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2010年以来我国CPI持续走高,其中食品价格更是一路飞涨,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所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农产品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价格上涨最多现象,是现代流通体系尚未对我国传统农业实施服务与改造的结果。工业品流通有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支撑,所以工业品没有出现产品价格“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要想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扭转农产品缺乏现代流通体系的不利局面,也到了理论界认真研究现代服务业如何改造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时候了。

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着作中认为,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现代服务业能否成为改造传统农业新的生产要素,这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的课题。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已发展到中级阶段水平,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46.6%,拥有6.2亿城镇人口①,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未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依然主要依靠以工哺农等非市场化路径来发展农业,严重制约和延缓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笔者曾在《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工促农的产业路径》拙文中,理论上论证了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以工促农的市场化路径,是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实现产业耦合的产物[1]61,但未从实证角度论证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实际绩效,本文将予以弥补与完善,并从理论上完整地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

二、文献综述

西方国家重视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应伴随经济学家批判传统发展经济学对农业的偏见,以及追溯到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开始。首先,1958年农业经济学家科克伦(Cochrane, Willard. W)提出了“农业踏轮理论”,他是从农业技术引进的角度来认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生产者适应农业新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技术的跟进和应用心[2]。在20世纪60年代初舒尔茨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同时,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 Mdlor)也指出,促进技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3]。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虽然论证了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等理论,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如何引进技术及引进何种技术。直到70年代早期日本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YujiroHayami)和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vernon w. ruttan)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才解释清楚发达国家如何发展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4]。拉坦和速水佑次郎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和日本两国走的完全不一样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认为应该为农业发展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换句话说,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安排,而不是取决于其技术的可能性(林毅夫,1988)。

综合当前国外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生产业(Producer Services)等领域,并把生产业作为高级生产业或现代生产业(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国外文献简称为APS)研究范畴,这一点与国内把服务业区分为传统和现代服务业有较大区别。目前,在浩瀚的外文文献中,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现代服务业与农业关系研究上。Kenneth A. Reinert(1998)从贸易理论的视角出发,实证分析了生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对于农业产生积极影响,并构建了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5];采用投入—产出表的相关计算方法,Postner H. Harry(1982)测算出加拿大1967—1977年的生产服务业消耗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证明了生产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在逐步增强[6]。(2)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高科技服务研究上。Griliches(1958)研究发现,美国采用了杂交玉米技术后,社会回报率明显比未使用前高[7];Akino,Masakatsu,YujiroHayami(1975)对水稻、家禽育种等品种改良研究后发现,其社会回报率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显着提高,而且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社会回报率也相当高[8];David, Hall Toole(2000)研究了这一领域颇有影响的三十余篇文献后得出结论:多数学者研究结论支持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为互补关系[9];Bennet(2002)认为科技成果要想真正转化为农业的生产率,需要市场交易来完成[10]。(3)现代服务业为农业提供其他生产服务研究上。Pearce(1990),Oppermann(1995),Swarbrooke(1996)认为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旅游市场的升级与改造,使得农业旅游成为经营者投资的重要领域[11],ArloBiere(2000)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一门农业贸易物流课程,并应在农业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内容上进行重点讲授[12]。

在国内文献中,黄佩民、孙振玉(1997)首先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业这一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概念。随后学者开始重视研究这一问题。李桐山(2003)认为,与传统农业服务业相比,现代农业服务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具有与市场机制、高新技术和信息平台相适应等特点,并提出了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13]。刘立仁(2005)认为,建设现代农业不仅应包含大力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内容,而且也应把其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并首次对其进行分类研究[14];韩坚(2006)认为,农业生产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途径[15];陆云福、温月清(2007)以苏州市为例,刘峻岭(2007)以贵州省为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6]。但到目前为止,学界在相关概念使用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学者同意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另一部分学者赞成使用“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概念,因此,在内涵界定中出现了概念混乱等现象[1]62。本文认为,使用“农业现代服务业”更能体现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总之,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在实践领域已经承担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功能,本文提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这一命题,并试图系统地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

三、理论框架

本文从产业耦合视角出发,从理论上证明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最终的结果是诞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即农业现代服务业,并寻找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被现代服务业服务的生产者,应包含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所有产业的生产者。因此,根据服务与改造对象的差异,本文将现代服务业依次划分为改造农业的现代服务业、改造工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改造传统服务业的现代服务业,它们与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关系及形成机理见图1。所谓工业现代服务业是指现代服务业对传统工业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工业生产提供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服务、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 融和商务等服务。其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工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提供智力、金融和现代商务的服务。

