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消费论文

经济消费论文

经济消费论文

经济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必然选择,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消费;以人为本;培育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提出了扩大国内需求战略举措。目的在于弥补外需萎缩、解决生产过剩、扭转经济下滑、避免经济危机。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好似为了生产、为了发展,扩大的是以物为本的消费需求,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应该是为了满足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水平,增加居民福址,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1背景:外需萎缩不得不扩大内需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三驾马车。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出口为主要力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模式。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产品需求开始萎缩。我国企业特别是大量的沿海出口导向型企业,因为没有国际市场、国外需求不足,纷纷收缩经营,甚至关门倒闭。造成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特别是大量的农民工从沿海工厂回到了内地农村无业可就,经济增长快速下滑。我国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问题,不得不选择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采取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的措施,来弥补国外需求不足、消化国内生产过剩、保持国民经济增长。这也是一种倒逼机制,外需萎缩不得不采取扩大内需的方针。

2目标: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国内需求有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关键是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我国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是供不应求的经济、政府配置资源、企业进行生产、农民进行种养,都是为了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可谓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虽然,消费需求目标、目的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没有实现目标、目的的体制动力,就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不可能生产、提供足够、足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所以在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中,计划经济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经济体制。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产品和服务逐步丰富,从供不应求的短缺经济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我国在当今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条件下,总是扩大消费、增加需求,来消化生产过剩、实现供需平衡、促进经济发展。这样就变成了消费是为了生产,消费的目的是生产,我生产什么你就得消费什么,我生产多少你就得消费多少。现在生产多了,消费少了,就要求扩大消费。我国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解决了计划经济无力满足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但同时冲淡、模糊了满足以人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强化、彰显实现以物为本消费需求的目标。

消费是人类生产的目的。在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必须围绕消费需求来进行,消费对生产起引导作用。生产与消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只是手段,消费才是目的。消费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决定生产的数量、规模、档次、速度;消费能否顺畅实现,决定生产的循环能否顺利完成。可以说,产品能否被消费者接受、接受数量大小,决定着生产者的兴衰。所以说,宏观调控者政府、生产投资者企业、生活消费者居民三者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上,目的要协调一致,要以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为中心目标,才能获得三赢的效果。

3举措: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要扩大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必须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消费本是一个稳定递进甚至长期处于稳态的经济行为。消费水平主要受收入水平、生产供给、消费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消费与投资相比,其变动率尤其是扩大性的变动理应更小,指望消费水平一夜之间“大幅扩大”,要么根本不可能,要么就是拔苗助长。只能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高收入水平、调整生产供给、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来培育以人为本的消费需求

3.1从收入方面培育: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当前消费主要依赖于当前收入。高收入高消费,中收入中消费、低收入低消费、没有收入不消费。这说明,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是决定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

3.2从供给方面培育:优化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内部结构、大力提升服务性消费水平是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既要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积极调整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以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又要合理引导消费结构的升级,积极拓展和培育消费热点,把潜在的消费需求变为现实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提高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质量。

3.3从环境方面培育:目前,我国的消费环境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是消费环境问题是产业政策、消费体制和消费政策的集中表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的改善只是初步的,消费环境仍然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政府扩大居民需求政策目标与消费政策仍然不配套,城市建设和相关消费政策相对滞后,与居民消费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造成政策不衔接的断层现象。

3.4从保障方面培育:国内消费市场低弥的原因不是居民没有消费的需求和愿望,主要是由于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的分配制度,社会福利由政府统筹统包,使居民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能够感受到社会福利方面收入带来的安全感,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旧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老百姓过多的承担了这个社会改革的成本。过度市场化的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负担让老百姓不得不进行积蓄。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大大限制了居民消费需求扩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失业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使广大消费者形成更加乐观的未来预期,增强其消费意向;使居民从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中找回消费信心,敢于消费,满足其必要的基本生活需求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艳芝,杨宏茹.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中国市场,2004年1月

[2]许善达.内扩居民最终消费外推“马歇尔计划”.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5月19日

