政府部门要尽量少管,给报刊社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其能够自主经营,充满活力。

三是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报刊社的管理多数情况下是政府部门直接发文件、下指令,所以过去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很多直属单位。现在,在报刊社直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情况下,行政部门面对相对庞杂的报刊经营活动,直接管理的有效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充分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利用市场杠杆来间接管理,不仅在发达国家是有效的做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也被证明是一条重要的经验。当然,提倡间接管理并不是要放弃直接管理,对于一些事关报刊管理基本原则的事项,还是要进行直接的干预和管理。

四是管住与管好的关系。管住主要是指对报刊出版中的一些方向性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管住,比如要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党对报刊业的领导等等。管住是对报刊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管住不是最终目的,管住是为了管好,管好就是在正确方向引导下要让我国报刊业兴旺发达起来。因此,处理好管住与管好的关系,就要把握好管理力度,讲究管理艺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报刊业健康有序繁荣发展。

[page_break]三、依法行政是提高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

(一)依法行政是做好报刊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则

现代社会,行政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是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主要包括三项要求:一是行政机关权力的取得必须由法律设定;二是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既不能违反实体规范,也不得违反程序规范;三是违法行政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随着报刊业的发展和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在报刊管理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报刊管理必须依法行政。报刊管理作为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必须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树立普遍的法制意识,形成依法管理的良好秩序和环境。

其次,报刊业的发展要求报刊管理必须依法行政。随着报刊业的发展,报刊出版单位在面向市场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正在逐步改变以往与行政部门那种单纯的依附关系,报刊社的独立市场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报刊管理工作正在从依靠行政命令管理向依靠法律法规调整市场主体行为转变,惟有将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工作的准则,作为市场主体的报刊社才能对所处的环境和所采取的行为有正确的预期,也才能实现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

第三,依法行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报刊业的必然选择。随着报刊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报刊管理中需要调整的对象越来越复杂,管理部门的能力和手段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由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常常不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怎么做正确,怎么做不正确。依法行政,实际上就是对行政部门工作提出的一种规范,有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程序规定,报刊管理工作才能规范、有效。

(二)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报刊管理工作主观性比较强,而法治建设相对较弱。首先是报刊管理的立法工作还不到位,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于报刊出版活动的管理并不完全是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实现的。此次修订两个《管理规定》,充分研究了当前报刊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吸收了这几年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为报刊管理工作依法行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其次,在报刊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对于一些明显违反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的报刊出版活动,有的是没有规范性的处罚办法,有的有了规范性的办法但却没有严格执行处罚程序,更多的是因为工作人员缺乏执法意识,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了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有些甚至出现了蔓延的情况。比如报刊的“一号多版”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有些时候还表现得十分突出,对此《出版管理条例》已经有明确的规定,总署也数次下发规范性文件,但至今我们还没有拿出十分有效的手段加以制止。这次修订两个《规定》,明确规定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报刊,不得用同一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出版不同版本的报刊等。其实发现“一号多版”“一号多刊”并不难,关键是我们的一些管理部门缺乏执法的坚定性和严肃性。

再次,管理部门滥施法律的情况也不同程度存在。长期以来,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对管理对象的处罚比较随意,在现实中,不论是报刊管理事项的设定还是行使管理的程序,抑或是对违反法规的处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报刊出版单位约束较多,对报刊管理部门约束较少的情况。有的行政许可事项在法律上没有依据,有的实施处罚随意性较大,没有合法的程序。《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我们及时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了工作程序,力求使报刊管理工作合法规范,大大改善了行政执法行为。今后的报刊管理工作中,克服滥施法律行为仍将是一个重点问题。

(三)实行依法行政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针对当前报刊管理工作中依法行政的现实情况和目标要求,要实行依法行政,必需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出版管理条例》和《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报刊管理的相关法规。此次修订报刊管理规定,在已有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事后审读制度、出版质量评估制度、年度核验制度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等四项基本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有的已经有了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有的还处在探索性的实施阶段,许多管理工作中的细节性问题还没有落到实际的规定中。下一步的立法工作,要着力依据报刊业发展的现实和报刊管理工作的需要,逐步完善和发展这几项制度。比如事后审读制度,对于报刊出版内容审读的鉴定标准仍不够完善,对审读中所发现问题的处理还不规范,都需要进一步加以规定和完善。特别是建立报刊退出机制的立法工作,这是报刊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是改变目前报刊“只生不死”、“优胜劣不汰”的关键措施,也是盘活报刊资源,调整报刊业结构布局的又一个重要举措。这次两个规定加入了建立退出机制的内容,但具体的操作办法还没有。最近中央领导多次对此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尽快制定相应的规定,这将成为下一步报刊管理工作的立法重点。

