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在向企业化过渡的特殊时期,加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强化预算和成本管理工作,这对加快煤炭地质系统企业化改革进程、加快煤炭地质系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速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年初,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单位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综合性,是财务管理最显著的特点,而企业的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设备管理等,只反映了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侧面,因此有专家说,抓了财务管理工作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牛鼻子”。80年代初我国企业重视生产管理;80年代后期我国企业重视市场营销管理;进入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后,财务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认为,煤炭地质系统应按照国办2号文的要求,在向企业化过渡的特殊时期,加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强化预算和成本管理工作,这对加快煤炭地质系统企业化改革进程、加快煤炭地质系统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速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当前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抓好制度关――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如果制度不好,其他无从谈起。随着国办2号文在煤炭地质单位的贯彻实施,近几年来,总局及各局在“事转企”、“企改制”的工作方针指导下,非常重视系统的各项制度建设,如财务管理制度、承包和考核制度、分配制度等。而为了保证各项政策和制度的贯彻实施,各单位必须有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总局为了强化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加强内部会计监督和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防范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提高煤炭地质经济运行质量,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颁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等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煤炭地质单位的实际,于2002年制定出台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部会计控制规定(试行)》。这是一项比较全面、系统的制度,既包括了会计基础工作、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的存货和固定资本,也包括了筹资与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担保业务、财务预算和基本建设等内控内容。2005年,总局财务处根据总局工作安排进行了财务制度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看,财务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制度不够健全,现有的制度中有些已经过时和不适用;二是已有制度执行不严、不力。因此,各单位在制度建设中,首先要对原有制度进行检查,不适用的要尽快进行修订;缺少的制度要尽快建立,根据总局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按要求建立和完善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和监督制度;其次,要加强制度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以保证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办法的贯彻执行,使制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因为再好的制度,得不到贯彻,等于没有。

二、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的最佳途径。煤炭地质事业单位正处于企业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唱主角,就必须发展壮大自身的实力,求生存、求盈利、求发展,强化自身的预算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根据和适应中央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按照“两上两下”的部门预算编制程序,执行部门预算的管理制度的要求而开展的。通过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不仅按要求完成了中央财政资金的申报和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支的预测和规划,确保了重点支出,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央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在中央财政没有实行部门预算前,中央财政预算或计划,一般是在当年的4、5月份才能下达到总局,总局5、6月份才能下达落实到各煤田地质局,特殊情况下更晚,如99年总局在9月份才接到财政部的预算批复;而且当年财政项目资金的安排和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和制约,一般当年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第二年才能完成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来,总局张局长和党委非常重视预算管理工作,结合煤炭地质单位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和贯彻实施部门预算对事业单位的管理要求,总局每年11月份的中、下旬收到财政部下达的明年中央财政预算控制数,总局党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确定直属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控制数,各局和直属单位11月末也就收到了总局下达各单位的明年财政资金预算控制数。为各单位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提供了条件。例如,总公司在2003年预算中申请的技术改造项目――制印厂对开四色胶印机项目,经总局审查批准后,在2002年11月份下达给总公司2003年财政资金预算控制数中,对制印厂对开四色胶印机项目在结构调整资金中进行了安排。总公司接到总局下的2003年财政资金预算控制数后,为了使该项目尽快实施,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总公司和制印厂精心运作,多方筹措资金。使该项目从申请立项到正式投产,仅用了九个月时间,2006年6月底已全部完成并投产,7月份完成产值15万元,预计年底完成产值300万元,并为第四季度大批量签订明年的期刊等彩印合同打下了基础。这个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制印厂“十五”期间达到年产5000万元的目标和总公司“十五”计划的完成,创造了有条件。就这个项目而言,在受到上半年北京SARS影响一个月的情况下,与中央部门预算实施前用财政资金安排的项目相比,仍提前一年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总局2003年用结构调整资金安排的项目在当年就发挥效益的不止这一个项目。

近几年,一些局和单位在实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能够充分理解中央财政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后的政策机遇,用好用足财政政策。但也有一些单位,对政策学习、理解不够,对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是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搞数字游戏,预算管理弱化。根据总局工作会议安排,从2003年起,总局在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企业预算管理,在煤炭地质系统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在煤炭地质系统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提高煤炭地质系统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手段。考虑到煤炭地质单位长期事业单位的历史背景,单位管理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及各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考虑到煤炭地质单位目前正处在“事转企”、“企改制”的改革和发展的特殊阶段,为了积极稳妥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各单位应结合自身情况,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各单位要善于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资金实施有效的管理,对成本实施有效的控制。

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和成本管理

目前煤炭地质单位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营性资本金需要量较大,但资本金来源却严重不足,仅靠地质勘探费中每年挤出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资金在单位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近些年,资金的筹划和筹措成了各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重要任务,占据了各单位领导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随着煤炭地质单位队伍结构调整的加深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资金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各单位的资金筹措任务将越来越重。总局为了提高资金的筹措能力,为煤炭地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06年与有关银行联系,争取到2家银行的贷款授信,大大提高了总局的融资能力。同时,为了鼓励各单位利用银行贷款加快发展和减轻企业的资金成本负担,引导各单位多渠道筹集资金,缓解在结构调整中资金紧缺的局面。总局制定出台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转产项目银行贷款补充贴息管理办法》,在财政给予地质行业转产财政贴息的基础上,总局再给予贷款贴息。

