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精选

产业发展研究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公共政策;发展

在这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文化发展观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中,文化产业的发展措施成为了各个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也因此成为了21世纪各个国家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作为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其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可是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以应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制定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国家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经济转型。

一、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1.文化领域的定位不明确,投入资金偏低。

第一,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资金欠缺,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在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上,财政整体经费不足,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事业费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城乡文化事业费差异比较大。单单从表面上来分析,文化事业作为公共事业,跟文化产业之间并没有紧密联系,可是事实上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直接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当前情况来分析,国家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比较欠缺。第二,地方政府制定的文化产业财政资金补助效果不明显。比如动漫产业,各个地区的政府所采取的手段往往是:在住房问题上,为被选中的动漫作者提供相应的补助,为当地动漫作者在动画片的播放上提供相应的奖金,可是这些做法不能解决动漫作者的实质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产动漫在数目上的增加,可是对于提升国产动漫的品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2.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第一,文化公司大部分属于中小型公司,在申报税收优惠过程中并不顺利。比如动漫产业,为了促进国家动漫产业的增长,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税后优惠制措施。可是对于大多数中小型动漫公司来讲,要想真正落实这些税收优惠制度并不现实。从2008年12月出台《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起,截止到2009年末,在国内23家升级认证部门中,共有303家动漫公司提交申请,最后只有100家动漫公司被指定为国家动漫公司,成为国家第一批动漫公司。第二,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措施的落实范围不宽泛。比如,大部分小型文化公司根本不能享用增值税优惠制度。此外,除去一些产业链源头的文化制作公司之外,在文化产业链中下游的一些文化运营等公司根本不能真正享用税收优惠福利。第三,税收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公司与个人为文化事业捐赠的热情。税收优惠福利在促进与培养公民对文化事业的热忱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可是根据国家当前的税法内容,在公益性捐赠支出中,公司和个人捐赠额都比较低。有限的税收优惠额度从根本上削减了公民与公司对文化事业捐赠的积极性。

3.文化产业政策价值取向的偏离。

针对文化产业当前的发展来讲,政策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政策的有效性,当前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产生了多个价值取向的偏离。第一,文化产业政策内容缺少对公民参与内容的成立。公共政策要求在公共范畴内有着公开性。可是从当前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成立制度上来分析,国家文化产业依然由政府控制,文化产业政策或者相关条款往往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去落实;在文化产业制度的成立与落实方面,政策主体过于单一。党和政府作为文化产业措施设计与成立的主体部分,使得文化产业政策的政治色彩过于浓重,文化产业政策成立上,使得社会公民无法参与进来。第二,文化产业政策偏离公共属性。公共政策的特征决定了它的公共属性,同样,文化产业政策也属于是公共政策的范畴,因此应该遵守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可是在实际应用中,文化产业政策偏离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经济建设的增长与发展,使得城乡经济差距日益凸显,在享用文化资源方面农村地区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所以如今的文化产业政策依然没有凸显出其文化利益的公共属性。第三,文化产品作为公共产品,为公众所提供的是精神方面和服务方面的产品,符合公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该特别指出,首要考虑因素是社会效益,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可是如今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并没有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来发展,偏离了其发展中心。

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

1.建立健全财政投入机制。

第一,健全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制度。健全法律法规,成立规范有意义的公益文化事业投入制度。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扶持,每年增加幅度应该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相对应;以中央财政专项补贴的形式,缩小各个地区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差异;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事业资金投入,减少城乡差异。同时也要加大国债资金在文化基础建设方面的比例,促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第二,改善财政补助形式,将“普享式”转化为“绩效式”。提议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加强文化公司对精品的推出。政府可以通过预约采购的途径,通过比电视台播出费高出几倍的资金来预先订购高品质的动漫产品,然后再出售给电视台。这种形式将会促进各个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提升了产品品质。第三,财政出资,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要想让国外朋友认可新文化并不容易。国家政府应该对文化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促进国家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加强国家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从而提升国家文化产品在全球的地位。

2.完善文化产业的税收体系。

第一,健全对非营利性文化艺术机构捐赠的财税鼓励制度。非营利性文艺机构是文化创新的核心成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增长,除了迪斯尼等少数文化产业公司之外,具有文化创意活力的非营利文艺团体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二,加强对原创性文化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措施,对内容创新、科技研发的产品在资金方面进行扶持。犹如鼓励高新技术公司引进精英人才一样,文化公司应该加强对文艺创作精英的培养,加强对文化科技创造的资金投入。第三,对运营性的文化事业机构转型中资产评估增值、资产划分等税收内容进行分析,健全鼓励文化公司跨地区、跨行业等税收鼓励制度。利用财税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克服阻碍国家当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问题,加大文化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第四,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分析和服务出口的税收福利制度,研究并成立鼓舞针对“中国内容”的税收激励制度。不论是中国公司或者个人,还是外资或者个人,假如以“中国内容”为创造目标,通过“中国内容”来进行传播,同时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属性标准,就应该给予相应的财税鼓励,利用这种手段,让全球的文化制造者和文化传播者来弘扬中国文化。

