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业设计教学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精选

工业设计教学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工业设计教学应把好意识关创意关造型关科学关人文关实践关和结业关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与力一式上.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小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应把握循序浙进的7个问题.以此对形成相关的课程体系与构建学科平台。

第一意识关。建立与构建一个设计意识平台.是工业设计教育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关.是贯穿于整个设计教育的一条主线。设计意识是一种动态的设计思维.它包含了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正确思维习惯。对于进入工业设计领域即将从事设计工作.尤其是进行产品设计的人员来说.树立他们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工业设计.在设计教育中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了后能十什么等。这些良好的设计意识平台构建.为学生了解设计世界。自主学习、施展艺术构想开创了广阔空问。囚此.在设计教育中.适时的开设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等系列课程、讲座.加强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的引导与培养.加强同外界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工业设计专家和知名人士开办学术讲座,介绍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和资讯。专业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要牵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在设计教育教学中应将专业意识的培养作为长期的目标和任务.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第二.创意关。一个国家需要有创新的机制一个民族需要有创新的思想与能力。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史要有异于常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一件产品.如果小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理.将无法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也就难以为市场所接受.小能实现其增加附加值的设计目的。从这一点上说.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创意的关键又在于“创新”.它来源于创新意识和创意思维教学上应一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而淡化其过于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力一而则要博采众长.从前人的问接经验和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做到“举一反二”、“无中生有”

第二.造烈关“造烈”是工业设计特别是设计的最H_观和最H_接的载体。工业设计最初在我国的出现与普及时和和被称作“工业美术造烈设计”.并日_在很长的一段时问内都在沿用。可见造烈对工业设计的重要程度。一项设计.无论它的功能如何先进.内部构造如们精细.选用材料如们科学合理.它都将通过产品自身的形态体现出来.长短、力一圆、厚薄等基本体量以及配色力一案始终是消费者对该产品的第一印象.消费者是否接受该产品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第一印象.囚此.作为设计师.最初的创意也是以具体的产品造烈(形态)为依托.逐步完善其设计的。工业造烈设计与一般设计的区别就在于设计最初的观念中就要体现出求美的意向。工业设计.首先要看产品造烈的款式是否新颖。本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缺少艺术灵性.最终很难创造出新颖的设计学生形态创造能力需尽早在学校里培养。

培养学生基本“手头功夫”的设计索描(速写)、设计色彩、效果图(草图)、构成术等课程就构成了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造烈学习阶段的课程体系。如何掌握与运用这些技能.是摆在教师而前的首要课题造烈能力的培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一是临摹.通过对前人优秀作品的分析、理解与学习.掌握相应的规律和技术;二是写生.通过对实物、产品进行写生.提高对结构、形态、色彩、比例等的分析与应用能力;二是设计创作.造烈的主要目的并小在于能将现成的事物通过一定手段与方法表达出来.而在于设计、创作设计创作能综合考察学生对形态、结构、色彩比例的把握.体现一定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良好造烈能力的培养与造烈习惯的养成.在于平时要养成“二多”、“二勤”的好习惯.即“多看、多想、多练”和与之相对应的“眼勤、脑勤、手勤”.其中“多看、多想”比“多练”史为重要。须知平时的观察与思考对设计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仅把技术训练作为造烈练习的唯一目的.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也就是“工具”而已。

第四.科学关。工业设计要求以科学的思考和艺术的陶冶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造力培养的综合训练。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大师RaymondI}c}ewy有一名名言:“当我能够把美学的感觉与我的工程技术基础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个小平儿的时刻必将到来。”当代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我l玉l召开“科学与艺术展览”开幕式上所作的“科学与艺术”的专题发言中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小可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小开的……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而.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富有意识。”

现代工业设计相对于最初的“造烈设计”而言.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它把物化的工程技术与文化、环境、美学、市场等设计要索结合起来.协调产品及其系统与人(使用者、消费者)的关系.协调人一机一环境的关系.涉及到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生理学、力学、材料科学等范畴。设计师在完成设计力一案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宜人性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同时应考虑产品的结构、力学与周边环境的融洽程度以及用材、涂饰工艺、色彩等力一而的个性特征。

第It..人文关。工业设计广泛涉及到人文科学领域。哲学、人类学、文化学、民族学、艺术、语言学、心理学、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都在小同程度上与工业设计相关。它们向工业设计的渗透.正在产生的设计文化学、设计哲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符号学.行为心理学、生态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等对工业设计有着较大的影响。从设计哲学的视野看来.工业设计的实质是设计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力一式.而小仅是设计物。正确的设计思想应是通过物的设计体现出人的力量、人的本质、人的生存力一式。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物的创造满足人类自身对物的各种需要.这与文化的目的小谋而合:“文化就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可以预见.末来的工业设计的竟争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竟争。

在整个工业设计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课程的同时.选修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工程学、创造学原理、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中国美术欣赏、中国传统文化、文学鉴赏等公共选修课.以充实自己的人文索养.增强设计的后劲。

第六.实践关。实践是工业设计专业小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纯理论”基础上的“纸上淡兵”和“效果图”的设计无疑难以解决产品创新的实际需要。这实际上就对设计教育学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课题目前国内设计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片而强调课堂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忽视实践教学。出现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现实客观原囚一力一而.工业设计专业师资紧缺.专业实践教学人员队伍也严重缺乏,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另一力一而.“实践课”的界定也存在许多误卜_.如将“实践课”完全与理论课划清界线.而导致理论教学小管实践.实践教学撇开理论.相与_脱节囚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力一而下大力气改革实践教学

一是构建与专业培养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扩大实践教学的内容与领域使学生能H_接从企业中得到实践经验,补充课堂教学的小足.同时增强“实战意识”.体会真实市场的“残酷性”而企业则可以充分享用学生(包括指导教师)所带来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创意。

三是在师资配备上,应改革用人机制,从相关企业或设计公司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技术师和专业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和课题来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在满足教学的情况下.鼓励专业教师开办相应的设计实体.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第2篇

