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精选

城乡家庭教育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第1篇

张之洞的经历、学历和履历的作用和影响

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还与他的成长经历、学习过程和职业生涯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经历也促成了他教育思想的完善和成熟。

(一)张之洞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与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道光十七年(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其父任职的贵州官舍内,父张瑛,原籍直隶南皮,时任贵州兴义知府。张氏家族自明代迁至山西洪洞,至张瑛累世为官,祖上为官勤勉清廉,对幼小的张之洞有很大影响。其祖张淮,曾官至明朝河南按察使,“以文章忠义有声于时”[3](P1)。高祖乃曾,清时为山西孝义知县,其子怡熊,官浙江山阴知县,“两世为县令,皆以廉惠闻”[3](P1)。祖父廷琛,题补古田知县,时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闽浙总督乌拉那贪污、纵盗窝案发,廷琛不仅洁身免祸,还多方“调护拯救”[3](P1),甚获时誉。家风的熏陶,使张之洞渐渐养成洁身清廉的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也慢慢渗透到了他后来的为官和家庭教育中。张之洞的父亲张瑛,早年丧父,家境窘迫,但“食贫力学,艰苦卓绝”[3](P1),为官尽职尽责,呕心沥血。父亲树立的榜样对张之洞的成长起着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了张之洞对子女的教育。道光二十年(1840年)张之洞生母朱夫人病逝,年仅三岁的之洞由父亲的侧室魏氏抚养,魏氏无子,待之洞如己出。但张之洞幼小的心灵毕竟经历了幼年丧母的痛苦,后来以诗抒怀:“梦断怀木卷泪暗倾,双琴空用锦囊盛。儿嬉仿佛前生事,那忆抛廉理柱声。”[1](P10472)手扶生母留下的双琴,在母亲怀里的嬉戏欢闹仿佛离自己非常遥远,孤寂和无助时刻缠绕着他。这种经历更激起了张之洞对家庭天伦之乐的渴望,进而转化为对子女疼爱有加和无微不至的教育情怀。

(二)求学的历程与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的深化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张之洞从父亲张瑛那里得到做事、为人、处世的最早的启蒙。张瑛对子侄管教甚严,他礼聘远近名儒为子侄传授学业,又购书数十橱,“令于日课外,听以已意观之”[3](P2)。张之洞在严父的管教下,自小就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且终生受益。张之洞四岁发蒙,师从当地名儒研习“乾嘉老辈诸言”。做过张之洞业师的先后有十数人之多,“其中胡林翼、韩超十分器重少年之洞的才气,而之洞一生奉行经世实学,亦受胡、韩二人影响为最”[4](P22)。韩超“性刚直,有胆略”[5],时誉“血性奇男子”[3](P3)。胡林翼“于书无所不读,然不为章句之学,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司马《通鉴》暨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厄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6]。而其“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至其用也”[7]。在鸿儒名师的教导下,张之洞不但扎实掌握了儒家经典,而且广泛涉猎名家所长,为日后的家庭教育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三)入仕为官的职业生涯与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的完善同治六年(1867年),张之洞任浙江乡试副考官,这是张之洞入仕以来第一个实差,也是他十年学官生涯的开始。之后张之洞历任湖北学政,四川乡试副考官,四川学政。学官经历使张之洞认识到:“学政一官不仅在衡校一日之短长,而在培养平日之根柢,不仅以提倡文字为事,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1](P1833)其教育思想由表面的读书识字,上升到加强人生修养、“砥砺名节”的高度,把教育与个人前途、国家民族的兴废存亡结合在一起。“之洞为官一生,惜才、‘得人’是其始终不渝的风格,显然与他的十年学官经历密切相依,同时学官生涯也使他对于科场积弊之重,改革教育之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4](P31)这种经历使张之洞重视教育,更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光绪三年(1877年)到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多充在京闲职,也就是在此时,他入党清流。“虎豹当关卧,不能竭我言”[1](P10454)是这时的写照。指点流弊,愤世嫉俗,虽然物质境遇窘迫,但激励张之洞高远的抱负和耿直的性情。他屡屡以诗言志:“当代功名同气盛,蹉跎莫待鬓如丝。”[1](P10455)这段经历对日后张之洞品格和情操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光绪七年(1881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余年的封疆大吏的生涯。他先后总督两广、湖广,两度暂署两江,虽位高权倾,但在清政府江河日下,列强步步紧逼,内忧外患相交而至之下,张之洞不屑与清末官场上司空见惯的文恬武嬉、尸位素餐者为伍,弃清流转而事洋务,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公忠体国,廉正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而在实践中更注重实学、实干型人才的培养,张之洞的家庭教育思想日臻完善。

