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第1篇

文明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易经》云:“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解释道:“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早期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总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而且原本就视自然与社会为一体。古人所谓“天下文明”,首先指的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状态:春光明媚,万物竞生,赏心悦目;进一步则指人世间即社会的和谐、有序与清明,指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积极成果。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明”概念,已不再指涉自然,而专指社会摆脱“野蛮”的发展状态。

借助于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二分法,人们习惯于把文明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分类概括了人类文明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能够抓住文明的这两大方面,无疑也就把握了社会文明的整体。但人类文明不仅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它同时还包括制度文明。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和规范体系。在物质与精神二分法的理解中,文明的制度方面往往被归入精神文明方面。然而我们知道,制度不仅具有精神性,而且具有物质性;不仅是观念性的,而且是实践性的。制度是社会存在的历史形式,制度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有的学者将社会文明的这一方面称为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即政治制度文明,无疑是社会制度文明的核心部分,但不是其全部;因为除了政治制度,还有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如三足之鼎立,使社会架构保持稳定。其中任何一足的偏废,都会导致社会的倾颓。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技术能力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的创造以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前提,物质生产劳动又以劳动者所拥有的物质技术能力为手段,而这种物质技术能力则是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为标志的。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物质文明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力,而物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物质技术能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物质文明的核心在于其技术文明,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物质技术的发展程度。从社会由农业技术、工业技术向信息技术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巨大步伐。

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大体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科学文化方面。这是人们在客观知识和生存智慧上的进步状态,表现为社会的教育、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应的物质设施、机构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其二是思想道德方面。这是人们在观念意识和人际协调上的进步状态,包括社会的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风俗时尚,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人们的理想、情操、觉悟、信念,以及社会组织的有序和协调。社会精神文明这两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科学文化方面是精神文明中基本的、主要的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内容所在。思想道德方面则规定着科学文化乃至整个人的活动的方向,因而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反映了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的不同性质。

物质文明无疑是精神文明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的建设根本就无从谈起。反过来说,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并且通过思想观念的导引影响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文明。人类作为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主体,需要以特定的方式组成某种社会共同体。一定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和维系以一定的社会制度为其条件,而一定的制度文明又是由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的。制度是文明创造者的社会结合、组织和协调方式,是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以在其中进行的社会关系。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总体上是在互动中发展的,既有相互促进,也有相互制约。三种文明发展的曲线,总是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摇摆。这三匹马拉动的社会文明之车,可以由于其中一两匹骏马的带动而疾驰,也可能因为其中一两匹弱马的拖累而缓行。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状态,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各自作为子系统在系统中综合的结果。系统整合的结果,可能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整体小于部分之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要求系统整体内部各部分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使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随之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作用而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意识,严重干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新秩序的建立和运行。某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之机沉渣泛起,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道德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历史再一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

针对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精神文明相对滞后甚至出现“滑坡”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强调,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必须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认真解决当前一系列紧迫问题,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实践证明,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社会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是现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总趋势和总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曾经出现过一种“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在于单纯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高速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模式逐渐受到来自经济发展本身的严峻挑战。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全球性问题,都是这种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恶果,如今已成为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最大障碍。不仅如此,在思想道德文化领域还蔓延种种“社会病”,造成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某种程度衰退的共生现象。在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之后,人们的发展价值观开始转变,“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发展观在注重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强调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以及市场经济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此后,“综合发展观”又进一步将人类自我发展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上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的经济发展不是一种单一的经济现象,必然涉及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要求社会机体各个方面与之相适应,要求社会主体以高于现实经济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之提供积极的文化氛围和思想动力,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的走势和内在的活力,并给社会带来公正、安全、平等和文明。精神文明如果长期落后于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就可能积淀为严重的社会意识或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社会发展的巨大人文障碍。而来自政治、文化、思想、道德方面的消极因素,往往要比来自市场本身的消极因素顽固得多。多年来的经验和教训,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

实践证明,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实行市场经济,就越是需要高度重视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建设融会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全部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当今我国市场经济对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高度依赖,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同志4月28日在人民大学的讲话中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乃至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中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可以而且应当大有作为的。

第一,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自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哲学社会科学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思考的对象,分析和研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探索和揭示精神文明的发展规律。它所提供的科学成果,不断为人们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武器。当代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强人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力和思想素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掌握正确、合理、有效的实践方式。