目前,除个别局和单位在当地利用银行融资的局面没有打开外,其他局和单位都能利用当地银行融资支持单位经济事业的发展。各单位在利用银行融资,用好现有财政部和总局财政贴息政策外,还应注意多渠道融资,以不断满足本单位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积极争取和使用好国家政策,利用好国办(2001)2号文的政策,实施矿业权融资: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融资;要积极实施重组联合、出让股权等策略,盘活已有资本,利用现有资本融资。在进行多渠道融资的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化解经营和财务风险;要注意合法、合规,以确保煤炭地质单位经济建康、稳步发展。在利用矿业权融资方面,有的单位比较好地通过探矿权转让获得资金,也有个别单位还在等待观望,不愿意出前期登记费用,等着总局的投入,错失良机。

各单位在积极筹措用于事业发展和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同时,要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生产经营成本的控制,各单位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如水文局利用量、本、利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为单位的合同签订提供决策依据,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提供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在注意经营成本控制同时,还要注意资金成本的控制,随着煤炭地质经济的发展,资金需求量将进一行增加,借款费用也将越来越大,即“财务费用”。如:一局在前些年开展多种经营工作中,由于项目的不成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形成了银行贷款呆滞,当时利率较高,每年利息负担过重。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积极筹措资金,贷新款还旧款,一勘局通过对这块费用的控制每年节约资金成本30多万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获取和有效地使用各项资金,提高单位和项目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四、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债权人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都要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从各自的目的和利益出发,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就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不仅仅只是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在经济活动分析会上进行的一项例行式的财务分析工作。比如,国资委成立后,作为出资人要求中央企业各单位每月报送财务报表,并附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说明。再比如,随着煤炭地质系统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贷款需求额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贷款银行作为债权人对我们单位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关注,要求按季提供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分析工作面,要拓展、要多角度。财务分析不仅要站在经营者的角度对单位的内部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和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而且要对投资人、债务人关心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不仅要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还要对单位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进行分析,特别是要加强对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随着煤炭地质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要进行资本运营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财务分析不仅仅是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对外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单位资本运营提供决策依据。因此,各级管理人员或财务分析人员不仅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方法,还要深入到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中去,调查研究,掌握各种活动中第一资料,而且还要熟悉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才能为单位的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及资本运营活动和不同报表的需求者,提高准确、有用的财务分析报告,以满足和适应发展了的工作需求,提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和单位的外部形象。

五、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现实性

(一)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包含有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活动,又包含对生产力进步起间接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或曰非经济活动。前者主要指全部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性消费以及所有与此有关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后者是指与物质生产只有间接联系和非物质的分配、交换和生活性消费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全然无关的其他活动[2]。这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整体内容,当然也内含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彼此依赖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经济活动是各项社会活动的源泉,社会发展总是依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同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又有自身特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步协调的,相反,社会活动同经济活动则往往保持着超前、同步或滞后的关系[2]。不管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时期,还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都可以看到二者协调与非协调关系的存在。

尽管理论上讲,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应该同步发展、协调运行,但现实中真正将二者很好地兼顾起来则是较为困难的,多数时间往往是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结果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历的道路来看,这种情况不乏其例。迟至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才把包括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相继召开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如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的开罗世界人口大会、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尤其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定为此次会议的议题,尽管会议只是通过了没有约束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分歧也未因此完全消除,但是这次全球性的会议无疑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发展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诸多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化与转型。虽然我们在“六五”计划以后就将社会发展计划从原有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划分出来,计划名称也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但实际工作中仍未将其置于与经济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认识也未真正到位,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不明确、全面,措施更不得力,以至于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改变经济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已成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因素。资源是人类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求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社会发展更要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并从环境的质量改善中得到进步。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共同构成了含义更加广泛和完整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

与上述轻视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样,长期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样没有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甚至还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所谓的高速度,这种增长实际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极端不平衡的基础上,使全球资源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费和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环境噪音、气候变暖等,不仅使当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加剧了代际公平的矛盾。西方国家长期实施的发展战略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治理难”的惨痛之路。这本是前车之鉴,应当汲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挤压下,众多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多以极端追求高速度、高增长为目标,其结果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也日益付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诱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结构仍旧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缺乏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问题困难重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曾通过环境道琼斯指数──“生命地球指数”①来反映环境破坏的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人类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2]。

