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 学习管理

1 概述

在高等院校学生步入高校的第一步起,学习就是学生最重要、最关键的活动内容。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是按照学校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师的安排进行的,但已经不像中学生那样是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上,而是可以有相当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决定了大学生的学习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学生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学习环境里专心的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都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面对知识经济的冲击,对高校学生采用最有效的,最优化的学习管理,也是满足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人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

2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概念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的概念主要是借鉴管理学中对管理概念的描述演化而来的,其定义如下: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激励等环节来协调学生与学习,以期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

2.1 管理的对象是学习行为

在这个定义中,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着学习行为展开。管理的对象是一种行为,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各种环节都有利的促进了这种行为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得学习行为有个满意的结果。

2.2 管理的主体是参与学习行为的人或组织

学习管理的主体应是学生、学校。学习行为的主体是学生,所以首先在对学习进行有效管理的应是学生,而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在学校的参与下进行的,并且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学校管理的很大影响,所以学校也应是学习管理的主体。学习管理中的两个主体都围绕着学习行为采取各种措施,并相互协调,使学习行为得到有效的结果。

2.3 管理采取的基本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计划、组织、控制、激励是这个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职能。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那么,计划职能就是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制订各种方案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目标的实现。组织职能一方面是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进行的组织过程。控制职能包括制订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控制对象的活动发生偏差,要及时发现和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纠正偏差或制订新的计划,确保实现目标。激励职能主要是从管理活动中的学生来讲的,通过激励学生,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个人目标与管理目标统一起来,保证管理活动协调进行。

2.4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实现是通过有效、优化的管理活动实现的。学生根据个人需求、社会需求在学校给定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个人管理学习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学生个人的学习又是受到学校对学习管理的统辖,学校根据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水平,制订符合自身和社会需要的学习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支持系统。因此,学校和个人有效的学习管理,最终保障了个人学习目标和学校培养目标的统一,保障了满意的学习结果。

3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的原则

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应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必须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这些原则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又要满足总的方向和要求。因此,这些原则体现在:

3.1 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首要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所进行的一切学习管理都应以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为目的,为促进学生自我取得好的学习结果创造一切有效的条件。大学生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所以无论从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及学习的方式都要更加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承担的角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因此,进行高校学生学习管理,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学生自我学习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更好注重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能动性。

3.2 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中表现为高校的学生学习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其中包含了个人、学校、社会等各个部分,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达到学习活动的最优化结果。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一种具体而复杂的活动,是在受到特定环境的影响下的功能表现。并且,学习行为的功能表现会受到环境中某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会有一些因素影响起很大的作用。

图1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阐释学习行为的。因此,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把高校学生的学习管理作为一种系统的学习管理工程。就应该从学生、学校、社会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学习管理,在强调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管理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目标与学校管理目标、社会需求统一起来,使得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在充分发挥主动性学习时,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自身的要求,满足的是自我的兴趣、需求,所以,在有学校参与的学习管理中,发挥学校学习管理中控制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不仅满足个人的,也是满足学校的、社会的。

3.3 价值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原则中最应该体现的原则。它是指学习管理活动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管理主体的需要,体现其与主体之间的效用关系。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管理活动主体的需要。管理活动的存在、作用及其发展变化都应适合、接近或一致管理主体的需要。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学习管理时,应充分发挥学生、学校、社会的角色参与,以人为本,发挥人的激情,注重人的利益,满足人的需要。

3.4 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有的原则。针对性原则是指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活动应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情况分阶段的进行管理的原则。针对性原则体现的是管理活动中对组织结构的分层管理,同时,针对性原则也体现了管理活动中要基于事实的哲学理念。大学时期是智力水平增高、记忆功能增强、抽象思维获得重大发展、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而且,进入到大学学习的学生们,经历了入学期、稳定发展期、毕业前期的各个阶段,要从大学生生理、心理的适应性来有效的、针对的进行学习管理,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5 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从管理手段的角度考虑的。长期以来,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基本上是采用的单一的定量管理,比如,通过具体题目的试卷测试等定量管理。这种单一的定量管理的手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追求分数,追求排名等不良的学习风气,导致学生没有真正获得学习结果,而学校也是仅仅通过学生试卷的分数来确定教学计划、教学评估等,导致学校的学习管理活动很大程度上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学生自我的学习管理。由于对人的学习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致使许多问题靠单纯的定量分析还难以解决,所以,定性管理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随着学校管理理念的不断变化,在进行学生学习管理活动中,定性管理的进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应在定性分析作为前提和归宿的基础上,以定量分析精确和深化对定性的认识,二者紧密结合,共同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4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采取的方法

