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医学含义

现代医学含义

现代医学含义

现代医学含义范文第1篇

对表1的具体分析如下。

1)“方剂”和“中药”类数量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具体的方剂名称、中成药以及具体的单味药数量很多;

2)“中医文献”位居第二,是由于系统收录了大量的古代和现代医书、医案等名称,如“《经方要义》《南阳类案》”等,均属于中医文献类;

3)“医学人物”类,系统收录了古、近、现代中医医家,如“朱丹溪”“葛洪”等,这部分内容也很庞大;

4)“动植物”类实际指“药用动植物”,即单味中药的原植物和原动物,如“白斑角鲨”“黄凤仙花”等,有些概念词的中药名称与原植物、动物相同,既属于“中药”也属于“动植物”,如“黄柏”“蜈蚣”等;

5)“诊断的过程”这一语义类型是原来系统加工西医诊断学时设立的,目前暂时保留了这一部分数据,该部分的概念基本为西医诊断学术语;

6)“疾病或证候群”这一语义类型也是系统设立初期建立的一个语义类型,其内容包括了疾病、证候和症状,系统旧数据有大量的概念标为这一语义类型,还未修改;

7)“中药化学成分”类包含具体的化学成分名称,系统收集了中药涉及的化学成分名称;

8)“食疗-药膳”类包含可以用作食疗和药膳的具体名称,如“安神茶”“八宝粥”等;

9)“中医机构”类包含了全国所有中医药研究机构、行政机构、医院、制药企业等,如“安徽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安庆市中医医院”“安顺制药厂”等。综上所述,使用最多的10个的语义类型都属于实体类型,均有较多实例,故包含的概念较多,在语义类型的使用上属于正常现象。

2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

具体分析语义类型使用数量少于10个的有30个,它们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大类,按照“能用具体类型的就不用上位类型”的语义类型归类原则,这类语义类型本身在分类中只起到分类节点的作用,而具体归类则归为其下的具体类型,如“事件”“物理实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信息文献学”“中药性能与功能”“有机体”等;

2)语义类型本身定义范畴过窄,不能包含更多的概念,如“血”“血的功能”“津液功能”“精的功能”“腧穴功能”“五色”“五化”等;

3)在中医药学系统里不能或者不需要作为语义类型存在的,如“归经”“针灸处方”“中药功能”“方剂功用”等;

4)由于与其他语义类型定义分辨不清而归类错误或不完全的,如“针灸研究”“辅料”“中医预防”等;

5)由于中医药学语义类型也是在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有部分数据还未完全修改为目前的语义类型,如“中药药理作用”“矿物”等;

6)语义类型分类过细,如“心理功能-中医心理”“神”“情志”“七情”。

3未用到的语义类型分析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率为86.72%,未使用到的17个是:人工物质;中西医结合;医古文;自然物理学科;颜色;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中西医结合疗法;制药工艺、农业;脏象学说;药用设备;思想或概念;研究设备;升降沉浮;研究活动;中药研究;师承关系;症状或体征。该17个语义类型的情况分析如下。

1)语义类型本身为上位概念,其下还有更具体的语义分类,如“思想与概念”“人工物质”“中医学与古代哲学”“制药工艺、农业”“研究活动”“中药研究”等;

2)语义类型本身表示的是一种组合关系,而不是单一概念所能表达的,如“师承关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等;

3)语义类型设置过大,过于空泛,目前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未涉及其内容,如“自然物理学科”;

4)语义类型设置问题,不表示一种语义分类。如“医古文”表示的是一种语言形式,每个医古文形式的字、词、句都会表示具体的语义含义;

5)语义类型设置太过于狭小,仅表示特别具体的意思,如“升降沉浮”是具体指中药药性的一个方面,不应作为一个语义类型存在;

6)语言系统目前收词范围的局限导致未使用到该语义类型,如“研究设备”“药用设备”等;

7)语言系统数据问题,“症状或体征”是最近修改的语义类型,原有这部分数据均标为“疾病或症状群”,数据还未修改。

4小结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现有语义类型128个,使用到的有111个,使用率为86.72%。使用最多的语义类型为“方剂”,使用了33102次,占系统总数的26.86%。使用最少的为“雌雄霹雳火”“方剂功用”“经络学说”“矿物”“声音”“心理功能-中医心理”“针灸处方”等8个语义类型,使用频次均为1次。除“雌雄霹雳火”“针灸处方”为错误类型外,其他6个类型占语义类型总数的4.7%。4.7%的语义类型使用情况占系统概念总数少于0.006%。由于中医药学语言系通过的语义类型是存在等级结构的,上位语义类型都是比较大的概念,或仅作为分类而存在,所以其下归类的概念数量较少,不能仅以数值来说明整体使用情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分类整体框架合理,但在具体下位语义类型的设置上还需调整,不能将过于具体的概念或组合概念作为语义类型。