二是推进普法教育,促进报刊管理工作人员知法、懂法、用法。不论多么完善的法律法规,都要通过有效执行才能实现,因而,在报刊管理工作人员中普遍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工作环境十分重要。

三是在报刊管理工作中要严格执法。管理工作人员严格执法是法律规定得以落实的关键,要保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做到严格执法,还必须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首先,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事实清楚,即对拟采取行政措施的个案要搞清楚违规事实。比如对于买卖刊号(版面)问题,要想认定事实,就必须查清几方签订的合作协议,查阅印刷、发行、广告的往来账目等等。惟有事实清楚,才能为执法工作提供有效的证据。

其次,要做到依据充分,即认定的违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对违规事实适用的管理规定是否恰当。

第三,程序合法。程序合法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法律形式正义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严格执法的重要保证。目前在我们的报刊管理工作中,已经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设定了审批、年检、处罚等各项工作的时限、流程,在已有明确程序的情况下,执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加以实施。

第四,明确执法主体。执法是法律赋予特定机关的特定权力,因而,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执法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相关部门。由于报刊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报刊出版活动的许多方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出版行为,比如广告经营、比如报刊发行等等。我们在报刊管理工作中一定要认清不同违规行为的相应执法主体,该我们管的一定要坚决采取措施,不该我们管的要防止越位,对那些执法主体尚待明确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加以研究,主动提出管理办法。

第五,要坚决贯彻行政复议法的要求,允许行政管理对象对行政执法行为提出疑义,对不当的行政执法行为及时加以纠正,始终保持执法行为的公正性。

四、强化“三种意识”,努力开创报刊管理工作新局面

我们强调认清形势、转变职能和依法行政,最终目的是为了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报刊出版工作的行政管理,以确保报纸、期刊导向正确、内容健康,确保报刊市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使之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对报刊出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在新形势下开创报刊出版工作的新局面,各级报刊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报刊出版业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加强管理的需要。

(一)增强大局意识

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来考虑问题,是行政管理机关工作讲政治的重要体现。同志在2004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以下三个重大课题:一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二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是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能否始终解决好这三个重大课题,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

报刊出版工作是党的重要宣传舆论阵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三个重大课题”的阐述,是各级报刊管理部门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重要前提。在报刊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报刊出版能否增强我国应对国际形势的能力,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能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作为衡量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以全面深入、科学高效、严谨合法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报刊出版物的强大舆论影响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报刊出版物在群众中的向心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发挥报刊出版物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引导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努力提高报刊出版物的文化品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在当前的报刊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对报刊总量、结构、布局的宏观调控,还是对报刊出版市场的监督管理,都要根据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确定工作原则、制定管理措施。增强大局意识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党和国家对报刊管理工作的指导方针,按照中央要求,不折不扣地履行我们的各项管理职责。

(二)增强责任意识

文化建设与我国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就报刊出版而言,其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道德标准、社会信息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舆论宣传功能是报刊政治属性的体现,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因此,报刊出版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思想路线不动摇,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和价值形态的干扰,维护稳定团结奋进的局面。在当前报刊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和重塑报刊出版业的新型市场主体,提高报刊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但绝不意味着放弃“阵地”,而是要以牢固占领市场、掌握主流话语权的方式加强和巩固党的宣传舆论阵地,这是我们所强调的正确认识阵地与市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报刊的内容导向是一个相对软性的管理对象,报刊出版物的内容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往往没有直观的体现,而是潜在的影响。因此,内容管理没有可以一一对应的管理依据,而是要靠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心。许多时候,对一些不当的内容,管与不管、管紧管松,全在于管理者是不是有足够的责任心,但管与不管,后果大不一样。

其次,当前报刊出版物出现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大大增加了出现导向错误的可能性,报刊内容管理的风险也在加大。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就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此外,在报刊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法规滞后于报刊管理实践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很可能出现没有现成法律法规可以依循的情况,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管理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局面,就无法做好我们的工作。

(三)增强创新意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提高到空前的战略高度。报刊出版工作的管理思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必须在深入研究报刊业改革、发展和管理的态势,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提升管理的战略高度,拓宽管理视野,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才能开创新的管理局面。

