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道德体验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

道德体验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主体性、内化性、实践性等的特点。它是实现学生在学习德育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效相结合的一种途径,体现了道德习得学习的内在规律,同时也是德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道德体验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活动的结果。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行动、内化并在他们心里形成自己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然后转化为自己本身的道德行为习惯。以此来提高职业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这个体验的学习方式过程,从而达到道德体验学习的知情意行相统一。这对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有强烈的现实和理论意义。首先,道德体验学习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道德体验学习具有情感性。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体验学习和情感学习可以说是人类学习方式的一种革命。因为情绪,情感比认知更加重要和根本,一个人如果不会同情、怜悯、依恋和移情,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有情感方面的缺陷。因此,在德育活动中,通过道德体验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并以其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动和教化。其次,道德体验学习适合德育活动的内容以及新的课程理念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活动相比其他课程更加的重视学生的道德价值引导和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新课改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学习者主动参与程度比较低。道德体验学习作为教育界中变化中最大的一次革命,它的变化理念就是把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作为活动构建的基础,实现了传统德育的“旧中心”向现代德育“新中心”的成功转变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德育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道德体验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关注学习者的道德体验,发展学习者的道德体验、道德行为,使德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了德育的实践环节,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①

1、中等职业学校传统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代德育的本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人的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主要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的因素构成。整个过程就是不断解决协调各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关系,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施教和受教关系②

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因为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反应,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上的自然投射,而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矛盾相互转化的同时,德育过程也是一个实现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受教育者能有选择地理解、吸收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形成个体意识,并能把这种个体意识外化为行为习惯与个体品德,将个人品德行为产生的效果作用于社会,这就是一个知与行统一的过程。③

但是,我国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开设的效果 在现阶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学习者在从“内化”到“外化”过程中表现为被动,很大部分是因为施教者没有深刻理解德育过程理论中德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表现为:首先,学生自主参与程度不够,德育课堂片面强调教育者的主动性,将学习者的内化过程看作单一的被动接受过程。其具体表现为整个课堂是采取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老师在讲台上只是一味地讲授,却未顾及到讲台下面的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缺乏课堂互动。没有这种交流与沟通,很难想象学生会主动接受来自老师的知识和观点。其次,在我国现阶段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和方法过于单一狭窄。在校园里似乎道德教育只是德育教师的事,与其他课程内容无关,没有引起所有任课教师的关注。在德育课堂上,内容也只是限于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话题,而德育教师在讲授各种价值观、道德观时又只停留在理论授课上,照本宣科,不注意结合实际,只是些枯燥而空泛的言论,使学生感到厌烦。④再三,德育方法单一,往往是德育课程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不少德育老师还是传统的教授模式,有些内容在他们的德育课上重复了好多年,没有依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层次、心理要求、时代背景而补充新的内容。

2、道德体验学习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活动中应用的措施

2.1.转变教师角色

2.1.1从班级群体外“中立”者转变为班级群体内“共情”者⑤

所谓“中立”是指教师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一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立场,斯腾豪斯认为,中立角色意味着教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学生观点和教材所包含的价值不予评论等⑥。中立主义的立场有充分尊重学习主体性的一面,对克服强制灌输的学习方式有积极意义,但绝对中立既难做到,也不利于进行真正的道德教育。道德体验学习应当是师生间的一种精神对话,是一个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相互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道德体验学习中,教师既是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和学生发生道德体验的共情、共鸣。师生作为道德体验主体一道丰富体验,体会成长。

2.1.2从“知识灌输的教书匠”转变为“参与体验实现自我”的道德体验对象

在道德体验学习过程中,教师的道德人格、人生经验本身就是学生道德体验学习的对象。教师不仅是引导者、激励者、帮助者,而且教师本身就是道德体验的对象。这时教师作为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者,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力和教育智慧去分辨、创设、建构,如何在各种影响当中扬益而化弊,化腐朽为神奇,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有益于道德成长的桥梁,搭起一个有助于人生发展的桥梁。⑦可以说,在学生道德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创造中体验着幸福和成功,在与学生互动中感悟成长、获得快乐、充实人生、实现自我。教师在主动创造的实践中成为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主人,成为幸福的人。当教师以优良的品质和真实的面目存在于学生的道德生活时,会得到更多的敬仰和尊重,也会使学习者受到更多的人格和情感的陶冶。因此,职业学校教师也应自觉努力成为学生理想人格的榜样。

