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创新理论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精选

产业创新理论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产业组织理论突破创新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缺陷

(一)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称哈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梅森(Mason)、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他们提出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

在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水平。其中,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而主要的进入壁垒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该学派认为,如果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是集中的,垄断厂商就有可能通过限制产出、提高进入壁垒或者串谋,把价格提高到获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从而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哈佛学派主张采取企业分拆、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来恢复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哈佛学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他们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截面分析,往往带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忽略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过于强调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绩效主义学派

绩效主义学派是在与结构主义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ener)等,由于这些学者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故理论界也称该学派为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信念上,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检验”过程,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指出,只要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一家或多家)时刻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大厂商就不可能像哈佛学派所言的那样可以任意制定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垄断程度的上升和竞争程度的下降,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来自于自身的高效率,而与垄断势力无关。所以,生产的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基于以上认识,该学派主张: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只要大企业有高的绩效水平,就应当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

但是,绩效主义学派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区分企业的高赢利是来源于自身的高效率还是垄断势力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争论。克拉克(R.Clarke,S.Davies,M.Waterson)等人在对英国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产业越集中,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异就越大这一现象。盖尔(Gale)的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的高赢利,而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高效率(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200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发展创新

(一)主要理论观点介绍

1.策略性行为(StrategicBehavior)理论。寡头竞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策略性行为和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其中,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垄断或寡头市场中,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行为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信念,达到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因此,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策略性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未来市场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策略性行为;二是影响竞争者对事件估计信念的策略性行为。前者包括过度生产能力策略、提高对手成本策略、品牌多样化策略等,后者包括与进入遏制和退出引诱相联系的限制性定价策略、掠夺性定价策略、消耗战策略、研发竞赛策略等(余东华,2004)。

2.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莫尔(Baumol)、帕恩查(Panzar)和韦利格(Willing),该理论是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主要以“完全可竞争市场”的概念来分析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在退出市场时完全不负担沉没成本,进入和退出市场完全自由。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的,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与效率并存的。基于上述认识,该理论认为在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市场上,政府应当放弃反垄断政策,并放松对某些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政府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确保行业中具有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为此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3.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上不尽相同,但在市场机制问题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考虑利用市场机制的成本问题,即交易费用问题。科斯(Coase)、威廉姆森(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正是凭借对交易费用理论的阐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理论贡献在于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用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彻底改变了其他学派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做法。

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表了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他指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企业的本质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1985年,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对交易费用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其主要观点如下:借助于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概念,认为当市场交易活动产生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规模应当扩大,企业之间应当实行兼并、联合;反之,企业规模应当缩小。指出企业组织也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企业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参与对资源的配置。

4.企业理论。理论集中探讨人目标偏离及其治理问题。例如:法玛(Fama)、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和哈特(Hart)提出的“现代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理论,指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爱德华兹(Edwards)和汉南(Hannant)等人提出,若能保持产品市场上的充分竞争,产品市场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法玛(Fama)在《问题与企业理论》一文中指出,有效率的股票市场同样也是一种约束人的有效机制;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融资约束机制”理论,指出通过债权和股权两种融资方式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牛晓帆,2004)

5.企业产权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以及哈特和莫尔的经典文献(HartandMoore,1990)被合称为GHM理论,构成了产权理论(property-rightstheory,PRT)原始意义上的基本框架,后来经过哈特(Hart,1995)的进一步工作而使该理论在体系上趋于完善。

PRT把契约权利(contractualrights)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specificrights)和剩余权利(residualrights),当在契约中列出所有的针对资产的特定权利的代价很高时,让某一参与人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可能是最优的,不可缔约性越强剩余控制权的作用就越重要。PRT得到的一些重要命题如下:在任何一种所有权结构下,都存在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如果一方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投资决策对激励不敏感),那么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控制权都给予另一方;如果一方投资是相对缺乏生产力的,那么另一方就应该拥有全部控制权;如果两种资产是互为独立的,那么非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两种资产是严格互补的,那么某一种形式的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一方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那么该方拥有全部控制权是最佳的;如果双方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那么所有的所有权结构都同样好(组织形式不再重要)。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发展

1.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新产业组织理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等都纳入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框架,为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研究重点上由市场结构转到企业内部组织与企业行为上,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视市场机制为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只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规模不等的生产单位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同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决策结果,并不只是受市场结构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产业组织理论突破创新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缺陷

(一)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又称哈佛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梅森(Mason)、贝恩(Bain)、谢勒(Scherer)等人,他们提出了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即SCP分析框架。