3.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在价值取向上的重构。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机构某个时期的目标,主要是针对社会公共利益所选取、整合、分派与执行过程中所成立的行为标准。政府机构制定的政策价值取向,为社会各个群体的实践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所以,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应该秉承着公平、公共利益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政府机构需要结合国家资源来分析与成立灵活的公共经济制度,为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提供帮助。一方面,美国公共经济政策的转变为中国提供了借鉴意义。文化产业作为特殊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弘扬国家文化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符合国家经济长远利益的发展。政府机构应该体现出其在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以此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来成立文化产业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郑春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公共政策[J].探讨•税务研究,2010(07):17-22.

[2]胡敏.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价值取向分析与重构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华侨文化;潮汕地区;产业发展

一、引言

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新、创造、创意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新引擎。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是个人与集体创新创意的源泉。创意,是创意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提出到现在,虽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上升阶段,并且还在不断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产生新的模式和业态。在国内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省市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GDP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传统产业,还被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重点培育。潮汕三市在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出鲜明的文化特色。其中,因为远洋经商的历史遗存,华侨文化成为潮汕三市共享的文化资源。由于区域特色未被彰显,潮汕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总体较为孱弱,在与国内一线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中,无法形成自身独特优势。因此,探索潮汕华侨文化与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是产业同质化竞争的出路之一。

二、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对多元化的文化资源、信息和技术进行整合和开发,挖掘其背后的价值,将创新创意元素注入产品,创造出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其最终产物的文化和科技附加值会明显高于其他普通产品。

2.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融合性和强辐射性。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一方面实现了文化、科技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行业与产业边界限制,不光将创新创意渗透到传统文化产业中,甚至还辐射到了其他产业,衍生出创意工业、创意农业等新概念,一定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发挥着作用。

(二)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分析。

1.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了科技进步。“文化创意”概念的提出,带来了文化生产方式的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在经济日益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下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单纯追求产品的功能,到开始关注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价值,而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文化创意产业对产品的创造和加工的需求推动着新科技手段的产生。近年来,新媒体行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占比逐步提升,促进着文创理念内涵和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这也说明了文化创意产业和科学技术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2.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影响着消费者的思维和感官,进而引导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让消费者体验到了文化创意消费的过程,这也是文化产业创新的新路径。这种方式,能够以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创造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为城市发展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不仅如此,文化创意产品与服务的研发往往融合了城市或地区的民俗风情、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等文化特质。所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既能保护、传承和弘扬历史传统文化,又能加快城市旅游经济发展。

三、潮汕华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潮汕华侨文化的特点与内涵。潮汕三市都是著名侨乡。根据历史记载,潮汕地区最早的海外移民出现在宋代,发展在明末清初,活跃在清末民初。当时,潮汕先辈们因为生活所迫,只能选择远赴南洋,谋求生计。他们大多都是白手起家,通过出卖劳力、创业经商等方式艰苦谋生。背井离乡的潮汕华侨,在保留着家乡原有的语言、习俗、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等本土文化思想,又受到侨居地异地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了跨文化、跨地域的华侨文化。从樟林古港红头船到汕头埠轮船,潮汕华侨在长期艰苦奋斗的海外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培育出了爱国爱乡、精诚团结、守信重义、刻苦耐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潮人精神,这也是潮汕华侨文化的基本内涵。几百年来,潮汕华侨文化为在海外打拼的潮人提供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激励着潮人在海外开辟出新的天地,形成了今天的“海内一潮汕,海外一潮汕”“有潮水的地方,便有潮声”。

