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1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心得体会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立于我国由大向强新的历史方位,高瞻远瞩面向未来,体现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结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贯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升华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点亮了强国复兴的“思想灯塔”,成为新时代具有开创意义的开篇巨作,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最具创新特色、最具时代价值、最具指导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学习体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展开,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主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两个最核心的概念。而对这两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此外还有自己的原创性贡献,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又提了两个有关“中国”的概念,一个是“中国话语”,一个是“中国方案”,我觉得这样更有整体性,这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大智慧、大思考、大逻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多方面为党的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等作出了深刻回答;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成为这一思想的重要支柱。一是新时代观。新时代观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新时代观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二是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追求中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中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三是新党建论。主要体现在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致力于长期执政,进而开创根本区别于西方的政党政治的发展道路。都是新党建论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四是新全球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重大问题的回答。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经典中译本

[中图分类号] D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06-0146-04

在著名的《西行漫记》中曾谈到:“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克)卡普著。”[1] 131对于前两本著作,学界研究颇多,对于后者,读者熟知的程度不高,然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中,这本书的传播作用是其他传播文本所无法替代的,对我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影响甚大。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通过日本、苏俄渠道在我国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振兴中华是先进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但社会主义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思想流派,自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出现后,到五四时期已经有3个多世纪了,形成了有200多个流派的庞大思潮。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最初知识,是19世纪70年代,通过外交官与洋教士等获取。1899年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马克思。到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才真正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但先进的中国人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其实还很浅薄。正如有文章指出:“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大概中国人知道的也很多了。但社会主义究竟作何解释,恐怕不单知道这个名词的(人)不懂,就是说社会主义是一种危险思想。对于他取反对态度的人,也未必懂。更进一步说,不独反对社会主义的人未必懂,就是连赞成社会主义的人、恐怕也有许多不懂。”瞿秋白也说,先进的中国人是“隔着纱窗看晓雾”――十分模糊与纷乱。

1920年10月,新青年社出版了英国人克卡朴(今译柯卡普,Thomas Kirkup)撰写的《社会主义史》。柯卡普(1844-1912)是英国著名的社会主义者(费边派)。《社会主义史》是他的代表作,1892年初版,1913年英国人辟司(Edward R Pease)加以删订,并增补了原书出版后20年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轨迹。辟司在《社会主义史》原序中指出:“克卡朴著了这部《社会主义史》,在他将死之前,正值第四次出版,他在第四版的序中曾说他出部书有两种目的,第一就是将历史的社会主义中各主要的方面标明出来,第二就是对社会主义运动作一种概括的批评和解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一种概括的批评和解释”是出版《社会主义史》的直接目的,虽然该书的二位作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并对马克思主义时有批评,但他们仍较客观地介绍了社会主义的各种派别,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了较全面、客观的阐述。

1910年,胡贻谷翻译该书,于1912年以《泰西民法志》的书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作为上海广学会藏版,胡贻谷亲自作序。遗憾的是,该译本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后来这本书引起了北京大学一个英语专业学生的注意,他叫李季。李季(1892-1967),祖籍江西,生于湖南平江。191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参加。随着社会主义思潮在国内的传播,促使他对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用了3个月的时间翻译了《社会主义史》。翻译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教授胡适和张申府的支持与帮助。远在上海的陈独秀闻之此事,立即去信索稿,迅速隆重推出。1920年秋,李季来到上海,参加了中共上海早期组织。《社会主义史》是他的第一部翻译著作。他在《社会主义史》自序中指出:“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思潮震荡全国,真有‘一日千里’之势。近一年来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是社会主义尤为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但是我们要讨论一种学说,对于他必先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才能够判断他的好歹,决定他是否可以实行。社会主义运动在欧澳美各洲非常(但)发达,而(且)派别亦复甚多,我们对于这种运动要想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须先从历史下手,我译克卡朴《社会主义史》的目的就在这一点上。”[2] 2

《社会主义史》共22万字,分上下卷,650页。上卷:一、绪论;二、初期的法国社会主义;三、1848年的法国社会主义;四、初期的英国社会主义;五、拉塞尔(今译拉萨尔);六、拉伯尔塔斯(今译伯恩斯坦);七、马克司(今译马克思);八、国际工人协会;九、德国社会。下卷:十、俄国革命;十一、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十二、各国社会主义的进步;十三、近世国际工人协会;十四、英国派社会主义;十五、社会主义通论;十六、结论。附录:I.圣西门派的辩护;II.德国社会主义工党党纲;III.费边会的基础;IV.总同盟罢工表;V.澳洲工党内阁一览表;VI.英文书籍解题。书尾页的“中西名词对照表”十分珍贵。翻译用语有时代性。因为五四时期的翻译用语与当今有很大差别,所以“对照表”是重要的参考资料,据此我们可以了解中英文名词翻译的时代演变过程,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传播史的研究,有利于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的翻译与理解。