[3]陈德铭.关于国内外贸易的几个认识问题.求是,2009年4月1日

经济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消费 经济后工业化

一、文化消费的内涵和后工业化的中国

1.文化消费的内涵

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简言之,文化消费是人类享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活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文化消费现象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和全球化的时代特征。文化消费的内容十分广泛,不仅包括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包括文化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与生成的动态过程。文化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永远都会受到社会脉络与社会关系的影响。人们在文本与实践的消费中,也在创造文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层次建立在满足上升的基础之上,消费需求发展的上升和递进规律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因此,在经济高度发达、产品极度丰富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早已超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功能层次阶段,而更多地进入具有满足精神消费、享受和发展消费的高层次功能阶段,文化消费正是这样的一种消费形态。

2.后工业化的中国城市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城市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城市病。大型城市人口饱和、环境污染严重,城市运行不堪重负,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人们必须慎重考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知识型经济,提高以文化消费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才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出路。200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335353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678美元,中国开始进入消费社会,文化消费进入活跃期。据预测,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比重,即城镇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分别为732元、1065元和l484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6.3%、18%和19.9%。文化娱乐消费在消费性支出中的比重逐年增长,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文化消费将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等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网站信息,1999-2009年的10年间,城市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由449.39元增长到1358.26元;文化教育消费需求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由9.31%上升到14.6%。城市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大幅度提升。本文选取北京、武汉、深圳、重庆、长沙、广州等八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分析当前我国城市文化消费需求状况J。

1.居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

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重庆、长沙、广州,济南等是我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八个大城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这些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持续下降趋势,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上扬。而恩格尔系数和文教娱乐消费性比重一降一升的变化,更是表现出这几大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向前推进。,通过数值比较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支出还是比较少,比重偏低,居民文化消费市场需求还不够旺盛,需要进一步刺激消费。在总量上还是偏低。除武汉外,其他七个城市人均每月消费性支出额均在千元以上。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这项来看,在武汉、长沙、重庆三个中西部城市中,只有重庆的消费额均超百元,在中西部处于领先地位。总体来看,位于东部的城市,人均每月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都要比中西部城市多,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我国区域文化消费水平不平衡的现象引。

2.文化消费结构层次相对较平衡

下表3重点列出了北京、上海、武汉、重庆在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方面的具体情况。通过数值对比可看出,四个城市的文化消费娱乐支出都呈递增趋势,其中教育一项,在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大。而北京2008年教育投人占整个文化消费的34.O%,2009年上升到34.8%;重庆2008年教育投入占43.4%;上海2008年教育投入占40.6%,2009年下降到38.1%。发展型文化消费中,北京、上海两市教育开支稳居榜首,说明身为我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城市,居民对教育文化的投人程度可见一斑。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白热化,居民越来越重视在教育方面的投人,可以预见教育消费必将成为人们消费的中长期热点。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表明,2009年北京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旅游支出为459元,比上年略增0.3%,占当年整个文化消费的16.9%。在文化消费结构上出现了发展性、智能性文化消费占主导地位,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所占比例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3.城市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只有文化产业发展了,文化消费的水平和规模才会扩大;反之,文化消费的水平也体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从文化消费中可以预期未来的文化消费空间和文化产业的可供发展空间。表4将我国部分城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与占GDP的比重作比较来说明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统计数据可以看到:2008年和2009年我国城市文化消费水平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文化产业增加值所占GDP比重均有所提高。其中,文化消费水平高的地区,其文化产业增加值也较高。特别要指出的是青岛,文化消费市场与文化产业发展均显现出强劲地发展态势,因此,要解决好文化消费的问题,很多时候还要从文化产业的源头开始,培养市民的文艺欣赏兴趣,刺激市民的文化需求,引导文化消费,培植文化消费市场,促进本地区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影响我国城市文化娱乐消费的因素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文化消费娱乐的实际状况来看,影响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状况对文化娱乐消费的影响最深远、最直接,公共服务状况、居民的消费时尚和文化传统等也制约着文化娱乐消费水平。

1.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在经济学中,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至关重要。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文化消费的总量和规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消费的水平和层次。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总体上要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文化娱乐消费的支出多,休闲类文化消费娱乐消费的层次和程度也要高。因此,经济发达程度、人均收人的高低对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民族(区域)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