人类为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污染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以西方为代表的全球性工商业扩张活动热衷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体和组成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与自然失衡的加剧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才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迫切与重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现的前景和途径。9年后即1987年2月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对人类发展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用我们现在公认的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见,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它要求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游离于管理者的视野之外,必须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往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比例分配失调,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缺乏环保指标等的约束,使得诸如“生产挣钱,环保花钱,经济上不去,环保搞得再好,也不能算政绩”的竭泽而渔式的观点在地方发展中流行。结果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十一五”规划前,虽然也召开过数次全国性的环保大会,制定了若干个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或计划,但总的来说,落实效果非常不理想,一直到“十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等指标都完成的较好,但唯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未完成。近几年我国才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将其提到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并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严重滞后

人们一般把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革;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世界经济更趋于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高变动率这两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如早期的威廉•配第,后来的克拉克,近代的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且观点较为一致。但触及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学家则出现了较大分歧,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总量增长比结构变化更为重要,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而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则把结构变动的过程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认为结构比总量更重要,离开了结构分析,就无法解释总量为什么增长和如何增长[4]。

表面上看这种孰轻孰重的争论意义似乎不大,然而,这场争论的焦点绝非仅仅停留在国民经济的技术剖析层面或方法论意义上,其现实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启发我们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的辩证关系和交替演进中来寻找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这自然便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总量问题,但它又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人们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总量变化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总量与结构本身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共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及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中总量是结构的基础,而结构则是总量扩大的必要条件。但是,二者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所以把总量与结构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进行:一是由新增投资的边际推动所引起的结构变动;二是由传统产业的存量衰减而导致的结构变动。当一国结构变动以前一种方式为主时,宏观经济的总量变动与结构变动便出现不等的非对称性,且结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要大于总量变动的作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动基本上是以后一种方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调控的重心必须移到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上,否则,就会影响调控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结构的关联效应才能实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新的技术引进一般只能是在某个或某些产业发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同时平均分布。因而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特定产业内部出现后,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这样就会猛烈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小甚至产业链条断裂,那么就会使技术创新的扩散受阻,也就不可能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决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可束之高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来进行调节,它实际上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而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中,否则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当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的反思,笔者认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对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现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四个内容,仅充分就业目标部分反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三个基本上都是反映经济方面的,这是造成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并逐步将其量化,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方面的,难以通过某一单项指标来反映,开始可以选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其主要方面,如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收入差距、国民享受医疗保障率、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等。随着发展逐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计算“国民幸福总值”①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一、政府绩效审计目标内涵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标是通过效益审计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呢?

就政府审计而言,“政府审计也考虑政府组织是否达到了批准项目和筹集资金所期望的目的,工作是否经济,是否有效率,是否遵循现行法规。”①据此,确定的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目标包括:

1、被审机构是否正在经济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资源,诸如人力、财产和场地;

2、工作效率不高和不经济的原因何在;

3、该机构是否遵守了有关经济性和效率性问题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确定的计划项目效果审计目标包括:

1、由权力机关确立的预期结果或效益是否正在实施;

2、该机构是否考虑了可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预期效果的其他可供选择的办法。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认为,绩效审计的主要目标一是向政府中的决策者和社会并通过他们向人民提供信息来加强行政部门的责任;二是改进政府部门的质量,其方法是鼓励和促进更好的计划工作得力的管理方法,建立适当的综合信息系统,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对原有方法不断进行评估,用适当的办法改进缺点,以达到预期目标。最高审计机关认为通过绩效审计为公营部门改善一切资源管理打好基础,为经济更强、效率性更高和效果性更好的公营部门管理作出贡献,并促使公营部门的信息和全面经济责任得到改进。

由此可见,政府绩效审计不但要审查信息质量,还要提出促进提高经济管理质量的目标(建议),要求克服缺点,采取措施,经济有效地实现被审单位本身的目标。它可以通过对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估,检查国家资金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及其使用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评估这些资金项目的实施对国家和整个社会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我国,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效益审计与法定目标相联系,可将其经济效益总目标概括为审查、评价被审计单位或党政领导干部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情况。可分为一般目标和项目审计目标二个层次。

一般目标就是审查、评价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指节约地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经济资源的程度)、效率性(指从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关系上反映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和效果性(指经济活动目标和结果的实现程度),另外,还有收益性②。一般目标是审计必须达到的目标,适用于所有审计项目;项目目标是按每个项目或每类业务分别确定的目标。依据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不同的表现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某项经济效益审计时,应确定的适用于某一特定项目的目标。

二、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目标的特点

具体到一个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目标的特点来看,其审计目标的实现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审计目标的高层次性。效益审计是建立在财政财务收支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审计,它要以预算执行和决算,预算外资金、专项基金、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其它预算收支、重大投资及决策为主要审计事项,但它又高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要在审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查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性,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他既是法定目标的合理归位,又是科学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全面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要求。“政府绩效审计是保证国家资金有效、正常、合规使用的有效方式。检查国家资金使用不当,重复建设及‘豆腐渣’工程绩效远比检查财政财务收支本身等给国家带来的损失浪费,和由于违反财经法规所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③

