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体育的兴起

现代体育的兴起

现代体育的兴起

现代体育的兴起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加体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构建起了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体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运动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在以往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往往以语言描述为主,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较为呆板。多媒体课件可利用二维、三维等空间的设计,全方位地剖析难点,化难为易,使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理现象变得生动形象,加快了学习速度,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因此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它能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是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小学生的直视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例如:跳远教学,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如果我们利用室内课时间,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用电教媒体演示出来,就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在演示之前,可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如跳远有哪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哪些注意点等,请学生看完后回答。这样既能抓住重点,又容易突破难点。这样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协调配合的概念。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体这一新生事物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篮球基础配合前,我先带领学生去多媒体教室观看一段大型的篮球比赛以及球员们一些优秀的配合动作和步伐,这样,同学们的兴趣就一下被激发起来了。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现欲比较强,每个人都想把看到的动作模仿下来并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还设计了一个篮球基础配合课件,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来表现篮球基础配合的全过程,比较形象的展现了篮球基础配合的动作要点、动作方法、移动路线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此项技术。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既符合小学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点,又能创设比较好的情境和情绪体验,引起并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小学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小学生?通过上网下载几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跳高运动员整个跨越式跳高动作的完整过程,用在导入课前先给学生放映展示,同学们看到优美的动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绪兴奋,禁不住赞叹起来,再配上飘逸的慢动作示范,加上教师的导语配合,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的重点内容的有关课件展示出来,既能起到让学生领会动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小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课教学中。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现代体育的兴起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学教育 理想教育 民族复兴精神

当前,在中学生理想教育中,致力于培养他们的民族复兴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是教育本身的需要。

首先,民族复兴的教育是当前中学生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伟业之间的强力黏合剂。只有胸怀民族复兴的人才,才能把个人的理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紧密结合起来。

个人理想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优秀传统。儒家的个人理想教育具有家国一体化的特征。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观,成书于西汉前后的儒家经典。这样的教育目标成为中国传统理想教育的奠基理论典范。北宋时,理学家张载把人生理想进一步阐明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强调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性,达到了中国传统儒家人生理想教育目标的最高境界。近代以来,为中华之崛起成为大批学子们读书的最大人生理想,这是中国近代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的内在动力。为中华之崛起的人生理想,正是中国儒家理想的传承。可见,在中国历史上,个人理想教育与爱国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把个人理想与富国强国的爱国教育结合起来,成为我国中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思想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和社会多元思潮的兴起,中学生个人理想教育与爱国教育的结合开始出现差强人意的局面。如过多重视个人理想的奋斗,有意无意地削弱了对国家责任感的担当教育;把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捆绑一起进行教条化的理想教育,使得我国中学生的教育效果着力多而成效低。当前一些中学生只重视个人理想的奋斗,认为民族复兴与个人无关,从而形成疏离民族复兴的现象。因此,加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理想教育,已成为当前中国中学生理想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

其次,只有对民族复兴具有全面和深刻理解的中学生,才是真正具有民族复兴精神的人才,才可能把本人具有的现代化意识和现代化理念与承担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密切结合。

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国人本身现代化的完成。现代化人与传统人具有质的区别,即表现为有没有现代意识和现念。实现民族复兴,需要无数真正胸怀民族复兴的人才具备现代意识和现念。现代意识和现念具有三大特征:一是开放性,二是批判性,三是理性。所谓开放性,是指现代人具有世界性的眼光,把自己置身于全球之中,从而可随时将他人作为自己的比较对象。所谓批判性,是指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通过实践置疑教条。所谓理性,就是从事物的规律出发,一切行为以客观规律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教条的理论为出发点。

现代意识和现念是区别现代爱国人才与传统爱国人才的界碑。没有现代意识和现念,便失去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人才之根。如果中学生不具备现代意识和现念,就不可能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承担伟大的责任。换言之,中华民族的复兴,一方面需要中华民族所有人的努力,朝着这一宏伟目标前进,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好每一件事。另一方面,中华民族的复兴,本质上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本身。因此,培养现代意识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任务。中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时期,培育他们的民族复兴精神,无疑相当重要。

如何才能培养出大批胸怀民族复兴精神的人才?