现代医学含义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词义又关系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同等重要,词汇教学也因此受到文化的影响,本文以中医学术语为例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关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

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

词汇本身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哲学、宗教信仰、艺术等,同一词汇的文化意义差别很大。词义问题是整个词汇学里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我们通常所说的词义,指的是词的语言意义,“是词所指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的概括反映”。它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也就是社会及文化赋予词汇的感情色彩、风格色彩、比喻意义、借代意义、联想意义等,也称为附加义”,文化意义是附加在语言意义上的主观意义,反映出交际者的文化心理、态度和感情色彩。文化意义比语言意义更加的含蓄,需要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

二、从中医学术语看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

索绪尔把词义定义为“被命名的事物或概念与名称本身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无不渗透着人对现实的感受及经验,词的多义性,就在它是现实世界的象征符号,体现着人对现实世界的不同认识。”词汇意义是一种民族文化,其语言意义是基础,标记了客体的主要的语义信息,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是以语言意义为核心的,会随着语言意义的变化而变化。

(一)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以语言意义为基础——以中医学中的“舟”为例

从整体上看,词语的语言意义是基础,文化意义依附于语言意义。中医学词汇也善于赋予词语的语言意义以文化内涵,如“舟”本为实物,中医学却以 “舟”来形容药的作用特点或人体的病理状态。例:

“舟楫之剂”:又称舟楫之药。舟楫,泛指船只。桔梗能载药上行,常作为治疗人体上部疾病的引经药,故前人称之为“舟楫之剂”。正如《本草求真》所云:“桔梗系开提肺气之药,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

“逆流挽舟”:属外感夹湿型痢疾的治法,适用于除有痢疾主症之外,兼有恶塞、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表证者,方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该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滞亦除。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里者仍当由里出表,如从逆水中挽船上行之意,故称之为“逆流挽舟”。

“腹凹如舟”:又称舟状腹。古代的木船,多为两端高,中间低平下凹,故医生常以此来形容病人腹部凹陷的样子。多见于久病沉疴顽疾所导致的元气虚衰、形体羸瘦,或新病大吐暴泻所导致的阴液耗损的形体失。

(二)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不对称——以中医学单位词为例

不能直接按照词汇的语言意义去理解这类中医术语。例:

“一时”:指一整天的时间。《灵柩·玉版》“不及一时而死矣。”

“一元”:中国古代哲学家、医学家假象的宇宙开始形成时天地不分,混然一体的状态。元气一词由此引申而来。古代术数家的说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

“十五间”:脊柱的第十五椎间隙。《素问·气府论》:“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

“三十度”:即三十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

(三)中医词汇的文化含义与语言意义易混淆——以“血”为例

中医学“血”概念的本质与现代医学“血液”具有相关性,但人们长期忽略这两个概念内涵的区别,通常混淆“血”和“血液”的概念。不少中医学者包括部分中医教科书的编者都用“血管中的红色液体”来定义“血”,这就与“血液”的内涵极同。

例如“肝藏血,主疏泄”是中医临床最常用和最重要理论之一,如何正确理解还不统一。不少人脱离了中医临床关于肝病的辨证论治的实际,把“血”等同于“血液”,结果得出了“肝藏血,主疏泄”指肝藏“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分配”的结论。按中医的理论,血分有形之血和无形之血。《灵枢· 决气》所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这种变赤的“汁”与血液同,则只是狭义的血,是有形之血的一种。气与血是古人认为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属阳,血属阴,对立统一,而不可分离。再如《内经》所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此处应理解为无形之血。随着中医学的“黑箱理论化”的发展,“血”的基本概念本质上都渐渐超出了其最初的原型,增加了其原型不具有的本质。在中医学中血是血液又有了非血液的本质。血非血、气非气、肝非肝、心非心等理论创造都具有中国传统特色。

(四)中医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深层相通——以“五行”相关词汇为例

古人以观察各种事物、现象为原型,又借用了当时最具科学性的古典自然哲学模型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气一元论等来说理,在从病到药针、到方、到法、到理反复实践应用中,才逐步构建成了中医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因其所处的语境不同,有不同的内涵和实质。我们研究这些概念的实质时,必须考虑其亦此亦彼性,而不能强调非此即彼、以偏概全。