首先,报刊出版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求管理工作必须创新。根据总署最新统计,截至2004年,我国共出版报纸1922种,出版期刊9490种,但我们全国做报刊管理工作的可能还不到200人。我们以如此少量的工作人员管理如此数量众多、结构复杂的报刊业,靠的是什么?简单说来,就是要靠掌握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手段。和市场经营一样,管理工作也要有悟性,要做到“落叶知秋”,通过观察到的局部事实去判断报刊业发展的趋势,掌握报刊业的内在规律;要用“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抓住关键环节,提出创新措施。比如我们建立“全国新闻记者管理和新闻记者证核验网络系统”,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几个人就把几十万记者证的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这就是管理手段创新带来的成效。

其次,不断深化报刊出版体制机制改革要求报刊管理工作必须创新。我国的报刊业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不断深化改革,是加快我国报刊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报刊业的改革是一场艰辛的探索,没有先例可循。改革过程中,报刊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报刊出版工作的舆论宣传属性和市场经营属性相互交织,报刊出版物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相互交织,报刊出版单位的事业属性和企业属性相互交织,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管理局面,使我们既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面临挑战。

管理的实质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相作用,报刊管理工作也不例外。我们说报刊管理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这种适应只能是相对的,因为报刊业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管理措施往往是滞后于现实的。因此报刊管理工作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对当前报刊业的多元化趋势有足够的认识,大的管理原则绝不放松,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依据中央有关政策精神,冷静分析,把握政策,区别对待,趋利避害,采取有效的办法,或加以支持,或进行引导,或予以规范,既要坚持原则、守土有责,又要保护报刊单位改革发展的首创精神,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社会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强调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社会环境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特点,并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会计和审计界的普遍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学者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其诸多缺陷,特别是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可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审计技术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代表了现代审计方法发展的最新趋势。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急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类开始迈入较为成熟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在急剧增强,内外部经营风险很快就会转化为会计报表错报的风险。这种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审计师逐渐认识到被审计单位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被审计单位隔离于其所处的广泛的经济网络,审计师就不可能有效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及其整体绩效和财务状况。因此,对于一套会计报表,只有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审计师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包括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由于其固有的内向型特点,以分析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的基础,较少考虑内外部环境风险对企业及其会计报表的影响,因而当企业规模愈来愈大、经营愈来愈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快时,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就日渐明显。

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后,企业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战略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并开始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内部控制)正在被战略管理及其蕴含的企业风险管理所取代。战略管理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分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找出化解风险的对策。会计报表的风险说到底实际上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环节风险(统称经营风险)的副产品。所以要充分把握审计风险,审计师必须首先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及相关风险与控制,从而理解内外部战略风险对于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只有这样,审计师才能对会计报表认定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基础。

2006年2月以前,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基本是建立在传统风险审计模型上。为了给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开展逐步创造条件。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虽然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但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则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审计方法。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

战略系统观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正确有效与否,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成果,还会对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成果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审计要有效地把握财务报表的误报风险,就必须从对财务报表可靠性产生影响的源头因素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着手分析,这才是控制住财务报表风险的关键。因此,从方法上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使得注册会计师从战略系统观角度,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测试、评价和决策,将被审计单位置于广泛的经济系统中加以考察,并通过分析评价企业保持和加强其竞争优势的战略,来对审计取证的重点、范围、目标和程序予以指导,从而从系统上改进了审计方法在新社会经济环境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财务报表风险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即首先运用“自上而下”的思路,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分析入手,以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为导向并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确定相关的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然后通过实施审计程序及取证的结果,结合重要性的判断,“自一下而上”地归纳和判断整个财务报表的风险并形成最终的审计意见。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审计方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不排斥详细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等基本审计方法中仍有用的部分,而是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用到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甚至详细审计方法的一些程序,但它己不局限于对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分析,而将分析对象扩大到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围。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方法,除了继承吸收传统的详细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优势外,在适应经济业务复杂化和合理规避审计人员风险的要求下,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成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

目前审计业务所进行的测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其处环境的基本状况;(2)控制测试;(3)实质性测试。由此可见,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贯穿在整个审计活动中,已成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因此,参与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需要地密切关注企业风险,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审计资源,把审计资源集中在企业的高风险领域,在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保证审计的质量。

(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从控制风险入手,视野过于狭窄,缺乏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关注,仅以交易作为审计的基础,难以准确地评估企业风险。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从企业内外环境、经营战略风险入手,先“自上而下”对报表形成预期,根据预期确定审计的重点,再“自下而上”,将实际审计结果与预期相比较,确保审计资源的正确分配。如果实际审计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异,审计人员应适当地调整审计重点及程序,以保证审计的质量。