第一,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要实现个人理想与爱国教育一体化和理性化,强化民族复兴的认同要与中学生人生价值认同合为一体。

理想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要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目前中国对学生不是没有进行理想教育,而是没有很好地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徒劳无功。因此,要改进和完善理想教育,就必须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从中国传统理想教育的经验上看,儒家的理想教育,一是讲究学习前贤,以榜样为指导,二是讲究知行合一,从身边小事着手,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从西方理想教育的历史看,也是依据知行合一的规律。因此,借鉴中国传统和西方的理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十分必要。在当前,尤其要重视中国传统儒家理想观的教育,真正把个人理想教育与爱国理想教育紧密结合,不可以抽象的说教代替具体的知行。

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对学生的理想教育是理性化的教育,而不是非理性化的教育。所谓理性教育,当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理服人,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的开放精神和批判精神。所谓非理性教育,就是以说教为主的强迫性的教条式的说教。在理想教育中,要规避假大空,突出真善美。要让中学生在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从心理上认同民族复兴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认同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一体化关系。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现念,夯实培养民族复兴精神的思想基础。

民族复兴的内容,不仅表现在中华民族物质上的富足、政治上的民主上,而且表现在中华民族心理的现代化上。民族心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就是民族心理具有科学精神。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现代化国家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且表现在全体国民素质不具备现代意识和理念上。具有现代意识和理念,就具有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真理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基础。因此,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相辅相成。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心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第三,对中学生理想教育的改革,不但要对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而且要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目前影响中学生理想教育改革背后的障碍,是教学的制度。钱学森提出的“世纪之问”,其本质是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批评。因此,要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改革,方能使得中学生理想教育的改革配备上釜底抽薪的措施,方能使得中学生理想教育改革取得更好效果。目前中国教学的教育改革,多数还处于小打小闹式的教学改革层面,远远没有进入制度改革的深水区。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教育的全面改革,已成为能否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中学生理想教育改革中培养他们的民族复兴精神,不能与中学更深刻的全方位改革混为一体。

第四,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要重视在中学生课堂知识传播的过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而不只是单独的说教性的理想教育,这是培养民族复兴精神的知识基础。

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全民族整个知识结构的完善。知识结构的完善,是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老师的上课能力和上课态度都起到极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学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综合能力,强化教学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受惠。

第五,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要重视中学教师的身教,而不能单纯依靠言传,从而强化教师身教的基础。

当前,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随着教师队伍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同时,也随着信息流通渠道的多元化,中学生接受社会各种信息的数量开始出现大幅度上涨,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成和变化。教师本身理想、生活作风,成为影响学生最直接的示范。教师如果只是言传,而无身教,就根本不可能感动学生。教育本身不具有远大理想,也难以说服学生。毕竟,“教育者有理想是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基础”[1]P19。因此,教师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理想中的作用甚为重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民族复兴精神的重要推手。

总之,中学生的理想教育,要与民族复兴密切结合。没有民族复兴精神的培养,就缺少爱国精神的潜质。只有把民族复兴精神纳入理想教育之中,才能把中学生爱国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现代体育的兴起范文第3篇

其二,作育人才神圣的殿堂变成了“声利之场”,学校变成了争名夺利的跳板和阶梯。朱熹说:“所谓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者不过取善其科举之文,而尝得隽于场屋者耳。”(《朱文公文集》卷69)在此追逐名利的驱使下,“师之所以教,弟之所以学,则皆忘本逐末,怀利本义,而无复先王之意”。虽堂而皇之曰太学,其实“以故学校之名虽在,而其实不举”(同上,卷73)。受教育者虽“有志于义理者”,希冀得到儒家关于做人的学问和经世致用的真学,但由于太学是“声利之场”,而若无所教,“而无所求于学”。尽管有月季考核的规定,但不但不能促成德行道艺的成长,相反“只以促成嗜利苟得,冒昧之心”。由此朱熹得出结论说:“殊非国家之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朱文公文集》,卷69)学校失去了作育人材的历史使命。毫无疑义,必须进行教育改革。

