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主导社会服务社会

主导社会服务社会

近年来,**新村街道党工委依托社区,以“主导社会、服务社会”为基本工作思路,用真心、真情来凝聚社会,社区呈现出了一派欢乐详和、安定团结的新局面。其主要做法及成效如下:

一、建立网格化的党建工作机制,为凝聚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1、探索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区,将党的工作向全社会覆盖。将每个社区都划分为党建责任区,由街道党工委委员分工负责。责任人要对责任区内的居民小区、社区单位、社会组织等,每月走访一遍。责任人的职责是通报街道党工委近期的中心工作,了解居民区及社区单位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听取社区单位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动员责任区内的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2、建立社区性组织,将党的工作向社区单位渗透。党工委为有效提高党的工作的社会效益,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议、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志愿者队伍等社区性的组织,按其性质分别由街道党工委的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开展活动。同时建立社区党课制度,党工委委员定期到实行“双重领导”的单位,如派出所、工商所、医院等上党课,增强党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3、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消灭党组织建设空白点。街道党工委坚持做到居民小区建到哪里,就把党的工作辐射到哪里;新经济组织在哪里经营,就把党的联络员派到哪里;新社会组织在哪里活动,就把党员骨干派到哪里。至今街道已建立党支部(总支)16个,新经济组织党组织5个,新社会组织党组织2个。街道还根据各类专业市场多的实际情况,将“支部建在市场”,不断扩大党的工作在社区的覆盖面。同时,为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了流动党员支部,为流动党员营造了温馨的家。

二、建立稳定、长久的社会保障机制,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1、立足街道实际大力发展经济。街道党工委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国道投资效益作为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重要目标。20**年起,街道在多次整治312国道**段的基础上投资近二千万元进行改造,使312国道**段成为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老百姓休憩养生的好地方,黄金国道的经济效益也节节攀升,20**年街道税收突破亿元,20**年街道税收突破3亿元,街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帮困救助、凝聚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制定和实施社会救助政策。街道党工委十分注重制定和实施弱势群体救助政策,使帮困工作制度化、经常化。2004年3月1日,街道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决议,要在已有的社会保障基础上,对社会救助人员实行另行补贴,街道向每一位低保人员每月发放价值20元的大米,支疆支内人员每月另补贴50元。同时,街道党工委还实施了最广泛、最深入的就业援助措施,建立了由22人组成的专业就业援助员队伍,加强就业援助员的培训,摸清能够就业群众的基本情况,充分挖掘社区就业资源,有力推动了街道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据统计,20**年街道已成功推介上岗就业人员达1400人。

3、构建社会互助网络。街道建立了由各种社会组织、社区成员、志愿者、社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社区互助网络。首先,党工委发挥街道机关干部在社会互助网络中的模范表率作用,通过建立“三示”(明示、提示、警示)制度,使机关干部自觉遵守“不请吃”、“不吃请”等廉政规定,将节省下来的经费用于扶贫、帮困和助学。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均与1至2名品学兼优但生活困难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过好每一个节日,度过每一个难关。街道80名专业化的社工队伍,承担了12个社区的民政、卫生、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等社区管理和建设中的各项事务。1000多人的家庭志愿者队伍,通过自愿结对服务,安装助老电铃,开展社区帮困、帮教、调解、临终关怀等各种为民服务活动,形成了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在街道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下,**地区广大私营业主也慷慨解囊,积极参与到社会互助网中。

4、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街道建立了社区邻里中心,邻里中心集休闲、教育、服务、中介、居家养老等五大功能于一体,使邻里之间自然升起关爱互动的温馨氛围。以邻里中心为载体,街道还开展了外来人员文明素质培训、动迁农民的素质教育、创建学习型家庭等活动,提升了社区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技能水平。同时,街道关注外来人员子女的就学,建造了设施一流的外来建设者子弟学校,目前,学校已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1700名;同时辖区内公办学校也向街道外来人员子女开放,让外来人员的子女同样享受到优质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正是街道人性化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服务,不断使外来人员能够在**安心工作、经营发展,其子女在家庭、学校的帮助和教育下,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形成了两代人互学互促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群众正当利益反映的社会反馈机制,释放社会矛盾、增强社会凝聚力

