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于2012年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也已经在2014年开始实行。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进入了新的阶段。消防单位作为性质事业单位中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提供的消防应急事件处理、消防知识宣传等服务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难以获得直接经济收益,因此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单位的正常运营也需要政府财力的不断支持。在新时期,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增长的财政收入、支出也给消防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消防单位必须不断增强单位内部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正视当前单位内部存在的财务管理缺陷,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管理联动监督机制,提高单位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率,最终促进消防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二、当前我国消防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一)部分消防单位预算编制水平较低且预算执行度不高

在我国,消防单位实质上需要肩负起人民群众消防安保工作,对人民财产、生命安全负责。对于这种外部性极强的服务单位,必须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维持其正常运行。因此,消防单位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为财政资金拨款。目前部分消防单位内部对于财务资金预算并没有较高的认识,某些单位领导认为对于消防单位而言,其日常财务活动便是找上级要钱之后将所要到的钱花出去。这导致部分消防单位在进行资金项目支出时,不进行提前项目列示,随意性较大。同时,某些消防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工作,并没有进行系统性调研,也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造成最终预算执行度较低,超支使用情况严重。另外,部分消防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是根据上年预算编制数进行增量预算,这样造成预算额逐年累计上涨,但是资金使用效率并没有提高,部分不合理项目可能会长期存在。例如,K地区的消防单位已经于2014年开始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但是由于单位内部领导并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管理的重要性,还是存在老想法认为预算就是走走形式给上级进行审查所用,因此该单位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重要项目遗失严重,造成单位内部工作难以按照预算执行,预决算存在巨大差额。

(二)部分消防单位内部对财务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较为松懈

消防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其本身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管理方式就和一般外部企业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由于消防单位作为事业单位本身并非以营利为主,因此会计记账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而外部企业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经营目的,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的会计基础。目前,部分消防单位由于内部会计财务制度完整性尚缺,且由于单位财务信息对单位继续长期发展并没有重要影响,因此单位内部对财务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处于接近真空状况,财会监督只会发生在年终审计及社会日常监督上。这导致财务会计部门在全年日常工作中受到的监督管理较少,内部审计力量薄弱,且一般内部审计力量多来自于财会部门内部,因此造成财务部门的责任性和主观能动性不高,对于单位发生的具体经济事项多采用事后审核的方法,因此部分已经支出项可能严重超预算,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也不利于单位未来发展。

(三)消防单位的经费来源为财政资金拨款,局限性较大

由于消防单位属于国家直接拨款从事日常工作的单位,其进行的单位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及该地区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建设费用大多由国家政府承担。但是,由于当前财政收入有限,且需要财政拨款的事项过多,消防单位的经费来源便有了很大的局限性。造成部分消防单位存在基础建设力量跟不上发展迅猛的经济需要。而这就造成部分消防单位采用了以包代管的方式进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未完工项目数量增加,基本设施的质量难以保证。对于消防单位而言,财务管理不单单需要考虑收入和支出问题,还需要考虑资金使用效果。因此,必须对存在局限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例如,S市消防单位按照上级要求需要于某一经济开发区布建新的消防安全设施。但是由于该单位该年度财政资金拨款难以支撑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消防单位又必须完成上级要求。于是消防单位通过以包代管的方式进行设施建设。虽然该设施最后建设完工,但质量难以达到规定要求。这无疑是对财政资金的浪费,也给当地消防安全保障带来了一定隐患。

三、新时期下消防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

(一)增强消防单位预算编制过程管理,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新时期下,消防单位想要获得持续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必须要在财务管理方面逐步符合消防单位的发展要求。增强消防单位预算编制过程管理的同时提高单位预算执行能力,可以从预算角度对单位财务进行可靠控制。对于消防单位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阶段改变当前预算管理现状。首先,逐步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模式,零基预算编制模式是不基于以往年度的财务预算项目进行预算的重新编制。这一过程工作量较大,但是存在很多增量预算编制模式难以达到的优势,零基预算编制可以基于未来年度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预算项目,同时还可以剔除部分不符合单位内部发展规划的预算项目,对于以往年度,带来较好收益(外部性较高)的项目适当提高预算额度,而对收效较少的项目逐步消减预算额度。其次,必须逐步提高预算项目的执行能力。预算与决算是控制单位财务的重要方法,消防单位的财务部门必须明确资金批复手续和制度,对于不符合预算项目要求的支出项目需要请示单位领导后才能进行资金批复,对于绕过领导直接开条试图获得资金批复的行为进行严格批评教育,并对当事人进行相应处罚,以最终提高预算执行能力。