其三,正因为官学教育成为“科举之学”,成为了“声利之场”,因此,它不是“储材之地”,不是人材的摇篮,而成为了“弃材之地”。事功学派的思想家叶适指出“今之学校,乃为弃材之地”(《叶适集》,卷3)。

类似以上对官学的批判,不只是当时的思想家和书院大师,宋代的重臣和大吏同样也有挞伐,与朱熹同时的朝廷重臣赵汝愚在上皇帝奏疏中对官学的弊病进行了横厉无前的斥责:“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谁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艺,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庠序如传舍,目师路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具文。”(《宋史·选举志》)赵汝愚在此虽也批评了科举考试存在的一些弊病,但主要是批评官学的弊端,他认为宋代虽大兴文教,大力设置官学,然而所热衷的是应付科举考试的竞争,甚至为此不择手段,“忠信之俗微”。不仅如此,学校只专于技艺,即谓“工雕篆之文”,对进修之志、道艺德行却漫不经心。正因为如此,学校不象学校,“视庠序如传舍”,神圣的作育人材的殿堂变成了旅店驿站,师生不象师生,“目师像如路人”。自不待言,这样的学校达不到立学教人的目的,因此,同朱熹一样,赵汝愚急盼朝廷整肃。

赵汝愚同时代的兵部侍郎虞俦基于官学之弊,也上疏朝廷说:“窃怪近年州郡之学,往往多就废坏。士子游学,非图啜哺以给朝夕,则假以衣冠以诳言欲,而乡里之自好者,过其门不入。为教授者,则自以为冷官,而不事事。”(《续文献通考》,卷40,《万有文库本》)虞俦在此所指州郡之学多废坏不是单指学校设置衰败,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学校失去了立教育人的本意,生徒们“假衣冠以诳言欲”,不知礼仪,失去了斯文本色,以致洁身自好者,耻于入门。

对此情形,掌教者则不闻不问,自以为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冷官”,所以听之任之。学校衰败情形正如南宋学者黄勉斋所针砭:“苟徒资口腹,谋利禄,漫不加意,则既失崇尚教育之旨。”((黄勉斋先生文集·南康军新修白鹿洞书院志)卷5)在宋代有识之士看来,宋代教育已出现了危机,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如何进行改革呢?岳麓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拭认为,宋代教育虽然弊病丛生,但归根到底是“不悦儒学,争驰功利之未”(《南轩文集》,卷1)。张拭为宋代教育变革指明了方向,要革除宋代教育的弊病,其关键是复兴儒学,质言之即是复兴或者说重新确立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恢复学校已失去的立教育人的本意,使学校真正成为作育人才的神圣殿堂,为塑造道德人格和品性作出示范,使其成为道德教化的辐射源和基地。

如何复兴儒学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呢?儒学的教育理念体现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表现在思想和制度双重层面。但办学宗旨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最能体现儒学的教育理念。因此,复兴儒学最关键的是要使办学宗旨体现儒家的教育理念,正是因为如此,书院几乎普遍地提出了儒学以德育人的办学宗旨,其中尤以享有天下四大书院之誉的岳麓、白鹿洞、睢阳、嵩山书院成为复兴儒学教育理念先锋和榜样。岳麓书院主教张拭在对宋代官学教育弊端进行全面审视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岳麓书院的办学宗旨“侯(刘珙——按)之为举也,岂特使子群居佚谭,但为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南轩集·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卷10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张拭对书院的办学宗旨与官学教育的办学宗旨作了本质上的区别,划清了界线,其区别有三:其一“但为决科利禄计乎?”诚为前述,官学教育是以科举考试和士子进身官场为办学目的,书院教育则对此予以摒弃,提出“传道”而济民,把“明道”和“济民”作为办学宗旨;其二“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工而已乎?”事实一再表明,官学为了使士子们进身官场营造了一个阶梯和捷径,专于文辞技艺之工,书院教育则不同,它所关注的是生徒们的德行道艺的培养;其三官学把学校变成“声利之场”,而书院则恢复儒家立教育人的本意。如果把以上官学教育与书院教育的区别加以归结,那么这种区别即是教育理念上的区别,书院所坚持的是儒家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而官学所实施的仍然是等级化教育的办学思想,前者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后者则表现为对道德完满性漠视的一种等级特权思想。