《社会主义史》是中共上海早期组织传播机构出版的第一本宣传社会主义的著作。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来到中国,经过的介绍到上海,与陈独秀见面。他使华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组建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推动下,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等5位先进分子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中共上海发起组。发起组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成立党的出版社新青年社,组织翻译出版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图书。《社会主义史》被列为“新青年丛书”第一种与读者见面的著作,随后,李季又翻译了《工团主义》,还与人合作翻译了《到自由之路》,作为“新青年丛书”系列著作出版。

《社会主义史》在我国早期传播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影响很大。《新青年》特别向读者推荐:“诸君要想知道世界各国社会主义的源流,不可不先读英国克卡朴(Kirkup)《社会主义史》。克氏1892年著成此书,他叙述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事实,源源本本,非常详尽,又经英人辟司(Pease)于1913年增订一次,更加完备;所以美国有名的社会主义家列德莱(Laiedler)说,此书是欧战以前一部包罗最宏富的(Most Comprehensive)社会主义史。蔡元培先生在其序中说,此书给我们的教训很多。”[3]该书客观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介绍了剩余价值学说,并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有力地补充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特别是向早期中共党人提供了西方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历史和榜样,因而受到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热切欢迎。该书出版不到半年,组织的文化书社,就销售了100本,成为最受进步青年欢迎的图书之一。

1921年3月,李季又翻译了美国“各校社会主义社”秘书列德莱的著作《社会主义之思潮及运动》(Socialism in Thought and Action)。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共15章,上卷记述社会主义的学说与思潮,下卷描述社会主义之运动,特别是对1914―1919年各国社会主义运动记录详尽无遗,正好与《社会主义史》相衔接,将社会主义运动史比较完整地介绍给了中国读者。

[参考文献]

[1]斯 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79.

[2]克卡朴.社会主义史[M].李 季,译.上海:上海新青年社,1920.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发展史 理论指导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战略方向。换一种说法,它主要是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思想来指导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与开拓。我们党在进行革命战争、社会建设和社会改革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拨乱反正,积极的探索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与理论。

一、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社会建设的思想出现的比较早,它主要涉及到社会进步与科学立场、观点、方的发展,也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中世界观、方法论的发展。因而可以说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同时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与基本民生是息息相关的。

(一)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

社会建设从其基本内涵来看有着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建设就是指整个社会的建设――也被称为“大社会”。而狭义的社会建设就是指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也被称为“小社会”。那什么是“四位一体”呢?它指的是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位一体。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研究的社会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指狭义的社会建设,它的基本内涵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

(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刻阐释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从这里可以知道,我们党把我们国家的社会建设问题放到了重要位置。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时,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而加强社会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能深层次的解决社会矛盾。在新世纪新阶段,一方面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发展失衡、利益矛盾增多、社会分配不公、失业问题、社会保障缺位、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自然环境恶化等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究其根本就是社会建设没能为其他三大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要深层次解决矛盾,推动经济社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加快社会建设。

其次,社会建设能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由于社会建设的好坏着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社会建设是为人民创造舒适的社会环境的根本保障,所以我们必须把社会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崇民主体制,努力做到科教兴国,文化强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加更上一层楼。加强社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是低水平的,虽然暂时处在总体小康的水平,但是为了达到全面小康的水平就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有效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顺利度过矛盾凸显期。

最后,社会建设能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包括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但是在如今的历史方位下,侧重强调的是加强社会建设,才能全面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建设是否成功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总的来说它们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而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民主健全与法治保障、公平与正义、诚信待人与团结友爱、充满热情和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构建小康社会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只有不断地实现这些基本目标,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由上可知,要快速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得加快社会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发展过程深刻的影响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后续进程。作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给出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为社会建设的探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十六大上,同志在继承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与理论,从此而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纪元。