1、忽视行业企业竞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并出现白热化现象。众多高职院校对部级或省级、市级举办的,具有官方性质职业技能比赛给与过多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及实验设施,认为官方等级的荣誉称号分量重,有利于提升院校知名度,便于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等一系列目的,这种带有功利性竞赛心态,严重违背了职业技能竞赛的比赛意义。因此降低行业企业竞赛的参与积极性,不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化发展。即使参与了业竞赛,认为获奖的荣誉分量轻,对院校没有实质性帮助,因此会在竞赛经费、实验设施等方面降低支持力度,这种重视官方级竞赛,忽视行业企业竞赛的态度违背了高职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市场就业竞争能力的培养,这种缺乏企业行业竞赛技能型竞赛,会对校企合作产生诸多影响。

2、工业设计参赛的积极性低院校学生在职业院校所有的学习科目、实训项目等都是为以后职业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积极参与、踊跃报名各项职业技能竞赛,在比赛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能力,发现自身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培训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的参赛人员并无明显增加,甚至导致有些竞赛项目因参赛人员少等缘故,无法组队。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企业工业设计技能竞赛的深刻认识,不了解竞赛对于自身的意义,导致大部分学生并不热衷于各个项目,缺少参赛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利于选拔职业技能强、职业技能扎实的优秀人员;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工业设计竞赛不重视,抱着不端正的态度,不遵守比赛纪律,怕吃苦的态度,对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严重缺乏。

二、参与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1、健全技能竞赛制度所有的工业设计教学项目均是围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这也竞赛中打造以人才培养的理念,把学生从对荣誉的关注度转移到对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的重视。对于国家举办或省级举办的官方性竞赛以及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给与相应充足的支持,结合学校工业设计教育理念、学院特色有选择性的参与职业技能经常赛。以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来说,其行业企业竞赛更有利于职业道路拓展,通过这种形式,提前接触工作岗位,了解实际工作流程,有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目前,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许多企业加快了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步伐,许多官方性质的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不仅仅局限在了国家、省市单位,现如今逐渐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承办。因此,进一步促进了参与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竞赛的积极性。

2、营造了学院学习氛围各种工业设计职业技能竞赛,促使学生掌握的大部分技能提供了一展才华的机会,通过竞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眼界、锻炼抗压能力、增长技能知识,发现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弥补自身技能的缺陷。行业企业技能竞赛有利于对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对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提前接触工作环境,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提高了职业竞争能力,通过对自身能力的针对性训练,为以后在岗位的适应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这一层面来说,对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技能学习的全面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教学理念的实现。

3、深化指导工业设计教师的专业性学院教师对学生技能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育工作中,直接推动了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发展,自由教师自身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以及教学方式,才能高效的发挥教学工作,易于学生对专业性质高的学科理解、掌握。许多企业岗位要求的技术能力,在职业技能竞赛中都有体现,这需要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分析当下就业形势及要求所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全面了解竞赛项目、规则、注意事项等做好赛前准备,这既是对指导教师的考验,也是对学院学生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的考验,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面貌的形成。促进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与关注,为高职院校的技能人才给与高度认可和接纳。

4、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改革各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业设计技能竞赛,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于以往的教学理念已不能满足当代教学水准,让学生仅仅掌握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注重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融合的教学特色;在工业设计课程专业的选择方面,逐渐重视学科的应用型、岗位实用性;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规范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三、结束语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第3篇

1匹配CDIO标准

将CDIO教学模式引入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要求与全面实施及检验测评CDIO标准相匹配。可以尝试优先选择恰当易行的切入点进行教育手段层面的契合。1)一体化教学计划。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要反映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培养计划的确立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也要明确地将基本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的培养融于学科课程学习中。2)设计-实现经验。课程实施计划必须包括两个或以上的设计-实现经验,其一是基本水平的经验,其二是高级水平的经验。在课内外活动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产品、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环节中。在项目的早期仅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产品和系统,到后期逐渐传授难而复杂的系统设计-实现经验,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学习和项目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合并,提高综合能力[3]。3)工程实践场所。CDIO教学模式要求着力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及实践场所,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讲,则是充分利用专业设计软件、各类研究实验平台和参与设计实务项目的机会来从事产品设计过程,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培养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作为硬件条件的设计实践场所则应尽量以学生为中心,利于设计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1.3拓展CDIO培养要素在具体执行CDIO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整。包括对CDIO大纲的修改,结合专业具体特征和教学需求来完善、丰富和拓展其培养要素。专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随着时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推进过程。1998年9月,澳大利亚工业设计顾问委员会就堪培拉大学工业设计系进行的一项调查指出,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多项技能,如表1所示。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技能方面的要求也随着发展改变,当今的工业设计师需要具备与人沟通的能力、设计项目管理能力、跨专业的知识成果整合能力和资源运作意识等。这些在当时的技能要求上还未充分强调或体现。因此,应根据专业自身的发展和教育实情,对CDIO模式加以调整。成都东软学院和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于学校自身特点,提出了TOPCARES-CDIO课程改革的措施。这是在CDIO教育基本培养要素基础之上的拓展,让CDIO与教学实践过程充分结合,以获得出更好的教育成效。

2HARP-CDIO的构建

对于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单纯从工程教育发展表1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与CDIO大纲的契合Table1CDIOteachingprogrammematchedwithprofessionaleducationneedsofindustrialdesign而来的CDIO培养大纲目前尚不能完全有效涵盖中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工业设计是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应用导向决定了必须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基石;另一方面,工业设计也是典型的交叉型学科,因此立足于工程教育探索的CDIO教育模式,并未太多地涉及到工业设计专业包括某些人文类与艺术类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CDIO新标准尽管比原标准适应面更宽,更利于提高质量,但还应对其适应面进行拓展,以便更好地符合工业设计的专业特征,为工业设计师的培养及其教育模式系统化发展提供更全面的目标化基础。针对前述的发展需求和专业特征,可以将原CDIO大纲未有效涵盖的能力目标纳入,构建一种适应于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全新的培养模式,即拓展了的HARP(humanism,art,responsibility,professionalism),称HARP-CDIO,它在CDIO现有培养大纲基础上,针对性引入了人文精神、艺术素养、设计责任和职业化发展方面的理念。