张之洞性格因素和学识素养的促成作用

与那些顽固守旧者和一味趋新者相比,张之洞的家庭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虽然不能说是最早,但确实起到了引领时代的作用。这种先进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外,还与他的性格特点和学识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两种因素在其对西学的态度上表现的最为明显。清末,张之洞以“儒臣”著称,但他决非迂儒,其为官之道,颇精于谋略。究其根源,张之洞“性善变”的性格因素是原因之一。“性善变”,可以理解为见风使舵,也可以理解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接受新事物,“之洞不愧一代能臣,工于心计,精于权变,善于转圜”[4](P254)。另外,张之洞“中庸”的人生哲学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他曾言“废德为进退,相时为行藏”,“不痴不聋不能为公”,“事欲常行必先从暂行起,欲停办必先从缓办起,百事皆然,历历不爽”[1](P10311)。静观其变,顺其自然,这种人生态度,利于顺应时代潮流地去接受新生事物,同时对于已经失去活力的旧东西,也会自然地去淘汰。张之洞的这种性格能够使他在学术上兼采汉宋,在实践中中西兼学。张之洞也力图使子弟认识到:“精于审时度势,以为进退之据;因时、因地制宜,以为行事之规;灵活变通,立于不败”[4](P256),“令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1](P1001)。“张之洞的学风,亦大受时代熏染,以经世、务实为其特点。”[4](P286)正是这种“经世致用’的学识素养,使张之洞能够清醒地辨识传统的中学,同时又能客观地看待渐入的西学,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其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想。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第2篇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但由于受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的改变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当前社会出现了一些不良家庭教育形式,如祖辈宠溺孩子、长辈难以身作则、父母爱的“过度”等。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些不良家庭教育形式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并深入探析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不良家庭教育;个人品德;负面影响

个体在社会中所展现的品德特性间接反映了家庭教育的好坏。好的家庭教育标准是“和”,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也包括家庭与外部关系的和谐,即家庭成员具备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尊老爱幼等健康向上的个人品德;不好的家庭教育形式会导致孩子形成好逸恶劳、不忠不孝、贪婪享乐等不良性格。本文主要分析不良家庭教育的表现形式,以及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以探求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不良家庭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祖辈宠溺孩子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小家庭”模式,即“4-2-1”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而孩子是家中的“宝”。年轻的父母多忙于工作,孩子便交给老人看管,多数祖辈常因年轻时生活条件受限没能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从而把更多的爱弥补到孙辈身上,出现了“隔代亲”“祖辈惯”的普遍现象。祖辈对孩子的宠溺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关注过度,即孩子本可以自己独立做一些事情,祖辈家长却呵护备至、代为其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缺失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第二,监督过度,即什么事情都要监督孩子、检查他们的行为,这种行为造成了孩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和懒惰性;第三,迁就过度,即一些祖辈对孩子言听计从,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对孙辈过度疼爱、处处迁就的现象,容易造成孩子独立能力低下。

(二)家长难以身作则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通常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家长没有在家庭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例如,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打骂,大人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都被孩子看在眼里,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攻击性的坏榜样;还有一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强制性要求孩子去上一些不感兴趣的辅导班,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别人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懂得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有一些父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给孩子,对孩子不耐烦、粗暴,在回答孩子的一些问题时只是敷衍了事。