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是影响文化娱乐消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在具体的行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印度的消费水平比中国低,但是印度人均看电影的次数在世界上处于前列,电影市场也比中国繁荣。2003年,印度电影盈利8.56亿美元,而当年我国电影票房仅有9亿元人民币,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对文化娱乐消费的影响可见一斑。在我国,这样的例子也很常见。例如,旅游大省云南推出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融合了传统之美和现代之力,通过将最原生态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用原汁原味的民族舞元素表达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少林寺与国际知名音乐人创作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将千年古刹少林寺的佛教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二者都是让民族艺术糅合进现代艺术之中吸引游客消费。上海音乐剧、东北的二人转、天津的曲艺、长沙娱乐业都是有着鲜明地方特点的文化娱乐消费。因文化传统和习惯的不同,人们在文化娱乐上的消费状况也不同。因此,在开发市场促进文化消费时,要着力培育和发掘民族区域文化传统和审美趣味,以及开发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吸引顾客进行文化消费。

3.文化消费的社会环境

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社会和政治运动的过程,其中表现出文化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文化消费存在社会价值取向、民族风俗习惯、消费空间时间与个人需求的矛盾。当前我国的文化消费政策还不到位,消费法制体系不健全,消费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消费管理不善,文化市场秩序不规范,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消费权益、消费信息安全等宏观消费环境没有根本提升。良好的文化消费社会环境没有建立起来,必然会对消费者文化消费的行为和理念产生影响。

4.文化管理体制

作为一个城市灵魂的独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需要有灵活、开放的体制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与其相匹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财富的增长,人们的文化消费要求日益多样化。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主要还是政府主导,文化管理体制不灵活,管理体系不顺畅,文化支持政策不明确,导致文化产品的层次和水平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些因素造成了国外文化产品占据着我国文化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我们传统的文化也被外来文化借鉴和超越。例如每年电影暑期档中,从国外引进的电影占据了大部分~h映时间,而我国能够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的电影凤毛麟角。

5.文化消费心理的支配

文化的心理特性决定了文化消费活动是一个心理运动的过程。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情感享受和对自身发展、社会关系、地位的追求,受文化观念、消费观念、价值取向支配,文化认同将激起消费,文化偏爱将扩大对其消费,而我国有些人对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消费心理不成熟,文化观、文化价值观、文化消费观不正确以及观念、素质差异,忽视了消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四、推动城市文化娱乐消费发展的途径

1.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

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城市文化消费能力的高低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化消费作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与经济运行的规律一样,消费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和流通效率。没有活跃旺盛的文化消费能力,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文化生产力与活跃的文化市场。因此,要发展文化产业,提高人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只有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人民的消费能力和追求生活质量的要求越强,用于反映生活质量提高的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非物质消费支出的比重就越高,要求社会提供的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就越多,最终势必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在生产力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能为文化消费提供更广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2.解除大众的消费疑虑,转变消费观念

目前,观念的陈旧成为阻碍文化娱乐消费快速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节俭的国家,轻视服务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先生产,后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基调,由于思想观念认识的影响,导致社会和个人消费缺乏动因。许多人还不能认识到文化娱乐消费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如果想要刺激文化娱乐消费,首先要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解除大众的消费顾虑。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要让大众懂得生产与消费是并重的,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也是为了生产,只有消费上去了,生产才会提高,而且要懂得适度消费。

3.依托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刺激文化消费

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特色文化产业,刺激居民的文化娱乐消费欲望。例如,通过创意和设计,充分使自然资源转化为具有独特优势的文化资源。以冰雪资源为例,哈尔滨市冬季日平均气温零下3.5摄氏度,最长的冬天冰雪覆盖有4个月。冰雪是该市最有特色的自然资源。1985年至2008年,哈尔滨已举办24届国际冰雪节,各种活动已经有百项,而且沈阳、长春等市也举办了以冰雪为依托的各种活动,冰雪活动已经成为北方一些城市提升城市品牌的产业。一些海滨城市如青岛、大连、三亚等,利用海洋资源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也吸引了外地游客的文化消费。

经济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导言

“银发经济”又称老年经济、老年产业,主要是指与老年人群相关的经济,其发展与老龄化社会密切相关。按照国际人口研究所作出的基本定义,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占的比重在10%以上的社会,或者是65岁以上的人口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占的比重在7%以上的社会i。自1865年法国成为第一个老龄化国家后,其他发达国家亦纷纷迈入老龄化行列。2001年我国成为老龄化国家的一员,之后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中国将迎来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在2025年之前,老年人口将每年增长100万人。这样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蕴含着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遗憾的是,虽然“银发经济”被称为朝阳经济,老年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但其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当前对“银发经济”的研究和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养老保障和医护行业,老年消费市场除保健品较为繁荣外,其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与老年人生活、心理息息相关的文化活动、文化消费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我国在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老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上都较为欠缺,政府的宏观政策把控亦显不足,这都是目前我国老年文化消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老年文化消费,有着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需求;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生态的重要意义。本文拟结合现状,对我国当前老年文化消费进行解读,并就当前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思考。