2.2.学习者成为道德体验学习的主体与中心

2.2.1教师要顾及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正视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

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他有他自己的个性,有他自己的历史,有他自己的思考方式,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给予每名学生公平的机会与发展空间是教育者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中职教师在道德体验学习中要正视学习者之间的差异,平等对待学生,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尤其对于在学习、心理、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学生,要适当关怀照顾,提供帮助,让每个学习者都感受到安全、分享和自尊,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道德体验学习中来,从而形成自己的体验,收获道德成长。

2.2.2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氛围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一定权威,但是不能处处强调权威,作为团体的管理者,要创设民主开放的教育氛围,赋予学生权力,在道德体验学习中学生最重要的权力就是自主体验的权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实践,这样才减少学生的依赖性,更多地表现出独立性、主体性。在积极的双向互动中建构道德主体,使道德行为超越功利性特征,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在道德体验学习中,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尊重。生动、充满活力、感人的道德情境,引发学生强烈感悟,并获得成功和进步的体验,激发了他们再次获得成功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逐步转化为自我完善的内驱力。使学生的积极性更加持久,它符合当前学生教育的重要特征和21世纪德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郁之虹,张菊香.关于传统德育课程教授模式的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 2002,(10).

[4]钟杨.我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2002,(8).

[5]岳伟,生青德.关于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反思―基于生活的视角[J].教育学研究,2004,(1).

[6]段绍康.城乡学校德育问题之比较[J].云南教育?视界,2006,(10).

[7]李希.对高等学校德育问题的思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2).

[8]万爱.关于职业学校德育问题解决对策的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9]杨林国.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10]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注 释:

①刘惊铎.道德体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②钟杨.我国传统道德的现代德育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2002,(8).

③岳伟,生青德.关于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反思―基于生活的视角[J].教育学研究,2004,(1)

④岳伟,生青德.关于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反思―基于生活的视角[J].教育学研究,2004,(1)

⑤林福兰.经济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1994,(3)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第2篇

科学观念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假如德育工作者仍然有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想法,那么德育就谈不上有实效性。假如德育工作者仍一味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的个体价值,那么德育就显得很空洞又乌托邦。假如德育仍然政治挂帅,道德说教,应景跟风运动,那么德育很难进入学生心理,更不会转换为学生的德育习惯。因此,德育工作者必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1.德育为首,服务育人。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质不好、学习不好,至多是个废品和次品,而思想素养不好,那可能是个危险品。生活中很多因学生思想素养不佳而导致惨痛教训的案例就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德育又是服务,学生尊重、责任、公德、自信、坚忍、诚信等优良的品行情操,不是仅仅靠德育工作者管出来的,更是得益于教育者的悉心呵护与培育。

2.要趋于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健全德育管理机制,给德育以有效的时间保障、丰富的内容载体、固定的阵地场所。通过丰富德育载体,建设科学的德育体系来保证德育的有效性。经过多年的德育建设,德育工作基本做到了有工作小组﹑有完善制度﹑有书面计划的“三有”要求。然而,智育占用德育的时间﹑智育的考核评价替代德育的考核评价﹑德育说教代替德育实践与习得,这些现象依然层出不穷,所以要改变这些现象,要不断规范。

3.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是社会化的,更是个体化的。德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又要突出个人自我意识的培养;既要强调学生对班集体、学校的服从,又要兼顾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既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又要加强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4.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德育的空洞和形式化,往往是因为忽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体验,从而德育工作高耗低效。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的生活空间,衣、食、做、学、思、行等是学生的生活内容。所以生活空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场所,生活内容是他们的德育内容,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处处是学生的教育场所,时时是学生的教育机会。

二、改善德育载体

德育要增强实效性,必须建设多样化的德育载体。修订后的《德育大纲》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身心卫生与个性发展教育等方面的德育内容,涉及内容内涵丰富,紧扣时代。每个方面都要通过活动设计,开发多样的德育载体,进而形成丰富的德育课程,优化德育效果。