(二)潮汕华侨文化的价值与发展机遇。如今,潮汕华侨一方面将家乡本土文化流布侨居地,另一方面又通过投资反哺、慈善反哺等多种方式同家乡本土经济和文化发生密切关联,影响着家乡本土的经济与文化结构。特色鲜明的潮汕华侨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潮汕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汕头小公园骑楼、汕头中山公园高绳芝纪念亭、澄海陈慈黉故居、潮安从熙公祠等众多华侨建筑物,既展现了潮汕建筑的发展历史,也蕴含着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而潮汕铁路、汕头大学、汕头林百欣图书馆等,则是潮汕华侨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的表现,情感价值丰厚。在新时代“一带一路”背景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潮汕地区丰富的华人华侨资源深受重视,潮汕华侨文化的传承和潮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2014年12月,全国唯一一个以“侨”和“文化”为特色的部级发展平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在汕头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12月,华侨未来城、万侨智汇城、潮商产业创意园、中国梦谷双创孵化和总部基地等8个重点侨资项目落户该试验区。这个因“侨”而设的试验区,通过搭建海外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平台,推动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深化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合作,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探索了新的出路。2020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印发的《关于支持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支持华侨试验区建设一批华侨华人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和设立华侨华人文化创意产品(含生产设计)交易市场。2020年10月,在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和潮州古城等地考察调研时明确指出,新时期需要根据新实际做好“侨”的文章,打好“侨”牌,加强海外华侨工作,引导和激励海外华侨支持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

四、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少,华侨文化资源零散。虽然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迅速崛起,规模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下不断扩大,但在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较好的城市还是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珠三角地区。这些城市目前已经建有多个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涉及文化传媒、游戏动漫、咨询策划、工业工艺设计等诸多类别,产业集聚度高,涵盖领域广,发展相对成熟。而在粤东、粤北等地,包括潮汕地区在内,因为缺少大量资金投入和地方政府的科学规划,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仍处于起步阶段。潮汕地区虽拥有丰富的华侨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分布零散,开发和利用的难度较大,因此它的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其文化资源优势还无法转化为地方产业优势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优势。

(二)文化创意人才匮乏,原创动力不足。发展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既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离不开优秀的创新创意人才。相较于珠三角地区而言,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吸引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更是严重匮乏。而且,在文创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潮汕地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很难获利,这使得文创者们的创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原创动力不足,创新后劲缺乏,他们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包括潮汕华侨文化在内的文化内涵,不愿意持续地研发相关创意新品。

(三)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创产品接受度不高。文化消费水平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也发展得更为迅速。而在地理环境相对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潮汕地区,大多数人对文化创意产业还缺乏认识,他们不明白文化创意的真正内涵,也没有文化消费的意识和习惯。2014年,粤东首个文化创意园———1860文化创意园在汕头当地区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启动运营。但由于当地民众对文化消费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普遍不高,创意园自开园以来连续五年处于负盈利状态。创意内容难被理解、文创产品难被接受、文化消费不被认可,是潮汕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

五、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的探索

(一)政策扶持加资金支持,整合华侨文化资源。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作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有效推进。潮汕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保护好华侨文化并将零散的华侨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以潮汕华侨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培育优势产业集群,调整潮汕地区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潮汕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给予足够的专项资金支持,可以利用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等手段,实行华侨文创产业鼓励政策,还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等平台,以华侨文化资源作为支撑,招商引资,凝聚更多侨资侨力,并鼓励其他非政府主体积极参与华侨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引进创新人才,支持本地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创意人才是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应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和方案,大力吸收引进创新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政府还应建立创意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新创意人才培养可依托汕头大学、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等潮汕本地高校,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融入创造性思维元素,或者开设思维拓展课程和华侨文化特色课程,在培养高校学生个性化创新创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潮汕华侨文化内涵,弘扬和传承华侨精神。校企合作也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应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在高校中设立创意产业学院或文化创意工作室,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课程培训,并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实习机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为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具的人才。

(三)挖掘潮汕华侨文化内涵,打造区域特色文创品牌。一款优质的的文化创意产品,一定具备深层的文化内涵或者象征意义。以当代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区域特色鲜明的潮汕华侨文化内涵,研发具有潮汕华侨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打造潮汕华侨文化特色创意品牌,提高该类文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当作为发展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战略之一。潮汕地区当地政府应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禁各种侵权、盗版行为,为本土文创品牌提供法律保障。而文化创意企业或者个体文创者们也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华侨文化和文创知识。潮汕华侨文化和文化创意知识的普及对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潮汕当地政府或者文化创意企业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创意论坛、宣传讲座、文化创意互动体验等活动,充分调动社区民众参与活动的热情,在活动中推介和传播潮汕华侨文化创意品牌和文化创意产品,提升潮汕华侨文化及其文创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还可以利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打造华侨文创产业街区和展览馆,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培养当地民众的文化消费意识和习惯。