在SCP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公共政策组成。哈佛学派以实证的截面分析方法推导出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绩效水平。其中,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决定性因素,而主要的进入壁垒是现有厂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绝对成本优势等。该学派认为,如果现实中的市场结构是集中的,垄断厂商就有可能通过限制产出、提高进入壁垒或者串谋,把价格提高到获取正常收益以上的水平,从而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而要想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政策来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因此,哈佛学派主张采取企业分拆、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来恢复和维持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

哈佛学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他们的研究主要依靠短期截面分析,往往带有经验主义的性质,忽略了长期过程中产业的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分析;过于强调市场结构是导致厂商不同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忽视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绩效主义学派

绩效主义学派是在与结构主义学派的争论中崛起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蒂格勒(Stigler)、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曾(Brozen)、波斯纳(Posener)等,由于这些学者主要来自芝加哥大学,故理论界也称该学派为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信念上,芝加哥学派信奉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是一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生存检验”过程,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上,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企业效率形成不同的市场结构。正是由于一些企业在竞争中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它们才能获得高额利润,进而促使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集中度的上升,最终形成以大企业和高集中度为特征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指出,只要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一家或多家)时刻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大厂商就不可能像哈佛学派所言的那样可以任意制定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规模的扩大或集中度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垄断程度的上升和竞争程度的下降,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来自于自身的高效率,而与垄断势力无关。所以,生产的集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基于以上认识,该学派主张: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作为实施反垄断政策的判定标准,只要大企业有高的绩效水平,就应当放松对大企业的不必要管制,反对政府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

但是,绩效主义学派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区分企业的高赢利是来源于自身的高效率还是垄断势力问题上还存在着一定争论。克拉克(R.Clarke,S.Davies,M.Waterson)等人在对英国的研究中发现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产业越集中,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赢利能力的差异就越大这一现象。盖尔(Gale)的研究表明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的高赢利,而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的高效率(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2001)。

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和发展创新

(一)主要理论观点介绍

1.策略性行为(StrategicBehavior)理论。寡头竞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策略性行为包括合作策略性行为和非合作策略性行为。其中,非合作策略性行为是新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在垄断或寡头市场中,主导厂商可以通过策略性行为影响竞争对手的预期,改变竞争对手对未来事件的信念,达到迫使竞争对手做出对主导厂商有利的决策行为。因此,市场环境不再是外生的。策略性行为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未来市场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的策略性行为;二是影响竞争者对事件估计信念的策略性行为。前者包括过度生产能力策略、提高对手成本策略、品牌多样化策略等,后者包括与进入遏制和退出引诱相联系的限制性定价策略、掠夺性定价策略、消耗战策略、研发竞赛策略等(余东华,2004)。

2.可竞争市场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鲍莫尔(Baumol)、帕恩查(Panzar)和韦利格(Willing),该理论是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该理论主要以“完全可竞争市场”的概念来分析有效率的产业组织形态。所谓“完全可竞争市场”,是指市场内的企业在退出市场时完全不负担沉没成本,进入和退出市场完全自由。该理论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的,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中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与效率并存的。基于上述认识,该理论认为在完全(或近似完全)可竞争市场上,政府应当放弃反垄断政策,并放松对某些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政府产业政策的着眼点应是确保行业中具有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为此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

3.新制度学派的交易费用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虽然在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上不尽相同,但在市场机制问题上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考虑利用市场机制的成本问题,即交易费用问题。科斯(Coase)、威廉姆森(Williamson)、阿尔钦(Alchian)等人正是凭借对交易费用理论的阐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他们的理论贡献在于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用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彻底改变了其他学派只从技术角度考察企业和只从垄断竞争角度考察市场的做法。

科斯早在1937年就发表了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他指出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组织生产的方式,企业的本质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1985年,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姆森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企业、市场和关联合约》一书,对交易费用的理论体系、基本假说、研究方法等作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比较系统的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的边界不单纯由技术因素决定,而是由技术、交易费用和组织费用等因素共同决定,其主要观点如下:借助于资产专用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等概念,认为当市场交易活动产生的交易费用大于企业内部的组织费用时,企业规模应当扩大,企业之间应当实行兼并、联合;反之,企业规模应当缩小。指出企业组织也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企业组织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参与对资源的配置。

4.企业理论。理论集中探讨人目标偏离及其治理问题。例如:法玛(Fama)、霍姆斯特姆(Holmstrom)和哈特(Hart)提出的“现代企业外部约束机制”理论,指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约束管理者行为的一种有效机制;爱德华兹(Edwards)和汉南(Hannant)等人提出,若能保持产品市场上的充分竞争,产品市场也是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法玛(Fama)在《问题与企业理论》一文中指出,有效率的股票市场同样也是一种约束人的有效机制;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在《企业理论:经营者行为、费用与产权结构》一文中提出了“企业融资约束机制”理论,指出通过债权和股权两种融资方式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一种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机制。(牛晓帆,2004)