(三)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计划工作受到重视

在过去的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非常重视审计实施阶段的工作,在外勤现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审计计划在审计项目中的总体规划和控制作用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重视审计计划工作,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环境的情况,对管理当局的诚实性保持应有的谨慎,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恰当地判断与运用,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总体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制订出符合项目特点的审计计划,确保可以实现审计目标,提高审计效率。

(四)充分应用分析性程序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之前,审计人员往往不太重视对信息的再加工,分析性程序不仅应用范围窄,而且主要集中在对财务数据关系的简单处理上,如对绝对数额进行比较、相关比率进行趋势分析。这种分析方法比较单一,得出的结果自然不具有很强的证明力,只能为审计工作提供一些线索。而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下,分析性程序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并且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大量客观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软件快速、准确地得到我们需要的结论。所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分析性程序可以得出较强证明力的审计结果,从而对企业风险的评估起到了重要的佐证作用。

(五)合理预期的使用,有效地识别各种重大错报风险

众所周知,审计人员主要通过对企业异常情况的分析获取审计线索。传统的审计方法常常不会深入地了解企业,审计人员不会对各项指标形成合理预期。因此,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发现企业的异常现象。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非常重视合理预期,不仅对各项财务数据进行预期,还对公司相关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经营战略情况等形成合理预期,从而很好地防范各种舞弊行为带来的审计风险。

四、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新的审计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变幻莫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全球性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类开始迈入较为成熟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使得注册会计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被审计单位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因此,一套财务报表,只有研究整个“系统”,我们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而我们运用至今的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由于其固有的内向型的特点,当企业规模愈来愈大、经营愈来愈复杂时,其局限性和不足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加快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财务报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量评估,从而确定检查风险,进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实质上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发展,它还不是一种新的审计基本方法。虽然它使审计效率与效果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它在理论与实务两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三)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的不断出现需要新的审计方法

虽然考虑审计风险模型后的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相对于以前的审计方法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相对于社会的需求来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审计期望差。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管理欺诈行为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愈演愈烈,这些管理欺诈给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从社会公众的观点看,揭露舞弊一直是他们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要求。

总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己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我们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切实提高评估风险和发现重大错报的能力。我们当前的任务,是在对审计风险准则推出后的情况追踪关注,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发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提高审计的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强,从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战略,审计研究,2005,2

[2]徐伟,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审计研究,2004,4

[3]许莉,透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研究,2005,5

社会环境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人类社会正向知识社会迈进。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其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深广开发、充分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的生成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科学把握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切实拓展知识社会的创建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知识和信息不仅在推动现代经济加速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日益强大的能量,而且在促进现代社会巨大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导致了经济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重大变革,社会演进出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运动发展形态,这就是知识社会的生成与发展。知识社会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着巨大影响,正如著名知识社会理论家彼得·德鲁克所指出的:“在知识社会中,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更好地获取和应用知识将成为竞争的关键因素。科学把握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切实拓展知识社会的创建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

关于知识社会的认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具有深广的社会根源。早在1912年,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明确指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鲁普也详细地分析和论证了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根据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至50年代末的社会生产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背景,提出了“知识产业(KnowledgeIndusty)"概念。他发现:美国在1947---1959年间,知识产业以平均每年10.6%的速度递增,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2倍。1982年,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他认为,知识和信息“是我们经济社会的驱动力”。进入90年代后,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优化作用更加巨大。对此,知识社会理论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人类正进入“知识社会”。他认为,知识社会是以高科技知识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一体化社会。日本著名的思想家界屋太一提出了“知识社会”取代“后工业社会”的重要认识,指出现代社会的变革既不是单独的技术革命,也不是临时性的潮流,它是人类在产业革命二百多年后迎来的将产生“新社会”的巨大变革,即“知识价值革命”。通过这一革命,将出现一个“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着力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人们将认为“知识消费得越多越体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与巨大推动,知识社会的特性更加明显。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长此以往,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投入时间与智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络也将成为一个人类交流知识与互助的网络。通过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络,人们可以直接跨越时空限制,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

从以上关于知识社会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积极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大力提高社会知识水平,合理配置社会知识资源,充分开发社会知识效能,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与其他社会形态的显著区别,在于明确地提出了全方位开发利用知识价值的新认识,把知识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源泉,改变了传统社会形态主要依据一般劳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要素为最重要资源的运行模式,而是以越来越依靠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在知识社会中,无论是生产的自动控制还是金融信贷,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和监控,无论是重大疾病防治还是生命科学、生物工程的开发利用,无论是地球资源的深度开发还是宇宙空间的资源利用,无论是军事较量还是文化交流,等等,都无不强烈显示出知识的巨大能量和效益。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消费、远程教育、终生学习等新型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主流。因此,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的程度,是衡定个人、组织、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准,也是决定能否积极参与竞争、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潜质。