2.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对生存意义和价值普遍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与追求,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的高度珍视。在针对工业设计实施CDIO教学中加入对人文精神的强调,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工业设计专业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些毕业生在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上产生了某些割裂,故而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是目前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对人文精神进行重塑,不仅需要在设计价值观上对其强调人文精神,更要通过对现有CDIO大纲进行合理的强调和补充。因此将与工业设计专业相关的人文学科课程体系进行甄选后纳入CDIO教学框架中,与此同时还需构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人文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即在价值观层面对以工业设计师培养为目标的CDIO教学理念进行强化,在具体务实的教学计划层面对以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进行实施。

2.2艺术素养

艺术方面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应的素质培养是当前CDIO大纲没有囊括的领域,正是基于前面阐述的专业特征,必须针对这一环节进行补充性构建,反过来也拓展了CDIO的适应面及丰富其教育内涵。广义的工业设计美学包含的内容已跨越了视觉审美快感内容,要求设计师不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美学修养,更要广泛地整合创造美的社会人文信息资源,吸纳多领域美的内容、形式与价值,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之美中[4]。这也正是专业交叉性的体现,不仅涉及到教学大纲方面的针对性补缺调整,还需要在CDIO新12条标准基础上新增相应的评价体现。学生艺术素养方面的体现在设计层面的转化和应用,将审美鉴赏力、视觉及心理感受转化为一种可在产品上给以实现的经验和技巧,从而赋予产品在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等环节以新的品质,甚至还可以赋予产品艺术气质和文化内涵。以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产品效果图》等技法类课程为例,在传统的CDIO培养大纲中属于个人职业技能。产品效果图若定位于单纯的技能训练,对于设计师的职业素养却有缺失,一方面,该技能的提升本身依赖于一定的美学方面的认知基础和感悟鉴赏能力;另一方面,技法不是本身目的,而根本在于通过手绘技法转化为一种普适性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还包括设计师的设计取向、艺术修养。因此,不论是从技能培养的角度,还是更为宏观的交叉学科发展的需求,对于工业设计专业人才教育来讲,将艺术修养纳入CDIO都有着必要性和务实性。

2.3设计责任

HARP-CDIO中的责任一环与现有CDIO大纲中关于个人职业技能和态度、职业道德方面有所区别。这里指的是工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设计师接受企业委托或设计任务,使得销售增加,消费者乐于使用,这是狭隘的理解,它只能说是设计师工作职责中的一部分,而设计师社会责任内涵比其工作职责内涵深广得多:设计师的设计必须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服务,即“为人类的利益设计”[5]。由于人所特有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人不仅适应着自然,而且改造着自然。这也就要求设计者将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付诸人的设计实践活动中,将人-自然-社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思考,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的境界[6]。正是基于这种设计责任,诸如绿色设计、通用设计等设计理念得到了积极探索和应用推广。丰富原有CDIO关于职业责任及职业道德的培养要素内涵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设计伦理与人文精神融入其中,是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开展CDIO教学中值得探索的地方。而目前我国设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众多,但却一直忽视了对设计责任方面的意识培养。众多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在价值观上缺失道德感、责任感,往往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逐步树立,这也是“设计生态”恶劣的基础原因之一。

2.4职业化

工业设计职业化关注的是工业设计师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在专业教育阶段促使学生尽快达到企业对工业设计师综合能力的要求,并适应当前企业管理架构之下的设计师制度,以实务设计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导向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迫切。而对于广大高校专业教学来讲,通过设计项目强化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性,形成基于项目制的工业设计课程体系,是CDIO模式下的一种针对性改革。不拘泥于课堂教学,让教学与项目设计相融合,将项目要求对应设计技能的训练,将项目进度对应设计过程的管控,同时提供各类实训的机会以及设计成果转化的机会。HARP-CDIO使专业学习无缝接轨企业人才需求,完成核心技能学习和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训,让工业设计学生在校园内通过不同类型设计项目的训练,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工业设计师的项目经验和应对能力,同时追求创新思维和原创性设计。此外,还可以探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迈向未来从事工业设计的职业生涯服务体系,缩短设计师成才时间。

3结语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玩具设计;延续性;工业设计;实践教学

1工业设计的教育现状

1.1专业定位清晰明确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工业设计教学是以就业为主的,在结合相关行业及市场发展刚需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确定,以此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及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运用能力。同时,以课程内容在将来的工作应用为出发点,建设出专业课程体系。例如玩具创新设计与实现、儿童游乐设施设计等,专业性和实用性都比较强,这种工业设计专业涉及很多个领域。考虑到相关的专业机构以及课程设置包容量太大,故在教学期间有着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培养,保证课程之间有着足够的支撑和联系[1]。这种宽泛的特性极大程度地扩展了工业设计专业的范围,可以一人从事多样设计,尽力排除实践教学时造成实践操作杂乱的弊端,让学生有着专精的操作能力。在教育专业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具有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目标和定位的精准。

1.2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当前的工业设计教育已经有意识地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实践教学进行服务。工业设计专业更是需要以实践为中心,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并行的特殊教育体系。现今很多大学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实践教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并且考虑到实践能力在学生专业综合能力中的地位以及作用,对整体的出发点和方式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并不是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发展,而是与实践教学配合,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模式。对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初步调查显示,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实际操作的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学生设计实践的积极性提升明显。毕业生在职场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及时解决很多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