(三)父母爱的“过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进步,年轻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如现在的“明星效应”,社会个体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直接了解明星的吃穿住行,一些年轻人纷纷效仿,而父母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便尽己所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学校,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穿戴,导致一些学生虚荣心作祟,即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也要想办法进行攀比。据光明网报道:一个家境一般的中学女生看自己班上有同学用苹果手机,为不输班上的其他同学,强逼自己的父亲为自己购买最贵的苹果手机,即使父亲表情沉重、不愿意给女儿购买,但出于对女儿的疼爱还是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二、不良家庭教育对个人品德养成的负面影响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教育,即品德主要是通过家风的熏育、陶冶来实现。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品德;反之,不良的家庭教育会给家庭成员的品德造成不良的影响。

(一)道德认知缺失

由于孩子在家庭中深受祖辈宠爱和呵护,祖辈们不注重对他们心理、生活、社会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一味地骄纵,导致孩子踏入社会后缺少对生活规范、道德价值系统等方面的认知能力,使其道德认知往往处于冲突与矛盾状态:不能很好地做到义利取舍、思想意识较为极端、遇事不够冷静、不能独立面对社会、自主独立性较差、需要家长及亲人的支援或帮助。

(二)道德意志薄弱

由于一些父母自身行为不够严谨,没有做到良好地言传身教,导致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即便随着学历的提升,以及自身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其仍对很多社会现象或问题缺乏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且自控能力较差,获得成就时容易骄傲,较为浮躁,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往往选择退缩,甚至萎靡不振,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由此可见,在这样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进取心,但毅力和意志却不足。

(三)情感较为冷漠

情感是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否形成良好品德的关键要素。健康的情感会促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反之则会阻碍个体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由于当前部分家庭忽视情感道德的教育,导致家庭成员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能真诚对人,不懂得珍惜与他人的情感,且过多考虑自身的利益,即便做出伤害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贪财等行为,都觉得是正常之事。

三、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对策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显然,好的家庭风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态度、处世伦理。为有效消解不良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需要强化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教化意识、加强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情感培养功能、促进家庭教育中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

(一)强化家庭教育中的家庭教化意识

家庭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成年之前的孩童教育,它是一种全程性的教育模式。具体来说,祖辈应转变自己“疼爱”孩子的观念,以合适的方式去爱孩子,不要过度宠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学习日常生活之道、待人接物之礼,如家长要对长辈做到尊敬孝顺,重视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使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准则;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聆听孩子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如可以通过开家庭会议的形式聆听孩子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二)加强家庭教育中的道德情感培养功能

家庭作为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接触道德的最小单位,是最早感受到人情世故的地方,并以血缘关系和家庭权利感受来自于人性的温暖与亲情。因此,应营造一个具有人情味的家庭氛围,让长辈与晚辈、丈夫与妻子、家长与孩子在互动中产生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家庭情感。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对网络上热点道德伦理问题的讨论来丰富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内容,以增进个体之间的感情,让个体在良好的氛围中体会慈爱、孝爱、友爱、情爱的伦理情感。这样一来,家庭中的个体才能把家庭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带到社会生活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三)促进家庭教育中的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

在我国,家风的传承已有上千年历史,许多论著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如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北宋司马光的《温公家范》、清代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在当前的家庭教育,可以将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融入其中,家中的老少都可以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家风。比如,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中提到要“勤俭孝友”,即要勤劳俭朴持家、孝敬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清代名臣于成龙在《于清端公治家规范》一文中,告知子孙要养成一种什么样的金钱观、财富观,在他看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赚钱,不能贪图享乐,要乐善好施,这样才能积福积德。诸如此类的名人家风家训都值得当下的家庭去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寿灿,杨云.以德齐家——浙江家风家训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3]刘丽容.论道德信仰的缺失与重建[J].嘉应学院学报,2006,(4):50-54.

[4]马一源.论“小家庭”时代的家风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4):112-115.