知识社会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知识经济一体化。在知识社会,经济发展表现出知识化特征。也就是说,以知识和信息作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改变以自然资源、资金、一般劳力等有形资本投入为主的方式,而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本的投入为主。以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媒介与咨询产业等一系列知识产业为标志的新型产业在知识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充当了知识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桥梁。人力资源的高素质和高技能,为知识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先决条件。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高科技手段,为知识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有力保障。二是知识普及大众化。在知识社会,知识的普及决不仅是少数专门机构的工作,而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知识的提高也决不是少数人追求的目标,而是人们普遍追求的愿望。社会也为知识的普及提供必要的投入,不断建设和改善普及知识的设施和条件。知识的普及不仅在学校,同时也在机关、工厂、农村、社区、家庭等全面展开。同时,社会成员对科学的极大兴趣与探索精神,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自觉摒弃违反科学的愚昧观念与反对滥用科学的行为,也是知识普及大众化的重要体现和积极成果。二是知识学习终身化。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如何,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因此,知识学习的过程决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知识学习决不仅是社会成员某一阶段的需要,也是社会成员的终身需要。把学习当做一项自觉的、持续不断的行为,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的行为方式。知识社会为社会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多种保障,不仅在学习内容上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性,而且在学习方式上也具有了更大的选择性,特别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四是知识创新加速化。由于知识的学习、传递、利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更加密切相关,因而直接导致了知识数量的成倍增长和知识创新速度日益加快。据专家测算,近50年来,人类所获得的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的数量,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现在,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每隔一年半就增加一倍,每年批准的专利技术达120万件以上。伴随着知识创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产品创新也呈日益加快态势,具有较高知识含量和附加值的新产品,才能赢得社会成员的青睐。

二、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

由于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知识、传递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知识价值,因此,知识社会的生成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及条件。从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上看,知识社会的生成环境及条件,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重要方面:

一是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知识社会得以生成的重要条件。知识产业又称“头脑产业”,主要以信息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媒介产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策划与咨询产业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知识产业的兴起与规模的不断扩大,是现代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全方位进步的结果,是在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升华、知识物化的结晶,也是推动知识社会生成的极大动力。在知识社会,由于社会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知识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文化知识消费像日常生活品一样进入千家万户,精神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接受社会和公众的挑选。知识物态化、精神产品产业化促进知识全方位生长入经济领域,形成一系列的信息商品、科技商品、文化商品以及文化产业、教育产业、信息产业、设计产业、创意产业、策划产业等。此外,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在审美文化的引导下,社会成员的生活品位不断提高,生活个性不断优化,形成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表现个性生活理念、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基本态势,这就促使经济不断地向文化时尚靠拢,不断地向文化艺术回归,促进商业文化提升、物质产品审美化,形成一系列新型的商品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文化,也极大地推动了知识产业的快速兴起与持续发展。在知识社会,人们以充分展示知识价值为自豪,以大量消费知识产品为时尚,因此,人们对知识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大都抱以热烈拥护的态度,并积极投入知识产业化的行列。也就是说,广大劳动者不仅是知识产业的接受者,也是知识产业的创造者;不仅是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也是知识产品的消费者。特别以专业技术人员和“白领”、“金领”人员为代表的社会新兴阶层,更是知识产业的拥护者和创造者,是知识产业化的社会中坚力量。

二是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知识社会的生成,与广泛、快速获取信息的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密切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途径和许多先进手段。以往的信息传输主要依靠作为交换手段的印刷、通信、广播、电视、邮件等技术来实现。从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光纤通信,开辟了以视像为人机主要接口通信的最有效途径,使人类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根本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输手段。光纤通信已发展到第四代,已经实现频分多路、外差接收、500公里无中继通信,容量可达10吉拉/秒。目前,正在向2500公里以上无中继通信的第五代光纤通信技术发展。与此同时,卫星通信、激光通信、、超导通信、“蓝绿通信”、流星通信等信息传输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随着智能控制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加速了信息传输向数字化、综合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的步伐,实现了语音、数据、图像多种通信方式使用同一网络,为人们及时、准确、综合性地学习、利用、创造、共享知识,创造了更加便利、快捷、宽阔的信息通道,为知识社会的生成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手段和条件。