一、发展老年文化消费的意义

(一)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老年人需要闲暇时的休闲、社交、学习,这是其充实生活的主要方式。广播、报纸可以拉近老年人和社会的距离,通过提供健康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与条件,可以使广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实,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健康、充实的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能够让老年人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生活,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好的帮助。

(二)扩大内需,拉动消费

作为文化产业链的终端环节,文化消费对于文化市场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当前我国老年人,尤其是城市老年人,大多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来源,且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相比中青年有更为宽裕的时间条件,“有钱有闲”让发展老年文化成为可能。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关于老年文化消费的产业也将不断发展,在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亦将大幅度提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要努力扩大文化消费,培育新的文化增长点。老年文化消费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增长方向,作为一个还未被完全开发的文化消费“蓝海”,老年文化消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努力扩大发展老年文化消费,可以进一步刺激文化市场发展,助推文化产业走向繁荣,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从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社会生态

老年文化消费对于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文化、心理环境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老年群体在心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老年人离退休后的孤独感、寂寞感、和失落感,在生活中容易觉得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缺乏积极的生活方式,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这都需要我们在精神生活上对老年人有更多关注。老年人不仅需要人格的尊严,也需要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与丰富。通过发展老年文化市场和老年文化消费,构建一个良好的适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老年人和社会的联系,加强老年人的团体感、从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对于和谐社会生态的构建非常关键。

二、当前我国老年文化消费的特征与问题

(一)消费需求旺盛,产品供应不足

当前我国老年人收人来源多样化,消费能力正在不断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同时老年人口绝对数多,6 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1.45亿,具有规模开发效益。基数庞大的人口数量和日渐增强的支付能力,无疑意味着未来消费市场主体结构必定发生较大变化,老年人口将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群体。同时,老年人文化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文化消费层次的细化也为老年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但是,我们亦要注意到,虽然目前老年文化消费需求旺盛,但其产品供应却严重不足。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秘书长曾琦就指出:“我国的老龄产业需求达到8000 亿元,目前满足不到 1/8”,ii老年消费市场的供需还存在巨大缺口。在产品和服务开发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差强人意。尤其是在电影、娱乐等领域缺少适合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忽视了老年人这一消费市场。

(二)政府宣传较少,企业重视不够

我国老年文化需求如此旺盛,但老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却严重滞后,其文化消费市场长期被冷落,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各界对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措施,特别是政府和有关部问还没有真正把老年文化消费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导致产业发展缓慢。同时在市场上,众多厂商和社会投资者不愿涉品老年文化产业,没有认识到老年文化消费的广阔前景,在投资和生产上不愿冒风险。iii老年文化产品稀缺,老年人消费的文化产品陷入结构单一、总量偏小,同质化程度严重的困境,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需求。

综上所言,当前我国的“银发经济”,特别是其中的老年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其发展严重滞后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这就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

三、促进老年文化消费的措施选择

(一)政府措施选择

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鼓励支持,引导消费等方面都可以对发展老年文化消费上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老年文化消费行业的政策法规。为老年文化消费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规范,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保证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合理有序的发展。如日本政府就针对老年市场颁布《民营养老院设置和运营指导方针》、《促进福利用具研究开发和普及的法律》、《护理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很好的规范了市场,确保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市场规范和行业标准上还需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政策。

其次,要搭建老年文化的交流平台。政府需要定期举办全国性的老年文化消费品展览会交易会,为消费者和相关企业提供交易和展示的平台。日本政府每年都会组织老年产品博览会来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也有老博会、(北京)国际老年文化艺术节、河北承德全国老年合唱节等相关的博览会和艺术节,但在影响力和推广力等方面仍需加强,在形式和内容上仍需拓展。政府部门需要努力拓宽交流的渠道和平台。