5.企业产权理论。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以及哈特和莫尔的经典文献(HartandMoore,1990)被合称为GHM理论,构成了产权理论(property-rightstheory,PRT)原始意义上的基本框架,后来经过哈特(Hart,1995)的进一步工作而使该理论在体系上趋于完善。

PRT把契约权利(contractualrights)分为两种类型:特定权利(specificrights)和剩余权利(residualrights),当在契约中列出所有的针对资产的特定权利的代价很高时,让某一参与人购买所有的剩余权利可能是最优的,不可缔约性越强剩余控制权的作用就越重要。PRT得到的一些重要命题如下:在任何一种所有权结构下,都存在关系专用性资产的投资不足;如果一方的投资决策是无弹性的(投资决策对激励不敏感),那么最好就是把所有的控制权都给予另一方;如果一方投资是相对缺乏生产力的,那么另一方就应该拥有全部控制权;如果两种资产是互为独立的,那么非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两种资产是严格互补的,那么某一种形式的合并就是最佳的;如果一方的人力资本是必要的,那么该方拥有全部控制权是最佳的;如果双方的人力资本都是必要的,那么所有的所有权结构都同样好(组织形式不再重要)。

(二)新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发展

1.在理论基础上广泛吸取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新思想,修正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基于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假设。新产业组织理论把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理论等都纳入了对企业行为的分析框架,为理解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权利配置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2.在研究重点上由市场结构转到企业内部组织与企业行为上,即由“结构主义”转向“行为主义”。新产业组织理论侧重分析企业内部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等对企业行为的影响。这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视市场机制为唯一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只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规模不等的生产单位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同时,新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决策者基于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决策结果,并不只是受市场结构的影响,在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上,二者并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第3篇

(一)对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松散混乱黄金矿山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侧重生产、安全以及效益管理,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重购进轻管理的现象严重。对于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没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较为松懈。特别是一些企业经营时间相对较长,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些资产的管理有名无实,固定资产的遗失、账实不符等问题经常出现,造成了黄金矿山企业资产出现损失。

(二)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缺乏协调一些黄金矿山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缺乏统一的规划组织,而且不同的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分工不清晰,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漏洞。特别是对于黄金矿山企业的一些大型设备安装,设备的采购、安装以及使用部门之间很容易由于管理职责不清晰而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使资产管理环节出现漏洞,甚至造成了固定资产的不合理流失。

(三)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规划性部分黄金矿山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尤其是对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以及战略长远发展规划制订科学的建设以及购置计划,没有可行性分析研究,投资购置的盲目性大、随意性强,造成固定资产购置不合理,固定资产的效益的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四)固定资产管理的时效性较差黄金矿山企业管理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处治、丢失以及毁损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不完善,也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时效性较差,资产的处理经常长时间停留于某一环节,造成了入账处理的不及时,不利于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规范化管理。

二、完善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健全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为了提高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矿山企业管理部门应该单独成立或者是指定部门专项负责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矿山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具体使用状况,对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监督管理,确保固定资产处于完好使用的状态;将矿山企业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的分类、编号并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台账,开展固定资产的验收、调拨、报废、封存以及启用等业务处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应制订固定资产的修复计划,并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盘点,追究违规处置与破坏固定资产行为的责任,确保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不断地提高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强化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协调管理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较多,涉及的部门也相对较多,因此为了确保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可靠,必须采取协调管理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综合协调,重点要求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其应该按照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做好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以及内部变动处理等手续,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或者是维护制度进行固定资产的维护。同时,在固定资产试用阶段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在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固定资产账实一致,并及时对闲置的固定资产按照审批手续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闲置、报废或处置。

(三)合理购置并更新改造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对于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以及更新改造,首先应该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深入现场进行实际考察,进行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交由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对于矿山企业生产确实需要以及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固定资产,其采购应该按照矿山企业的物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对于购置的固定资产,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验收以及领用手续,由矿山企业的技术部门负责验收,并同时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档案,登记台账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加大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重滞后的问题,应当强化对于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尤其是对固定资产购置、维修以及报废环节的管理。应该定期地统计、整理、分析黄金矿山企业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全面的盘点与清查,重点对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固定资产使用以及保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同时,在监督检查中还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固定自查的价值重估,以准确地反映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为固定资产管理策略的调整提供相应的依据。

三、结语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第4篇

(一)企业区位选择的内涵

区位一词来源于德文“standort”,英文译为“location”,意指经济活动单位(包括企业和区域)在以地理空间为背景,由相关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经济空间中的位置。企业区位选择,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选取某种评价策略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选取出最优的投资、经营的地理位置。其中,既有经济区域的选择,也有厂址的确定。现代企业的区位选择,更主要的是企业经济区域的选择。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就表现为一个区域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二)传统理论关于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区域单位的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外部约束因素,区位因素的地域空间差异直接导致各经济区位的优劣。传统区位理论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要素禀赋、集聚要素等方面。