“五行”的基本语言意义指“金、木、水、火、土”,在《灵柩·阴阳二十五人》中则指按金木水火土分类的人的五种情况,中医学中也有很多按照五行的相生相克演变出的词汇,如水与火,本来是自然语言的词汇,当它们成为“五行”里的词汇时,就是人工语言的符号,是虚拟的存在。例:“土不制水”:即脾土虚弱不能制约肾水造成的一组水肿症候。“土生万物”:五行学说应用于人体的一种类比说法,即将脾胃比喻成滋生万物的大地。认为机体的各种营养成分均来自于胃的受纳、消化和脾的吸收输布。

三、从词汇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看汉语词汇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策略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在词汇意义中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汉语的对外教学中,对学习者进行适当的文化渗透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汉语词汇由于数量庞大、义项复杂,文化含义丰富,所以在汉语词汇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方法。

(一) 重视对词汇的文化含义的讲解,在教学中渗透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利用上下文语境释义,词在一定的语境中有特殊的含义,学习者需通过上下文语境来体会其含义。汉语是一种联想丰富的语言,汉语中的许多词语都具有丰富的拟人拟物的特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例如中医概念“通经”,还具有其语用意义,即指应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实际意义。离开了上下文,就很难判定是“通经络”还是“通月经”。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在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的一门传统科学。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古人所谓“ 儒不必医,医必须儒”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中医学和儒家学术思想的密切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源” 和“流”的关系,中医药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古代医学家借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内经》,《灵枢·经脉》曰:“火胜金…水胜火…木胜土…土胜水…金胜木也。” 中医学认为:“五脏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因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所以肝能够制约脾。而脾和肺之间又有一个滋生的关系,因为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可见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完全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

(二)语素释义法

语素(morpheme)这一术语最早是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提出来的,他指出“每一个因素序列,如果本身具有意义,而其中又不包含更小的有意义的因素序列,便叫语素。”也就是说,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而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词中的每一个语素都有一定的语音和独立表达一定的与词的整体意义相关的意义,词的整体意义是由一个个独立的语素共同联络而成的。同时,汉语的“语素在构词时意义大多数保持不变,少数变化的情况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语素释义法是指解释清楚词汇中每个语素的意思来说明它的整体意义。在使用语素释义法时,常常可以将词语的引申义、词语的用法一起引申出来,容易让学生理解,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汉语的词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分类,类推词义,从而提高汉字教学效果。

如在理解“暑”“寒”和“泻”、“咳”、“风”的基础上,就可以由“暑泻”“暑咳”、“暑风”理解“寒泻”、“寒咳”、“寒风”的意思。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语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深层认知,培养汉语语感。

由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一些词的意义也是在字的意义上的延伸和发展,与古汉语中的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利用语素释义法时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古汉语基础,对汉语语素的意义达到一定程度的熟悉,要善于联想,对汉语本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三)联想教学

学生在理解汉字意义和中华文化色彩的基础上,可进行适当的联想教学,汉字是一种状似方块形似物象声究韵味的文字,内涵丰富,魅力无穷,一字多音,一词多义,给人以无尽的联想。

联想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例如:在理解“玉门”、“玉浆”、“玉门不闭”等词语时要发挥习者的想象。“玉,石之美者。”玉,自古便是高贵和纯洁的象征,“玉之美,美在德行与灵性。养玉在身,可以让人镇定身心,宁神而静志;养玉在心,可以让人淡泊名利,宁静而致远。”因此玉也成为人的代名词,尤其是女性,从而可以看出,中医术语中的“玉~”词组与人体有关。

结语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词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要掌握词语的语言意义,也要懂得词语的词汇意义,这样才能深刻全面的掌握汉语的语言和词汇,汉语的词汇意义又是丰富复杂的,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前进,才能探索出合适的对完汉语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徐元贞,曹健生,中医词释.[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3]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张俊武,实用医学词典.[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现代医学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红楼梦》 中药方剂 名称翻译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是一名精通中医学的文学家,作者丰富的医学知识给《红楼梦》增添了精彩的一笔,多个人物生病治疗的专业化描述或表现了豪门地位之高,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或借方剂喻人体现某人的性情。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人不难发现《红楼梦》中针对各种病情所开的方剂并不是随意创造,这些方剂不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细细考证不难发现这些都是治疗这些病情的对症之药。

《红楼梦》中共有方剂20多个,如人参养荣丸,气血双补的八珍丸,补阴的左归丸,补阳的右归九,滋养安神的天王补心丹,祛暑解表的香薷饮,用于疗疮发背的梅花点舌丹,调和肝脾的黑退遥散,还有六味地黄九,活络丹(现通称为小活络丹),凉性开窍的至宝丹,温性开窍的紫金锭,十香还魂丹,延年神验万全丹,归肺固金汤,八珍益母丸,调经养荣丸,催生保命丹,黎洞丸,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