图1 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形成机理

从狭义上讲,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传统服务业一般是指餐饮等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是信息技术与服务产业结合的新产物,主要产生于工业比较发达的阶段[17]。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动态概念[18]。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服务业会拓展新的领域和增加新的内容,新的现代服务业会不断涌现出来,旧的现代服务业也就逐渐“沦落”为被改造的传统服务业。

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本文引入的最核心的概念,也是本文试图为学术界和实践中着力引入的新概念。所谓的农业现代服务业,是指从工农业和服务业中分离出来而又经过适度产业耦合的,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新型产业[1]62。本文继续沿用刘立仁对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分类标准,将农业现代服务业分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现代农产品物流、良种引进服务、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中介服务、现代农业保险、现代农业信息、农业观光旅游等[14]。农业现代服务业最核心的功能是借助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等优势改造传统落后的农业,帮助传统农业走上现代化发展的轨道,使其具有现代化的产业标签。因此,农业现代服务业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意义可能更大,因为发展中国家多数是传统农业大国,急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引植和服务。当然,现代服务业的孕育离不开发达的工业和科技,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普遍滞后,国民教育程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引入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需要循序渐进。

(二)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

1.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的技术需要

服务业发轫于工业,而工业又发轫于农业,所以,从产业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农业中最优秀的要素依次被工业和服务业剥离了,那么,农业成为弱势产业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仅依靠农业自身积累和技术革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力即外来的技术和服务,特别是最新的科学技术、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而现代服务业是依靠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主要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服务的部门[19]。因此,改造传统农业所需的技术不仅可以由现代服务业来提供,而且与现代服务业的本质内涵相匹配,同时也是其拓展发展空间的自身需要。

2.现代服务业拓展利益触角的空间需要

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眼光聚焦在为先进制造业或者工业的服务上,而对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的服务与改造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在实践领域农业现代服务业已经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伴随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与之相关的农业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江浙地区的农业现代服务业实践效果最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要想获得新的增长领域也需要拓展其发展空间[20],将利益触角从城市、工业延伸到农村和农业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方面会形成现代服务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会由于产业耦合而给三次产业带来蝴蝶效应、规模效应和由技术变革带来效率效应。

3.改造传统农业有产业耦合的功能需要

现代产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是产业冲突走向产业耦合的产物,也是现代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耦合一般是指两个实体相互依赖于对方的一个量度,物理学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也导致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日益淡化。现代产业耦合在形式上表现为体系内产业要素彼此影响、联系和联合,在本质上形成了更强的新型产业发展要素或者业态。农业现代服务业是三次产业耦合的结果,发展农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拓展和延伸了现代服务业的服务价值链,而且在客观上也促进现代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了农业现代服务业就让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有了互动的桥梁。因此,运用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不仅是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三次产业间耦合的功能需要。

4.重塑农业现代化实现路径的创新需要

造成改造中国传统农业绩效较差的原因,有中国工业化水平偏低和产业结构畸形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长期依赖的传统。中国农业现代化过多依赖于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这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传统路径依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也应随之改变或创新。发达国家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就变成了旧路径依赖,根据马兰·阿瑟的路径依赖理论,旧路径依赖具有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即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路径依赖都会依照已形成的技术路线实现规模模仿效应,而对新的技术形成排斥并固化制度实现的已有方式。要克服旧路径依赖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形成锁定效应,应确立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巨大改造作用。唯有如此,中国农业现代化才能获得通过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径依赖所带来的比较优势。

四、实证分析

上文从理论上阐述了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机制与原理,本节从实证角度进一步进行验证。我们选择中国农业总产值代表中国农业现代化或者现代农业发展的指标和因变量②,以农业现代服务业的现有实践领域为相关维度,即以农业保险、农业贷款、现代农业信息等农业现代服务业为自变量,以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

(一)计量模型的构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模型:

GAP为农业总产值,即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 总产值;TAV为农业机械总动力,包含农用大中小型拖拉机、农用排灌柴油机、渔用机动船、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动力;AFC为氮、磷、钾和复合肥等农用化肥施用量,EIA为能够实现有效灌溉面积,AL为农业贷款,即金融机构对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贷款余额,AI为农业保险,即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机构获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MAI为现代农业信息,限于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用18岁以上农民网名数量来衡量。