2、审计目标的特殊性。党政领导干部所在的单位效益表现与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企业一般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效益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且很容易用货币形式来反映,而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是非盈利单位,其效益主要表现为其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果,这种效果大多表现为社会效益,往往很难用货币形式来反映。成果不是有形的产品,通常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如法律、法规、人才、技术专利、管理服务等。

3、审计目标对象的多层次性。按国家有关规定,党政干部可划分为党政、事业、县(市)区或乡镇领导干部,因审计对象的不同,一般在审计评价一个领导干部业绩时,即要确定宏观目标,又要确定具体目标;既要考虑直接经济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既要立足宏观经济效益,又要放眼综观、微观效益,既考虑定性标准又要考虑定量标准的评价。

4、实现审计目标手段的复杂性。

(1)表现在审计的程序上,审计目标的实现,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报告和后续审计四个阶段。审计计划阶段依据审计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根据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审查、评价、取证,以便作出切实、正确的审计结论。实施阶段,围绕目标,对内控制度系统加以调查、测试,对形成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和因素加以分析,找出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获得确凿的审计证据。报告阶段:整理、评价、综合审计过程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在分析经济效益基础上,形成审计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法、途径、措施以及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建议。后续阶段,审计人员要跟踪检查审计建议执行情况,看落实审计建议,实现目标的程度。

(2)评价、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3)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

(4)审计目标落实的不确定性。

(5)审计标准的模糊性,由于党政事业单位成果表现为一定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评价比较依据一般是显得很模糊,没有现成的帐户和法定标准,难以量化。例如,政府部门政策制定的好坏,对国民经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某项具体政策究竟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却很难用明确的数字来表示。

(6)审计人员素质及配备情况。

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效益审计目标是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其整个过程去分析,它也是以一定的投入,经过业务过程的管理,最终产出一定成果的过程。

三、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单位效益审计目标及其内容、范围

行政机关的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审查其效益应侧重领导干部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水平。因此,审查效益离不开对其所辖地区(部门)管理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一方面要对行政机关自身经费使用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即审查行政机关对各项经费的使用是否节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对行政机关资金使用的效果性进行评价,也就是对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审查。其审查的要点包括:

(一)审查评价行政机关人员经费的使用效益,促进行政机关合理使用干部,节约使用人员经费。可用下列财务指标考核:

本年实际经费支出数

本年人均经费=——————————————

本年平均人数

将此数与历史数据或同类先进单位数据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二)审查评价行政机关办公经费的使用效益,促使行政机关有效地使用办公经费,合理使用办公设备。既不断地提高单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又不盲目追求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防止国家资金的浪费。可以下列指标考核:

比上年经本年实际支出总额-上年实际支出总额

=———————————————————×100%

费节约率上年实际支出总额

比预算经本年预算经费一本年实际经费

=——————————————×100%

费节约率本年预算经费

自筹经费数

经费自给率=————————×100%

实际使用经费数

实际支出费用数

单位工作量费用率==————————×100%

实际完成工作量

(三)审查评价行政机关所辖地区(部门)经济发展规划的合理性和实施的有效性,促进行政机关优化地区(部门)经济结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该项内容,审计人员可采用实地考察、听取汇报及咨询专家意见等方法进行评价。

(四)审查评价行政机关所辖地区(部门)管理效果,主要审查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促进行政机关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坚持办实事、办群众关心的事。可用量化依据考核:

所属地区社会本年社会总产值一上年社会总产值

=——————————————————×100%

总产值增长率上年社会总产值

所属地区国民本年国民收入总额一上年国民收入总额

=——————————————————×100%

收入增长率上年国民收入总额

所属地区引进本年引进外资总额一上年引进外资总额

=——————————————————×100%

外资增长率上年引进外资总额

所属地区出口本年出口创汇总额一上年出口创汇总额

=————————————————————×100%

创汇增长率上年出口创汇总额

(五)审查评价所辖地区(部门)的利税上缴的计划完成情况,上缴是否及时和足额,促进行政机关树立全局观念,努力完成国家预算。可用本年利税完成率考核:

本年实际上缴利税数

本年利税完成率=————————————————×100%

上年上级下达利税指标数

(六)审查行政机关对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情况,促进行政机关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可用群众来信来访率考核:

本年己处理来信来访件数

群众来信来访处理率=——————————————×100%

本年来信来访总件数

(七)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除审查以上内容外,还应对财政收入增长、税费上缴增长同GDP增长是否一致、财政结构比率进行分析;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国家其它法律法规条例规定情况进行检查。当前要着重检查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如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问题展开调查分析。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管理;困难学生;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64-03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体现,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对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现了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蕴涵了构建公平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价值选择。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新常态背景下,过分偏重经济资助已不能适应资助工作的新要求,加大育人力度是新时期资助工作的新使命。在当前推进教育改革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要把资助工作落脚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上。育人是资助工作的灵魂。资助和育人两者之间,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而实践育人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对于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服务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校困难学生群体特点及其实践活动现状