然后,政府要鼓励支持老年文化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管理上给予引导,在资金上给予投入。如对老年文化企业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对优秀的企业进行税务减免,对优秀的老年文化产品和服务进行表彰。通过这些措施来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针对性企业,确保老年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

最后,政府要在引导消费方面发挥作用。文化消费是可以被引导的,文化市场是可以被培育的,在老年文化消费领域,由于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与传统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不同,更是要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对其引导和培育。如通过鼓励和优惠措施,让老年人尝试并习惯过去接触不多的文化消费,如电影、KTV、音乐剧、舞台剧等。日本政府在这一方面已经很有经验,在日本看电影一般要1600多日元,但在日本的电影院都专门设有老年窗口,老年人消费时可以享受半价。iv当前我国政府也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如青岛市从2013年开始开展“青岛市娱乐场所量贩式KTV老年人免费娱乐活动”,60岁以上老人都可每月享受一次免费的KTV服务。v这些措施都可以鼓励老年人尝试不同的文化消费,养成新的消费习惯,最终能够主动去实现此类文化消费。政府做好老年文化消费的引导对于文化消费市场的拓展和壮大有着重要意义。

(二)企业措施选择

企业是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当前,企业的主要问题是要改变观念,研发适合老年人的人性化产品。首先企业要从认识上突破,改变过去对于老年人消费力低的陈旧观念,要看到老年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再次企业应当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进行合理的市场划分,开发符合老年人消费习惯的人性化产品和服务项目。企业可从以下路径加强老年文化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提供:

发展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老年人是报纸和广播等文化消费形式的主力军,根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人均收听广播时长达125分钟,无论是收听率、平均忠实度还是集中度,都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老年人钟爱时事新闻、生活服务、休闲曲艺类广播,对广播的消费需求巨大vi。在报纸媒体领域,老年消费表现更是突出,在纸媒的一片唱衰声中,专门针对老年人发行的《快乐老年报》于2013年12月达到13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全国邮发报纸期发量的第五名。就是因为该报抓住了纸媒的老年读者,才实现行业的逆势上扬。传统媒体在老年文化消费领域大有可为。

加大家电、电子产品的老年适应性产品开发。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手机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却少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比如屏幕、字体、按键都要大,而且操作越简单方便越好。除此之外,电脑、洗衣机等家电类,趋向功能多样化,对老年人来说操作过于复杂,不易掌握,企业要加大这一领域对老年人的适应性开发。

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的旅游产品。老年人已经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旅游消费人群。大力开发老年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在路线规划、餐饮住宿、医疗保健等角度注重对老年人的适应性。如“怀旧游”、“养生游”、“红色旅游”的切合老年人心理诉求的旅游路线;在旅行中注重安全,确保医生的陪伴。

加强中介组织培育。老年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人指导,缺少相关的中介组织。企业可借助已有的平台优势,创建设立中介组织,对老年游、老年艺术团、老年养生、老年理财等活动进行组织,对老年文化消费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和管理,使得老年团体在文化消费上获得帮助。

增强人性化设计。在美国,各类和老年文化相关的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均设在交通方便的市中心地带,以方便老年人出入;日本的老年报纸在字号、排版上都较普通报纸有很大不同。这些细节性的人性化考虑为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企业在开发老年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时就要“以老年人为本”,从老年人的角度考虑产品和服务的实用性及针对性,增强人性化设计。

营造积极的“文化反哺”氛围。“文化反哺”也即反社会化,是一种发生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现象,其实质是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积极主动的文化影响过程vii。年轻人对文化、科技潮流的接受度和适应度远高于老年人,在家庭氛围中可以很好的影响老年人,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新事物。企业需要在宣传和营销过程中营造积极的“文化反哺”氛围,主打“亲情牌”和“敬老牌”,引导年轻一代在文化、科技上对老年人的指导与帮助,鼓励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沟通。在打破“文化、数字鸿沟”的同时,也有利于亲情的培育,取得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赢。

四、问题探究思考

(一)农村老年文化消费问题

目前我国对老年文化消费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对农村的研究则基本是空白。我国老年人口近六成居住于农村,他们当中文化“零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针对农村空巢、失能、留守老人等现象及问题,发展农村老年文化,对农村和谐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还远远低于城市,这是制约农村老年人文化消费的主要原因,同时,农村文化消费产品相比城市而言更少,形式和内容单一,不利于文化消费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就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加强文化下乡入基层活动,加强组织农村特殊老年群体文化关怀活动,同时还要对对相关产业进行鼓励扶持,开发一批适合农村文化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培育一批针对农村文化消费的企业和行业,保证农村老年文化消费的健康发展。