第二,哲学社会科学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所取得的科学成果,构成了人类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特殊规律认识的知识体系。哲学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不仅使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得到深化和拓展,而且使人们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在社会认识、管理和决策方面,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专家多方面反复论证,而且需要广泛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意见。所谓科学认识、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科学”,应当是全面和综合意义上的大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尤其需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们的不同看法。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规定社会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在它的科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它的思想道德方面。而无论科学文化的进步或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它规定和保证科学文化进步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为人们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调整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为人们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

第四,哲学社会科学的兴盛或衰落标志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兴盛或衰落。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和进步意味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而它的停滞或落后则表征着整个精神文明的停滞或落后。哲学社会科学代表着社会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他可能是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一个社会若缺乏自我意识,无异于处于昏睡、昏迷或盲目的状态。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行为会对自己和身边的人构成威胁,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清醒,没有起码的自我意识,却又不断地采取行动,其危险性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兴旺发达和发挥作用,是社会精神文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哲学尤其具有这种标志性的作用。有人曾以哲学倾向来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的文明与否,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哲学是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的灵魂与核心。马克思指出:“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外部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哲学何用?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把握方式,哲学为人类提供理论思维。各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提供确定性认识,为社会规范提供科学依据。而哲学则进一步凝结着科学中最核心、最精华的东西,形成以哲学理性为特征的理论思维,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思维。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但是理论思维无非是才能方面的一种生来就有的素质。这种才能需要发展和培养,而为了进行这种培养,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办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人类积累的科学知识是哲学思考的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分析、综合、批判和反思,给人智慧,使人聪明。但哲学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伦理等在内的整个精神文明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以此为思想素材的哲学的充分发展。全部精神文明与哲学的本性都是相通的,是内在地联系着的。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0-121页)哲学概括了社会精神文明的精华部分,把日常认识和科学认识上升到哲学认识的高度,从而抓住了它的灵魂、本质或核心,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哲学是精神文明较高的发展层次或阶段,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任何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哲学,任何高度文明的社会都不能没有高度发展的哲学。真正的哲学总是反映自己那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并促进一定时代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在当代,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堪称“时代精神的精华”的真正的哲学。

从人类精神文明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内在联系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以社会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方面为研究的对象,成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意识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与同属精神文明科学文化方面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并且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社会作用作为社会历史现象本身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自然科学的进步。

纵向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今天意义上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由整体到分化,再由分化到整合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古代,人类科学知识呈现整体性的特点。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一起被包容在作为“知识总汇”的哲学中,既无门类之分,更无学科之别。我们很难认定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纯粹的哲学家还是纯粹的科学家,也很难断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观念究竟属于科学还是属于哲学。古代社会的神权是既反科学精神也反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是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从神学和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开来,经过不断的“自我完善”才逐渐形成的。

在近代,科学明显呈现分化的态势。从欧洲文艺复兴到19世纪末现代科学诞生之前的数百年间,科学经历了三次大的分化,首先是自然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然后是社会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进一步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各自学科的分化。到19世纪上半叶,这种分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越分越细。然而科学对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制约着学科的分化,“分久必合”,在当代,科学学科的发展又显现出整合的特点。

科学研究的共同使命是探求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本质上都是科学探索,二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它们从根本上讲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的;都是对人类的生活、实践、需要及其主客观条件的认识和理解;都具有共同的起源和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制约;都在思想的探索中体现出求实、创新和理性的精神。在此基础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联系,而是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他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分化有历史的暂时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历来有结成联盟推动精神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传统。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正在结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联盟,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越来越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科学问题相互融合。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出现,往往需要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多学科协同研究方能解决。“人体基因组计划”是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启动的一项全球性合作的科研大课题。这本是一个遗传学课题,但却引发了一系列有关伦理、商业、法律和哲学上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关于个人基因组资料的隐私权问题,关于不以人作为实验动物、维护人类尊严、维护医德和科学道德等伦理问题,关于人体基因研究成果的商品开发所涉及的商业和法律问题等等。

二是科学学科相互交叉。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连接和贯通起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等异军突起,横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不再像过去那样有着很深的鸿沟,而是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成为众多新的科学理论的生长点。

三是科学方法相互借鉴和吸收。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等研究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社会科学确立的“解释学方法”已为自然科学所采用,自然科学正在经历“解释学转向”。这些表明了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在方法论上的趋同和一致性。除此之外,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反馈方法、黑箱方法、模型化方法和最优化方法等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也都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时代精神;综述