1.3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

工业设计专业核心指导思想是帮助学生提升岗位适应能力,进而确保学生可以在步入社会后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然而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在毕业进入社会工作时,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这就产生了一个双向的抱怨:学生抱怨在企业无法受到重用,而企业抱怨现如今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只会纸上谈兵[3]。设计的核心是创新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上例现象说明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虽然学生能够在理论层面掌握制图知识的内容,但是,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却相对较差,进而导致面对企业复杂工作任务的情况下,毕业生无法快速胜任。实践教学可以缩短学校和行业的差距,在就业环节减少相应的问题产生。只有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进行培养,才能让社会和行业接受更多的毕业生,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双向的需求。

2实践教学的模式与实践方法的探索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后续的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实际操作,确保学生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也可以确保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保持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2.1促进实验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确保增加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比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高学生理论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将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可以增加开放性、综合性、多学科融合的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学习内容,完善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模式,确保以体系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实践学习,进而有效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建设。

2.2对学生进行校外引申教学

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应注意通过校外引申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联合教学,为学生创设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为学生设计学习内容,并注意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操,提高对工业设计知识的感性认知能力。对学生开展校外引申教学引导,可为学生创设了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也让学生认知到掌握工业设计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责任感。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为将来在社会上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

3实践案例教学———以延续性玩具设计为例

3.1延续性设计的方法

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玩具设计方向,需要通过实践教学熟悉和精通实际操作流程和整体的工作内容。以实际的玩具设计案例,为学生的学习和设计提供思路和灵感,根据延续性玩具设计的分析,掌握好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关于延续性玩具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说,玩具和用品是不同的概念,现如今很多家庭的儿童大多是将儿童玩具和儿童用品区分开来的。而实际上,在儿童成长发育期间,将产品和玩具相结合,设计出既能玩耍又实用的儿童玩具,这种延续性的设计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帮助很大,可以间接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其次是对设计要素的分析和概括。儿童玩具和儿童产品之间存在着延续性,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冲突,以产品的用途和适用阶段为出发点,设计出既实用又有着延续性的儿童用品和玩具,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表现形式,即使是儿童在玩耍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们启发智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儿童玩具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整体的造型、色彩、材质和玩法等,在玩具的造型中,需要将形态为主、情感为辅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为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可以将其设计出风格迥异的线条和形象[5]。

3.2设计实践

3.2.1设计定位。延续性玩具的设计,需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既要保证儿童玩具的多功能性,也要考虑到儿童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在某博览会上展出的收纳形式的象棋,它的棋盘通过整理,变为一个双层的笔筒,外层可以存放棋子,内层可以放置文具用品等,在对棋子进行收纳的同时还可以做文具使用。这种一举两得的设计既提升了儿童的兴趣,又帮助开发了儿童的智力和提高动手能力,让儿童在玩耍的时候就收获到成就感[6]。3.2.2设计原理。以上例的收纳象棋为例,棋盘游戏是适合5~6岁儿童玩的游戏。这一时期的孩子非常活跃,喜欢乱涂乱写,所以经常在墙上、地板上画上凌乱的记号。另外,一些比较小的文具,儿童一般都不放在笔筒里,因为放在笔筒里不方便,所以设计时也要解决小物品放在哪里的问题。

4结语

切实的教学实践是工业设计教育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回应,在玩具的设计中融入延续性,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变玩具设计的思路。在案例实践过程中,确保学生可以通过日常学习,提升自身的实操能力,确保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适应社会,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此外,结合企业层面进行分析,也增强了企业研发创新的意识,以形成体系化的创新模式;而对于工业设计这一专业而言,能够帮助其在不同的角度正视自己的定位,精准地掌握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设计的热点,紧跟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卢海霞,杨亚萍,郑娴.基于延续性的儿童玩具设计[J].设计,2019,32(10):127-129.

[2]陈兴波.工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J].设计,2014(6):135-136.

[3]李阳.工科背景下中西方工业设计教育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4]翁春萌,梁家年,曾力.基于设计产业链导向的工业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11):100-103.

[5]黄江杰,张晓明.创新创业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7(7):213-214.

工业设计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工业设计行业蓬勃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专业成为考生报读的热门专业。但是,当今职业院校的工业设计课程大多是高校课程的延续,只是略有增加或删减,一些课程并不适用于职业院校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针对高职工业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进行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工业设计;三大构成;改革策略

一、三大构成课程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是所有设计的基础,是所有专修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视觉语言。在工业设计专业中,三大构成更是作为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而开设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实用性极强的专业,所以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对此,三大构成课程就要适当地增加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再加上动手实践的机会,可以拓展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灵感,为今后的工业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三大构成教学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模式陈旧单一

在现阶段,在工业设计专业三大构成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老师的教学模式单一陈旧。一般的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本身资历较高,但是讲课较为死板,方法陈旧,没有趣味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的实践部分多半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基本的一些手绘作品。事实上,这种重复性、无新意的实践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向老师的思维方式靠拢,很难培养学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教辅书籍较少

现在的大多数职业院校在课程的安排和设计上都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课程学时的安排还是对理论与实际教学的比例分配上,都基本与本科院校相似,甚至教材也基本相同。事实上,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有很大的不同。本科院校更注重学术与理论的研究,而高职院校主要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另外,适用于高职院校工业设计方面的三大构成的参考书籍较少,学生缺少老师的建议,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参考书籍。一般的参考书内容相似,案例较为陈旧,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缺少实践课程

三大构成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设计上缺少实践类课程。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理论课程与实际课程的课时分配上存在问题。他们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教学。而实际上,适当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实践课程的安排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对实践课的安排没有进行仔细的分析,有时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理论知识不能得到应用,出现实践中缺少相应理论知识基础的现象。

三、教学模式改革途径

(一)平面构成与制图课程相结合

要想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要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方面分别入手。在平面构成的改革中,主要将平面构成与制图课程相结合,将三视图、剖视图、轴测图有意识地融入课程中,让学生在掌握形式美法则的同时对制图的课程进行拓展。平面构成主要研究设计物体的表面形式,主要是利用我们的视觉,运用点、线、面、体四种基本元素,进行编排和组合。而工科的学生不太注重事物的细节,在视觉感官中,容易忽略一些细微的东西,这就使构图缺少真实感。所以,要将平面构成与制图课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习惯,在平面构成中更好地体会手绘制图的过程和效果。