1、运输费用。关于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最早由杜能提出,杜能认为,运费最小是最佳农业区位选择要素。此后,韦伯提出工业运输成本最小化是厂商最优区位因素。

1826年,古典区位理论的奠基人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孤立国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杜能提出,农业生产利润取决于农产品的成本、价格和农产品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费。在市场价格与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利润是市场距离的函数,决定利润的只有运费,而运费又由距离和运费率来决定。每一种农产品运费率不同,因为各种农作物都有最远可运距离,因而在什么地段种植什么农作物,要视其与城市的距离而定。

1909年,工业区位理论奠基人德国经济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发表了《工业区位论》,探讨了工业区位的移动规律,论述了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及其作用大小。韦伯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其他因素如政策、政治制度、民族、气候、技术发展差别等不起作用,则工业区位的理想位置就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所需要运输的里程和货物重量为最小的地方。

2、劳动力费用。关于劳动力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早主要是韦伯提出并论证的,后得到其他经济学家的普遍认同。韦伯认为,假定没有其他因素影响工业区位,实际对区位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企业首先选择在运费最小地点生产,然后,劳动力成本的节约大于运费增加时,企业会选择在低劳动力成本的区域内生产。运费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空间规律性,而劳动力费用则不具有这种特性,它是属于地区差异性因素,是导致运费形成的区位格局发生变形的因素。

3、市场需求。关于市场需求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有美国经济学家费特尔提出的市场需求论、德国地理学家克斯泰勒提出的中心地理论、地理经济学家勒施提出的市场网络论。其核心观点在于,任何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空间的大小。但是最基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且这两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空间大小成反比,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越低,市场空间就越大,市场竞争力就越强,工业企业的生存和获利的空间就越大。

4、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源于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由于学界认同资源禀赋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被看作是一般区位理论。俄林认为,由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国际分工和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在资本和劳动力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产品运输的难易程度及其原料产地与市场之间距离的远近;在资本和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工业区位取决于各地人口工资水平、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变动等。工业区位的移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之间重新配置和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5、集聚因素。集聚因素指许多企业由于地理上的邻近而具有的经济效应,是单个企业孤立地在某个区位生产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包括专业化分工、交易费用的节约、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信息共享、知识与技术的扩散等。关于集聚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韦伯、马歇尔、格斯特等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韦伯较早就研究了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以及集聚分散几种最重要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作用,指出了集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和利润的增加。之后,“新的产业空间”学派的斯哥特、斯多波等也认为,现代企业生产应采取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强调企业之间建立在一体化基础上的物质联系,集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取得外部规模经济。“新产业区”学派的巴格那斯科等认为合作创新影响企业集聚,从而影响企业区位选择。

6、多因素复合作用。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美国学者埃德加·M·胡佛、艾萨德等人,综合了韦伯、俄林、勒施等人的论点,提出了对工业区位的多种成本因素综合分析,即认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确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条件,但最大利润原则的实现必然同自然资源、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区居民的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等有关。

此外,也有学者从国际投资角度论及区位选择应考虑东道国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等方面。

综上所述,传统企业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基石,对现实工业布局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传统企业区位理论对创新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研究非常缺乏。尽管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传统企业区位理论都没有考虑创新问题,各个流派也都呈现出对创新的漠视。事实上,创新是最深层次的区位选择影响要素,创新对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中每个因素都有本质的、决定性的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虽然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都是表层意义上的,它们都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学传统区位理论认为,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运输费用、劳动力费用、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因素、集聚因素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经济政策环境等其他因素。通过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中区位选择实践的总结,我们发现,传统区位理论讨论的各种因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失于肤浅,而真正影响企业区位的决定性要素是创新。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与企业区位选择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如何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区位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追本溯源地从根本上探讨企业区位选择的本质性决定因素,不仅对于区域经济理论而言有其理论进步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

(一)创新及其构成

1921年,创新理论的开创者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A·熊彼特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这个经济学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此后,关于创新也出现了不同角度的界定。本文沿用熊彼特对创新的界定。但与熊彼特以企业为出发点的创新又有所不同。第一,熊彼特强调创新是企业家行为,而本文的创新则既讨论主要由企业推动的技术创新、生产组织创新,也探讨主要由政府实行的制度创新。第二,创新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由于研究角度的需要和资料所限,本文仅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设计、制造及商业活动。它包括:(1)产品创新;(2)过程创新;(3)扩散。制度创新,即社会游戏规则的改变,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社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产生一种更有效益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经济学讨论的制度创新虽然可以兼论企业和政府,但其“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前提也隐含着该概念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涵义。本文在探讨制度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时主要讨论政府宏观的制度创新问题。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概念与传统的创新概念的不同之处。组织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

