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情报学/经济学化/情报经济/情报经济学/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学

1 “经济学帝国主义”与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

近数十年来,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扩张与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经济学界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1]。情报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界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献[2]明确提出情报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文献[3]则认为情报学是介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这种观点在国内情报学界一度影响较大;而文献[4]则针对这种分歧,就国外的最新进展情况,对上述情报学的学科性质问题作了综述研究,予以了有关问题以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指出国外情报学界目前依然有许多研究者把情报科学视作一门社会科学。尽管情报学的社会科学的学科性质定位至今在理论界仍未完全取得一致,但是不管怎样,情报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说情报学本身就具有着社会科学的属性这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学已经渗透、侵入到情报学领域已是不争的事实,情报经济学的产生如同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学科一样已经成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又一具体表象。

“经济学帝国主义”对情报学的这种侵入与扩散换一个角度而言实际上也就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趋势。情报学具有跨学科领域的本质。国外有研究者将情报学研究划分为三大领域:管理问题(如工作表现测评、个人技能、个人隐私)、核心活动(如数字图书馆、智能、交互性、情报检索、知识管理)、应用性(如工作流、文献管理、互联网与内部网),情报学这三大领域的发展涉及并依赖于多个学科领域: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可见,情报学研究所呈现出的经济学化特征就是作为其来源与支柱的经济学范畴的工商管理领域对上述三大领域的情报学研究发展施以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情报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与情报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正是这种影响与作用的具体表象,它的向前发展则表明情报学研究的经济学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情报学是为了解决情报需求与情报服务而产生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信息产业的组成部分,情报工作的开展、情报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涉及到现实经济问题,必然要认真地考虑其经济效益。尤其当处在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这个大背景下,情报工作更加强化经济核算与管理,突出经济效率与效益这一目标;整个情报事业开始市场化;情报产品不再作为一种福利品而是成为一种商品;出现情报产业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与情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必然。纵览情报事业的整个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情报事业的发展历程也就是一部情报事业的经济化演进历程,情报产业与情报经济现象的出现是其最终必然结果,我们可以将它的整个发展历程简约地归纳成以下演进路线:情报工作的诞生、情报机构的建立与情报事业、数据库事业的形成和发展、情报事业的产业化、情报产业[6],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当然有研究者为了突出情报检索在情报工作与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如下的演进路向:情报(的产生)、情报检索(的出现)、情报检索技术及系统(的出现)、数据库(的产生)、数据库服务产生(情报服务产业)的兴起[7],直至情报经济的出现。与上述情报事业的经济化发展演进路向相对应的则是,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顺应形势发展针对实践需要而不断向前深入推进。

2 情报学的经济学化研究历程回顾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综述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31—03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迫在眉睫。循环经济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立在生产、消费、排放环节都做到资源高效利用、废弃物再利用、污染排放减少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目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将分别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发展实践两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理论的研究目前较少,涉及的领域也较窄,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其概念内涵、形成机理、稳定性等方面。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

对于循环经济产业链概念内涵的界定,学者们的看法普遍比较一致。刘变叶(2007)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概念做出了界定,他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是按照环形经济的理念,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原料—产品—废物—原料”的循环过程,把上一个产业(或企业)排出的废物作为下一个产业(或企业)的原料,在具有市场、技术或资源关联的产业(或企业)之间形成链条。吴飞美(2010)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提出全面革新了人们生产的价值观念,人们不再视大自然为“原料厂”和“垃圾堆”,而是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杨银涛(2011)从以下几点总结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内涵:首先,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其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必须以3R为原则,就是在生产的源头减少物质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废弃物,减少废物产生和排放;在产品消费后,废弃物尽可能通过处理重新变为资源。第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落实以具体的产业链构建为载体。第四,循环经济产业链以产业链式发展为增长途径,促进经济发展。