高校困难生大多来自于经济欠发达或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其接受的教育处于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综合能力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实践创新能力的欠缺和后续发展动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整体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成就动机弱、能力提高缓慢、自我评价过低等问题,具体表现在这一群体在人际交往能力、英语口语、计算机水平、艺术特长、知识视野、表达能力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压力的前提下,更应当着重培养和提高这一群体的实践创新能力,增强其发展动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才是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实践育人作为一项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形式与途径的育人活动,是高校培养塑造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总的来说,勤工助学、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教学实践、毕业实习等类型繁多的高校实践活动从不同方面和维度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心理素质强化。但同时,某些高校也存在着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的顶层设计、系统的过程指导和有效的成果反馈等问题,导致某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没有达到预期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提升目的,学生容易对这些活动形成内容单调枯燥、形式陈旧老套、可选择范围过小、不能紧跟当前形势的刻板印象,创造性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二 实践育人活动项目化运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项目化运作是当前管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狭义的项目多指事物分成的门类;而广义的项目既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宏观事项,又包括具体存在的个体。“项目化运作”一词是在顺应当下社会和经济规律发展需要的形势下流行起来的,它的核心是将总体的较为抽象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子目标,然后通过科学管理的思路来完成任务。

国外学者通过实践研究认为项目化运作具有以下优点:能用更少的人才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工作;提升质量与效益;能通过更好的组织行为原则使组织更有效;能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提供应对机制等[1]。具w到实践育人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因有统一的领导和完备的管理章程而避免多头管理和资源浪费,有利于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成效性;项目化运作有利于促进学生项目小组形成团队优势,使实践团队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细化方案、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科学管理、取得实效;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将实践育人活动与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增强就业创业意识;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项目化运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多次阐明了素质教育要具备社会实践品性,社会实践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中央16号文件提出,“高等院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这些都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项目化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由此可见,实践育人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三 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模式探索

资助育人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是在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实践中产生的必然需求。是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通过项目申报、项目批准、项目运作、项目检查、项目验收等程序,把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的过程。在资助育人实践活动中运用项目化管理手段,是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性,强化资助育人成果的有益探索和重要途径。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为例,尝试探索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的新模式。

(一)实践育人活动项目化运作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每届设定一个主题,通过设立并支持公益实践项目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是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力载体。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自行组建项目团队,确定项目研究主题,从申报、审批到管理、结项,均严格按照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进行管理。实践工作证明,实施项目化管理能够极大地调动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增强资助育人实践活动的成果,行之有效的提高参与项目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模式

1 建立高效的项目化管理体系

为使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有章可循,提高项目化运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处建立了四级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管理,规定了项目化管理各个层次的责任范围,明确了各级项目化管理组织间的配合和协调关系,有效调动了各级人员参与项目化管理的积极性。

(1)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

项目化管理的第一级是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实施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指导机构和项目的最终审批机构,由校学生处处长、各学部(直属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组成。该级组织是活动的决策领导层,其职能是把握项目发展的方向、确定项目总资金、协调各学部(直属学院)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审定项目管理人员的成员组成,是行使决策和监督权的机构。

(2)项目化管理办公室

项目化管理的第二级是项目化管理办公室。项目化管理办公室设在校学生处,由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及校自强社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监督和开展。它是项目化管理的具体执行和管理机构,负责征集活动主题、启动运行项目、落实项目的实施、处理与项目有关的外部关系、检查项目进展、监管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完成项目化管理中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学生资助中心每年初制定相关文件,提出当年度立项主题和立项工作要点,并对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

(3)项目联系人

项目化管理的第三级是项目联系人。项目联系人一般由各学部(直属学院)资助工作联系人担任。他们根据学生处的工作要求和本学部(直属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带领、指导学生选题并参与立项,负责相关政策宣传和协调联系工作,有监督本学部(直属学院)学生提交项目申请、推进项目开展、按时保质结项的责任,同时对项目化管理办公室负责。

(4)项目负责人

项目化管理的第四级是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最基层的项目管理者,其职责是组织本项目组成员并协调项目开展的各方关系,按照预设项目成果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项目推进的各项工作,指导和控制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项目开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好沟通解决,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完成负总责。

2 制定完备的项目化管理制度

(1)项目立结项管理制度

每年年初,根据学生处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当年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背景,项目化管理办公室初步确定项目主题后上报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经审核通过后撰写发文。各项目联系人组织学生提交立项申请并参加答辩,由项目化管理办公室报请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审批后,按项目计划运作实施。每年年底学校组织召开项目结项评审会,由项目化监督管理委员会验收合格后,即可结项。

(2)项目运行全过程监督制度

为了在项目开展过程更好的对各项目组进行监督指导,把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成果,项目管理办公室依托校学生资助中心、校自强社制定了《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项目奖惩制度》《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项目征集方案》等一系列项目化管理规定,各项目组均按照管理规定对项目进行运作。校自强社在社内选拔有经验、有责任心的项目管理人员,对各项目组实行“一对一”管理,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资金使用状况进行检查监督,随时掌握项目进展状态,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以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项目管理办公室还制定了中期检查制度,于每年春季学期结束之前组织各项目组召开中期检查评审会,监督各项目进展及经费使用情况,并对项目下一阶段的开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3)项目宣传总结及培训制度

