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

当前,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虽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中并未建立或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一方面,学生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还是以理论学习成绩为主,实践考核比重相对较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实践活动数量不足,也缺乏相应的奖励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受到很大限制。2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没有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现有的实践教学只是按知识结构而没有按能力结构实施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没有打破学科界线、专业界线甚至是课程界线,因此,实验只是单一的或局部的技能训练,不能提高综合技能。

3教师实践培养能力不足

从现实来看,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此,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专职教师。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职的实践教师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高职院校并没有积极地引进用工单位的工程师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理论课程教师也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锻炼,进而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教学方向。

4用工单位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聘任的大量实践教师大多只会做不会讲,更难以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另外,由于企业技巧熟练的老员工不能有效参与到教学中去,因而这些人所在的建筑工地也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这些珍贵的企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高职院校应当从建立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五个方面实施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1建立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

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实践能力评价缺失的问题。按照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激励制度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此,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并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以鼓励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首先可以改革学生奖学金制度,提高实践能力考核在奖学金评比的比重;其次,通过举办建筑实践科研立项、实践能力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要把学生实践能力,纳入学生学分积累制度,为高职院校健全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首先要使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能力指导教师也必然是具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验的专职教师。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在教育法规的范畴内,按照“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深化与用工单位的合作,并从用工单位中选取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有素质的建筑工程师聘用为临时制的学生实践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地加强理论课程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通过派遣制的形式,把理论课程教师“送出去”,安排他们到用工单位挂职锻炼,进而提升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

3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来完善。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建筑项目实训、实务综合类实践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等三个环节。首先,在建筑项目实训环节,可以采用“师徒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即由教师开出实践技能项目,学生根据具体开出的项目选择培训教师,利用每天的课余实践完成实践项目,逐步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在实务综合类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学习建筑综合事务要点,总结经验,并定期开展总结汇报。最后,在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环节,可以以高职院校社会实践类社团为载体,通过寓教于乐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原有的教学方案

,高职院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岗位实习往往都是分别进行集中培养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目的性,但往往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理论中欠缺动手能力的培养,或是在生产第一线中又忽视了理论性的思考与经验的体系化总结。对此高职院校应当在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学习形式,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此外,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也离不开必要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接触到建筑项目施工的器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理论体系。

5创建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从现实来看,建立用工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实习基地,是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性步骤。具体来说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必须具备多样化的功能,既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项目的实践基地,也要有砌体结构等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实践基地。同时,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可以采用“2+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首先要通过两年的在校理论学习与基本能力培养,且通过考核后,再于次年由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建筑用工单位进行为其一年实地的岗位实习。

三结论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建筑学专业教育为行业提供人才资源,其在教育过程中要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综合提高专业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建筑专业理论。结合建筑专业教育及美学修养概念,本文探讨了建筑专业教育与美学修养相互融通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教育;美学修养;教学

当代建筑行业面临着一场革新,传统建筑思维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结构要求,无论是设计或施工行业,都要重新调整原有的建筑构思。相对应的,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模式也要及时调整,才能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专业人才。“美学与修养”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也是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将两者融合于建筑学专业教育具有可行性。

1建筑专业教育,融合美学修养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它们虽有明确的不同但又密切联系,并且其分量随具体情况和建筑物的不同而大不相同。建筑学专业教育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另一方面,建筑学专业教育需积极融入“美学与修养”,人类对于美的认识,从原始人开始就有了初级的爱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