(二)色彩构成与Photoshop结合

在色彩构成方面,改革的重点是要将色彩构成与Photoshop结合,在掌握色彩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应用能力。在色彩构成的学习部分,要加强课程的实践,而传统的实践就是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手绘勾线涂色练习,其实这样做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但唯一的缺点是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用在调色上,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电脑软件实现色彩构成的实践操作。而Photoshop就是一个很好的软件,这样不仅可以省去手工调色的时间,而且这种色彩练习也更加直观。可以说Photoshop既有传统手绘的实践特点,又有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值得被广泛使用。

(三)立体构成与模型制作相结合

与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不同的是立体构成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构成能力。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要将立体构成与模型制作相结合,在学生进行立体构成创作的时候,不断加强人机工程、结构、造型等方面的应用意识。通过模型的制作可以使学生对于立体构成的材料和具体操作产生更深刻的印象。而且要注重学生对于材料选择的锻炼,使学生对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更深刻的体会,为设计活动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提出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改善现在的教学状况,为工业设计培养更多有创造性思维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华.三大构成教学的反思与实践探索[J].中国美术教育,2011(9):91-92.

[2]陈金花,李昌.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内容的整合[J].长江职业学院,2012(3).

作者:姜佳良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篇:工业设计专业造型课程创新思维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工业设计基础造型课程的现状和形式,也提出了工业设计专业基础造型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期望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能创造性地开展专业学习和工作。阐释了自主性创新思维的含义和价值,设计了自主性创新思维在基础造型课程中建构的方式,期望基础造型教学在已有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的支持下,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思维模式。

关键词:工业设计;基础造型教学;创新思维

1背景及现状分析

我国工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基本分为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两大类。工程技术类基础课程通常包括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人机工程学等课程,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一般包括设计概论、三大构成、素描、色彩、基础图案等课程。工业设计既不是纯工程设计,也不是纯美工设计。它是一种融合了科学的理智与艺术的情感,技术美与艺术美为一体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是在人类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进程中,伴随着大工业生产出现的技术、艺术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观和方法论而兴起的工业设计,不仅要求产品的设计者要充分了解科技、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同时还必须具备现代设计思想和超前的设计意识。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才能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在形态上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的有机结合。所以说,基础类课程对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当重要,不论是在学校时期的概念设计或者以后在公司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际的设计实践,工程技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的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近年来,国内的美术院校(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的设计专业)都根据国外最新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对基础造型教学进行了改革。例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强调突出个性和创新精神,老师把各种艺术原理、艺术规律、艺术思潮、表现技法介绍给学生,并在原则方面做出指导,在强调多元性、开放性的同时,更强调基础造型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和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感觉。目前,关于自主性创新思维方面的阐述和研究还比较少,在高校基础造型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运用这样的一种新型思维模式的情况罕见。因此,在基础造型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的建构,是深化这种创新思维模式的一种必要尝试。

2基础造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建构方式

在分析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院校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出现的问题,尝试提出基础造型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建构方法。

2.1基础造型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富有创造性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可以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基础造型教学作为视觉形象研究的类型,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基础造型训练,认真感悟对象。只有在素描时注入设计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增进设计内涵和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素描造型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意识

教育家梅纽因说过:“学生的动力首先还得来自学生,这一动力正是我们必须从他们身上去发掘的。”要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自主获取知识、创新灵感、发展个性。

(1)主动发现客观物象,培养创新思维。要求学生在自然界中主动寻找和发现客观形态,发现其独有的质感、肌理和结构特点以及组合方式的构成化特点。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对客观形态的自主性寻找心态,养成主动寻找和发现富有设计感形态的习惯,自然形成富有自主特性的创新思维模式。在创意表现素描中,可以参照客观形态进行相关的联想和变化,把客观现实形态和情节变为幻想。这要求学生主动链接客观形态之间的关系,形成物象之间的关联性联想。

(2)物象的组织和构成中的创新思维。基础造型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地挑选和组织摆放静物,同时融入自己的思维和观念,使原来被动的学习方式变成互动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意识。打破思维定势的静物组合方式和常规的静物选择方式。传统的物体组合主要包括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量组合、质感差异组合等。为了避免常规式的摆放方式,可以用悬挂、倒挂、垒积、包扎等多种形式进行随机性摆放,在组织过程中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组织静物摆放锻炼自己的空间组织能力,如形态的主次感、疏密感、整体风格特征的一致性等。这种创新思维形式对于未来的设计组织视觉形象和空间形态布局有很好的帮助。

(3)实践训练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思维路线和风格特点。例如,在结构素描和明暗精细表现素描的分组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构图组织、画面取舍、表现形式风格、纸张的选择、工具的使用等方面运用自主性创新思维来考虑。

(4)表现形式上的创新思维。培养抽象表现、意象表现、超现实主义表现、解构与重构表现、形态联想表现、仿结空间表现、置断空间表现、异面空间表现、混维空间表现、矛盾空间表现、装饰表现等形式上的创新。加强画面形式的语言表现是基础造型教学的一种追求,具有个性风格的创新形式是推动创新思维的重要力量。

总之,高校基础造型教学阶段建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在大学初期就养成主动性的、个性化的、富有创新性的思维习惯。在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中自主寻找相关的设计素材,积极去发现——组织——创新思维形成创意。这种延展性还将陆续体现在对其他设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基础造型教学解决的不仅仅是造型基础问题,更深刻的是思维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持续影响。

参考文献:

[1]陈全栓.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C].2006年全国工业设计研讨会论文集,2006.

[2]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教育[J].成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1).

