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研究的方法

德育研究的方法

德育研究的方法

德育研究的方法范文第1篇

基金项目:本文是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换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13SZYB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仁财,男,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部教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丁凌,女,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部哲学专业,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其中一个较为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知行转化的问题。部分高校学生或是不知而不行,或是知而不行,又或是所知非所行,这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相背离的。针对该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并从德育内容和方法维度提出对策,以求实现“知行本体,合一并进”的德育教育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换;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72-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的困境

(一)从知的角度而言,长期停留在理论层面

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曾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知行转化的困境,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知”、“行”的认识比较模糊,仅仅停留在文意的理解,没有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在古代人们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主要是将其看成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知行合一”常常与“德育”相结合成为一种德育观,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德知”与“德行”的统一,即让大学生实现真正的“道德内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知”主要是指行为主体对社会现象及行为的观点。

它可以是行为主体在处理和对待社会关系时所采纳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也可以是行为主体对是非善恶、自身或他人意识与行为正确与否的判定。我们必须明确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先导和基础,道德认知的模糊必然造成知行转化的困境。

当代大学生对道德认知并没有明确的认知标准,就算是有也是比较模糊的。

譬如,我们时常会对原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产生争议,在公交车上到底要不要给老人或妇孺让座就成为热点话题之一,诸如这样的争议让大学生在面临道德选择和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无所适从。对道德认知的无知,为知行转化增加了一道屏障[1]。

(二)从行的角度而言,社会缺乏创造行的机制和条件

要想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就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将知这一内化的内容外化成为行[2]。然而,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社会转型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不再相信空洞的说教,而是更加务实,认为“务实才是硬道理”,但是大学生却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日益功利化,做事追求现实回报,凡事都要进行权衡,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时,部分学生不会将知转化为行,割裂了知行的统一关系,使自己陷入知行转化的困境。

同时他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使知行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使部分学生出现“人都是自私的,只有自私才能保护自己”的错误观念。拥有这种观念的学生即使拥有非常明确的道德认知,也不会将其转化为行动,他们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为了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知而不行。无法将自己的所知应用于实践,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随着体制或制度的转变而变化,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都处于剧烈变化之中,人们对行为的评判标准日益多样化,就传统观点来看是正确的、道德的行为在当代可能就是不正确的,知和行之间有着现实的差距使知行转化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转化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因素

当代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模式,“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不利于学生的知行结合和全面发展。其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通过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局限在书本的范围之内,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实践活动,知行不能结合,从而使所知与所行严重脱节。大学教育显然应该突破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重视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的道德践行活动,然而,在现今的高校却并没有这一教育瓶颈,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教育内容出现偏差:高校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浸炼。当前德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关键,然而德育实践却逐渐走向边缘化,德育教育与德育实践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理论和实践发生严重脱节,总体教育趋向于重志轻德的局面,大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仅仅停留在肤浅的书本知识层面并未真正转化为其内在品质,更没有转化为道德行动,正所谓“说归说,做归做”。要知道,知识传授只是高校教育的一个层面,将简单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务。

2.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教学方法机械化,教育内容匮乏滞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来实现,而授课的方式也主要是直接灌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来临,愈来愈发达的科技和愈来愈繁多的信息,使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单一式的、缺乏创新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主题性需求。重视理论灌输,轻视道德养成,是学生无法做到“知行本体,合一并进”。也就造成大学生知行转化的困境。