把教育变革聚焦在复兴儒家的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宋代的书院大师几乎都如此,与张拭同时并是挚友的朱熹便是突出的代表。朱熹把书院办学宗旨直接地规定为以忠孝道德教育人和培养人。他说:“学校之设,所以教天下为忠为孝也。”(《朱子语类》,卷109)朱熹认为以忠孝教人自古已然,这是儒家的教育传统。首先,他指出自古以来所奉行的是一种“有教无类”的平民化教育,换言之,学校教育并不是为生徒寻找和提供做官的捷径和跳板。“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其民,由家及国,大小有序,使其民无不入其中而受学焉”(同上)。这就是说,古圣先贤设学立教,为的是民众普遍地受到如何作人以及如何使人在家和国、社会关系中定位的教育。再次,朱熹认为古代教育是人伦道德教育。“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物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朱熹集》·卷78)。这说明学校教育要秉人性,以道德去开导和劝勉生徒,对生徒全面地灌输人伦道德思想,使其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外化为道德实践,行于五伦之间,推之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一言以蔽之,要形成一种稳定而一贯的道德品性。朱熹认为以上既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先王古圣所设学校的目的。古圣先贤如此,当然接续圣道的儒者便应追踪继轨,更应该如此。所以朱熹紧接着说:“先王学校之官,所以为政事之本,道德之归,然不可以一日废焉者。”(同上)这就是说后继者要牢记古圣先王设学育人的教诲,象古代的“学校教官”一样,把此看作是“政事之本”和“道德之归”,一日不可废焉。

众所周知,办学宗旨决定着办学方向,决定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书院以德育人办学宗旨的确立,无疑是宋代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必然带来教育上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大到教育体制,小到具体的教学环节均有所表现,如形成了书院与官学的双轨教育体制,又如在教学内容上由重视五经转而重视《四书》的教育等等,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教育上涌现了一大批直接而集中体现儒家教育理念的规制,或者说具体的教育条规,这是以前官学教育所没有的。如白鹿洞书院把办学宗旨具体化为书院的《揭示》,公诸生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鹿书院揭示》。在此《揭示》中,首先提出了“五教之目”,“父子有情,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对生徒实行“五伦”的严格教育。其次,在《五伦》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三要”的行为准则,规定生徒必须遵守“修身之要”、“处事之要”和“接物之要”,把生徒的言行置于“三要”的监督之下,要求生徒在修养方面,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严格自律。在处事中要做到正其义,不谋其利,要先义后利,要克己节欲。在接物之中要有关爱人的胸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诸求己。总之,《白鹿书院揭示》既是一种条规,更是书院的办学宗旨,体现了以德育人和对道德完满性关怀的一种人文精神。