(二)老年文化消费阶段性与问题

在笔者看来,老年文化消费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老年文化消费与社会发展、年龄结构变更密切相关,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层的文化消费差别巨大。当前火热的老年旅游市场就是一个典型,这种现象在20年前基本不可能存在,而由于当前人们观念的变化和经济实力的增强,老年旅游发展迅猛,市场发展程度极高。对于目前40-50岁的“待老”一代来说,则不存在当前老年文化消费网络化电子化接受程度低的问题,他们对时代和潮流的接受度较当前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高出很多。所以当前老年文化消费中对科技、潮流等问题的不适应,在这一批“待老”族成为老年人的主力时,可能就会迎刃而解。但同时,传统报纸、广播等媒体要如何适应这一批习惯网络消费的“待老族”又再次成为了新的问题。所以,当前我们对老年文化消费的研究,只是一个针对较短阶段时间内的研究和预估,对于十年、二十年后的文化市场发展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提醒我们时刻关注老年文化消费,更新观念,做到真正有益的创新研究。

(三)老年文化消费的去老年化问题

培育老年人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这就需要发展积极老龄化。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是一种提倡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服务的积极理念。viii在笔者看来,老年人最大的心理问题是对“边缘化”的恐惧,文化消费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精神层面让他们体会到被关注、被重视和被需要。所以,在发展老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让老年人能积极热情的参与到精神生活中,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需要性,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老年文化消费中,掌握好“老龄化”和“不能过分老龄化”的平衡,既要以老年人为本,照顾他们的特殊需求,又不能过分区别,使得老年人完全隔离于社会。让老年人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和社会的联系,是老年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结语

发展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可以充分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发展老年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健康和谐发展,保障社会生态和谐的有效手段。从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想要真正健康快速发展,在老年文化消费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真正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水平,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还需要很多努力。

我们要把握老年文化消费市场发展的时代机遇,发挥优势、致力创新,从政府和企业双向驱动,在老年文化消费市场上扩大需求,增加供给,完善服务,推动老年文化消费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我们期待并相信“银发经济”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闪亮经济。

注释:

1. 徐海土,陈其川.探讨“积极老龄化”问题与对策[C].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四:老年人与发展.2008.

2. 何天骄.市场需求8000亿元,民资青睐银发产业[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2月27日.

3.秦宁生.老龄产业: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N].中共南京市党委校学报.2010,(06).

4. 徐宁.观察:文化消费,莫忘白发人.新华新闻.2013年3月2日.news.xinhuanet.com/xhfk/2012-3/20/c_122

855440_2.htm

5. 张旭东.山东青岛:老年人每月都可享受“免费KTV”.新华网山东频道.2013年1月7日,sd.xinhuanet.com/

xhsksd/2014-01/07/c_118867677.htm

6. 束秀芳,顾睿.《从“积极老龄化”视域解读老年频率——以央广老年之声、昆明幸福频道、河北金色年华之声为样本》.新闻世界,2010,(10).

7. 陈正良.“文化反哺”现象及社会意义探析[N].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月.

8. 蔡成祖.解读“积极老龄化”[C].积极老龄化问题——老年问题研究论文集(九),2006年

参考文献:

[1] 陈铭.日本老龄产业的现状及其相关政策[J].人口学刊,2002,(06).

[2] 秦娟.日本老年消费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网络财富,2009,(12).

[3] 应斌.美国细分模型对我国老年市场界定及营销的启示[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4] 陈铭,兰荣生.发达国家老龄产业的发展及相关政策——以日本为例[C].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NKI 会议论文,2003.

[5] 杨明喜.关注老年消费、发掘银发市场.[J].经济关注.2006,(11).

[6] 姜长宝.城市老年文化消费的特点及市场培育.[J].中国商贸.2009,(11).

[7] 吴光伟.培育和拓展老年文化产业[N].组织人事报.2012年2月9日第007版.