(一)的探索和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分析了当时的基本国情,指出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由于当时社会建设得到了关注但是我们没有能力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以苏为鉴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应该从本国国情及客观实际出发,“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例如在条件艰苦的低生活水平的下制定措施来解决人民最低生活需要:(1)把衣、食、住、用、行等与人民相关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2)重视医疗卫生制度设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3)重视教育,普及教育,提出工人、农民要知识化。又如让社会关系更加的公平和平等:(1)应该一视同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城镇和乡村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差别应该不断减小直至消除;(2)努力实现男女平等等。

由于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艰难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的走各种弯路和犯各种错误。在时期,社会建设曾遭受严重挫折。但同志积极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我们可以想到这对于我们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邓小平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以发展经济的方法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在这个阶段,邓小平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同时、推行实事求是的态度,着重强调经济建设是一切发展的本钱。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复苏并快速发展起来,社会建设也在政策中慢慢起步。但是当时的各项社会建设政策的推出是在“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思维下推出的。社会建设本身并没有成为自觉目的。

1988年,邓小平做出重要讲话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发展生产力与社会建设关系的认识,而且中国共产党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制度。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阶层出现新的结构变化,同志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新的总结和概括。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加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创造稳定和谐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达到社会建设与进步的终极目标,最终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的理想。同时,从人们共同富裕到人的全面发展,即从物质外在到物质与精神并存的这一目标,让社会建设的思想与理论逐步明晰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内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这些理论上的发展成为指导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原则。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以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新的世纪里,改革发展进入相对重要的时期,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重提出了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坚持和执行的战略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发展观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深刻的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反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即人本性、全而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做保障,并且进一步狠抓物质文明、落实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因此全面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确保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良流与循环,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效卓著。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被证实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要求是以人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究其根本就是人的建设,要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努力促进人的建设。人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本质和核心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同时,完善的社会建设也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图1),这样就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发展。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建设必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不能只发展经济而忽略社会建设,也不能一心只搞社会建设,而弱化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坚持经济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换一种说法就是,社会建设既要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又要在经济基础上自觉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条件为基础,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实际,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在十七大上明确提出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具体分析确立了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思想。它的内容主要是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方面。因此,只有统筹兼顾才能综合平衡协调好各方利益,调解各种关系之间的矛盾,减少冲突的同时使各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才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虽然社会建设在不同时期其思想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表现是不同的,但都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将公平正义理念贯穿社会建设始终。公平正义是检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标准,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要将公平作为重中之重。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完善的制度又能保证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公平公正。

四、结语

通过梳理和分析社会建设的历史,将会给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史更多的理论指导并指出一条光明大道。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理论成果,这样就能够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思路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黎,论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思政探讨,2010.

[2]马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共中 央党校,2010,(6).

[3]康伟,论党的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三个维度.湖北行政学院学 报,2009.

[4]刘洪森,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9,(5).

[5]刘克,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规则构建.中共中央党校, 2010,(6).

[6]汪华. 社会转型与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简讯.文化视野,2011,(3).

[7]林桂平.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攀登, 2008,(10).

[8]潘嘉. 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研究.中共党校,2009,(7).

[9]王瑞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发展轨迹、科学内涵及其 路径选择.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5).

[10]张晓红,抓基层,打基础,上台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新 乡日报,2007.

[1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向建设小康.社会新肚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12]房宁民主政治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59-03

科学社会主义自空想以来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500年的历史,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都是在适应当时特定的时代要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宝库而发展变化的。可以说,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于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功能、研究对象等不同角度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之基本精神的。“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质之所在,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品格是科学性与革命性融为一体,是客观事实与主观原则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同时也与体现其精髓、灵魂地位的立场、观点、方法之稳定性相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与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它永远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和面向未来的,而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它不搞宗派主义,能正确地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而不固步自封。究其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就能使科学社会主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之,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挫折,甚至大倒退。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而东方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上却显现出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着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放射出新的光芒,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回顾和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创立到今天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曾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征和特殊的矛盾性,因而也就需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内在的规定性,才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里,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一)从1516年托马思·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诞生的阶段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之于1827年的欧文主义刊物——《合作杂志》。它是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源自拉丁文,意思为“同辈的”、“同伙的”。把它用于社会中,意味着大家都是平等的伙伴。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发表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并把它同“共产主义”并列使用[2]。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和理想的社会制度。其内在含义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300多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已建立,但发展还不够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刚刚开始暴露,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处于手工业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较为对立。人们已开始对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进行了批判,无情地揭露了社会贫富现象并否定私有制。在这一历史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16—17世纪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他们针对时代特征,一方面,从理论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提出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莫尔在《乌托邦》中就提出过自己的设想:经济上实行财产公有,商品可以调剂余缺,社会产品按需分配等;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精神文化方面主张发展教育、科技,重视新一代培养等等。其次是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再次是19世纪初期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都铭刻着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其理论学说只能是一种空想体系,缺乏正确的理论基础,不可能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力量。他们主张改良,拒绝革命,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但正是这些空想理论,最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已完成。