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世人公认,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在的主要动力。

(二)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作用

如前所述,创新是最深层的企业区位选择因素,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创新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机制,在其对传统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中有充分的体现。

1、创新对运输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如前所述,运费因素在早期的区位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运输手段、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管理方法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创新在运输费用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机制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第一,技术创新使运输手段日益先进,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运输费用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变小;换言之,技术进步使得同等运费条件下运距更远,运量更多。这种趋势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越来越少地考虑运费对其盈利目标的影响,而转向考察其他因素。第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经济政策的变更也对运输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导人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也在政策上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这不仅使国内企业在区位选择上倾向于国际运费最省的沿海地区,也使得国际企业在对华投资上也顺理成章地选择沿海地区以兼收政策优惠和运费节省之利。第三,企业的组织创新,特别是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企业通过将物流部分的职能转移到专门的物流企业,实现了组织结构的精简和自身经营范围的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这和技术创新一样,具有使运费对企业区位选择作用减少的效果。

2、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因素的作用机制。劳动力费用曾是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创新对劳动力费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对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有两重作用。一方面,机器设备的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无人化,排除劳动力,降低了劳动力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因而也削弱了劳动力费用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同时也要求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给企业增加了劳动力培训费用的负担。但企业还是愿意选择熟练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对高水平劳动力供给能力的区位仍然有较强的选择倾向。第二,制度创新,特别是教育制度的进步对劳动力费用的区位意义有着削弱的作用。随着教育普及,一国国民的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基本达到了一般产业工人所要求的知识水平,这种趋势使得一般产业的劳动力费用选择意义越来越受到削弱。特别是随着社会劳动力的高学历化,劳动力费用的选择反而出现了悖论,即社会劳动岗位不需要那么多的高学历,于是要么企业选择一般学历偏低的区域,要么出现就业者的学历使用浪费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普遍具有节省劳动力费用从而降低劳动力费用对区位选择影响强度的效果。例如,跨国公司把选择低廉劳动力市场作为其总体战略之一,所以选择投资发展中国家。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区位选择则可能不再主要受劳动力价格约束,而选择政策、市场等条件较好的区域。以学习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创新组织的企业集群,通过知识溢出效果,就可以节省研发过程中的人力成本,而不必专门选择劳动力低廉的地区。

3、创新对市场因素的作用机制。传统区位理论关于市场因素的分析,主要讨论了企业生产成本与市场空间大小的关系。但是,传统区位理论基本上讨论了区位选择对市场划分的作用而非市场对区位选择的意义。客观上,市场的确是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市场是否成熟和丰厚决定了企业区位选择的成败。而其中,创新更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第一,市场要素对企业区位选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区位是否贴近市场上。这里,具体表现在运距以及运输成本的区位意义上。因此,前文论及的关于创新对运费的作用问题对于市场同样有意义。即,运距越短、运费越少,就越是可以视为满足市场要素的区位选择目标。而创新对运费在区位选择中作用程度的削弱,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区位选择中对市场要素的要求。第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在一国内部受到削弱的市场要素在国际贸易受到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限制之后成为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的重要动因。企业为了进入进口国市场,主动选择在进口国设厂进行生产。进口国采取的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等进出口制度是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位的制度创新前提。而跨国公司这种生产组织创新的产生本身则是企业区位选择中市场作用的结果,而且进一步使得跨国企业选择进口国市场的方式大行其道。第三,创新对市场的生成有重要的培育作用。在理论上,技术创新可以培育一般市场。而一国的制度创新可以培育政策优惠区域的市场,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得深圳、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政策优惠市场。同样,企业的组织创新也可以培育一个区域的产业优势市场,例如,美国的硅谷这种产业集群方式培育了这个区域的IT产业优势,使得IT类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市场来作为企业区位。