译者若想把书中出现的这些中药方剂翻译好、翻译准确,不仅需要翻译者丰富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门词汇和翻译规则。中医语言受到了许多学科的影响,如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气象学、逻辑学、养生学及文化宗教等的影响,中医方剂中有许多形象或者抽象的概念及许多隐喻。这些现象非常重要,不能忽视,因为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再现其原文信息和内心感受。

本文就《红楼梦》中出现的20多个中药方剂的翻译,对照杨宪益翻译版本和David Hawkes的翻译版本中各种方剂的翻译实例来讨论这些方剂的翻译方法。

1.方剂中药成分和剂型翻译的分析

现实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些译名,使用通俗易懂的名称,要么是一些名称本来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采用合名法,却失去了其本来的含义。例如,“糖精”里没有糖,“自行车”不是能够自己行走的,而是需要人用脚踏。但这些名称已经被人们广泛所接受。

中医方剂命名有时也采用这些手法,用生活中最能贴切直觉感受到的词通俗来形容,这些方剂名称读来亲切容易理解。如:香薷饮中的“饮”形容在服用这种药剂时的药剂状态,名称的内容跟药剂本身有点差异;紫金淀中的锭,就如生活中的紫色的金块;香雪润津丹中的“香雪”其实并非含有香气的雪,而用来形象形容有白雪一般形态的有香气的白梅花。

例如:“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

“Suddenly there was a horrible retching noise and up came the tisane of elsholtzia leaves she had taken only a short while before.”(by David Hawkes)

方剂“香薷饮”(又名香薷散或者物香薷饮),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组成,为粗末,水煎服。《中药学》药学专业教材将香薷描述为:“夏秋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断,生用,煎服,3―9克为宜,用于发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煎,用于利水消肿,量宜稍大,且须浓煎。”

参照上文的定义,香薷这种中药植物不是仅仅取其叶子“elsholtzia leaves”,可见香薷是取除杂质以外的整科植物。香薷饮是由香薷、厚朴、扁豆三味药研磨成的一种粉末。药的形态是比较粗的粉末状,只有用水煎了来服用。“饮”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液体性质的、可以喝的药。其命名是以主要药剂成分+方剂类型的构成格式。所以方剂类型应该是powder翻译成drink不够准确。

《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原一详等主编,1997)将其翻译为Elsholtzia powder。“香薷”直接使用其学名,“饮”体现出其真正类型,翻译应该为powder而不是drink。

杨宪益的翻译是“So distraught that she threw up the herbal medicine she had just taken.Zijuan hastily brought her a handkerchief which soon was completely soaked through.”“香薷饮解暑汤”被简化为herbal medicine(草药)。

例2:“紫金锭“(也称为太乙紫金丹,玉枢丹),为暗棕色至褐色的长方形或棍状的块体,既然是块状,那么就不该是丸。

杨的翻译是purple-gold pill,Hawkes翻译为pastiles,意思为“锭片,锭剂”,《朗文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pastille的解释是“a small round sweet,sometimes containing medicine for a sore throat(一种小而圆的糖衣有时内含治疗喉咙痛的药物)”,药学中专业术语的troche比较合适,troche的含义为淀剂、糖淀、片剂。原一详辞典中的翻译为“Zijin Troche”。

例3:“香雪润津丹”,该方剂是民间一种有保健作用的传统零食,夏天服用可以解暑、清火、开胃。其中“香雪”是一味常见的中药――白梅花。由于梅花在早春盛开时犹如雪花般洁白,又清香袭人,故名“香雪”,在很多诗词作品中也以此代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白梅花入肺、肝经,可以清香开胃,散郁化瘀,生津助气,尤其能止夏季暑热心烦、头昏头痛。《红楼梦》中还多次提到白梅花的应用,例如薛宝钗所服冷香丸中,也使用了“白梅花十二两研末”。由此推测“香雪润津丹”的制作方法,应是将白梅花阴干后,加入其他多味清心解暑、健脾化痰的中药以及甘凉和脾的香料调和制成小药丸。

杨宪益的翻译是“a peppermint pastille”意思是“一种薄荷淀剂”,香雪被误译为薄荷,译者可能考虑到了其清火的功效。润津的功能翻译省略了。中药方剂的翻译主要药物成分+主要功效+药物类型的这类结构形式的方剂名称时,一般会参考拉丁语药物方剂翻译的格式用“主要药物成分+药物类型+for+主要功效”的格式。Hawkes的翻译是Fragrant Snow Quencher,回译成“有香味的雪制成的冷却剂”。