[5]白海燕.好家风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德育研究,2015,(12):60-61.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第3篇

家庭经济条件:偏远乡村经济基础较差,学生生活朴素,从而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城市学生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城市消费水平高,生活压力大,学生能感受到社会竞争的激烈;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介于前面两者之间,不少家庭既种地,家长又外出务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进可打工挣钱,退可务农为生。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越感在不少学生中流露。家长文化水平:三者比较,偏远乡村的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父母多是务农。而城市家长文化知识水平最高,高学历、高收入最多。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界。由此可知家长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要求、教育效果的差异。

二、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所在的区域位置特殊性,导致其家庭教育状况最为复杂。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言传不如身教”。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家庭教育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当前教育大系统工程中基础工程。经多年的观察、调研发现,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地方: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发现,当前城乡结合部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其自然”型。这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因响应国家政策,大量独生子女出生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更多的家长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的局限而无耐放弃。也有的家长是出于前面我们所谈到的城乡结合部的优越感而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第一,“长辈家长”现象普遍。很多家长因其工作等原因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辈人”。长辈们“含在嘴上怕化了,托在手上怕掉了”的“疼孙”思想,使得这些孩子多数缺乏生活自理经验,缺少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少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爷爷”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慢慢滋养的。第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期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能人,却不能说服自己的孩子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第三,“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意识让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顺其自然,“我不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吗,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我还不是混的不错吗?”这样的想法使得这里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做法。“简单粗暴”型:这种类型的家教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家长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影响,家长既想教育好孩子,又不知道正确的方法,当子女有错误就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内心封闭、心灵受损。孩子对家长持敌对态度,形成代沟,也同时造成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城乡结合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家、校、社会三位一体在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

三、学习负担重的主要因素

城乡结合部的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成因复杂,既有内在的个体原因,也有复杂的外在社会原因。大致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1)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数量和城区相比要少,优秀的教师向城市中小学流动,剩余的教师队伍业务素质偏低,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形成的合力造成两者之间升学率有着显著的差异,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为迎头赶上,往往忽略教育规律,拔苗助长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试想这些教师业务能力差,课堂教学效率必然高不了。再加之不加选择地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重复的试题训练、低效的练习是孩子学习负担加重的重要源头。(2)唯分数论的高考指挥棒影响。不少学校教育是冲着成绩和分数去的,是一种基于工业化的教育方式,社会需要高分上名牌大学,指挥棒指到哪,哪里就是跟谁蜂拥挤上独木桥,因此学校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变成工厂,教师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3)社会、家长背后推手,是造成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社会外部原因。这些孩子的家长往往把残酷的社会竞争过早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学生学习负担重的原因,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学校单边行为演变成学校和社会的双重高压行为。有调查称:67.8%孩子认为让自己参加文化课补习班是家长的意愿,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喜欢都必须参加。

四、可以采用的做法及建议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第4篇

一、“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现实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坚持“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育人工程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家庭教育育人工程的主体性,突出了对广大家长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把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前提。从而营造了学习型家庭的良好氛围,达到两代人学习,两代人提高,两代人双赢的效果。

(三)社会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鲜明、要求明确。这项活动不是一般的创先达标活动,标准不是高不可攀,它是以家庭和做人基本准则为依据,普通家长和孩子都能做得到的要求制定活动计划,从而促进社会群体的进步,这一活动抓住宣传、教育、实践三个环节,能够得到广大家庭的积极参与。

(四)创新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又一创新。这一活动与“六个一”工程、原创:“五小”活动结合在一起,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还为家长学校增添了活力,使家长学校不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了企业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流动人口家庭学校的空间。

(五)指导性。家庭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努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知识健全、理念更新、宣传普及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引起关注:社会的炒作、商业化的运作、家庭教育误区也还困扰着家庭教育。“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适合广大家长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对指导家长科学教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差距

“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地区、城乡、职业等诸多生存状况不同,也造成了明显的差异,制约着这项活动的发展,表现出这项活动的不平衡性和间断性。

(一)认识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广泛宣传。不少群众、不少家长还不甚或不了解“双合格”的活动要求。有些地方这项实践活动还仅限于妇联组织实施落实。党委、政府部门还没有将这项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城乡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开展较为广泛,在农村却不尽人意。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约有六成家长外出打工,这些为父母者,迫于生计基本上或完成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祖父母大都受文化局限,只能给儿童衣食上照顾。一些农村除贫困外,受到重男轻女和读书无用论影响,使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虚化现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压缩,有些农村村一级妇联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成了空中楼阁。