(二)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

部分学者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乔晶(2008)认为,企业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而企业的本质是追求利润,因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才是企业需要的。杨雪峰(2008)从价值链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他认为,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形成循环经济链条,是因为存在合理的收益空间既价值增值空间。不同于传统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价值增值空间还来源于价值发现,例如:从废弃物发现残余价值、降低生产成本、资源节约和反复利用等。价值增值空间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存在的价值基础。刘志坚(2007)从价值链的视角探讨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耦合机理,认为资源深度利用驱动、生产驱动、利益驱动是循环经济产业链耦合的三个驱动因素。杨忠直(2011)推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研究,他给出了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价值增值定律,物流方向选择的价值梯度公理和确定物流最佳数量的价值最大化定理,以此作为循环经济系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规划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物质流动价值增值过程,定义了循环物流价值增值倍数,发现循环经济系统的物流价值增值倍数是循环经济的核心所在。

(三)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运行不仅需要构建具有增值空间的价值链,还需要稳定的运行环境。因此,如何支撑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运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之一。高省(2008)把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内涵界定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链对于干扰破坏的抵抗和避免能力,二是产业链在受到干扰破坏后迅速恢复到最初状态的能力。杨雪峰(2008)把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因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交易的不稳定性和非交易不稳定(如技术的不稳定、质量的不稳定、系统的不稳定等)。交易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过高,非交易不稳定来自于循环经济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制度的不完善性、技术运用的不成熟和收益不确定性及产业规划的滞后性。崔兆杰(2009)实现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定量评价,对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既系统适应不确定条件的灵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四)评述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可持续发展

严格的讲,技术经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它的但是满足了当时人们对建设项目实行科学有效决策的需要,是一门对技术与经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交叉型学科。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与完善,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并将这一门学科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在90年代之后,对于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等领域当中,而是发展到从宏观的角度来对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例如技术的发展进步、经济发展战略、地区或者企业的规划,甚至是对技术的管理、各种经济形式、人力资源等各方面。

1.近年来技术经济学的研究

1.1基于原来项目评估、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环境都发生率巨大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关于技术经济的一系列新问题,而建设项目的评估、技术经济的分析等方法也有了拓展,例如在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当中,财务人员在分析的过程中,从最开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分析到后来企业的融资等各方面分析;而在经济方面的分析,也开始从影子价格来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不断转变到外部效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外界环境、人们的生活质量等。

1.2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研究开始在基础创新工程中不断创新

国际上,相关研究者在对技术管理方面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发展战略的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国际化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科学技术、经济也得到了显著地发展,产品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企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该采用怎样的技术来使其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开始将国内以及国际上可用的资源充分利用企业,尤其是对国际上技术资源的利用,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技术创新管理是技术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它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准确的获取更多创新技术。在企业当中,技术管理的基本功能也就是有效的调节企业中的技术关系,使之向社会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技术的创新管理,这样能够使企业在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1.3基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下技术经济学的研究

企业在应用技术经济的过程中,管理者还需要对当前的一些实际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国家经济政策、技术创新政策等,通过不断研究,技术经济学也形成了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经济学。在技术经济学应用的过程中,我们也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技术经济学理论,例如信息技术经济学、环境技术经济学等等。尤其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技术经济的创新与研究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经济学的发展。

1.4循环经济是对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个新的应用领域

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仍然建立在社会工业化以及经济的信息化之上。社会实现工业化是需要建立在技术层面上,而技术则是需要由经济效果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传统的工业生产技术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能源消耗量大,对外界环境污染也非常大,但是生产的效率却很不理想。而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提出了循环经济,它在过去的工业生产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不断减少人力、财力、能源的消耗,实现循环利用,最终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

从上述近年来技术经济研究现状的四个主要方面来看,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具体表现为:应用领域广泛,学科理论研究呈发散状,学科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投资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价值工程的应用,而体现为以如何实现科技资源向经济转化效果方面的研究。