4、创新对资源禀赋因素的作用机制。资源禀赋理论解释了国际分工的生产原理,亦解释了生产据点在国际间的分布问题,同时也解释了整个世界的厂商区位选择问题,因而,资源禀赋理论才具有解释区位选择的一般性意义。在资源禀赋理论看来,土地(包括与土地天然附着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是决定生产区位的关键因素。但是,俄林的理论以世界平均生产技术水平一致为前提,排除了技术创新这一根本性创新的作用,因而在解释现实问题时遭遇“里昂惕夫之谜”而不能自圆其说。事实上,在资源禀赋对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上,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都在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技术创新决定了自然物质成为资源。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所有自然物质被发现为有用的经济资源都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源于人类掌握了某些技术,发现了某个自然物质的用途并赋予它经济价值,这个自然物质才成为资源。没有技术创新,稻谷只是杂草,矿物只是石头而已。所以,技术创新使得人们认识到自然物质是经济资源,才使其产地成为自然资源优势的区位供企业选择。第二,制度创新对可流动资源(劳动力、资本)具有集聚效果。这是因为,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制度的优惠或苛刻必然令企业避害趋利,于是大量资本涌入政策优惠区位,使得该区位成为资本要素丰度较高的地域。而同样由于政策的优惠,使得企业在同等技术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利润的扩大必然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导致劳动力资源的集聚,使政策优惠区位成为劳动力资源丰裕程度较高的区域。这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时愿意选择资本、劳动力丰度高的区域。第三,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资源丰裕程度先天地决定于一个区位资源的拥有数量和质量,后天地取决于资源的利用方式。就企业而言,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在同等资源前提下创造出更多利润的过程。在此,技术创新可以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实现原材料、劳动力的节省,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组织创新则可以通过生产组织的改良节省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使得拥有技术创新优势和组织创新优势的企业能够在资源丰裕程度既定的前提下进行区位选择。

5、创新对集聚要素的作用。企业在区位选择时对集聚因素的考虑,既有产业链带来的必然要求,也有共享基础设施以节省交易费用、共享知识以降低研发成本、保持企业技术优势的需要。第一,技术创新是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的产业集聚效果,源于技术创新为一个产业带来相关的技术需求,使得这些资源为满足已有产业的技术需求而集聚起来。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要求产业间的合作,要求产业链的形成,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就源于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所能够认识到的自然物质。譬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炼铁需要热能,而人类认识到的热能提供物质则是木炭或煤,于是煤钢生产往往集聚在一起。这种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要求技术上的相关企业必须选择这种区域来设厂。企业的集聚,带来劳动力的集聚,从而带动服务部门的发展、城市化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这种区位环境的不断完善过程,进一步推动企业愿意选择这种区域来共享基础设施,并直接进入市场。第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聚。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为间接调控,国家硬性配置产业区位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开始逐步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使得企业逐步向区位优势强的地域集中。同时,区域经济主体的地位得到确立,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也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开放地区成为政策优势非常显著的区位,造成了全国资源大量向沿海流人的极化现象。第三,组织创新推动企业选择集聚区位。这种现象突出体现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弹性专精企业,通过加工组装企业系列的建立,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产业加工配套企业的集群。以IT产业为代表的企业群,为了获取不断的技术创新成果,享受知识溢出好处,形成了很多创新网络。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这种产业集群区域作为设厂区位。

四、结论

总之,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活动不仅对一个经济区位的产生有着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也决定着一个区位优势的形成过程,进而决定了不同经济区位之间区位优势的此消彼长。由此,使得企业在区位选择过程中认识到一个区位的经济价值,判断一个区位的优势并对自身的区位选择做出决策。因此,可以说,创新对企业区位选择有着本质性的决定作用。

产业创新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产业升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理论

1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统一化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也在顺应国际局势的潮流中不断地进行着转移,一些地方的经济也由原来的集体带动逐渐的演变为全球产业网络的嵌入式,因为小部分的集群角度去分析产业领域的竞争以及发展往往具有片面性,所以为了及时掌握全球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在全球网络的整体下去探究整体产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以及发展趋势,所以我们在进行集群发展的同时应该积极注意发展的动态以及影响因素,此外还要根据外界资源的利用将一些区域产业的外部资源有效的运用到全球产业网络的经济发展中去,一部分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为地方的集群发展提高有效的宝贵意见,其次,我们可以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提高地方的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并根据地方集群产业发展的实际条件为其提供一个全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研究视角。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全球化,我们需要将地方的集群产业集中起来形成全球价值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研究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地方集群的方案,首先我们应该正确理性的看待当下国内的电子信息发展的形式,并在全球价值链中进行准确的定位,根据实际条件对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将要面临挑战进行准确的分析,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方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对当下的电子信息地方产业集群进行一定的升级,使其符合当下的经济科技发展,并且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电子信息地方产业集群。 地方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日益增长的全球化发展中地方产业集群也即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所以将地方产业集群融入到全球价值链网络中去对当下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全球价值链理论与现下电子信息地方产业集群相结合不仅对区域的发展具有创新的作用,对国内电子信息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及引领其逐渐与现代化经济相结合提供了适合全球化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案。