(二)19世纪40年代到下半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

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段关系得到了充分发展。欧洲发生了1848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并且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也加强了,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最发达国家的历史中上升到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并总结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及其他手稿的完成,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成熟。从而,为无产阶级制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和革命策略,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了一般描述,形成了“社会”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三)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中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阶段,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的时期

这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资本主义迅速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其本身已无法克服。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矛盾的焦点和革命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一理论设想,正受到严峻挑战。1917年,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率先在东方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暴力革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使空想变为现实。这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相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四)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是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动荡和发生改革浪潮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各国危机动荡,国际风云变幻。

首先,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包围之中,政治上受到孤立,经济上受到封锁。为了击败帝国主义的进攻,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统一,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最关键方面的建设。正是在“历史合力”的作用下,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它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浓烈的斯大林个性特征的烙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一方面,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为它成功地战胜了帝国主义的进攻;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和理想的模式。随着时间的转移,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借鉴苏联经验有其合理性,但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搬苏联经验,更不能将其神化,否则就会僵化,成为教条。

其次,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历史的变化,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南斯拉夫首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先河,1950年6月颁布《工人自治法令》,标志着直接针对苏联式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开始在世界上兴起和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大幅度地调整内外政策,实际上开始了苏联的改革。1965年,罗马尼亚开始改革。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全面实行新体制。1971年,保加利亚执行新经济制度。波兰在70年代实行了新体制战略。此外,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也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努力探索。尤其是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确立。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讲,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上有进有退,曲曲折折,既有重大的进展,给社会主义注入活力,带来生机,又有倒退甚至失败,使社会主义面临绝境,甚至被葬送。

(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大挫折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时期

众所周知,苏联及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发生了一连串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89年,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相继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其程度之深,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首先,苏联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接着波兰团结工会在选举中获胜,同时取消波兰统一工人党,标志其剧变完成。后来就有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纷纷“告别过去”,选择了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改革失误,如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共产党自身建设、民族问题、意识形态等领域没有搞好;另一方面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平演变的结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年风雨兼程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市场社会主义的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足以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处于“低潮”,但不是“死潮”。它将以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代替旧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并以此为起点,开始新一轮世界社会主义的周期运动,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纪元。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特点: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

第一,从时代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虽然没有变化,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单边主义在上升,恐怖主义危害较严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深刻。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直接后果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控制的加强,两极分化与不公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肩负着复兴伟大民族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竞争中,能够防范任何风险和世界性的突发事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新的理论形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压十二大至十七大连续不断的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到建构其理论体系,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和理论勇气,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及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二,从实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形态,它立足于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作为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从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新的理论形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三,从理论思维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次重大的理论飞跃都表现了创造者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支柱——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自从剧变以后,世界的资产阶级在断言,20世纪的社会主义试验已宣告失败,21世纪必将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彻底消灭的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只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因为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表明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形式已宣告结束,而社会主义将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出灿烂的光芒,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正如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讲过的“公社的原则是存在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能够得到解放以前,这一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4]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新的表现形式,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它必将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巨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首先,它已不再是向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方向发展的传统社会主义,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实践的社会主义。其次,它已不再是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再次,它已不再是传统观点的,没有人剥削人现象的社会主义,而是在事实上还存在着一定范围剥削现象的社会主义。最后,它已不再是封闭、僵化的狭隘地域性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的,高度灵活的世界性的社会主义。上述特征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性变革闯出了一条新路,树立了一个榜样。它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明义,赵永宪.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 关志立.科学社会主义表解[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蔡金发.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社会科学,1994,(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The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MENG Ling-hu

(Bengbu college,Bengbu 233030,China)

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历史进程

中图分类号:D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19-05

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近一百年来,经历了从高潮到低潮的曲折发展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无产阶级政党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对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产生了直接影响。回顾两制关系发展史,总结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经验教训,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抓住机遇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从而实现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促成了社会主义的兴盛资本主义制度诞生以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①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不是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是经济危机的出现。自英国1825年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这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每隔十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社会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危机及其恶化相伴而行。社会主义最早是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思潮而产生的,无论是空想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都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结果,即以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建立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还提出,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无产阶级政党以资本主义制度为己任,共产主义运动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风起