2.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学科”解释

2.1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交叉

知识经济并没有在任何意义上降低技术的作用,相反,知识经济是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的总和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反过来,知识也要通过技术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在知识经济下,技术中的知识含量日益加大,技术日益“软化”,以自动化的大工业机器设备为代表的工业技术正在被无形的软件所驱使。生产过程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口益提高,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生产的效率获得了极大的提高,知识的价值得以更加凸显出来,技术知识的研究与开发被更加重视。

2.2技术经济和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的交叉

技术创新的研究是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内在本质要求和基本原理。“技术创新”来自于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概念,他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到技术产品或服务最终在市场上商业化实现的全过程,包括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原料和新的组织管理形式。但在实践中,为了和管理创新、组织创新以及制度创新相区别,所说的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主要是指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新的生产工艺或流程、企业设备技术更新改造、企业的信息化改造,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基金投人和建立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区等创新环境的培育等方面。

2.3技术经济和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交叉

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同愿景,是世界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技术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发展观经过了一个从“分析范式”、“矛盾范式”再到“系统范式”的演变历程。“分析范式”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

3.结束语

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型学科在企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技术经济的研究与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竞争优势,从而走向国际化。 [科]

【参考文献】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及其认识分歧

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依然存在认识上的分歧,主要原因是行政区经济与区域经济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完全一致。武友德、潘玉君(2004)认为,广义的区域经济可以用来表示国家某一地域的经济活动,即地区经济,也可以在国际经济研究中视作某一国家的经济,甚至多国组成的经济共同体或经济圈;狭义的区域经济可用于表示国内大小不等的地区经济,即地域经济。舒庆(1995)认为,行政区经济是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由纵向运行系统向横向运行系统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区域经济类型。但是,刘力、白渭淋(2010)和林其屏(2005)等学者则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应实行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换。可见,在对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上学术界的观点还很模糊,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歧。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认为区域经济是围绕一个固定的地理范畴,由于各主体间在分工与协作上的不同而逐渐形成的符合本地域资源禀赋要素的经济实体。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cedilOisPerroux)在城市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布代维尔(J.B.Boudeville)、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纲纳•缪尔达尔(KarlGunnarMyrdal)和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OttoHirschman)等的扬弃和演化而来。佩鲁承认经济发展在时空上是非均衡的,且如果存在某些具有发展优势的部门、行业或地区,就会形成“发展极”,并对其边缘行业的发展产生“粘性”,形成其周围环境的“磁极”。经济增长率、资本集中、市场规模以及创新中心之间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机制。[1]2.扩散理论。扩散理论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2]目前不少学者从技术角度和知识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3]瑞典发展经济学家纲纳•缪尔达尔(KarlGunnarMyrdal)分别在其著作《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和《亚洲戏剧:各国贫困问题考察》(1968)中阐述了“增长极”地区对周边相对落后地区的“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影响理论。空间扩散源于一个特定地方的技术、发明、新产品、新现象等逐渐被其他地方接收、采纳或应用的空间过程,它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沙飞、张仕俊,2006)。扩散最典型的空间特点是距离衰减规律,即扩散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因而空间相互作用量与距离成反比。柯善咨(2009)认为,扩散理论与增长极理论是相互作用的,但发展程度不同的城市之间其相互作用是有差别的。3.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主),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4]产业集聚是区别于市场与企业的中间组织,强调地理空间的集中、产业关系的密切,重在发挥区域内资源整合的能力,实现分工专业化,并利用其外部性影响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聚集效应,达到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2002)。产业集聚理论加深了同一产业在不同企业的联系,在竞合压力与动力的刺激下使之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创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贺灿飞、潘峰华,2007)。

二、区域物流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辨析

关于区域物流产业概念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区域性和产业性视角进行,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辨析区域物流产业的概念:1.分工理论的观点认为,区域物流产业是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使产生的利润点围绕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的价值链相互转移,形成以供应链为核心的辐射一定区域的区域性物流体系。[5]区域物流产业主要的场所存在于区际和区内,并借助运输和集散等手段,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转移的系统平台(张立丽、海峰,2003)。2.协同理论的观点认为,区域物流产业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区域范畴,将物流设施、物流活动以及信息系统等要素在不同的领域内进行协同,从而整合为特定目的的有机系统(雄浩、嫣慧丽,2007)。李柏洲、刘建波(2005)则认为,区域物流产业可以根据其发展过程中各子系统协同效应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阶段,并通过在各阶段子系统之间的竞争,推动其向更深层次的协同阶段转变。