三是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知识社会的生成,也是与人们对知识价值的社会认同不断加深密不可分的。由于现代社会演进过程中,出现了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的新趋势,因而形成厂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结构形态,知识和信息成为了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及加速力量,特别是高科技知识技术已成为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随着知识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日益显著,现代知识和信息必然在更加深广的层面释放出更加巨大的能量,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因此,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知识、技术和信息领域抢占制高点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创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放在十分显赫的地位,以保持或争夺在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强化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实力。此外,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新机制也开始被人们所认同。在现代社会,由于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知识成为了人们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因此,按知识贡献价值来进行分配的机制才能更加合理地体现时代的必然需求。按知识贡献价值分配的新机制,就是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使用为分配的核心要素,并以此衡定其所创造价值与所获相应回报的一种新型分配模式。如今,已有不少企业和组织开始实行知识贡献价值分配的新机制。比如,有的实行知识报酬激励(ESOPESOS)计划、技术股分配、科技投入分红、科技成果“期权收入”分配,有的则实行“重大技改项目特殊奖励”、“专利成果实施转让奖励”以及“重要信息及时采集奖励”、“重大攻关协作奖励”等价值分配的新机制。当然,知识贡献所获得的价值回报,不仅意味着岗位高薪水,还意味着良好的工作环境及为个人提供的发展条件,是对知识贡献所创价值的全方位衡量与首肯,是对知识贡献者再创新价值的巨大驱动与激励。

三、知识社会的创建途径

由于知识社会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更新,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时代要求和目标,因此,创建知识社会必须针对加快变革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运行机制的新需求,提高认识,制订规划,精心组织,广泛动员社会成员融入到创建知识社会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社会成员参与创建知识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创建知识社会的进程,不断取得创建知识社会的成果。为此,尤需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所突破,抓出实效。

其一,积极树立个人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新理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表明,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与广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如今,人类已迈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知识经济浪潮扑面而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及其智能、知识是社会经济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然而人才及其知识、智能并不是自然生成的,必须通过教育、培训,特别是学习而获得。正如世界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所指出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命运”。当代社会中那些具有优势的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之所以能够快速、持续发展,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个人、企业和国家、民族能够保持高度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所以,必须深刻把握时展的新趋势,树立“要发展,必重学”、“工作学习化,学习持续化”、“知识创新无限,继续教育终身”等新理念,充分认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利用知识对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决定性意义,把提高知识水平与开发知识效能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先导。

其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由于不断接受教育既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学习和掌握新鲜知识的重要途径,因而大力拓宽教育层面和积极更新教育内容,对于满足人们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的需要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此,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拓宽教育层面,切实加强基础教育,进一步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要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加快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教育机制,加快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与此同时,要积极更新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将相近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合并或重组,加强文理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填补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的鸿沟,突出科学本身的整体性,形成综合化的新的课程体系,以扩大学生学业的知识面,尽可能地减少过分专业化所带来的缺陷。总之,要根据现代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力拓展教育层面和调整教育布局,并在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更新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其三,积极普及信息网络和不断优化学习手段,为努力创建知识社会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现代信息网络集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一体,它的合理和有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展人们的学习渠道,而且也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学习手段和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必须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把积极普及信息网络的工作与努力创建知识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此,要进一步发挥卫星电视教育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改造现有广播电视教育传输网络,建设高水平中央站,并与各地教育科研网进行高速连接,加快远程办学点的联网改造,进一步扩大传输容量和联网规模。要运用优秀师资力量和现代网络教育手段,把网络教育电视节目办好,重点满足边远、海岛、深山、林牧等地区的远程教育需求。要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继续教育基地,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提供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向社会各行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持续学习的需要。要改变落后、低水平重复的远程教育软件开发制作状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利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竞争和市场运作机制,开发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同时注意引进国外先进远程教育软件和传输技术设备。

社会环境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此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对财务会计的影响;进而着重从完善会计法律体系、规范财务报告以及强化会计信息处理手段三个方面,对财务会计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会经济环境/财务会计改革/会计法律体系/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处理手段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水平是以该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前提的。目前我国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环境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势必对财务会计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试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的改革作点思考。

一、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的总称。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某个经济主体,而每个经济主体必然受一定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和制约而从事各项经济活动,所以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所说的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我理解,这里就包含着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对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之义。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指出:“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更直接说明,会计是依一定社会经济环境而生存和发展的。

(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社会将要告别工业时代,跨入崭新的信息时代。我国自然也不会游离在这一潮流之外。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蓬勃深入发展。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变化是: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发展颁布了若干法规,为其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企业推向市场,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迫使经营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2.信息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新技术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数量、种类也有显著增加;同时先进的技术方法也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生产建设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信息将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则是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信息的传播将变得更为快捷。