(二)计量分析过程与结果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做回归前需要对因变量和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5.0进行平稳性检验。首先,我们对因变量GAP进行原始数据水平(level)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2.770571,均大于1%(-2.6453)、5%(-1.9530)和10%(-1.6218)的数值,对GAP进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检验后,发现结论和原始数据(level)水平下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是一样的,即不能通过GAP的平稳性检验。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ADF Test Statistic的值为-6.291557均小于1%(-2.6522)、5%(-1.9540)和10%(-1.6223)的数值,因此可以认为它在二阶时,有99%的可能性是平稳的即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其次,对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unit root test)检验,发现了TAV、AFC、EIA、AL、AI、MAI等自变量都在无法通过level和1st differential下的无单位根的检验,即都是非平稳的。本文依次对这些变量进行了2st differential后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发现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其中TAV、EIA和AL的ADF值均大于1%、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而AFC、AI和MAI的ADF值均大于5%和10%的所有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认为它们在二阶时,有95%的可能性是平稳的。

虽然每个变量都不能在水平(level)和一阶差分(1st differential)条件下获得平稳性检验,但在二阶差分(2st differential)后都通过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因变量和自变量具有单阶同整特征的,即通过了协整检验。因此,不同变量虽然它们具有各自的长期波动规律,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使用经典回归模型方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2.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在回归中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首先,我们使用OLS方法对我们建立的多元方程做整体回归分析,虽然F值=340.3280>(6,24)=2.43,即通过了F检验即回归方程整体显着性强,但我们发现,只有FAC和AL两个变量通过T检验,其他变量都没有通过,而且出现了TAV和MAI的相关系数为负值情形,这与实际的经济因果关系是相背离的。因此,在模型(1.1)中的变量间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

其次,我们计算各解释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均值和方差。结果是一些解释变量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尽管=0.9884,整体上线性回归拟合度非常好,但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值基本上都不显着,也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确实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另外,做辅助回归模型检验、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等,都得到了类似结论,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3.逐步回归分析及结果

首先,我们采用White(1980)的异方差一致协方差矩阵,减少模型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对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影响。另外,本文有32个观察值的样本,符合怀特检验为大样本检验的要求。

其次,运用上述OLS法逐一求GAP对各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简单回归方程,并在综合考虑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本文6个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农业总产值(GAP)与农业机械总动力(TAV)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效果最好,结果见表1。

最后,将其他控制变量和解释变量逐一代入(1.2)方程,根据新增变量对模型的贡献大小,以及对其他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见表2),经比较后剔除一些对被解释变量影响不显着的变量,最后确定如下模型:

通过比较值(见表2),我们发现加入了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明显增强,另外,F值也有了较明显地增加。

五、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计量模型的结论

1.控制变量TAV(农业机械总动力)、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但TAV正相关性最为显着。三个控制变量两两组合和共同带入回归方程,其结果是AFC和EIA均未通过T检验,可见,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中,AFC(农用化肥施用量)和EIA(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对传统农业现代化影响有限,更多地体现在农业机械化上。所以,本文最后只选择了TAV作为唯一的控制变量。

2.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AI(农业保险)和MAI(现代农业信息)分别对因变量GAP(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AL、MAI和AI等变量。

