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政课指导意见

思政课指导意见

思政课指导意见

思政课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意见》分七个部分:一、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三、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四、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五、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六、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七、切实加强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部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意见》指出,要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强调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重点基地建设,建设和创办一批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青年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政治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定期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建立健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支持中外学者围绕中国发展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合作研究。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建立高校、宣传部门、新闻媒体三方联动宣传机制,为高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导向正确、影响力广的网络名师,立足校园网站建设开办一批贴近师生学习生活的网络名站名栏,建设一支由学生和青年教师骨干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打造示范性思想理论教育资源网站、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

思政课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1978年教育部拟定了《 全国十年制中学政治课教学大纲 》,规定:高一年级设《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高二年级设《 政治经济学常识 》,高三年级复习高一、高二年级课程,迎接政治高考。[2] 教育部还组织编写了全国通用的教材,高中政治课初步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79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会议着重讨论了思想政治课工作,决定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新的教材。1980年教育部发出《 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要求从五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① 明确中学政治课的地位和任务;② 改进课程设置,编写教材,保证教学时数;③ 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④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⑤ 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指导。《 意见 》根据30年来中等教育实践经验,中学的培养目标及政治课的任务,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政治课与其它各科的关系,提出了如下的课程设置方案:高一年级开设《 政治经济学常识 》,高二年级开设《 辩证唯物主义常识 》,高三年级复习高一、二年级课程,迎接高考。教学时数均为每周2学时。时事政策教育为每周1学时。教育部还组织编写了全国通用的教材及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新教材于1981年秋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1988年。从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结束了“”长达十年“课程不稳定、教材不稳定、课时无保证”的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原有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政治课程的改革被提到议程上来。1985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 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简称《 85通知 》)。这是中共中央迄今为止惟一一次专门针对学校“两课”改革而发的通知,是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3]《 85通知 》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认真地改革。中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常识,要正确对待人生的意义,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现象,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勤奋学习并勇于献身的远大理想。为贯彻落实《 85通知 》精神,国家教委于1986年制定了《 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 》(简称《 86实验大纲 》),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设置方案为:高一年级《 共产主义人生观 》(1987年改为《 科学人生观 》),高二年级《 经济常识 》,高三年级《 政治常识 》。对毕业生还安排了毕业前的思想教育。法律常识教育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安排。根据《 86实验大纲 》的要求,编写新教材的工作由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广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七家编写单位承担,组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政治课教材编写队伍,教材编写首次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1987年国家教委发出《 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的通知 》,确立了1988年秋季高中阶段开始使用新的教材。本次改革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课程实施方面特别强调实行启发式教学方法,“讲课应当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来引出和认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灌输、注入式的教育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即使是传授知识,也不能是灌输式的或注入式,而应该是启发式的,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4] 国家教委在总结《 86实验大纲 》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于1992年又制定了新的《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 大纲 》),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公民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根据这个《 大纲 》的要求,为了便于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增强整体教育的效果,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为:初中一年级至高三年级课程名称统一为“思想政治课”,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高一年级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常识教育,高二年级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教育,高三年级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常识教育。《 大纲 》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国情教育,从高一到高三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新编写的教材于1992年秋季出版投入使用。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改善政治课教学质量和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中共中央1994年8月31日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简称《 94若干意见 》),明确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课重点是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整体规划中小学德育和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的要求。这是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又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最全面、最具指导意义的文件。[5] 1995年4月,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成立课程标准编订小组,把制定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作为落实《 94若干意见 》的一项重要措施。1996年4月,国家教委颁发了《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简称《 96课程标准 》)。该课程标准改变了原来将初中和高中政治课教学划分为一个阶段的做法。而是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的政治(品德)作为一个教学阶段,将高中政治课作为另一个独立的教学阶段,统筹安排教学。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一年级进行经济常识教育,高二年级进行哲学常识教育,高三年级进行政治常识教育,课程统称为《 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还规定,在《 课程标准 》统一要求下,教材要多样化。

这一次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 课程标准 》取代《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都是国家制定的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均有规范教学行为的法规性质,是编写、使用和评价教材的依据,也是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考核教学效果、测量学习水平的依据。但是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有明显的优点:①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②课程标准除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过程提出要求外,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教学大纲较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③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做出的只是指导和建议,它给教学和评价留下较大的空间,而教学大纲对教学工作作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刚性”过强。[6]