3.教育体制尚未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对知行转化评估机制不健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要采用量化标准进行评估,以学分制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德育知识的接受程度,这是对我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次突破,但却在无意中陷入了重量而轻质的泥潭。学生只要在考核中达到量的指标,就等同于具有了道德修养,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量化指标为评价标准,忽视对道德践行正确与否的判定,其本身就存在知行割裂的现象。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文化多元化增加知行转化的难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教育大众化、媒体平民化、生活物质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潮流,但我们在注意到这些潮流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道德认知的复杂化。当代西方社会流行着多种社会思潮,流派众多,范围广泛,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这些思潮也快速涌进中国。如:以“重估一切价值,打倒偶像”为出发点,以高扬意志,贬低理性为内容的“唯意志主义”;以崇尚多元,相对主义,不确定性为方法,调否定、摧毁、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以及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利益为目的的新功利主义。这些涌进中国的西方思想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不符合中国历来的文化传统和道德要求,与中国现代社会主流的道德价值观念也格格不入,这些思想要么只注重行的结果而忽视知的过程,要么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与实际不符,无法付诸实践。而大学生正处于文化及道德认知阶段,由于这些多种、多重现代文化的冲击,使他们在面对众多的道德评判标准及观点时感到无所适从,道德认知的模糊也就意味着其道德行为的未知性,不知也就无法行,知行转化也因此而陷入困境。

2.负面社会德育环境破坏正面的德育教育

中国是一个道德资源极其丰富的文明古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的道德底蕴十分浑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脚步加快现代伦理生活实践日益呈现出内在的分裂和紧张,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现象日趋严重,社会整体的道德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量的负面新闻充斥着人们的耳目,社会德育环境无法与现代德育教育实现统一,这也就相当于割裂了德知与德行的关系。当代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负面的社会环境中时,其所接受的正面的教育功能势必会被削弱,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个体必然要受到客观环境的极大影响[3]。德知与德行不能实现统一的可能性也就愈发增加。

(三)行为主体因素

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个人能否实现知行转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其自身的因素。若要实现知行转化,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道德修养是个人对自身品德的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品德的过程。就我国古代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而言,其理论的特色及关键之处就在于立志。然而当代大学生是温室中的花朵,从小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自我意志的成长受到极大的压制,因而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往往会显得禁不起诱惑,扛不住打击。由于缺乏坚定的意志,所以自我虽知其善,却不能付诸于行;虽知其恶,却仍行而不止。因而假如要真正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实现从知善知恶到为善去恶的转化,就必然要克服人意志薄弱的问题。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有效性切入点研究

(一)转变德育教育理念

若要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首先应从高校教育入手,切实转变高校德育教育的理念。虽然外界对是否应该以“德育为先”存在争议,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德育为先”的确是转变高校德育教育理念的基础,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确定“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同时,在德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应提倡“知德行善”,将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运用到实践当中[4]。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教育,将“空”、“洞”、“大”的道德知识转化为对他们自身道德认知的教育。

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习惯的外在表现,因而若要使当代大学生实现知行转化,一定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利益习惯并且形成勤俭、节约、安全、文明、文化的意识,使当代学生在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真正实现知行的合一并进。

教育学生重视实践浸炼,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德实践者,当自身道德标准受到他人质疑,或与他人在利益中发生冲突时,对道德行为的评判标准进行审慎的反思,力争使其符合客观规律,实现社会认同。在坚持德育为先以及知德行善教育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主张创新理念、终身教育理念等,以使知行实现彻底的统一。

(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社会环境的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但不能满足学生主体性要求,反而有可能引发学生对当前理论知识的不满和反感,创新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

德育教育首先应该回归生活,高校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必须既与学生性格特点相结合,又要适合于社会需要和职业要求。对高校的学生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手段,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为精神品质。其次,我们还应坚持知识灌输与情境体验的结合,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联,增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真实性和趣味性,防止大学生出现逆反的不良情绪,更好的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学习。

(三)完善德育评估机制

以量化评估为标准的德育评估机制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真实的道德素养和知行转化的情况。量化评估毕竟是单方面、被动的评估,并没有体现大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要想真正发挥德育评估机制,就应当首先实现评估机制的生活化,将量化的评估方式转变为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具体言行的观察和衡量,决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一旦与实际脱离,出于好意的德育评估机制会成为阻隔学生德性发展的巨大障碍。

(四)弘扬主流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素养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这一趋势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导致人们对行为评判标准的争议和质疑[5]。在当代中国,整体国民道德素质下降的趋势逐渐显现而且日趋严重,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任务日益迫切。

我们应该强化全体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辱观的教育,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而骄傲,民族自豪感的增强使每个公民都愿意为了维护祖国的形象努力奋斗,对公民进行荣辱观教育,使其知荣明耻,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更好的解决知行转化的困境。

