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精选

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文章对1997-2002年国家社令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年来立项数量和资助力度逐年上升,为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良好条件;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是历年来主要的立项项目,重点项目和自筹基金项目则相对偏少;地处北京的单位立项数为最多,占有较大的地理优势;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学、少数民族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概论、体育市场是历年来的研究热点,奥林匹克研究、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学是……

1研究目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是目前唯一的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的基金研究项目,它面向全国高校、社科院、党校、党政机关的科研部门、军队院校等五大系统,被社科界视为衡量科研实力和科研组织能力的重要标志。就体育学而言,被单列为一级学科且列入申报范围的时间较晚。1997年首次设立“体育学”类,并资助了一批有关课题的研究项目,之后每年均有立项课题,这无疑对提高我国体育社会学科的研究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国家最高级的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的指南和立项资助基金项目,从宏观上反映了本学科研究的热点,现状及发展方向,因此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体育学类项目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为科研选题提供导向,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为发展和完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提出有关建议。

2讨论与分析

2.1立项数量年度统计分析

从表中的各年份的立项情况看,除1998年、1999年数目下降外,近年来立项数量增长较快,2002年已达到32项,2001年与2002年则几乎相同。从项目类别分布来看,一般项目与青年项目为最多(分别为97项和23项),是历年来申报的主要项目,重点和自筹资金项目则偏少(分别为4项与2项),且从2001年才开始立项。据有关报道,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有突破性增长,比2001年的6000万元增长了4000万元;比1998年2600万元几乎增长了三倍;2003年国家将继续加入投入力度,这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2.2立项单位排序分析

从表2的数据上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国家体育总局立项数量最多,达17项,占立项总数的13.49%,为第一层次;居第二层次的为各老牌体育学院,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院、武汉体院,其立项数量与各大体院的实力排名基本一致,居第三次层次的是其它体院及师院体育系,其中清华大学代表了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从单位所在地来看,由于国家社科基金的管理机构在北京,因而地处北京的单位占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共占32项,占总数25.39%。由于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单位都非常重视,并纷纷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如对本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给予相应的配经经费资助,这些良好的激励机制为今后的申报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从表3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系统分布来看,体育学院为最高,共59项,占46.83%,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居第二,为32项,二者合而为一,代表了高等体育院校最多的立项项目,共91项,占总数的72.22%,这与高等院校在体育科学研究中,研究队伍的素质,研究的资源及水平都占较大优势是相吻合的;其次为各体育机关(主要是体育局)及各省市科研机构,共23项,占总数18.25%。2.4主持2次以上项目的学者、项目名称及一些重要项目内容的分析

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成功立项2次共有8人,这些研究人员大都是在学术上有较大的建树或在某学科处于领先研究地位并影响较大的学者或专家。一些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如秦椿林教授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于善旭的《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配套立法的研究》受到李岚清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奥林匹克研究受到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如《举办2008奥运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21世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研究》,《奥林匹克改革对当代国际体育与中国体育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效应研究》,《举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开发战略的研究》等,一些战略研究类项目在科学规划体育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2010年我国竞技体育发属战略研究》,《2010年中国社会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体育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2.5立项项目的研究主题内容及热点分析

2.5.1选题的主题内容频度分析

在所立项的项目中出现频度较高的主题词有:大众体育17项,体育产业17项,奥林匹克10项,体育社会学9项,体育经济8项,体育概论、少数民族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各7项,全民健身、体育市场各5项,体育信息学、体育史各4项,说明这些主题内容是目前体育学的研究热点。

2.5.2选题的主题内容动态分析:

从主题内容分布可以看出,大众体育、体育产业是历年来研究热点,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国内外同行研究的主流基本一致,大众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以来深入研究的一项领域,体育产业则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并与国家经济增长点与体育可持续性发展有关,因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另外,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概论、少数民族体育等都是历年来申报的重点内容之一,也说明此类研究一直来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近三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主要表现为奥林匹克研究(10项),体育社会学(9项),体育信息学(7项),这主要原因首先与中国举办2008年奥林匹克及奥运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有关,这种趋势在今后几年中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另一方面,由于先进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因而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体育及运动竞赛管理,得到了广泛地重视。

3结论

3.1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项目与资助力度将逐年进一步加大,这不仅有助于体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且为各单位申报课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3.2从立项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分析表明,非体育专业普通高校立项数量偏少,也是个薄弱环节,可加强与体育院校的纵向合作力度和与高校其它专业的横向合作,这些合作也是国家在合作攻关重大课题方面所欠缺的和提倡的。特别是有关2008年奥运会一些重大课题,光靠体育研究人员已不能完全胜任,必须加强与其它专业研究人员的合作攻关。