为了扩大项目化实践育人成果,巩固提升项目化管理方式,校学生处每年都在项目结项后组织召开项目成果展示表彰大会,加大对优秀项目及优秀个人的宣传力度。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项目化管理办公室会对项目负责人进行系统的项目管理理念、运行策划和资金合理调配等方面的培训。此外,项目化管理办公室还会定期组织校自强社的项目管理团队成员,针对他们在管理各个项目小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高效团队管理、统筹协调规划、项目资金监管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整个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的规范性和成效性。

3 凸显本校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的自身特点

(1)明晰每个实践活动的每一环节并将之完全纳入项目化运作的轨道。

自活动选题至活动结项,每项目均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规范管理和开展。项目小组成员需要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熟悉磨合,按照规定的项目开展程序合理安排时间和分配阶段工作任务,确保本小组的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并著有成效。因为项目化运作的目标和成果预设,避免了传统实践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活动的每一步开展都是有价值和显著指向性的,确保了活动成果和产出。总体来看,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的这一特点对于凝聚实践活动主题、确保实践活动成果、增强实践活动育人功效、提高参与实践活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都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2)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中的主体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参与主体以学校全日制本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获得资助的学生为主,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建的团队必须有1/3以上成员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3~8名学生组成的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团队成员允许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各团队须有2名同学担任项目负责人(其中1人为财务负责人),并由1名指导老师负责对团队活动进行必要指导。可以看出,项目立项及活动开展过程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参与并管理项目运行中的各环节。

项目管理办法还规定,每年项目启动前,由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负责从学校自强社中选拔具备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项目管理团队,团队成员与当年获得立项支持的项目组形成一一对应关系,每一名项目管理团队成员定点负责指定项目组的项目运行和推进,发挥监督、协调、管理职能。

此外,每一届“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项目自立项到结项,都要经过项目征集整理、项目立项评审、项目启动培训、项目中期评审、项目结项评审、项目成果表彰展示等若干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组织召开相关会议,各类会议的通知协调、会场布置、人员组织、流程保证、项目组反馈、新闻宣传等工作均由校自强社负责具体实施,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总之,通过以“实践・成长・收获”公益实践活动项目为平台,尝试探索高校困难学生群体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的新途径。实践表明,实践育人的项目化运作方式使参加项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组织策划、语言表达、统筹规划、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等多方面能力有明显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公益思想、感恩意识、悲悯情怀、奉献精神,在使学生成长成才、更加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的需要方面有显著作用。

总之,实践育人项目化运作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还需要与资助育人实际工作相结合,把握项目化管理规律,总结项目化管理经验。对项目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实践育人、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Harold Kerzner. Project Management: A Systems Approach to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Controlling(7th Edition), All rights reserved,2001:127.

[2]刘张飞.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增强活动实效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35-137.

[3] J・D・费雷姆.组织机构中的项目管理[M],郭宝柱,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16-17.

[4]Z翠娟,王楠.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实践教育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3(3):47-50.

[5]王涛.实施项目化运作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51-52.

经济管理年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引导性调控;适应性调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9-0036-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货币供给模式在宏观经济体制的变革中经历了螺旋式变迁。货币供给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配给,转变为商品经济时期的再贷款,继而演进到开放环境下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占款:货币调控机制经历了“直接管制”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从引导性调控货币供给向被动服从国家外汇占款的适应性发行转变。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后,世界经济与金融格局无疑将发生重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也会相应调整,因此,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供给经验和前瞻性研究思考,对于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货币供给技巧,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货币供应模式变迁轨迹

(一)经济指标决定下的资金供应模式:1979-1983

改革初期。国内经济在“”遗留下的虚弱基础上蹒跚,尽管经历了1976―1978年“洋跃进”的大规模引进项目投资和农村集体生产运动高潮,但始终未摆脱供给短缺的窘境。因此,经济总量增长始终是头等大事,实现经济发展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做出预算,政府管理投资,银行配套“拿钱”(流动资金),物资统一调拨。当时的经济发展指标决定信贷计划规模,信贷计划收支差额决定货币供给。信贷资金管理控制具有直接性。信贷“规模”成为控制货币供应的总闸门,货币发行具有高度的计划性。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迈步,旨在国家统一计划下权利适当下放。以调动基层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商品供应数量。人民银行基于对省(市)分行管理权限的适当放宽,调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满足对资金需求的考虑,1980年推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简称“差额包干”)的资金管理办法。人民银行总行控制省(市)分行的存贷款项目总差额,差额内存贷款由省(市)分行自主决定。