中图分类号:D6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6-0114-04

收稿日期:2008-08-13

ぷ髡呒蚪椋夯蒲遥1971-),江西都昌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

时代精神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早在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就把时代精神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考虑。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本文就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时代精神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便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オヒ弧⑹贝精神的基本内涵

オィㄒ唬┦贝精神的概念

ス赜谑贝精神概念的界定,是进行时代精神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学者早已从不同角度对时代精神进行过一定的阐述,然而由于精神问题之复杂,学术界目前对时代精神并未形成公认的概念,依然是众说纷纭。从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对时代精神概念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テ湟唬从实践的角度对时代精神进行界定,认为时代精神是一个在社会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孕育和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为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1]。

テ涠,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给出时代精神的定义,认为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多数人所希望、所向往、所信奉、并为之激动不已、追求不止的东西。它体现在时代的大多数人的精神风貌、民族气质、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价值追求以及所有活动之中,是贯穿于其中的原则和灵魂[2]。

テ淙,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上对时代精神进行了界定,认为时代精神是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或者说,是指集中体现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那些代表时展潮流、标志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3]。

テ渌模从历史追求的角度对时代精神进行了解读,认为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特定时代中的特殊追求,以及在追求中激发出来的、有助于实现追求目标的精神力量和实践活动。换言之,时代精神就是为解决当时迫切的历史课题而产生的关系到全民族根本利益的社会愿望以及为之奋斗而出现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精神风貌和新型的社会关系[4]。

ゴ幼芴迳侠此担尽管专家学者对时代精神的界定角度有差异,但他们对时代精神性质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时代精神是时代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在的、深层的精髓与内核,是对时代文明最高层次的抽象,它决定于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时代文明的客观、本质的潮流及其发展趋势,并积极推动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5]。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有三项:一方面,时代精神要反映出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和特征;另一方面,时代精神要反映出一定时代的社会存在、社会实践活动变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总潮流;再一方面,时代精神要起着推动社会存在、社会实践活动前进的作用。可见,时代精神是社会意识总结构系统中属于先进方面的社会意识,是能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总趋势、总潮流的社会意识,是能对社会存在、社会实践活动起巨大推进和变革作用的社会意识[6]。

ィǘ)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

ヒ明确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首先必须明确“当代”的时间限定。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基本认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现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时限划分。换句话说,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特指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精神风貌。

ザ杂谌绾伟盐盏贝中国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有的学者从时代精神的共性特点出发,强调至少要坚持三条原则:第一,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只能在对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的提炼中才能确认。第二,时代精神的确立同时也构成人们比较普遍的世界观,从而对当代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具有一种规范的作用。第三,时代精神的确立同时还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思想路线,从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着导向性的作用[7]。也有的学者则从现时代中国的国情出发,认为界定时代精神应注意三个生长点:一是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三是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主体精神[8]。

サ持醒敫据时代所处的特点,明确提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从而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基本特征,展示了这个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这一点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共识。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加以概括,因此,与之相适应,当今时代精神也不应该是一种孤立的精神要素,而是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概括的、由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ビ醒д咭晕夜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为侧重点,认为我国当今的时代精神包括主体精神、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权利精神和科学精神。在当今中国,要大力弘扬这些精神[5]。

ビ醒д吒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人本精神的培养,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同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相互交融而又相互区别的,它至少应包涵以人为本、崇尚科学、与时俱进、对外开放四个方面[9]。

ヒ灿醒д呷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相适应,时代精神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四个方面。其中,求真务实是前提,改革创新是核心,和谐发展是规范,以人为本是目的[10]。

セ褂醒д呷衔时代精神的内容应该是一个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多种精神构成的综合体。在这一综合体中,核心是改革创新,特征是与时俱进,本质是以人为本,表现是竞争意识与效率追求、开放意识与世界理念、自主意识与民主觉悟、法制意识与和谐精神[11]。

ゴ送猓更多学者认为同志2001年在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大力倡导和弘扬的五种精神,就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在论述时代精神时,侧重于对所提出的时代精神进行理论上的诠释。

オザ、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オィㄒ唬┦贝精神的基本特征

ゾ苎术界对时代精神基本特征的表述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来看,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理论共识,即时代精神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心理,也不是该时代精神产品的大杂烩,而是其精神产品及精神生产的精华。从静态的横断面上看,它代表着时代先进的文化成果,折射时代对精神的最高需求;从动态的纵向度上看,它必须凝聚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符合时代潮流的走向,代表先进的更高形态文化的发展趋势[12]。