3.3吸引高水平的其它专业研究主持人(历年为零)是今后一项重要任务。

3.4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学、少数民族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管理、体育概论、体育市场是历年来的研究热点;奥林匹克研究、体育社会学、体育信息学是近三年来新兴研究热点;而西部体育、农村体育、体育法制、社区体育等虽在国家社科项目中立项数量较少,但却是国家体育关注的重点和方向之一,应引起足够重现。

3.5在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应注重紧扣其指导思想,充分反映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研究新进展,力求居于学科前沿,具有原创性,开拓性,避免低水平的重复。

【参考文献】

[1]www.npopss-/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研开拓创新精神,在科研、行政和人才培养

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

2001年4月,他服从组织安排,到院干部人事处挂职锻炼,担任副处长,分管院博士后流动站和青年科研人员培养等工作,显示出观念新、起点高、务实性强等优势,在青年中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在任干部人事处副处长期间,他认真贯彻院党委大力培养和发展青年科研骨干的精神,充分调动现有资源,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他负责院“新进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的运作,为新进社科院的博士解决了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受到博士们以及所在单位的普遍好评,也为社科院集聚新生科研力量做出了贡献。他还根据有关研究所学科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博士后流动站”的资源,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吸引、集聚人才,扩充这些单位学科建设的队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振同志专业基础扎实,治学态度刻苦勤奋,他的研究的主攻方向定位在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和中小企业问题。他努力把在国外留学期间积累起来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勤奋工作,释放能量,完成和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同行的好评,确立了学术地位。1998年,他在部门经济所厉无畏所长领导下,创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并担任副主任,定期编辑出版《中小企业研究》杂志,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参与并主持了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课题,如主持并主笔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课题《沿海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部委级课题2项,分别是教育部重大项目《东南沿海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与途径研究》(承担子课题)、国家经贸委医药信息中心的课题《“十?五”期间全国制药行业与药品市场发展预测》(主持)。还主持并完成了多项上海市政府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如完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委托的《浦东新区劳动关系的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课题成果得到了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领导的高度评价,申报了浦东新区优秀科研成果奖;完成了上海市农委委托的《上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行动计划研究》,重点研究了上海市农业产业化中的几个关键环节问题,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和思路,对政府部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完成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人口流动与城镇化问题研究》,在该年度的10多个重点课题报告中,获得了评审专家的最高分;完成了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一体化战略研究》课题,课题的主要成果将以专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现状与展望》形式出版。其个人专著《中国工业化的第二条道路》被评为上海市第五届(1999一2OOO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王振同志不仅在自己专业方面学有专攻,他更发挥了跨学科研究的优势,通过在干部人事处轮岗的工作实践,开辟了“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他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从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开拓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受到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的欢迎。2002年6月,他作为创始人创建了“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两年来主持完成了一系列重要课题和研究报告。他负责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的《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究系列》课题的一个重要分课题:《上海人力资源建设方略》课题的研究,紧紧围绕国家和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以更多的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努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课题成果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普遍获得委托单位的肯定,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该课题得到了市委书记陈良宇同志和副书记王安顺同志的高度评价,并指示:“请组织部、人事局领导阅研,一些好的观点和建议应当写入《人才行动计划》或人才政策之中。可邀请王振研究员参与人才方面工作。”他还负责和参与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政府人事局的多项重要课题,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贡献自己的才智。他完成的上海市旅游委委托的《上海市旅游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研究(2003~2010)》,获得了国家旅游局、国家人事部、上海市人事局、上海市组织部的有关领导和从事旅游业研究的专家的肯定,是上海市旅游业第一个综合性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也是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而做的全市第一个行业性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对上海旅游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引进和管理工作,对“世博会”筹备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成了上海市金融工委委托的《上海市金融业人力资源状况和发展规划研究》课题,对65家金融机构进行了调查,首次摸清了上海市金融业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对如何促进上海金融业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提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完成了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嘉青松制造业高地建设的重点课题之一:《上海市嘉青松地区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战略与行动纲要(2003-2007)》。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社会及人的思维等方面现象与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具体可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自人类诞生以来,社会科学就发展起来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科学数目越来越多,发展得越来越详细,发展到今天,社会科学有着很广泛的领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便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科学研究,恰恰就是发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社会科学研究,就是人们通过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运用一系列方法,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造,为人类社会发展掌握规律,进行更进一步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人们不断认识和创新自己、不断进步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根基,在中国近一百年的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整套思想理论体系,更是一整套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中国各项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还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能正确地指导人们去认识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有三大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理论本身是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方面,理论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实现自身的创新,另一方面,其又指导新的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者之间是一个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马克思主义被传入中国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前一辈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从到,经历了四位党的领导人继承与创新。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成果,又是新阶段发展的起点。每一次的创新,都是认识的强化和理论的升华。