(二)加大消防单位内部对财务会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在新时期下,消防单位想要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能力,对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过去,消防单位对财务会计部门几乎不存在监督管理权利,财务部门的资金项目支出一般只要经过年度审计便很少受到其他力量的监督。当前,为了加强对于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监督,消防单位内部员工也需要加强监督管理意识,对于非正常项目支出可以通过非实名举报等方式进行举报,同时对于不合理项目支出可以给出相应的意见。这种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财务会计部门自身管理的意识和水平。另外,以往消防单位的经费支出项目多采用事后审核的方式进行项目审核,容易造成即使事后审核发现项目支出不合理,但是因为已经发生难以撤回而最终造成资金浪费的情况。因此,可以逐步改变经费支出项目审核方式,由事后审核逐步转变成事前事后双时点审核模式,在事项支出前便对该事项的支出额度进行明确规定,给出合理支出范围,对于超出支出范围的资金进行问责,这样必然会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财务会计部门的谨慎性。

(三)整合消防单位内部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新时期下,消防单位财务管理不单单需要考虑资金的收入和支出问题,还需要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未来年度的预算编制有据可依。当前,部分地区消防单位由于财政拨款金额难以满足消防单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而存在对基建设施项目粗制滥造、只图表面完工,而不考虑设施是否可以投入正常使用。这种现实状况造成财政资金的大量浪费。一方面资金拨款不够,另一方面粗制滥造的基建设施又占用着大量资金。因此必须对消防单位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以完工但是质量无法满足需要的基础设施进行质量改建,对于正在施工建设的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基建设施数量,保障消防单位的持续有效发展,也提高了全社会的安全保障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经济效益

一、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认识

1.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受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本管理比较粗放,财务数据只是被动反映企业的收支,不能及时全面地反映真实的收入和成本费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行“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能给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企业隐藏着诸多的税务风险、财务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成长极为不利,财务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2.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大家都在谈“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很少。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抓工程任务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许多人还有“计划是龙头,财务是尾巴”观念,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不是算出来,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节流”作用即控制把关作用,加强财务管理的观念淡漠。

3.财务人员素质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建筑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野外工作,施工任务点多、线长,客观上管理难度大,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之部分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或有章不循,财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各种原始资料、台账、核算资料不全,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准确,出现了“资产不实、成本不实、盈亏不实”的“三不”象,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使领导认为财务部门只是一个“报账员”的角色,是管理者的“工具”,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财务部门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4.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体制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我们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是国有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束缚,投资、企业决策必须层层上报审批;另一方面是市场对独立企业法人各项要求,企业必须把握时机、灵活多变;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财务管理体制还是“生产型企业”的模式,已不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5.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手段落后。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但是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的水平较低,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大部份时间是在从事“财务核算”而不是在从事“财务管理”,使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财务部门的预测、决策作用发挥有限,财务信息的不及时,影Ⅱ向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

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财务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过程中,由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资本市场的逐渐建立和发展,施工企业也不可能单一从事建筑业,也会向着经营多角化的方向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愈发显得重要。会计信息已成为上级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部门了解企业业绩、生存、发展能力、获利能力的主要依据,也是做出投资决策、加强宏观管理的主要依据,只有加强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

2.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的流动性强、生产周期长、涉及面广,工程价款的结算方式、成本的预算及考核等财务管理工作与其他企业有许多不同之处,财务管理牵涉到工程投标、建筑生产、材料采购、竣工结算等多个环节。通过核算、分析、对比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找出日常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从此可以看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它是企业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的实施,就是要求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按《会计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秩序的正常有序。