セ于此,学者们认为时代精神的基本特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时代性。时代精神是专指体现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和发展趋势的思想,是每一时代中反映了时代特征的思想意识的深层的本质,是一种核心的东西。二是民族性。任何时代精神都不是抽象的,都是历经历史变迁而积淀下来的优秀民族精神在当代的表现。因而,时代精神因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不同而不同。三是前瞻性。时代精神是该时代精神产品中先进文化的代表,它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健康向上的精神需要,又要指引着未来民众精神追求的方向。四是社会性。时代精神体现在当时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是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五是变动性。时代是发展的,时代精神也必然是变动的,它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一脉活水。它具有自我更替、吐故纳新的机能与活力。六是实践性。时代精神不是纯粹停留在空中的抽象理论,而是立足于现实实践的。当代时代精神是植根于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的。七是开放性。时代精神既是民族的,又必须敏锐审视全球变化的态势,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潮流,在横向借鉴中不断丰富自己,在辩证扬弃中不断提升自己,以不断增强自己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チ硗猓有的学者采用辩证归纳的方式,把时代精神的特点概括为七个方面:(1)结构要素的多元性,(2)时代性与永恒性,(3)内隐性与外隐性,(4)本土性与人类性,(5)多样性与主导性,(6)发展变化性与更替性,(7)社会功能性[13]。

ィǘ)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价值

ソㄉ柚泄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目前,我们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学者们一致认为,不论是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都是一定社会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有的学者提出,弘扬时代精神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不竭源泉,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创造、尊重群众、鼓励创新风尚的客观需要[14]。有的学者提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15]。

ヒ灿醒д叽邮贝精神的功能出发谈论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价值,如(1)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2)具有进步的导向作用,促进全民族科学价值观的形成。(3)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4)具有积极的驱动作用,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16]。

オト、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的基本途径

オザ杂谌绾魏胙锖团嘤时代精神,有的学者从方法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要求。罗文东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次,必须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的相互关系,善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再次,必须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紧密结合起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撑[17]。

ザ杂诤胙锸贝精神的具体途径,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一些的观点和看法。有的学者从影响时代精神教育有效性的要素着手,提出要丰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内容,完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机制,改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方式,营造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的环境[18]。

ゴ蠖嗍学者依据党中央提出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策略,强调要把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如李少莉提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精神文化产品、 各类主题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都要积极传播时代精神, 充分展现时代风采,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深深地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成为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19]。

ヒ灿醒д呷衔,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着手:第一,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贯穿到党的理论、决策和全部工作中。第二,在全党全社会大力营造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鼓励和保护创新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氛围。第三,培养造就体现时代精神、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才群体。第四,把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机统一起来[20]。

オニ摹⒔一步深化时代精神研究的几点思考

オソ年来,随着对时代精神研究热潮的逐步兴起,理论界对时代精神的认识和研究正在逐步清晰和深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对时代精神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与中央大力弘扬时代精神的要求还难相适应,今后的理论研究还有待于不断深入。

サ谝唬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篇名含有“时代精神”的一千多篇文章进行检索发现,大部分文章都是强调某种活动或者某种观点体现了时代精神,或者是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等进行诠释和宣传,简单重复的工作较多,对时代精神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和探讨的文章很少。我们说,理论宣传是必要的,但只有从学理上对这个问题加以阐述,进行必要的、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使大家能够接受。如时代精神的科学含义、时代精神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定位、时代精神形成的规约因素、时代精神发展的动力与规律、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基本内容、时代精神的运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亟待学术界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サ诙,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国际视野。黑格尔早就提出,时代精神是每一历史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它体现了时展的潮流与方向,是激励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认为,时代精神是不同历史时期,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的特征,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比较注意弘扬符合历史潮流的时代精神,并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术界应该放眼世界,加强对国外有关时代精神研究成果的译介、分析与整理,研究其他各国归纳、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的做法和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所用。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方面的文章在所有文章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

サ谌,要进一步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任何时代精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激发和创造出来的,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实践,则无法理解时代精神。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要仅仅局限于在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要深入实践生活中,对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及其精神及时地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揭示其本质,上升为理论。同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培育和弘扬新的时代精神的经验做法,也应该及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以确保理论研究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此外,还要注重实践操作层面的研究。如何结合当今时展的特点,培育出适合时展和时代潮流的时代精神,是当前理论界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包心鉴.时代精神与当今人类文明[J].江汉论坛,2007,(8).