作者简介:张宜帆(1991—),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企业管理研究;尹航(1990—),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文化规划研究。

经济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内消费拉动经济

一、政府“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局限性

中国政府目前已出台经济刺激措施中,扩大投资仍是主要手段。国务院2008年11月初公布了总额达4万亿的十条经济刺激措施,但这些刺激措施仍然重视基础设施投资,仅铁路就占2万亿,但这些措施真的能够从根本上拉动经济复苏?

与1997年金融风暴相比,国内外的消费需求都不足是这次经济滑坡的关键所在。如果4万亿元投资不是重点投入民生福祉、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此激活国内消费,而主要还是投资在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上,在国内外的消费都下滑的情况下,继续扩大工业和基础设施投资是低效的做法。

二、根治消费“跛足”,激活消费拉动内需

1.消费“跛足”形成的历史原因

(1)改革开放之前历来不提倡消费,国穷民穷

据某前国家领导人回忆录中的结论:建国以来,1980年同已经完成经济恢复的1952年相比,工业固定资产增长26倍,农业总产值增长8.1倍,国民收入增长4.2倍,全国人民的平均消费水平只提高了1倍。可见,固定资产增加并没有使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相应增加,人民消费水平增加就更少。几十年的建设只是造成了账面上的国定资产增值,对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作用甚微,而且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这些账面上的国定资产又大部分作为坏账处理而遁于无形,几十年的建设基本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很小。

(2)改革开放之后社会财富不断流向政府,国富民仍穷

据有关数据,1980-1994年,国家财政收入由1085.2亿元增加到5218.1亿元,增长了380.8%;职工平均工资收入由762元增加到4510元,增加了491.9%。这时期国民在社会财富中的分配比例是上升的,而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在强调加强中央财政的指导思想下,国民财富的分配比例再次发生了显著变化,即社会财富加速向政府转移。

1995-2002年,国家财政收入由6242.2亿元增加到18914亿元,增长了203%;税收由6038.04亿元增加到17003.58亿元,增长了181.6%;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893元增加到7703元,仅增长97.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元增加到2476元,仅增长56.9%!国民收入增长远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意味着这一时期国民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例再次转为下降!而这种状况,近年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为严重:2003年国家财政收入21691亿元,增长14.7%,税收20461亿元,增长20.3%,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农民收入增长4.3%;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26356亿元,增长21.5%,税收收入25718亿元,增长25.7%,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7.7%,农民收入增长6.8%;2005年国家财政收入预计突破30000亿元,增长15%以上,税收30866亿元,增长20%,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6%,农民收入增长6.2%。国民收入增长都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大大低于国家财政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国民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比例进一步降低。

2.消费“跛足”的现状

(1)贫富悬殊日趋严重

按照人均年收入在683元以下的属于贫困人口的中国标准,到2005年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2365万人。但若按人均1天消费1美元的联合国最低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总数将不少于2.54亿,仅次于印度位列世界第二。

因此,我国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已经对国内需求产生了影响,而贫富悬殊更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这种不平衡的财富分配结构严重弱化了社会总消费能力。

(2)广大民众不敢消费

①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教育费用过高、养老费过低,使得广大民众把生活费以外的费用用于储蓄而不愿意消费。这既违背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剥夺了很多人的消费能力。

②房价过高。过高的房价是比医疗、教育更可怕的经济“黑洞”。它吸收了太多的资金,是使民众不敢消费的根源。同时,房地产业获取的社会资源过多意味着剥夺其他产业发展的机会。

③我国宏观税负过高。中央党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中国实际的宏观税负已经达到31%,并正对刺激消费产生消极影响;2005年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是税负第二重的国家,仅次于法国,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国家。

3.根治消费“跛足”,提高消费的对策

(1)改善社会财富分配的比例,实施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日本曾在1960年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7年后实现了国民收入增加一倍,并于1968年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在减税方面,日本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在居民收入方面,日本政府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并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而在社保方面,其养老保险金体系得到了完善,健康保险付给率也有所提高。

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尽快着手实施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这才是刺激消费的源泉。

(2)尽快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也加深了民众的危机感。一直以来,住房、医疗与子女教育都是居民家庭中的开支大项。当收入水平稳定时,这些开支压力处于一个可以承受的平衡范围,而收入骤减时,房贷偿还等压力便突袭而来,此时消费欲望偏低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尽快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刺激消费的基础。