二、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领域,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哲学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通过哲学提供的方法,去认识、理解与解释本身,这是哲学的功能和价值。虽然哲学本身也是一门学科,但是从它的研究对象与功能上来说,它又是其他一切学科的抽象概括,其指导其他各学科的发展。从哲学到具体的社会科学,是从普遍到特殊,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从唯物论到辩证法,从认识论到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套完备的方法论体系,从自然、社会、人的思维角度,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指导。我们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两者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之间普遍与特殊、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要求我们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当做是“万能的教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其进行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只是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宏观的方法、把握大的方向或确立一定的立场。如果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时时处处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流于形式,盲目追求形式上体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一方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要求,另一方面还会影响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果。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与把握其内涵,活学活用,将其作为工具,为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社会科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与被指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就能把握社会科学发展正确的方向,保证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发展。如果我们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科学研究就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在确保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必须遵循社会科学的原则,因为社会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验工具和科学依据,社会科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毕竟,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具体应用与实践中,具有抽象性,是“弱于具体操作”的。

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管理; 高职高专; 科研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

一、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是兴校的基础工程

( 一) 科研工作有助于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经过教师亲身的科研经历,在科研兴校实践中实现科研兴师。科研可以提升个人学术地位和业内知名度,使教师超越“教书匠”层次,达到“名师”和“专家”层次; 科研可以使教师满足成就感层次的精神需求。

( 二) 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水平。科研工作基于本校的实际层次和发展状况,将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双重角色统一起来,以科研成果为基础和支撑促进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改革的顺利转化,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多的科研方向,使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也成为教师科研水平提升的可靠来源。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承,相互促进,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工作可以有力促进教学工作,科研是培养挖掘成就名师、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满足教师成就自我、稳定教师队伍重要保障,科研( 技术培训、服务)是提升学校社会学校美誉度的主要途径。

( 三) 科研工作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检验升华教育理论。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有助于发现或发展新的教育理论,任何教育理论,最终都来源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师是其实践的最后和最佳的裁决者,每个教师都成为科研共同体的成员。

( 四) 科研工作有助于学校整体形象的提高。科研工作是衡量学习整体实力的一个杠杆,检验着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彰显着学校的办学实力。科研丰富学校的内涵,形成办学特色,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助推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现状及原因

( 一) 科研水平普遍偏低。高职高专院校工科院校多,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哲学社会科学以及科研团队建设重视相对不足,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不高,科研力量相对薄弱,高级职称的科研骨干稀缺的现实状况。科研选题盲目性较大,科研人员获得省部级、部级科研课题的能力不足; 科研队伍建设不够完善,课题组成员的随机性也很大,集体攻关的科研能力比较差,课题的持续研究性不强,无法申报大型研究课题项目。另外,横向经费偏少,纵向科研经费渠道单一,重大纵向课题申请受限。有市场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尚待加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尚处在形成阶段。

( 二) 一线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高职高专院校师生比例普遍比较低,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科研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认识不够,对科研工作表现比较被动。科研队伍已进入年轻化,青年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较高学历层次的科研人才,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等。大部分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在选题上重传统单学科研究轻新兴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科研成果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定量考核轻定性考核的倾向等。

( 三) 科研经费相对紧张。高职院校受办学层次和体制的影响,申报获批的省教育厅、科技厅项目的政府类资金,实际运作过程中为零,仅靠校方资助形式进行。因此,科研资金严重制约着成果数量、质量的产出。

( 四) 教师科研收入与其工作量不成正比。教师科研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必要的调研须外单位的人员配合,需要各种费用的支撑以及发表文章的版面费等,即使取得了科研成果,也会给教师造成一些经济负担。对大多说教师而言,搞科研仅是评定职称的需要,一旦完成了评定职称的指标要求,就万事大吉了,因此就教师科研的动机来说,科研质量很难达到较高的的层次。