3.实现企业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改革现行的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选聘懂经营、会管理的经理型人才管理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业绩的考察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对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经营者的业绩,以对经营者进行奖惩。只有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夯基础实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才能保证经营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完整。

4.实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目标的需要。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本质就是谋求“利润最大化”。企业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国家政策、法律、法令和财经制度,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为目的,合理组织资金运动,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综合价值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加强完善企业包括财务管理在内的基础管理工作,基础施工企业才能增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加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途径

1.全方位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我们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会部门应参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如果财会部门只“记账、算账、报账”,财会部门的“财务管理”只能是“理而不管”,财务监督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我们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脚踏实地,采用层层递进的多道财务保安防线,实现财务管理的法治化、科学化。还应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以成本、效益为核心,通过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支增效,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企业管理基础。

2.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施工企业应按《会计法》的要求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会计核算、内部稽核、内部牵制、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的财务制度,为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企业财务人员有章可循。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构建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了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防范经营风险,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要在“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指导下,大力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构建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应具有有效实现预算体系、报告体系、收

入管理、支出管理、资金管理的功能,具有有效的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管理的需要。

4.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工程施工成本一般比较高,各种物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总成本30%,有的甚至更高。必须有效控制材料费用的支出,这对降低工程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避免停工待料现象发生;材料的领用应严格控制,定期盘点,随时掌握实际消耗和工程进度的对比数据;抓好工程质量,避免材料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对于周转材料要及时回收、整理,使用完毕应及时退场,这样有利于周转使用和减少租赁费用,从而降低成本。

5.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施工生产周期长,流动程度大等特点,容易导致资金使用管理分散,加之一些工程项目资金到位情况不同,使资金协调运作比较困难。只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资金运行监控力度,保证资金合理安全使用是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措施。为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资金核算制度,把好工程资金控制关。推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所有的收入都必须先打入施工企业开户银行,然后转入其内部银行账户,然后由财务部门扣除应交管理费、税金以及代垫费用后视工程实际已完成工程量进度情况和资金使用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的集中调控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6.实施会计委派制,强化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筑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强,有时项目部远离企业驻地,只有财务人员现场实施财务管理,常会出现项目经理要求处理的业务,会计人员认为违犯财务制度不能办理的现象,一边是领导的要求,一边是制度的约束,常搞得会计人员左右为难。实施会计委派制后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地位,有利于保证会计人员按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处理财务业务,提高财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性,强化财务监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维护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防范经济犯罪,抑制腐败,是保证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7.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施工企业要实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制定了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财务制度后,重要的是要有一批“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的财务人员保证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保证及时、完整、准确的向企业领导提供经营管理所需的会计信息。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财务人员,是施工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展,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的要求越高。在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方面,主要注重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招聘中,要注意选对人,选择那些掌握新会计准则技能,吃苦耐劳,而且有进取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二是在工作中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及时掌握更新的会计政策与方法,促使会计人员能主动更新相关知识;三是管理考核中,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与考核,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工作,信息管理,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D412文献标识码: A

1.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传统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已经呈现出不适应性,财务资金管理中的问题愈加突出,财务风险也日益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信息不具备准确性

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对信息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上的表现就是及时掌握真实准确的信息来对物流和资金流进行控制。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和不集成等问题比较突出明显。企业各部门自己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为其他部门共享信息方面显得比较消极不及时,人为制造信息孤岛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高层的管理人员、决策人员比较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财务信息,不能对整个财务状况有整体的了解。更严重的情况是,有时候相关部门人员非但不能及时提供财务信息,有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截留信息状况,甚至提供虚假信息,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报表数据失真,信息的不真实、不准确不但影响了企业高层做出正确的科学决策,而且还影响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社会监督效果。

1.2缺乏监控力度

很多公司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金运作情况都存在着监控不力的现象,更有一些人为操纵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私自挪用资金,设立小金库,实现转移或侵吞资产的目的。虽然这些企业公司有设置一定的职能部门,也有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却没能够充分掌握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有效信息和渠道,因此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很多的企业领导不能全面正确了解公司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又不了解经营情况,常常会出现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的意志走,监督功能往往成为摆设而流于形式。