(二)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与组成

在宏观层面上,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由区域物流产业的主体、客体和载体三部分组成,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功能体系。区域物流产业的主体是指物流服务提供方、物流服务需求方、物流中介机构和物流支持产业(金融、电子商务、信息处理技术、通信设备、定位系统)四部分。区域物流产业涉及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参与区域内、区域间两大经济循环,服务于区域内、区域外两大市场(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由两大市场主体(物流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三大网络(物流设施网络、物流信息网络、物流组织网络)构成。通常,区域物流产业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物流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物流客体的集散调配问题、物流载体之间的功能协同问题、与环境(威胁或机会)的适应问题,除此之外,还受到当地政府以及区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物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持续不断地与区域外系统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

三、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交互性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导致物流产业发展的非均衡。非均衡性研究的主要思想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物流需求分布的不均衡,从而影响物流节点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系统的建设与布局(张敏,2008)。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区域经济的失衡,[6]其具体原因为:产业结构规模、人口、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空间聚集效应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FanC.C.、ScottA.J.,2003);要素生产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加速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孙琳琳、任若恩,2005);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横向区域选择所带来的空间效应是导致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的直接或间接原因(何兴强、王利霞,2008);同时,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技术、资本、人力、教育等)与政府的发展政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7]2.区域经济的梯度发展决定物流产业的梯度发展。梯度理论的研究认为,物流业发展沿着经济梯度,从物流园区建设到物流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了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联动效应(张立国,2011)。区域经济的梯度性主要是由于技术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而根据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一般将其分为三阶技术梯度,相应地也就形成了发展程度迥异的三大区域经济带:东部沿海发达技术区、中部腹地中间技术区和西部边远欠发达技术区。区域经济总是沿着技术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流动的方向发展(丁任重,2007),而高梯度区具有保持“核心区”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使得该区的成熟经济向周边低梯度区转移(李国平、赵永超,2008),形成“梯度传递”效应。

(二)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物流产业作为国家或国际物流系统的一部分,是在区域经济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化解区域经济冲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关于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物流产业的动态权变性(环境适应性)层面。此类研究主要从国家或区域宏观层面说明物流产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应做出相应发展战略的调整,而这种战略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Cooper、Howie和Penman(1997)主张在物流各个系统中都应该考虑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并从战略高度指导基于环境导向的物流系统管理;Pardmore、Tim、Gibson和Hervey(2001)认为,在区域物流一体化整合过程中,应当考虑客户需求和环境的变化,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可能孤立存在。2.物流产业的不可分割性与相对独立性层面。YoungA.(1991)的研究表明,不管是政治区域还是经济区域,其区域内相关主体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割和相当程度的功能差异,通过建设物流中心或货运中心等对城市物流问题进行战略调整,对城市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联动效应;[8]同时,区域物流各主体之间及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在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上联系紧密。3.物流产业的辐射性层面。物流产业的辐射性主要是指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物流网络对周边城市物流网络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其中,包括城市群内的铁路、机场、港口、中心城市、国际物流园区、国内物流枢纽、区域物流中心、受辐射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和陆海空等通道相互衔接。此类研究主要从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等物流网络方面研究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MelendezO和MariaFernanda(2002)的研究发现,区域物流和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推进了拉丁美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手段的运用加强了不同区域物流网络的一体化整合程度。[9]以上研究表明,核心城市借助其优越的资源成为区域物流活动的交通枢纽及区域物流系统的关键节点,对次级节点网络升级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4.物流产业配置和协调资源层面。此类研究表明,现代物流中心系统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而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物流业的结合,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耿兴荣、林炳耀,2002)。国外学者大多从物流供应链的全球运作入手,对物流基础设施的选址、多仓库协调、配送网络设计以及逆向物流规划等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定量研究或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物流业对资源的配置和协调的作用。[10]从逆向物流系统建设角度,利用定量与元模型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逆向物流系统的规划模型,解决逆向物流优化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11]除了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作用外,市场机制也具有生产要素的配置功能,促进区域产业和市场的整合,培育和发展共同市场。[12]5.物流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层面。此类研究认为,区域物流作为服务业在一定时期内是为区域范围内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的,因此,发展物流产业会极大地带动各产业的向前发展,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张文杰(2002)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海峰(2004)认为,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在人员、技术、物流需求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发展规模。因此,区域物流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并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13]6.物流产业促进经济扩散层面。此类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派生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李全喜、金凤花、孙磐石,2010),物流服务水平受到区域经济投入要素的影响(李冠霖,2001),而不同地域之间现代物流业的协同是区域经济扩散的主要推动力量(王文斌、马祖军,2002);反之,则会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增长的“瓶颈”(钟山、刘源张、汪寿阳,2004)。物流业首先在经济发达城市区得以发育、成长,使之成为物流业发展中心,带动周围地区和临近城市发展,然后向区域中其他地区辐射、蔓延。