2把握建筑符号,引领设计风格

图式与符号是艺术作品的核心要素,不同图式与符号代表着多种多样的美术构思,呈现了创作者们独特的艺术思想领悟。基于当代艺术思潮的优化创新,“空间符号”在建筑创作作品中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分,构建筑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语境条件,从新角度展现了古代地域美学修养的人文艺术特色[1]。建筑创作是为建筑空间装饰服务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空间符号与艺术语境作为建筑创作的核心要素,可以为当代建筑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从多个角度展现古代本土美学修养的个性特色。如何塑造出更加优越的艺术效果,在建筑创作领域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展现古代图符特色独有的艺术魅力,这些是古代图符创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3引入主流文化,提升美学涵养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离不开历史,传统文化历史对乡土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从创作思想到艺术实践均承载着历史元素。建筑学专业教育中,传统艺术风格是建筑创作改革值得借鉴的,以室内传统风格为例,是指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室内风格。传统风格即一般常说的中式风格,欧式风格,伊斯兰风格,地中海风格等[2]。未来古代建筑创作要考虑“中西并用”模式,立足于古代本土艺术范畴,借鉴于国外先进的艺术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非主流文化认知度提升,建筑在中国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商业领域也开始研究建筑这一新事物。建筑影响力正在逐渐扩大,人们对建筑艺术特征研究更加深入。建筑步入发展时代,基于西方建筑基础上进行艺术改造,形成了符合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形式。

4体会民族思想,拓宽美学教育

“民族性”是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倡导从自然生态美学角度出发设计建筑,把人工思想融入到建筑塑造过程中,最终产生的建筑事物才能与人们的审美要求一致,这是建筑民族性设计取得的优异成就。少数民族建筑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色,展现了建筑建筑创作者们的勤劳智慧,为其它不同类型建筑设计提供了多方面的指导[3]。少数民族在中国民族体系里占有重要地位,少数发展关系着56个民族发展,这奠定了少数民族人工造景的民族化特性。简单来说,少数民族人工建筑都是围绕着本民族习性设计的,大小建筑都是本民族设计人员进行构思、创造。例如,少数民族地区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内外建筑结构布局形式均是按照民族需求开展,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主义色彩,这类人工建筑呈现出了民族团结主义精神的一面,把民族风格带入设计领域。少数民族地区建筑设计流程复杂多样,并且会随着设计方案要求不断地调整思路,时刻改变着建筑方案的原始风貌。必须要求建筑自然化设计做到“协调统一”原则,对土地、建筑、植物等实施一体化改造,可通过人工手绘图进行初步设计[4]。创建最佳的现代建筑组合模式,每块地形的规划既要保持排水及种植要求,又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力求达到自然过渡的效果。建筑美具有多元性,在建筑的地形规划中必须遵循建筑美的法则,符合少数民族审美标准,符合现代建筑自然化标准,这样的建筑设计才符合时代要求。

5联系社会需求,发扬生态美学

在“生态化”思想指导下,我国建筑设计开始走“生态风”,生态建筑工程受到了业界的一直追捧,充分展现了生态建筑特有的艺术文化内涵。总体来说,生态建筑具有自然性、文化性、主观性、地域性等特色。建筑创作者思维是活动的,现代建筑自然化设计也要灵活多变,在不同环境下塑造出不同的建筑效果,最终少数民族建筑设计方案才是成功的,这要靠建筑创作者个人参与建筑编排与优化处理。“自然性”强调了现代建筑地域性特点,尤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是自然化设计不可缺少的原则。设计人员要根据地区的地域情况,编制符合地理环境的建筑布局方式,尽可能建筑立最原生态的自然建筑,稍微通过人工改造便可形成新的风景。“文化”是无形的,但可以通过有形事物展示出来,现代建筑就是生态文化的实物表现,一切建筑都按照传统生态文化设计出来的。文化理念是现代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法,主要利用建筑构造与布局编制工程方案,把艺术思想与文化思想相互融合起来,这是现代建筑文化价值的综合表现[5]。对于当代建筑而言,文化也象征着民族精神,一些典型的生态文化内涵扩大了设计的宽度,“团结、和谐、美好”等思想在建筑设计中均有表现。“地大物博”是我国地理环境的特色,不同民族也有其地域特点,现代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地域环境要求。

6结论

总之,建筑学专业教育是培养行业人才的关键,全面提升建筑专业教育质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基于“美学与修养”思维指导下,建筑教育要从多个领域展开工作,不断融合民族特色、设计思维、生态美学等先进概念,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建筑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者:金景春 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田勇.基于有效目标的中国建筑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