1.开展节假日德育活动。传统节假日洋溢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很好切入点,比如抓住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定能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现代节日相对于传统节日而言,主要是西方传入的或者现在社会流行的,比如感恩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现代节假日不乏德育意义,对塑造现代学生的亲情、感恩、珍爱生命等品质大有意义。

2.做好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接受学科教育的过程,因而学科教育占用了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利用好文化课程、艺体课程、活动课程,结合德育目标与内容,开展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效。学科教育做到了真正联合学校内最广泛的德育力量,实施了最为多样化的德育内容。学科渗透德育因其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接受德育的过程中如坐春风。

3.落实德育序列化工作。把德育的目标、内容、活动按照的一定的序列进行细化,设计成序列化德育教育的课程,可以增强德育效果。比如,起始年级侧重规则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中高年级注重责任教育,学会尊重,学会坚持;高中毕业年级注重公民教育,学会生存,做到超越。这是纵向的序列。横向的序列有:校内的班团、社团活动;校外的家庭、社区实践活动;仪式活动、报告讲座活动、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等等。

4.做实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德育的目标之一,学生成才的决定因素里面,良好的心理素质约占85%,学生忧郁、厌学、单相思、狂躁等不良心态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设立心理咨询观察室,配齐咨询员,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开展的活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有效载体。比如低年级的教育以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为主,高年级以青春期教育、代际关系调适、情绪控制、人格塑造为主,毕业班学生以升学指导、人生观教育为主。不同的年龄阶段还要注意教育内容的衔接与系统,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体系。

三、改进德育途径与方法

提高德育效果,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1.抓牢学生兴趣实施德育。教育者觉得德育内容空洞,一方面因为德育没有智育实在,很多内容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另一方面因为德育品质的提高是一种质变,它并不体现在量的多少,更不容易抓住。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要“虚事做实”“实事做细”,要结合学生特点、爱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载体与德育形式,落实德育内容,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2.抓好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德育的奥秘在于习惯养成教育,德育习惯的形成在于多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恒,在于各年级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学生的习惯,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也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品质、意志、耐力等。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就要研究哪些习惯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哪些习惯是高中生必须养成的,哪些习惯是会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哪些习惯是可以通过教育养成的。

3.抓住多样化的德育途径。德育就是学生的生活,抓牢学生的生活细节就能提高德育效果,纠正“学生讲理想教育,成人讲文明礼仪教育”的误区,重视德育的认知与实践工作,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多样化教育功能,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教育。教师应抓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工作,开展好仪式、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好班主任、学生会、年级组、德育处、团委等德育力量,开展不同层级的德育活动。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校参与;重要性;《弟子规》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国各大教育机构及政府教育部门应始终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当前中小学生品德行为严重滑坡,关键在于良好的养成教育严重缺失。根据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在确立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作为学校的德育校本教材,以学校德育教育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忘自身道德方面的培养,我觉得学校和教育机构在培养学生学习《弟子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学校设法让学生与《弟子规》思想相结合

1.1全校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

一方面,学校把《弟子规》引入课堂,邀请专家学者在课堂上对《弟子规》进行全面阐述和讲解,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思想精髓,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在全校开展背诵《弟子规》比赛、演讲比赛、写心得等活动,全校上下掀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潮,让学生在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做人,真正领会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

1.2努力创设浓厚的德育教育环境

把《弟子规》德育校本教材以四条屏的形式印制成精美的宣传画,悬挂在学生公寓楼、教室、餐厅、教学楼楼厅等学生主要活动场所,让学生在衣食住行中时时耳闻目染、潜移默化,处处接受传统道德的感召,这样,把抽象的道德教育转化为看的见摸得着的细枝末节,让学生时刻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时刻提醒自己求真向善,自觉提升道德境界。

1.3学校教材与《弟子规》结合教学

把学习德育校本教材与落实《公民道德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相结合。我校在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和诵读《弟子规》德育校本教材的同时,重在强化落实,努力将《弟子规》的思想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在学生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午晚休的休息纪律,还是三餐就餐过程中的路队秩序、就餐秩序、日常学习秩序,都要求学生以《弟子规》作为行为习惯的模本,一言一行都努力追求人格的完善。

2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觉悟

2.1坚持"德育为首,以人为本"的宗旨

努力贯彻省教育厅提出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做一个健康的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的人;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做一个幸福的人"号召,把德育工作落实到实处.