(五)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新文创”IP价值。“新文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泛娱乐”战略的产业升级。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IP,重心是对IP的多元整合开发。与“泛娱乐”相比,“新文创”更加注重文创产业的文化价值,这需要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选择优质IP进行深度开发。以故宫IP为例,近年来,许多文创者通过对故宫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创新,创造出一系列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兼具的文化创意产品,掀起了一股“文创热”“国潮热”。2018年,北京电视台录播的文创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更是为故宫文创产品打通了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让故宫文创产品走进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潮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以华侨文化为重点IP,在充分理解华侨文化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华侨文化资源优势为潮汕地区文创产业赋能,设计、生产出满足广大消费者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创产品,实现潮汕华侨文化这一民族IP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另外,传播和推广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品还需要拓宽新媒体等多种渠道。

六、结语

潮汕地区华侨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塑造潮汕华侨文化特色创意品牌,还需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潮汕华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宫寒冬,张梦洋.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功能[J].管理观察,2017,29:57~59

[2]李永灿.开发潮汕侨文化提升汕头人文软实力[N].汕头日报,2017-07-25(F02)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杂粮;金融;支持农村

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甘肃省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促进小杂粮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形成地区特色经济,对于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1.1发展小杂粮的意义

1.1.1生态意义

小杂粮抗旱、耐瘠、抗逆性强、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甘肃省夏天和秋天的降水量和温度相适应,产量稳定,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气候环境。种植小杂粮有利于优化种植结构,改变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1.2经济意义

小杂粮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小杂粮的种植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效地利用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小杂粮的种植加工也培养出了大批的技术骨干。甘肃经济落后,人们的收入来源少,导致大量劳动力流失,但小杂粮的种植形成了地区特色,推动了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

1.2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状况

1.2.1实现了小杂粮的规模化种植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大力调整,小杂粮作为甘肃的特色农业产业,其种植面积在保稳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小杂粮绿色食品示范生产基地,以绿色和无污染而赢得了口碑,目前已实现了小杂粮的规模化种植,小杂粮品种大约20多种,小杂粮的吃法有100多种。

1.2.2实现了小杂粮的主导化

甘肃位于西部干旱地区,土壤肥沃,但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人们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发现小杂粮耐旱能力较强,又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而且政府对小杂粮种植大力扶持,很快小杂粮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实现了小杂粮产业的主导化。

1.2.3实现了小杂粮的科学化

甘肃小杂粮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和高寒地区,近几年应地制宜培育优质小杂粮的种植区,采用精耕细作科学的种植方法,注重品牌意识,从品种培育、生产种植、分类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提高小杂粮的科技含量,大部分小杂粮生产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化经营。如会宁县西北磨坊生产的苦荞茶等一系列以小杂粮为主的产品,采取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形成了当地特有产品。

2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金融供给分析

从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分析,资金供给主要来自于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会宁县兴起了一大批以小杂粮生产为主的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是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已经逐步拓展其在支持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贷款的范围扩大到生产加工环节的贷款,为小杂粮企业的生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由于贷款门槛较低,能满足农户的资金灵活需求。在财政资金的供给上,政府给农户和生产企业较多的财政资金补贴。

3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农村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业务覆盖范围和农业信贷对象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甘肃农村金融发展较为落后,改革的进程较为缓慢,金融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满足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3.1政策性金融服务不够

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通过对小杂粮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支持,具有补偿、支持和开发等功能。但是目前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网点较少,其主要分支机构在大中城市,导致涉农业务难以展开,不能为小杂粮农业的种植与生产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性的金融支持,制约了小杂粮产业的持续而稳定快速的发展。

3.2小杂粮的个性化

金融创新不足农户贷款难等问题的原因与金融机构在服务手段、服务方式和管理流程上没有创新和个性化不足密切相关。目前,甘肃省大部分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仍然停留在办理存、贷、汇以及代收税费等业务,信贷模式相对单一,缺乏支农的创新产品,无法满足小杂粮产业发展对金融多元化服务的需求;支农金融业务本来覆盖率较低,网点营业面积较小、电子化程度低,基层网点的员工对银行新开展的业务掌握还不熟练,办事粗糙简单呆板,不够细致周到,柜台服务质量较低;金融服务“乱收费”现象存在,农民还款负担较重;金融机构对落后乡镇村民的信贷门槛仍然过高,一些有创意的农户或企业由于达不到信贷条件,致使创新创业的想法得不到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的发展。此外,农村金融机构的“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开展不彻底,向农民宣传金融法规、市场动态、致富信息等工作开展地也不尽如人意。