三、高职高专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的对策

( 一) 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根据各个教学和职能部门情况建立科研考核指标体系,把科研任务落实到部门和个人,鼓励争取每年申报一至两个课题项目的立项。扩大对外合作,争取更多横向课题项目,切实提高科研成果数量和质量。每半年对部门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科研交流活动情况、课题立项后的进展情况等进行督促检查,定期听取汇报并对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并及时帮助解决。每年对教师科研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与数量的考核,积极参与学术活动,不断以各类培训为依托,积极参加由省教育厅,省委党校、本校等组织的各类科研会议和相关业务培训学习,发挥科研骨干和科技带头人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提高教育科研能力,鼓励他们为科研工作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出成果。

( 二) 提高科研管理效能,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先导的科研评价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自身特点,把科研成果的定量考核和质量考核并重,推进科研管理创新,防止研究课题的低水平重复。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以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标准,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建立公正科学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激励长效机制。

( 三) 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科研队伍建设,逐步形成骨干科研力量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督促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创新意识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并给予适当的科研启动经费,以便早出成果。以部门科技带头人为核心,以老带新,初步形成教师科研梯队。实行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指导导师制度,加快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活跃学术气氛,加强学术交流,组织部门教师多开展现实问题研究,尽早实现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研究经验以及年龄性格、工作风格、人文素养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团队效应,为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奠定人才的队伍基础。

( 四) 强化项目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水平。高职高专院校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手段,扎实开展立项课题的管理、结题和成果推广工作。一是强化项目三级管理机制,严把课题政治质量、学术质量关,及时催促承担单位和课题组按时、按质完成研究任务。二是组织学习落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强化经费管理、科研诚信建设等工作。三是对已完成的研究项目,进行鉴定结项,并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项目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 五) 净化学术环境,杜绝学术腐败。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评价奖励机制,促进高水平学术队伍的建设。在项目审批、学术晋升和考核评估之前,都需要对候选人遵守学术道德的情况进行认真调查。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对有关学术道德的问题进行独立调查,并向校长提供明确的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全面净化学术环境。

社会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1.就业形势良好。

学习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主要就职工作于医院等卫生部门,只要认真学习基础知识,再定期进行相关的实习,以完全胜任相关的工作,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专业的同学而言,首要问题就是要掌握足够充分的知识储备,一般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要求最低达到研究生以上,所以作为相关专业的同学努力学习是最重要的问题。

2.实践能力。

对于当前的学习而言,实践是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实践操作能力能够为就业提供有效保障,以及为今后的就业树立优质的服务理念与服务基础。通过参与医疗管理实践工作,在与医疗技术人员和患者多接触、观察中思考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与方向,更深刻地理解医疗政策,运用各种政策解决医患关系等问题。在一点一滴中不断锻炼、完善自己。

3.研究生授课探究。

目前的教学手段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连线国外的优秀讲师或是联系相关医院进行教学研发,同时也可以由医疗单位结合本身实际情况,与高校相结合进行授课探究,对于本专业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之下与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而且在现场讨论与远程教学中学生还可以实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4.开展教学反馈。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最具有发言权的,教师的教学手段是否能够带领学生走进真正的学习环境当中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学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学评价,让同学们将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改善,最终为大家带来更加精彩与丰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更加快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二、热点领域的研究范围

1.研究领域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研发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变,过去的研发领域早已经随着时代的改变发生着改变,所以伴随着社会的热点领域的改变,学校的教学重点也应该加以改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带领同学开发出更具备时代意义的学术领域以及更加具有研发意义的问题。

2.时刻关注国外动向。

作为任何一个领域及时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专业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科学含量又非常的大,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只有站在信息的前沿,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最新的动态消息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跳出华丽的舞蹈。

3.探索方向。

时下,社会医学当中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含了医学教育类,其针对的研究人员为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教育为主,医学教育或者是医学教育类人才的培养;还包含社会行为流行病学方面的探究,针对当前的自杀现象或是自残现象以及那些自虐成瘾的问题人员进行探索分析,还针对当前很多的吸毒人员或是酗酒人员、有网瘾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针对性行为出现的很多极端现象问题或是迷信程度比较大的人员,主要针对人类的健康问题进行探索分析,针对如何增强人类的健康问题以及针对病情加以分析。当前的医院管理方向还针对医院的运作形式与运作特点进行医疗服务市场的运行,对医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针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完善研究与探析,针对医院的运营成本作为研究对象,医疗服务方式探索,针对不同类别的医院,诸如盈利与否性质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进行临床绩效评估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在卫生政策以及卫生法学方向主要研究其改革的发展以及与卫生法学,探索卫生服务以及卫生服务中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还有医患沟通问题,当今时代的医患问题是需要进行重点探索的问题,如何进行医患关系的疏通,是各大高校应该加以学习的。

4.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