2.2德育融合学生道德

注重德育教育制度化,个性化和生活化,德育教育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积极改善学生的道德生活环境,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2.3创新德育机制

树立全员参与德育管理的意识,实行德育导师管理制,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性,实效性.

2.4对弟子规的挖掘

继续巩固和加强传统道德教育,继续挖掘和利用《弟子规》的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弟子规》的教育作用.

总之,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历史责任,我校以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成绩显著,当然,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开创德育工作的新思路,追求德育工作的新境界。

3学校建立学生参与的德育方式

以《弟子规》为主要学习内容,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学校统一布置教室、食堂、宿舍,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气息,创建和谐校园。通过主题班会、升旗等活动,大力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廉洁教育,成立学习《弟子规》幸福人生讲堂,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1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是学校的教育对象,更是学校的主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无法唤起其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会使其对教育产生抵触。转变观念就是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其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学校德育实效。具体而言就是:正确把握教育方针,全面实现教育价值,建立以教育对象——学生为主体,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这是一个认识性问题。这个问题不澄清,教育实践一定会出现偏差,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一名教育者,不但要深刻认识这个问题,而且要把它全面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

3.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尊重其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需求,特别是要把握其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他们个体差异和个性、潜质的不同使他们对德育的需求也不同。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来组织德育工作才会有实效。教育者既要考虑到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特征,又要考虑到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以便采取措施,促使其质变或飞跃,引导其健康发展。研究表明:当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需求相适应时,就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相反。建立青少年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方式就是要认真研究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发展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喜欢德育,乐于参加德育活动,才能使德育收到实效。

3.4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只有建立一种平等、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其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不是对青少年的制造和加工过程,青少年的学习过程也不是被动等待、“任人宰割”的过程。教育实践要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发展需求,想其所想,急其所急,投其所好,助其成材。只有这样,“青少年是教育的主体”才不是一句空话。

3.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加大了对德育软件硬设施的投入,我校花了大笔经费安装了校园有线电视网,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加大的德育宣传的途径。还设置很长的德育专栏,名人名画和名人塑像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我们要根据时代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理清道德关系,强化道德行为。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媒体,使学生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睹其行、感其音、身临其境的接受美德的感化。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第4篇

20世纪后半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个人电脑的广泛普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扩展到网络交往,网络交往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沟通交流的交往方式,因其覆盖广泛、信息迅捷、平等隐蔽、价格低廉等传统交往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获得世人的青睐。统计显示,美国是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次就是中国,大学生是网民的主体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有的大学生视其为最亲密的伙伴,并产生强烈的依赖。网络交往是对人类交往手段的丰富和时空的延伸,是社会的进步。但应该看到,网络在大学生中引发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如:社会责任缺失,自我精神麻木,追求暴力刺激,社会情感冷漠,等等。一些大学生疏离人群,热衷网络交往,人际交往的“异化”趋势令人担忧 。自我认同的困惑与道德教育的薄弱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自我认同矛盾使以“教”为主体的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凸显。(1)自我认同的困惑。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特定成长阶段,良好的自我认同很难实现。独自住校,脱离父母的照顾,自主支配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人际交往增多而容易盲从,他们渴望像成人一样被肯定和信任,得到社会认可。但是,由于社会实践经验和生活阅历不足,面对冲突的道德选择和道德困境,他们中一些人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是缺乏自制力,或是缺少道德智慧,理想中的自我定位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或不切合实际,以往的道德教育难以解决生活中的道德命题。(2)自我认同与他人的困惑。社会转型期,新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分层造成贫富差距加大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客观社会现象。如今,大学生之间各方面的差异逐步增大,过多的差异使大学生既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对待别人。“千人一面”的道德教育难以实现有针对性地解决现实中各类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3)自我认同与社会的困惑。学校教育更多是基于课本和培养计划,在以往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全面地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问题所在。如今的大学早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通过网络和社会实践等广泛的信息获取途径,大学生已不能隔离于社会的诸多现实问题,是坚守还是适应,一些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调整道德认知,并做出理性分析,大学生的道德难题只从一些学校灌输的道德教育中难以找到确切答案。