云涌,给资本主义以极大的震撼。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是资本主义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为了获取超额利润,争夺殖民地,各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使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而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列宁审时度势,认为俄国革命时机已经成熟。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革命成功后的任务是建设。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的建设实践中就处理两制关系提出了两条重要思想。其一,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必须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科学认识并正确处理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③其二,把和平共处作为苏维埃俄国处理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从1921年起,苏维埃俄国和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利用租让制、合营公司、吸收外国贷款、接受技术援助、招聘外国技术人员等方式,与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经贸关系,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促进了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次全球危机的结果。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并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苏联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则获得了空前发展,许多国家和民族赢得了独立和解放,中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等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十四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

二、与资本主义的对抗没能增强社会主义的力量

二战打破了由西方列强主宰世界的局面,德意日法西斯战败,英法两国被严重削弱,美国则一跃成为西方世界头号强国。与此同时,苏联的国际声望空前提高。由于美国和苏联战略基础的变化和战略目标的不同,两国对战争结束后的一些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美苏关系由盟友转变为对手。为了遏制、对抗苏联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4月,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面对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孤立和敌视,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于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世界政治形成了两个对立的阵营,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

社会主义阵营在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中一开始是被动的,仅限于政治、军事层面,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将取得全面胜利,对世界大势和资本主义世界缺乏正确的判断,加上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把政治、军事对立扩大到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结果,单纯的对抗和斗争不仅没有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反而产生了消极影响。

从对资本主义阵营的认识看,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坚持资本主义总危机论,对抗和斗争是社会主义对待资本主义的基本态度和主要方式,片面夸大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导致丧失机遇和发展迟滞。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乐观地提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将不断加深,资本主义最终灭亡的日子不远了。斯大林甚至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使一个国家摆脱了资本主义的奴役,第二次世界大战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而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一劳永逸地埋葬帝国主义。”④受此思想的支配,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政治上主要表现为冷战;经济上是封锁、禁运与反封锁、禁运,“两个阵营形成了两个世界市场,两个世界市场又加剧了两个阵营政治上的对立”⑤;军事上遏制、对立和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其代表;意识形态上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矛盾与斗争。斯大林之后,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几代领导人对两制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并进行了不同的实践,但总体上是用对抗和斗争来对待资本主义。如,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在和资本主义体系的竞赛中取得胜利,勃列日涅夫则认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总危机在继续加深。结果,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苏联片面发展军事工业,造成国内经济比例严重失衡,人民生活长期受到影响。

中国共产党在两制关系方面提出过一些闪光的思想。为了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提出:“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⑥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向外国学习”,认为“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⑦。但是,对“向外国学习”的思想坚持得不够,过多地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资本主义很快就要灭亡”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判断的共识,而过高估计社会主义发展程度和发展速度,甚至低估和完全否定资本主义,是那个时代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主流思想。虽然波兰和保加利亚等社会主义国家曾提出了相对正确的、合乎实际的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并尝试在建设中利用和吸取资本主义的一些有益的东西,但很快就被所谓主流思想和苏联的干涉所淹没。与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观愿望相反,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却出现了经济发展“黄金期”,经济快速增长,其间没有发生大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视马克思主义如洪水猛兽,提出要消产主义,但资本主义不拒绝学习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学习借鉴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如引入计划经济、社会福利制度等。而社会主义在封闭中生存,在与资本主义抗衡中缓慢前行,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国家不仅经济增长乏力,而且出现了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体制危机,社会主义进入了缓慢发展时期,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

三、与资本主义的共处与竞争

激发了社会主义的活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两种制度国家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此背景下,发展乏力的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改革浪潮,并普遍采取了对西方国家开放政策,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发展经济。但是,好景不长,除了中国之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和困难,西方国家抓住时机加紧实施和平演变战略,而苏联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在困难面前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步步退让,甚至全盘西化,加上失去民众的支持,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剧变使得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空前严重的打击,原有15个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后仅存5个,即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和中国。此后,国际形势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多极化成为一种历史趋势;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仍是可能的,但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基础上,成功应对了剧变的冲击,逐渐调整经济体制和对外政策,把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调整为共处与竞争的关系,对西方国家的斗争更加灵活务实,继续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国家繁荣稳定,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同时,越南、古巴、老挝、朝鲜四国也调整了国内政策和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活力。