类似于白鹿洞书院把办学宗旨具体化为校训和学规,著名的岳麓书院也是如此。张拭主教岳麓书院期间,把书院“明道”和“传道”的办学宗旨概括为“忠孝廉节”的四字校训,并请朱熹亲书于书院讲堂墙壁昭示生徒,成为“教养之规”垂千年之久。不仅如此,清初在“忠孝廉节”四字校训的基础上制定出著名的《岳麓书院学规》十八条,从“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举止整齐严肃”和“气习各矫偏处”及“行坐必依齿序”,全面地把“忠孝廉节”的校训条规化了,成为生徒的行为准则,进而变成为操守。似此在书院涌现出的校训、学规、学箴等等,都是儒家教育理念在书院确立以后所出现的一种教育新景象,是对官学教育批判和对教育变革的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在宋代教育变革中,岳麓、白鹿、睢阳、嵩山四大书院起了旗手的作用,成为了办学的榜样。南宋学者王应麟对此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间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以道德一而礼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程、朱、吕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之统记,赖以不坠。”(《深宁先生文钞》,卷1)王应麟在此所指的“书院之设,意犹近古”,有其特定的深刻含义,意即是说书院恢复了古代儒家的教育传统,换言之,在办学中复兴了儒家的教育理念。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应麟认为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事,其意义超过了创建理学的大师周敦颐、二程、朱熹和吕祖谦的贡献,书院使道统接续,人伦道德连绵,所以王氏说“天典民之统记,赖以不坠”。其实书院的贡献还不仅是传承了文化,发明了圣道,最重要的一点是,书院教育真正成为了作育人材的神圣殿堂,革除了官学教育的弊端,使宋代教育走上了时代的轨道,极大地促进了宋代教育的大发展。

著名史家马端临对书院教育所起的促进作用作出了积极评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文献通考·学校考》)宋代书院的发展大大超过了官学,成为教育的一支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已形成书院发展的大潮,其数量达到408所。书院的出现既促进了学校量上的扩张,更引起了质的变化,显示了骄人的魅力,王应麟说:“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同上)书院成为各级学校效法的榜样,“盖皆仿四书院云”(同上),即都以岳麓、白鹿、睢阳、嵩山为办学榜样。

为什么书院教育对宋代教育有如此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呢?从根本上说书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代表了教育发展的趋势。首先,儒家教育理念的复兴反映了宋代儒学复兴整体要求,是宋代儒学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教育理念的复兴,显而易见适应了宋代儒学变革和发展的趋势,可以这样说,宋代儒学的复兴和宋代书院的隆兴是同步的,都是时代催生的产物。反过来说,没有宋代儒学的复兴,不可能有儒家教育理念的复兴,不会出现由书院带动的宋代教育变革。其次,宋代兴起的新的教育组织形式的书院,需要有一种有别于和取代官学等级化教育的新的理念。儒家早期的“有教无类”和以道德塑造人的教育理念正好与兴起于民间而具有平民化的书院的要求相合拍,由等级化的官学教育到书院平民化教育的出现,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大势,必然引起各类学校效法。再次,诚如前述,书院是起自民间的非等级性的平民化的教育组织形式,生徒无任何身分性限制,平民子弟均可入学,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对书院任何人都适应,无论什么生员都必须进行道德人格和品性的塑造,不存在任何例外权。人伦道德教化不仅是社会教化,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理念,书院的兴起为儒家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复兴提供了可能和赖以实施的载体。如果说书院的崛起是对古代等级特权教育制度的挑战与否定,那么儒家的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的重新确立和复兴则是对人性等级化的批判,前者显示了平民化的教育精神,后者因为人人都必须受道德的洗礼而体现了某种人性的光辉和人文精神。历史已经证明,书院历千年而不衰,在古代社会具有生机与活力,究其根由在于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育人教育理念的人文精神。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7卷,2003年第3期),曾发表拙作(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并转载于当年的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第3期。拙作发表之后,感到言犹未尽,有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究,故再论之。

现代体育的兴起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文化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内容与措施

[作者简介]黄勇(1974- ),男,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湖北 武汉 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71-02

微文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介质为依托,以微博为代表而又不局限于微博形式的一种文化形态,体现于细致入微的小事上,具有离散性、多变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传统文化、校园文化都产生了强烈冲击,满足了大学生追逐时代文化的需求,已成为大学生文化消费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微文化素质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要任务。

一、分析大学生成长的因素,解读微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微文化的兴起不但是现代科技发展上的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而且将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形势下,我们根据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加强大学生微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适应大学生群体特征变化的必然要求。目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他们的思想行为等特征都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变化而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道德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趋利化、主体意识个性化、心理素质脆弱化、交流方式虚拟化、学习途径多样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好奇心强、创新意识强,易于接受新生事物。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其中大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4.3%,而且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可见,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科技的最先体验者之一, 网络、手机微博等新兴媒体已成为他们实现人际交往、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