(三)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互动性研究

国内外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二者互为因果、良性发展。[14]关于二者互动性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可划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主要是在分工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从城市(区域)层面分析物流产业(或物流子系统)与经济的互动关系;定量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基于固定区域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选择相关影响变量(物流指标与经济指标)和构建数学模型或利用模拟仿真的方法来量化二者之间的互动性。1.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互动性的定性研究。MirjamIding、RemmeltThijs和BartKuipers(2002)通过研究特立尼达岛、多巴哥岛、新加坡等地区的物流业和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揭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依赖关系;RamokgopaL.N.(2004)分析了物流产业对中心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PenaZ.H.和ZhangZ.Z.(2007)利用SWOT分析法论述了中泰两国间的物流通道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MaciulisA.、VasiliauskasA.V.和JakubauskasG.(2009)通过对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得出物流与经济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国内学者大都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节点等物流产业和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物流政策等因素或者建立评价体系、系统动态模型等对区域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15]曾文琦(2004)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理论分析了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交互机理,指出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因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具有相互促进作用。2.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互动性的定量研究。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方面进行阐述:(1)国外学者的定量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一是建立绿色区域物流产业角度。通过建立绿色区域物流产业,比较港口腹地集装箱运输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效率,并建议私人与公共部门要采取措施来实现内部成本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FedeleIannone,2012)。二是城市角度。利用城市交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经济与物流需求的关系(EiichiTaniguchi、RobE.C.M.VanDerHeijden,2000);通过建立多目标线性模型,在物流运营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建立针对危险废弃物的逆向物流协调管理系统,促进物流与区域城市协同发展(Jiuh-BiingSheu,2007)。三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角度。TageSkjott-Larsen、UlfPaulsson和StenWandel(2003)研究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问题。四是资源配置角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全球性物流产业建设和优化协调问题,[16]DonldJ.Bow-ersox(1999)研究了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供应链、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关系。除此之外,对于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还注重其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问题。[17](2)国内学者的定量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物流产业角度。现有研究资料显示,中国总体的经济发展与物流能力之间是相互拉动的关系;[18]刘南等(2007)以浙江省物流与经济为研究对象,采用Granger检验方法,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双向因果关系。张梅青(2012)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生演化机理,发现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二是集群的角度。刘明菲(2008)采用区位熵法,以浙江、江苏、广东三省为例,研究了物流产业的集聚度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问题,结果表明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包纪平(2008)研究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物流产业集群的关系,并提出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与对策;寻立祥(2007)以长株潭三地为例,分别从区域物流设施与产业布局、物流资源优化整合、物流信息共享以及区域物流协同管理等方面结合区域产业分工、区位优势和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等研究长株潭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问题。综上所述,区域经济本身作为包括物流产业在内的大系统,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是共生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之间的互动性如图2所示。图2: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互动关系从表象上来看,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通过物流的供给与需求相联系,物流产业正是在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才得以向更高阶段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又会产生新的物流需求;而从本质上来看,物流产业作为新兴事物,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区域经济梯度扩散引导物流产业的扩散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的集聚过程同时也是物流产业的聚集过程。因此,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之间具有互动性。