新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反思以往课程设计缺陷的基础上,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把基础性和选择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必修课程主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基础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了三个模块,即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思想政治3(文化生活)。同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即思想政治4(生活与哲学)。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一、高二年级完成,每周2学时。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本质在于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共设了6个模块:①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② 经济学常识;③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④ 科学思维常识;⑤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⑥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学生结业后就业的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有的价值。[7] 一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立了五个基本理念: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②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③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④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⑤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8]

以史为镜,以鉴来者。反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我们认为在今后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认真思考。

1.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地位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高中的课程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真正的培育德性的课程,即是真正的育德的课程,因而是真正的道德教育的课程”。[9]

然而,对是否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把道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就是进行道德灌输。这种教育使“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和知识气泡”。[10]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任何社会或文化都先于个人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价值规则体系,作为文化传递工具的教育,其主要职责在于向年轻一代传授这些道德的财富。人们完全有可能通过反复的说理、说服、宣传等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我们原则上同意第二种观点。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我国自古以来政治道德教育合一的传统文化渊源,而且作为一种革命文化的积淀,是我党多年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经验和众多理论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其次,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发展的历程中,曾有过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科教学进行,致使高一、高二年级的政治课均被取消,仅保留高三的宪法课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教训。再次,美国道德教育的钟摆现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对直接的道德教育课进行批评,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而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而哈桑和梅等人的研究则从实证的角度为杜威提供了佐证。此后,美国的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长时间否定直接的学科教学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反思过去的学校德育时发现,如果只采用间接法不仅会使德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产生消极影响,在教学时间、教材、教师等方面也得不到保证。此后,设置德育课程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美国品德教育学院于1986年编制出了一套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品德教育课程。

2.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的稳定性问题

如前所述,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注意联系政治生活现实,新政策、新方针的出台往往很快就能反映到课程及教材内容中去,这是一个优点。但是伴随这一优点的是课程设置及教材内容多是属于一时一地的政策性问题。这种做法使得中学政治课变动频繁。如北京,在1949~1990年间,变动次数总计达32次,其中1976年以后大小变动10余次。[1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些相应的调整,这是情理之中的,但不能过于频繁。因为变动过频,往往会使广大教师把注意力放在适应教材的变化上,而无暇专心钻研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再者,如果教材变动过多也会使教师无法消化教材内容。如果教师连教材内容都没有理解,又怎能指望他们有效地教育学生呢?

3.思想政治课联系学生的生活问题

审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程,总存在着这样一个悖论:我们总是在强调它的重要性、首要性,但实际地位和应有作用却总是难以保证、难惬人意。我们常常抱怨领导不重视,但有哪门课程不止一次由中央专门以文件形式做出决定、提出意见,并得到几乎所有最高层领导的直接指导?我们也曾把问题归咎于社会环境的恶化,但综观各国的可比因素,我们的社会环境果然那么差吗?依笔者之见,问题的症结是我们以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渠道之一,课程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某一方面的知识或知识体系,而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对这一点几乎所有的政治课教师都再清楚不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把它当作一般的智育课来看待,高中思想政治课异化成一门为了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的课程。只重视学生对这门课的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行为养成及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对此,韩震教授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虽然非常好,但却得不到学生的共鸣?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学生的生活世界。我们必须了解并且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增加政治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2] 正是在反思原来高中思想政治课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的基础上,新的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构建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文系广西贺州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历史研究”(编号2010B033)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广西 富川,542700)

参考文献:

[1]张同印.反思历史 总结经验 开创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新局面――40年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2]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5]朱明光,蓝维,高德胜.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邝丽湛,王卫平,谢绍,何亮.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0]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思政课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依据政策大环境(即改革开放局面)的不同,本研究将中小学德育政策划分为4个阶段进行分析,并在社会形势、教育状况和青少年思想表现这样3个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下讨论各阶段德育政策群的主要内容。

(一)1978-1982年,以重建为主的德育政策

这一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确立了“经济进一步调整,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的方针。教育要在调整和整顿中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解决如何开展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这一阶段以重建德育工作为目标的德育政策。

首先,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明了这一阶段的政策方向。他谈到:“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从根本上扭转了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政治工作路线。其次,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教育部等部委颁布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改变了以往德育的混乱状况,初步形成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教育部根据中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了《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守则》,通过贯彻《守则》使中小学生从小受到共产主义道德的教育和熏陶。第二,针对中学政治课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恢复与开展,教育部分别印发了《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和《关于认真搞好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通知》,并尝试制订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品德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第三,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向各地发出了《在青少年教育工作中,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试行意见》,明确了我国德育实施与保障中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力量统合的办法。