[3]汤军.产品设计综合造型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蔡瑜琢.瑞典、芬兰和丹麦的高等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5]林广远.新思维临摹:设计基础创意速写[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9

作者:曹晓玲,贺艳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

第三篇:工业设计专业英语互动性探讨

摘要:从互动性的教学内容,互动性的教学成果展示以及互动性教学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互动性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性;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

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被动听讲”的工业设计专业英语教学让原本对英语兴趣不高的理工科学生,更加提不起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不理想.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互动性工业设计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参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者、参与者和实践者”(程玮,2006),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英语习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英语习得的主导地位,教师英语教学的引导作用,从而弱化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被动性”.

1互动性的教学内容

1.1互动性场景对话的设置

在正常授课的中设置互动性的场景对话可以及时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在正常教学中,增加了模拟英语面试场景.笔者事先准备5-6个面试场景,给出相应的关键词和句型,让学生预热准备.笔者将班上同学分为3-4人/组,小组成员轮流充当面试官和应聘者(2-3人为面试官),其他小组同学担任裁判,给出相应的分数.在每次模拟面试完毕后,教师先点评,再给出分数;教师分数占总评的60%,而学生小组分数占40%.这样的模拟面试场景既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又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入内,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学习真正的“主导者”,为他们日后进行面试预先做好准备.

1.2设计作品PPT展示设计

作品PPT展示仍以小组形式进行,要求学生分工合作,从设计理念、造型设计、材料选择、人机互动性、成本等方面进行英语论述.展示结束后,别组的学生对该小组同学提2-3个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并加深学生们对于整个设计流程的理解.

1.3“角色互换”课堂

“角色互换”课堂已经不是新的教学方法,但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还是益处良多.笔者挑选一篇关于国外参赛表格讲解的课文,让学生分组事先进行准备,学生们充当教师,而教师作为“学生”听讲.如此“角色互换”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深入了解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1.4“头脑风暴”讨论

教师就某一产品的设计为议题,让学生们运用英语讨论每个产品的优缺点,集思广益,效果加倍.笔者曾以中国传统餐具的改良设计为议题,引导学生在课题上对该类产品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创意构思,并以英语口语方式进行创意陈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口语能力,还巩固了创意思维的开发能力,为今后开展国际性的设计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

2互动性教学成果展示

以往,很少学生会用心看教师批改的作业,最后修改的结果就不了了之,教学效果甚差.而互动性的教学成果展示则是转变这样被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教师先展示分数低的英语摘要翻译,让全班同学找错误,找出错误多的小组可以加分,纠错完毕后,为了给学生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教师让学生再重写一篇摘要翻译.这样的“改作业”不仅增加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作业讲评也变得更有意义.接着再展示优秀的英文摘要翻译,让学生找到翻译的“闪光点”,这样能加深学生对高阶词汇和优秀句型的掌握,并恰当的运用.

3互动性教学反思

3.1对自己课堂互动性教学的反思

通过对自己的互动性课堂反思,将课堂互动的体会和感受记录下来.互动性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改进和完善教学.互动教学的反思要求教师不仅要记录成功之处,如达到的教学目的、引起的互动氛围的做法,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等,还要记录不足之处,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并在原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对提高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教师需对其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进行深刻的反思、探索和研究,吸取经验教训.

3.2听课

教师可以到校内外的优秀教师课堂听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有效的途径.通过听课,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等,将讲课者开展互动性教学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进行对照,使自己少走弯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3引导学生总结和反思

教师在开展互动性教学中,应及时有效的收集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在互动教学的总结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思考和反馈意见,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意见,共同促进互动性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程玮.论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作者:苏小燕,杨永福 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工业设计教学方法思考

摘要:为更好更高质量地培养社会实际需求的设计人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教育者来说,教学环节中我们需要跨出传统艺术教育的框框,寻求设计教育更合理且更开放的模式,真正实现“设计实践”与“研究学习”两者的结合,教学过程以传递设计思维方法为主,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多学科交叉的开放式设计及真实情境的社会设计实践。

关键词:设计实践;研究学习;整合知识;学科交叉

1前言

面对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强调创新与融合,这对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未来,设计行业将要求设计者拥有整合知识的能力,这种知识获取能力并非仅仅通过传统的课堂理论和“概念造型”教学方式能够获得的,而是我们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走进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完成“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产物。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综合能力,合理配置资源再进行整合实践的设计活动。“设计实践”与“研究性学习”两者并不冲突,这里所说的“研究”并非所谓的书本理论性研究,理论往往来源于实践,离开设计实践谈理论是非常空洞的,而真正的学习应该是通过研究提供知识来配合实践活动,在设计实践过程中不断产出合理细化的知识来支撑研究性学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设计实践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很高,其本质是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本身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来迎接挑战。

2实践研究教学体系中师生关系的探讨

实践与研究为核心的课程目标即是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身不断的积累形成较好的组织设计能力,以此来满足社会不同产业对于嵌入式设计人才的需求。在组织实践与研究性课程环节时,教师要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自身仅作为思维引导者为学生提供帮助,甚至关键节点能够加入课程环节作为一名“经验参考者”对学生提供帮助。对于实践研究课程的建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选课题对于学生参与实践及研究兴趣的培养;

2)引导学生对于设计环节能够报以创新的态度,并且坚持研究的科学严谨性;

3)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体验式学习,而并非书本式学习;

4)培养学生多方沟的通能力与综合表达的能力;

5)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关注社会实际及发展的责任心与使命感。

选题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设置范围,过程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通过设计研究不断地将课题细化明确,最终在可行条件下实现落地以让其获得设计成就感。鼓励学生课题分组进行,促进学生自我组织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接触不同专业的教师利用身边资源促进跨学科团队的组建,培养多视角的创新型人才。3实践与研究性教学过程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过多地聚焦在设计结果上,而忽视了学生在过程当中设计“经验”的培养。企业大多希望能够招收有“经验”的设计师,所谓“经验”是不可传递的,是需要学生个体在实践中不断磨砺出来的,实践与研究性教学过程恰恰能够摆脱无意义且不切实际的虚化设计,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与能力。在这里,总结实践与研究性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环节:

1)课堂思维方法的传递;

2)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整合知识;

3)设计过程中多方实践与评估迭代;

4)尝试对设计成果的发展与应用。

3.1思维方法的传递阶段

大多教科书都是作者带有自我逻辑或常见架构式的专业知识点的罗列,且其专业性质较强,但我们知道一个“设计问题”往往是很多问题的集合,不能孤立地去看待某一专业领域,好比《设计心理学》课程,以某一服务类产品展开探讨与设计,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心理学知识往往是空洞的,一般需要设计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思维方法的传授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不同的题目,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组研讨,老师要做的工作就是课前将如何研究这样过程的思维路径进行拆解,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学生探讨研究思路,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合理地分析问题,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能需要运用到“心理学”当中的某些知识点的时候,他们能够自己去揣摩如何去合理运用相关知识点,这样才能较好地达到“引导”效果。

3.2探索知识、整合知识的阶段

在设计研究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寻找知识和整合运用知识,往往比固化的理论定律更重要。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知识的整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学习过程中比较艰难的一个阶段,当然对于整个教学环节是需要老师可以参与小组对于“新”知识的创生过程的,往往难题就在于设计会根据不同情况变得灵活和多样,这其实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深度考验。通常在研究环节我们会经历三个阶段:基础构建、深度探索和突破创新,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才能引导学生产出较好的成果。基础构建首先是构建“高效”的团队,最重要的就是组织学生构建好团队,能结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优势和兴趣来定,好的团队是成功的第一步;再就是构建基础认知,对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知识追溯和解构,比如需要了解相关结构工艺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应的生产加工厂,或者通过拆解来了解结构和工艺,鼓励学生更积极地面对问题,有自信心,知道可能需要了解和熟悉哪些方面的知识作为储备,先能领进“门槛”,才能进行后续相关,当然这个阶段也是教师本身学习交流的过程,教与学是互相推进的。之后对于“人性”的知识和“物质性”的知识乃至“技术性”的知识进行整合并作出合理延伸,作为设计目标的知识支撑;拥有知识关联性以后才能进行创新突破。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在过程中积累大量的不同领域知识点和逻辑关系再梳理,因此,整合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3.3实践与评估的阶段

这个环节是目前设计教育环节非常容易会被忽视的部分,学生的认知中往往从设计概念到设计方案是一个美化修饰的过程,有了设计概念只需要对概念进行实体化就可以转换成设计方案,中间只经历了艺术美化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有很大缺失的,因此,这是笔者将实践与评估环节单独提出来谈的原因。实践的重要性不用多言,我们说一个“成熟”产品的诞生往往要经历很长的路程。这段路程需要设计师在其中不断的实践迭代和创新,同样在教学环节中,真正教学生学会如可考量从概念到产品,需要实现原理、结构、人机、材料、工艺、美学造型、细节等的推敲、完善,而往往这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动脑和动手来构建模型来推敲,既有场景模型又有原理结构模型等,这样一个好的设计师才会被慢慢地磨砺出来,设计师培养出来的往往不是所谓的书本知识,而是获取更多实践性的经验,比如一件产品的诞生需要采用什么加工工艺才能实现美感和制造效率成本的协调,所以很多设计需要动手去操作,包括玩转一些材料、尝试制作结构和进行深入的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实验模型的推演往往比最终模型显得更为重要,现在好多地方学校对设立相应的配套实验室并不重视,或者有设立相关实验室但却不让学生使用,最终形成摆设,包括好多教师都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也无法传授学生相应的方法。设计评估给设计实践带来了很好的反馈和重新认知,教学环节中更需要把握学生不断地能够回头看自己的实践过程,不断地反思,才能顺利进展下一段的迭展。在建立好设计目标系统以后,需要不断地在过程中评估自己的方案。

3.4发展与应用的阶段

这个过程是对课堂的一个拔高和延展的过程,设计经历了初期研究、概念、设计迭代、设计方案、设计成果的过程,除了过程中积累到的知识以外,成果的发展与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就自己的作品实现转化,用于真实地服务于社会,容易生产加工的物件可以借助校园的大学生创新经费,将设计成果真正地“活”起来,面对真正的消费者,从而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到真实的设计如何运作。高校一直鼓励艺术设计学科的产学研结合,设计能够结合生产实际,并且在结构、材料、工艺技术、生产成本、价值工程、组装、运输等多方面给予考虑和问题解决。可以组织与专家、生产者进行对话。设计不能只停留在“学院式设计”的层面上,不能出一个课题,只是快速的课题训练,一个礼拜出一个方案草图然后建模,渲染完成设计,我们或需要考虑推动我们的设计具有一定价值融入到市场中去,让用户让生产者去评断,通过可行的方式实现生产与进入社会。

4结论

工业设计是一门实践应用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才是设计学科真正鼓励学生去践行。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有开设工业设计专业,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来源于传统的艺术教育,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思维。学生在设计方案的表达上愈加倾向于视觉和“抖机灵”创意概念的表达或是所谓的“专业知识”,而轻视了好多设计领域更多需要关注的环节:对于市场用户的研究、与客户沟通对话的能力、材料结构与生产工艺、技术统筹管理等多样知识,整合知识管理能力的缺失,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也很难真正地从事到设计嵌入产业的工作中去。而是结合当下创新研究性产业的实践与应用型研究,培养学生能够结合社会的实践和应用来通过设计做研究。而我们通常说真正的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学会去分析、理解与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设计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林涛,,设计研究:研究什么与怎么研究,清华国际设计管理大会论文集,2009。

[2]陈苑,从知识传递到研究性学习——工业设计课程《综合构造》实验教学初探,设计,2005年11期。

作者:张玉峰,曹曼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五篇: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的思考

[摘要]工业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活动,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中,引导了创新,促进了商业成功,给人们提供了更好质量的生活。对职业学院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