合理的方法才能体现管理的原则和取得满意的管理结果。高校学生学习管理要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适应学生、学校、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学生学习管理采取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主要界定为两种,一种是分阶段管理,另一种是系统管理。

4.1 分阶段管理

分阶段管理是指将学生的学习管理分为入学期、稳定发展期、毕业前期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适应性的采用手段、方法,使学生、学校的学习管理能进行有效、优化管理。分阶段管理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管理中针对性原则,但在管理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也结合了自主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和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原则。①入学期学习管理。入学期的学习管理主要是从确立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学习管理角度入手的。很多学生步入大学后,面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浩瀚的知识海洋,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产生了困惑、焦虑。在这个时期及时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阶段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②稳定发展期学习管理。大学生在学校里经过半年乃至一年的大学环境适应,开始对自我的学习有了大的发展欲望。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应注意处理好专业与兴趣爱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充分的展现,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③毕业前期的学习管理。毕业前期,学生面对就业、考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动荡”,一部分人忙于考研,埋头苦干应付研究生考试,而忽略应该在这个阶段学习的专业课,一部分人忙于找工作,认为只要有个工作,学习不学习已经不重要。因此在这个“混乱的阶段”,更应该稳定学生的学习,在他们步入不同环境之前,一方面抓好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管理,一方面为学生走上不同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提供学习的环境,比如,开设英语辅导班,交际礼仪指导课程等,为迎接学生的毕业,走向另一片天地提供再学习的条件。

4.2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的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主要是把系统科学的理念注入到学生学习管理中,把学生学习管理看作一个系统管理工程。高校学生学习系统管理是指将学习行为与学生、学校、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管理,学生与学习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学校和社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持系统。用图表示为:

在这个系统管理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思想:

①学习管理系统中有着学习行为、学生、支持系统部分,学习行为是这个系统的中心,学生的活动和支持系统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习行为进行的。学习行为、学生、支持系统这些部分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学生与学习行为有着相互的关系。学生对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会取得理想的学习结果。理想的学习结果又会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加强和促进学习效果;反之,就会降低学习结果,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

③支持系统是指学校、社会为学生的学习所提供的一切支持,它包括培养目标、学习风气、学习制度、评估制度等,这些支持系统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学生的学习活动又影响着支持系统的变革和发展。

④在这个学习系统管理中,隐含着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是管理活动进行的各个必要程序。管理活动在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基本环节基础上有效的运行,使得整个系统得以良好的运转起来。

⑤学习目标的实现是学习系统管理中最终的管理目标。这个学习目标是系统的整体目标,是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与支持系统目标的统一。得到满意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学生,也是支持系统的愿望和采取措施的结果,它将结束一次优化的学习管理工程。否则,学生、支持系统就会不断的调整,使之产生满意的学习目标。

5 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5.1 两种管理方法的有机结合

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优化进行是分阶段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有机结合的结果。分阶段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遵守着系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系统管理又是在分阶段管理中一步步走进目标的。所以,这两种管理方法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只有在学生学习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两种方法,才会使得管理目标的实现。

5.2 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

在高校学生学习管理中,学校对这个管理活动起到了领导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是将学习管理的方向、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创造使学生能够充分实现学习目标的环境。领导者是:个管理活动最重要的基础。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监督保障、评价处置等,这些不仅需要学校在发挥领导作用的时候要充分、细致、灵活,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得学生学习管理活动在学校的领导下有效进行。

5.3 有效的沟通

因为高校学生学习管理系统中管理主体是参与学习行为的人或组织,也就是学生和学校。所以,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就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通道,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可以采取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看法,以此来对教学事务做出调整,确保教育过程与学生需求协调一致。同时,学生也通过有效的沟通通道,理解学校学习管理的意图、提供的便利条件等,来使个人的学习与学校的教育方针、教学条件有机结合在一起。

5.4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高校学生学习管理活动优化的一个永恒行为。持续改进是这个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动力。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最后把更改纳入体系等活动。持续改进体现了管理哲学中动态的思想,遵循了发展的科学观。因此,持续改进使得管理活动从不完善到不断完善提供了前进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史会学.管理价值论――现代管理价值实现研究[J].来源于网络博客,2006.7.