[2]薛文治.把握时代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7).

[3]薛广州.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7,(5).

[4]冷铨清.论时代精神[J].理论与创作,1991,(2).

[5]杨德平,等.时代精神的界定与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5).

[6]高桂梅.时代精神、人与哲学的原则[J].北方论丛,1997,(2).

[7]薛广州.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J].浙江大学学报,1995,(6).

[8]彭建渝.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代精神铸造[J].哲学动态,1997,(2).

[9]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教研究,2007,(3).

[10]邢云文.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J].理论探索,2007,(5).

[11]包心鉴.时代精神与当今人类文明[J].江汉论坛,2007,(8).

[12]车洪波,潘奇峰.论时代精神[J].学术交流,2003,(1).

[13]罗永忠.论时代精神及其基本特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14]王向明.弘扬时代精神的重大意义[J].党建研究,2008,(1).

[15]罗红,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J].桂海论丛,2005,(4).

[16]赵永富.论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J].桂海论丛,2002,(4).

[17]罗文东.坚持不懈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N].光明日报,2006-11-21.

[18]钟青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全党同志必须从这个总体布局的高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社会主义时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

一、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拨乱反正的胜利和全面改革的展开,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党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活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突破一系列僵化观念而提高到新的水平。全国安定团结,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积累了许多先进经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开始树立,教育科学文化日趋繁荣,党的优良传统在发扬,党风和社会风气在好转。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全面展开,是近几年来我国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强大活力,对精神文明建设是巨大的促进。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力地抵制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防止种种迷失方向的危险,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用几代人的努力建设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考验。应当相信,我们有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主义的明确指引,有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经济政策,有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法制,尤其是有广大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坚决拥护,只要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一定能够达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渗透在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单是思想文教部门的任务,也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共同的长期的任务。

二、实践并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落后了。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革命,带来中国历史的巨大变化。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伟大的文明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个复兴,不但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作为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的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理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观念建设,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马克思主义是在历史和科学的前进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中国和世界已经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一方面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生命力,一方面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任务,就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规律,同时要研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研究当代各种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门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只有从实际出发,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勇于突破那些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或不适合变化了的情况的判断和结论,而不是用僵化观念来裁判生活,马克思主义才能随着生活前进并指导生活前进。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两者统一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之中。离开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就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是错误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而盲目崇拜资产阶级某些哲学和社会学说,也是错误的。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认真的学习,坚持和发展就无从谈起。在群众特别是青年中,也必须积极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同各种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同群众的思想状况结合起来,克服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倾向,克服学习内容脱离实际和形式呆板单调的缺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到本世纪末,要使我国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理想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的精神武器。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理想,一切有利于建设四化、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积极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积极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加以尊重、保护和发扬。这样,才能在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真正克服长期造成严重危害的狭隘观点,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者,国内同胞和国外侨胞,使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地行动起来,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

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要使“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在全国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军民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以至人民内部的一切相互关系上,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民范围的道德建设,就应当肯定由此而来的人们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别,同时鼓励人们发扬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发扬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所要反对的,是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而决不是否定按劳分配和商品经济,决不能把平均主义当作我们社会的道德准则。我们社会的先进分子,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共产党员首先是领导干部,尤其要坚定不移地身体力行。总之,在道德建设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连结和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向上,形成凝聚亿万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然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并要同各种腐朽思想道德作斗争。封建道德在我国影响很深,今天我们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专制作风、拉帮结伙、男尊女卑等,本质上都是封建遗毒的反映。由于半殖民地社会历史条件而产生的奴化思想,以及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在我国也有很深影响,并且往往同封建腐朽思想相结合。因此,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克服这些腐朽思想道德的影响,是艰巨的长期的工作。教育科学文化工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光荣艰巨的使命,应当认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各级领导机关,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组织知识分子同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广泛吸收他们参与各方面建设和改革工作的咨询和决策,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和重点工作,从条件上给予有力支持,对优秀精神产品和优秀工作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特别要办好若干种代表我们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被视为崇高荣誉的奖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我们各方面实际工作中仍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重大课题。知识分子地位的真正提高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亲密团结和共同奋斗,是现代化建设必定成功的可靠保证。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述