问题成因

经济发展与独生子女抚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给国人带来了经济上、思想上和文化上巨大的变化,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开放活跃的时代气质和多元多样的道德风貌。中国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他们既具有思维活跃、性格开朗和兴趣广泛等良好素质,也存在由于“四二一”这一特殊抚养方式和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的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责任感缺失和逆反性强等不健康人格。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04年,中国高校毛入学率占适龄青年比例至达到19%,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教育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都开始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经历了一个知识分子普遍短缺到知识分子结构性过剩的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来越感到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收入丰厚且安全稳定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5]。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6]。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发展,引发了很多的教育问题,如师生关系的淡化。2006年,《中国教育报》的一份“新时期大学生师生关系”的调查显示,94%的学生希望在授课和答题外有机会多与老师交流。有90%的学生对“有无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和机会”的问题回答是:“基本没有”或“有,但很少。”[7]社会转型引发的文化脱序中国的道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当代的反映时代特征的社会伦理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出现了文化衔接的脱序 。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强调自我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享乐主义等观念,影响人们的生存原则。

德育一体化学习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中职德育;德育教育

G7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思想浮躁,传统文化缺位现实社会。作为对中华文明的有效传承,传统观念文化在现代思维体系中依然居于核心位置[1]。在中职德育教育体系当中,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导致了德育教育水平的低下。在中职院校中,学生相对较为年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教学性,对于提高中职德育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从中职德育教育体系及内容安排角度来分析,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课程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不足,教学时间少,学生和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手段和模式老旧,都直接制约中职德育教育水平的提升。

(一)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中职专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2]。为了强化办学竞争力,中职院校将大部分教学精力都分配给了专业技术学习,对于德育教育,明显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在开展道德教育的过程当中,课程流于形式,不仅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也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直接导致了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单一、课程内容枯燥等问题。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一般都是单纯的理论宣教,传统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很小,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于课程缺乏认同感,认为德育教育都是一些“假大空”的东西,很难深入学习。因此,在中职德育教育当中,德育学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传统文化内容在德育教育体系中更是严重缺位,根源在于思想重视程度的不足[3]。

(二)传统文化缺位现代课堂

在开展中职德育教育过程当中,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都存在着这样的思维误区,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就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对于思想道德内容的学习是次要内容。因此,导致了德育教育学科时间安排不足,课程内容缺乏体系性和针对性,一般教学内容也都局限在职业道德上,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课堂中难觅踪影。在开展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教育老师不能将现代职业要求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长此以往,德育教育水平的发展,跟不上专业技术科目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分析

(一)可以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在中职教育当中,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开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开展专业技术的同时,通过开展德育教育,传导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满足现代教学要求。

职业技术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大局意识、节俭美德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缺乏足够的认同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足够的认知,认为其都是空洞的理论,缺乏足够的支撑。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可以夯实学科基础,在宣讲理论的同时,通过中华传统文化,寻求理论根基,提升教育的扎实性和针对性[4]。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竞争发展当中,这些思想依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德育教育课程而言,中华传统文化是其理论根基和思想源泉,通过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和效果

(二)可以服务专业技术课程学习

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服务专业技术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专业学习。利用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内容,强化学生责任意识,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从古至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发展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和典型案例,都是对职业精神的最好佐证,通过强化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体系中的有机融入,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开展专业学科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保障专业学习按照正确的价值方向发展。

在中职德育教育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于中职德育教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特征,可以丰富德育教育体系,提升课程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更积极主动的完成德育教育课程,提升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教育的路径

(一)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在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强化传统文化地位,不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要空洞宣讲理论,要强化典型案例和典型人物的选取,提升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和抓手,提升德育教育效果。中华传统文化中包换的历史文化资源,正是开展当代中职德育教育的理想素材[5]。

(二)利用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体系,不是对理论的单纯宣讲,在传统文化当中,不仅有为国献身的仁人志士,同时也要技术精湛的能工巧匠,通过思想道德和专业水平两方面的引导,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同时服务专业教育,打造全面发展的现代技术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德育教学体系中,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教学当中,德育教育工作者要突出传统文化地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现代德育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引和督导。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发掘,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可否认,在中职德育教育体系中,普遍存在传统文化缺位的问题,亟待教育工作者做出相应改进,进而实现中职德育教育水平的有效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海星.新时期中职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A4):162-163.

[2]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1(20):19,24.

[3]杨涵.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科学时代,2014(2)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