3.在TAV为唯一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中,我们将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带入计量方程后,比较前后模型的,发现回归的系数显着,显着提高,假设得证即以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农业现代化有较强的显着影响,即有较强地改造与服务传统农业的作用。但将AL、AI、MAI带入后,发现回归方程中MAI(现代农业信息)的T值为-2.403036,即未能通过T检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信息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或实现农业现代化中作用并不显着,当前中国还未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这与农民上网实际数量、目的和需求相吻合,同时,农业保险虽然在逐步回归中通过了相关检验,但回归系数很小,可见,农业保险在现代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通过对控制变量(传统的农业现代化要素)和解释变量(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要素)对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及其结果来看,我们发现,控制变量TAV对因变量的影响最显着,依然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虽然,解释变量AL(农业贷款)和AI(农业保险)通过了回归方程的检验,但影响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以农业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还需大力推荐与引植。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等问题的研究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初展其锋芒,但理论界对其研究较少,仅有少量的文献资料可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研究并未形成共识。应该说,本文是比较早的系统地研究了此问题,或许能为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做点前期推进研究工作。但本文认为,在以下两方面研究还是不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一是需要深入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差异性等问题。本文用的是全国数据来做计量分析,因此,需要进一步分发达、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三个层次做实证研究,也许会得到更有益的计量结论。二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何从制度设计与政策激励上,大力促进中国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有效地形成新型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注释: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有文化是现代农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生活在130多年前的马克思认为,农民具有小农意识,意指农民文化程度低、思想落后、观念保守,但是,那时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平都很低,没有形成明显的二元城乡文化教育。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1858年在《政治经济批判(1857—1858年草稿)》,以及随后在《资本论》中指出提出关于“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他们认为社会生产力和“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的发展,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5]。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具备个人能力的基础。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民就业素质、经营素质和其他素质的高低,在现代社会,农民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或经商都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否则,无法在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然而,中国农村文化教育水平仍然较低,还有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在全国49000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9.2%,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5%[6]。另据刘梅珍[7]的统计分析也表明,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8年,大专以上程度仅占1.06%,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仅占12.62%,初中文化程度占52.22%,小学文化程度占27.23%,文盲半文盲占6.87%。实证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与就业收入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就业者的文化程度越高,就业机会就越多,容易获得较高的职位和相对稳定的收入。周亚虹等[8]通过对苏北农村400多个样本家庭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职高教育对于家庭收入的提高有着显著影响。对一般农户而言农村职业教育的平均回报约为1400元,平均回报率约为27%。有成员接受了职业高中教育的家庭年收入的年回报为1700元左右,比一般农户家庭的平均回报要高出约300元。农村职业教育确实可以极大地增加其家庭收入,即农村的职业教育有较高的回报率。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农民教育水平每增加一年,农业GDP就增加0.76%,农民到工业部门工作的机会就增加1.5%~3.2%[9]。这是由于文化程度高的就业者,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强,其收入增长速度也比文化程度低的就业者快,高文化程度的就业者会得到较高的回报。懂技术是现代农民实现就业增收的保障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造成中国农民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只有0.13%[10]。张选厚等[11]对陕西省西安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有职业农民队伍(按照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性收入,常年在家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存在“1高2低”的问题,即高龄老化,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等问题。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等都对农民的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现代农业具有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劳动可以取得比传统农业高得多的经济收入。但是,由于现代农业是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技术装备的产业,即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懂得农业生产技术。否则,不懂技术的农民将无法成为合格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3]所指出的现代农业显然是农民获得并学会使用优良的新生产要素的结果。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民实现增收重要途径。但是,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工资收入仅为城镇就业者人均月工资的一半左右,劳动小时工资水平更低。20世纪90年代,扣除物价因素后,农民工的实际工资收入基本上没有增长;2004-2007年外出农民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7%左右,增幅比同期城镇职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低3~4个百分点[12]。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外,主要是由于农民工的就业技术能力水平低,城镇的苦、脏、累、险和劳动强度大的工种基本上都是由农民工承担。但是,如果农民工具备有文化、懂技术,掌握一技之长,那么,其务工收入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据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2010年公布的北京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明,由于技术工人在劳动力市场上供不应求,因而工资上涨很快,数控机床操作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年收入分别从5万元增加到14万元;加工中心操作工种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年收入分别从5万元增加到13万元,高于一般管理岗位[13]。南京市统计局相关研究[14]也表明,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民收入影响因素中(土地、投入、教育),教育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位居第一位,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劳均总收入增长0.697%;从收入的产业构成看,教育是影响农户家庭非农收入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对农业收入增长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农户家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综合文化程度)每增加1%,劳均非农收入增长1.5%;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3%。会经营是现代农民实现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事实上,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虽然可以增加收入过上小康生活,但是,如要进一步增加收入过上富裕的生活,仅靠务农或打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从事更高层次的工作或创业经商。据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1年公布的广州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工资价位也较高。如财务部经理、劳动人事部经理、销售部经理的平均工资水平高的突破了12万元,总经理突破23万元。专业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也是工资上涨较大的群体,计算机软件主管、财务主管、劳动人事主管、销售主管、广告创意人员、保险精算员以及国际货运营销员、进出口业务员、银行信贷员、保险业务员、证券业务员等,年收入高的都在11万元左右,外销员则突破了22万元[15]。20世纪80、90年代就已有农民工回乡创业,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12]对301个村和百县的抽样调查表明,2006年回乡农民工3.6万余人,占外出农民工16.2万人的23%,回乡创业者占回乡农民工的13.8%。在对3026个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中,2006年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有1184人,占40.7%,属于谋生型的创业,即使是这样,其中45%的收入要高于外出打工的同乡年均1.47万元的收入,能够过上比留在城市打工更好的生活。另一类是通过创业实现更好的发展,从收入上看,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有39.9%,有21.7%的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其收入水平高于很多城市居民的年收入,还有超过10%的人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有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就为实现自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型农民论提出的背景