思想精神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充分认清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 ,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志也明确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缺少一个方面,都不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发展物质文明又促进精神文明的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充分认清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更加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把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加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全面推进,协调发展,努力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贡献更大力量。

3.充分认清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和现实要求,充分认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发展大繁荣。

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路

1.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主导地位。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我国曾经几度泛起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力主张全盘“西化”,这一思潮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搞多久,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和教育就搞多久。资本主义性质的西方精神文明不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思想,封建主义性质的儒家思想也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导思想。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只能以社会主义为旗帜,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决不能搞“西化”而倒退到资本主义,更不能搞“儒化”而倒退到封建主义。

2.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为首要任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则是首要任务只有用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才能使我们增强战斗力,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更好地肩负起伟大历史使命。

3.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要使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就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作用。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来,它的负面效应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冲击也不可低估。在认识上既要克服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也不能把当前的消极腐败现象归结为因为发展市场经济上,又要清醒地看到市场经济自身局限性,不能希望一切问题都靠市场经济来解决。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属于经济领域的问题,就要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办,属于政治思想和文化领域的问题,就要按这些领域的规律来办,使精神文明建设在总体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依靠全党和全社会的整体合力,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现代精神文明的本质范文第5篇

就审美特质而言,自然精神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意义重大,它不但使得本民族文学最重要的道家自然精神资源延续了下来,而且使得特别富有文学性的酒神自然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重放异彩,即使是女性自然精神和后自然精神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花园。

一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观念的起源

现代性的起源无疑是18世纪启蒙运动风起云涌的西欧。在笔者看来,现代性方案的根本理念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在线性时间观上建立起了一种持续进步的世界观念。马泰·卡林内斯库曾说:“只有在一种特定的时间意识本文由收集整理,即线性不可逆的、无法阻止地流逝的历史性时间意识的框架中,现代性这个概念才能被构想出来。”的确,在人类历史初期的那种混沌式的时间观或者像古希腊那种循环的时间观中,现代性的概念都无法生成;而且,尤其得强调的是这种线性时间还被赋予了不断进步的确定方向与价值意味;第二,人的主体性观念的确立。有论者曾指出,“现代性的本质在于:人上升为主体,世界则沦为客体。”按照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分析,“主体性”主要有四个含义,即个体主义、批判的权利、行为的自主和唯心哲学本身,而说到底就是对理性的充分强调;第三,世俗化方向的确定。这种世俗化自然是发生在超世秩序沦丧,以及现世秩序无限制的泛滥之中,现代社会的整体导向就是功利算计与本能欲望的盛行。

这种现代性方案从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盛行了两百多年,造成了我们这个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成绩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其危机也是不容忽视的。现代性危机在现代性自身的分化中表现得很清楚,卡林内斯库曾指出,从19世纪前半期开始,两种现代性就开始冲突了,一种是资产阶级的现代性概念,它相信进步的学说,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可能性,对时间的关切、理性的崇拜,在抽象人文主义框架中得到界定的自由理想,还有实用主义崇拜行动与成功的定向等;而另一种现代性,却从浪漫派的开端就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态度,它厌恶中产阶级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多样的手段来表达这种厌恶,从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直至自我流放等。当然,现代性更根本的危机恐怕还是它的意义危机,它通过对进步、人的理性以及世俗化的强调勾销了超越性的意义,从而为自身的虚无主义奠定了牢靠的基础。这也就使得我们不得不严正地思索现代性本身的界限问题。

二 中国现代文学对自然精神的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对自然精神的选择就是在这种现代性语境中展开的。