1.3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在货币作为媒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金流要做好把控作用,树立以资金流为核心的观念,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利用和使用效率。但是,目前有不少的集团企业,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的问题比较突出,也是企业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子公司多头开户,致使资金的管理分散,严重失控;有些企业投资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置企业的能力和发展不顾,导致资金的损失;最后,资金占用不合理,拖欠贷款,周转缓慢,这一切都影响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顺畅运行。

2.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

财务信息化管理说到底就是信息化技术应用活动的管理,分析工作流程优化的需求和要点是关键,通过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传递等工作需求,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才能摒弃不良习惯,满足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

2.1加强分析财务信息化管理需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有顺畅的工作流程作为前提保障,工作流程科学合理能够促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内容的执行,所以为了确保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强化对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特点以及具体流程进行分析。具体要做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及部门的设置情况,深入了解做好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工作流程及信息渠道有什么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可以把握如何进行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从而保障工作流程优化的科学性、合理性。

2.2建立工作流程优化的评测体系

建立工作流程优化评测体系,首先要根据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对工作流程的需求和优化流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其次,是要从满足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需求出发,将重点放在对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及组织架构上,采用科学的优化评测机制,以确保工作优化流程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最后,组织具有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专业的测评机构,基于现代化的工作流程评测理论开展评测活动。通过对已经制定的优化流程方案进行评测和分析,才能保障整个优化方案的科学性及适用性。在对优化方案进行测评的时候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予以指出和改善,确保工作流程优化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不会出现问题。时代在发展,企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需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评测机制也要保持与时俱进跟上财务信息的管理需求,以保障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优化的可持续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3关键优化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点流程

在对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的时候,首先需要对信息收集流程进行优化,基于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要求明确各相关岗位上传信息的时限,以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其次,优化财务信息的审批程序和流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环节的审批程序,缩短业务流程的运行时间,增加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最后,在优化财务审批工作流程的基础上,企业还需确立财务的主导地位,以财务管理需求为中心对基本财务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财务基础的工作效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对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的时候要树立起创新思维和意识,针对财务工作流程优化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要不断创新及完善工作流程,使企业的财务流程更加的通畅、科学,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2.4开展培训工作保障工作流程优化的实施

在完成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后,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贯穿财务信息化管理流程优化的培训,让他们能尽快掌握优化后的工作流程,确保优化后的流程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执行,从而保障工作流程优化目标的实现。

4.结束语

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作为企业为提高抗风险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理及掌控力度,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优化作为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需要加强建设和应用力度,运用科学的建设方法和有效的执行,实现企业持续化、动态化的工作流程优化,从而满足现代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萍.现代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中业务流程优化思路与方法[J].财务理论与实践,2012(03):78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范文第4篇

一、相关人员在财务管理中的影响分析

在一个单位中,财务管理主要与以下这些人有着密切关系:单位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中层科室人员以及其他需要资金支出的人员。

单位管理人员对一个单位的各项工作起着领导和掌管作用,并在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决定着领导指挥,他们的行为将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产生影响;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的最直接责任主体,其行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有直接影响,是搞好财务工作所必须重视的群体;单位中层科室人员和其他人员虽然与财务管理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们是资金需求的群体,没有他们的有效配合,财务管理工作也就无从谈起。

上述的几种人群在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是其行为都将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怎样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怎样通过相关人的行为来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也显得非常重要。

二、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一个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取决于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水平高低,如果财务管理意识较强,管理观念更新,对财务工作多过问,重视财务管理作用,那么这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就好,尽大能量地发挥其在单位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加深加快,各个单位的性质正在逐步发生改变,这一转变促使单位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准确把握。

如果过度强调市场导向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一味地强调增加收益,使得单位的综合水平逐渐下降,将对社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另方面如果只注重社会效益,财务管理目标不能较好地适应单位的运作需求,必定造成单位的正常运转困难,甚至失控。

2、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并非都是专业财务人才出身,有的只是较低水平院校的学生,只了解基本的财务核算、财务审批等流程,而对于财务问题的分析,财务监控管理等深层次的财务问题不甚了解,鉴于此,再外加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使单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为引发财务风险留下隐患。