(五)坚定自我意志,知行顺利转化

自我意志薄弱是知行难以实现顺利转化的本质原因。意志影响的是人们行为选择和道德践行,志不坚则行不成,一个意志力薄弱的人势必会使知行转化大打折扣,要么知而不行,要么行非所知。若要做到“知行一体,联动并进”就必须要加强自我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的培养归根到底需要四个步骤:学习、自省、积善和慎独。学习不仅仅指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我们需要学习的更应该是道德知识、道德典范和他人的道德经验。在学习中,主体必须结合自身的道德实际进行理性思考,是学习所得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并得到升华。自省是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它是道德主体自觉地弃恶从善的一种愿望,我们要在掌握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剖析自己,真正实现德行的完善。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要想真正解决当前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用“知行合一”的德育观作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知行分裂”,用规范的道德知识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进而为我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为我国德育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安克杰.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月刊,2006(11).

2 徐旭如.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分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

3 李英林.高校德育主体的矛盾困境及其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 万健.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对策研究[D].高等农业教育,2009(9).

5 夏洁.当代中国道德领域知行分裂现象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04.

6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德育研究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德育教育;方法

引言

当前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并对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德育工作者们应积极应对网络对德育教育的影响,尽量趋利避害,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德育教育。

1.网络环境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1.1网络上信息量大,资源丰富

丰富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能拓展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网上的很多信息良莠不齐,色情、暴力类的内容也不少,一些学生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和毒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塑造造成了不小的危害,也对德育教育的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1.2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有利于师生的双向交流。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有顾虑,使得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或遇到困扰时不敢当面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和请教,而是积压在心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小的危害。而网络环境下则省去了面对面交流对他们造成的尴尬和顾虑,能让他们相对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这一特点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思想道德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1.3网络的虚拟化影响青少年现实人际交往

网络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社交圈,可以把世界各地不同地方的人纳入一个圈子里,而且人们可以以平等的姿态进行交流。网络的这种特点深受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学生们的欢迎。但是,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往往沉迷于其中,造成在现实环境下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人际关系也变得淡漠了。

2.当前网络环境下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德育工作主体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现实中很多教育者往往年纪较大,对网络这些新事物接受有难度,也不熟悉,没法很好地利用网络来获取教育资源和利用网络作为教育手段。

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相对平等性使得教育者要学会放下身段,和被教育者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沟通。而很多教育者心理上还不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再者,目前人才流动性强,使得德育主体队伍变得不稳定,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脱离了德育岗位,造成了德育人才流失越来越严重。

2.2德育工作客体存在的问题

作为德育客体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

2.2.1主流意识模糊

由于在互联网各种文化和思潮,尤其是西方庸俗文化的渗透和侵蚀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淡化了我们主流文化中的价值观、国家观和民族观,使得学生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抵触心理,模糊了主流意识。

2.2.2道德理念弱化

现代社会随着传统道德的式微,以及通过互联网传播西方价值观的越演越烈,传统道德对人们行为和约束越来越弱,很多学生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出现了越来越多挑战人们道德底线的行为。

2.2.3社会关系异化

现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人际关系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现实的社会关系。这一现象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很多学生渴望接触外部世界的愿望,同时也使得他们在现实中更加封闭,人际交往能力大为下降。

2.3网络环境下德育内容空洞、方法单一

当前德育内容还是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之类的空洞说教,缺少特色,缺少情感,很难反映当前的社会现实,也得不到学生们的心理共鸣。另外在教育方法上普遍沿袭以往的灌输方法,方式单一,学生们往往难以听进去。

3.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的方法

3.1提高德育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德育教育的开展离不开一支合格的德育队伍的实施,新形势下更需要一支战斗力强,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德育队伍。