四、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当前对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关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从两个孤立的视角展开———区域经济对物流产业的拉动、物流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拉动。虽然一部分学者对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互动规律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以下严重不足:1.区域物流产业是由众多微观物流活动、企业物流、相关设施以及宏观产业组成的新兴交叉产业。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物流产业的定义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概念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而只有尽快界定出严格和标准的概念体系,才能对区域物流产业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探讨。2.缺乏对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动态交互和演变性的深入研究。显然,随着时空的推移,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会互相牵引并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图3所示);而明确不同阶段物流产业发展的真正动因、区域经济的真实表现,并揭示二者交互发展的演化轨迹,这将是当前理论界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本文认为,在一个完整的循环中,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交互发展至少先后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启发阶段,即区域经济牵引物流产业发展;二是互动阶段,即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互相促进;三是效益阶段,即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也即高度发展的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但是,目前对影响这些“阶段”转换的关联维度和重要因素还未被完整地和有说服力地揭示出来。3.缺乏对于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协同运作研究。可以说,目前的研究较少关注宏观决策与微观运营的协调。区域物流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应考虑物流企业之间、产业内部、相关产业以及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相关性,能否真正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协同决定着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运作是否合理。

(二)研究展望

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租 产业集聚 最优规模 城市经济学 新经济地理学

问题的提出

在城市经济学与新地理经济学中有关于最优规模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城市最优规模的研究。无论是Ottaviano and Tisse(2002) and Baldwin et al.(2003)利用中心模型,还是Fujita and Thisse(2002)利用城市模型,都很难利用具体的模型得到产业集聚的最优结果,而只能进行技术上的分析,产业集聚最优规模的研究陷入瓶颈。本文旨在将地租、通勤费用等城市成本而非单一的人力资本作为影响因子来分析产业集聚规模,并分析其他学者的理论来解释产业集聚的最优规模。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下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学关系的视角,讨论了城市成本(地租、通勤费用等)对于产业集聚规模的影响,并延伸到实证领域,分析不同产业集聚规模情况存在的差异。重点关注和解释城市成本对于产业集聚规模的影响机制及其重要性。产业集聚到处存在,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有硅谷;在中国,北京有中关村,广州有岗顶电脑城,在浙江义乌有小商品,在广东佛山有照明设备,这些都是产业集聚的现象。但是由于地租的存在,高技术等占地面积小的企业易集聚,而占地面积大的企业不易聚集。同样也有人会考虑为什么这些企业在决定区位选择时考虑的是最低成本而不是最大利润呢?(Wang,2012)提出因为在进入聚集之前,企业已经达到相应的利润,而到一定程度后,只能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更多利润。

产业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概念。自从1990年以来新经济地理学逐渐形成后,所有的研究离不开产业的空间集聚。Fujita(2005)总结在传统的Krugman的核心边缘模型中,当贸易成本足够低时,产业的聚集力会强于分散力,聚集趋势增强。而在城市经济研究中,当贸易成本降低,由于地租或房租增加,产业分散的趋势增加(Helpman,1998;Tabuchi,1998;Murata and Thisse,2005),这种产业的分散力可能关联着城市的形成(Fujita and Mori,1997;Fujita,Krugman and Mori,1999;Krugman,1993a),或者关联着产业带的形成(Mori,1997),或者仅仅是都市附近的城郊化进程(Fujita and Ogawa,1982;and Ogawa and Fujita,1980)。