[2]张舒扬.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馆设计思路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

[3]于幸泽.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民建教学 体现

1.引言

工民建专业主要为建筑施工企业、安装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监理等单位及各级管理部门培养从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预算、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民建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尝试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穿到工民建教学中,即“工”+“学”或“学”+“工”的教育方式,试图解决以往建筑理论课程中的通病。

2.“工学结合”溯源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之类的名词也和职业教育一起方兴未艾。其实,“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即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习而且工作,这种边学习边工作类似于半工半读的形式。有了这么一种学习方式,学生能更好地得到社会实践锻炼。学生以学习技能为学习目标,而学校则以实践检验作为教育目标。学生在企业既工作又学习,还作为学生考核的一部分,所以这类学生要接受来自企业与学校严格的双重考核。

“工学结合”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桑得兰德技术学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开始实施的“Sandwich Education”教育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发展,到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一个“合作教育协会”。2000年,协会理事会经讨论决定,将“合作教育”改名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这便是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而工学结合这个名字也就被完全确立了。由于这种办学方式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可以说,它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必然产物,也是当今职教的亮点。

3.“工学结合”教学的必要性

当前,职业教育关于“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已被普遍接受。这是因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它既要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又要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实施“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也就凸显出来了。然而,受培养观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在职业教育工民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缺乏更新,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课程内容却更新不大,有的甚至还在使用多年前的老教材。

(2)“产、学、研”体制有待建立完善,工民建的教学还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学生实际上在工地参加工程实践机会并不多。

(3)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脱节,很多学生毕业后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因此没有足够的理论作为工作实践支撑,这也就影响了在实际工作上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建筑艺术与建筑技术脱节,大量学生的建筑设计作品没有内容,都只能是一些极为表面的文章,或者只会按照建筑规范去硬套。

(5)课程作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学生忙于应付各自独立的作业,而这些学习往往都是盲目的。因为作业与作业之间缺乏横向和纵向的知识联系,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6)需要创造更好的专业办学条件,大多数工民建专业理论课程所配备的教学设备还是黑板和粉笔,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投入,也没有足够的专业书籍采购,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所提倡的“工学结合”,不是牺牲理论课程的教学来换取建筑实践教学的。相反,在工学结合理念下的课程教学,就像一条空中通道,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相互连通、紧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它将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之间形成了一个科学有效的联系,而这个联系着的体系一旦形成,就会产生非常美妙的效果。

4.“工学结合”教学的合理性

(1)工民建本身的特点符合实施“工学结合”。众所周知,工民建向来是综合学科,是实现人文艺术内容与制作形式的统一。其本质是以适于人们居住和生活实用为目标。因此,对于工民建的研究,其研究者自身就必须客观、全面,否则片面强调建筑设计的技能属性,或一味强调理论性,便会阻碍建筑专业的发展。因此,工民建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以“工”+“学”的观念与形式出现。真正的工民建专业教育只有从建筑本质出发,才能实现属于职业教育工民建专业教育独有的意义和价值。

(2)培养综合素质人才需要实施“工学结合”。因为中职学校在中国都还是年轻的院校,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多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工民建专业也不例外。在现在的建筑理论教学中,学科内容之间缺乏必有的逻辑联系,课程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系和补充,割裂了学生对事物整体性或全面性的认识、思维和创造,结果是:工民建理论课堂上似乎什么都在学,但什么都没学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通过工学结合途径。工学结合所倡导的认识观,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形成全面的、整体的认识,有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获得提高,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工民建人才。

(3)职教建筑专业的特点需要实施“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工民建专业基础理论性课程,它在整个专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可以使当前的专业学习更加完善。通过工学结合,在学生奠定全面专业素养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由此可知,“工学结合”相对于职业教育建筑理论课程来说,应该更为需要,也更为重要。“工学结合”不仅改变了各课程的组织形式,而且是课程理念的深刻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成果。