香雪的理解没有反映这种古汉语对白梅花隐喻化的形象描述。不妨参照药物方剂格式尝试翻译成Plum-blossom Pills for Moistening the Stomach。

2.方剂药物组成中量词翻译的分析

中医是一种人文医学,来源于传统的人文文化,承载着浓厚的哲学、文学等文化因素。中医经典著作都是用古文写成,其中渗透着古代的哲学思想,抽象表达而不容易理解。中医方剂部分名称同样体现出古文的部分特征,表达方式精简扼要,意蕴浓重深厚,富有文学特色。在现代人看来很难从直觉上准确理解其本来意义。中医方剂量词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体现。

《红楼梦》中医方剂名称中有一类方剂命名以“药物数量+主要药物或功效+方剂类型”的形式命名。如“四神散”、“十香返魂丹”、“八珍益母丸”等。四神、十香、八珍在现代意义上很容易被误解。如,“四神”,译者很容易理解成情绪之类的含义,或者圣神等;“十香”会被误解为十种香气;“八珍”容易被理解为八种珍宝。

例1:“四神散”,杨直译为“Four-Spirit Powder”,回译为“四种精神的散”,译文字面意思理解有悖原文的本来含义。那么“四神散“的指的是什么药呢?明《奇效良方》记载指出它是由雄黄、雌黄、硫磺、白矾四种药物研为末的一种药物。四神是用来形容这四种药物的效果的奇妙,指的是四种神奇的药物。

原一详辞典译为“Powder for Four Miraculous Drugs”,意为“由四种神奇药物组成的粉末”,Hawkes翻译为“a Course of Four Prodigies”,course的医学术语含义是“疗程”,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表示一道菜的量词“道”,prodigy的意思是“奇迹,奇物”,术语上看不太正确,但结构上比较接近,可见Hawkes的理解是正确的,也是花费了心思的。

同样,“十香返魂丹”杨直译成“Ten-Spices Restorative Pills,spice的含义为“香料,调味品”,restorative的含义是“促进健康恢复的,滋补精力的”,可以回译为“十种香料构成的恢复健康的药丸”,事实上,十香指的是十种香的药材:公丁香,木香,乳香,藿香,苏合,降香,海沉香,安息香,麝香,香附等,此外该方剂还包括其他一些药材。如,诃子肉,僵蚕,天麻,玉金,萎仁,磺石,甘草,建莲心,檀香,朱砂,琥珀,京牛黄,冰片,大赤金箔等。原一详辞典上将“返魂”翻译为revivification,主要是精神的恢复,该药物的功用是“芳香开窍,化痰安神”。Hawkes则直译为“Ten Fragrances Revivifying Pills”。不妨参照方剂拉丁语格式规范翻译为Revivification Pills of Ten Fragrant Drugs。

“八珍益母丸”在杨的翻译中为“Eight-treasure-leonurus pills”,“八珍”的含义为除了主要药物益母草以外的八种珍贵的药物,即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等。Hawkes的翻译是“Eight Gem Motherwort Pills”,“珍”直接翻译成gem或者treasure,顾名思义,回译为八种珍宝和益母制成的药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实际生活中的财宝。

跟上文相似的不妨可翻译成“Leonurus Pills with Eight Precious Ingredients”,回译为用“八种珍贵成分加益母草制成的药丸”基本上达到表达原文的含义,且简洁清晰。还有一个问题是益母草的英语对应名词,因为其学名是Leonurus artemisia S.Y.Hu,所以采用这种标准的名称。

3.中药方剂译名格式的分析

目前方剂翻译格式的主要问题是译名格式是否符合国际通用标准――拉丁语药品命名法。《红楼梦》方剂的翻译也不例外,在译名格式上应该遵循拉丁药品命名法。上文已经借用这种翻译规范,解释了一些方剂名称的翻译。方剂的命名不仅仅注意名称的区别,方剂的命名要表达立方人的思想内涵,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其内涵。英语语法和拉丁语有所不同,但是格式上可以比照,即,剂型(名词主格)+原料药(名词属格)。当说明药剂的性质、用途的时候,用介词短语,拉丁语中注射用水翻译为Aqua pro Injection,比照其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翻译。应该把剂型放在前面,成分、用途放在后面。如“复方大黄散”可以翻译成“Drink of Red Sage”,“泰山磐石散”翻译为“Powder for Preventing Miscarriage”,“八珍丸”在原一详辞典上被翻译成“Bolus of Eight Ingredients”。