3.1.1德育工作者要转变角色观念。德育工作者要从以往的灌输者的角色转变出来,成为一个引导者,在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的塑造中起到“导师”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解决他们心理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2德育工作者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现在由于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和问题,导致了学生普遍出现心理失调,有的甚至变成了心理问题。这时候需要德育工作者能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及时察觉学生们的心理波动,及早介入解决他们的困扰,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3.2加强德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德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情况,对德育队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当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是非政治专业出身的,或者仍由其它科目的老师兼任,导致德育教育开展不力,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保证德育队伍来源的专业化,同时要建立选拔德育人才时完整制度和保障机制。确保德育队伍的专业素质,同时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和工作热情。

3.3加强网络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很多时候要想取得效果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长期坚持,因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的稳定性建设。可以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同时要给他们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德育工作不仅对学生重要,对他们而言也是值得付出的。

4.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每一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及时转变观念,了解社会发展的潮流,及时融入到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阵地,推动德育工作的现代化,从而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蓓.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思考[J].职业时空.2010.06:25

[2]王晋辉.关于高校德育建设的思考[J].德育.

-21

[3]齐英艳.高校德育的三维审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0.06:104-106

德育研究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工作方法

一、转变班主任的角色

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品德塑造者转变为学生德性生成的指导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具体说来: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确保学生的德性自我生成向着健康和正确的轨道发展,使学生德性的自我生成符合社会要求;根据学生特点来解答学生的各种疑惑,解决学生在德性自我生成中遭遇的各种问题;发现、培养、唤醒、激发、转化和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使学生由没有道德需要到有道德需要,由不道德需要转化为道德的需要,由潜在的模糊的道德需要发展为现实的清晰的道德需要,由低层次的道德需要发展为高层次的道德需要,由不自觉的道德需要发展为自觉的道德需要,由不稳定的道德需要发展为稳定的道德需要;在学生的价值辨析中不能保持价值中立,而必须立场鲜明;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反思与评价。

二、采取德育教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1.班主任要在初中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开展德育工作

对初中生而言,虽然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是主要生活空间,但绝不能忽视其他生活空间对初中生德育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间的联系,让初中生在不同的生活空间中保持统一的德育目标。除了在学校生活中对初中生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更要联系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地域环境进行社会德育,例如,利用班会活动时间进行课外生活与课间生活的沟通和联系,进行学雷锋活动、社会调查及社会走访等。

2.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初中生在各种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开展随机教育

德育教育生活化,并不是要班主任费尽心思去设计“德育事件”,而是通过仔细观察初中生的各种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德育问题。例如,中考前夕,学生都在废寝忘食地备战,值日生忘记打扫班级卫生或不认真打扫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班级卫生状况十分糟糕。虽然值日生要全身心地备战中考,但也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脏乱差的卫生环境也会影响全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舒适度。班主任绝不能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在下课前可以对学生讲:“这段时间值日生可能因为学习太忙而没有认真打扫,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肩负的职责,值日生除了要好好学习,也不能忘记自己为同学们服务的职责。”

三、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1.班主任要关注和关心学生

班主任要留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了解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为学生的德性自我生成提供外部支持。例如,有一位刚到我班的转校生,属于性格内向且胆小自卑的类型,在班上很少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成绩中下且没有任何特长,很容易被其他人忽视。我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他虽然性格内向,但已经开始同熟悉的同桌讲话,有时还会露出微笑;他虽然看起来对任何人都漠不关心,但绝对不是冷漠自私(例如,班上有位女生因病呕吐,周围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都是捂着鼻子离开,而他却第一时间递给这位女同学一包纸巾)。为了弄清楚这位转校生内向沉默且胆小自卑的原因,我和他的家长进行了多次谈话,最后发现可能是因为他左脸颊上有一块鸡蛋大小的黑斑(初中生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外形,这块黑斑可能让他觉得自己看起来很丑,所以,不愿过多地与人接触)。找到原因后,我在日后的班级活动中刻意进行了这方面的引导,比如,组织学生观看《阿甘正传》,让学生感悟身体残疾的人却能够做出巨大成绩;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独一无二的我”,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通过类似活动,这位学生慢慢不再那么自闭,开始变得有自信,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2.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心里话,并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