(三)实践差距。“教无定法”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因人因家庭而异,它只能有普遍的认知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近来,由于媒体的炒作,家庭教育有简单化、教条化的趋势。如媒体炒作“哈佛女孩”、“高考状元”,把成才和家庭教育成功局限于升名牌大学。我们不能用特定教育方法去指导所有的家庭,成为教育儿童一成不变的模式。

(四)理论差距。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理论呈多元化态势,也不乏商业运作,有意作秀,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天津“郝氏协议书”等等。这里在有的仅仅是自我感知,家庭教育理论目前还存在着“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特征,要让家长有普遍的认同感就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使家长处于难辩真伪,无所适从的境地。

(五)家长差距。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出现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流动人口儿童家庭、特困儿童家庭等,这些家庭在一些地区约占儿童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些家庭比一般家庭的儿童更需要关爱,一些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一些特困家庭忙于生计,儿童缺少基本的教育条件。一些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与祖父母生活,生活拮据;有的与叔叔等亲戚生活,受到歧视等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特点缺乏足够重视,这些捧出来的儿童往往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六)两种教育差距。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应对,始终对家庭教育的形成新的挑战。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对立的两种教育,素质教育更侧重人的德与才的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识记、理解力的培养、缺乏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儿童学习没有彻底减负,过重的升学负担使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城乡家庭教育范文第5篇

(一)研究方法对已有30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大多以理论思辩为主,实证研究为辅。其中,黄炳宣与阳崇波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留守儿童调查》、徐梦婕与邓承乾等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以贵阳市息烽县永靖镇为例》、秦艳艳与闫军印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及对策分析———以河南省郏县长桥镇为例》、张杰的《随州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及李佳樾的《甘肃农村留守儿童生存质量现状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的实证研究,其余均为分析原因、列出影响、提出对策的理论思辩研究。

(二)研究视角目前的研究视角以单一学科为主,多学科结合为辅。其中,肖薇薇的《改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文关怀的思考》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智世勇的《试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则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高志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补偿机制研究———基于湖南的调查和教育生态学视角》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补偿措施进行研究。除此之外,其它研究均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单一或相互结合的学科视角进行研究,如郭晓霞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学思考》、张春玲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关怀》、黄晓慧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

(三)研究路径从已有的30篇文献来分析,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一论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形成原因或应对措施。如:王海波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中的问题成因》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缺失的成因;周帮琴的《农村学校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则侧重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对策。第二种是除了分析原因、提出策略,还对当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论述,如:唐喜梅、卢清的《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主要内容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由于外出打工而不能对子女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责,导致儿童严重欠缺家庭关爱和教育,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成因、消极影响、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研究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的表现,专家学者们作了详细分析。依据监护主体的不同,莫艳清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缺失的表现模式分为四种:“单亲”家庭型,隔代抚养型,亲友代管型,自我管理型。其余学者的分类基本一致,且都认为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家庭教育的欠缺,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埋下很大隐患。黄晓慧认为这些模式下的家庭教育有以下方面的表现:家庭教育时间严重不足,教育管理方式异变,教育过程重智轻德、重身轻心,教育上过分依赖学校。黄炳宣、阳崇波对六个乡镇的十二所学校进行专题调研,发现其中有三个村的留守儿童达到510人,占在校学生的80%,一两年甚至三五年没见过父母的留守儿童不在少数,且大多数孩子刚蹒跚学步时就和父母分隔两地,在生活上虽能温饱,但缺乏思想引导、监管。陈世海与占海玉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隔代教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专制的方式非常突出,老人运用斥责、体罚以及剥夺儿童权利的方式逼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学习不甚关心,有些老人连孩子的生日、班级都不清楚。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消极影响研究

1.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全发展。李佳圣采用问卷、座谈、访谈等形式,对鄂东南2个县市的10所乡镇中心小学和10所乡镇中心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查,得出留守儿童具有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人生价值观扭曲等特点。并指出,变相的亲情补偿造成教育方式失误,面对留守儿童所需要的亲情反馈,父母往往通过钱、物等补偿方式,使孩子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并误入歧途。费招娣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性格障碍、人格发展障碍以及行为怪诞等问题:性格上容易自卑、任性、悲观、暴躁、内心封闭;人格发展上易嫉妒憎恨他人、与人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在行为上容易违纪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对长辈没礼貌。