《红楼梦》中有一种药物名称,如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调经养荣丸、疗妒汤、延年神验万全丹等。其结构组成是方剂的中心功用+方剂类型。方剂的中心功用分为两种,在上文提到过有关香雪润津丹及梅花点舌丹、人参养荣丸等,这些是一种药物+功用+方剂类型的命名方式,还有一种方剂的命名是完全的功用+方剂类型的方式。前一种方剂格式翻译在上文已作相应说明。下文主要讨论后者在《红楼梦》中的翻译。

例1:“活络丹”,在杨的翻译中是“tonic for the blood”,回译为“滋养血的药物”,活络丹其功效是疏通血管,使血液流通的路径通畅。Hawkes的翻译是“blood renewing elixir pills”,elixir的含义是炼金药,长生不老药。

原一详辞典中的翻译是“Dan of Removing Obstruction in Channels”,意为消除血管中障碍的丹,消除血管中障碍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字典中译名的格式比较遵从拉丁语翻译的格式。

例2:“祛邪守灵丹”,杨翻译成“all sorts of rare medicine-pills to dispel evil influences”。首先并不是各种各样的方剂,而是一种用来驱除邪气保持心神安定的药丸。Hawkes则省略了这个翻译。参照原一详辞典中“祛邪扶正”的翻译“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upporting health energy”。那么该方剂可以翻译为pills for eliminating pathogenic factors and stabilizing mind。

例3:“开窍通神散”,先看看一个“开窍药”的翻译方法,原一详辞典中翻译开窍药为“drug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为中医术语。该方剂以开窍通神为主要功效,功能通关开窍,启闭养神。开窍通神实际就是开窍的具体阐述,那么该方剂可以借用此翻译译成powders for inducing resuscitation。杨的翻译是“powders to clear the mind”(用来清醒头脑的散),意义较为接近,但是to clear the mind语言与医学术语有一定的差距。Hawkes的翻译显得较长,不太符合方剂翻译的常规:“various nostrums-pills and powders”“She had heard recommended as sovereign specifics in cases of mental disorder.(她听说过别人推荐的用于治疗精神紊乱的各种极好的具体的药丸和粉末,用时用鼻孔吸。)”nostrum-pills指用鼻孔吸的药丸,显然不是这种药物的使用实际情况,mental disorder夸张了病情的严重性,几乎等同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

例4:“调经养荣丸”,是一剂用来调节女性经期规律达到美容效果的一种药物。杨的翻译是“the fortifying pills”,其意思是强身健体的药丸,原方剂的内容得到简化概括。Hawkes笔下该药物的名称是“a course of pills designed to regularize her periods and make some new blood”,具体揭示了原方剂的内容,“用来调节经期和新造血的一道药丸”。但是译文显得有些繁缛,违背了医学方剂翻译的简洁性原则,医学中养荣并只是单单造血而是通过使经期达到规律性而实现滋养容貌的目的,但意义基本上描述了原文的含义。“调经”在医学术语中的翻译是menstrual regulation,“养荣”则是tonics,所以原文可以尝试翻译成pills for tonics and menstrual regulation。

4.中医方剂中传统文化的翻译的分析

中医方剂的某些命名是医学理论与社会文化结合的命名方法。这些命名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被约定俗成或受到某种思想学说等影响,可以来源于儒家学说、道家学说,或者佛教。这些命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同时,这些命名中用这些词来形容药物特征,使用这些描述令这些特征显得尤其特出,甚至有些夸张,这可能与中国古代中国文人的审美特征有关,喜欢把一些事物美化。正如,收藏大家马未都先生所描述:“中国文人审美甚至已经严重到了一种病态的审美。”在翻译中能够重现这些美是翻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翻译要尊重和保持语言特色和风格。

如,“金刚丸”、“菩萨散”、“天王补心丹”等。佛教认为人只要潜心精进修行,便可以炼成金刚不坏之身,中医就有了金刚丸,形容吃了这种药后身体的健康状态。菩萨是善和至高无上,救世人出苦海的神灵,中医就有菩萨散。天王补心丹说明了这种药物的药效,是天王用来补心的丹,足见其功效。

“天王补心丹”,杨直译为“heavenly-king-fortifying-the-heart pills”,霍克斯翻译为“The Deva-king Cardiac Elixir Pills”。Deva-king指提婆王。从前,印度有一个大国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富庶,于是派兵侵略。善住国王虽然尽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丢失了国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尸罗国逃去。

汉语里的天王应该是佛教中的四大护法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的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不妨翻译为Four Heavenly Guardians,或者Four Devarajas,可见翻译为Dava-king与原文的文化含义有一定差异。

5.结语

《红楼梦》中中药方剂名称的翻译没有从一个专业中医英语的角度翻译,同时理解了方剂的表面含义而忽略了表面文字背景下的社会生活环境、文化、历史等深层的含义,也忽略了古汉语的文字含义的演变,许多方剂的隐含意义没有得到再现。正如,人体穴位的国际翻译标准一样,中医方剂翻译的标准也是一个逐渐标准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 &New York:Pergamon Press,1982.