由于受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水平的限制,如果单位不重视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只是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单位经济运营缺少整体的分析评价,造成财务管理不注意将来,产生不良后果。

同时,由于受财务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够从整体上规划财务工作,在进行财务工作的时候,不能较好地和其他部门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其他科室和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真实需求,势必造成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为分开,不能从整体上优化财务工作。

3、其他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从表面上看,其他人员与财务管理们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资金层面来分析我们就可以将它们紧密的联系起来。单位的资金支出主要是疫苗、正常运转资金支出,而疫苗是由采购人员开出,正常运转资金是由相关人员需要和操作,如果这些方面产生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将是极其严重的影响。

三、增强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打造高水平财务管理队伍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单位相关人员的行为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因此增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将是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增强管理层的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综合实力。

1.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对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的强化教育,提高管理层的综合管理水平。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市场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要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就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同时,要逐渐改变原来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不断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来加强对社会的疾病预防控制服务水平。

2.明确单位财务管理的目标

单位要根据自身整体实际情况找准所处位置,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理念日益加深的今天,在财务管理上要加深市场经济意识,保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完成。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社会目标,即科研培训、服务社会。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因此,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较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是我们的重要目标。

其次,注重单位的社会性特征,较好地履行传染病控制工作的重大责任,为此,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要结合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保证平衡需要。

二、加强对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管理

1.为单位选拔和培育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在对财务人员管理上增加投入。

首先,要择优选用人才,砍断裙带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选拔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其次,强化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强化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和财会管理、计算机等知识的再学习,及时更新专业技术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与财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

最后,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并加强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以增强财务人员的道德水平,防止违法行为发生。同时要制定一整套科学的财务考评体系,切实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

2.提高单位管理人员的协调沟通能力

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和资金发放等工作时,要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协调沟通,及时了解科室物资设备需求、业务人员外出、单位物资购买等情况,并及时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准确填制相关报表。

三、提高其它相关人员对财务的认识和关注水平

单位财务资金的很大一部分是用在单位正常公务运转及疫苗购进上,因此财务管理人员与单位其它相关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提高其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对单位的整体管理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财务管理工作要求范文第5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企业,从管理学角度看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集产供销、人财物于一体的经济组织。尽管企业的经营业务多种多样,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但财务管理无疑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全面、综合的管理活动,与企业各项业务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过去乃至当前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还比较普遍存在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的问题,容易出现财务控制与业务工作脱节、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两层皮的现象,既不利于财务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企业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无论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必要性

(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是通过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价值分析与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如果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得不够密切,科研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生产要素、成本费用、经营风险、市场变化等信息就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财务部门,则企业资源就不能进行高效的配置和运用,财务管理的价值分析与控制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不太现实的,尤其在我国企业多数还处于粗放型经营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加强,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是财务更好地为业务工作服务保障的需要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对财务工作的服务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需要树立以优质服务保科研生产、促经营发展的意识,以良好的态度、有效的方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但是,财务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前提就是应非常了解科研生产经营对财务管理的需求。如果财务不了解业务工作的实际,只是就数字论数字,而看不到数字背后需要解读的业务内容,要很好地服务只能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需要了解财务可以提供什么服务以及对业务工作有什么协作要求。可见,只有相互更好地沟通与了解,知己知彼,财务才能真正为业务工作做好服务保障。

(三)是加强财务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需要

伴随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面临的传统和新型风险将不断增长并最终体现在财务上,因此加强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是财务工作的重要职能。财务要对科研生产经营主要环节实施完整、闭合、严格、有效的控制监督,找出关系到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并予以改进,就应该延伸到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如资金、采购、销售等业务环节中。因此,这必然要求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协同运作,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和控制到位,从而实现其控制监督与防范风险的目标。

(四)是财务实现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的需要

财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反映逐步向决策支持转型,发挥财务专业特长,积极研究重大问题,当好领导的参谋,为企业实现科学民主的决策提供财务支持,这是对财务提出的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的决策参谋作用往往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不够:一方面,大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而另一方面,企业的各项决策和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又迫切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和可靠的财务分析作支持。因此,只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不断彼此融合,才能充分发挥财务的决策支持作用。