(二)1982-1992年,以完善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全面展开阶段。此时,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双向开展,教育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并就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讨论。青少年中间展开了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党和政府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出发,颁布了一系列带有革新特点的、以完善德育工作指导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政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体系。

首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最先完善了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各项规定。它一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就课程相关的教学方法、评价制度、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和组织领导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建议。其次,作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性文件,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局出发,指出了当时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任务和内容,提出了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要求,并强调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和各级党委、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第三,针对各项具体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国家教委相继颁发了《小学生德育纲要(试行草案)》《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草案)》《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中学生品德评定的几点意见(试行稿)》,使中小学德育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依据。

(三)1992-2002年,以改进为主的德育政策

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系统推进阶段。这一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订了本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战略和指导方针,素质教育实践全面展开。为了解决重智轻德、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此阶段的德育政策以改进德育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主要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是这一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两份《意见》提出了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及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要求。据此,国家教委在相继颁发《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之后,又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统一明确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各部门的管理职责、队伍建设与管理等要求。其次,为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育人作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重新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中小学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提出了基本要求;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家长的教育水平,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发了《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和方法提出了要求。第三,在德育课程建设方面,国家教委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制定了《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和《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而后,在2001年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又出台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中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使德育课程更加适合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增强德育学习的实效。第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保障了中小学校外教育的顺利开展。另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四)2002年至今,以深化为主的德育政策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是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我党适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制订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规划。巩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成为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此阶段,党和政府针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未成年人的消极影响,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要目标颁布了若干政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这一阶段的基本政策。《意见》概括了未成年人思想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状况,指出了加强德育工作薄弱环节、巩固已有成果的战略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使用和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根据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另外,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廉洁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下发了具体的《意见》和《通知》,以解决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经验总结

30年里,在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形势和教育科学多方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德育政策遵循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制定路线,不断根据新的形势和科学认识制定或修订政策,表现出了渐进性政策模式的优点。这样,德育政策不断地推陈出新,既应对了社会形势需要,又较好地引领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更使其自身不断地趋于成熟,越来越多地反映出了德育规律。尽管4个阶段德育政策的政策环境、政策问题、政策目标及政策本身各不相同,但各阶段政策在政策方向、政策立场、政策手段、政策结构和政策具体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连贯性突出表现在阶段之间的紧密衔接上,前一阶段政策所取得的成果是后一阶段政策制订的依据。而政策之间的一致性正是我国30年里中小学德育政策的经验所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政治方向是统一的,政策与时俱进地坚持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政策指出,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富强、民主与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国的奋斗目标。因此,政策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将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规定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党团组织直接参与和监督学校德育工作。在当前社会价值多元的情形下,德育政策应该对社会主义方向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学生的价值认同机制出发来规划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始终把中小学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德育为首是中小学德育政策的一贯立场和基本出发点。政策认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政策逐步将德育工作从其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推向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上。政策要求中小学校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将其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断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三)始终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德育政策就一直强调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事实上,党和政府是德育政策的决策主体,这本身就是党和政府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领导。同时,政策具体要求领导干部深入中小学,定期研究和检查学校德育工作;政府部门给予中小学德育工作必要的财力支持;最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但就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这一政策实施办法的实效欠佳,各部门之间容易产生推诿和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反而干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政府部门领导和参与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具体规定。

(四)政策结构完整

如上所述,我国各阶段都既有德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又有具体政策。这样既保证了整体工作的统一协调,又使具体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这些政策又分为综合政策和专项政策。综合政策一般是对某一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统筹规划,专项政策多为对某一项德育内容的系统安排和对某一方面德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如《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另外,我国多数单项德育政策的结构也比较完整,既有对政策制订依据和指导思想的说明,又有对政策目标和基本内容的阐述,还有政策实施办法和保障的规定。

(五)政策内容丰富

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内容丰富,大体涉及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课程教学、行为规范、专项教育活动、实施管理与保障落实5大方面。课程教学方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法和教材编写等项规定,逐步促进了各学科课程与德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各阶段德育课程教学之间的衔接,使中小学德育课程进一步符合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行为规范调整的对象依次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三方。专项教育活动内容逐步丰富,从阶段一的文明礼貌活动,到阶段二、三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再到阶段四的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和廉洁教育。实施管理方面逐步制订了学校内部的工作体制,提出了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意见,整体规划了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总体部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落实方面从对校外活动场所的管理,到对校园文化的主动建设,强调将德育工作视为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紧密结合社会形势,真正立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际,在结合社会政治需要的情况下,较好地引领、推进了中小学德育的重建、完善、改进和深化工作,直接保证了中小学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间接保障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一言以蔽之,我国的中小学德育政策是“谨慎而又灵活的、富有远见的社会政策”。今后,我们应继承德育政策的经验,加大德育政策的研究力度,更加认真地研究中小学德育规律,尤其是当下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情况;更加细致地评估德育政策的效果,尤其要及时终结那些过时的、重复的德育政策,以保证德育政策更有效地落实,同时使中小学德育政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