笔者认为,班主任对学生述说情况的倾听,远比对学生解释说教有用得多。班主任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并且不急于说教(记得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学生向我述说遇到的委屈或烦恼时,我会立刻找来当事人进行说教,这种做法经常会遭到学生的反感和抵触)。其实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就是倾听和一定的引导,少些说教可能会让学生更加喜欢和信任。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十分重要且极具挑战性的,班主任必须转变传统德育的观念,不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进行德育渗透,在生活中进行德育实践,确保德育真正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研究的方法范文第4篇

一、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的问题

1.重智商、轻德育

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速度加快,国民经济水平也正逐渐提高,多数家长从孩子的启蒙阶段就开始考虑孩子今后考大学和就业的问题,严重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重智商、轻学习能力的教育,将学生的智育水平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因此多数教师早已将学生德育工作抛之脑后,忽视了要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缺乏实践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时,都会忽视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也不及时关注学生是否从心理上接受了德育。因此,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是否按照学校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甚至一部分教师只让学生背诵一些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知识,不将德育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只当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二、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的方法及实践途径

1.根据学生特征进行德育渗透

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年龄特征等为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提供了可用的素材,在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讲述德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心理对德育有一个概念,同时需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德育工作渗入语文教学中,如教材内有许多充满教育意义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现实当中的英雄事迹或有意义的故事,自然而然就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2.从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研究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德育策略;德育管理

近年,我国教育领域对小学德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专家学者们不仅站在理论的高度高屋建瓴地进行小学德育研究,而且鞠躬实践,从实证出发对小学德育的得与失进行了分析。其中最主要的研究结果集中在德育观念的现代化研究、德育目标层次化研究、德育内容与方法手段的创新多样化研究、德育评价多元化研究、德育实践性研究、德育管理的协同化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把我国的德育从虚无缥缈的“口号化”逐渐地付诸具体可见的“实践”,不仅提高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一、小学德育研究现状

1.德育观念的现代化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的鲁洁教授反对传统的德育单一政治功能和品德养成的功能,认为现代德育具有个体享用的价值。她在《试论德育之个体享用》中指出:“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了具有发展的功能外,还具有一种享用功能,就是可以实现个体的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胡斌武教授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德育价值观,他认为:“现代德育理念应该是生活化德育、交往性德育和体验性德育。”北京教育学院的关鸿宇教授认为:“现代德育不仅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而是对青少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德育目标的具体化、层次化研究

不管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的德育教师都一致认为:当前小学德育目标的设置需要具体化,具有层次性。江苏省东台市德育教师丁银辉在《加强小学德育策略研究》中提出小学德育要实施分层教育,一方面根据德育内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德育模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不同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育。卓晴君认为:“小学德育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让孩子们在不同的时间段达到不同的德育目标。”

3.德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的多样化、创新性研究

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门重要工作,如何使德育内容适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避免“静态教育”的灌输方式,脱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德育出现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4.德育实践性研究

小学德育要躬行实践,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组织开展德育工作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课堂的言语说教或纯粹的知识传递。王清平教授在《小学德育课程活动教学的策略》一文中重点探讨了如何使学校德育课程回归学生实践,让学生主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学生通过在实践中的自主参与,在实践中自我感悟,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内化相应的道德认识,从而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实现自我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提出:“小学德育工作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把德育渗透到他们的一日生活中去。”吕型伟、陆洁、冯国文等教授在广东佛山大良环城小学做的“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实践与理论研究”课题表明,在德育中去纯课堂化,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不能提高其自我意识,弘扬其个性,从而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5.德育教育协同化研究

当前的学者普遍认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特别是学校需要协同家庭、社会的各方力量开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德育发展。孙庆耀老师在《谈小学德育协同教育的策略》中提出:“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实施同步教育,并分别提出学校管理策略、家庭管理策略、社会管理策略。”西华师大的李赐平副教授则从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认为小学德育需要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协同,并在实践中以文化的视野和文化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条件下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文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小学德育研究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中研究方法的梳理发现,当前一部分学者对小学德育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出发,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另一部分学者从实证的角度,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校的德育现状进行调查,然后通过调查数据来分析当前德育现状,从而指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总结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