工业设计旨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降低运作成本,国际设计业务也在慢慢向亚洲和中国境内转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内需市场的持续扩大,国际设计界开始持续关注中国,各类国际设计资源已开始向国内集聚,谋求新的发展。德国红点奖机构主席彼得•扎克一年内先后4次来华访问考察;日本国宝级设计大师喜多俊之也是三顾广东工业设计城,并最终设立个人设计工作室,他甚至预言,中国将在未来10年内成为工业设计大国。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教学培养优秀工业设计人才,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教学空间形式是核心。

一、职业院校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构成

(一)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构成

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按照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的职业可以分类为:工业设计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传统工艺美术类专业。此类型专业是围绕工业设计行业职业岗位和学科本身发展特点设置的专业,反映了工业设计类行业主流和本质特征,是工业设计专业体系的主体和骨干。工业设计专业立足于本地区,面向各类中小型工业设计企业,为工业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和三资企业等外向型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产品造型思想,能够结合消费需求、市场流行趋势,综合应用工程技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服务于工业设计行业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目前,这类专业主要有产品造型设计、雕塑艺术与家具设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玩具设计与制造、染织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皮革制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及专业方向。“工匠精神”是工业设计之本,是打造高质产品的唯一途径。在当代语境中,工匠精神更多指的是一种坚定、专注、精益求精的时代精神。即使在规模化的生产时代,设计师也要传承工匠精神。工业设计师是真正的手工艺人,因此,要求在工作室和实验室里,对职业院校工业设计学生进行手工技术的彻底训练,是艺术生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学校为作坊服务,因此,职业院校工业设计没有教师和学生,而只有师傅、工匠和学徒。教学方法也随作坊的特点而定:避免一切僵化;创造性至上;个性自由,但学习纪律严格;学生参与到师傅工作中去;为学生找工作;全体师傅和学生大合作,以求得逐渐使组成工业产品的所有的构件和部件达到和谐;和国内手工业和工艺的领导人物保持经常的联系;通过举办展览会和沙龙活动同公共生活保持联系,并解决专业上的相关问题。

(二)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特点

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特点:

1.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能力。能熟练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产品设计、包装设计,运用CorelDRAW10进行平面印刷排版设计制作,运用犀牛进行产品设计制作,运用3DMAX进行三维制作,设计产品效果图。

2.产品造型设计能力。能够熟练掌握产品策划、设计、制作知识技能,对企业产品进行系统规范系列策划设计、制作。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专业性工业产品创意设计工作。3.产品模型制作能力。能根据市场策略、产品造型目的、产品样本,产品造型进行系统规范系列策划设计、制作。

4.产品造型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业设计的手绘表达能力,工业设计的电脑效果图制作能力。

5.产品营销能力。具有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策划、产品销售、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维和新战略

中国高等职业工业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新思维和新战略,关键是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工业设计行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明确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面向的职业岗位,参照企业各个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依托须校企合作平台,进行了课程体系的解构和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对核心课程进行了整体教学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工业设计整个业务环节和业务流程操作,所以专业按照岗位技能对课程体系进行了解与重构,并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制订专业课程标准。工业设计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以及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是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工业设计职业院校教学空间的设计,是在适合新的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三、产学研模式下的工业设计职业院校教学空间的设计思考

职业院校注重职业方向的培养,理论课程比较少。办学目的上注重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职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应该更注重开放和互动性,小班上课和引导型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调动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小班的空间形式可以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空间模式。

(一)基于原有传统教学楼的空间改善

原传统教学空间大多还是参考20世纪初欧洲的教学空间模式。对称式的布局,规范方正的教室空间。此类的空间可以体现教学的严谨,但对当今提倡学生动手、动脑为主的主动学习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过大的理论教学空间不能为后排的学生提供更多和教师互动的机会。可以考虑对大教室进行适当的分隔,把固定座位变为可移动座位,减小授课班型,使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

(二)几何型平面空间

动态的几何型空间平面。从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学习知识,变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教师到学生中来,发现问题与之共同讨论解决。教师授课的状态发生变化,教学空间的形态也需要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矩形空间。扇形或多边形、圆形可以使空间更活泼自然。围坐的教学形式。在新的工业设计专业建筑中,教室空间的平面上可以采用弧线形式分隔,围合成扇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小型理论教学空间。像路易•康提出的在树下讨论的围合形态,教师在教室的中间,周围有学生围坐,形成自然融洽的气氛。采用阶梯形教室,学生坐在较高的位置参与讨论、学习。

(三)非直线型立面

在立面上可以采用传统的直立墙面进行分隔,或采用倾斜的墙面或不规则形状墙面。由于现代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理论教室也需要配备电子设备、投影等,过大的窗口容易影响观看投影,所以可以考虑在立面中部开设窗口进行局部采光,室内照明主要通过人工光源进行控制。教室内的颜色可以选用比较有活力的色彩,或者动感的图案进行装饰,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四)非直线型的立面

整个空间采光设置柔和的光线,并保证操作界面有足够的采光。由于较大的开窗会使电脑显示屏幕上产生眩光,此类教室可以采用较低位置,长窗的开口方式,在白天时可以提供室内一定的照度,并且起到通风的作用。

(五)特殊数字界面创作

教室比如摄影棚、录音室,对于空间私密性设置要求较高,属于比较特殊的数字界面创作教室。此类教室需要考虑到密闭性、隔音性、控光良好等需求。需要设计较小的空间,可以根据教室内的需求确定教室的平面形状,多边形的平面布局方式也适合此类教室使用。2012年12月9日,国家领导人参观考察广东工业设计城,并给予了“希望下次来时,能见到8000名设计师”的殷切期望,这是对佛山设计产业和广东工业设计城建设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寄予的厚望。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体系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培养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要认真研究工业设计教学空间,而且要把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的教学空间作为学校企业合作的核心,且符合工业设计这一行业和专业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培养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人才的院校和教育工作者,要对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诸如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名称、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人才特色、就业优势、办学模式、教育教学体系等相关课题逐一进行归纳、总结、规范和提升,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工业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