3.3农村信贷管理体制落后

客观上,小杂粮的种植农户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很大,主观上,农民的贷款意愿并不高,部分乡镇的支农信贷额呈现萎缩趋势,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贷款品种少、期限短、利率高。想要小杂粮产业化持续健康的发展,信贷必须要延伸到小杂粮的产业链和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上。农信社资金规模相对有限,满足不了农户或农企规模加大的贷款额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信社一般的做法是首先要取得农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然后转手再贷给农户,这无形中增加了贷款的中间环节,增加了资金成本。为加强风险控制,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行集约化管理,县级基本上没有贷款的审批权,信贷期限也不合理,不利于下杂粮产业的发展。

3.4涉农保险不到位

由于农业保险高风险、低收益的特殊性,除少数政策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外,大部分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或很少开展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的保险范围和覆盖面积比较小。农村政策性保险不足,商业保险涉农不深,农业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农业保险的缓慢发展不利于改善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现状,导致其信贷条件恶化,提高了农业资金成本。

4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对策和建议

一是积极拓展政策性银行涉农业务,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二是政策性银行在办理涉农业务应该因地制宜;三是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支持作用;四是创新适合小杂粮项目的个性化金融需求。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小杂粮企业的生产想要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在产品上实现创新。金融机构在存、贷、汇业务的同时,要满足农户对资金需求的多元化服务,保证支农业务的覆盖率和有效的金融供给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在营业网点、电子化、网络化程度是下功夫;在银行的柜台业务上,应该选择有涉农经验的工作人员,这样就能够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考虑地比较全面,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对于落后的村镇应该降低门槛,使一些在小杂粮产业方面有创意的企业能够得到即时可用的资金,同时向农民宣传关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样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征信。小杂粮的种植农户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以保证每年小杂粮种植能够顺利进行;小杂粮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资金需求方面,如果降低资金门槛,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和企业的良好发展。根据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创新信贷业务,根据信贷对象和信贷条件的不同,开发农户大额信用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用贷款等,以适应小杂粮产业发展的生产性需要。注重各种金融产品在乡镇地区的普及,以提升涉农金融机构在乡镇地区的业务综合效益,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汇款、信托、保险等业务,以满足小杂粮产业对金融服务的多层次需求。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涉农金融机构为了控制其有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所以在办理农业信贷业务时授信评级较为严格,发放贷款期限较长,与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时机不匹配,严重影响农业贷款的实际应用效果。要尽快下放农业信贷的审批权限,提高县域机构的审批额度,并适当简化农业信贷的业务程序,降低支农贷款的成本,同时要提高涉农金融业务的办事效率,有效解决农户和农企贷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由于甘肃省各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各地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与周期、销售期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采取弹性较大的授信制度,及时满足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4.1加快涉农金融产品的创新

由于甘肃省各个地区经济和农业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涉农金融机构要不断的研究金融产品的创新,向农户或农业企业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工具,加大对小杂粮产业的支持力度。

4.2加强农业保险服务

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险制度,加强农村保险服务,达到有效降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对农业造成损失的效果。甘肃省要引进或者成立有实力的专业保险公司,逐步完善保险等服务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市场,从而提高农业保险的服务效果。

4.3扩大保险公司的辐射范围

目前,甘肃省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大多集中在发达城市,不利于农户和农业企业办理保险业务,所以甘肃省应扩大农业保险的辐射范围,根据各地区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建立县级或乡镇级的分支机构,扩大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地域覆盖面积,方便农户和农业企业办理保险业务。

4.4实施农业保险扶持政策

甘肃省应该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继续对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实施政策扶持,一方面对投保的农业企业和农户给与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如在收取保费时,其中一部分可由政府承担,解决人们因为保费过高而不愿投保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农业保险的业务比重给予相应的保费补贴,免交涉农营业税等优惠政策,从而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

4.5提高保险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目前,甘肃省农民对保险公司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所以保险公司必须提高其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保险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为了保障受灾农户及时得到保险赔偿,保险公司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勘查,和被保险农户核定保险标的实际受损情况,并迅速达成赔偿协议,提高农业保险的理赔效率,同时规定保险公司应该把现场勘定结果和理赔结果予以公示。

参考文献

[1]任瑞玉,等.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4).