就业增收需要新型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有2个:(1)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挖掘农业生产的内部潜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向高效农业内部高端产业链要效益实现增收;(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业外部增收的领域和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通过向非农产业就业,实现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但是,无论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或者是向非农产业就业,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收入长期无法增长的事实表明,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原因外,最重要的还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缺少就业技能、不会创业经营。上海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调查表明,技术工的年收入是普通工的3~5倍。现实的情况是农民创业经营的收入高于外出务工者,外出务工的收入又高于在家务农,因此,现阶段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必须加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受教育水平对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已经被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和学者的研究所证实。澳大利亚经济学家侯赛因(Hossain)对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教育回报率进行了测算表明:教育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能带来私人收益,而且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有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双重目标。国内学者辛岭[16]运用明瑟(Mincer)模型说明农户教育投入确实能给农户带来收益,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农民增收1.77%。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现代农业以现代技术装备和生产条件为基础,有效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知识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经营,需要具备农学、机械学、信息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农业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经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现代产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为此,要求现代农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市场经济意识、经营管理能力。但是,目前中国农民绝大多数还是缺乏发展现代农民应有的文化、技术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是,农民目前的综合素质比较差,无法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民只有提高素质,分工分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战略任务才能实现;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才会对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有高层次的要求。农民家中的卫生状况及生活质量,不但与其收入有关,也与其文化素质有关。高素质的农民多了,自己就会主动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并积极参与。在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中各种矛盾、利益冲突增多,需要培养出一大批符合要求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稳定的中坚力量,配合党和政府消除一些不稳定因素,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安定。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7]。

新型农民论的主要内容

2005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同志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放在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随后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18]。由此提出“新型农民论”的思想。“新型农民论”思想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商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文化是基础,懂技术是条件,会经商是要求,相互联系共同组成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新型农民。有文化是新型农民的基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本质是收入问题。现阶段农民已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可务农、务工也可经商。有文化是懂技术和会经营的基础,只有提高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和经营能力。只有文化和技术才可以拥有体面的工作;只有文化和经营素质才有能力经商。因此,要实现“新型农民论”的要求,首要的工作是提高农村的义务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早在在2003年,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特别注重传播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教育培训等;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此,农业部于2003年开始为大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等五大工程,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民文化素质培训工作。为提升基层农村的文化教育质量和建立长效机制,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又指出:“加快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为确保农民文化素质教育培训经费问题,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2009年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继续指出:“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为解决中国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二元结构问题,2010年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加强农村中小学薄弱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补充一批边远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急需紧缺教师;对义务教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校长研修培训;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使全国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该《纲要》还对农村学前教育问题、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投入问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接受教育予以资助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全方位的农民文化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为确保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懂技术是新型农民的条件古人云:“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可以说是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农业,只有掌握一定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农民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接着,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继续指出:“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中国人多地少的具体国情,决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必须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从而实现就业增收。国家统计局2012年4月27日报告: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中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长3.4%。但是,要实现有效转移就业的目标,首要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技能。然而,中国大多数的传统农民缺少的正是从事体面劳动的职业能力,造成无法有效转移就业或即使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但其从事的大多数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从而造成务工收入低,无法实现小康生活的水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累积的效应[19]。要彻底改变传统农民缺乏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技术技能,就必须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此,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又提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只有掌握了从事非农产业技术技能的新型农民,才能有效通过转移就业,在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上,得到较高的务工收入,实现小康生活直至宽裕生活的目标。根据《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在收入方面,农民工收入增长较快,2011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049元,比上年增长21.2%。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要求中国农民业已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虽然务工可以提高收入水平过上小康生活,但是,要过上富裕型生活水平的目标,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通过创业来实现。黄敬宝等[20]的实证研究表明,每个农民创业者的平均年利润是7.37万元,2009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即农民创业者的收入是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4.3倍,创业活动为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农民创业作为减贫增收、带动就业的重要力量,扮演着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角色,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大多数农民都有创业的意向,学会经营是新型农民实现创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农村广泛存在的双向创业是农民创业的2个方向:(1)在家从事农业创业,市场运作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价值链的高端和实现价值的平台,现代职业农民要提升务农的经济效益必须学会经营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2)进城从事非农创业。现在,农民创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创业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民创业优势在于对农村创业环境很熟悉、大多数有打工经历,创业条件更充分;而且机会成本小、风险易控制。劣势在于知识比较缺乏、视野不够开阔、信息相对较少、创业形式传统,创业及其发展的空间较小。罗明忠[21]调查研究认为,农民创业者认为市场拓展和管理能力不足其创业的主要障碍,技术帮助是农民创业者期望得到的帮助之一。事实上,对于农民创业者而言,缺乏的不仅是资金,还有技术与管理等。因此,要培养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除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外,还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2]。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以全面提升新型农民从事市场经营的能力和经商管理的水平。”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主要政策内容新型农民论的政策内容主要包括(:1)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支持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2)普遍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3)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好权益保护,进一步完善农民外出就业的制度保障(;4)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5)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6)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积极推进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加大城市人才支持农村的力度。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明确指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免费进程。”因此,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民论”的思想内涵不断丰富,相应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新型农民;农民素质