(二)信贷规模管制下的资金借贷模式:1984-1993

1984年我国GDP总额达9016亿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门类比较单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为此,国家经济发展由专注总量增长转为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并重,关注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转向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体制,将市场经济的地位逐步提高,注意发挥经济规律的作用。相应的,为解决金融宏观调控与银行企业经营活力的内在矛盾,1984年10月人民银行推出了《信贷资金管理试行办法》,1985年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办法(简称“实贷实存”)。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离,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将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分离,对专业银行实行信贷指标管理。这一模式实施打破了信贷资金供应“大锅饭”的弊端,对于稳定二级银行体制加强宏观金融调控,推进后续的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信贷资金借贷模式的帷幕拉开。

“实贷实存”将中国人民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往来由计划指标分配关系改为资金借贷关系,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体现出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对“计划”的保障,以及专业银行对“市场”的支持,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由于对各分行指标考核时间确定在1884年底,诱发了专业银行为争取下年度贷款额度突击放款,造成了1984年底的信用膨胀和货币发行失控。也促使对银行贷款管理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审慎决策。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的货币调控模式:1994-1999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确立,进一步清晰了经济改革方向,“商品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1994年,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实行商业银行改革,将政策性金融业务剥离到新设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为了在控制信贷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约束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了“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推行“总量控制、比例管理、分类指导、市场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暂行监控指标。对资本和资产风险权数做出了相应规定,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的考核实行“区别对待、逐步过渡”的办法。鉴于商业银行的情况差异,在考核存贷比例指标时,国有商业银行按增量考核,其他商业银行按余额考核,加强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经营。“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实施,是人民银行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有机配合,“有计划”体现在“贷款限额控制”防止贷款规模宏观上的总量失度,控制信用膨胀的源头,“商品经济”体现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的约束与预警。同时,给予股份制商业银行更大的自,探索市场化经营的运营机制。为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摸索经验。

1997年,人民银行审时度势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在金融体制上与市场经济接轨,实质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融合。实行“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接调控”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自由权,通过激活资金市场带动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可以看出,在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下。基础货币投放主要渠道是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金融宏观调控由资金供给模式转型为资金借贷模式,货币供给传导机制表现为:中国人民银行一再贷款一商业银行放款~济实体一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一经济发展。信用控制手段经历了:信贷计划指标管制一贷款限额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一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由直接信用规模管制过渡到间接基础货币供给调控,完成了人民银行货币发行机制的市场机制转变。

(四)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对冲模式:2000-2009

改革开放前我国外汇储备很少。提高创汇能力和增加外汇储备成为从上到下的共同心愿,因此,实行“结售汇”管理由国家统一储备外汇是在情理之中。改革开放释放出了极大的生产力,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轨道。内向型经济发展转为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双驱动”增长。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开发性产业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经济驶入快车道。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国际贸易顺差逐年扩大,国内经济的良好

趋势增大了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外资纷纷涌入,资本项目出现持续顺差。在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下人民银行大量收购外汇,与此同时,收购外汇橇高了货币投放的闸门。形成了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决定基础货币供给的机制。

图1显示,伴随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以及资本项目的逐渐放开,国际收支资本与贸易项目双顺差日益显著,外汇储备大幅飙升,年增长率最高达50%以上。外汇资产在中央银行资产中所占的比例快速抬高。

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供给增加刺激了国内经济升温,2007年GDP增速攀升14,7%的历史高点。为防止经济发展过热引发通货膨胀,2008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有节奏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货币量,提升存贷款利率抑制信贷需求,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吸收商业银行流动性,采用组合措施对冲收购外汇挤出的货币过量供给。

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尽全力为开放的市场经济铺路搭桥。在确保外汇收购保护外向型产业发展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及时转入“适应型”调控,采用对冲式操作减轻流动性过多的压力,为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了极大削弱。

三、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分析

(一)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背景

建国初期与改革初期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1980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4992亿元,比1952年的343.3亿元增长了17.9倍。经济快速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了更大需要,僵化的“统存统贷”信贷政策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配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政策,保证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人民银行根据经济发展需求适当放宽了信贷规模管理,加大了基础货币的投放。“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将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统一性和区域经济发展贷款投放的灵活性有机融合,促进了信贷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了经济总量发展的货币需求。

198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9016亿元,比1978年的3645亿元提高了2.47倍,人均GDP同比增加2.25倍,国家财政收入较改革初翻番。但第三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型生产模式逐渐显露经济增长的疲态,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急切的任务,经济发展由总量增长向增量与结构并重的转变。“大一统”资金供给模式的弊端凸现。适时出台“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对传统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是重大突破,总体上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促进搞活经济保证二级银行体制的正常运转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此后的金融改革铺垫了良好的基石。1994年起,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在控制国内信用总量的同时。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方面做出了约束限制,在引导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合理配置方面显现了良好的效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酿成了亚洲国家货币贬值的多米诺效应,大部分国家用本币贬值刺激贸易出口缓解国内经济困境,中国在此关头展示了大国风采,高调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稳定国际货币市场,抵御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扩散。人民币不贬值使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减少。扩大国内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这种情况下,贷款规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98年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虽然仅仅是“规模”的解除,其深刻意义在于防范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的前提下,赋予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使货币供给及时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国内经济的顺利发展。