第一,社会主义国家不再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独有特征,大多强调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再是不同制度国家间经济交往的障碍。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以后,逐渐改变了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同程度肯定了市场的作用。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整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和平利用资本主义。邓小平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⑧。而“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⑨。党的十四大后,中国致力于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注入了活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融为一体。越南把“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强调越南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共产党为领导、遵循社会主义方向的,以社会主义公有成分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越南的市场机制是在国家管理下的,而不是市场调节一切。⑩古巴一直坚持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但主张要“利用市场”。古巴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逐步加大市场因素在古巴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强调要把计划经济与利用市场因素有机结合。老挝提出要发展“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2001年老党七大再次重申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到2020年要形成国家管理的市场经济体系。朝鲜整体上是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体制改革较为缓慢,但也在逐渐推行改革,如改革了价格体制和工资制度。2002年7月以来,朝鲜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先后对工资、物价、汇率等进行了大幅调整,赋予企业更多自主经营权,并设立了开城工业区、金刚山旅游区等,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使朝鲜经济在近几年始终保持恢复性增长。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的政策,不再把取代资本主义当作近期的目标。中国1978年底实行改革开放后,从世界全局观察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调整对外政策,认为与资本主义关系是共处、竞争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指出,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将越来越注重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将成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主导因素。1997年10月,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两国领导人决定,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美两国将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认为两制关系最大的特征是合作共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这是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最为中肯的评价,也能从中折射出两制关系的轮廓。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十七大报告与十报告正确表述了社会主义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中国道路与西方道路的关系问题,反映了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问题的基本思想。越南在1986年革新开放后制定了“广交友,少树敌”的外交总方针,1989年从柬埔寨撤军,1991年恢复与中国关系,1995年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此后,越南先后加入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中,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扫清障碍,逐渐向更多的地区开放市场,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古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不能照抄。1995年卡斯特罗访问中国时提出:“古巴正在进行稳步的改革和开放,建设有古巴特色的社会主义。”古巴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政策,在自己难以单独发展的领域吸收外资,要求外国投资必须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不允许只是为了赚古巴的钱搞投机。老挝“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的重点是引进外资,强调要不分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与所有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广泛的、全方位的经济交流合作。朝鲜实行“有限度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发展特区经济。

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调整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把两制关系看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两制斗争性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两制统一性上灵活务实,激发了社会主义自身应有的活力。当前,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四、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将决定社会主义的命运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作为对立面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从历史上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社会主义发展的高潮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有关,而社会主义发展的低谷又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转机相对应。社会主义在20世纪下半叶走过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同期,资本主义则进行了较为成功的调整,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像列宁所描述的那样走向“垂死”“腐朽”,其生产关系尚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发展成就赢得了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赞誉,国际环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且其他社会主义流派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继续存在,力量也不可小视。但是,像资本主义全面代替封建主义一样,社会主义要真正引领世界潮流,大面积取代资本主义,必须全面赢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为此,社会主义必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并继续处理好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继续向资本主义学习。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进程中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曲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还很年轻,“同已经有了三四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向历史学习,向资本主义学习,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目前,两制国家取代对方的战略目标虽未根本改变,但阶段性目标由零和并存转向共赢共存,斗争手段由以对抗为主转向以竞争为主;两制国家在共处中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仍将继续,竞争、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双方互动、彼此牵制会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握好与资本主义共处竞争的高超艺术,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社会主义要通过改革完善自己,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其生产力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表现为“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主义没有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这些优越性在某些阶段有过显现,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今后,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是,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充分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各方面的优越性和吸引力,实现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最终引领世界潮流。

第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漫长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很多调整,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但却无法根本改变自身的内部矛盾,其表现仍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如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其实质就是一次自我否定,最终将被更先进的制度所代替。尽管资本主义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还没有足够的魅力让资本主义彻底否定自己。金融危机表明调整后的资本主义仍面临深刻矛盾,中国道路也彰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但金融危机不会是资本主义的最后一次危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是漫长的。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正确地认识两制关系对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当共产党人对资本主义采取理性态度,承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某些具体实践形式上存在共同点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能顺利前进;反之,当共产党人不能正确处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步入误区。今后,共产党人是否对资本主义作出正确判断,是否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仍将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286页。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2页。④转引自姜长斌、左凤荣:《读懂斯大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221页。⑤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52页。⑥《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35页。⑦《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页。⑧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0、373页。《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2页。⑩陈明凡:《越南的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比较》,《当代亚太》2005年第7期。赵明义:《当代社会主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8、200页。崔桂田:《越、老、朝、古四国经济改革比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