可见城市经济中的城市成本(地租、通勤费用)对于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十分重要。根据城市理论中的成本和收益、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的集聚力和分散力,企业会进行区位选择,同时也可以确定产业集聚的最优规模。

相关理论的演进

(一)新经济地理学和产业集聚

经济活动在空间集聚的现象被称为产业集聚。关于产业集聚的理论至少有两种,第一种来源于自然禀赋的不同形成的竞争优势,进而发展为专业化分工,代表人物有Marshall(1920)和Krugman(1991),这种理论是从相对较大区域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城市很多时候被简化为一点,并不会考虑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无法为较小地域范围内积聚大量企业提供较为有力的解释,这种理论主要是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基础。另一种理论是由Porter(1998)将聚集现象解释为一种制度因素,可以为在较小区域内产业集聚的现象提供解释,因为它很好的解释了企业聚集的动力和目的,但是这种理论却不能解释在哪些条件下产业会出现聚集的现象。

综合大部分研究成果,产业集聚现象的出现,是由其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其中集聚力有Krugman提出的前后向联系、Helsley and Strange (1990)提出的市场潜力、Marshall(1920)提出的知识或纯外部经济;而分散力有不可流动的要素(Krugman)、Henderson(1974)提出的地租或通勤费用、d`Aspremont et al.(1979)提出的拥挤和其他不经济,减少竞争。

(二)城市经济学和城市成本

城市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两者虽是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的却都是同一空间经济现象,历史渊源也十分相近。赵红军和尹伯成(2007)提出并解释了为什么城市经济学走向没落时,同样是研究地理空间经济现象的新经济地理学可以大行其道,原因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围太广,后被纳入经济外部性来分析,故而停滞不前。地理经济研究的重要基础是Von Thunen(1826)提出的isolated state,一个被农业部门包围的单一城市。在Thunen之后古典区位理论也继而发展。周伟林和严冀(2009)讲到,总体来说,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路径主要有两个:第一类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区位分析,或者说侧重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 其核心问题是城市内部的厂商和居民的区位选择问题;第二类则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城市的经济问题,在此,城市内的空间结构被忽略了,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变成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的经济繁荣和萧条的过程。

Fujita(2004)指出城市成本中,地租或者通勤费用,虽然被Helpman(1998)和Tabuchi(1998)加入了新经济地理分析,但是在城市经济学中,地租和通勤费用也可能是城市城郊化的进程。因而更多时候,需要将新经济地理与城市模型放到同一时空下同时分析城市的发展和产业集聚。将两者共同研究,可以得出更多有用的理论。以上的历史研究使产业集聚和城市成本的概念更加清晰,但是并不能为产业集聚的最优规模提供解释,下文提出有关产业集聚最优规模的研究综述。

研究现状

(一)税收与城市/社区最优规模

最开始有关于最优规模的研究,局限于城市或者社区的最优规模,研究对象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大多研究也都是在Tiebout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公共品和税收对于人力资本的吸引力,继而定义最优的城市规模,而城市成本中的地租作用不明显。

如Baldwin and Krugman(2000)利用Tiebout理论与中心模型相结合,得出税收和产业集聚的影响。Fisch(1977)利用Charles M. Tiebout的假设扩展了城市地租的标准模型来考虑空间均衡的条件。他的分析从公共物品的空间维度、公共物品的本地化程度以及它们对于土地价值的影响几个方面展开的。结论表明,最优的社区(Tiebout的第六个假设)与当地的最优公共产品供给和当地的税收同时达到。同时也表明,地租并不能很好的解释Tiebout的均衡条件,资本化的假设也不能很合适的检验这个假设。

(二)人力资本与产业集聚的最优规模

人力资本与产业集聚的研究是现在的热点。Krugman(1991)提出了劳动力共享市场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集聚力之一,同时假设劳动力跨部门流动需要移动成本。Dumais et al.(1997)对这种集聚力做了实证分析,验证了劳动力的重要性。这些模型都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而在匹配模型中,劳动力被假设为异质,Helsley and Strange(1990)认为工人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去不同的公司工作形成技术空间,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厚度(Thickness of Markets),由于搜寻或者匹配的外部经济(Matching Externalities),技术空间会产生聚集的经济。这一观点后又被Hamilton,Thisse and Zenou(2000)所扩展。