[2]九三学社呼和浩特市委会.关于运用金融杠杆和信息化手段促进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4(4).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摘要:伴随着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广西的钢铁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介绍了广西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广西钢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品结构、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提出了广西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钢铁产业;发展;广西

十五期间,广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国民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广西实现工业增加值12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8.9%。全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75.75亿元,约为1978年的54倍。在广西工业化的进程中,广西的钢铁工业也发展迅速,钢铁工业的总产值从2000年的41.53亿元发展到2004年的211.48亿元。到2005年,生铁、粗钢和钢材三大产品年产量全部突破400万吨,钢材产量首次突破500万吨,达到515.49万吨,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区之一。

1广西钢铁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概况

可以从广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钢铁工业总产值,钢铁企业发展情况等方面来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

(1)从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方面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主要产品产量(钢、生铁、钢材、铁合金)逐年递增,在全国产量的比重也不断增大。如表所示,从2000到2004年,钢由104.73万吨增长到319.5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82%提升到1.17%;生铁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96%提升到1.35%;钢材占全国产量的比重由0.78%提升到1.27%。2000-2003年,广西钢、生铁、钢材和铁合金平均增长25.3%、26.06%、33.24%和18.3%,分别高出同期全国平均增长水平5.3、10.5、10.8和2个百分点。虽然广西钢铁业的平均增长水平高于全国,但与中国的钢铁强省如河北差距还比较大。以2004年为例,除铁合金外,河北省的钢、生铁、钢材三种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68%、20.98%、15.81%,远远高于广西。可以看出,广西钢铁业产品产量虽然逐年递增,但产量仍有待大大提高。

(2)从钢铁企业数量和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方面分析:从2000到2004年,广西的钢铁企业从69个发展到164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也从41.53亿元增加到211.48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由0.88%提升到1.35%,发展迅速。但是与河北省相比,差距仍然明显。2004年河北省的钢铁企业总数为388个,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为2422.61亿元,占全国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的比重为15.47%,远远高于广西1.35%的水平。广西省2004年的钢铁企业数接近河北的一半,但钢铁工业总产值(现价)却只有其十分之一左右。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广西的大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不明显,生产效率较低。

1.2广西钢铁支柱企业——柳钢发展情况

广西重点支柱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是广西省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钢铁公司。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厚板、中型材、小型材以及高速线材等。至2006年底,柳钢销售收入突破二百一十五亿元人民币,率先成为广西首家销售收入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的工业企业,并大踏步进入中国钢铁主流企业,发展迅速。

从2000年到2004年,柳钢的主要钢铁产品产量增长迅速,如粗钢产量从104.34万吨增加到310.02万吨,生铁产量从110.96万吨增加到306.82万吨,钢材产量从101.42万吨增至303.65万吨。2003年其主要产品钢、生铁、钢材产量在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排位分别为59、47和58位。但与全国大型钢铁企业如河北唐钢相比,仍存在差距。2004年唐钢的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均为柳钢的2倍多。

从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从纵向分析,广西钢铁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广西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从横向分析,与全国的钢铁强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周边省份如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的钢铁产业发展相比,广西在五省区中其钢铁产业发展水平低于广东、湖南略高于云南、贵州。

2广西钢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钢铁企业规模偏小,能源消耗大

广西现有的钢铁企业中,除柳钢等少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大之外,其余大都是小型钢铁企业。广西现有的铁合金企业中,除八一铁合金公司、广西大锰、广西康密劳、桂林康密劳、广西新振锰品等企业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外,其余大部分也都是小型铁合金企业。而小型钢铁、铁合金企业占用了大量的电力、原材料和燃料,能源利用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2产品结构不合理,优质产品比例低

在广西目前的钢铁产品结构中,普通钢的比重大,优质钢的比重很低。如2003年,广西钢产量中,普通钢占97.16%,优质钢产量仅占2.84%。以柳钢为例,2005年,与同期国内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水平相比,柳钢普通质量非合金钢材占非合金钢材比重95.8%,高34.6个百分点;普通质量低合金钢材占低合金钢材99.8%,高25.6个百分点;优质非合金钢材占非合金钢材比重和优质低合金钢材占低合金钢材比重则分别低23个百分点和14.2个百分点。

2.3技术装备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十五”时期,广西钢铁工业加大了技术改造、新建和扩建主要生产设备的力度,但是同先进地区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差距。至2006年,广西现有的8座炼钢转炉全部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120吨以下转炉,此外还有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线材轧机等国家要求淘汰的钢材轧机在生产。235台铁合金电炉中,有141台属于国家明令于2005年淘汰的,其生产能力为54万吨,占广西现有电炉铁合金生产能力的28.5%,落后的生产设备造成了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

3广西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要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未来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广西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存在着一般产品过剩与技术含量大、高附加值产品短缺问题并存的矛盾。同时广西的钢材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中厚板、螺纹钢、圆钢等,远不能满足本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十一五”时期,广西钢铁产业应加大力度生产技术含量大的优质产品,并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力度,优化钢铁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3.2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能力