[中图分类号]F30,F3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3-0028-03

发展现代农业是当今发达国家的已然走向。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型农民的参与。只有用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来培育新型农民,才能更好地完成旧式农民向新型农民的嬗变。

一、关于两对关系的粗浅认识

(一)传统农业与旧式农民

传统农业的突出特征是“刀耕火种、靠天吃饭”,适应这种农业的需要,相应有了旧式农民,其突出特征是“脸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国家发展农业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增强国力,而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则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多数情况下(工业革命以前的时代不属本文讨论范围),国家越想通过农业强国或立国而愈不能强国或立国,农民越想通过农业生产来解决温饱问题(生存需要)却越难以维持生计。如果考虑到“天灾人祸”的因素,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局面则更为尴尬。

(二)现代农业与新型农民

现代农业的特征是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1]。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新型农民随即呼之欲出。从理论上讲,新型农民的突出特征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文明、守法纪。各国的国情不同,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国家发展现代农业是为了国计民生的需要。尤其像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离开农业的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就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了,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更好生活的需要。

在二者关系上,一方面,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新型农民,其对技术手段、集约经营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农民来提供,发展现代农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新型农民的培育虽然不能完全依靠现代农业的刺激但又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大环境,否则就是“无的放矢”。

二、中国现状:混合型农业与参差型农民

客观地讲,在目前的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分要远远大于现代农业的成分,对农民的估计更不例外。这一点,在经济落后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一)混合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胶着运行

我国农业严格说来,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被注入了许多现代农业的因子,目前二者正处于交并发展的过程中。

1.从机械化作业程度上看。我国农机装备水平普遍较低,距离现代农业的要求甚远,现代意义上的农业只局限于在局部地区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水平较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前就实现了高度农业机械化。耕地较少的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实现了全面机械化,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初、中级阶段,农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5.9%,部分地区仍主要靠手工和畜力劳动。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机呈现出了“三多”的显著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插秧机、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但从总体看,我国目前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的问题。并且农机作业项目单一,而发达国家多是采用复式作业。三是机械化应用范围小。目前我国机械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在三大粮食作物中,除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外,水稻栽植和收获及玉米机收水平还很低。在经济作物、养殖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等方面,标准化生产体系薄弱,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许多方面机械化生产还是空白[2]。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农业的水平还相当低下,传统农业还需要极大程度的改造。

2.从农业产业化水平上看。跟我国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情形一样,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也是东高西低。平原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高些,但这也只是相对的高,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80%以上。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多在2.0-3.7:1以上,而我国只有约0.4:1;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的90%,而我国仅占25%左右[3]。这说明目前我国传统农业仍然占据很大比重。

3.从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使用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进步。到2005年,我国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8%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时,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仅有30%-4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且已经转化为技术的普及率也仅为30%左右[4],这也说明我国现代农业步伐建设迟缓。

(二)参差型农民:旧式农民和准新型农民相伴而生

就目前看来,在我国,仍然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占据绝对比例。不过,新型农民的影子已经开始显现。

1.从受教育文化程度上看。如果我们粗略地把旧式农民和新型农民的文化或受教育标准界定在高中水平程度(只是为研究需要的假定),那么,据有关资料统计,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5]。根据上一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全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文盲和半文盲数达到4300万,占该标准总数的5.2%,而农村初中以下劳动力的比重则高达91.2%。另据世界银行研究显示,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则GDP增加9%。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时间已达到11年,其中美国18.04年,法国15.96年,日本11.87年,而同期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只有6.5年,这还包括大量的文盲[6]。正如人力资本理论专家西奥多・W・舒尔茨(T・W・Schultz)指出的:“解释农业生产差别的关键变量是人的因素,即农民获得能力水平的差别”。“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7]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农业没有很好发展是因为缺少新型农民,而我国新型农民的培育还仅仅处于初始阶段。

2.从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上看。在我国,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民接受过技能培训,而大多数农民没有或很少受过技能培训。据资料表明,在全国目前的4.9亿多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而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70%以上[8]。这说明我国农民对“懂技术”这一要求的差距太大,其中绝大部分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旧农民。