[2]陈锋.关于中医英译术语英译标准的探讨与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李衍文.中医方剂学译名法则的探讨.中国翻译,1997,(2).

[4]李照国,刘希和.论中医翻译的原则.中译英技巧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5]方廷饪,陈锋,王梦琼.新汉英中医学词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6]原一详等.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现代医学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黄芪三仙汤;骨密度;骨矿含量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现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为其特征,临床表现为骨脆性和骨折易感性增加的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治疗首选雌激素替代疗法,疗效肯定,但长期服用难以避免激素不良反应。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芪三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观察骨矿含量及密度指标的影响 ,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1999 年7 月至2000 年7 月符合纳入标准,志愿参加本研究之绝经后妇女,共83 例,年龄45~65 岁,平均年龄(58.90±3.86)岁,平均绝经年限(6.95±4.37)年。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42 例,对照组41 例,2 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骨质疏松症诊断以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QDR–4000 型, 美国HOLOGIC 公司生产), 以WHO 推荐的骨量低于同性别人群骨峰值的两个标准差为诊断标准[1],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拟定。中医辨证参照《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2] 辨证为肾虚证。纳入标准:用药前以腰背等多处慢性疼痛为主要症状,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型者,并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排除标准: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各种内分泌疾病者(如库兴氏病、甲亢、甲旁亢、甲状腺机能低下、糖尿病等);其它严重疾病干扰骨代谢者;1 年内有骨折者;在治疗期间发生骨折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口服黄芪三仙汤(由仙茅、淫羊藿、黄芪、三七等组成),每天 1 剂,水煎分2 次服。

1.3.2 对照组口服骨疏康(辽宁东港制药厂生产),每次1 包,1 日3 次。2 组疗程均为 3 月,再以同样方法测定腰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治疗过程中避免服用任何干扰疗效观察的药物,并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出现。

1. 4 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

1.4.1 观察项目 黄芪三仙汤与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BMD 及BMC 变化比较〔采用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QDR–4000 型,美国HOLOGIC 公司生产)检测〕。

1.4.2 统计学方法 组间疗效比较采用Ridit 分析,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t 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标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进行评定,我们参照文献及《骨质疏松学》[3,4],特制定如下标准:显效:肾虚症状消失,骨矿含量治疗后上升0.05 g/cm2,骨密度治疗后上升0.05 g/cm2。有效:肾虚症状明显好转,骨矿含量及骨密度有所上升,但不足0.05 g/cm2 及0.05g/cm2。无效:肾虚症状和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变化不大或病情恶化者。

转贴于

2.2 治疗结果

2.2.1 2 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0 例,占23.8%;有效23 例,占54.8%;无效9例,占21.4%,总有效率78.6%;对照组显效8 例,有效22 例,无效11 例,总有效率为73.2%。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2.2.2 2 组治疗前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变化(BMD)比较 治疗后2 组均有改善,与治疗前骨密度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见表1。表 1 黄芪三仙汤与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BMD 变化比较(g/cm2, 表 2 黄芪三仙汤与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BMC 变化比较(g/cm2, )与治疗前比较,* P < 0.05,P > 0.05。

2.2.3 2 组治疗前后骨矿物质含量变化(BMC)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BMC 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BMC 水平未见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 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祖国医学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腰痛、痹证相似,定位较准确应是“骨痿”。 祖国医学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肾藏精、主骨,肾虚则骨弱。其病机多为“肾虚血瘀”,属“本虚标实”之症。《素问 ? 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绝经期妇女多肾阳亏虚,骨质失养,出现骨痿。又因中老年人的整体功能逐渐衰退,气弱不足,气不行血,出现血瘀,瘀阻经络,不通则痛,故见腰背等多处疼痛。故其治疗原则为: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较全面地体现了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补肾健脾活血法对该病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肾虚症状,提高骨密度,抑制骨丢失,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对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5,6]。