2.不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当前研究一般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给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黄晓慧的分析是宏观角度的代表,她根据社会流动理论,认为当前社会的流动是机会均等的纯粹流动,而今后制约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学历(受教育年限),城市人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人,流动机会多,会逐渐居于社会统治地位;农村人由于学历跟不上,流动机会受限,处于城市边缘人的位置,居于社会底层,这样造成城乡两极分化更为严重,构成社会不稳定。秦艳艳、闫军印的分析是微观角度的代表,他们从家庭的角度出发,说明夫妇与亲子构成了社会结构基本三角的基本社会关系,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亲子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使社会基本三角稳固的保证,若家庭教育得不到落实,必定影响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3.减慢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着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众多家庭的和谐发展,更关系着农村人口素质的提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使教育无法通过家庭教育得到更好保持或延伸。农村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减弱甚至抵消了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延缓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应对措施研究广大学者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提出了许多应对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深化现行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壁垒。姚忠旺建议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的城乡隔离制度,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异地求学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柳浩翔提出国家应为留守儿童早日进城就学与父母团聚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和条件,补偿父母的家庭教育权和儿童受家庭教育权。在考试制度改革上,学者们均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升学考试制度改革力度,逐步取消因户籍原因造成的生源地限制,允许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就地参加各类升学考试,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2.增加教育财政投入,调整资源分配。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吴支奎认为政府须强化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公平分配公共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他还建议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财政支持机制,如:设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专项经费,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等。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还要加大寄宿学校的建设力度,按时发放农村教师工资,完善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制度和工资报酬制度,防止教师资源流失。

3.完善教育补偿制度,加强学校关怀。若父母没法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时,学校应该寻求途径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张春玲认为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怀:开展家庭咨询,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指导委员会,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的组织(如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监护人联系制度),教师家长与心灵对话制度,配备心理咨询师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整治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王一涛、冉云芳则建议学校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儿童健康的情感倾向,设立各类兴趣小组,开设书法、美术、体育、音乐、舞蹈等课程,让这些活动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生机勃勃的校园里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专家学者们还指出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者,有责任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针对此,周帮琴提议为学习能力差、监护人教育能力弱的留守儿童安排教师担任家长,关心留守儿童生活起居并辅导其学习。

4.转变父母家庭观念,强化教育意识。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重视家庭教育才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胡花平、康春英提出双方要权衡双方外出务工对子女的利弊得失,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留一方在家中照看孩子,避免“空巢”家庭,对孩子身心产生影响。沈优美也指必须扭转只要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就是对孩子负责的错误观念,家长就算外出工作也要为孩子选好委托监护人,并与委托监护人和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整合社会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黄晓慧提出“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还举出榜样例子:衢州市柯城区华墅乡刘坂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上级妇联组织还帮助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寒暑假期间来“指导中心”辅导村里的留守儿童,不但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还让他们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和社会关爱。王一涛、冉云芳提出充分利用村里的广播及宣传栏扩大效应,印发图文并茂的家庭教育知识资料并派送到家,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推选家教榜样等活动,还可以招募大学生村官、退休教师以及村里榜样父母作为教育干事,掌握村里留守儿童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联系。

三、关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已有研究为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弥补这些不足是未来研究的一个走向。

1.多学科综合研究不足。从研究学科看,介入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研究的学科还较少,且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某一学科的范畴内进行,缺乏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不利于研究的全面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一个具有多学科性质的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融合研究,突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分析的同时,把生态学、管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学科视角纳入研究,多角度多方位丰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研究成果。

2.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成果大同小异,文章之间的借鉴率高,经验总结多,创新建议少,研究质量得不到很大提升。未来的研究应尽快脱离研究的瓶颈状态,提高理论研究的精度,减少重复的定性研究,注重实证研究与定量分析,把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