2.促进大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大学生个性,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博等新兴媒体以其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开放性、信息传播快捷性、信息资源多样性等特点为大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个开放的空间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积极影响面,也有消极影响面。

3.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客观要求。社会对学校培养学生的认可程度,是检验学校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高校在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时,都会注重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交流的平等性深深吸引了新生代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接触社会的一种新渠道,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这些都大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形式,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规避大学生健康成长风险的迫切要求。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微博等新兴媒体也不例外,对青少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由于其的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点,使这把“双刃剑”更显“锋利”。在信息传播中,一些虚假、不良信息,媚俗、低俗的内容以及虚假垃圾信息泛滥,这些不仅污染了微博等新媒体的传播环境,而且对价值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中且对新媒体充满强烈好奇、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对其身心健康成长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强微文化素质教育,探索一套适应时展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时代感、感召力和渗透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把握大学生发展的时代性,明确微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微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科学使用微博等新兴媒体资源,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新兴媒体资源使用能力,以完善自我的品质和行为,最终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和健康成长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丰富。

1.微文化知识教育。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新媒体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而现代大学生又是这些新兴媒体资源的最先体验者和最大使用团体之一,如何帮助他们了解这些新媒体的性质、特点、用途等,如何帮助他们掌握这些新兴媒体的基本传播途径与传播的信息知识等,是青年大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加强微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微文化知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微博等新兴媒体资源、知晓如何从这些新兴媒体上获取所需的信息,为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打下坚实基础。

2.微文化价值教育。以微博为主的新兴媒体资源形成的微文化,是现实社会文化在虚拟空间的个性反映,是现实社会文化通过微博等新兴媒体资源呈现出的一种开放型、新型的文化形态。与传统文化相比,微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元化、快捷化,传播内容更具开放性、复杂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倾向,增加了大学生对新兴媒体资源信息价值分析判定的难度。因此,微文化价值教育就是要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大学生,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解读和分析微文化的价值,努力培育大学生具有符合时展要求的价值观,既吸纳了新时代的元素,又蕴涵了新时代特征的内容。

3.微文化能力教育。微博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传播的互动性,每一个人可能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传受双方的界限变得模糊。如何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参与交流、表达观点、传播思想等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后,纠正认识行为偏差,积极参与微文化传播,克服微文化消极影响,增强大学生的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为正确认识和利用微文化奠定基础。

4.微文化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现象,微文化对信息的产生、承载、传播以及个性化的知识管理,都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在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环境中,每个人既是传播者、信息传播的源点,又是受传者、信息使用的介点,这就需要加强微文化的伦理教育,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相适应的微文化伦理道德体系,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自律和品德约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媒介伦理道德品质。

三、着眼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探索微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随着微文化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面对了新的媒体环境和新的教育情况,“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①,就是摆在素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更新理念,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时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工作条件,更重要的是教育者需要更新工作理念,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微博等新兴媒体以其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让大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但也有许多不负责任的各种谣言、黄色等不健康信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坚持正面灌输与恰当的引导。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页或站点,由富有经验而又熟悉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教师担任主持,通过多样的形式如知识问答、相关链接、最新消息汇总、谈心互动等栏目吸引学生参与讨论。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引导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在实践中使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日益成熟。

2.把握方向,引导学生发展的微动力。微博等新兴媒体成为大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重要方式,一个人分享了一个观点,更多人看到之后继续分享给其他人。这种微动力就是每一个微民诉求表达支持的行动,是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的“微革命”,它可以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大学生微民思想行为的方向,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规范他们的微行为,使其通过合法的途径理性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合理诉求,避免一些偏执的言论和行为,引导他们聚集成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微动力,共同抵制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