3.从拥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上看。农业技术人员是最接近新型农民的群体,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但我国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相当缺乏。建国以来,我国培养的高中级农业技术人才累计达247万人,但至今尚在农村第一线工作的仅有76.8万人。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才,而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劳动者只有科技人才0.023人,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0.049名科技人才,平均每7000头牧畜只有1名畜牧人才,平均203万亩草原只有1名牧业人才。全国145万个乡镇企业中只有139个工程技术人才[9]。这一高技术含量群体数量的低下,说明新型农民在农村仍然是稀缺资源。

三、用现代农业理念培育新型农民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言,中国新型农民的培育离不开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大环境,但又不能全指望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完成。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新型农民的培育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二者都是动态的、同期的发展过程,不是说先培育好了新型农民再来发展现代农业,更不是说等有了现代农业的粗具规模再来培育新型农民。

(一)当前理论界对用现代农业理念培育新型农民的观点概览

1.在培育内容上,当前理论界的聚焦点是提高农民素质(2006,蒋成凤、李德),包括文化素质、生产技能、思想道德素质(2006)钟瑞添;2007,张小利;2007,陈华)和身体素质(2007,谢恩魁)等。

2.在培育方式上,大家的意见是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2006,钟瑞添)、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2006,贾超)、科技示范带动、科技扶贫助农(2007,刘宝亭)、实施“农村读书兴农”工程(2007,谢恩魁)以及建立健全农村科普网络(2007,周琳琅)等。

3.在实现途径上,主要观点有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水平(2007,周琳琅)、积极发展农业种养专业大户(2007,李勇)以及农民工回乡创业(2007,朱隽、冯华)等。

4.在保障措施上,主要观点有创新体制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实施政策倾斜(2007,赵泉民、李怡)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07,朱隽、冯华)等。

(二)用现代农业理念培育新型农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念指导:明确培育新型农民的发展方向。各地在抓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过程中,作为培训主体――主要是指各教育机构,一定要明确培育对象(农民)的文化技术需求以及市场对农民的需求,即知晓如何培育和定位现代农民的职业走向。这样,就应根据本人、本地发展实际或外出务工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文化或技术的培训工作,即教育培训工作“要实际,要管用”。

2.产业支撑:现代农业与新型农民的结合点。“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这不是一般的口号。为此,必须结合明确的产业来进行培育。目前,有专家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并对全国作出大量的调查后指出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或突破口是发展现代畜牧业(2007,万宝瑞)。我们当然不是说各地都要发展畜牧业,但这个产业也就是培育新型农民的突破口,一定要选准,切不可片面发展、面面俱到,而应“有的放矢”。

3.市场导向:农民涅的生存空间。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这一道理谁都知晓,农民也不例外,但农民并不一定知晓如何进入市场、怎样才能进入并占领市场,这一点也是判别旧式农民和新型农民的分水岭。提高这种能力,正如中央文件中所说的只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具备。

4.标准统一: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唯一标识。中国农产品一直未能很好占领国际市场,关键一条是生产或技术规格与国际标准要求不一致。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国家应抓紧制定相应的生产规格和技术标准,以便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参照执行。

5.分步实施:适合中国国情的较好选择。我国国情太复杂,各地差别太大,农民素质根本不可能整齐划一。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和培育新型农民,只能分类指导、分步进行。尤其是对新型农民的培育,其要求程度也应当有所区别。笔者认为,我们对中国新型农民的培育应至少分两个群体,一是高标准群体,即中央所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为中国有9亿左右的农民,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毕竟是少数,且要求全体农民或大多数农民达到这三项要求也不现实。另一个是一般群体或大众群体,对他们的要求只要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三项中的一项或以上便可认同为新型农民。

6.政策延续:发展现代农业和培育新型农民的强力保障。近几年在农业经济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活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概念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一些地方在执行起来时,不能很好理解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延续和深入,认为这是在玩概念游戏,前天挂“农业产业化经营办公室”,昨天换为“统筹城乡发展办公室”,今天改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一项政策尤其是一项好的政策应该保持其延续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现在所做的“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这项工作,也应该一以贯之地进行下去,而不宜“跟风应景”。

参考文献:

[1]赵泉民,李怡.现代农业视野下的新型农民培育研究[J].理论导刊,2007,(8).

[2]“十五”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综述[EB/OL].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http?押//amic.agri.省略.2007-04-11.

[3][4]周琳琅.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几个问题[J].经济问题探索,2007,(5).