首先,针对现代性对时间之维的无限制的强调,自然精神却强调了空间之维。我们在前面就已经指出,现代性这个概念只有在线性的不断进步地时间观上才有可能,其实,现代性在论证自己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时都是无限制地从未来时间中征得精神资源。利奥塔就曾指出:“在传统文化中如宗教人类学所表明的,知识是根据起源、根据事物生成的最初时刻而被加以合法化的。与神话不同,作为现代性特征的元叙事根据未来而不是过去来对知识加以合法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启蒙理性、历史理性对时间的强调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受启蒙理性、历史理性支配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例如,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新时期初期的启蒙主义文学作品以及十七年文学等,其内在的叙事与抒情模式都是在光明与黑暗、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之间展开的,时间上的未来是与光明、趋新、现代等联系在一起,而过去则常常是黑暗、陈旧、传统的代名词。在这种现代性叙事中,世界展示出来的是在线性时间上的单质的、单维的、趋新的世界。这体现出来的无疑是现代中国人高度的现代性焦虑,是对时间的崇拜意识。在这种现代性焦虑中,许多中国现代作家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把空间加以时间化。例如,五四时期受鲁迅影响的以王鲁彦、许钦文、蹇先艾等为代表的乡土文学,在《菊英的出嫁》、《鼻涕阿二》、《水葬》等作品中,空间意识是没有自足价值的,这些空间所承载着的人与事全都得在时间维度上表明自己早已丧失了存在的理由,是与过去的陈腐、落后相连的,是完全应该舍弃的。然而,自然精神却在追求现代性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流作品之外展开了空间这一维度。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可能是周作人,他在《地方与文艺》、《旧梦》等文章中就曾提到中国现代文学应该注意地方性、地方色彩等问题。此后,自然精神所支配的作家中,地域色彩几乎成了他们首要的标志。例如,废名之于湖北黄梅,沈从文之于湖南湘西,汪曾祺之于江苏高邮,莫言、张炜之于山东胶东半岛,张承志之于西北黄土高原等,这种地域色彩的呈现并不是简单的审美风貌问题,而是关涉到现代性语境中对空间的重视问题。例如,在废名的小说中,时间意识是极其淡化的,人物生活环境常常是古今莫辨,其间呈现出的时间往往是停滞的、亘古如一的、循环的、非进化的、非价值的。沈从文《边城》这样的作品中,同样强调的是空间、地域,而时间则是模糊不清的。至于张炜的《九月寓言》就更是如此,那个海边小村作为一个空间存在十分清晰,可是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却茫昧不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小说虽有明确的时间背景,但是作者通过倒叙、插叙等不同的叙述方式完全瓦解了线性进步的时间意识,呈现出的还是被酒神式的生命美景充满了的空间场景。张承志笔下那些黄土高原上回教徒的生命图景更是彻底瓦解了现代性的时间观念。此外如母神崇拜对广阔大地的强调、后女性自然精神对女性感性心理空间地强调、后自然精神对个体的肉身空间地强调,无不是在现代性的时间崇拜之外展示出了空间的重要性。

其次,在现代性语境中,就人的存在而言,自然精神特别地强调了人的感性存在乃至非理性存在之维,强调了人的肉体存在,人的自然性。就现代性而言,无论是对客观的外在自然的统治还是对内在自然的压抑,都是通过高度的理性化达成的,理性化成了现代性的又一根本标志。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启蒙理性与历史理性标举的都是理性化旗帜,在它对人的现代塑造与想象中,理性之维乃是至关重要的。对人的理性存在之维地强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最明显特征之一。这种理性化倾向也使得启蒙理性、历史理性所支配的文学以及其所塑造的人物在审美风貌、价值意向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同质化倾向,因为理性在设定价值时无疑是倾向于抽象的、同质的。

此外,现代性的总体倾向是世俗化,而世俗化说到底就是功利原则至上,在现代性的各个层面上。例如,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的征服利用,社会制度的科层化与合理化,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与利润最大原则等,无不是被功利原则主宰着的。在现代性方案里的启蒙理性与历史理性之中,功利原则也是一个核心原则。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功利原则首先表现在相应的文学观中。例如,启蒙主义文学观很明确地把文学视为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现实工具之一,而历史理性支配的文学观则是强调文学为阶级斗争服务、为政治服务等的工具效果。落实到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价值观上,无论是启蒙理性还是历史理性最后都把现实功利的获得作为目的,这种现实功利可以包括民族国家的富强、物质财富的丰裕等。然而,自然精神却在这种世俗化、功利化原则之外张扬起另一种审美精神。道教自然精神不以功利的眼光打量世界,专注于悠然自在的自然感性生命形态。受道家自然精神影响的作家笔下的世界往往是自足自在的世界,它不需要经过理性或者精神的判别。自然精神支撑起的这种审美精神是现代性方案所推崇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的真正对抗者。自然精神对审美精神地张扬无疑是弥足珍贵的批判与补充,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性意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追求现代性的过程中,对现实世界的时间之维、对人的存在地理性之维的过分强调;对现代世界的世俗化、功利化原则过分推崇等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恶果。而针对这种欠缺,自然精神对现实世界的空间之维、人存在的感性乃至非理性之维、现代世界的审美精神等张扬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也就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