Fu and Gabriel(2011)研究了中国的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聚集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他将转移的劳动力分为拥有高技术的移民和拥有低技术的移民,并得出低技术的移民并不愿意与高技术的移民聚集在一起。最终表明人力资本的集聚可以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尽管人力资本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颇多,但是产业集聚的最优规模仍是瓶颈。无论是Ottaviano and Tisse(2002)and Baldwin et al.(2003)利用中心模型,还是Fujita and Thisse(2002)利用城市模型,都很难利用这样具体的模型得到产业集聚的最优结果,而只能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其中Ottaviano,G.I.P.and J.F.Thisse(2002)在两区域模型中发现,当贸易成本高或者低的时候,市场可以产出最优的结果,然而因为存在中间价值,这样产生的聚集会存在分散的趋势。继而产生无效率,更深一步的分析后,最终发现只有次优的选择才是稳定的。

(三)地租与产业集聚及最优规模

城市成本与产业集聚关系密切,城市成本中的房租是影响企业进行区位选择,进而影响到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房租对于不同区域的产业集聚作用不相同。Matthew & Hugh(2011)通过使用美国18年120多个主要的办公室市场的面板数据,估计了实际办公室租金的变化模型。他们认为经济活动聚集中的级差地租是聚集经济的城市经济理论的一种度量方法。而反映聚集活动的变量是生产商对于服务的雇佣数量。最后得出结论,在中心商业地区的经济聚集活动只发生在大都市的办公室市场中,此种现象不会出现在更小的市场,或者是城郊地区。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房租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到产业集聚,级差地租也是产业集聚空间最优规模出现的前提条件。Wang et al.(2010)通过构建知识溢出条件下的Hotelling空间聚集过程的理论模型,解释了经典的两个剑桥现象,一是为什么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易于聚集在大学附近;另一个是聚集的最优规模是什么。并最终得出结论:知识溢出可以违反一般Hotelling模型过程的竞争,使得在区域内的聚集变得有可能;中小企业更易集聚,劳动力密集和人力资本密集的企业消耗较少的土地更容易聚集,传统的重工业不易聚集;在空间上存在最优的聚集水平,聚集区域不能随机发展,级差地租是聚集出现的前提条件。

发展方向

城市成本(地租、通勤费用等)与产业聚集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而对于未来有关产业集聚最优规模的研究同样还有很多重要的方向,比如扩大研究更多的理论模型,在实证方向更加努力,或者是引入政府和公共政策的角度来分析。Fujita(2005)提出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应该包括将城市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相结合,考虑公共政策与新经济地理,甚至是城市特征如土地、住房、通勤、交通网络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影响,可以将政府的角色纳入研究中来。如果能够将两者巧妙的结合,也许产业规模的最优规模可以有一个真正的理论基础,也经得起实证的检验。

结论

本文尝试性的从城市成本这一角度,来分析其与产业聚集及其最优规模的关系。希望能够从城市经济学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交叉中找出产业聚集最优规模的理论基础,或者实证可能。地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模型中产业集聚分散力的重要一点。新经济地理学及产业聚集强调的是企业或者其他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进行区位选择自然离不开土地,故选择地租作为城市成本的代表来进行研究,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综述开始介绍了城市经济学中城市成本与新经济地理学下的产业聚集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两者的基本概念。接着从关于产业聚集及其最优规模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了税收、人力资本、地租等方面现在的研究热点。最后,提出关于本问题研究的更多可能方向,供后人研究。

参考文献:

1.赵红军,尹伯成.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变与新发展[J].社会科学,2007(11)

2.周伟林,严冀.城市经济学:概念、流派及其理论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