3.搭建平台,促进微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校园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校园文化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意识地增加微文化的比重,定期组织涉及微博等新兴媒体的文化科技活动,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例如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学生使用微博等新兴媒体来获取新的知识并促进自己的学习;组织开展微文化知识竞赛,以提高大学生的微博等新兴媒体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通过微博等新兴媒体知识、创意、设计等的比赛,让大学生从参与中感受接受挑战、积极创新的乐趣,从而激发上进心和创造性;举办微博等新兴媒体话题辩论,通过对热门话题、敏感话题以及大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的辩论,引导大学在参与中学会正确看待微博等新兴媒体,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对微博等新兴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

4.整合资源,完善微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微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坚持社会的规范疏导、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引导以及大学生的自我提高等多种方式,形成微文化素质教育的合力。大众传媒在信息传播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利用各种形式介绍微博等新兴媒体知识和相关活动,加强舆情引导和监管,切实承担起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微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责任。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微文化素质必然在学校素质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学校要注重对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建立起适应微时展需要的微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微时代使得很多家长往往无所适从,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也就变得力不从心。而家庭又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必须顺应为时代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微媒体知识与技能,以自身行为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微媒体行为。

总之,加强微文化素质教育是微时代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的微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以怎样的素质和姿态迎接微时代的挑战,是当前以及今后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36.

[参考文献]

[1]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10).

[2]李宪东.网络发展与高校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现代体育的兴起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体育 素质教育

在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教学思想已经深入到发达国家的学校中,也融入到了体育教学工作之中。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早已实行体育的素质教育,他们尊重学生的天性和个性,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在我国,体育教学仍停留在技术的培养,竞赛名次的追求上,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力技巧的培养上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所以,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而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不断兴起和发展,它不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开展。可以说,在教育界,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小学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素质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改对体育课堂素质教学的新要求

在1985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计算机的运用,当前,新课改对体育素质教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要求实行信息课堂等等。这就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素质教育之中。

(二)小学生的身心,认知的发展的需求

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具有弹性,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理,喜欢表现,喜欢竞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很热爱,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很反感,并且小孩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也不是很好,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这种学生认知的心里就需要信息技术给予他们新鲜感,在体育课堂中时刻变换花样,满足他们的需要。

(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而且小学信息技术的而发展主要就是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从而运用应用能力去解决在体育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小学信息技术可以说趣味性很强,孩子们也会很喜欢,因为喜欢信息技术,测喜欢体育课,从而完成体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四)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体育教学,机械,沉闷,再加上学校对文化课的重视,体育课越来越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液越来越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和尊重,这就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课堂之中,这就可以增加小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完成体育素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

二、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体育课发展的现状令人担忧,它主要呈现的是一种较为畸形的局面:学生面对繁重的文化课的压力,对体育课兴趣骤减,甚至牺牲体育运动时间去学习文化课的只是,素质教育的效果甚微。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宴席使得学生更无兴趣,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注重竞赛结果,机械,沉闷,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或许明显,但是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体能素质上,它更注重的是对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和能力的重视,而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对后者就没有什么帮助了。这种现状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学生对体育课毫无热情,毫无兴趣,从而使得体育课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面对这种现状,教育界就要求对体育课进行大的改革,将学生感兴趣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课堂中,实行体育素质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各种能力技巧的培养。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素质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第一,在体育课堂上运用,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运动健儿事迹的精彩瞬间或故事,鼓励小学生从小热爱运动,增强对运动的兴趣。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趣味游戏,比如,找出两幅图画的不同,填词游戏等等,培养他们的之力和能力。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安排有趣的训练,通过计算机示范游戏的玩法,这样学生要先动脑学习,然后自己开展,有助于他们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第四,将高科技产品应用于体育游戏中,不仅使学生好奇,有兴趣知道这个产品怎么玩,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许多新的东西和知识。

当然,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应用,也能够充分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体育课中,或许老师处于主导,而在学生体育活动时,教师可能就只处于支配地位,学生才是在整个活动中的决定者,这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双向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的现状,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策略及其意义等几个方面浅谈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素质教学中重要性,从而启示我们,体育教学中要重视素质的培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蜀梅. 论素质教育与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凌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