2全球价值链理论价值分析

2.1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定义以及发展模式全球经济链存在的意义是要通过这个途径实现商品之间生产以及后期销售回收的连接,即保证商品可以自原料到生产成品销售都有相应的网咯组织进行宣传以及销售,最后根据分工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价值利润分配。在当下无论是前期的生产销售还是后期的宣传都要在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进行,以便于保证前期设计的高质量,后期销售的高利润,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产品增值活动,所以全球价值链理论对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对当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升级,同时全球价值链的管理也变的尤为重要,首先,对不同的人群来说管理制度具有不同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在先前有人认为全球价值链的管理是对地方产业集群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及和谐的进行价值的创造,认为这种全球价值链的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对产业经济参数的制定以及地方产业集群的执行制度以及对当地产业集群的监督制度可以通过全球价值链的管理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并通过相应的组织进行价值的协调以及管理。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对全球价值链的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他们眼中全球价值链的管理需要在保证地方产业集群发展顺利进行的同时进行参数的规划以及参数的整理,在确保生产参数可以与所获得的利润的成正比例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化全球价值链的管理实现产品与利润的合理化分配。

2.2全球价值链理论治理的主要机制全球价值链的管理关系到全球产业经济链的发展,首先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并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合理分工,使其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实现与各国合理联系,从而在推动地方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全球化发展,根据产业链的特点,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在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同时实现各产业之间的一体化,摆正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不断寻找适合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式,在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不断增长。

2.3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使产业集群进行创新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随着不断的升级创新,以便于适应当下科技的发展,经过各个过程升级的情况实现地方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从而通过增加自身优势的同时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首先作为产业的第一道工艺,生产对一个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对产品的生产装置进行一定的改造升级,在利用当下资源的同时实现产品的高效率高质量,以便于在前期达到超越打败相同产业对手的目的。其次对产品功能的升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实现产业链之间相互联系转化的功能可以保证产业不同领域之间的有效结合,通过这种类似于创新的升级,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不同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地方产业集群进行不同的升级管理,将地方产业集群与其他全球经济产业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便于在实现产品外在升级的同时实现产品内在的升级,为产品的销售生产提供不可估计的优势,此外我们还要积极的与全球价值链进行沟通,在确保网络完好的同时实现地方产业集群价值的体现。通过改变地方产业集群利润的同时达到提升全球产业集群利润的目的机制。

3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分析

3.1当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随着当下科技的快速发展,全球各地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快速的进行着生长,尤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在此地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并与深圳东莞等一些电子发展前沿的核心城市形成一个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通信网络与计算机智能家用电器这些高科技产品,占据国内的一大部分电子信息市场,尤其是深圳东莞这两个地方聚集了珠江三角洲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计算机产品制造,其中东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为最早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每年为社会生产大批的计算机内部零件为计算机等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最核心的使用零件,它以与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连接的发展模式大规模的进行IT行业的发展,并通过与大小企业的合作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和谐生产。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国内电子信息商场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为国内的一些地方进行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制造,主要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主,为上海江苏等地提供了大量的集成电路。此外还有环渤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都对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对三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比较,如图1。

3.2全球价值链理论基础上电子产业链的构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含非常丰富的一些高科技产品集群,比如微电子产业集群,光电子产业集群,同时众多的电子方面的集群集成了一个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服务业集群与制造业集群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关系链,为国内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非常巨大的科技支持。为了更好的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管理,我们应该将电子信息集群进行有效的分类,首先基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包括微电子以及光电子产业这些等级较低的电子信息器件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在高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产业集群为电子信息集群的核心部分,以保障计算机等高科技智能产品进行有效快速的运行,最重要的是信息应用产业集群,在这一领域既可以检测前两个领域的生产具体情况,也可以在大的网络平台实现电子信息的具体使用并获得相应的利润,为各个领域之间的发展提供了连接桥梁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图表的方式说明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框架,如图3。

3.3电子产业价值链的意义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目的是为了将产品的研究以及生产价值发挥到最高,在全球价值链下,我们可以根据芯片与整机技术使电子信息产业群的发展达到最高的技术水平,随着全球竞争不断的增加,只有掌握计算机等高科技核心技术才可以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前沿。将全球价值链与劳动以及技术相结合,在良好的生产技术的同时实现劳动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为元器件的发展以及新的电子产品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扎实的技术基础,使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升级。

3.4电子产业集群的管理模式以及治理机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的基础上实现市场与企业等级制方面的经济联系模式,即在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上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殊现代化轨迹,并且根据价值链的发展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所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治理对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方面产品的开发以及生产销售具有提高竞争力的作用,这种无形的竞争力可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质量生产产品。当然不同的地域应该寻找不同的管理机制,我们对国内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了对比,如图4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与IC的组装以及制造为主,在珠三角洲应用的是企业投资的出口的方式进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及升级,而环渤海应用的则是人力技术方面的积累,用这些技术优势吸引外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研究分析可知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应该一步步的进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从最初的动力资源到后期的核心部分再到最后的产品销售,致力于实现既有生产力的驱动也有采购方面的驱动效应,实现具有中国现代化特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