与钢铁强省相比,广西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科技进步相对缓慢。广西的钢铁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继续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如淘汰横列式线材轧机、复二重线材轧机、横列式小型轧机等一批落后轧材设备,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如近年柳州斥巨资对重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柳州市用于技改方面的资金超过二百亿元人民币。其中柳钢就投入了一百亿元人民币进行技术改造,对2000年以前的设备全部进行了更新换代,在三年时间里柳钢实现了环保、产能、销售、利润的大跳跃。科技创新可以导致系统的技术进步,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3.3做大做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广西大多数钢铁企业,规模小且分散,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在钢铁的生产、市场、研发等方面未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应以本地的大型钢铁企业(如柳钢)为龙头,并利用大型钢铁企业的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一批钢铁企业,培育出若干竞争力强的钢铁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渐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具有产业吸引力大,规模效应显著等优势,以促进产业的升级。

3.4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吸引人才

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的高低水平,直接影响着产业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必然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应通过组织员工内部培训或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员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可以通过高薪聘请区内、外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或与高等院校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等方法,为企业招募人才。如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人才小高地”,为柳钢聚集和培养人才,促进广西钢铁产业的创新和提升。

3.5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

产业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清河羊绒产业;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对河北清河县的羊绒产业调查研究和参考相关政策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本地区在羊绒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总体上把握羊绒市场的发展特点,从而对清河县羊绒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清河羊绒产业起步于1978年,经过30年的发展,清河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产业集聚地,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被誉为“中国纺织名城”,“世界羊绒之都”。目前,清河县拥有羊绒生产专业乡镇6个,专业村160多个,羊绒产业推点企业1万多个,从业人员10万人。全县拥有梳绒机17000多台,年加工经销各类无毛绒2万多t,其中山羊绒4000多t,占全国总量的65%。在初加工发展的同时,羊绒深加工得到长足发展,全县拥有粗纺纱生产线43条,精纺、半精纺纱锭3万锭,年可纺纱3600t,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中心;拥有横机17000多台,电脑横机150台,年可加工各种羊绒制品3000多万件。2005年,全县加工各类无毛绒24000t,纺纱3800t(其中外加工1200t),织衫900万件,创产值130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均占全县产值、财政收入的60%以上。

1清河羊绒加工业发展的特点

1.1原料和产品远进远出、两头在外

清河县羊绒加工户所用的原绒全部购自内蒙、新疆、甘肃、宁夏、西藏等地,购进的渠道和方式,有的加工厂家直接到牧民手中收购,也有的牧民把原绒运往清河卖给梳绒企业,还有的企业大户专门从事原绒购销。自1985年至今,县城各大旅馆均住有内蒙、甘肃等外地来清河销售原绒的客商。开始时牧民背着几十公斤、上百公斤原绒来清河出售,近些年来牧民成吨成车的原绒从遥远的牧区源源不断地运往清河。

1.2生产经营区域化、规模化

精梳羊绒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便于家庭生产加工。一台梳绒机的年可获利2~3万元。这一行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加工户由少到多,迅速发展,形成大面积、区域化生产。杨二庄、黄金庄、谢炉、戈仙庄、陈庄、连庄、双城集、油坊等县城东侧的10个乡镇,村村都有梳绒加工户,是羊绒加工集中的区域。

1.3区域化专业市场日趋繁荣

全县兴起了5个羊绒交易专业市场,如杨二庄镇的羊绒交易市场,沿武松东街两侧东西延伸,分成3部分:一是成品绒贸易市场。吸引了大量外地客商,区域内百余家企业都是贸易场所。二是原料市场。地点在大裴村。三是毛渣市场。在镇政府东侧,每日向外输出毛渣几十吨。另外,还形成了梳绒机配件和维修市场。

1.4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化方向发展

清河精梳羊绒行业由梳绒向纺纱、织布、织衫的深加工延伸,揭开了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前景。为了促进羊绒行业健康、持续、高速、高效发展,1994年8月,清河羊绒行业成立了“清河羊绒行业同业公会”。清河羊绒行业同业公会是行业性社会团体,确定的主要任务,一是协助县委、县政府指导、管理羊绒行业发展;二是对会员进行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三是为羊绒产品销售提供市场、技术、信息、质量等项服务,协调关系;四是维护会员利益,反映会员意见,帮助解决各种经济纠纷。截止目前,清河羊绒同来公会共有148家会家单位。