5.“工学结合”的建筑理论教学改革的应用

要实施“工学结合”的工民建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应该根据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力求知识点介绍得简明扼要,语言通俗,层次脉络清晰,不要有过多高深刻板的理论,让学生能获得相对初级知识储备。本文提出一些具体的应用措施,供参考如下:

(1)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进行技能课程的现场教学。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全过程,才能系统地掌握各个环节的基本技能。指导老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及时补救。例如: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内实验室,要求学生按照已画好的图纸和任务单进行梁、板、柱的钢筋绑扎。梁、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多长,先计算出来,然后用粉笔画好,请老师验收,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板按照“验收规范”来进行绑扎,板中部要求采用跳扎。所有的都绑扎好了,老师和学生共同进行验收,不合格的重新返工。利用这样的形式可以完善实践教学,传授就业技能。

(2)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毕业设计的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工民建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训练课,是学生实现从理论学习到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一次学习汇报,能训练学生把几年来学到的专业知识合技能通过独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在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上的指导,而对于综合运用实践知识和功能则要求进行设计技巧分析,解决完成设计的具体细节问题;经过指导老师启发式分析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结构设计和绘画等内容,必要时给予指点;要注意学生的设计进度和质量,对原则性问题进行审查和提出意见;解疑时着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熟悉设计规范及设计手册的能力、熟练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清教学计划的核心作用,突出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教学计划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充分考虑课时有限,课程多、内容多的矛盾。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工民建专业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可以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可在“建筑构造”、“建筑识图”、“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计算”等课程上有所加强;实践性教学是工民建专业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手段,也是“工学结合”的有效方式。因此,在加大实验教学比重的同时,要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技术含量,把建筑工程全过程的实验教学统筹安排,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基础》 教学方法 创新与实践

工民建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建筑工程的施工员、资料员和技术员。因此,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建筑工程基础》是中专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又是后续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的引领性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我校在工民建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以解决这些问题。

一、《建筑工程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1.中专学生的质量普遍偏低。

随着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中专的入学门槛越来越低,入学者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继续学习能力都比较差,与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水平差距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获得中专毕业文凭作为最终学习目标。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加上部分学生对工民建专业不太感兴趣,而且《建筑工程基础》又是工民建专业的第一门专门课,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专《建筑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2.《建筑工程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相对较少。

现行教材中,内容编排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不够紧密,例如在相应的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不够全面、深入,而建筑力学的知识与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结合不够紧密,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工民建专业《建筑工程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应与高职高专专业使用的教材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却是同样的教材,对于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学生来讲,部分教学内容涉及过多、过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把握核心内容,因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改革。

3.《建筑工程基础》课程安排的学时相对较少。

《建筑工程基础》课程安排的学时较少,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讲解透彻,部分内容因为学时的限制只能删掉或一带而过。而《建筑工程基础》与后续的专业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因此有必要增加课程的学时数。

二、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1.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建筑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未来工民建专业的技术人员,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比较扎实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建筑结构理论知识。工民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施工、管理等技术性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对建筑识图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

课程教学内容应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这是《建筑工程基础》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如建筑识图、建筑构造等知识,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知识。因此,《建筑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取舍,剔除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应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要有所侧重和取舍。“学以致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建筑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要为就业做准备,根据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3.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应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努力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的教学中,我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带学生去校内实训基地参观学习,采用现场教学观摩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三、结语

通过近几年的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对《建筑工程基础》课程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提高了,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建筑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需要学校、系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需求进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本质上提高《建筑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培养出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自龙.工民建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38-139.

[2]段作草.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04,(6):67-71.

[3]童腊云.工民建专业的专业教学如何为就业服务[J].专题研讨,P83-84.