3.投资机制发生重大变化。由国家的单一投资变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而且相继制定了若干保护投资利益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法》、《企业法》以及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此外,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吸引了不少外国投资。尽管投资方式、期限、额度不同,但他们毫无例外地都希望减少投资风险,取得较大的投资收益。

(二)新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新的社会经济环境无疑会对财务会计产生重大影响,提出新的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要求财务会计提供信息的领域必须拓宽。在新的环境下,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信息的领域无论深度和广度,还是纵向和横向都必将拓宽。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的会计信息将具有以下特征:(1)既要反映过去的经营情况,又要预测未来的经营状况。因为过去的信息只能反映已发生的业务,只有未来的信息才是信息使用者进行预测所更需要的。(2)既要正确反映有形资产的价值,又要如实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目前,诸如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它们在报表中予以揭示是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的要求。(3)既要提供财务信息,又要提供非财务信息。会计信息与相关部门信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且都是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信息,因此为拓宽会计的空间和领域也应提供那些非财务信息。(4)既要提供总部的信息,又要提供分部的信息。分部信息与总部信息对于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同等重要。在分析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时,分部信息比总部整体信息更为有用,所以信息使用者将会逐渐更关注分部信息。(5)既要提供定量信息,又要提供定性信息。财务报表提供的定量信息固然重要,然而那些虽难以定量计算,却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定性信息对信息使用者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以看出,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提供的信息必然要将会计、财务、统计等多种部门的信息相融合,将供、产、销各环节的情况相融合,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科的内容相融,以扩大会计的视野,拓宽会计的空间,增强会计的作用。

第二、要求财务会计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手段必须现代化。21世纪将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在会计领域同样如此,要摒弃原有的手工操作手段,代之以计算机操作。在工业时代,会计核算主要以手工为主,成本高,效率低;而在信息时代,必须以计算机为主要手段,再辅之以财务软件,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网络系统,从而便于各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外部使用者也可以便捷地获取财务信息。

二、财务会计改革的几个问题

财务会计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尽快完善我国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的法律体系是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过去我国实行的是分部的、分所有制的行业会计制度,这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自,原来的会计制度不再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环境,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完善会计法律体系的工作显得势在必行。另外,由于任何会计工作都要在会计法规的约束和指导之下进行,完善会计的法律体系既成为财务会计改革的准绳和主要内容,也是会计改革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不仅是市场经济作为法治经济的必然要求,而且更是会计改革中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

会计的法律体系应按如下框架构建:第一层,《会计法》。虽然我国在1985年制定了《会计法》,并在以后几年里进行了修改,但它的地位和作用还不十分明确。今后改革的方向应是,确定其作为母法的地位,使之真正成为统驭其他会计法规的根本大法。《会计法》应只对会计的指导思想、任务、会计人员任职资格、会计机构、会计工作规则、政府对会计的管理等方面进行原则性的规定。也就是说,《会计法》只对会计工作的社会属性进行规范,而不包括会计核算的具体规范。第二层,基本会计准则。作为非行为规范的理论说明和指导思想,基本准则应只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作原则性的规定。今后基本准则的理论部分应进一步拓宽充实,提高理论的深度,对其内容阐述则强调概念要准,界限要清,关系要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现行的历史成本原则、资产确认、计量原则及一些基本会计理论产生巨大的冲击,本着既要满足现实所需,又能照顾今后发展的原则,对原有内容进行删改、修订;同时制订一些超前性的基本准则,这对于进一步制订具体会计准则以及完善会计法规体系都十分必要。总之,改革的趋势是使基本会计准则成为类似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论框架。第三层,具体会计准则。作为在基本准则指导下,对会计行为所作的具体规定,具体准则应强调可操作性。我国现有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它的推广执行。解决这种问题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中去,了解它们的业务特点,加以归纳总结,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既体现中国特色又可与世界接轨的具体会计准则。对于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我国目前的做法是两者并存。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两者产生的环境、采用的形式以及着重点不同,但所涵盖的范围和内容是相同的。因此,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的关系只能是相互替代。但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具体会计准则形成具有一定的曲折性,贯彻执行具体准则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可以选择一些有条件的企业作为具体准则的试点,其他企业处理会计实务时仍然适用相应类型的行业会计制度。但这只是过渡时期的办法,最终发展必然是以具体会计准则取代行业会计制度。