高校学生管理范文第2篇

当前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扩招使得高校学生规模趋于扩大,这显然对于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一背景,高校纷纷采取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来更好地提升自我管理效能。与此同时学校也会通过对应的方法来征求学生的管理意见,并将其积极运用到高校管理过程当中。现阶段学生参与高校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内容显得相对单一,管理仅仅局限于与学生存在必然关联的方面,像是学生的课外兼职、学习娱乐以及就业等内容,至于学校自身的师资建设、发展管理等方面则鲜少有学生参与管理的部分。其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往往会局限于决策的初期阶段,具体形式仅仅表现为对学生意见的征集,然而在方案的拟定与实施阶段则很少突出学生参与管理的作用,这势必将影响到学生的管理积极性。其三,在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方面显得较为片面,并没有从体制建设方面落实学生管理的内容,缺乏必要的组织性与目的性特征,这显然阻碍了学生参与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在传统教育观念束缚下,行政管理人员掌握了高校的管理大权,这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有着直接联系,学生在高校管理方面并没有实际权力。与此同时,社会本位思想也严重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社会环境显得还不成熟。除此之外,现有的管理体制也很难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足够健全的环境保障,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与管理意识使得学生参与管理无法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中亟需更正和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化解对策

(一)观念的转变

作为高校管理改革的必要基础,思想观念的更新和转变至关重要。在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忽视,这对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极为不利,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显得较为片面。国外高校内部管理中学生参与的情况较为普遍,他们认为学生的创新思想更加丰富,在学校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由此可见,从思想观念中肯定学生参与管理的必要性,并于实际行动中赋予学生管理的权力是高校内部管理实施的必然趋向。这不仅是对大学生实践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对于高校教育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保障。

(二)管理内容的丰富

高校应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出发,引起学生形成民主管理的意识,保证学生的参与权与知情权能够得到体现,并基于这一前提下展开学生管理的指导工作。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除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方面之外,还应涉及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学校管理经费分配等方面内容,在这些方面都应突出学生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学校管理的开展应当与学生时间相配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教学内容管理方面,除了涉及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考评等内容之外,还应包括学校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等问题。最后,学校活动室、学生公寓、食堂、校医院等也应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学校本身应当多多设置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岗位,完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外部条件,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意义重大。

(三)组织建设的完善

作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保障,组织机构的建设与完善不容忽视,这对于学生组织能力和自治能力的提高有着深远影响。高校社团和学生会是学生参与管理普遍采用的形式,它们对密切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这些组织的巩固和拓展对于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此外,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学校本身也应作出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制度支持。学生也可通过产业建立的方式来实现对资金的合理筹措,像是小型超市的建立等都是学生商业头脑的一种体现,采用成员轮班经营的方式来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这一过程中上级部门的经费支持也不可缺少,这是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最后,积极优化学生参与管理的路径也不可忽视,除了现有的社团和学生会组织之外,还应从学生自治委员会以及各项学生组织方面来积极拓展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学生的思想逐渐向着多元化发展,然而,在传统的管理中很难顾及到学生的思想差异性,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问题频出。随着我国“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积极的改变,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这种管理模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更加精细的服务,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适合学习和发展的环境。高校后勤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各项管理的规范化,能够极大的改善后勤人员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使管理工作更加贴近于学生的需求。另外,“以学生为中心”的后勤管理模式能促进管理人员与学生的互动,有效获取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反馈意见,帮助后勤管理部门完善管理方法与策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2.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在不断地改革中日趋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发展。如:后勤部门在管理中非常注重于经济部分,导致教育功能被极大的忽视,在校园内各种商业网点越来越多,存在很多的经济活动,校园内的餐厅、超市等被各种营业城所承包,导致经营者一心追逐经济效益,学校的各项规定无法约束其行为。如,如承包出去的高校食堂,商家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惜以低价购买病死猪肉,并以此为原料生产加工猪肉菜肴,然后再以高价卖给学生,置高校学子的健康于不顾。这只是高校后勤的一个缩影,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说明了高校后勤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其次高校后勤管理各种业务内容与经营内容处在矛盾的位置,经营管理本身是为经营活动提供服务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其发展,主要是为了是经营活动变得更加的合理化,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后勤管理的主要目标则是提高工作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成本,经营与管理之间存在矛盾。第三高校后勤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制约了后勤管理及服务的质量,后勤部分在管理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的价值缺陷,最后后勤管理工作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