工业与民用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文理念

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内容

1.1可持续发展内容

在绿色建筑中,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环境危机问题,主要以有效的方法解决环境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思想表现的较为明显。

在评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1987年,联合国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由该定义可知,在实现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中,需要在正确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特征:(1)将发展作为主题,但需要统筹兼顾人类不同时间段的发展需要;(2)强调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3)要求人需要立刻转变对待自然的态度,并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总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管饭关注的问题,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价值目标。

1.2安全适用

从当前人们对建筑的基本需要来看,评价建筑物价值的要素主要分为:适用、美观、经济、健康。而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作为指导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思想,自然需要体现上述要素的内容。

从安全性来看,其主要指建筑主体安全,并且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统计我国上世纪80年-90年的建筑安全事故来看,其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平均每年约有98.3幢楼房因为各种问题而倒塌;在2008年汶川地震来看,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国某些地区的教学楼存在抗震能力差等问题;而自2009年至今,“楼脆脆、楼歪歪”等现象屡见不鲜。统计上述现象的发展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劣质材料,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缺陷。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性这一底线。

2、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分析

为关中民居为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2.1绿色建筑人文理念应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自然性的设计原则

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天人和谐的表现最为明显,主张“天人合一、仁及草木”,而管在关中民居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自然性原则的指导思想,其应用方法主要为:①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重视保持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建设周边基地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建筑效果的重要标准。从建设情况来看,关中民居实现了居所与自然的统一,房屋错落有致的分布在丘陵之间,且基本做到了“家家有树荫、户户有虫鸣”,有效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环境;②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针对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在工程建设过程汇总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并在易于初选水土流失的地方移植绿色植被,提高了该地区整体绿化面积。

(2)坚持地域特征指导性原则

“安全适用”是绿色建筑人文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在关中民居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充分结合关中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出以下结论:关中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若一味强调“宅高、面积”势必会增加居民负担。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坚持地区特征指导性原则,确定设计的基本要求:①民居平面布设要能满足居民日常生产要求;②不断降低民居体系,避免因为出现严重的建筑凹凸现象而出现能连损失;③重视自然因素,强调自然采光、通风;④民居能满足居民的审美要求,并能与周围环境交辉相映。

2.2具体设计方法

(1)村镇布局设计

结合观众地区存在平原地貌、阶地地貌、台塬地貌等特点,在设计过程中,针对上述三种地貌的实际特点,精炼减少土方开挖,尽量保持原有生态格局。其主要设计方法见表1。

(2)建筑形态设计

①院落布置

在传统的关中民居院落布置情况来看,其院落狭长,进深大,并与独院实现了横向与纵向拼接,形成合院式民居。在绿色建筑人文理念设计中,院落依然是长方形结构,只是进深减少,并采用前后院的布局方式。其中,前院主要用于就餐、社交、居住等活动,而后院主要承担饲养、卫生间、储存等功能,强调院墙对整个院落结构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若居民有需求,则可以在门面房进行加盖,以承担一定的商业功能。

②建筑平面功能布置

由于关中地区属于寒冷地区,确定建筑平面在提高民居舒适度、解决采暖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关中地区民居设计的主要特点,根据自然条件将其划分为北冷南暖的温度分区。其中,主要功能区应布置在有日光直射的南侧温暖区,次要房间可以设置在北侧,进而形成温度阻断区,通过北侧房间合围,提高南侧地区的保温效果。

③绿色民居形体设计

结合关中地区自然气候特点,使用坡屋顶。一方面,坡屋顶满足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人文要求,能有效延续低于文化;与平顶屋相比,坡顶屋具有良好的生态型。其表现在于:坡屋顶的投影方向和建筑物的宽度,可以影响建筑迎风侧与背风侧的压差,从而影响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

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应用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强调建筑设计过程中以人为本,通过不断提高建筑整体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诠释[J].中国能源报(企业文化),2014(21):1-2.

[2]赵安启,马欣伯.绿色建筑基本人文理念阐释[J].绿色建筑专题,2013(12):30-34.

[3]陈柳钦.从人文视角深化对绿色建筑的理解[J].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建筑节能),2011(11):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