2001年以来外汇储备每年大幅度递增,2001年增幅44.64%,2006年高达134.23%,2009年6月底攀上2.12万亿美圆高点。货币供应受到外汇占款增长的挤压,超越了货币需求的正常量,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偏转。货币供应制度已由主动“调节型”供给向被动“适应性”回笼转向,货币供给方式从调控国内市场转向适应国内经济与国际贸易两个市场,见图2。

(二)货币供应模式变迁的经济透视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走过了多种模式,金融生态的复杂变化史无前例,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前所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货币供求的相对均衡,任务非常艰巨。

封闭经济环境下的资金供应,主要面对国内经济发展,综合信贷计划调节货币供应量,现金发行量填补信贷计划差额。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独立制定货币政策,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对象是商业银行,目标是实现金融市场的供求均衡,调控主要变量是贷款规模。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投放再贷款,商业银行对企业放款,银行系统通过货币乘数放大信用规模。构成了货币供给的基本链条(图3)。

开放经济环境下的货币供给,需要兼顾内部与外部经济的双重均衡。“结售汇”管理以来的外汇储备急增,在外汇储备高增长的2006-2008年,国内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为了严格执行收购外汇的政策,同时避免基础货币挤出过多触发国内通货膨胀,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从“正向引导调控”转向“逆向适应调控”,有步骤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发行中央银行票价等“对冲”措施收缩过多的流动性。应该说,货币政策的这种转变在运转模式上没有经验,在技术操作上具有难度,在形式上容易引发传统思维的误解。但其重要意义在于,保护了国内出口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对外加工企业的发展,稳定了国内就业市场。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回顾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货币供给变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货币供给模式的变迁始终配合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开放市场经济的变革阶段,人民银行的货币供给模式相应进行了资金供给模式、资金借贷模式、贷款限额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模式、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和货币对冲模式的与时俱进改革。换句话说,货币供给模式始终为确保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铺路搭桥,为经济体制的变革营造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在维护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没有货币供给模式的有效配合和良好金融环境的协调吻合,经济体制改革难以顺利通畅。

2、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地位经历了“螺旋式”变迁循环。

从改革始点的“行政管理模式”货币发行,经1985年二级银行体制建立的资金管制模式,到1998年“市场调控模式”宏观调控系统,至货币政策的“对冲”操作,回归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更加凸显,完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进程。这个螺旋式演进发展,经历了货币政策操作从单一信贷指标管制到多样化操作工具组合运用的成熟进程,摸索出从基础货币供给的引导式宏观调控到外汇储备占款过量对货币

回笼的“对冲”适应式操作技术,实现了货币供给从僵硬的计划行政式资金供给管制到灵活宏观金融调控式有机传导系统的转轨,完成了国内经济均衡向兼顾开放经济“两个市场”的转变。经历了螺旋式发展的货币政策,人民镀行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运行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国际化进程中摸索出了有效策略,寻觅到确保经济稳定增长的货币供给灵活机制和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前瞻性操作经验。

3、货币政策的及时调整对熨平经济波纹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体制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和路径。“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踩踏摇摆,经济发展中触发波动在所难免。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三次经济过热(1985、1994、2007),以及国际环境突变诱发的两次经济放缓(1997、2008),是转轨经济发展道路上难以绕过的坑洼地段。为了减轻宏观经济的振动摇摆,人民银行在经济过热时期采取了“适度紧缩”、“紧缩”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趋缓的苗条及时开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药方。起到了削峰添谷均衡社会总供求的良好效果。校正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偏离。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创造了连续3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世界奇迹。中央银行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灵活调整,功不可没。

(二)启示

从30年货币供给探索的成功之路和前瞻经济金融的发展趋势,我们有以下启示:

1、经济改革深化需要强化货币政策的重要地位。

货币政策是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旋舵,货币政策决定着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宏观目经济标的实现。因此,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长期国策。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技术性,是人民银行今后长期认真研究的课题。

2、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货币供给在外汇占款的货币供应模式下,人民币对外面临升值压力,对内存在高通货膨胀风险,货币政策显现出被动性特征。因此,保证货币供给适应经济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发挥,就应确立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为此,在外汇高储备的背景下,需要减轻“藏汇于国”的风险压力和管理成本,逐步放宽结售汇管理直至推行自愿结汇模式,培育国家与民间共同储汇的市场化机制。使货币供给尽快回归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运行轨迹。重归中央银行引导式宏观调控模式,修复货币政策调控的良性传导系统。

3、货币供给模式要实现总量均衡和结构合理。

经济一体化下的货币供给,需要从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个层面研究货币供求的影响因素。在商品市场的层面上,要密切关注国内和国际市场,把握内部与外部经济两个市场产生的货币需求,实现货币供求在总量上均衡和“两个市场”结构的上吻合。在资本市场层面上,伴随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扩大,精准跟踪国际资金流动变化对国内造成的货币供求变化。既要有效利用国际资本改善资源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给国内经济发展增加良机,但更要防止国际资金进出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波及。以及投机性国际资金酿成的货币供求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