现代医学认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指主要由绝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降低有关,其特征是全身性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致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与增龄性骨质疏松不同的是,松质骨的变化显著,常见脊椎骨折及腕部骨折,并且由绝经造成的骨丢失在绝经后15~20 年内发生较多。黄芪三仙汤由黄芪、仙茅、仙灵脾、田七、肉苁蓉、丹参等组成。以仙茅、仙灵脾、肉苁蓉等温阳补肾,黄芪补气升阳,丹参、田七等活血通络。现代临床研究发现黄芪三仙汤可提高血清E2 水平,改善骨代谢,防止骨丢失,同时可以降低患者尿中Hop/Cr 及Ca/Cr 水平,对骨吸收有抑制作用,可以保持或增加骨量[7]。本实验证明黄芪三仙汤通过补肾益气、活血通络,可明显改善肾虚症状,防止骨丢失,并可明显提高腰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 第2 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 6(1):1-3

〔2〕 沈自尹.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 (11):598

〔3〕 刘忠厚. 骨质疏松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5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 辑)〔S〕. 1997.149

〔5〕 黄剑美. 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8, 6(4):21-22

现代医学含义范文第5篇

一、 义齿软件的概述

义齿软件主要服务于口腔医院,是口腔医院与患者及义齿加工厂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这一现象促进了口腔医疗市场的发展,口腔医院作为该市场的主体,在依靠技术优势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义齿软件能为医院、患者与义齿加工厂带来很大的便利,为此,义齿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将广泛应用于牙科行业。

二、x齿软件的功能介绍

义齿软件作为一个整体,包含三个分支,分别面向口腔医院、患者和义齿加工厂。不同的面向对象,软件的功能特色也不同。本文仅对医院方面进行介绍。

面向医院的义齿信息系统的实现流程是,首先登录,通过权限认证方可进入操作页面。操作页面分别有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就诊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统计信息包含义齿材质、义齿类型、义齿数量、义齿价格;预约信息针对患者开通,包含查看预约医生信息和查看预约提醒,联系义齿加工厂包含义齿信息图文汇总和查看订单号。

医院端的系统数据库描述为,先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再将信息存入数据库,信息更改会在数据库中体现。医院在与加工厂联系时,将义齿的材质、类型、数量和价格以图文的形式发送给加工厂,以此来订做义齿。这样既方便了医院信息管理的运行,又保证了义齿的质量。医院还可以提供预约信息的服务,这一功能主要在患者方面体现,本文中不予论述。

三、义齿软件的开发流程

(一) 需求分析

1. 权限设置:为每一个操作者分配软件的使用权限,登录后即可运行。

2. 诊所与医生:功能包括医生信息的增删改查,患者信息的增删改查,就诊信息的增删改查,统计信息,预约提醒(针对患者),图文沟通(针对义齿加工企业)

(二) 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是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进行考虑。在基本处理流程方面,设计先通过登录验证后方可进入主页面进行后续操作;系统的组织结构方面,主页面中分设三个窗体,分别为加工厂、医院和患者,再下设不同窗体做更详细的功能需求;模块划分方面针对医院模块进行论述,医院模块中下设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三个分支;功能分配方面,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均有添加、删除、修改、查询的功能,其中,就诊信息中还包括义齿数据;接口设计方面,选择采用Access技术搭建后台数据库,将三者信息与数据库链接,并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数据分析;运行设计方面,采用VB编写代码方式来实现功能的运行。

(三) 详细设计

概要设计是详细设计的基础,我们根据概要设计进行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每个窗体所附带的功能都需要数据库提供数据,先在窗体中加入Adodc控件和DataGrid控件,在Adodc1属性表中选择使用连接字符串,与之前创建好的Access数据库链接;在VB右侧属性表里找到DataSource,选择Adodc1。操作完成后,DataGrid就能显示选定的数据库信息了。义齿软件医院端的特色功能是可以与加工厂图文联系,图片将压缩储存到数据库中,医院将压缩包发送到加工厂后再解压打开。

(四) 编码

我们采用编写代码的形式实现增删改查的功能。下面以增加医生信息为例进行说明,代码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1 添加医生信息流程图

四、义齿信息系统的测试结果

编写代码后,点击测试,逐一确认功能。医生信息、患者信息和就诊信息均可以实现增删改查的功能,就诊信息也可以将义齿的材质、类型等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上传的图片经压缩后存入数据库,发送至另一个电脑端也可以接收图片并解压。本系统实现了需求的各项基本功能。

五、总结展望

本项目的研究是基于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提高了我组同学们的编程水平和应用技能,开发的义齿信息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今后有望推广使用。

本文受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号:20161007002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