思政课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为了解当前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现状,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课题组近期对国内7所职业学校的155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55份,有效回收1485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职业素质,个人诚信等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亟须提升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水平。

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高职生职业价值观模糊,对职业认知度不高 据调查,在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原因上,80%的学生表示主要原因是“高考失利”,并且很多人在对就读高职院校有较强的失落感和挫败感,有10%的学生表示,为了获得“文凭”这一敲门砖,而盲目选择就读高职院校。在专业选择问题上,有70%的学生仅凭个人的喜好和家长的意见进行选择,而事实上对于就读专业不甚了解,对本专业对应的职业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有60%选择专业时只关注该行业在市场上的薪资待遇情况,甚少了解该行业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技能、就业政策、发展前景等问题。此番种种会导致高职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方向感,甚至会造成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高职生在职业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思潮互相撞击,加之高职院校的诸多特殊性更加剧了学生们的市场短期心理和行为。接受调查的高职生中,80%以上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待遇好、工资高、出人头地、摆脱现状”,而对专业对口、职业发展和贡献社会等因素并不十分重视。从就业地理空间上看,90%以上的学生选择大城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愿意服务西部、偏远地区的学生少之又少。可见,高职学生在职业价值的判断和取向上,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较多地选择现实利益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功利性和个人本位倾向成为高职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

高职思政教育课堂形式单一,教法陈旧 调查显示,全国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从内容安排上看,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虽然都涉及大学生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但是课堂组织内容单一,教法陈旧,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80%的学生表示课堂内容单一,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习兴趣不高;70%的学生表示,教学内容应该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未来就业方向和特色增加一些职业素养教育。

从调查不难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内容偏理论化,很难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就业方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这也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新时期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近年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均明确指出,“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这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职业价值观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依据。

从实践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生源、师资、科研、教学质量等方面都相对薄弱,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多独特优势,比如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求,工学结合强化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学生往往社会化程度高,市场意识强,社会实践能力强,就业观念更加开放等。高职院校应发挥自身的这些优势,在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程,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在心理素质内容的教学中,注意学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在理想和信念的教学中,注意职业价值理想和职业价值信念的教育;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如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等。此外,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时代背景下,高职学院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正逐渐被颠覆,为适应这样的新变化,高职思政理论课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和创新,比如,可以邀请企业参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改革,使思政课教学结合企业行业对人才素质特别是政治思想素质、品德操行的要求予以调整。

重视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优化高职思政教育的文化环境 美国教育和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在德育环境中人的本能是基础,学习是中介,环境和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良好的文化环境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正面的影响,而在不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很难得到发挥。因此,职业院校要努力加强社会文化环境、企业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和家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构建优良的、立体的文化环境推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建立高职学生多维度关怀机制 职业院校要主动联合企业、社区等各个系统参与到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来。同时,各高职院校应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职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很多学生在校企结合教育模式下,感到学习压力大和工作生活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择业就业目标不明确,由此产生的职业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教师,要开展学生职业心理教育、辅导和职业心理咨询,要做好学生职业心理的调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因此,心理咨询室要发挥专业指导机构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应有的独特优势。