4全球价值链理论运用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与改进

4.1现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理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相当于小小的河流汇成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海洋,而汇成海洋的路线则是全球价值链,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从产品原料开始到最后消费者获得电子产品的价值在一个大的经济系统中完成,形成全球价值链。在全球贸易一体化的基础下实现各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电子产品的生产,此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由原来的分散性到现在的聚集性,形成了各个电子产品生产环节在不同区域进行同步发展的生产网络,而作为劳动力较多的中国只是承担着大部分的电子方面的产品组装以及营销的角色,所以为了使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电子信息发展的方案,掌握电子信息发展的核心,为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

4.2对现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改革升级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前提是要具有特色发展的地方经济,我们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的优势发展一些具有现代化特色的地域产业,以便于根据自身商品的优势提高商品在国际化方面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稳定的出口,实现与国际方面的有效交流,在一定方面增加了地域的经济能力,实现不同地域企业方面的交流,其次,我们应该根据现代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对电子信息产业进行创新升级,在保证可以较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竞争优势,并较快的进入到电子信息生产的竞争轨道中去,及时对弊端进行改进,比如生产方面的单一性会使电子信息方面的产品失去一些具备的功能,失去设计的本意,同时锁定效应会使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竞争力变得脆弱,再加上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是大部分产业只追求最大的利润化而放弃了产品质量的问题亦或是只追求电子产品更新的速度而失去了设计产品的原意,以至于使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在一定方面可以改变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经济价值链中的以往局面,根据不同层次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在一定方面上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局面,首先,对以往的工艺流程进行一定的升级,通过应用当下的高科技系统对原有的电子生产体系进行一定的重组结合新技术的情况提高产品的生产率,其次对以往的电子产品进行升级,通过提高电子产品的档次以及品种使电子产品在增加功能的同时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通过低价高质量的情况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最后产品功能以及链条升级可以使电子信息产业在获得地域竞争力的同时实现产业链条方面的转换,从而更好的实现各产业之间的连接。

4.3对改革后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进行考察总结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考察不仅仅是为了检验创新后的效果以及收益,更多的是经过此次升级增加改革创新经验以便于可以较好的实现下一步的改革升级,比如一些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改变以往的单一发展在每个电子领域都涉猎一些,在保证自身优势不变的同时实现各方面都可以生产,从而在一定方面增加了自身的竞争力,在主要研发职能不变的情况下实现部分研发职能的情况以便于与其他电子信息产业进行有效的交流。但是有些电子信息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不能较好的与全球价值链理论进行有效的交流,没有明确自身的优势以及核心工程,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考察了解并且改正的问题。

4.4电子信息产业群创新升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各方面产业集群的转化,一些产业集群转换过程中利用地域方面的优势实现生产力的增加,通过对管理方面的优化实现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实施以及价值的创造,而在当下因为国内无法掌握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核心技术,以至于在技术方面难以进行一定的升级创新,因而出现了一定的受制于人的情况。

4.4.1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要依赖外企的作用而形成自身的电子产品,缺乏自身创新的能力,在依赖外企的情况下是一大部分资金用于依附外企使用,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不仅失去了大量的资金还失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能独立的进行投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较好的实现产业与技术的升级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在技术方面以及管理方面实现自身的发展,将依附资金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研究资金,实现低利润高品质的产品输出。

4.4.2在当地扎根发展与民众的协调问题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不仅仅受制于国际竞争力以及国家技术方面,还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对于这些有辐射的电子产品来说我们应该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进行生产,同时在地理方面我们也应该选择交通便利,资源发达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相应的沟通协调,以便于可以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当地居民进行相应的地域补偿,其次,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任用居民进行工作招聘人才进行技术方面的学习,既为居民提供了工作,又增加了技术支持,同时实现了电子信息集群的独特资源以及相应的竞争优势。对全球电子信息集群的价值链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4.3联系网络方面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集群集聚现象在我国变得越来越普通,虽然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在各个产业之间仍然没有形成协调合作的能力,企业之间没有任何方面的联系,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小的提升自己的经济,却不能使整个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为了实现全球价值链理论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升降与发展,我们应该将各个小型企业集群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在增加各集群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各个电子信息企业集群的相互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发展。

5结语

为了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全球价值链的低层次升级,我们应该对国内三大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学习外企的价值性关键环节,此外我们还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摆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对外企的依赖性,对相应的人才进行集群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的增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能力,在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攀升,实现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福康.基于全球价值链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的研究[J].探索科学,2016.

[2]孙国荣.全球价值链下的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

[3]郑昕.中国在电子信息产品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6.

[4]黄晶磊.电子信息产业全球价值链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5.

[5]徐永鑫,吕玉萍.全球价值链理论视域下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转移的研究[N].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