二、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现代企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至少包括计划、人事、财务、物资、制造、销售等子系统,财务管理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为企业的整体利益服务。而且,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地位及其重要作用,又决定了其同时也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管理。因此应把握好财务管理兼有局部及整体的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通过全面建立财务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将财务管理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系统中。

(二)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在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态度上有两种选择:主动地促进、参与并起主导作用,或者等待观望、被动地接受。无论是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还是从财务管理本身的特点来看,财务都应该选择主动融合。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对财务管理的期望。从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财务不主动融合到业务工作中去,财务工作就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心地位的要求,无法承担起促进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最后财务很有可能会被逐步边缘化,甚至丧失自我。

(三)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财务管理具有双重职能,即服务与监督。其中监督的职能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而且内部、外部的审计监察也是悬在财务头上的一把“双刃剑”。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业务工作必然需要高度的灵活性。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在融合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自然就极为关键。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坏甚至会决定融合的进展与结果。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周密策划,未雨绸缪,主动想在前头,大方向应该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地兼顾灵活,以有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三、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对财务的要求

(一)熟悉业务,提升能力

财务管理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而一般来说专业性越强,其知识面也相应会窄一些。实际上财务人员在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多半都是弱项,要么知之不多,要么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为了适应主动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大趋势,财务人员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努力拓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如战略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业务的理解能力、财务领导力、信息技术能力和战略管理会计技能,还有对企业产品的深入了解与熟悉等。

(二)知难而进,勇于创新

现代市场竞争环境和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决定了财务工作必须采取与时俱进的基本态度。如果财务管理还局限于统计数字式的“纸上谈兵”,固守“财务重地,闲人免进”的办公室,不与业务工作进行融合,就无法更好地履行财务本身的职责。然而,由于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重大创新,因此需要财务人员具有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不怕委屈的广博胸怀。财务管理应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特点、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具体情况,将真正适合企业的管理新方法、新工具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不断提高财务信息的深度、广度、准确性和实效性,以有效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

(三)逐步推进,规范操作

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在融合过程中将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思维方式、信息流程、职责分工和工具手段等等。因此,财务部门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分步实施、逐步推进,而不宜急于求成。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职责分工,强化企业内部协调机制,理顺并加强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关系,形成相互融合、有机衔接的新型管理模式。在融合过程中出台的规章制度应规范合理、易于操作,以保证融合的顺利进行。

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的切入点

(一)以成本管理作为切入点,也可以再向上延伸为以价格管理作为切入点

成本工作涉及企业的每一个方面,也是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联系的一条重要主线。过去很多单位的成本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财务部门、体现在生产环节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以成本管理为切入点,就是应通过提倡最经济设计成本、做好价值工程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实现成本管理流程再造,将成本管理重心前移到成本产生的源头环节,逐步形成成本预算落实、责任到人、控制到位、信息畅通、严格考核、管理闭环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在产品设计方案、工艺选择、生产组织、产品交付、售后服务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贯彻“全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要求;通过全寿命周期、全工作流程的成本控制,使成本控制体系形成闭环,促进各单位成本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切入点

全面预算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各个方面,具有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管理的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发挥效用的前提是必须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即“人人都是经理”。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各级业务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与配合,是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条件。全面预算管理在落实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资金运用、强化过程控制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来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以财务综合分析评价作为切入点

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涵盖企业资金运动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财务状况分析、预算执行分析、财务绩效评价、投资决策分析、其他专题评估分析等。因此,财务部门应通过财务综合分析评价这个切入点,广泛、积极地参与科研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深入挖掘、整理、分析各种有效的财务信息,准确反映和深刻揭示企业科研生产经营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积极、主动地为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四)通过引入并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进行融合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新方法层出不穷,其中的许多方法对于促进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如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质量成本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环境成本会计和企业资源会计等,对于这些新方法应该敢于尝试应用。而且,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属于边缘学科,在融合的过程中很可能还会诞生新的财务管理方法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