1、召开社区代表大会,倾听各方意见。针对**地区导入人口多,接近城市化的新郊区特点,街道建立了社区代表大会。社区代表大会兼容了乡镇人代会和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两者的特点,既有代表对街道的地区性、社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等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协商,同时赋予代表民主决策的权利,探索了社区民主建设新机制。通过社区代表大会,使街道在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群众利益解决等方面得到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社区代表大会提出,将原来地域意义上的22个社区居委调整为12个社区,既整合了社区资源,又使街道的区域划分更符合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2、成立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群众的事由群众来议。街道成立了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相当于街道层面的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着街道“小政协”的作用。为了开辟街道与居民沟通与联系的渠道,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还创办了社区报《**人家》。《**人家》将社区中老百姓关注的政府实事工程、社区建设成果、社区新事、社区热点等内容及时报道,成为广大社区居民津津乐道的一份刊物。每年夏令时节,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还随《**人家》发行一万张邮资明信片,广泛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随后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及时予以解决答复。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拉近了街道与群众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的距离,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3、举办信访工作会,释放社会不稳定因素。街道每月召开一次信访工作恳谈会,坚持把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中。街道通过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聘请“信息员”等方式,主动找到上访群众,邀请上访群众与政府一起坐下来对话交底,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街道信访干部还努力做到知道居民“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在什么地方、可能干什么”,同时社会救助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跟上,把群体性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正是街道循循善诱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公信力,群众更愿意把党组织作为自己的知心人。

4、建立快速回应机制,让群众高兴、使群众满意。街道信访部门在按照规定时限办理信访件的同时,深入调查研究,排摸社区热点,把握信访动态,将工作重心前移。街道还定期召开信访例会,听取信访人员意见,努力解决群众急、难信访事件,较好地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四、建立社区资源整合机制,发挥社会各阶层群体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1、整合社区组织资源,发挥党在社区中的政治优势。街道因势利导,发挥各类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优势,丰富了党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资源。早在1996年,街道就在轻纺市场建立了党支部,成为全区首家成立流动党员支部的大型批发市场。20**年,党支部又组织开展了党员示范岗活动,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对群众、对社会的凝聚力。曹安经济发展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与企业结对的制度,支部11名党员每人都固定联系3家企业,定期进行走访,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受到了企业主的欢迎。街道工会组织在党工委的领导下,树立服务意识,面向社区发挥优势,着力在维权、帮困上下功夫,并在全社会开展了“树立一种帮困再就业的观念、筹措一笔帮困就业基金、组建一支就业介绍志愿者队伍、联系一个贫困对子、培训一张谋生证书、腾出一个帮困就业的岗位”的“六个一工程”,成为党组织凝聚社会的重要支撑力量。

2、建立“四方联席会”,盘活社区资源。为了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党组织理直气壮地承担起了协调、指导、监督的责任,并组织召开了由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公安等部门和组织参加的“四方联席会”。“四方联席会”上,各方代表共同研究、解决小区存在的问题,使各方的思想通了,气顺了,做起事来劲也往一处使了。比如,以前群众对居民区河道水质问题意见很大,各部门也总是相互推诿而长期得不到解决,经过“四方联席会”研究后,各方主动承担责任并积极筹集资金,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3、规范为民服务,以机关干部的示范作用影响社会。街道党工委在全区率先启用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此作为政府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抓手。20**年8月15日,在刚刚被授予的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面前,**街道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了庄严宣誓,以更高的标准执政为民,履行职责。经历了质量认证过程,街道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更加明确,沟通协调更加有序,工作人员提升了质量意识,学会了使用预防纠正措施方法,借鉴国际标准适合我国国情的条款,对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误、降低成本、规范程序、创新思路大有裨益。至今,街道的政务服务更人性化、更贴近百姓了。

五、建立社区服务互动机制,发挥群众在凝聚社会中的主体作用

1、开展“四事”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党员、群众日常行动之中。经过酝酿,党组织进一步延伸党的工作,推出了“四事”活动,使老党员们重新找回自己。“四事”活动围绕“知道天下事,了解身边事,管好自己事,关心他人事”,向老党员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知道天下事,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心系党的事业;了解身边事,就是要求党员知晓本社区的动态,将本小区工作目标和计划及时传达到群众中去,同时知晓群众缺什么、想什么、要什么、烦什么,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党组织,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桥梁,推动社区建设和管理;管好自己事,要求党员以身作则,带动家人、楼组,做群众的榜样,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关心他人事,就是要求党员主动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热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四事活动的开展,贴近老年党员实际,使社区党组织和居民群众的联系更为密切,形成了上下沟通、双向互动的社区党建新格局。

2、开展“牵手工程”,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牵手工程目标是通过各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牵手,增强了党的内聚力;通过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之间、党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牵手互助,增强了党的外聚力。各党组织以“支部牵着党员的手、党员牵着群众的手、群众牵着群众的手”为基本模式,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秉承和发扬党关心群众、爱护群众的优良传统,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的问题,用真心稳住人心、用真情凝聚人心、最终团结全体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