3.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构建

首先,高校后勤管理服务是一门“繁、杂、细、变”的工作。后勤管理服务的涵盖面非常广,涉及的内容广、牵涉的部门多,是一个立体的、动态的、长效的工作,一不留意就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出现问题,并且后勤管理服务有体现学校门面的作用,必须认真思考,落实有关政策,把工作做到实处。在后勤管理服务的活动中,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凭借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服务方法,营造高效服务理念和氛围。其次,根据学校及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了解在当前社会下,后勤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更加适合用于学校发展的管理机制。可采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学校的后勤管理变得更加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后勤管理中不断增加教学的评估工作,使各项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更加的规范化,不断完善后勤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学生的意见。建立高校尽快理清后勤服务、物业以及管理之间的关系,改变目前商业性质过重的现象,学校可以与商业机构进行谈判,争取学生公寓管理的权利等,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逐渐收回学校食堂的管理权利,不断引入到竞争机制,保证学生的餐饮安全,与商业机构协商,将学校商业街的权利规划到后勤管理部门,方便商业街的管理,改变经营混乱的局面。另外学校应逐渐规范后勤制度,在学校的事业经费中增设后勤开支,并把后勤管理模式列入到奖励中,对于后勤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学校应允许他们有针对性的完成毕业论文,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中还需要不断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减少后勤人员的工作量。其次在高校后勤管理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发挥出管理制度的优势,建立更加合理性的组织结构,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在后勤管理模式的构建中一定要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实现人性化服务、规范化服务以及主动化服务等,建议高校每个月举办一次后勤接待活动,解答现场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超过后勤外的部分问题,也不能忽视,而是详细记录下来,反映给上级部门进行处理。对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4.结束语

高校学生管理范文第4篇

(一)强化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强化是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因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在这一层面得到加强并推进学生的管理制度科学公正性发展,才能够使得高校稳定有序的发展。对学生管理的强化也是全面连锁式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完成高校中心工作任务的根本性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能够得以健康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加强是确保校园安全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适应社会法治化进程的需要,所以要能充分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视度。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

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来看,在诸多问题方面还没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工作的两极化倾向,对学生的接触相对较少,并且对学生也缺乏着信任,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还有就是学生工作存在着形式化现象,并没有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在工作体系和内容上表现的较为庞杂,从而就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重重。另外,高校的学生管理的方法比较单一化,从管理的方法来看主要就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以说教为主。这一机械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阻碍,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教育环境以及对象的变化没有充分重视,所以就很难对新形势的发展需求相适应。还有就是高校管理的不规范,人治管理比较突出,在管理的评价体系方面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领导和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二、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原因及解决策略

(一)高校学生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的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社会变革加快以及教育发展的滞后是重要的成因,由于正处在社会变革的改革时期,在高校的管理方面的改革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对适应新的改革环境还有着一定的排斥性。再者就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在工作的理念上更新较为缓慢,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还有就是高校学生的管理中,由于学生的思想存在着多元化以及不稳定,所以对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阻碍。还有就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模式以及体制相对比较滞后,这些方面都是影响高校学生管理效率的因素。