(3)对现行税制进行根本性改革,降低总体税负水平

遍观世界上的高税负国家,同时也是高福利国家。而我国情况却有根本不同,税收多半用于行政经费和项目投资。我国目前的高税负并不能造福广大国民,且我国至今仍未有效解决税收的合理、规范、透明使用的问题,因此大大降低了税收的使用效益,浪费了宝贵的国民资源,并衍生出了机构臃肿等问题,加重了体制弊病。而真正需要国家投入的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科研等方面,却长期资金不足。

因此,改革现有的高税负制度才能实现“放水养鱼、藏富于民”,才能真正启动民间消费。

经济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收入差距,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所呈现出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总体态势,根源在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所造成的居民消费能力的制约,即在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按照经济学的理论,在正常条件下,消费需求数量变化首要的受制因素是收入水平。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整体收入水平低下造成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在不断扩大(详见图1、图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1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状况图(1978—2009年)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2 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图(1978—2009年)

可见,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就已经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收入曲线都在迅速上升,但城镇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曲线上升的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缩小-扩大-缩小-扩大的演变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态势。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1984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这时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产品收购价格几次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快较大的增加,其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经济论文,城乡差距在逐步缩小。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高达2.57,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78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到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1.82,是1978-1984年期间最小的一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这时期,我国改革的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城市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很快越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到1994年达到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

1995-1997年,城乡收入差距短期内缩小。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2.86,到1997年缩小到2.47。1995-1997年期间,虽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差距仍然偏大,且没有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缩小的趋势。

1998年至今,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1998年的自然灾害和1999年城镇职工的普遍加薪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且在这一时期由于教育、医疗、保障等各种福利方面的差距显露出来,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自1998年以来除了个别年份略有起伏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比例一路攀升,由1998年的2.51扩大到2001年的2.90,2007年更是上升到了3.33,为历年之最,2009年仍保持在3.33。

二、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比较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收入阶层,也因此形成了城乡两种不同的消费阶层和消费市场,从而造成城乡居民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较

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相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差距也经过了缩小、扩大,短暂的缩小后进一步扩大的过程。图3表明,197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2】是2.9,1983、1984、1985年缩小到2.2经济论文,1995年扩大到3.8,短暂的缩小后,1999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6以上,2003年和2004年更是高达3.8。2009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为4021元,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5025元,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3.7个农民的消费水平。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比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15年左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图3 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率图(1978—2009年)

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都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85元,2008年增加到3661元,2008年比1990年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3076元;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79元,2008年增加到11243元,2008年比199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增加了9964元。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在扩大。1985年城镇消费支出是农村消费支出的2.3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此后,城乡之间的消费支出差距逐渐加大,到2008年城乡之间的支出比高达3.6,即目前我国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相当于3.6个农民的消费支出。“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当前农村低消费的真实写照。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

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首先,城镇居民用于食品的支出比农村居民相对比例小,并随收入增加呈下降趋势,即恩格尔系数下降,表明城镇居民的消费已从以食品类消费为主的生存性消费加速向质量型消费过渡。其次,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等的支出,在城市基本趋于饱和,但因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而未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当城镇居民消费向空调、摄像机、家用电脑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转移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消费仍停留在以生存为主的消费水准上。再次,城镇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的支出有增长趋势,城镇居民将来的消费热点将是住房、汽车、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及教育,但城市新消费热点产品在农村的消费量还相当少,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的拥用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见表1)。

表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 单位:%

 

指标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7年

2009年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食品

58.80

54.25

58.62

50.09

49.13

39.44

43.08

36.29

41.0

36.5

衣着

7.77

13.36

6.85

13.55

5.75

10.01

6.00

10.42

5.8

10.5

居住

17.34

6.98

13.91

8.02

15.47

11.31

17.80

9.83

20.2

10.0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5.29

10.14

5.23

7.44

4.52

7.49

4.63

6.02

5.1

6.4

医疗保健

3.25

2.01

3.24

3.11

5.24

6.36

6.52

6.99

7.2

7.0

交通通信

1.44

1.20

2.58

5.18

5.58

8.54

10.19

13.58

10.1

13.7

教育文化

娱乐服务

5.37

11.12

7.81

9.36

11.18

13.40

9.48

13.29

8.5

12.0

其他商品

及服务

0.74

0.94

1.76

3.25

3.14

3.44

2.30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