(二)规范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

财务会计又可称为对外报告会计,它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各种信息,换言之,财务报表成为外部使用者获取关于公司信息的来源。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导致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有所变化。相应地,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也必须随之改变。为此,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以规范财务报告应披露的内容。

第一、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财务会计确认的范围,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目前财务会计的确认基础主要面向过去。上述三个项目的价值当前难以用货币准确计量,它们的价值是面向未来的,即能为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未来的收益又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它们在陈旧的会计模式下一直得不到反映。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它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我们有必要将其确认、计量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

第二、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前瞻性的信息,并随着财务报表格式及内容的改革,将其纳入到报表中。由于目前财务报表格式所限,前瞻性信息只能在附注中反映,使得附注日渐冗长。今后还需改革报表形式,将前瞻性信息在表内揭示。所谓前瞻性信息,是指企业管理当局根据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自身的经营状况,对未来某个或几个期间最可能出现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变动情况所作的最佳估计的有关信息。现在的信息使用者已不满足于仅仅了解过去发生的情况,因为不可能依赖那些侧重过去而且已经过时几个月的信息作出今天的决策。投资者、债权人渴望能够洞悉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发展动态,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对策,从而把握机会,规避风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要求反映预测性信息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的做法是企业编制预测报告,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后予以公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有意美化、披露不符合本公司情况的信息。强制审计虽不能完全消除预测报告存在的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可信度。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使用者更倾向于由企业提供前瞻信息,自己来作分析。因此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只需披露预测性信息,不必作预测分析,即不必编制预测报告,而由信息使用者自己作分析。

第三、增加中期报告和分部报告。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更是应该适应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因此,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近期信息,这就要求企业除了提供一年一度的财务报告外,还需编制较为完整的中期报告。其编制的时间可以以半年或一季度为期。同时,企业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张综合的财务报告可能会掩盖内部存在的某些问题,因此,需要编制分部报告,分别反映内部各财务组织的经营业绩及状况,从而便于准确地分析整个企业的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四、以报表附注的形式披露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和不确定性信息。(1)为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及信息需求者的要求,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范围在不断拓宽,不仅提供财务信息,还要提供非财务信息。因为工业企业的一项生产决策、投资决策、甚至一次人事调动都可能影响投资者、债权人对企业的评价,而这些信息对上市公司来讲尤为重要。(2)定性信息是指不能用数量表示的信息。对于此类信息是否应该披露,取决于它与决策的相关程度。换言之,取决于决策者对它的需要程度。一般而言,与决策相关的定性信息应尽量予以披露。此外,非数量性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重要与否,还可以从与其相关的数量信息是否重要加以判断。例如,企业将某项固定资产抵押借款,如果该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就应该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一事实。(3)不确定性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如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是一项重要的不确定性信息,它涉及未来不确定的现金流出。不确定性信息对于判断企业今后的发展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披露的不确定信息是管理当局主观判断作出的,所以最好请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以保证信息质量。

(三)强化信息处理手段

面对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营者为了能够及时作出预测和决策,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对会计部门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原有的手工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已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自1988年全国会计学会首次召开电算化研讨会,至今已有10年,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深入人心,财务软件的开发日益增多,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改革卓有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仍有相当多的在职会计人员对财务软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对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也掌握得较少;另一方面财务软件的功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如有的软件只能处理会计方面的数据,还不能处理关系到企业供、产、销等业务方面的数据,另外缺乏通用性好的管理型财务软件。由此可见,会计电算化的改革任重道远。为将改革进一步深化,需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电算化改革的力度,使更多的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1994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电算化事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00年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普及率要达到40%。从目前电算化工作的推行情况来看,距这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为尽快达到这一目标,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增强变革会计操作技术的紧迫感;另一方面各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给予指导和支持,各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发展会计电算化的纲要,引导企业逐步实现电算化。

2.对在职会计人员和后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在电算化的进程中,人的素质是比硬件——计算机更为重要的因素。各地财政部门应组织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而各企业要肯于在这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会计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体系,并熟练掌握市场上成熟的财务软件。

3.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会计的核算、报告以及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软件急需进一步改进和提高,以满足企业变化了的需求。另外,由于外国软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财务软件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财务软件公司必须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力争在新形势下创造新的辉煌。首先,财务软件应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型,这一转型要想成功,离不开财政部和各地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其次,会计软件的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应由单一系列向多重系列发展,从低档平台向高档平台和多平台跨越。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陆建桥《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国际动态和我们的思考》,《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

2.阎达五、耿建新《我国会计准则述评》,《会计研究》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