(二)高校学生管理的优化策略

第一,对高校学生管理进行优化要能够构建高素质学生管理的队伍,从具体的措施上来看,主要是要稳定及加强学生的工作过队伍,对不称职的管理工作者要按照要求进行清退,从而将学生的专职干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要能够重视及发展有着德才兼备的辅导员队伍,将相关的制度进行完善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管理者自身的理论管理水平和文化修养进一步提升,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从而才能从基础上得以扎实体现。第二,要将学生为本的理念得以树立,并将管理为主向着服务为主进行转变,高校的学生管理要能够重视人情味,在具体的工作服务过程中能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将民主的理念也要能够得以树立,并要能充分的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树立法制理念来增强学生管理中的遵纪守法意识。第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能充分加强,这是保障学生管理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证。从具体的措施实施来说主要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教学要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并贴近大学生生活,还要能够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创新教学的方法,将教学的效果进行增强,以及丰富和拓宽教学的内容。将第二课堂的作用充分发挥,大力构建校园文化等。第四,将高校学生管理的体制进行有效完善,在这一方面主要是要能构建科学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以及学生管理制度,结合本校的发展情况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规范化,依法行使有效管理。另外还要能够将多方合作以及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进行有效构建,不能将学生呢过的管理和其它的教育以及教学工作相脱离,要在管理工作的机制设计层面就要进行全面性的考虑,体现出管理的多层次以及多序列和多因素的动态管理。还要将责权利相统一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有效构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评价体系进行积极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高校的学生全面管理。

三、结语

高校学生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路径学生管理高校大数据

1大数据技术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势日渐凸显,将大数据应用于学生管理工作,能够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创新了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学生管理工作。(1)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大多数管理工作建立在纸质档案以及个人信息资料库上进行,由于其数据信息较为冗杂、数据信息数目较为庞大,所以传统上的学生管理工作多是经验式管理,管理主体无法深入了解大学生个体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状况。但是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对庞大错综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地分类,促使数据信息整齐有序,从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能够具体到个人信息的搜寻和分析,能够将数据信息通过图表等可视化方式展现出来,以此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大学生个体特征。[1]例如说如果能搜寻到大学生在食堂消费菜单、图书馆浏览目录以及课下实践活动等数据信息,那么管理主体就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信息针对大学生个体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大学生个人的饮食爱好、行为特点以及个人兴趣等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地管理工作。(2)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大学生数据信息管理方面,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通过校园网站系统、纸质档案以及他们口头评价来进行分析,进而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从一定的角度来说,这种管理方式的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数据信息无法全面准确地定位大学生状态的实时情况。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信息管理建立于海量的网络数据资源,其数据信息是动态的、实时的,而且其分析方式也较为科学先进。[2]这种方式不仅快捷准确,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大数据运用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还能够有效降低行政成本,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的纸质档案,而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工作更多的是运用网络资源,减少了纸质档案的投入开支;部分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数量较多的工作人员参与,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减少这方面的人力成本。

2大数据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应用在高校学生管理仍然存在着部分问题需要改进,其中包括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够全面、学生信息隐私泄露以及大数据应用技术滞后,这些问题不但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大数据技术发挥其数据管理作用。(1)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够全面。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学生管理人员对大数据的认识不够全面,具体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介于虚拟和现实的互联网世界中,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大数据技术收集的数据信息也是真伪混杂。大学生在社交软件中发表的言论和观点,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内心情况和精神状态,但是部分信息是没有经过慎重思考的话语,但是部分管理人员容易把这些数据信息全部当真,以偏概全。二是数据信息的质量性,大数据技术收集出来的数据信息要有质量,才能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促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加合理科学。但是部分管理人员重视只数据信息的数量,不仅造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垃圾,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量。[3](2)学生信息隐私泄露。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网络中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层出不穷,无论是大学生在日常购物等过程中,还是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给学生信息隐私带来了安全威胁,除此之外,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管在微信、QQ空间等个人社交软件生成的数据信息,还是网络购物、搜索引擎生成等网络交易生成的数据信息,都是在大数据网络监控下的数据,其隐私性以及公开性界线目前尚不能明确,当教育管理平台抓取数据之后,哪些数据信息能够公开,哪些数据信息不能公开,都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实际的学生信息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学生信息隐私泄露。所以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也应该作为大数据应用开发的重点对象,保障学生隐私信息安全。(3)大数据应用技术滞后。由于大数据技术涉及到数据存取、数据挖掘、信息安全等多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所以大数据技术在开发、应用的过程中难度较高。大数据技术应用与高校学生管理中不但需要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建设资金投入,才能有效地发挥和提高其数据管理作用。[4]但是现阶段高校对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学生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数据信息仍然由不同工作部门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资金投入较少;其次是大数据专业人员把目光放在其他方面的建设上,对于学生管理方面的研究以及运用意识较少,导致大数据技术应用建设滞后。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应该重视大数据应用技术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