思政课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59-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成、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一些成绩。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1.1 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1.1.1 注重理论课的改革。理论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及教师积极探讨教学形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系统讲述与专题授课相结合。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的逻辑联系,部分课程进行了专题式教学。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章节体系精心组织了八个专题进行授课,效果优良。(2)坚持课前、课中与课后调查法。不少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开设本课等相关问题的看法和对教师今后教学的建议。每学期期中,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征求学生对老师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任课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学生反馈意见的归类、分析,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带到教学中去,同时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思想认识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正面教育,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有实效性。 (3)实施原著读、写、议教学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为让学生加深对理论原理的理解,在教师系统讲授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加强自学,读一些中外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原著,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列出了《理想国》、《资本论》、《实践论》《矛盾论》等阅读书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组织学生阅读《绝顶》、《人生真相》、《宽容》等书目,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并撰写小论文或读后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理论与道德修养。 (4)讨论、辩论式教学法。为扭转满堂灌的授课方式,不少教师结合授课内容,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或是由师生协商议定,或是由教研室统一拟定,由教师指定学生写好发言提纲,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予以点评。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组织学生就“如何理解共同富裕,社会收入差别拉大是不是两级分化?”、“结合的建党思想,谈谈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怎样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保持其先进性?”等问题开展了课堂讨论。讨论中学生踊跃发言,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持不同意见的同学甚至形成了“打擂台”的局面。一些教师还让学生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语言交锋、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5)尝试双向互动式教学法。不少老师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既向学生提问,又允许学生向老师提问。在一章内容或一堂课结束前留下十分钟,让学生当堂提问,教师当堂回答。 (6)探索案例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广泛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他们结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教师进行讲评;或组织学生社会考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1.2 推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大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大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就是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工处、校团委的资源,整合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全体学生政工干部的力量,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和校外、课内和课外的资源,统一规划、协调配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了实施“大实践”的实践教学,我们制定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施方案,比如,对于哪门课程哪些内容适合采用哪种课外实践形式,是阅读原著和伟人传记、观看经典电影和视频、举办专题学术讲座、组织辩论赛或演讲赛,还是参观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从事志愿者和科技咨询,如何整合资源来有效实施这些实践活动等等。

学院认真落实“大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取得明显成效。如“概论”教研室每年拟定学生调查主题,制定实践调查具体实施方案并随队指导,学生社会实践结束之后在秋季开学上第一次“概论”课时将调查报告交任课教师,老师认真批阅和评定成绩。从学生提交的社会调查报告看,大多数报告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家乡建设的关注、对民生改善的期待和国家科学发展的骄傲,表明我校大学生全员暑期社会实践初见成效。又如“纲要”课程的“寻访名人足迹、探索历史真相”实践教学活动则由个别教师的组织的教学活动,转变成课程组教师的全体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基础”课继续组织学生观看教学片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组织我校09级新生在流芳校区大礼堂观看为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而拍摄的国史教育大片《建国大业》,09级新生共计4200余人参加了观看活动,大礼堂座无虚席,场场爆满。

1.2 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学院非常重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育人的功能,要求教师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积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许多教师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课堂内外教育教学工作和育人育才功能融为一体:一是通过深入学生宿舍、课间谈话、网络交流、课前课中调查和意见反馈,深入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惑等问题。比如,当了解到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想退学,或在就业与考研之间举棋不定时,老师们就有的放矢地对他们做释疑解惑或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通过讲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成就和不断提高的国际地位与影响,鼓励学生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比如,针对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存在不满情绪,积极引导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本领、提升中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动力。三是通过面对面交流或超时空的网络联系,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思想交流,引导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学会善待他人,理解别人,诚信做人,踏实做事,在学有所成之后,不忘报答亲人,报效国家,回馈社会。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至今仍然不忘老师们的这些教导。四是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演说、阅读经典原著、观看精选视频、暑期社会调查等“大实践”活动,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1.3 坚持学业指导和生活指导相结合。 通过推进教学形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下交流、电子邮箱、QQ等方式与学生建立了联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惑,给远离父母的学生们生活的指导,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的引路人,让他们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学好知识,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和人民。

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成绩、实效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渐增强,每学期学生对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教均分均在90分以上,个别教师学生评教最高得分98分,在2011年下学期的学生评教中学院有3位教师的个人排名进入校前100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正朝着党中央提出的“真心喜爱”建设目标迈进。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显著。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高校“思政课”四门必修课中,《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的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名教师的教学研究项目获校教学成果二等、三等奖。并有三名教师在校教学优秀奖中分获二、三等奖。

2.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探索,得到上级领导、同行专家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2007年4月20日上午,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昌尔、教育厅副厅长陈传德等领导深入舒先林教师的课堂听课,张部长等省厅领导对他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给予好评,并对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难点在于“找准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合点”的观点表示赞同。

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行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大实践”教学模式在全国广受好评和推崇。,《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多所学校前来学习交流。

2.4 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或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了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大学校长基金项目14项,指导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5项。

2.5 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明显增强。 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组织学生参加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达146000人次,学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涌现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个人和群体,如抢救落水儿童的英雄许志伟、扶贫支教的优秀毕业生代表高章福、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韦庆秀等。

参考文献

[1] 张玉玲,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J],世纪桥,2011(19):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