[5]刘宝亭.建设现代农业要着力提高农民素质[J].理论学习,2007,(7).

[6]李华.试论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07,(15).

[7](美)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人员 知识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02-01

随着国家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已进入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的时代,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但现在出现了年轻人不愿上农业院校,农业单位青黄不接的现象,大多数还是70、80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技术人员,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这样就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一、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快速、良好发展的过程。在某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科技技术武装、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使生产效率达到先进水平的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二、现代农业新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现在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大提高,对农作物的需求不仅仅是吃饱,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农业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扩展。要保证这些领域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求有农业新技术的大量运用,农业新技术的正确、快速运用就要求有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加入,这样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增长的需要。如玉米地膜覆盖技术的运用,它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起到了保湿抗旱作用,使玉米亩增产20%——30%。与此同时,其他的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农民多年来盲目施肥的习惯,大大减少了肥料对土壤的侵蚀,不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还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可见,高新技术的引入,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而农业科技人员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科技作支撑,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必须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努力工作。现代农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而农业科技人员是新技术引进与推广的主体。比如:如何应用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增产增收;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的数据技术,建立健全更全面的农业管理系统,使农业管理达到规范化、一体化。现在我们已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时代,农业越来越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因此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才能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要求。

四、 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队伍素质

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技术队伍,他们毕业于正规的农业院校,他们专门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解决了农业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大大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他们的知识是那个时代的,仅靠他们所学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是有点力不从心。比如我县农业技术队伍的现状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业院校毕业的,虽然具有中、高级职称,也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学习,能够指导现阶段农业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仅靠他们现有的知识越来越难很好地运用高新技术。因此只有对技术人员及时的更新和补充新的知识,才能逐步地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队伍,才能为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服务。

五、知识更新的途径

1.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人员,要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对自己的学习一定不能放松,要对自己时时充电,通过自学农业或与之有关的课程,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2.要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技术人员能了解最新最前沿的农业生产技术。比如,单位结合所需业务派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科技的转化。又比如,可聘请专家对技术人员进行直接培训,对不懂的现场咨询专家,这样可以保证学习效果。

3.要让农业技术人员走出去。“闭门造车”式的学习虽然是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最佳的方式。基层农技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很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网络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因此,要让技术人员到农业新技术运用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让技术人员开阔眼界,把他们的先进技术、经验、方法早点引用到我县。

总之,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新技术的应用,高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员,只有不断更新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知识;信息技术;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SL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13-1

0 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智能化信息技术从70年代末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运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内容。

1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类技术的总称。它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包括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速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的升级,是现代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内部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2 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已初见成效,但整体水平不高,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信息意识不强,对农业科技的了解比较少。我国目前已有的信息设施,尚未在农业知识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根源在于,我国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不会使用计算机,信息意识差。广大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落后,信息不灵,交通不便,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真正做到使农业发展逐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上来。

3 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首先,政府在农业信息技术及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职能不到位,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方面,没有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的功能。二是职能错位,政府承担了许多本该由社会力量完成的工作。三是政府缺乏对信息化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其次,农业信息采集的覆盖范围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兼备农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农业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面窄,实用性不强。为了解决我国在运用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于农业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出数字农业理论体系。

4 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突破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21世纪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字农业将有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增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数字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同时,数字农业是环境健康的要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数字农业研究已初有成效,澳大利亚、英国、丹麦等国家都颁布了严格的环境法律。在我国,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首先开始了“数字农业”研究。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共同取向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必由之路。数字农业具有几个显著特点: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多维网络信息系统;多源、多比例尺、多分辨率以及数据集成的网络信息系统;面向全社会公众开放的网络信息系统;农业运行机制的全面数字化。

5 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具体途径

建立涉农服务网站,充分考虑农民使用,充分考虑农业增效,充分考虑农村发展。完善农民信息素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培训,促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传播的带动,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科技推广政策的引导。推进农业信息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系统建设;国际间农业信息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机制建设;引导和支持非政府农业信息机构的发展;信息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

6 结束语

“农业兴,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大致经历和发生了三次比较引人注目的农业技术革命。以拖拉机等农机具为标志的农业机械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以现代遗传学理论等为标志的生物和化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将影响到农业发展的各个层次和环节。农业技术革命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本文就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展开了相关探讨,首先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做了相关梳理,然后分析了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同时指出了我国农业知识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基于数字农业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业信息化的具体途径。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考,获得了对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前景的一个基本认识。希望能对日后的农业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起到微薄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杜新民.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 2005,12:11.

[2] 周国民.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农业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李道亮,丁娟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