2清河县羊绒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清河羊绒制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众所周知,清河羊绒产业总体产值虽然很高,但是产业主体是规模不大、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厂商所组成,这必然就决定了其厂商自有研发能力低,羊绒制品科技含量在全国同行业中相对较低,远远落后于国内企业如鄂尔多斯、鹿王、圣雪绒等企业。2008年,河北省纤维检验局对全省大中型商场、超市销售的羊绒制品进行了专项检验,在检验的80批羊绒制品中,绝大多数为本省生产,其中有羊绒衫、羊绒裤、羊绒大衣等,合格13批,合格率仅为16.3%。从而不难看出,清河羊绒制品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2羊绒市场秩序混乱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国内品牌羊绒制品大量增加,国际知名品牌也逐渐进入我国市场,这导致清河羊绒产品市场面临更大范围的竞争与挑战。但是,国内羊绒市场十几年价格大战的怪圈,使得这一产业远没有得到规范和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不止,加工能力严重过剩。20多年来,我国羊绒产业“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量存在,加工能力急剧膨胀,行业之间的竞争逐步加剧,市场秩序大乱。据统计,目前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600多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t,是世界羊绒总产量的3倍;羊绒加工能力每年达到了5000万件,每年实际加工以羊绒衫为主的羊绒制品1400多万件,而国内外市场每年的总需求量不足2000万件。

2.3品牌效应差

清河县羊绒制品出口量虽然不断增加,但只是一种低水平的数量型增长,没有产生质的飞跃。我县在羊绒产业上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却没有品牌优势。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学会在国际市场上营销无形资产,保护知识产权,只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优势资源赚取外汇。更为严重的是,国内羊绒企业几乎完全依靠商出口,形成多头出口、以量取胜、压价竞销。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品牌建设缓慢。即有的品牌维护不尽如人意,产品品质不一,高中低档产品均用同一商标,很大的程度上伤害了羊绒品牌的发展。

3清河羊绒产业链目前需要解决问题的思路

3.1提高羊绒制品要科技含量,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和机器设备

在清河县羊绒产业中,羊绒衫等上衣制品主要模仿国内外其它具有研发能力的大企业,款式老套跟不上形式,品种严重单一,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远远的落后。其产品的销售量主要集中在那些款式要求不高的羊绒裤等系列。这就需要清河县的企业长期的加大款式研发的能力。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科技合作,在加工技术、质量标准、产品品牌培育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工艺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要在此技术上实现再创新。宇联、宏业、奥莱克3大集团先后引进6条绒条加工生产线,22条纺纱生产线,引进德国STOLL公司电脑提花横机200台套,完成了STOLL电脑提花机CAD计算机辅助系统的消化、吸收及应用。同时引进海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宇联公司聘用了日本籍的高级工程师负责生产管理,如采取了最新型的专利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后整理设备运用了新型的超柔软抗起球弹性材料,研制出了新一代抗起球羊绒衫;宏业公司聘请了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作为首席设计师,从而促进了企业各项生产和管理制定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性,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质量、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

3.2建立有效的羊绒市场秩序

由于羊绒商品的特殊性,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以及各地的经贸洽谈会、展销会等与羊绒的生产和销售存在一定的脱节,加上羊绒传统直销的局限性,供需双方都希望能有一种适合羊绒业的新型营销方式来补充前者的不足,以增强交易的公开透明度。因此组建羊绒专业拍卖交易机构,借鉴国内外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及拍卖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按照国际通行拍卖交易规则将其从一般商品贸易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专业的国际羊绒拍卖会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易形式。健全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垄断,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环境。鼓励竞争,激发经营者的积极性。加强畜牧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畜牧业信息制度,建立灵敏的现代化市场信息传输网络,监测市场畜牧产品供求和价格动向,为宏观调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而有效指导生产和消费。

3.3建立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场羊绒品牌有180多个,前10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0%,市场集中度非常高。羊绒品牌企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对中国羊绒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品牌建设将是提升羊绒产业未来竞争力的重点。中国羊绒业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为规模数量的增长,当步入行业成熟期后,这种量的增长必然受到资源有限性的限制。未来行业分工将更加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产业链之间的合作将取代内部的恶性竞争,品牌的较量将取代价格大战。我国羊绒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进行包括技术创新的、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在内的全面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将成为中国羊绒行业真正走上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何焱.清河羊绒基地解剖[J].中国纺织,2003(11).

[2]清河国际羊绒科技园区.聚集羊绒产业优势展示羊绒之都风采[J].中国科技产业,2002(12).

[3]王俊峰,郭东生.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怎么办[J].中国纺织经济,2001(01).